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深度评估,探讨如何构建高质量的混合式课程,为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背景概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线上教育评台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纯线上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师生互动不足、学习氛围单薄等。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应运而生,它既能充分利用线上教育的便利性,又能保留传统教育中面对面的互动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

三、深入评估1. 利用线上资源混合式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能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制作PPT等形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2. 提升教学互动尽管线上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师生互动依然是其短板之一。

在混合式课程中,需要将线下教学与线上学习相结合,提升教学的互动性。

可以采用讨论课、小组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 个性化学习体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通过线上学习评台的数据分析,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性化成长。

四、总结回顾通过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的深入评估,我们发现其能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提升教学互动,并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

这种教育模式的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个人观点在我看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这种教育模式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并不断完善它。

六、结语混合式教育不仅是当下的趋势,更是教育的未来。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首先要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

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

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2.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

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分。

5.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课程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计划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计划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计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需求分析:- 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

- 分析学生的在线学习习惯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融入线上教学元素。

2.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内容,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等。

- 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方便灵活组合和调整。

3. 教学模式设计:- 确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线下讨论+线上自主学习、线上直播授课+线下实践操作等。

- 制定详细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安排表,明确各环节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

4. 教学资源开发:- 开发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线上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电子教材、互动习题等。

- 针对线下教学部分,准备相应的教具、实验设备等实物资源。

5. 教学平台搭建:- 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如Moodle、Blackboard、钉钉等。

- 在平台上设置课程结构,上传教学资源,建立班级群组,为线上教学做好准备。

6. 教师培训:- 培训教师掌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 组织教师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7. 教学实施:- 按照教学计划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

-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 效果评估:- 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设计。

9. 经验总结与推广:- 总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和案例。

- 在学校范围内宣传和推广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推动更多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计划。

具体的实施细节和调整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年级和学校的需求来进行定制。

有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案

有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案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案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和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我校将在原有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二者的融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深度学习的教学。

在混合式课程教学中,线上线下教学二者都是必备的教学活动,线上教学不再只是辅导作用。

混合式课程教学鼓励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

一、建设目标(一)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教学的发展道路(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要,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度学习。

(三)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以学习目标为导向,推动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高质量完成。

二、建设内容及要求(一)改变传统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推动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方式以线下讲授为主,多为教师主导。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希望建设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学习模式。

在混合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实现教师多样化的开展教学提供先决条件和平台,鼓励开展研究性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

(二)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适当调整课程标准。

混合课程的建设需要根据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来拟定合适的线上线下课程结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调整课程标准。

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进行混合式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自不同的课程属性,探索适合的混合课程建设模式,尽量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充分考虑课程特性,适当调整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调整包括线上线下课时的分配、教学的方式、考核的标准,考核的方式等内容,调整应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

(三)根据教学需求调整线上线下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自身的属性,合理划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它融合了传统线下教学的深度与互动性以及线上教学的灵活性与便捷性,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丰富,它要求课程内容既要涵盖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设目标则在于构建一套完整、系统、高效的教学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策略。

这包括但不限于: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部门和高校纷纷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尝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顾名思义,是指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背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加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过载和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和理解知识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也可以帮助高校培养出更加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为全面推动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晋教高〔2019〕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教学内容与资源。

根据课程特点、预设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

每个短视频应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

课程设置应与我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课程应能够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

表现形式上,要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

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

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各教学环节充分有效,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诉求,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翻版。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
2.1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每门课程结构合理,微课程视频的研发能够覆盖该门课程全部知识点或技能点。每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微课程视频要有完整的课程结构;要换位思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在线课程特点,采用合理有效设计方式
2.2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课程开发和应用计划、课程建设主体
有明确的分步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应用计划,课程建设主体明确
学校为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边建边用、以建促用的原则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和应用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7.2课程建设经充足
课程建设经费
课程建设经费要满足课程开发需求
课程建设经费要满足课程团队的教学设计需求,保证微课程、实训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资源的开发质量。
满足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需求;能灵活运用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在线课程有效性,吸引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熟悉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各种教学功能、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注重分析各类资源在不同场景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开展独立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线上学习及参与传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6.2知识产权保障
版权、知识产权、权利和义务
版权和知识产权分明,权利和义务明确
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相关高校、课程建设团队均须签订平等互利、资源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各方权益。
7.课程建设质量和应用效保证
7.1建立课程建设和应用保障制度
体系化课程
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完整,覆盖本课程基本知识点(或技能点),能够满足线上独立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教育部提出的线上线下教学的标准体系建设

教育部提出的线上线下教学的标准体系建设

教育部提出的线上线下教学的标准体系建设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一、完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全面推动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制度化。

二是鼓励高校发展线上教育,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目前已遴选并公布了5118门包括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在内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是深化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重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互动,推进常态化应用。

四是各地积极探索,依托在线教育教学平台,推动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在线教学全过程,探索建立教、学、考、管、评一体化智能决策系统,形成课堂内外联动、虚实空间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新业态。

二、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1〕2号),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为特征,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体系枢纽环境,将优质资源便捷推送到网络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免费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

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专题教育资源,包含防疫教育、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阅读等。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最近很多老师都在讨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针对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回顾一下教育部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定义:一、教育部文件规定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23〕8号)文件的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

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二、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解读根据教育部2023年11约30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答记者问》一文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这类课程鼓励全国各类高校教师广泛参与,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校内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造,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定义解读根据以上两份教育部官方的文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需要有线上的自主学习环节,这部分学时安排不得少于20%,同时不能超过50%。

线上学习时需要从:教学学时安排(申报书)、教学设计样例(附件2)、教学日历(附件3)、学生在线学习数据(附件6)等方面提供支撑的材料及截图证据。

▎申报书中的学时安排▎线上MOOC的教学实施数据▎线上SPOC的教学互动数据▎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日历填写2-线上教学环节主要是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也可以是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如:传统LMS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提供的线上学习环节)。

线上教学环节需要提供完整的学习网站地址和观摩的用户名及密码,便于专家审核。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究摘要:本文结合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分析一流课程建设中在教学资源、互动交流、学习评价等方面特点,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一、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基于在国家精品课程开放平台或专属在线课程等线上课程的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进行的组织与实施,冲破壁垒,开放学习,以期充分发挥混合教学优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具有开放学习性、高阶思维性、多元评价性、师生交互性等特征。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标准一流课程建设质量的优良,明确的评价标准必不可少,严格具体的标准可以积极指导混合式课程建设,提高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教学质量。

国内外的学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学习活动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的一流课程建设标准。

其中复旦大学的FD-QM高等教育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尤为经典,此标准是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美国Quality Matters共同研发中国版FD-QM高等教育在线/混合课程质量标准。

FD-QM标准共有八大类内容:课程概况、学习目标、学业考评、教学材料、学习活动、课程技术、学习支持、课程制作。

每一大类又包括若干指标,共计33项指标。

FD-QM标准体现了课程建设的“一致性建构”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概念。

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对应关系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并且能够提供多元化,多角度进行课程评价与课程考核。

线上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先决条件,学习活动及学业评价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

1.线上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是一个成熟的、广泛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界面清晰良好,功能组织完善,可以实现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章节测试,课后作业等功能。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指导思想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山西省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2019﹞6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目标及任务(一)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按照《山西省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试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不断推进翻转课堂、SPOC、MOOC等教学模式改革,努力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结构合理、要素完整、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通过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提高知识传授和内化的质量与效率,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推动基于线上教学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三)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遴选准入、学校认定、分步推进、同步应用”的建设思路,从2020年开始,各系(部)各专业每年自建1门以上系级在线精品课程,学校每年遴选3-5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进行培育建设,并积极申报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第三条建设形式在线精品课程采用“先建设应用、后评审认定”的原则进行建设,分为系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两种。

(一)系级精品课程。

由各系(部)择优选择课程,按照建设标准自主建设。

(二)校级精品课程。

由教研处从系(部)精品课程中择优选择,在申报、评审、立项的基础上,统筹校内外资源进行建设,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持。

第四条建设要求(一)在线课程应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按照《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试行)》的要求和课程建设方案进行建设。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与实践——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与实践——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与实践①———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刘宏波,王雪峰*,孙婧,韩燕,张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提出的“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质量标准要求,提出应用型本科的“雨课堂+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并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应用,阐述教学流程的实施。

实践表明:课程建设在重构知识体系、转变学习主体、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金课;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教育认证;雨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6-0040-02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金课”概念被首次提出,指出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深度,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课程[1]。

2019年10月,教高[2019]8号“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即“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也提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质量标准要求,强调了以产出导向的课程设计、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三个中心理念[2]。

为使毕业生能更加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要,高校教师应紧密结合OBE工程教育理念[3],提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系列措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金课”的提出顺应了当前的教育形势,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与本领,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

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用型本科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型技术人才的重任,探索应用型本科的金课教学很有必要。

一、课程建设目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方向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理念和标准,以教师和学生为着眼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计算能力等[4]。

作为省属本科院校,我们的定位就是“应用研究型”。

五类金课建设参考标准

五类金课建设参考标准

五类金课建设参考标准一、线下金课建设参考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描述一课程内容1-1 规范性课程内容为高校教学内容,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要求,课程定位准确,教学内容质量高;课程知识体系科学完整。

1-2 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课程思政育人宗旨;课程内容先进、新颖,反映学科专业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体现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水平。

1-3 目标导向性针对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导向,目标与内容相一致,内容支持目标。

1-4 适当性、多样性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配置丰富、多样,深浅度合理,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考试难易度适当,有区分度。

二课程教学设计2-1 高阶性课程教学设计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2-3 创新性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并持续更新,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多样性和互动性,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能够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

2-2 挑战度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发挥潜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拓展应用,培养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课程团队3-1 负责人在本课程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中投入精力大,有一定影响度。

3-2 团队主讲教师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表现力强,课程团队结构合理。

四教学支持4-1 团队服务按照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有效的指导与测评。

4-2 学习者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响应度高,师生互动活跃。

五应用效果与影响5-1 质量评价近2年内的课程教学综合评价结果良好。

5-2持续改进情况课程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对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考试、答疑等进行持续改进。

二、线上金课建设参考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描述一课程内容1-1 规范性课程内容为高校教学内容,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要求,课程定位准确,教学内容质量高;课程知识体系科学完整。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全程教学录像内容准确、完整,体现主讲教师的风采和水平;
(3)教案或演示文稿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
(4)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及其他类型资源契合教学要求;
(5)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建设课程资源。
3.2资源更新
(5分)
(1)配备在线服务人员,承担课程在线辅导答疑等工作;
(2)探索线上和线下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2.课程团队
(10分)
2.1课,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2)主持(参与)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3)主持(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社会贡献度大。
(2)项目团队持续建设,行业企业持续支持;
(3)课程资源年更新比例不低于存储总量的10%,持续推广应用。
4.课程应用
(40分)
4.1基本应用
(30分)
(1)支持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教学改革;
(2)教师、学生主动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与学习,在线开放课程使用效果好,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人数多;
(10分)
5.1信息安全
(5分)
(1)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教学活动;
(2)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防范和及时制止网络有害信息传播。
5.2知识产权保护
(5分)
(1)原创性资源比例不低于40%;非原创性资源使用无知识产权争议;
(2)相关高校、企业、课程建设团队均签订平等互利的知识产权保障协议。
2.2课程组成员
(5分)
(1)校企合作共同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教师数量、年龄、职称结构合理;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基本要求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基本要求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它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辅助工具,将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关注研究者的个性化研究和多样化发展,强调“教学改革、提高质量”。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目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指列入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并已实施至少一个学期的课程。

该课程建设应注重突出校本课程的特色,并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提升课程内涵。

通过引入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和吸收供课方优秀教师团队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辅之以特色化加强、本地化融入,以促进学校专属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2.打造特色化教学资源。

针对本校学生基础,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和教师团队,通过引进、自建等方式建设特色化教学资源,如教师授课短视频、案例分析、测试练题目、讨论话题等多样化数字化资源,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3.促进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组织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频繁互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且成效显著。

4.提升学生研究积极性和活跃度。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开展,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网络课堂和实体课堂的各类研究活动,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研究的养成。

5.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学生研究成果评价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评价方法有特色、有创新,例如线上不同研究方式的研究成果评价方法、传统课堂(尤其是翻转课堂)不同研究方式的研究成果评价方法,形成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评价方法等。

6.有效解决典型教学问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方案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突出问题,尤其是针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场地有限、学时有限等带来的各种教学矛盾问题的解决有效果,具有可推广性可普及性。

精细化线上线下混合式导学建设基本要求

精细化线上线下混合式导学建设基本要求

精细化线上线下混合式导学建设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培养其自主研究能力,混合式导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流行。

下面是精细化线上线下混合式导学建设的基本要求:1. 教师导学:- 混合式导学课程应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学角色,负责组织、指导和管理学生的研究过程。

- 教师应对线上线下研究环境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衔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和切换。

- 教师应提供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要求,以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2. 精细化课程设计:- 混合式导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层次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 课程设计应融入线上线下互动和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于实际情境。

-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程的研究时长和研究负荷,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研究和思考。

3. 研究资源支持:- 学校应提供丰富的线上研究资源,如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研究平台等,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 学校应设立线上研究支持团队,为学生提供技术和学术支持,解答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共享研究资源和经验,促进研究资料的交流与共享。

4. 线上线下协同研究:- 学生在线上和线下都应有机会参与协同研究活动,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和合作。

- 教师应设计适合线上和线下协同研究的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和完成研究任务。

-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线上协同研究平台,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教学评估与反馈:- 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 教师应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研究方法和解决困惑。

-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对混合式导学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上是精细化线上线下混合式导学建设的基本要求。

通过合理的教师导学、精细化的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支持、线上线下协同学习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价作者:黄蓉来源:《河北职业教育》2021年第05期摘要:为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全国掀起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热潮。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作为五大“金课“之一,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借助优质资源,进行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梳理与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情况和质量评价情况,发现其在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文件。

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规划,也强调了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构建“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的重要意义。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产物。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是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课程教学流程,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经。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评价是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内容[2]。

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质量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原因,以期为后续研究与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背景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提出了要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Teachinginnovation 教学创新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75“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文/于凡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是为解决慕课在实际应用中所出现问题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

作者设计了“慕课+线下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模式,并以“孙子兵法”课程为例,介绍了三部分课程版块如何分配学时和教学内容,此外还介绍了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慕课;线上线下慕课,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在线教学模式,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之下发展建设速度十分快速。

慕课有效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问题,但由于多数慕课完全采用线上课程视频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放开式”或“放手式”的教学过程,缺乏教师面对面的线下授课的慕课无法保证最好的教学质量。

1 纯在线慕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慕课学习者来说,如何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注意力与对学习内容的优劣进行判断成为问题。

互联网+教育技术产生的教育产品多是以视频或直播方式出现,利用了碎片化的学习时间,相对于传统课堂45分钟的教学的确较为便利,但这种方式带来的将是学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下降,并形成固化习惯,对于长期的学习不利。

此外,线上教学平台数量较多不易统一管理。

现今的线上教学模式数量众多,同时能够开展线上教学的平台也不断推陈出新,由于我国的线上教学刚刚开始发展,国家为了鼓励线上教学形式,对这方面的把控力度不大,且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仍未成熟,因此线上教学平台乱像频出,统一管理体系仍需长时间的建设。

传统的教育模式,班级授课制实现了大规模、高效率培养相同规格人才的社会需求。

但因材施教的理念难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宗旨也难以实现。

依赖新的学习技术,MOOC 以其独特特征使得个性化学习应运而生。

MOOC 各大平台通过采集、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来研究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得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逐渐融合。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指南与技术规范

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南及技术标准为加快推进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标准资源开发行为,统一资源技术标准,优化资源开发质量,依据《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要求,特制订本指南和技术标准,供建设团队在开发中依循和参考。

一、建设内容与要求〔一〕结构化课程设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按照岗位能力递进和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结构化课程设计为框架,构建课程应涵盖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二〕资源建设内容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师灵活搭建课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以碎片化的素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资源建设。

每门课程建设资源不少于800条。

资源包括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应以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前提系统设计,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

课程资源须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

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应表达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拓展资源,增强资源建设的普适性。

其内容应包括面向学生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表达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课程资源内容主要有:〔1〕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标准、教学文件等。

〔2〕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

〔3〕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训、课堂教学等。

〔4〕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内部结构等。

〔5〕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等。

〔6〕企业案例、企业网站链接等。

〔7〕数字化教材、教学课件等。

〔8〕习题库、试题库等。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1.分层建设依据结构化课程设计,分层建设课程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基本要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以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为依托,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智慧教学辅助工具,在学校课程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有机地将网络课程教学(线上)与传统课堂教学(线下)相结合起来的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注重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拓展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发展,强调“教学改革、提高质量”。

一、课程建设基本目的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列入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并已实施至少一个学期的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应注重突出校本课程的特色和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⑴提升课程内涵。

引入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吸收供课方优秀教师团队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辅之以特色化加强,本地化融入,以促进学校专属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⑵打造特色化教学资源。

针对本校学生基础,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和教师团队,通过引进、自建等方式建设特色化教学资源,如教师授课短视频、案例分析、测试练习题目、讨论话题等多样化数字化资源,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⑶促进线上线下的深度结合。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组织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频繁互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且成效显著。

⑷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活跃度。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开展,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网络课堂和实体课堂的各类学习活动,
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养成,
⑸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有特色、有创新,例如线上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传统课堂(尤其是翻转课堂)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形成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等。

⑹有效解决典型教学问题。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方案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突出问题,尤其是针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场地有限、学时有限等带来的各种教学矛盾问题的解决有效果,具有可推广性可普及性。

二、教学学期和教学日历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学期的开设和关闭,应与本校全日制教学学期相一致,依托的在线开放课程开课、结课日期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全日制教学学期范围内设定。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日历体现课程教学进度和学时安排,以2-3学时为单位列出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及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课堂听讲、课堂练习等),以及课堂组织方式(如大班课程、小班课程等)。

教学日历体现了课堂学时的有效利用,体现了线上线下互补结合的教学,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安排。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依托于在线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工具按照混合式教学日历有序地实施。

三、依托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1.应用课程负责人自己已建成的共享程度高、广受学习者喜爱的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讲授视频和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基本覆盖教
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

2.引进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者经联盟认定的相当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要求的课程,(课程须获得合法授权专门使用),课程讲授视频、配套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授课教师团队自己录制的讲授视频等能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

四、课程教学目标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目标应与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生学情相适应,着力体现“能够批判与反思、能够应用、能够分析、能够综合”等高阶性的能力要求。

⑴课程体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

⑵课程体现相关领域先进的理论与技术。

⑶课程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目标。

⑷课程体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目标。

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深度学习的原则,有序地组织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有机地将在线学习与课堂面授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实施分层次、差异化、多样化教学,采取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等,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⑴教学内容组织。

对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的有序组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知识体系,把线上课程讲授视频、配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有机地有取舍地融入到本门课程知识体系之中,其次要能精准地把握课程重难点内容,充分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
手段促进学习者对重难点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组织包括整门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和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可以用类似于脉络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来体现各堂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⑵教学方法设计。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针对本校不同基础学生,设计相关重难点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注重体现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教学内容理解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相对地缩短集中授课讲解时间、课时,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充分应用在线教育平台、移动终端和智慧教学工具,有机地采取生讲生评、以练代讲、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边讲边练、教师导演学生串演、平行互动、边做边评、生生问答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下线上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交流、协作、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重难点内容,为学生搭梯子,提升学业挑战度。

实施分层次差异化教学,实现精准教学,目标达成途径清晰。

⑶考核方式设计。

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考核方式,采取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等,着重于能力考核。

针对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式,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如线上学习以客观题为主的测试、以主观题为主的作业,线下课堂以学生汇报为主的互评、以案例报告为主的项目探究以及以书面试卷为主的考试测试等等。

线上线下各种考核方式在学生最终成绩中的占比设计合理,线上考核成绩在学生最终成绩中占比一般应处于10%-50%之间。

五、依托的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辅助工具
依托的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辅助工具能完整记录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活动,管理好师生教学活动行为状态和学习结果数据,
数据完整、可追溯;具有完善的基于学期的课程教学教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六、教学团队与教学服务
教学团队可以由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课堂讲授教师联合组成,鼓励建立名师引领、青年教师作为骨干的教师团队,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不应少于3人。

教学团队既有关注“如何教”的教师,又有关注“如何学”的教师,还有关注“学生支持服务”的教师。

主讲教师及其团队成员应该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基本的组织和开展在线课程教学、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教学能力。

使用外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课程主讲教师团队,须建立起与供课方主讲教师团队的协同工作交流机制,能得到供课方有效的教学指导、教学支持及资源更新等服务。

教学团队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的教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答疑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测试、评价服务,为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辅助教学资源,如阅读材料、案例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