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4月试题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4月)试题一、阅读理解。
(一)完成古诗鉴赏1-3题。
( 9分)1.下列对《虞美人(李煜)》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妙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射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妙月色,真是不能忍受。
C.“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断,把感情在升腾流淌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
D.这首词采纳问答,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
2.下面对《拟行路难(其四)》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3分)A.本诗开头两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比方手法,用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代指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人。
B.本诗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观点来说明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表明据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解脱的渴望。
C.诗人始终在干脆诉说自己的悲伤,胸中他积的块垒无法借酒浇除,便着笔于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D.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行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似乎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却突然被克制住了。
贺新郎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
②南朝狂客: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3.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
高二普通班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购物狂欢”度量治理格局盛玉雷①“双11"来临之际,消费者、商家、快递公司、相关行政部门已经热起身来,积极准备。
历经数年发展演变,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
②从“促销日”到“狂欢节”,从一家独唱到百花齐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的滚雪球效应愈加显著。
背后的社会心态,也历经了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
“双11”概念初创之时,参与促销的商户仅有20多家,但活动所迸发的火花,却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就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
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懂得,线上购物节不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样简单,而是一项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的治理课题。
以“双11”为时间节点,梳理这些年来电商等行业的成绩与问题,能够清晰感受到社会治理层面发生的变迁。
③当“双11”成为现象级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成为一次综合大考。
这场考试考核电商平台的经营水平,考验物流企业的承载能力,考评政府部门的管理绩效,也考查参与者的社会诚信。
如今,快递瘫痪等情形也会发生,但应对已不像当初那般无力:物流业装上“预警雷达”,可巧借大数据手段排兵布阵;多部门主动作为,对消费陷阱强化监管……过去8年的“双11”,仅“天猫”平台交易额就实现了从5000万元到1200多亿元的跃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成长的社会共治力量。
④如果说“双11”发展至今形成的可观影响,有赖于对问题和挑战的及时破解,那么在新时代赢得消费市场,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携手加强治理,积极主动谋划。
从一定意义上讲,“双11”映照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康度”,也度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⑤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度过了廉价促销的早期发展阶段,今天的消费领域,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一次测试试题(共15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zhōngxué)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一次测试〕试题一、默写。
〔每空1分,一共14分〕1、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3、,。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一共鸣。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5、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场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6、?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7、?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14分〕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翻开魏晋史册,一群活力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
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
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
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假如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
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洗净,摇曳中偶然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的,不禁使我艳羡。
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
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
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
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
和竹子一样,人也是擅长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
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确实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1]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一、现代文文本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
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xx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他认为,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
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
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总分值是:150分〕本卷须知: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本卷须知,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3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3.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本套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回。
4.本试题总分值是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①央视新闻频道近期推出“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之后,一场场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在祖国的大江南行开来,各行各业的青年,利用新兴的媒体与艺术形态歌唱祖国、祝福祖国,优美的旋律在各地飘荡,爱国的激情在人们心中沸腾。
②快闪类型多样,先后出现过离散型、游戏型、政治型、商业型等不同种类。
其内容或者是一种娱乐狂欢,或者是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抑或者是宣传某种新观念、新产品。
学者们对其评价也是态度各异。
批评者认为它浅薄幼稚,只是纯粹的社交性游戏而缺乏严肃理性的理论目的;指责它干扰城正常秩序,增加城治理本钱;甚至担忧快闪族被未知组织者利用,从而引发社会混乱。
赞赏者那么认为,快闪降低了社会参与的门槛,创造了一种平等民主的社交形式;它以戏剧化的方式重塑了人们的城空间体验,并拓展了公一共表达的形式。
③爱国歌曲快闪活动合理借鉴了快闪亚文化“情境创设〞的理念和充满活力的形式,并通过有效的筹划和组织为其注入了深沉的内容和情感,提升了审美品格,展现了亚文化参与构建主流话语的无限可能。
④注入意义,内容主流化。
有别于快闪亚文化的无意义传统,爱国歌曲快闪活动以HY成立70周年为背景,是一份献给祖国的特別礼赞。
所唱曲目虽多为老歌,但因其爱国情感浓烈、社会普及度高,且经过全新编排,更能直达人心、引发一共鸣。
活动在娱乐性、可近性上获得了青年的认同,同时也打破了理论界对其浅薄性、破坏性的指责,以轻盈的姿态为爱国主旋律注入了一丝清新的活力。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3 (2)(共24页)
2021-2021学年(xuénián)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注意:本套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一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需要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二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个没有英雄的历史是寂寞的无声的历史,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孱弱的民族。
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在特定的经济消费方式和制度下的文化的凝结,而文化精华又与广阔人民哺育了中国历史的和现实的出色人物。
他们堪称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
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就是中华文化根本精神的人格化,也是中国人民的出色的儿子。
他们既是文化和人民的产儿,又是具有文化传承和民族鼓励力量的样板。
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轴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需要批判,人民中受其影响而产生的落后的东西需要不断改良。
我们不赞美三寸金莲,不能赞美纳妾等一切与近代文明相悖的东西。
但也应该相信没有永久不变的中国人,没有永久不变的民族性格。
在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中国人的某些缺点会发生变化。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阿Q是旧式农民形象,而不是中国农民永久的形象。
没有天性丑陋的中国人。
任何对国民性和所谓民族劣根性的鞭挞,最终假设不指向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只停留在文化层面,那么是难中腠里的。
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具有世代延续的价值。
可是假如没有高度兴旺的先进消费力、先进的消费方式和先进的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是不能单独发生作用的。
中国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孔子只是孔庙中的圣人,当时的经典只能是藏书楼里的典籍。
当年黑格尔非常轻视孔子的思想,说?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些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气上。
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假如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气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阅历,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淌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阅历,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阅历。
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字原来是从“豊”从“示”。
“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明显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遵守法律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高二下学期语文开学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⑥再一天,老人还在那里行走,缓缓地,若你说她停在那里,其实也未尝不是真的。老人却是在行走,继续缓慢地行走在这条路上。这条路很漫长吗?老人披了一件外套,天是有些冷的,哪怕阳光是高高挂着的,也难以抵挡冬日的寒冷。老人的脖子上,是围着一条围巾的,围巾有些老旧,像老人漫长的年华。老人缓缓地在行走,不知不觉间,本来围得就有些松的围巾悄无声息地滑落。老人毫无察觉,老人丝毫感觉不到因围巾掉落后的寒冷,老人本来就很冷,冷与再冷之间差异不大。老人走了有几步路了,老人的那几步路,已经走了好久。老人在往前走时,身边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女人已经到了老人的身旁。老人注意过,原来她身边是没有人的。女人喊了声:阿姨!老人听到了,老人是有几秒钟的停顿,老人缓缓地转过身,老人以为还是要让开路,然后有一个人会像阵风般匆匆忙忙地从她身边走过。这次,没有风,要是风,也是空气中的寒风。女人停在了老人面前,女人说,阿姨,这围巾,是您掉的吗?老人看到了女人手上的围巾,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脖子间空荡荡的。无疑,眼前的这条围巾是老人掉的。老人从女人手上接过了围巾,说,谢谢。老人轻轻地摸索着往脖子里围,老人围得很艰难。女人说,阿姨,我帮您围吧。女人为老人围上了围巾,围得很严实,让那寒风吹不进脖子里。女人还说,阿姨,您是要往前面走吗?我送您过去吧。老人脸上挂起笑容,说,谢谢你。女人扶着老人缓慢地往前走,天还是冷,冷中却跃动着一丝暖意。是春天快要到来的暖意。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 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
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游说(shuì)档(dàng)案自怨自艾(yì)倾箱倒(dǎo)箧 B.殷(yān)红取缔(dì)徇(xùn)私舞弊曲高和(hè)寡 C.比较(jiào)发酵(jiào)空(kōng)城计咄咄(duō)逼人 D.磋(jiē)叹同胞(bāo)自给(gěi)自足开花结(jié)果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卑鄙(bǐ)虽(suī)然惩(chěng)罚不差(chā)累黍 B.木讷(nè)主角(jiǎo)粗糙(cāo)沐猴而冠(guàn) C.提(dī)防轻佻(tiāo)发横(hèng)财不无裨(bì)益 D.愉(yù)快牲畜(chù)混淆(xiáo)乘(chéng)兴而来 3.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卑交插群英汇萃求全责备 B.会意辨析敝帚自珍人之常情 C.部局关键不既不离相辅相成 D.楷模克制自由遨翔精神矍烁 4.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商店门口贴着告示:凡持票者,务必于年底前购货,过期作费。
B.医生说那个人已病入膏肓,就是华佗在世恐怕也束手无策了。
C.零晨,主人自任向导,车子一路巅簸,载着我们径直驶向郊区。
D.此电视剧的编导总是故弄悬虚,使观众感到剧情十分不真实。
5.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紧张的谈判中,他始终是一副安祥、平和的神态。
B.他百无聊赖,无所适从,心情烦躁,却又无法渲泄。
C.厄尔尼诺现象导至海狮因食物极度馈乏而大量死亡。
D.由于山区食物缺乏,无法裹腹的乌鸦渐渐移居城市。
6.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通过历时两个半月的缜密__________,中美警方查获一个以2名美国人为首的犯罪团伙。
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二第二学期入学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文共3小题,9分)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
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
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
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
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由此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
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
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
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
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2021年整理)
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描版)
语文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试题试题
第七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测试试题〔扫描版〕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一小题3分)1.C 〔A.B.D三项都能从原文中找到根据,C 项中“其他地区少有出现雾霾〞,原文未说,属无中生有〕2.D 〔D项中“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错误,第四段中为“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
把表示可能的“往往〞变成“必然〞,即或者然变必然〕3.B〔A项对应倒数第五段,是对倒数第五段的转化; C项对应的倒数第四段,“在……前提下〞,及“尽量〞都表述准确;D项是倒数第二段的转换;而B项中“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等说法错误,第六段中为“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氧化物〞和“化合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 〔意动用法,觉得……惊异〕5.C 〔参见译文标点〕6.C 〔“互相敌视〞“诬告〞错,原文只是说了萧顷专门找李琪的过错去告状,告状的内容也是事实,不是“诬告〞〕7.〔1〕梁太祖谋划天下,李琪凭借学士的身份随HY住在HY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文书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优待超越常规。
〔得分点:译出大意给2分,“经略〞、“以〞、“逾伦〞各1分〕〔2〕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就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译出大意给2分,“重〞、“寻〞、“萧墙之难〞各1分〕附:文言翻译李琪,字台秀。
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
十三岁时,所做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
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提起笔立即写成。
赋的结尾说:“得士那么兴盛,不贤那么无人一共事。
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
〞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
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
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很少。
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实践则与现代心理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
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主张。
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
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
他认识到“言征实而难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
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
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
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题。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
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他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
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达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
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
例如,“山”这个词,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
另一方面,“山”这个词又是一种“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词的声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的、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