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教学常规及评价标准
科学与技术教学常规及评价标准
盛大花园小学科学与技术教学常规及评价标准自然科学一、备课1、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参考教材的内容,联系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2、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与过程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
每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3、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寻找到突破重点和解决难点的方式和方法。
4、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收集证据、实验验证、交流与表达等科学探究过程。
5、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具,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各种能力的形成。
6、凡是课堂教学中要做的实验教师必须事先做一遍,发现学生在操作上会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7、加强课后反思,并作及时地调整,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8、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提倡集体研究,做到相互取长补短。
9、无痕渗透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二、上课1、能对教材内容作一定的选择、调整,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对科学知识的表达和对事例的引用要求准确无误。
2、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包括材料、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有时间实验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错与纠错。
要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启发,共同学习,使小组活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互联系。
活动的参与面要广。
4、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行为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能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用探究实验解决问题。
5、教学的每个环节清晰且富有层次感。
6、教师的语言要清晰,具有感染力。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教学结构体现问题探究的四个阶段,一,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二,教师组织“活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三,教师“点拨互动”,学生“建构结论”,四,教师“联系生活”提问引导,学生“拓展应用”科学知识。
整个教学结构明确,思路清晰。
(7分)2、体现学生是探究主体的课程理念,学生课堂活动时间至少20分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参与面大。
(7分)3、教师语言规范准确,实验操作规范科学,引导自然恰当,指导有效到位,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非语言行为有利于教学。
(7分)4、教师提问有效,理答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认真倾听,引导学生模糊或错误的认识,肯定精彩之处,对课堂生成能准确把握及时引导。
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中。
(7分)5、教学材料的选择典型有效,材料的数量充足,材料呈现时机自然恰当,多媒体的使用能帮助到学生探究、理解。
(7分)6、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情绪饱满,敢于发言,质疑有根据,有所发现,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7分)7、在小组活动中,愿意合作交流,每个学生都承担探究任务,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
在合作的同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7分)8、探究活动中,学生猜想有根据,探究方法灵活多样,方案严谨,观察细致,记录客观。
(7分)9、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探究自由轻松,师生、生生互动,语言流向多维。
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提出问题”阶段,学生对问题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自主探究”阶段,学生能投入,“建构结论”阶段,学生有顿悟,有发现时的喜悦,“拓展应用”阶段,学生有自信。
(7分)10、学生有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学生思维发展脉络清晰。
(7分)11、根据课标要求,运用多样化评价形式、工具、方法,对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和评价。
当堂检测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以上(10分);1 / 280%以上学生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能够用习得方法(原理)解决问题(10分),在人文与科学精神方面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体验(10分)。
小学科学课堂评分标准
学校
授课教师
班级
课题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结果
改进建议
目标设置
10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难易适度的核心素养目标(5)
.5
4
3
2
1
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可操作,可检测⑸
5
4
3
2
I
秋子安排
IO
教学密度适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突出重难点的指导,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安排合理、高有创新性(5)
5
4
了
2
1
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提高(5)
5
4
3
2
1
树立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⑸
5
■1
3
2
1
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5)
5
4
3
2
1
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5)
5
4
3
2
1
等级
优(p2=85)R(84>p≤75)合格
(743p≤60)
总分
总体评价:
5
4
3
2பைடு நூலகம்
1
围绕目标达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螟听学生,关注学生忠维发展(5)
5
4
3
2
1
教学器材充足有效,媒体资源适宜,教学方法恰当⑸
5
4
3
2
I
能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和反馈(5)
5
4
3
2
1
教师赫
教学语言精炼准确,提问恰当,反馈合理(5)
5
4
3
2
教学常规检查评价细则(教师、学校)
广水市教学常规检查评价细则(教师)
指标
评价项目及标准
评价办法
等次
备课
备课节数达周课时70%以上为优,65%—70%为良好,60%—65%为中等,60%以下为差。
查备课笔记、电子档案
作业
教辅资料练习按进度全收、全改,课后练习量达周课时80%(理科及英语达90%)以上为优秀;资料收改面80%,课后练习量达周课时80%为良好;资料收改面70%—80%,课后练习量占周课时70%—80%为中等,资料收改面70%以下,且课后练习不到周课时70%为差。
查学校档案
教师
备课
根据全体教师情况确定学校等次:教师该项优秀率在80%以上(优秀人数÷受检人数×100%)为优秀;优秀率在70%—80%为良好;优秀率在60%—70%为中等,优秀率在60以下为差。
根据教师综合评定计算
学生作业
同上
根据教师综合评定计算
考试情况
同上
根据教师综合评定计算
综合评定
学校综合等次确定:四项中三项优一项为良好的,则综合等次为优秀;四项均为良好或只有一项为优,其余在良好等次以上,则综合等次为良好;四项均为中等或只有一项为良好,其余在中等以上则综合等次为中等;四项中有三项为差等的,且另一项在中等及以下,则综合等次为差等。
查学生作业
考试
科学评价标准
3、目标恰当,符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0
9
8
教材处理
1、准确的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确立“用教材教”的观念。
2、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抓住重点,揭示本质,不生搬硬套。
3、注重有机地整合科学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等次
得分
A
B
C
教学思想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2、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愉快、和谐、有序、融洽的教学环境。
15
14
13
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能明显地体现于教学全过程中。
5、坚持教学的开放性,尊重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异议。
25
22
20
学习状态
1、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合作交往愉快,有丰富的信息联系与反馈。
3、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表达独特见解,有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4、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均有良好的发展和提高。
4、师生课前教学准备充分,教具、学具等物品直观典型、可靠实用。
15
13
10
过程与
方法
1、教学环节灵活多样,运用有效使用教具、学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3、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
科技优质课评价指标与标准
科技优质课评价指标与标准一、引言科技优质课评价指标与标准是用于评估科技教育课程质量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教育机构和教师确定课程的优劣和改进方向。
本文将介绍科技优质课评价指标与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二、评价指标1. 教学目标- 明确的科技教育目标,包括技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 目标与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内容- 具有科技教育特色的内容,能够开发学生的科技思维和创新能力。
- 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3. 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
- 强调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4. 教学资源- 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设备、科技图书、互联网资源等。
- 能够提供学生独立研究和探究的机会。
5. 教学评估- 全面、准确且有针对性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项目作品等。
- 强调过程性评估,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反馈。
三、评价标准1. 教学效果- 学生对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学生对科技教育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3. 教师表现-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
- 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引导能力。
4. 教学资源利用- 教师对科技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 教师对学生独立研究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程度。
四、应用方法1. 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教育机构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科技优质课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2. 进行评价与改进教师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和标准,对自己的科技课程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 交流与分享教育机构和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与分享,相互研究和借鉴科技优质课的评价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五、结论科技优质课评价指标与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的科技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教育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教学常规评价标准及检查细则
业
20分
总要求
16
语文:全期中高年级作文8篇,全批。日记、周记不少于15篇,适当批改,以赏识的目光阅读即可。二年级写话8次,提倡读写结合。写字:一年级拼音一课一次、有范写;低年级铅笔写字20次,中年级钢笔写字和毛笔临摹共20次;高年级毛笔硬笔写字20次。数学:练习册要求批阅总量的80%和全班总人数的80%。上练习本:高、中、低年级达20、15、10次。英语;同步完成练习册,批阅;高年级可适当布置一些书面作业。思想品德要求完成练习册、查阅。科学:要求完成指定实验。所有课程基训同步完成。
5、课题研究
3
教师应确定相应的教研组教研课题,并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且有研究记载或资料备查,优记3分,良记2分,差记1分。
教
学
质
量
26分
1、质量
20
学校组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合格率达学校规定标准记20分,每少5%扣1分。考查科目进行抽查记分。标准同上
2、学生辅导
3
有记载,能按计划进行辅导,效果好。
8、知识传授
3
教材熟练,传授知识准确无误,教学容量密度适中。优记3分,一般记2分,差记1分。
9、内容
3
紧扣大纲,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优记3分,一般记2.5分,差记2分。
10、教学方法
3
A、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情感的形成。优记1分,一般记0.8分,差记0.6分。B、运用启发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讲巧练,能在教学过程倡导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一般每堂课要保证10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优记2分,一般记1.5分,差记1分。
2
科学规范化要求及评价14.2
淮阴区小学科学教学常规一、教师备课1.订好学期教学计划。
制订计划前,任课教师学习“课标”,熟悉任教年级以及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群体(同轨同学科教师,可打破校际界限)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教材的教学要求,商定教学进度和实验室的安排,再由专人根据研讨结果,拟订好学期教学计划,复写或复印或打印给同轨年级的科学教师使用。
学期教学计划要简明实用,须有教学进度和实验室使用安排两方面内容。
2.备好课时教学方案。
备课要分工协作,资源共享。
教师个体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群体(同轨同学科教师,可打破校际界限)的研讨,明确各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实验操作步骤和练习;再由专人执笔拟订教案,工整复印或打印给同年级的科学老师使用。
也可以先由专人备某一单元课,然后工整复印或打印给同年级的科学老师使用。
教师个体的备课教案必须通过二次备课,才能进入课堂实施。
教案应有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几课时)、课前准备(要根据实际情况)、分课时的教学过程、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项目。
每篇教案还应有补充栏,以供教者增、删、调、换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改进教学方法,评点教学得失之用。
超前量1~2教时。
三、教师上课1.教学目标应全面、准确。
体现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2.教学容量恰当,重点突出,抓住关键。
3.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精心创设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教学关系,与学生一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做”合一,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接受知识,积累知识,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教学生“会学”:掌握方法,主动谋求知识,提高发现新知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课评价标准
科学课评价标准一、背景介绍科学课评价标准是为了评估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而制定的一套准则。
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态,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文档将介绍科学课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方法。
二、评价标准的设计原则科学课评价标准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评价标准应覆盖科学课程的各个研究目标和能力要求,包括知识掌握、实验技能、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
2. 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应具有明确的描述,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 具体性:评价标准应具备具体的指标和举例,以便学生和教师理解和运用。
4. 渐进性:评价标准应分级,能够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研究水平。
三、评价标准的内容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2. 实验技能评价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实验设计能力,包括制定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和材料等;- 实验操作能力,包括正确使用仪器、掌握实验技巧等;-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科学思维能力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分析和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 提出科学问题和假设的能力;- 进行科学推理和实证研究的能力。
四、评价方法和工具1. 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发言、思考过程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研究笔记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 实验报告和研究项目:评价学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能力和思考方式。
4. 小测验和考试: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水平。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不仅是对学生研究情况的总结,也是为进一步教学提供的重要参考。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学生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制定研究计划,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简述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标准
简述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标准科学教育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为基础,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自然现象和科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方式。
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评价标准,是对组织者、观众和参与者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及活动情况进行评估的一系列标准。
下面是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进行评价的标准。
一、活动实践性科学教育活动应具备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实践,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活动实践性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应包括是否有有趣、实用的实验或者案例;是否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科学知识;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等。
二、活动知识性科学教育活动需要关注的是知识性,教育者应该懂得如何把所讲课程有机地结合到实际中,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其中的知识。
从活动知识性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应包括是否在活动中传授了新的知识,是否在活动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深入探究,是否在活动中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
三、活动互动性科学教育活动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要求参与者以很高的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去。
活动互动性标准是指科学教育活动中需要与其他参与者互动,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的内容。
从活动互动性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应包括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是否能够创造一个互动的环境,让学生多方面交流与互动;是否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体验和分享等。
四、活动实用性科学教育活动必须有实用性,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实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同时掌握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
从活动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是否能够结合生活中实际情况和需求,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是否有真实的案例和故事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等。
五、活动观感性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具有观感性,教育者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学习,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科学学科评价标准
年级 课题:时间: 执教者:总分:
项目
评价标准
举例分析与评价(得分)
★课堂纪律
(15分)
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能调控驾驭课堂,课堂安静有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理解教材
(30分)
精心备课,课前能查找有关资料,对知识点的理解准确无误,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流程
(20分)
1、教学活动组织协调流畅,安排指导学生自学,组织进行汇报。
Hale Waihona Puke 2、重视课堂教学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5分)
1、对教学内容和形式感兴趣,学习主动。
2、学生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科学实验
(10分)
1、能详细说明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注重实验安全教育;
3、规范演示实验,分组开展时学生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能巡视指导,让学生及时写实验报告。
课堂评价
(10分)
1、师生关系民主和谐,构建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学生个性得到尊重,获得自信。
2、评价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知识笔记
(5分)
1、针对每节课的知识重点,学生要做好知识笔记。
2、老师要明确要做的笔记内容,全班的笔记要统一,便于复习。
教师板书
(5分)
板书工整美观,能突出本节课重点,有利于学生做知识笔记。
总评
教学评价的标准
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改进。
因此,教学评价的标准至关重要。
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灵活性,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学评价的标准。
首先,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
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其次,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具有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评价标准应当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
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体现在评价标准的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环境的特点等因素,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再次,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具有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评价标准应当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体现在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总体评价。
最后,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具有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评价对象的特点,灵活调整和运用,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教学评价的灵活性体现在评价标准的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评价对象的特点,灵活调整和运用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和公正。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灵活性。
只有具有这些特点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改进的作用。
科学教师常规考核标准
科学教师常规考核标准背景科学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
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科学教师常规考核标准十分必要。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定科学教师常规考核标准,以确保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考核内容1. 教学能力- 授课能力:科学教师需要具备清晰、生动的授课能力,能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 教学方法:科学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 教学准备:科学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 学生参与:科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学术素养- 学科知识:科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学科知识,能够全面理解和解释科学概念和原理。
- 最新科学研究:科学教师应保持学术敏锐度,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能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 科学实践:科学教师具备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
3. 学生评估- 评估方法:科学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 反馈和指导:科学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估结果的反馈,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考核标准的制定- 参考其他教育机构的科学教师考核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考核标准。
- 经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以及相关专家的讨论和审议,确保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结论制定科学教师常规考核标准对于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科学教师常规考核标准的内容和制定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科学的考核,将有助于培养出更优秀的科学教师,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科技教育优质课评价标准
科技教育优质课评价标准一、背景说明科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科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制定科技教育优质课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评价标准1. 教学目标科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明确,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评价时需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内容科技教育课程的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研究需求紧密相关,涵盖科技知识、技能和应用。
评价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广度和深度。
3. 教学方法科技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讲授、实验、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
评价时需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4. 学生参与科技教育课程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评价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造性表现。
5. 教师素质科技教育优质课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教授。
评价时需要考虑教师的科技素养、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
6. 教学资源科技教育课程需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实验器材、网络设备等。
评价时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充实度、更新性和适用性。
7. 教学评价科技教育课程的评价应客观、全面,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创新潜力。
评价时需要考虑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总结科技教育优质课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科技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上是关于科技教育优质课评价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科技课评价标准
科技课评价标准引言科技课程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确保科技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准确评价,制定科技课评价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的科技课评价标准,以供参考。
1. 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评价学生在科技课中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对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
- 对科技原理和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对科技发展历史和趋势的了解。
2. 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科技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因此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指标:- 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 创意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情况。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合作与沟通能力科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指标:- 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和合作。
- 沟通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 解决冲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式和工具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科技课研究成绩,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方式和工具的举例:- 书面测试和问答: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
- 实验报告和项目作品: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作能力。
- 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结论科技课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合适的评价方式和工具,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科技课中的表现,并为进一步提升科技课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提出的科技课评价标准是初步建议,具体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课程目标来进行调整。
同时,评价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王佳君, 温红, & 聂主编. (2015). 科技课程评价与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评价标准及要求
XXXX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评价标准及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各项教学工作步入秩序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教学常规检查标准。
一、关于备课检查标准及要求为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和严肃性,特制定检查教案的办法。
1对教师的备课除教学常规规定的条款以外,还应强调每位教师须先备课后上课,不准无教案或沿用旧教案上课。
教案应是课时教案,课时教案应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清楚,设计合理,程序完整,严格做到先周备课。
教案要求要一课一案,无教案上课者以旷课论处。
2.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至少抽查1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书写规范等)、篇目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载在册,同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
3.教案由学校检查小组查阅评价,评价结果分优、中、差三档,要找出优缺点,检查结果计入教师绩效考核。
对各学科教案每学期普查4次。
并将每次的普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
4.教案要有教法和学法指导,二次修改要书写工整,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办法,要有科学的授课构想,明确的授课的过程,还要求有必要的合理的电教辅助手段、课堂提问、板书、实验、图表展示、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以及课后反思等。
二、关于上课检查标准及要求1课堂教学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着重于学,着眼于导,师生合作达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突出精讲多练,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学法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5.按新课程标准、教材确定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
6.没有教案不得进教室上课。
7.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板书工整,布局合理、科学。
8.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上课期间将学生赶出教室者,按体罚学生的处罚条款处理。
9.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提出批评三次以上者,扣除当月全勤奖,超过五次者,按旷课一节论处。
10旷课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体育课不集合下课,按早退处理,“放羊”者,按旷课处理。
教学常规工作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
A2、备课
(3分)
B3备课数量
(1分)
C5、严格执行备课三不准;
C6、备课与教学进度一致,且符合教学计划;
C7、应备节数按“周课时×周数+4”计算。
1、违反“三不准”扣0.5分。
2、备教不一,扣0.2分。
3、备课数量缺5节以内不扣分,5节以外每缺一节扣0.1分。
查学生获奖证
A6、考试与质量分析
(2分)
B13监考
(0.5分)
C26、监考工作依规、守时。杜绝以下违规现象:迟到、中途离岗、不按规定时间开考和结束考试、考场秩序混乱、不按规定收取试卷、漏收试卷等等。
漏收试卷扣0.2分,其它违规现象每项扣0.2分。
查《常规工作完成情况记载表》及教导处相关记录
B14阅卷
未按要求开展质量分析,每次扣0.1分,不按时交扣0.05分。
查《常规工作完成情况记载表》
查质量分析表
A7、教研与
科研
(5分)
B16教研
(1.5分)
C30、积极参加学校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不迟到,不无故缺席
C31、主动承担教研任务,每学期主讲一次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示范课)。(教导处相关人员参加或经教导处认定)。
C22、采用“等级+评语”形式批改;评语具有激励性,没有发牢骚、泄怒气的评语。
1、有C20列举现象每项每次扣0.1分。
2、未采用等级评价或评语不当每次扣0.1分。
3、无作业批改记录扣0.5分。
查《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记载表》
查学生作业
查作业批改记录
A5、学生辅导
(1分)
B11个别辅导
(0.5分)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项目: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本班学生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研究条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2.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原有经验,根据不同的科学课型和学生个体差异、特长、兴趣等,设计不同的学生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3.研究环境的创设:做好教学准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教学具的准备要齐全;较好地运用课内外、网络、生成性资源等研究资源。
4.教学方式逻辑性强,知识传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法指导明了易被学生接受,无科学性错误。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与探索。
5.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
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学生广泛参与、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设计具有启发性、发展性的提问,创设出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的环境,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尝试解决生活中小问题,深入地探究问题。
6.课堂气氛宽松,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氛围好。
培养了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发了学生尝试解决、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7.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学生有了研究兴趣,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上,学生能积极寻求途径,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师精神饱满,积极引领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与引起学生研究意向的能力,语言生动,具有启发性。
教学机智、敏捷、果断,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恰当地辅助课堂教学。
总分:100分。
教学常规标准和评价
横桥中学教学常规评价标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搞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最根本的保证,为促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树立“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本位意识,现依据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教学常规评价标准。
一.备课1.教案要规范。
本学期在教案设计模式上作了严格规定,一个完整的教案必须包括以下六部分:(1)展示目标,明确重难点(要求根据所授内容,制定切实可用的目标,一定把本课具体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展示出来)(2)导入语(根据内容要求,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的导入语)(3)授课过程(这部分内容,不允许只罗列知识,要求在教案纸的右边画一竖线,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地活动,教师怎么讲课,就怎么备课,尤其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的处理方法)(4)课堂知识小结、练习及作业(练习要到位,学什么练什么;作业设计要适量、多样,课堂小结,其实就是把一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对本课知识进行把握,这一步如果做好了,对提高学生成绩是非常有好处的)(5)板书设计(6)教后感(授完本课后的得与失,简单评述,进行反思与补充)2.凡上课都要备好课,应至少提前三天备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
3.备好各课型且齐全,如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作文指导课等。
4.备实用教案,做到备结构、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训练、备分层、备过关、备板书。
整体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
5.书写工整、排列整齐、页面设计科学,有板书设计二.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内按课表上课,上足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基本规范要求(1)怎么备的教案,怎么上课,授课环节与教案环节要相符合。
目标展示中的内容,一定要当堂“消化”,即使“消化”不了,当天也一定要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大花园小学科学与技术教学常规及评价标准自然科学一、备课1、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参考教材的内容,联系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
2、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与过程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
每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3、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寻找到突破重点和解决难点的方式和方法。
4、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收集证据、实验验证、交流与表达等科学探究过程。
5、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具,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各种能力的形成。
6、凡是课堂教学中要做的实验教师必须事先做一遍,发现学生在操作上会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7、加强课后反思,并作及时地调整,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8、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提倡集体研究,做到相互取长补短。
9、无痕渗透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二、上课1、能对教材内容作一定的选择、调整,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对科学知识的表达和对事例的引用要求准确无误。
2、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包括材料、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有时间实验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错与纠错。
要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启发,共同学习,使小组活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互联系。
活动的参与面要广。
4、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行为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能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用探究实验解决问题。
5、教学的每个环节清晰且富有层次感。
6、教师的语言要清晰,具有感染力。
课堂教学中的环节过渡要自然、活动要求要简洁明了、提问要有针对性、引导要有启发性、归纳要到位。
7、教师的板书字迹要端正,条理要清楚,具有归纳的作用。
三、作业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
形式包括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制作或课后延伸学习等。
布置课内、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前,要强调安全。
2、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和评价。
特别是书面作业,教师可以用符号、文字等和学生在记录上及时交流。
3、对学生课外短期或长期的探究活动过程要跟踪,定期进行指导、检查和评定,必要时要求家长配合检查和指导。
四、辅导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辅导好一些在理解上和实验操作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耐心帮助学生。
2、辅导学生进行课外科学实践活动。
3、认真开展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
4、辅导好一些科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区级的科技比赛,力争创造好成绩。
五、评价标准一、评价内容(一)科学探究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
2.学生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
3.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如何,动手能力如何,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如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
1.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
2.能否尊重事实和证据,能否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
3.是否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
4.能不能关心科学和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三)科学知识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
二、评价方法(一)过程性评价1.评价比例:40%2.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注意观察学生科学学习表现,记录观察结果。
与学生谈话:以平等的身份向学生询问一些开放性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或想法。
成长记录袋: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信息(如学生的超常表现、独特见解、科学创意等),供终结性评价时参考。
作业法:教师提供一项作业任务,从学生完成该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
(作业法可分为短周期作业和长周期作业)。
评议法:涉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指标,除上述方法外,还需要用评议法,即先由学生按指标要求自评,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结论,参照观察记录、考试与作业情况,作出综合评定。
(二)学期终结性评价1.评价比例:60%2.评价方式:开卷紧扣大纲和教材,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为主,适当增加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应用型,能力型试题。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
信息科技学科一、课程的任务及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 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远距离通讯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备课要求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备课实行学期备课、按章备课、按知识点备课。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采用电子备课手段,必须事先制作好本节课教学所使用的演示文稿,所有备课资料按章节归档进行网上管理。
1、整体把握教材,了解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体系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整个章节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2、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性格、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情况,了解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注意教学的针对性。
3、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从学校设备、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每节课最佳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要恰当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符合逻辑规律;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4、教案要体现“任务驱动、研究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
35、课前要收集和制作本节课教学所需要的素材以及教学演示文稿,教学组织要体现信息技术的特点。
四、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内容多、操作训练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这一环节,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1、按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恰当地组织教材,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尽量采用“等教学模式,要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2、课堂教学要注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面向各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要精讲多练,反对满堂灌。
3、教学应该突出重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4、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生动、清晰、精炼、准确,信息技术用语要规范、讲课条理要清楚,要注意对学生常用信息技术用语的学习与训练。
5、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
6、课堂教学的引入尽量要创设活动情境或问题情境,操作教学结束后要有操作过程小结,课堂结束前应该有本节课教学内容小结。
7、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注意教学的组织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机习惯、保持机房安静整洁。
8、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学生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培养。
五、教学测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有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式,评价重点在于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提高。
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评价促发展”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息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
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反馈与评价体系。
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自我反思、体验成功的过程;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训练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总之,通过评价使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馈信息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