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肺复苏

合集下载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权威版本-最全_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权威版本-最全_
3秒后----头晕 18秒后----脑缺氧 30秒后----昏迷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所以,
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学习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脏性猝T综合征LQTS J波综合征 短QT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特发性TV/TF 电解质紊乱 药物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
Brugada
LQTS
预激综合征WPW(Wolf-Parkinson-White)
WPW
心脏性猝死SCD分期
前驱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数周或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心绞痛 、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非特异性。
终末事件期: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 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 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则95%为心源性
心脏骤停期: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 心音消失。 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很快即停止
CPR
心肺复苏概述 (CPR)
心肺复苏术的目的
◆心肺复苏术是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技 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 ◇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 ◇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 “植物人”的发生。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 晕厥 • 昏迷 • 心搏骤停 • 猝死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晕厥
争 分 夺 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强调了心肺 复苏术中脑 和神经系统 功能的恢复, 诞生了心肺 脑复苏的新 标准
发展为心肺 复苏学,每 隔5年更新 心肺复苏指 南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完整 版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
高级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每2min(5个按压-通气循环)更换按压者,以减少疲劳对胸外按压的幅度 和频率的影响;
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减少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s内完成;在实施保持 气道通畅措施,评估循环呼吸,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
按压间歇的放松期,操作者应不加任何压力,以保证胸部的充分回弹;同 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的胸壁,以免移位。
成人:下陷≧5cm 频率≧ 100次/分 儿童:约5cm,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婴儿:约4cm, 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频率≧ 100次/分 频率≧ 100次/分
e. 环境要求
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不要搬动患者, 确定环境安全后,实施心外按压; 患者应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如平板或地面)。
• 施救者呼出的气体含 有17%氧气和4%的二氧化碳, 这种氧含量可满足患者的需 要。有条件时,应补充氧气, 提供氧浓度。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 双人复苏通气——球囊面罩
要求: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E-C手法;
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
球囊总容积:1600ml 单手最大压缩:950ml 双手最大压缩:1350ml
④按压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手指不能用力、手掌不能移位。 ⑤ 按压需均匀、连贯、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撞击。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CPR2010

CPR2010

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应放在CPR、除颤、气道处理之后,一旦 这些处理进行后,便应尽快建立静脉输液并给予 药物。
CPR流程
• 5.E(Electricity)电除颤技术
心前区叩击复律术
• 心前区叩击能产生相当于5焦耳的电能,可使部分 室颤病人复律,发病不超过1分钟者,效果最好, 若时间过长,效果不佳,甚至使可未停搏的心脏 发生室颤。 • 在心脏停搏后立即进行,因此时心脏应激性是增 高的。 • 方法:紧握拳头,以小鱼际侧,从 20 ~ 30cm 高度, 坚定有力地给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叩击1~2下,并 观察心音、脉搏。
阿托品:对恢复自主循环方面没有显示出有益。在将 要停搏的心脏缓慢心率时,每隔3~5分钟静注1mg可 能有效。
碳酸氢钠
心脏骤停早期,为呼吸性酸中毒;随时间推 移,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AHA指南认为,在心脏骤停早期,主要是 由于呼吸停止所继发的呼吸性酸中毒,如 过早给予碳酸氢钠则可引起不利反应。
碳酸氢钠的适应证
呼吸兴奋剂
• 尼可刹米+洛贝林 • 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用呼吸兴奋剂无益。只 有在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后,为提高呼吸中枢兴奋 性,才可以应用
多巴胺
•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其作用与剂 量有关。小剂量兴奋β-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 大剂量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心肺复苏 时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 剂量:2-20μg/Kg/min静脉滴注或注射泵持续泵 入,根据血压变化,调节至最佳剂量。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 • • • • • 1. 2. 3. 4. 5. 6.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基础生命支持—BLS
• 非医务人员亦可实施,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 •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BLS手法是根据1980年
日内瓦国际会议决定的,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经历数次 国际心肺复苏会议不断改进完善所颁布的标准 • 2005第二次国际心肺复苏会议仍然推荐BLS按照英 文字母A、B、C、的顺序进行:A-气道;B-呼吸 支持;C-循环支持。
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 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 心 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 现为一条直线。常见窦性、房性、结 性冲动不能达到心室,且心室内起搏 点不能发出冲动。
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呼吸道阻塞系指呼吸器官(口、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 泡)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狭窄,阻碍 气体交换,或呼吸道邻近器官病变引起 的呼吸道阻塞,以至发生阻塞性呼吸困 难的总称。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心肺复苏
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
a)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 及裤带;
b)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 、假牙等;
c)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 下颌法。
开放气道手法
• 仰面抬颌法 要领:用一只手
按压伤病者的前额, 使头部后仰,同时用 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 指将下颏托起。
心肺复苏
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 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美国心脏病协会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第一步骤- 胸部挤压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

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原有的步骤为: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部挤压。

最新公布的步骤为:胸部挤压,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

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血管急救委员会主席迈克尔R •塞尔博士表示,仅就始于胸部挤压一项将挽救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传统方法把胸部挤压滞后,而胸部挤压对全身血液循环至关重要。

塞尔又说,改进后的指南将鼓舞更多的人来实施心肺复苏术,因为如果不加以专业培训,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很难完成,而任何人都可以做胸部挤压。

正确的胸外挤压的确能够挽救生命。

在许多情况下,人从前一次呼吸中储备在血液和肺部一些氧气。

而我们就是利用这个储备的氧气来做胸部挤压。

以下就是最新心肺复苏的步骤:1. 拨打120或要求别人拨打;2. 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如无反应,使其平躺;3. 开始胸部挤压:将一只手放置伤者的胸部中央,另一只手压在第一只手背部,十指交错;4. 开始下压。

下压深度成人及儿童在至少2英寸,婴儿在至少1.5英寸。

下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

5. 如果你曾受过心肺复苏术方面的培训,这时候你就可以将患者的头略微后翘,仰起下巴,使气道通畅;6. 捏住患者的鼻子,做一次正常的吸气后,实施与患者口对口封闭式的,一次一秒,连续两次的人工呼吸,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7. 在救护人员抵达前,循环做胸部挤压和人工呼吸– 30次挤压接两次人工呼吸。

引用:迈克尔R •塞尔医师,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血管急救委员会主席,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联合修订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对此的点评,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武警医学院、武警总医院、海军总医院首席急救专家及美国心脏协会(AHA)中国首位急救顾问(Advisor)李宗浩教授(Prof. Li Zonghao),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副总编、资深心血管病专家钱方毅教授(Prof. Qian Fangyi)近期内将在本网发表意见。

2010心肺复苏

2010心肺复苏
❖ 3、胸外按压能够向心脏和脑提供重要的血流量 ❖ 4、动物数据表明,延误胸外按压会减少生存率,所以被延误的情况应
最小化。 ❖ 5、胸外按压可以即时进行,而定位头部和进行人工呼吸都 需要花费时
间。 ❖ 6、在双人抢救时,C-A-B的优势更突出,在第一个抢救者进行胸外按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感染、中毒、溺水
2010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arscitation,CPR
心脏骤停的4种类型
❖ 心室纤颤 ❖ 无脉室速 ❖ 无脉的电活动 ❖ 心室停搏
室颤
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arscitation,CPR)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 A(开放气道) 体位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
仰头抬颌法 托颌法(外伤时)
❖ 仰面抬颌
心肺复苏
托颌法
心肺复苏-BLS(CAB)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2010(新): 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 30次胸外按压后, 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 ●2005(旧): 开放气道实施时CPR的前提。 气道开放后,通过“一 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 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在进行胸外按压! 原因: 按照心肺复苏术中C-A-B的顺序,对于没有意识,呼吸或不能正 常呼吸的成人,应首先给予胸外按压。 因此,呼吸作为心脏骤停后简要 检查的一部分,在检查心跳骤停时已经快速检查呼吸.
或频繁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减少。
心肺复苏-BLS
❖ 深度≥5cm的原因:
胸外按压通过挤压心脏增加的血流量,可以为脑和心脏提供氧和 能量。 尽管建议按压时要用力按,快速按,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 多数抢救者按压深度还是不够。 此外,现有科学表明,按压深度至少5 ㎝时比4 ㎝更有效。 介于这个原因,2010AHA规定了CPR和ECC胸外 按压时的最小深度。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
*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随后发现患者不是心脏骤停,
也很少能导致严重的损害。
*如果救援者发现一个无意识的成人,他或她必须呼叫 急救反应系统。
如果一位成年患者突然倒下,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呼吸异 常(比如仅有叹气样呼吸),施救者不要尝试检查脉搏,而 必须假定是心脏骤停。
第九页,共79页。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对室颤型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推荐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 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快速血运重建。
对疑似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后的ECG可能不敏 感,甚至容易误导,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可行的, 甚至在没有明确的STEMI指征的情况下。
院外心脏骤停后的患者实施PCI术前通常临床表现为昏迷,但不 能作为行即刻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术的禁忌证。
患者仰头后,急 救者一手按住前额, 用另一手的食、中手 指找到气管,两指下 滑到气管与颈侧肌肉 之间的沟内即可触及 颈动脉搏动。
第三十二页,共79页。
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当EMS或急诊科(ED)医师通知心脏治疗团队,包括心导管室后, 显著减少了再灌注的时间。
第二十四页,共79页。
ACS指南也建议分拣疑似或确诊ACS的心脏骤停患者到PCI治疗中 心。PCI的实施使成人心脏骤停的ACS患者预后更好,在该人群中 把心导管治疗纳入到标准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方案是合理的,它可作 为提高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的整体治疗策略的一部分。
《2010年版CPR指南》已经于2010年10月公布,与2005年 《指南》相比2O10年版在诸多方面做了调整。

2010(AHA)心肺复苏标准

2010(AHA)心肺复苏标准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 吹气应有足够的气量,以使胸廓抬起,但一般不超过1200mL。 • 吹气时间宜短,以占1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吹气频率,成人10-12 次/分,儿童15次/分,幼儿20/分。 • 操作前先清除患者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或堵塞物。 • 有义牙者应取下义牙。遇舌后坠的患者,应用舌钳将舌拉出口腔外, 或用通气管吹气。 • 对婴幼儿,则对口鼻同时吹气更易施行 • 若患者尚有微弱呼吸,人工呼吸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进行。 • 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 通气适当的指征是看到患者胸部起伏并于呼气时听到及感到有气体逸 出。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时间就是生命
• • • • • •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 害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Breathing,B) , ) • • • • 口对鼻、气管造口人工呼吸 面罩和简易呼吸囊人工呼吸 气管内插管 人工呼吸机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口对口人工呼吸
• 方法: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鼻翼下端、先 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缩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 的效果.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紧贴患者口部,用 力向患者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 上抬,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 • 气量:每次吹入气量为700-1000mL 无氧 或400每次吹入气量为700-1000mL(无氧 400无氧)或 每次吹入气量为 600mL (有氧 ,一般不超过1200ml 有氧) 有氧 • 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5次/分,婴幼儿20次 /分。

讲稿----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ppt

讲稿----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ppt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 • • •
晕厥 昏迷 心搏骤停 猝死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晕 厥
• 共同点:意识消失 • 不同点
– 一过性 – 不需要干预自动恢复
昏迷
• 共同点:意识消失 • 不同点
– 时间更长 – 往往需要干预
心肺复苏相关概念
心脏骤停
arrest,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 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 CAB 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 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94%94%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新指南的新主张
• 更强调尽早的有效心脏按压 更强调尽早的 尽早的有效心脏按压 不少于100 100次 有力和快速 不少于100次/分 胸骨下压至少5cm 胸骨下压至少5cm 胸廓回弹 压/放时间相等 减少中断时间 • 步骤由 A B C 变为 C A B(非专业人士) 非专业人士) • 删除流程中的呼吸判断(非专业人士) 删除流程中的呼吸判断(非专业人士)
2010 CPR 指南讨论的主会场
2010年 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AHA(美国心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AHA(美国心 31日 2 脏协会)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 2010心肺复苏指南 脏协会)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 (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 暨心血管急救(ECC) (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

心肺复苏2010指南

心肺复苏2010指南

碳酸氢钠
• 适应症:
• 有效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PH 值仍低于 7.2
• 心跳骤停前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 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2010心肺复苏方法
呼救
C (circulation)
心外按压的作用原理:
• 胸泵机制 胸外按压造成胸内压升高,动静脉均承受压 力,但动脉的对抗力大于静脉,在按压时保持开放, 主动脉收缩而将血液泵入大循环;而大静脉则被压陷, 回流停止;放松按压时胸内压下降,静脉回流心脏, 动脉停止泵血,回流的动脉血被主动脉瓣阻挡,血液 不能返流入心脏,部分可从冠状动脉开口流入心脏冠 状动脉 。
电除颤
2010年的指南未对除颤、电复律和起搏进行很大的修 改,强调在给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同时早期除颤是提 高心肺复苏存活率的关键。
电除颤
• 对一个室颤患者来说,能否成功地被给予电除颤,使 其存活,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进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 时间。
• 应尽早除颤,5分钟之内开始。除颤延迟1分钟,存活 率降低7—10%,超过10分钟再除,存活率仅为2—5%。
• 心泵机制 超声技术已经证实,在按压时,心脏内的瓣 膜出现与生理情况一致的交替开放与关闭。
定位1
• 两乳头连线中点
定位2
• 定位在剑突上方2横指处
要点
★按压部位 ★姿势 ★按压与放松
间隔相等 ★幅度及频率 ★按压/通气比

胸外按压
• 双手指交叉垂直按 压胸骨。
• 心脏按压的 • 频率:至少100次/
分 • 深度:至少5cm
2010心肺复苏方法
2010心肺复苏方法
一手的鱼际处紧贴 在按压部位上,双 手重叠握紧,双臂 绷直,双肩在病人 胸骨上方正中,垂 直向下按压,按压 力量应足以使胸骨 下沉大于5 厘米, 压下后放松,但双 手不要离开胸壁。 反复操作,频率大 于100次/分钟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心肺复苏指南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 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 口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 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1L球囊的1/2—2/3,胸 廓扩张,超过1s,有心跳时:10~12次/分钟 (间隔5~6秒钟)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
仰头-抬颏法
将一手小鱼际臵于患 者前额部,用力使 头部后仰,另一手 臵于下颏骨骨性部 分向上抬颏。使下 颌尖、耳垂连线与 地面垂直。
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 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 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 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 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 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 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 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 采用。
快速有力工 掌根

重叠 交叉 垂直
下陷至少为5cm 按压速率持续平稳至少为100次/分保 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 指并拢下压。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 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美国:30-40万/年 欧洲:60万/年 日本:4万/年 中国:260万/年 台湾:4400 /年,世界之最(总人口2000万) 所以,现场的紧急救护系统成为生死的关键。


多没有预兆 约80%发生在院外 发生时间短 约在1小时内死亡

2010心肺复苏指南(BLS)

2010心肺复苏指南(BLS)
初级救助者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只要准备好除颤仪,有除颤指针,医务人员就应尽 快使用 ;
美国总统克林顿致全美人民电台演讲 (21 May 2000 04:28)
• 今天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一种用于挽救成千上万人们生命的新方法, 它使那些受害于最大杀手——心脏骤停的人劫后余生。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 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基础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概述
心肺复苏 :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 救措施。
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心脏骤停后挽救生命 的基础,是所有救助者能够和应当进行的关 键部分。
心跳骤停的识别
患者无反应,并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 (仅有喘息 )。 不再强调检查呼吸。 弱化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重要性。判断脉搏 时间不应超过10秒。
胸外按压
1、快速而且有力的按压。救助者对成人胸外 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较为合理,按 压的深度至少要2英寸/5厘米。救助者每 次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和放松 的时间大致相等 2、救助者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以获得每分 钟最多的按压次数。按压-通气比推荐30:2。
胸外按压示意图

强调
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通气前先胸外按压(CAB而不是ABC)。
人工呼吸
1.口对口呼吸;
“正常”吸气(不是深吸气),再进行第二次呼吸 。
2.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 3.口对鼻呼吸,口对气管套管呼吸; 4.气囊面罩通气 ;
30次按压和2次呼吸,按压暂停时进行人工呼吸 。
5.人工气道的通气。
按压者进行连续的频率为100次/分的胸外按压,实施通 气者进行8到10次/分的通气。二者每2分钟交换操作。
开放气道
• 初级救助者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指南,暨心 血管急救(ECC--emergency cardiac care)国际科 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 肺复苏(CPR)指南。
时间就是生命——早CPR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1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
1.立即识别CA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培训、实施和团队
进一步强调 团队形式
医务人员都以团体形式工作
• 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由 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如:
• 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 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 垂直下压至少5厘米 20-40Kg 按压:通气 30︰2
➢婴儿、儿童 >100次/分:单人30︰2 双人15:2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按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儿童为约5cm,婴儿为约4cm,即下压婴幼儿胸廓前 后径的1/3)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 2、心脏停搏 3、心电机械分离
引起心搏骤停常见原因
凡是能导致心博出量减少、冠状血流 下降、心率失常、气道阻塞、心肺功 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心跳骤停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

除颤器的应用: 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解 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 如项链、纽扣等。 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 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 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忠告

在抢救病人时,一定要做到“急、准、稳”, 无论你做得如何,记录时一定要正确!
结束语

急救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公益性活 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康 为本,生命至上。人类渴望安宁,世界呼唤 平静。希望大力推广急救知识,做到人人敢 救,人人能救,自救是本能,救助他人是良 知!心肺复苏是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口, 希望我们把这道关把好,让生命之花在我们 手中再次绽放!
的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4 J/Kg,但不超过10 J/Kg或者成人最
大剂量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早期除颤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中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患者能存活的 要素包括: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 及早心肺复苏;及早除颤;及早加强治 疗。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 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 降,每过1min约下降7%—8%;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 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胸外按压的幅度
2010(新):应将成人胸骨按压至少5厘米,按压时能触到大动脉 搏动为有效,或看监护仪波形。比赛按要求做,但临床工作要因 人而已,例如:抢救恶液质病人按压时造成肋骨骨折 ;抢救游泳 馆一溺水患者按压太浅不起作用…..;儿童按压幅度应至少为胸部 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 4厘米;儿童:5厘米) 2005(旧):应将成人胸骨按下大约4至5厘米 ,将儿童胸部按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

非 专 业 简施 化救 流者 程成 人
BLS
专业施救者成人BLS流程
BLS步骤总结
快速除颤
• 先电击?先C-A-B ?先胸前捶击? •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有心电监护的患者, 从VF到电击的时间应<3 min,并且应在等 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 • 儿童(1~8岁)首选剂量衰减型AED • 婴儿(<1岁)建议首选手动除颤器 • 电极位置:前-侧(或前-后、前-左肩胛以 及前-右肩胛) • 装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者:应避免将 电极片或电极板直接放在植入装置上。
专业与非专业施救者BLS区别
•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 经过心肺复苏培训者: C-A-B • 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者,可进行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或按照 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
• 专业施救者
• 未触摸到脉搏(<10 秒钟):C-A-B并尽早 使用 AED。 • 不建议常规性地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 根据最有可能的骤停病因展开施救行动。 • 团体合作。
2010
美国心脏协会(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
• • • • •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并启动急救系统
发现患者突然倒地:
• 立即检查:
• 无反应 • 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即仅有濒死喘息)
电复律与除颤能量
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 动过速 室性心动 过速
Af 双相波 单相波 AF 稳定型单型 性 无脉性或多 形性 Vf(成人) Vf(儿童) 双相/单相波 双相波
2005
未确定 100 - 200 J 未建议 未建议 非同步电击

2010心肺复苏CPR

2010心肺复苏CPR

无自主呼吸, 则进行人工呼 吸!
若呼吸心跳存在,仅为昏迷,则摆成
复原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捏紧鼻孔;包严其口唇; 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吹气时不能漏气
注意事项
连吹2次,胸部隆起
口 对 鼻 呼 吸
口 对 口 鼻 呼 吸
• 成人:30:2 • 反复交替进行 • 每5个循环检查一次 Nhomakorabea

呼救并拨打120 表明身份,寻求帮忙
来人呐!救 命啊!

仰卧位,注意保护颈 部 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救护人员跪于伤病员 右侧
解开伤病员衣领、领 带等

部位:乳头连线中央
成人按压方法
婴儿: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
方法:仰头举颌法
下颏、耳垂
、地面呈90度
判断呼吸,若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外 猝死人员有35 – 40 % 如现场及时 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CPR ( cardiopulmony resuscitation) CPR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大脑供氧。

心室颤动
严重过敏反应
窒 息
创伤休克
中风
淹 溺
意外电击伤
药物过量
................
如异物被冲出,须迅速将其取出;如小儿已昏迷, 立即高声呼救并将其放置成仰卧位,开始CPR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 等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
呼吸道阻塞—呼吸困
难、呛咳不止 —不能呼吸、昏迷 倒地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10 Interna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概述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 (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 在美国达拉斯洲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 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 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 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开放气道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开放气道手法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仰面抬颌法 要领: 用一只手按压伤病 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 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 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复苏步骤第三步(B)人工呼吸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 开放气道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 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 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 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 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 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 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 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 正确的。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心肺复苏—BLS(CAB)
伊春市中心医院ICU 孟楠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 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孟楠
心肺复苏—BLS(C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复苏时应注意多按压、少通气。援救者一旦为患者建立了可靠的 通气道,则应立即进行持续胸部按压,不应中断按压来进行通气。 在基本生命支持(BLS)阶段,为减少因通气而中断按压的次数, 胸部按压/通气比率应至少30:2。因为即使在最佳状况下,CPR产生 的心输出量也小于正常值的20%,且每次正压通气时的心、脑血流 量立即减少。此外,尽管每分钟通气量小于正常,但患者肺气体交 换相对充分,这是由于患者肺血流严重降低,而肺泡通气/血流比值 相对正常所致。最近的动物实验证明,胸部按压/通气比率从15:2增 至30:2,颈总动脉血流量增加1倍,心输出量增加25%,且不影响氧 合和酸碱平衡。给氧到使SpO2 达到94%-98%即可。
与2005主要变化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大约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 /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 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和通气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 (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10s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与2005主要变化
按ABC顺序,现场急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放置防护隔膜 或其他通气设备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通过改变顺序,使胸外按压开 始的更快,至胸外按压第一组完成(30次按压约18秒即完成),这样
因通气延迟的时间最少。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当胸外按压时,由于胸内压升高(胸泵理论)、在胸骨与脊柱间 挤压心脏的机械效应(心泵理论)和心脏的瓣膜系统(使血液向一 个 方向流动)作用形成血流。在CPR中胸外按压是使患者生存的基本 步 骤,胸外按压时应该“用力快速”按压。足够的按压深度至少为5cm。
弹不充分。最近一项随机研究显示,由于很多救援者的不充分减
压,导致舒张末期胸内压持续升高。胸壁回弹不完全会明显降低 平 均动脉压,升高右房压,从而降低冠脉灌注压,导致颅内压升高, 进而使脑循环和体循环灌注压明显下降。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治疗性低温:保护心脑、推荐应用
研究证明,在心脏骤停的代谢期降低核心体温能保护心肌,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胸外按压率应为100次/分钟以上,因为按压率较低会减少向前流 动的血流量。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足够 的
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例如,检查脉搏 不
应多于10秒。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均已证明,在CPR的最初数分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药物治疗:证据缺乏、有待探索
加压素:被建议作为CPR期间的替代血管升压药,也有很强的血管收

作用。尚无研究证明,加压素可升高心脏骤停患者出院率。最近一项研究 显示,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可提高复苏成功率,但无法改善长期生 存,且神经系统预后有较强的恶化趋势(初始心律是心搏停止者除外)。 根据这些结果,可用40U加压素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概述
•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 (CPR)指南。
•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 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 生儿。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与2005主要变化
钟,不间断的单纯胸部按压是常规CPR的替代方法,其优势在还于 促
使不愿做口对口通气的非医务人员参与其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在电击前后即刻进行不间断的胸部按压非常重要。除颤前胸部按
压1.5~3分钟,有助于将血液注入心脏泵内,从而增加除颤恢复自主
循环的可能。除颤后即刻胸部按压1~2分钟,有助于预防除颤电击 后 常见的低血压和心搏停止。
2010心肺复苏
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北京市仁和医院急诊科
黄旭俊
心肺复苏(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概念Concepts
当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时,以迅速有效地心脏 按压与人工呼吸使循环、呼吸重建,这一系列抢救过程称为心 肺复苏(CPR)。 指南定义为:为了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而采取的一连串抢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减压:提高认识、充分减压
减压期的重要性被强调。减压期胸壁在弹性作用下回弹,在胸 腔内形成负压,促使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从而增加下一次按压周 期
的前负荷。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减压:提高认识、充分减压
减压不充分(如通气过度)较常见,致使CPR时流入心脏和脑 的血流量减少。救援者疲劳、无效技术和手放置不适当可使胸部 回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药物治疗:证据缺乏、有待探索
不常规推荐药物
阿托品:无效
碳酸氢钠:对存活无益处。有许多不良反应
溶栓:对心梗及肺栓塞有益;2项大样本研究,常规使用无益处。
IV输液:缺乏对照组研究;2项动物试验,使冠脉压下降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药物治疗:证据缺乏、有待探索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治疗性低温:保护心脑、推荐应用
根据支持治疗性低温的资料,成功复苏后的昏迷患者应充分 考虑予以降低体温,一旦低温治疗方案准备就绪应立即启动, 并保证在推荐的24小时降温期间细心监督核心体温和血流动力 学,同时预防寒颤,以及维持足够的灌注压。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与2005主要变化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 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 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 (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 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 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 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 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 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道病因,通常复苏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
病的病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开始4分钟内早期接受治疗。在早 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 律所需的部分能量。若呼叫救助4~5分钟后急救医务人员才能到 达,电击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率(若5分钟内开始除颤,则患 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若呼叫救助5分钟后救护车才能到达,先接 受CPR的患者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22%对4%)。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改善血液循环:多按压、少通气
在进一步生命支持(ALS)阶段,建议不间断胸部按压频率至少 为100次/分钟。负责通气的援救者应提供的通气率为8~10次/分钟,
但不应过度通气,且需经常轮换(每2~3分钟),以免过度疲劳使
CPR质量降低。胸外按压:用力快速、持续勿中断。
抗心律失常药 与其他静脉用药一样,关于CPR期间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缺乏足 够资料或专家共识。
当前考虑胺碘酮为首选,序贯应用CPR→电击→CPR→血管收缩 药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静脉 注射150~300mg胺碘酮。上述建议依据有限的临床研究而提出, 其结果表明,胺碘酮较安慰剂或利多卡因能降低患者住院率,但 出院率无明确升高。
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低温对脑也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降低
颅内压和预防脑缺血性损伤来发挥作用。2项大样本量随机研究
显示,复苏后轻、中度低温(32~34℃)可改善有目击者的室 颤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不良神经系统预后(绝对风险降低16%~ 23%),低温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显著改善。对于接受复苏的心 脏骤停患者,尤其是接受较长期复苏的患者,应考虑低温治 疗。对于其他心律导致心脏骤停者,亦可考虑接受低温治疗。
与2005主要变化
例如,如果单独的急救者看到有人突然倒地,他意识到此人因突发室 颤致心脏骤停,一经证实,该人无反应,无呼吸或喘息,急救者应 立即求救EMS(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获取和使用AED(自动体外
除颤器),并予CPR。但对一个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在EMS到达前优先
予施5组(约2分钟)常规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此外,新生儿
虽然缺乏明确数据,但心脏骤停患者也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初 始剂量为1~1.5mg/kg)。
2010 • 急诊 • 基地 • 培训


治疗心脏骤停患者时,应强调尽早除颤,保证胸外按压的质 量和持续性,以及低通气频率和充分减压。为了简化CPR的实 施,所有单个救援者应采用统一的胸外按压/通气比率(30:2)。 一旦能迅速备齐支持患者所需要的全部基础设施,昏迷的室颤心 脏骤停患者应接受轻度治疗性低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