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管理数量方法真题答案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原理历年试卷答案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2008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管理原理历年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参考解析:(P23)格利费斯在1956年发表的《学校行政上的人的关系论》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代表作。
作者在书中不仅研究了教师参与管理的问题,还运用组织行为理论,研究了学校行政问题。
2:A参考解析:(P24)3:C参考解析:(P52)法治的方法指的是教育管理者运用教育法令、决定、命令、指示、规章,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
这种方法对于保证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保障我国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B参考解析:(P72)5:C参考解析:(P79)从我国《教育法》的内容来看,其所涉及的守法主体几乎囊括了社会所有主体,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范围以外。
同时,有些行政制裁措施的执行,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拥有的权限允许的。
如对骚扰校园秩序情节严重,依法必须予以行政拘留的,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
由此可见,教育行政执法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以外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职责的组成部分,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特征。
6:B参考解析:(P86)7:A参考解析:(P91)延续性原理是教育预测的原理之一。
对教材内容变革的预测,在考虑到教材的变化要满足社会进步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具有继承性。
因此,对教材内容预测时一定要体现延续性原理,既要对未来教材可能容纳大量新知识的先进性作充分的分析,又要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不可对教材内容的变化作过分超前的估计。
8:C参考解析:(P92)9:B参考解析:(P238)教师管理中的绩效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师管理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且以对学校实际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惩教师的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08-10真题.doc

建设工程施丁•管理08-10真题2008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屮。
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背景(一)某施工金业承担了一幢六层房屋的施工任务。
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屮规定的各项职责,该T稈的施工方项且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完成了项日组织结构模式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准备T作。
在第二层施工时,旁站监理员发现施丁人未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存在质量隐患。
根据背景(一),冋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屮,不是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依据的是()。
A.项目合同文件B.项1=1管理实施规划C.组织的管理制度D.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2.施工方项目经理在本工稈实施屮具有的权限是()。
A.组建项目经理部B.制订)。
A.各T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分TB.各组成部门Z间的指令关系C・各项工作Z间的逻辑关系D.各子系统的T作任务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下列备项)。
A.施工平面图B.施工进度计划C・施工方案D•施丁准备工作计划5.旁站监理员发现所述问题时,应向()报告。
A.监理工程师B.质检员C.业主现场代表D.项目技术负责人背景(二)为确保项忖忖标的实现和便于工程的纽•织管理,某市地铁一号线项li划分为建、车辆段、机电设备丁程、前期工稈、运营准备等了系统,甲公司承接了其屮的土建施丁•任务。
在项目结构分析阶段,甲公司确定并绘制了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和工作流稈图等文件。
根据项忖的施T风险识别报告,甲公司选择了将工程地质条件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做法。
项目实施中出现进度滞示,经技术人员论证、项目经理决策,选用了一种新型施工机械替换原有施工机械。
根据背景(二),冋答下列问题。
6.下列影响该地铁项目目标实现的因素屮,决定性的因素是()。
A.奖金B.方法C.组织D.工具7.对地铁项目各子系统的划分,是施工管理组织设计工作中的()。
A.质量责任划分B.工作流程定义C.项目结构分解D.施工范围界定8.反映组成该项目所有子系统的是()。
【最新推荐】管理数量方法试卷-实用word文档 (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管理数量方法试卷篇一: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第1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按简单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度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分数:1分)A. 100%B. 400%C. 120%正确答案:B2、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分数:1分)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统计总体D. 总体单位正确答案:B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分数:1分)A. 简单分组B. 复合分组C. 分析分组D. 结构分组正确答案:B D. 1200%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应归入( )。
(分数:1分)A. 60~70分这一组B. 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分这两组都可以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正确答案:B5、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分数:1分)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正确答案:A6、某企业一类职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450元,二类职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4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分数:1分)A. 425元B. 430元C. 435元D. 440元正确答案:D7、当总体呈左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中最大的是( )。
(分数:1分)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8、对于多个数据水平差异性大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分数:1分)A. 平均差B. 全距C. 变异系数D. 方差正确答案:C9、设A、B为两个任意随机事件,则P(A∪B)=()。
(分数:1分)A. P(A)+P(B)B. P(A)-P(B)+P(AB)C. P(A)-P(B)D. P(A)+P(B)-P(AB)正确答案:D10、下面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从概率的非负性与总和为1的角度考虑):(分数:1分)A. P(X)=x/4 (x=1,2,3)B. P(X)=x/8 (x=1,2,3)C. P(X)=x/3 (x=-1,2,3)D. P(X)=x/6 (x=1,2,3)正确答案:D11、无偏性是指()。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第1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按简单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度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分数:1分)A. 100%B. 400%C. 120%D. 1200% 正确答案:B2、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分数:1分)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统计总体D. 总体单位正确答案:B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分数:1分)A. 简单分组B. 复合分组C. 分析分组D. 结构分组正确答案:B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应归入( )。
(分数:1分) A. 60~70分这一组 B. 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分这两组都可以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正确答案:B5、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分数:1分)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正确答案:A6、某企业一类职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450元,二类职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4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
(分数:1分)A. 425元B. 430元C. 435元D. 440元正确答案:D7、当总体呈左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中最大的是( )。
(分数:1分)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8、对于多个数据水平差异性大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分数:1分)A. 平均差B. 全距C. 变异系数D. 方差正确答案:C9、设A、B为两个任意随机事件,则P(A?B)=( )。
(分数:1分) A. P(A)+P(B)B. P(A),P(B)+P(AB)C. P(A),P(B)D. P(A)+P(B),P(AB)正确答案:D10、下面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从概率的非负性与总和为1的角度考虑): (分数:1分)A. P(X),x/4 (x=1,2,3)B. P(X),x/8 (x=1,2,3)C. P(X),x/3 (x=,1,2,3)D. P(X),x/6 (x=1,2,3) 正确答案:D11、无偏性是指 ( )。
2008年 管理类试题参考答案

2008年管理类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B2. C3. B4. B.5. A6. C7. A8. C9. D 10. C11.A 12。
B 13。
C 14。
B 15.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 ABCE 17. BCD 18. ABCD 19. ACD. 20. B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1.计划的编制过程。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过程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
(2)认清现在:目的是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对岸的途经——实现目标的途经。
(3)研究过去。
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条规律。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的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地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与基本计划密切联系的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2.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绩效评估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②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绩效评估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激励或处分员工、提升或降级、职务调动以及进一步培训的依据,这是绩效评估最主要的作用。
③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绩效评估使员工有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其他人对自己工作情况的评价,起到了有益的"镜子"作用。
④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为确定员工的实际工作报酬提供了决策依据。
⑤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组织需要创设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组织制定包括降职、提升或维持现状等内容的人事调整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5分)需要层次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也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2008年MBA数学真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装订线 MBA联考数学真题2008年10月 一、问题求解 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若
● ● ● ● ●
(A) 2 (B) 3 (C) 4 (D) -3 (E) -2
答案:C [解] 设 [评析] (1)知识点:比例系数k的应用。 (2)注意事项:这里的比例系数设为t。 2. 设a,b,c为整数,且|a-b|29+|c-a|41=1,则|a-b|+|a-c|+|b-c|( )。
[评析] (1)知识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2)注意事项:形如an=an+b((a,b为常数)的数列为等差数列。 13. 某公司员工义务献血,在体检合格的人中,O型血的有10人,A型血的有5人,B型血的有8 人,AB型血的有3人。若从四种血型的人中各选1人去献血,则共有( )种选法。
● ● ● ● ●
学校:班级:姓名:
[解] 由于3+(-2)=1,2-3=-1,2>-3但|2|<|-3|,2×(-1)<-1,可知(A) ,(B) ,(C) 都不正确。 [评析] (1)知识点:实数的性质应用。 (2)注意事项:负数。 4. 一个大干1的自然数的算数平方根为a,则与这个自然数左右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算数平方根分 别为( )。 答案:D [解] 设n为大于1的自然数, =a,则n=a2,n-1,n+1分别为a2-1,a2+1,从而n-1,n+1的算 术平方根分别为 。 [评析] (1)知识点:自然数的性顷、算数平方根的概念。 (2)注意事项:看题要仔细。 5. 下图中,若△AEC,△DEC,△BED的面积相等,且△ABC的面积为1,则△AED的面积是( )。
管理数量方法练习题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线性规划的单纯表中,如果得最优解和最优值则当且仅当全部判别数δj Dδj≤02、线性规划如果有最优解,则一定能在A基本可行解上达到3、原规划的对偶规划中C两者的目标函数最优值相等。
4、在整数规划中,为了满足整数解的要求D以上三者全不对。
5、在统筹法的网络图中,A为B的紧前作业则表示C、作业B在A完成后才能开始。
6、关于网络图中的紧急路线描述正确的是A、紧急路线是网络中路长最长的一条路线。
7、在决策问题的风险决策中C、存在几种状态,且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值可估算。
8、风险情况下的决策准则有D、期望值准则9、系统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A、加法规则10、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D、上述三者全有二、名词解释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2、管理信息:就是对于经过处理的数据诸如生产图纸、工艺文件、生产计划,各种定额标准等的总称。
3、系统功能:包括接受外界的输入,在系统内部进行处理和转换(加工、组装),向外界输出。
4、系统模型:是对于系统的描述,模仿和抽象,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
5、系统仿真:又称系统模拟,是用实际的系统结合模拟的环境条件,或者用系统模型结合实际的或模拟的环境条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力求在实际系统建成之前,取得近于实际的结果。
6、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简言之,“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
”7、运筹学:是为领导机关对其控制下的事务、活动采取策略而提供定量依据的科学方法。
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学科。
8、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
三、1.决策问题某工厂为了充分利用厂里生产能力,安排一种季节性产品,自产自销,产品每箱成本30元,售出后可获利50元,如果不能及时售出,则要损失全部成本,去年同期销售量的资料如下表所示:对工厂的日产量安排做出决策。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D)A.对人的管理B.对事的管理C.对人事关系的管理D.对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三者关系的管理2.以工作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被称为(B)A.初级阶段B.人事管理阶段C.人力资源管理阶段D.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全面渗透导致(D)A.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B.人才的激烈争夺C.经济的全球化D.远程职工和虚拟组织的出现4.组织内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被称为(B)A.职业B.职务C.职级D.职等5.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一些个性特征的目录清单被称为(B)A.职位分类B.工作规范C.职位说明D.工作说明6.在工作分析的方法中,能使员工和管理者相互沟通的方法是(B)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参与法7.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规划的关注点是(C)A.员工个人发展计划B.员工生产率提高计划C.接班人计划和人员精简计划 D.人才供求平衡计划8.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多次听取专家意见,最后达成一致的定性预测技术被称为(A)A.德尔菲法B.经验判断法C.马尔科夫法 D.散点分析法9.弹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是(B)A.对组织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整体性评估B.明确界定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C.制定预备性的支援人员规划 D.建立临时人力资源库10.根据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把具有一定资格条件的申请人吸引到空缺岗位上,以满足组织需要的过程被称为(A)A.人员招募B.人员甄选C.人员录用D.人员配置11.招募团队成员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是(B)A.专业技术能力B.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C.对自己的了解能力D.对组织文化的理解能力12.在测试甄选中,对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被称为(D)A.能力测试B.个性测试C.兴趣测试D.成就测试13.作为人员测评工具之一的评价中心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A)A.情景模拟B.标准化测试C.费用低廉D.设计容易14.适合于测试应试者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的人员测评工具是(B)A.公文处理B.无领导小组讨论C.角色扮演D.管理者游戏15.有利于在组织与员工之间就组织战略进行沟通,提供反馈,指导员工行为达到目标的绩效考核办法是(C)A.360度反馈评价 B.评价中心法C.平衡记分卡 D.组织行为修正法16.绩效考核流程中,耗时较长,最关键的环节是(B)A.确定绩效标准B.绩效辅导C.考核实施D.绩效反馈17.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A)A.任务分析B.绩效分析C.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D.问卷调查18.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的学习理论是(B)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观察学习理论D.个体学习理论19.对企业内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等各类专业人员,培训的重点应放在(C)A.决策、分权技能B.管理技能C.专业技能、大局观念D.操作技能20.根据加里·德斯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论,45岁到65岁阶段属于(C)A.探索阶段B.下降阶段C.维持阶段D.确立阶段21.根据霍兰德人业互择理论,具有喜欢冒险、有雄心壮志、精神饱满、乐观、自信特征的人格类型为(C)A.研究型B.艺术型C.企业型D.传统型22.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员工福利政策主要有(C)A.财产保险和企业年金保险B.教育保险和人寿保险C.社会保险和休假制度D.失业保险和教育资助保险23.弹性福利计划起源于(A)A.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企业的“咖啡馆计划”B.20世纪70年代德国企业的“套餐计划”C.20世纪80年代英国企业的“咖啡馆计划”D.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些企业的“套餐计划”24.弹性福利计划又称为自助食堂计划,它是(B)A.一项福利内容B.一种福利方案C.一些福利费用D.一种福利保障25.企业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企业文化的核心是(A)A.企业价值观 B.企业形象C.企业核心产品D.企业制度26.根据企业文化的“三层次说”,员工的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的(D)A.外层物质文化B.中层制度文化C.素质行为文化D.内层精神文化27.在知识经济时代,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相比,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一般是(B)A.低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B.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C.等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D.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没关系28.按发生的时间特性,人力资源成本分为(C)A.实支成本和机会成本B.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C.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D.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29.企业在对应聘的候选人进行鉴别选择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称为(A)A.选拔成本B.招聘成本C.录用成本D.安置成本30.最适合于科层制组织采用的薪酬体系是(D)A.计件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职位工资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8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MBA)综合能力数学真题及答案含考点解析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 综合能力试题(数学真题)2008-1-19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103232842333321)31()31()31()31()31(( )A.19103321+⨯ B.19321+ C.19321⨯ D.9321⨯ 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2、若△ABC 的三边c b a ,,满足bc ac ab c b a ++=++222,则△ABC 为(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3、P 是以a 为边长的正方形,1P 是以P 的四边中点为顶点的正方形,2P 是以1P 的四边中点为顶点的正方形,…,i P 是以1-i P 的四边中点为顶点的正方形,则6P 的面积为( )A.162aB.322aC.402aD.482aE.642a4、某单位有90人,其中有65人参加外语培训,72人参加计算机培训,已知参加外语培训而没参加计算机培训的有8人,则参加计算机培训而没参加外语培训的人数为( ) A.5 B.8 C.10 D.12 E.155、方程03)31(2=++-x x 的两根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腰a 和底b (a<b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 ) A.411 B.811 C.43 D.53 E.836、一辆出租车有段时间的营运全在东西走向的一条大道上,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且知该车的行驶公里数依次为-10,+6,+5,-8,+9,-15,+12,则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该车的位置( ) A.在首次出发地的东面1公里处 B.在首次出发地的西面1公里处 C.在首次出发地的东面2公里处 D.在首次出发地的西面2公里处 E.仍在首次出发地7、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中AB=10厘米,BC=5厘米,以AB 和AD 分别为半径作41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A.π22525-B.π212525+C.π42550+D.504125-π 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8、若用浓度30%和20%的甲、乙两种食盐溶液配成浓度为24%的食盐溶液500克,则甲、乙两种溶液应各取( )A.180克和320克B.185克和315克C.190克和310克D.195克和305克E.200克和300克9、将价值200元的甲原料与价值480元的乙原料配成一种新原料.若新原料每千克的售价分别比甲、乙原料每千克的售价少3元和多1元,则新原料的售价是( ) A.15元 B.16元 C.17元 D.18元 E.19元10、直角边之和为12的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等于( ) A.16 B.18 C.20 D.22 E.不能确定11、如果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3-=n n a S ,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A.)1(22++=n n a n B.n n a 23⨯= C.13+=n a n D.n n a 32⨯= 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12、以直线0=+x y 为对称轴且与直线23=-x y 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A.323+=x y B.323+-=x y C.23--=x y D.23+-=x y 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13、有两排座位,前排6个座位,后排7个座位.若安排2人就座,规定前排中间2个座位不能坐,且此2人始终不能相邻而坐,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 A.92 B.93 C.94 D.95 E.9614、若从原点出发的质点M 向x 轴的正向移动一个和两个坐标单位的概率分别是32和31,则该质点移动3个坐标单位到达点(3,0)的概率是( ) A.2719 B.2720 C.97 D.2722 E.272315、某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在甲、乙两选手间进行,比赛采用7局4胜制.已知每局比赛甲选手战胜乙选手的概率均为0.7,则甲选手以4:1战胜乙选手的概率为( )A.37.084.0⨯ B.37.07.0⨯ C.37.03.0⨯ D.37.09.0⨯ E.以上结果均不正确二、条件充分性判断:第16~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资料-试题带答案版本

1.在测量了变量旳分布特性之后,测度变量之间旳有关限度有何意义?测量指标有哪些?答:有时候掌握了变量旳分布特性之后还不够,还需要理解变量之间互相影响旳变动规律,以便对变量之间旳相对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测度指标有协方差和有关系数。
2.简述数学盼望和方差各描述旳是随机变量旳什么特性。
答:随机变量旳盼望值也称为平均值,它是随机变量取值旳一种加权平均数,是随机变量分布旳中心,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旳平均水平,而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旳平方旳平均数,方差用来衡量随机变量对其数学盼望旳偏离限度。
3.在数据分布中离散限度测度旳引入有何意义?答:研究变量旳次数分布特性出来考察其取值旳一般水平旳高下外,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各个取值旳离散限度。
它是变量次数分布旳此外一种重要特性。
对其进行测定在实际研究中十分重要旳意义:一方面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限度旳测定可以反映各个变量值之间旳差别大小,从而也就可以反映分布中心指标对各个变量值代表性旳高下。
另一方面,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限度旳测定,可以大体反映变量次数分布密度曲线旳形状。
4.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旳概念有何意义?答:对变量次数分布旳偏斜限度和峰尖限度进行测度,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变量取值旳分布状况旳结识;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所关怀旳变量旳偏度标值和峰度指标值与某种理论分布旳偏度标值和峰度指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关怀旳变量与某种理论分布旳近似限度,为进一步旳推断分析奠定基础。
5.什么是变量数列?答:在对变量取值进行分组旳基础上,将各组不同变量值与其变量值浮现旳次数排列成旳数列,就称为变量数列。
1.(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什么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地避免(1)中旳问题。
答:(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变量旳影响。
这是由于算术平均数是根据一种变量旳所有变量值计算旳,当一种变量旳取值浮现极小或者极大值,都将影响其计算成果旳代表性。
②权数对平均数大小起着权衡轻重旳作用,但不取决于它旳绝对值旳大小,而是取决于它旳比重。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00509机关管理试题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机关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5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行政管理分权的机构是( B ) 1-5A.秦汉时期的三公制B.隋唐时期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D.清代的军机处2.古希腊成立中央行政机关的时间大约在( D ) 1-5A.公元前一世纪B.公元前四世纪C.公元前六世纪D.公元前八世纪3.机关及其所辖组织系统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 C ) 3-50A.设备的交换B.工作的交换C.信息的交换D.活动的交换4.机关管理制度产生的基础是( D ) 5-87A.机关管理的法律B.机关管理的环境C.机关管理的目标D.机关管理的实践5.机关管理实践所围绕的一个基本因素是( C ) 7-124A.物B.事C.人D.财6.信息可以为众多的人们所利用和重复利用的特征称为信息的( D ) 8-147A.可传递性B.多变性C.时效性D.共享性7.机关计划管理是全部管理职能中( B ) 9-174A.最普通的职能B.最基本的职能8.确定决策范围和行动指南的计划是( A ) 9-178A.政策计划B.程序计划C.执行计划D.人事计划9.明确的目的或任务是计划的( C ) 9-179A.基本因素B.重要因素C.本质因素D.次要因素10.机关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B ) 11-201A.制度的运作B.权力的划分C.人员的选调D.机构的配置11.组织专家、学者、内行开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称( A ) 12-218A.“开诸葛亮会”法B.专家预测法C.重点调查法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2.党政机关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出的效率属于( A ) 13-234A.工作效率B.行政效率C.人事效率D.组织效率13.体现机关管理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B ) 13-233A.管理环境B.管理效率C.管理人才D.管理机制14.机关权力划分、运行机制优化方面改革的模式属于( C ) 14-251A.内源型B.外源型C.内涵型D.激进型15.科学的机关管理就是要( B ) 1-15A.不惜代价、追求效率B.控制成本、追求效益16.下列选项中属于机关管理中的中观行业环境是( A ) 2-35A.地区社会风气环境B.行业传统道德环境C.人类精神财富环境D.个人终身教育环境17.机关管理举措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机关管理活动中采用先进技术的水平和( A ) 2-42A.有效程度B.有效组织C.有效实验D.有效管理18.决算批复机关答复决算批复问题的时间是( B ) 4-81A.5日内B.10日内C.15日内D.20日内19.机关管理中的空间因素指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 D ) 6-104A.条件B.地点C.时间D.领域20.外部环境是机关管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D ) 2-24A.直接依据B.现实基础C.客观空间D.必须条件21.机关管理组织结构是指其内部各管理部门( B ) 3-60A.排列组合的顺序B.排列组合的方式C.级别排列的顺序D.层次组合的方式22.机关管理监督保障体系中的监督主体是( C ) 4-75A.党委的监察机关B.民主党派C.人民群众D.新闻舆论23.科学的机关管理程序的实质是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 A ) 6-110A.控制系统B.权责系统24.机关管理的主体内容是( A ) 10-187A.实施B.控制C.指挥D.评估25.协调原理的理论基础是( A ) 10-191A.系统论B.控制论C.运筹学D.行政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机关管理程序的划分标准有( A BD ) 6-106、107、108A.按工作性质划分B.按事务出现机率划分C.按机关大小划分D.按管理作用划分E.按管理制度划分27.机关信息处理基本环节包括( A B D ) 8-157、160、163A.信息的筛选B.信息的综合C.信息的存储D.信息的编辑E.信息的利用28.机关计划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可概括为( AB DE ) 9-175、176A.目的性B.领先性C.协调性D.普遍性E.操作性29.我国机关管理解决问题的传统方法有( A BDE ) 12-220、221A.“蹲点、种试验田”B.“抓中心环节”C.“开诸葛亮会”D.“抓两头带中间”E.“弹钢琴”30.机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有( ACD ) 5-91、92A.实践需要原则B.灵活多变原则C.法治规范原则D.教育引导原则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会计报表4-80答:会计报表是反映机关预算执行情况及办理拨款、编制预算、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
2008管理考试试题管理真题答案精

一、单项选择题1、A(精析)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胃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2、C(精析)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3、C(精析)一般用风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生发事故的严重性决定的。
4、D(精析)根据《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0)辨别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5、A(精析)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一种模糊的数学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
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补数,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6、D(精析)1966年美国运输交通部安全局局长哈登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7、D(精析)“综合治理”,就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遇制重大事故,实现治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机、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企业管理、监管体制、社会监督以及追究事故责任、查处违法违纪等方面着手,解决影响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中财2008年管理学真题及答案

中财2008年管理学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非程序化决策按决策问题的不同性质和决策的重复程度分类,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又叫规范性决策或重复性决策,是指对常规的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这种决策多属于业务决策,由于这类决策问题是重复出现的,设计一些例行活动,因而可以规定出一定的程序,建立决策模式,按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处理,甚至可以由电子计算机处理。
程序化决策是管理人员按照上级制定的规章进行的决策,比较简单,一般在基层工作中最为常见。
2.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也称利益攸关者)是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伊戈尔- 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自弗瑞曼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一书出版后,利益相关者的术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是指那些与特定的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有关,换言之,利益相关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已经成为分析企业组织行为的一个既定理论框架,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伦理、战略管理等方面。
3.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定性的预测方法,是指以会议的形式,让预测人员在一种非常融洽和轻松的气氛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思考问题,它要求会议主持人非常有经验,一般事先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空气,进行头脑风暴法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不相互批评;自由鸣放;鼓励与会者争相发言,并提供发言的权利与机会;发言要精练,不许详细论证。
4.群体群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社会单位,美国心理学家霍曼认为任何群体都包含三个因素:任务活动;相互作用;情感活动。
群体的特征主要有:共同的目标;各成员在行动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个群体成员的相互依赖。
群体的功能是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和满足群体成员的多种需要二、连线并排序社会系统学派梅奥《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管理科学学派德鲁克《管理科学的原理》人际关系学派西蒙《经理人员的职能》经验主义学派泰罗《管理行为》决策学派巴纳德《管理的实践》三、单项选择题1—5 C C D A B 6—10 C D A A D11—15 D D D C B 16—20 B A B D C四、简答题1.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流程再造是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最新构想,就是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具有创造性的关系为纽带,以大幅度的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对企业工作程序进行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性的变革创新,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和团队精神的团队是组织,并层层夸大这种组织,直到整个组织都按照新的原则构建起来,最终形成新型的企业组织的创新过程。
2008年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08年、2009年MPA全国联考管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__小题,每小题_分,共__分)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_.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是指()。
A.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B.正式组织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C.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D.保健因素和风险因素_.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_.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开始于()。
A.霍桑实验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C.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D.阿吉里斯的《》_.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A.应用学科、发展学科、行为学科B.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科C.人文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D.发展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_.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A.承担公共任务B.提供公共物品C.管理公共活动D.建设公共工程_.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区别的标志是()。
A.是否具有指令性B.是否具有公共性C.是否具有合法性D.是否具有统一性_.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主张管理组织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集权原则B.分权原则C.科层制原则D.职能分工原则__.管理是以()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008年10月管理综合联考数学试题

24.整个队列的人数是 57. (1)甲、乙两人排队买票,甲后面有 20 人,而乙前面有 30 人. (2)甲、乙两人排队买票,甲、乙之间有 5 人.
25. x2 + mxy − 6 y2 −10 y − 4 = 0 的图形是两条直线.
(1) m = 7 . 26.曲线 ax2 + by2 = 1通过 4 个定点.
2008 年 10 月数学试题
一、问题求解.
1.若 a : b = 1 : 1 ,则 12a +16b = ( ). 3 4 12a − 8b
(A)2
(B)3
(C)4
(D)−3
(E)−2
2.设 a , b , c 为整数,且 a − b 20 + c − a 41 = 1 ,则 a − b + a − c + b − c = ( ).
分别为( ).
(A) a −1, a +1
(B) a −1, a +1
(C) a −1 , a +1
(D) a2 −1 , a2 +1
(E) a2 −1, a2 +1
5.在图 1 中,若△ ABC 的面积为 1,△ AEC ,△ DEC ,△ BED 的面
积相等,则△ AED 的面积为( ).
(A) 1 3
积(图中阴影部分)为( ).
(A)1− π 3
(B)1− π 6
(C)
3π −
26
(D) 3 − π
(E) 3 − π
6
3
图2
8.某学在解方程 ax +1 − x +1 = 1时,误将式中的 x +1看成 x −1,得出的解为 x = 1 ,那么 a 的值 32
2008年10月MBA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10月MBA真题及详解一、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
600字左右。
有人提出,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理由是,一个没有孝心、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选拔官员要考察其“德、勤、能、绩”,我赞同应当把“德”作为首要标准。
然而,对一个官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公德而不是私德。
“孝”只是一种私德而已。
选拔和评价官员,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显然是舍本逐末。
什么是公德?一言以蔽之,就是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
自古道“忠孝难两全”。
岳飞抗击金兵,常年征战沙场,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却成了千古传颂的英雄。
反观《二十四孝》里的那些孝子,有哪个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孔繁森撇下老母,远离家乡,公而忘私,殉职边疆,显然未尽孝道,但你能指责他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俗话说“人无完人”,如果在选拔官员时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们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真题详解】题干的论证中存在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考生在分析中需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或肯定有关论点,只要言之有理,都给分。
以下要点供参考:1.主张“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不意味着“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孝”不是封建时代独有的行为规范,“主张‘孝’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也不能作为“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判据。
2.主张“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不意味着“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
把私德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标准,并不排斥把公德作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标准。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题注意事项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一、二、三题为必答题。
四、五、六、七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
考试时间为165分钟.第一部分必答题(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第1 —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对六辆同一排量不同型号的汽车进行百公里油耗测试,所得数据为6、8、8、9、5、8,则百公里油耗的众数是() A. 3B. 7 C. 8D. 92. 在国庆七天长假期间,某超市每天的销售额(万元)为4、6、7、3、8、2、3,则该组数据的极差为() A.2B.6 C.8D.103. 若随机变量x 与y 的相关系数等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完全线性相关B.不完全线性相关 C.不线性相关D.曲线相关4. 设 A 、B 为独立条件,P (A )=0.8, P (B )=0.7。
则 P (AB )为() B. 0。
56C. 0。
87A. 0.1 D. 15.某地区28-2012年的粮食产量(百万吨)依次为60、65、69、72、77,则该地区2012年的粮食产量比28年增长了()A. 23%B. 25.5%C. 28.33 %D. 128。
33%6.某市黄金价格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6%,但销售额却增长了 10%,那么该市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黄金销售量()A.下降B.上升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皆可能出现7.线性规划主要解决经济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其中效率比法适宜解决的问题是()A.生产能力合理分配问题B.物资调运问题C.原料有限库存问题D.生产人员指派问题8.当与决策相关的那些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是肯定明确的,每个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且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表示。
在这种条件下可进行()A.不确定性决策B.无风险性决策C.风险性决策D•确定性决策9.描述排队系统基本特性的数量指标有排队长、队长、等待时间、停留时间等,一般把系统内排队等待的顾客数称为()A.排队长B.队长C.停留时间D.等待时间10.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规律如下:A,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中心极限定理 6 月初 422 7 月初 430 【
A
】
7、 2008 年上半年某商场各月初营业员人数如下表所示
则该商场 2008 年上半年月平均营业员人数为
B 】
A、426 人 C、424 人
B、425 人 D、423 人
解: (412/2+426+415+428+437+422+430/2)/6=424.83(见 P130 公式 5-4 首末折半法) 8、 若价格增长 5%,销售量增长 4%,则销售额增长 A、20% B、9.2% C、9% 【 B D、8% 】
解:105%×104%=109.2% 9、 下列关于线性规划最优解的论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线性规划最优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 B、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是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 C、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必然是基本可行解 D、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可能不是唯一的 10、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 A、中度相关关系 C、无曲线相关关系 B、无相关关系 D、无线性相关关系 (见 P234 倒 11 行) P196 【 C 】
1 n C、 ( Xi X )2 n 1 i1
(n 1)S 2 D、 2
E、X Xax XMin
(P128,5 行) 【 ABD 】
14、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主要区别包括
A、一般平均数反映的是将总体的某个数量指标在同一时间各指标值加以平均,而平均发展水平反映 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一般发展情况 B、一般平均数是指从静态上反映该指标的一般发展水平,而平均发展水平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在一 定时期内发展 C、一般平均数是通过求平均将偶然的、个别的因素剔除掉而展现出事物稳定的规律性,而平均发展
【 D 】
2 5S X ~ F (7, 9) 2 4 SY
X 和 Y 的两个样本, S
A、
2 X
和S 分别为两个样本的方差,则
B、
2 2S X ~ F (7, 9) 5SY2
2 Y
2 2S X ~ F (7, 9) 5SY2
C、
2 4S X ~ F (7, 9) 2 5SY
D、
P95
答案有问题,应为 F (6, 8)
q p q p
1 0
0 0
B、
pq pq
1 1 0 1
C、
pq pq
0
1 0 0
D、
q q
1 0
p1 p1
E、
pq pq
0
1 1 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6、已知设 P(A)=0.5 ,P(AB) = 0.3,则 P(B|A)=0.6。 (P52 公式 2-2) 17、袋中 5 个白球,6 个黑球,从中任意取出 2 个球,则取出球是一个白球一个黑球的概率为 6/11;取出 的球至少有一个是黑球的概率为 9/11。
2008 年 10 月《管理数量方法》
一、单选(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 1、 某学院一年级有学生 200 人,二年级有学生 150 人,三年级学生有 100 人,四年级有学生 200 人,某 日学院召开全院大会,一年级学生缺席 4%,二年级学生缺席 6%,三年级学生缺席 5%,四年级学生缺 席 【 D 8% 】 B、5.57 C、5.75 D、5.85 , 则 全 院 学 生 缺 席 百 分 之
2 2
P34 C、几何平均数
【
DE
】
B、调和平均数 E、众数(书 P34) P4
【
ACDE
】
~ N(, ),其中 , 未知, X1, X2 ,, Xn 是取自总体 X 简单随机样
(P76 倒 9 行) 【 ACE 】
本则下列样本函数中属于统计量的为
1 n A、 Xi n i1
1 n B、 ( Xi )2 n i1
【
D
】
二、多选(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1、下列指标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指标有 A、算数平均数 D、中位数 12、抽样调查适用于 A、对无限总体进行总体数量特征的推断 B、全面调查质量的评价和特征 C、具有破坏性或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验 D、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E、对某些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推断 13、设总体 X
x4
x6
x1
x2
x3
x4
x5
x6
解 120 36 30 28
0 0 0 1 P199
-5 -6 3 2
3 -3 1 5
0 1 0 0
-2 0 -1 2
0 0 1 0
x1
Z 行最小负系数对应的变量出去,为 x 2 ,再看解这列数与 x 2 这列数对应的比值,
30 10 3
最小,此行对应的基变量为 x 6 ,下一步 x 6 要离开. 20、对于不确定型决策问题,主要决策包括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可能性准则、 折中准则和后悔值准则。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正确打“✔” ,错误打“×”并改正 21、调查大庆、胜利、中原、大港等几个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产生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重点 调查。 (见 P510 行) 22、计算移动平均数时,一般多采用偶数项 (见 P146 倒 14 行,奇数) 23、在网络图中,如果 V1,V2…….Vn 的最短路径。 (见 P224,9 行) 24、定基增减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增减速度的连乘积 (P139 公式 5-24)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 【 ✔ × 】 】
水平不是通过求平均将偶然的、个别的因素剔除掉而展现出事物稳定的规律性 D、平均发展水平是根据时间序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分布数列计算的 E、一般平均数是根据时间序列计算的,而平均发展水平是根据分布数列计算的 15、帕氏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有 (见 P157,倒 4 行) 【 BD 】 A、
C1 C1 解: P (1 白1黑 ) 5 2 6 C11 5 6 6 5 4 9 , P (至少1黑 ) 1 P ( 2白) 1 11 10 2 11 11 10 11
1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 数宜以数量作为同度量因素。 19、如下所示为某线性规划问题计算过程中的一个单纯形表,则进行下一步迭代的进基变量是 x 2 .离基变 量是 x 6 。 基向量 Z
2 2 X Y
2 2 SX SY
~ F (n1 -1,n2 -1)
【 B 】
5、 估计量的无偏性是指 (见 P83,5 行) A、估计量的数学期望小于总体参数的值 B、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参数的真值 C、估计量的方差小于总体参数的真值 D、估计量的方差等于总体参数的值 6、 假设检验的概率依据是 (见 P105 倒 11 行) A、 小概率原理 月份 营业员人数(人) B、最大似然原理 1 月初 412 2 月初 426 C、大数定理 3 月初 415 4 月初 428 5 月初 4372 22【×】
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x = 10.6 y = 10.1 ;S x =0.0125,S Y=0.01
2
若 1 2 , 试求1 -2 置信水平为 0.95 的置信区间。
2 2
查表得:Z 0.05 1.645,Z 0.025 1.96,t0.05 (11) 1.7959,t0.05 (12) 1.7823 t0.025 (11) 2.201,t0.025 (12) 2.1788,结果保留4位小数。
2 ( X Y ) ( 1 2 ) (n1 1) S12 (n2 1) S 2 2 解:统计量t (n1 n2 2) ,其中S w n1 n2 2 1 1 Sw n1 n2
1 1 ,代入参数 其置信区间为: ( X Y ) t (n1 n2 2) S w n1 n2 2 0.1225 13 5 0.0125 6 0.01 1 1 0.5 2.201 (10.6 10.1) t0.025 (11) 11 42 11 6 7 0.5 0.1292 置信区间为0.3708, 0.6292 见书P92
A、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C、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的代表性 3、
A、P(AB) = P(A)–P(B) C、P(AB) = 0
4、 设总体 X ~ N ( 1 , 4), Y ~ N ( 2 , 5) , X 与 Y 相互独立, X1, X2 ,, X7
和 Y ,Y9 是分别来自总体 1,Y 2,
A、3.54
解: (200×4%+150×6%+100×5%+200×8%)/650=0.0585=5.85% 2、 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 78 分和 83 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 6 分和 10 分,可以 判 【 A 断 】 B、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D、无法判断 若 【 C 】 B、A 与B 互不相容 D、AB = 事 件 A 与 B 互 不 相 容 ( 用 标 准 差 系 数 计 算 )
i 1 i 1 i 1 i 1
10
10
10
10
X 已知数 下公式 Y 163 170 158 165 168 170 160 163 170 173 155 165 175 170 170 175 173 170 175 178 解: 由 据代入以 得:
n XY X Y 10 283465 1667 1699 2417 0.512 b n X 2 ( X ) 2 10 278361 1667 2 4721 1699 1667 a Y b X 0.512 169.9 85.345 84.55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