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课模拟学案(杨才莉)
重庆市渝北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海燕》(第3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
word海燕课题海燕课型 新 课 课时 第三课时导学 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文中的象征手法、修辞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并理解的各种过程与方法形 通象 过的 朗象读征 来内 理涵 解和 形写 象作 。
训练;学习句子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 学习重点对象征手法、正面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法的理解。
点 导学思路学习难点对象征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法的理解。
能诵读和手法分析串起全文等级初评优 ( )良 ( ) 合格( )不合格( )导学过程共案(集体讨论)年月日个案(教师补充) 年月日一、 课前学习( 20 分钟左右)(A 级)目标导航学习背诵的方法并背诵剩下的文章;学习句子成分并分析句子。
知识背诵方法之二⑴提纲法。
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⑵间隔法。
记忆课文不能怕重复,第二、三天还要再读第一天读的词,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⑶点线法。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⑷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关键词,这样逐句背,而后合背,由词连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
或先抓要背内容的主要部分,再带动次要部分,再合背。
⑸关系法。
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有如动静关系,远近关系,等等。
⑹耳听法。
这种方法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大家洗耳恭听。
或自己先把1/5word要背的东西录音,然后放音,仔细听记,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比单纯反复朗读 效果会更好些。
自主学习 1.根据背诵方法介绍,背诵 7—16 节。
2. 认真学习 P21,P75,P249 句子成分,按照 P75 符号划出下面句子的成分。
⑴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九下第12课导学案模板
民勤县蔡旗中学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9LS-06-01(总12)课题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型新授主备邱小娟上课教师段荣邱小娟审核学习目标1.掌握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振兴。
2.掌握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胜利的意义。
3.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导学过程【旧知回顾】板演: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目标引领】----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该国人民不断发动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
二战后,该国再次出现运动高潮,当时其著名领导人。
⒉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是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最先在展开。
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国家的真正独立,并于1956年将收归国有。
2、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多个国家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有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3、20世纪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年月,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年,古巴人民在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了道路。
2、年底,巴拿马人民从手中收回运河的主权。
【合作释疑】材料: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小组讨论回答下面问题:1.上面的话是谁说的?2.结合时代特点,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达标检测】(第11课)1、东欧剧变前面临严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其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局部调整,成效较为突出的国家()A.捷克斯洛伐克 B.匈牙利 C.保加利亚 D.南斯拉夫2、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的是()A.匈牙利的改革 B.保加利亚的改革C.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D.波兰改革3、东欧剧变开始于()A.1985年下半年 B.1989年下半年 C.1990年 D.1991年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C.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5、东欧剧变中,一分为五的国家是()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6、它是二战的罪魁祸首,因战争而分裂又因剧变走向统一,它是()A.俄罗斯 B.德国 C.南斯拉夫 D.意大利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3-16课模拟学案(杨才莉)
13鹅一、读拼音写词语。
gāoào zhâng zhîng jīng jùzīwâi júcùbùān ()()( )( )( ) tǎng ruîshìhîu pí qi zãbâi háo bùxiāng ràng ( )()()()()lín jìn kuáng fâi yīrìsān cān cïng rïng búpî()()()()zhīzhãhuāluîyang chángãr qùkōng kōng rúyě()()()gōng yǎng bùzhōu bùshâng qífán jià zi shízú()()()二、比一比,再组词。
颈()厉()励()剧()劲()历()据()锯()侍()躺()供()郑()待()倘()拱()掷()炊()邻()怜()尊()饮()领()蹲()遵()三、给多音字带上正确的读音,再组词。
角看供四、读课文,再填空。
1. 这是一篇以为主的记叙文。
A 写人 B 写事 C 状物2. 课文采用的结构方式。
(A 总分总 B 分总 C 总分)从鹅的、、、四个方面展现了白鹅的特点。
3.课文中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大鸟”刚进院子的姿态、动作“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一看这姿势,作者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全文的句,在全文的作用是:语段阅读。
(一)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 语文版 教案
《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二教时安排 2课时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2.课前热身(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
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
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
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潜意识婵娟共鸣依赖奠定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
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
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互动1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人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2.《人生》
序号学科课型年级班级教学时间学生姓名
语文新授
课
九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并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
【自学检测】
1.走进作家
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犹太人(这一点也许很重要),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六卷本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套书几乎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权威教本;而对一般人来讲,也许最喜欢看的还是他的一系列关于文化巨匠的名人传记:《莎士比亚》、《歌德》、《伏尔泰》、《凯撒》、《米开朗基罗》。
《人生》,是勃兰兑斯的一篇散文。
1890年出版此书,轰动了丹麦思想界。
人以启迪鼓舞。
2.生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攫.()取馈.()赠厌倦.()停滞.()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ān()望yì()测陷jǐnɡ()liáo()望
领yù()赏心yuè()目
【整体感知】
1.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在文中圈点勾画)
2.后三个场面分别提到了三类人,这三类人各是什么样的人?
【展示交流】
【合作探究】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2.作者是如何理解人生的?
【当堂检测】
我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转折点,你将如何写意自已的人生?。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人生》教案一等奖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人生》教案一等奖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人生》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勃兰克斯及其创作成就。
能力目标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的写作意图。
3.揣摩关键语句,体会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沧海横流,名垂青史。
古往今宋。
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
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
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
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
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
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
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
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
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
12.心声
讲授新课
整体探究
一、读课文,说说本文共写了几个场景的故事。
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讲授新课
整体探究
二、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⑴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 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⑵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 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⑶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 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⑷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 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 师和同学们。
表现他淳朴认真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讲授新课
认识与理解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 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祯会不会 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
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的念出来,吐出来。”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想举手却又担心老师不喊他,
同学嘲笑他的矛盾心理。
爷的想念。
讲授新课
认识与理解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
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格好朋友,叫坭儿,就住在爷
爷家对门。……”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对乡下小伙伴的怀念之情, 充满伤感和无奈。
讲授新课
认识与理解
“不,不是这样的……绝不该有这样撒娇的腔调。” 这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京京对万卡感同身受的理解,
突出人 物的性 格特点
讲授新课
认识与理解
一、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成功的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方 法,试找出几例并简析其作用。 “京京叹了一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 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他也有一个乡下的爷爷。
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开展方式
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开展方式发布时间:2022-05-05T02:29:00.55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9卷1期作者:孙卫国[导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了实现较为高效的课堂,教师会使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已经接受多元文化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孙卫国湖北省大悟县宣化镇金山中学 432800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了实现较为高效的课堂,教师会使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已经接受多元文化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情境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且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利用故事、视频、实物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最真实的场景,以便将学生的情感抒发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此实现课堂的高质量教学。
鉴于此,本文就对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开展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引言:情境是种具象化的景象或境地,将人们的内心引入到真实环境中,将引发人们的情感,实现情与境的统一。
情境教学以浸入式的学习体验,将学生引入到知识中,让学生接受与感知知识内涵,实现学生内心世界的满足。
初中化学是初中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化学学习的开端,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
相比较传统的记忆方式来说,情境化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学方式较多,教师的可选择性大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有效引起。
所以说,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教学才能引起学生注意,推动学生的兴趣发展,就成为了当前化学教师需要关注的方向。
一、融入娱乐游戏,创设趣味情境在情境创设中,身临其境是最好的体验方式,让学生学生亲自浸入到知识中,想象时代背景,以直观视角看待问题,理解知识内涵,从而强化学生对化学的深刻理解。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们来说,游戏是与众不同的,它区别于其他内容,游戏能刺激我们的大脑,利用具有观赏性、直观性、引导性的方式,使得我们想要去完成游戏内容,并在成功体验下,获得一种有效的动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1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教师寄语:咱们违抗大自然的结果是,咱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学习目标: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育归纳能力。
二、把握罗布泊消逝的缘故,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难点: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此刻,并归纳转变的缘故。
难点:了解环境蒙受破坏的深层缘故,明确咱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学习进程一、积存运用一、注音并说明:(1)萧瑟.():(2)和煦.():(3)干涸.(): (4)吞噬.():。
(5)裸.露(): (6)白云苍狗:二、自主探讨一、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何时消逝的?此刻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什么缘故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如何的恶果?一样的悲剧还有哪些?二、开始写的是()的罗布泊,接着过渡到写()的罗布泊,接着就写()。
最后又举出两个例子-----( )和(),作为进一步的证据。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一、说说转变的进程。
罗布泊过去如何?此刻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请用“罗布泊过去……此刻……”的句式进行归纳表述。
二、探探转变的缘故。
①绿洲是在何时变成荒漠的?仙湖是在何时消逝的?②“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逝。
”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转变,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
天壤之别,缘故安在?(是什么缘故让罗布泊消逝的?)③齐读课文第1二、13自然段,同桌讨论: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罪魁是谁?(哪个缘故要紧----谁盲目----人类为了什么)3、思思变化的教训。
(1)胡杨诉衷肠。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
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
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2)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如何的恶果?(3)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请以罗布泊的消逝为例,分组讨论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科学与艺术》教案 语文版(2021-2022学年)
《科学与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异同。
ﻩ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提出论点后分层展开阐述和事实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本文平实、准确的语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问题的习惯,树立科学的艺术观。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异同。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提出论点后分层展开阐述和事实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的写法,口味本文平实、准确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领域相对的两大门类,历来谈区别者多,谈相同者少。
可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偏要谈同,而且找准了“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这两点,真是独具慧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为《科学与艺术》作的序,看看他提出了什么观点。
二、作者名片李政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
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学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
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著名的“李模型”理论.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
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著作有《李政道科学论文选》《物理的挑战》等。
李政道教授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
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
三、检查预习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依据:根据。
关联: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
升华: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
六政9课2框预习学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挫折的含义;2、理解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理解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4、了解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三、【合作探究】(质疑、倾听、解答)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在上面这些情境中:(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
(可以多选)(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教材P108“儿子变成足球健将”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
探究五: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1)学生分享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你还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四、学习诊断:1.无论是伟大人物还是普通人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这说明()①挫折普遍存在的②“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良好的祝愿而已③在一生中从没遇到过挫折的人是不存在的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都是由人的命运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五、预习质疑限时作业:(10分)1.遇到挫折俗称“碰钉子”,下列人物遇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钉子”的有()①小明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名牌大学,内心十分失落②某同学因长相丑陋,求职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③小刚因周六晚上玩了一会儿游戏受到妈妈打骂④李宁的亲人在“东方之星”游轮沉船事故中遇难A.①②④ 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科学与艺术》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
效应被现代传媒手段急剧放大了。
一个并不准确的消息,甚至十分荒谬的谣言,借助于手机和网络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全国,传遍海内外,给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害乃至毁灭性打击,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并切实寻求对策。
④首先是要加强平时的监管。
广大公众和消费者之所以对谣言、流言采取“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产品的确存在质量问题。
如果把平时的监管抓紧抓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谣言、流言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市场。
⑤其次是建立应急机制。
突发性事件和谣言流言往往骤然降临,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应急机制,始终紧绷应对突发性事件这根弦,力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拿出对策,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切断”谣言,把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比如,去年的香蕉风波出现后,某某省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一方面在媒体上澄清谣言,一方面安排冷库敞开大门接纳香蕉,100多万元财政资金及时补贴运输车辆,有效地减少了损失。
⑥此外,还要追查谣言源头。
对社会危害严重的传言,必须追究源头,依法惩治,这是减少谣言流传的最好方法。
连续几起谣言传播的事件并未受到追究,这显然不利于从源头上堵住或减少谣言。
⑦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提高政府公信力,否则即使应对及时、手段齐备,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应对“传言危机”,必须学会运用信息化策略和科学的危机处理方法,及时主动地加以处置,而不能被谣言流言牵着鼻子走。
鉴赏要点本文观点鲜明,例证确凿,语言简明易懂,是一篇佳作。
问题探究1.请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全文的论点。
2.选文的第②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结合选文内容,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后来又传出香蕉中含有“疑似SARS病毒”,一时间人们谈蕉色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目标】1.培育搜集资料和挑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明白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照和引用数据的方式。
4.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课时打算】2课时学法指导:针对步骤四【赏析语言技术】1.把握赏析角度:(1)语言表达:是不是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2)内容情感:提炼句子的内容,体会句中饱含的某种情感。
(3)写作方式:句子的表达方式,采纳的描述方式,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2.标准答题步骤:(1)先在文中找到所需赏析的句子,结合具体语境明白得。
(2)细读所要赏析的句子,选准赏析的角度。
依照题意,或要紧从某个角度回答,或从多个角度较全面、充分地回答。
(3)将上述试探的结果整理出来:做到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精练准确地表述。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旧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围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滩,是谁造成了如此的悲剧?让咱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自主学习展现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萧瑟.(sè) 和煦.(xù) 水泵.(bènɡ)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luǒ)戈.壁滩(ɡē) 肋.骨(lèi) 张骞.(qiān)无垠.(yín) 边缘.(yuán) 庇.护(bì)美味佳肴.(yáo)(2)词义萧瑟:形容冷落,凄凉。
温暖:温暖。
干枯:(河道、水池等)没有水了。
吞噬:吞食,兼并。
袒露:没有东西遮盖。
白云苍狗: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转变专门大。
荡漾:水波一路一伏地动。
浑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萎缩:干枯。
无垠:辽阔无边。
沙漠:蒙前人称沙漠地域。
这些地域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成功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第九课成功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领会课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二、认知本文的结构特点,培育学生作文思路清楚,语言表达简练的能力。
3、领会作者的治学观点,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学习重点】
领会课文采纳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学习难点】
明白得课文中关于机缘的讲解和对三种境遇的明白得
【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试探的好适应哦!
请同窗们认真阅读课文,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必然行的!
1、明白得并背诵文章中引用的名人名言。
二、写出文中你不睬解的句子。
(标在书上)
3、你还能说出古今中外关于成功的名言警语吗?
【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伶俐!
一、作者把天资与机缘都作为成功的条件,但又说人与人天资是不相同的,机缘也是不可预料的。
对此你有什么观点。
二、作者说天资是有“天”决定的,咱们无能为力,机缘是萍水重逢的,咱们也不能为力。
你同意如此的观点吗?你说说你的明白得
3、本文要紧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你能为本文补写一个有关勤奋的名人名言和事例吗?
4、王国维关于古之学问者必经历三种境遇的论述,对咱们人一辈子有哪些有利的启发呢?咱们应该树立如何的成功观呢!
【拓展延伸】挑战自我,走向辉煌!
爱因斯坦关于成功的公式是A=X+Y+Z,你明白那个公式的意义吗,请说出你的明白得?
【目标检测】有目标才能成功!
仿照本文的写法,谈谈你以为中学生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必需具有哪些条件呢?
【课后巩固】学而时习之!
摘录王国维关于人一辈子三种境遇明白得的原词,并明白得原文句的本意。
【课堂记录】。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以生动的实例和深刻的哲理,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努力追求人生的真谛。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们朗读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抽象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2.难点: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的诞生、大自然的景象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如“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等。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巨人的花园
一、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yang yìyǔn xǔwãi qiáng xiān guǒpiāo xiāng ()()()()gūdúxùn chìfùgài kuáng fēng dàzuî()()()()lěng kùyúkuài chāi chúxuěhuāfēi wǔ()()()()gào shìpái huǒlàlàxiān huāshâng kāi lǜshùchãng yīn ()()()() long dōng níng shìliǎn jiácǎo cuìhuākāi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孤独──()喜欢──()允许──()凝视──()常常──()仍然──()训斥──()喧闹──()三、找朋友
漂亮的寒风快乐地训斥
欢乐的严冬尽情地游戏
刺骨的笑声大声地渡过
漫长的花园孤独地玩耍四、比一比,再组词。
溢()允()墙()牌()脾()益()充()啬()啤()碑()
添()凝()愉()拆()辣()舔()疑()偷()折()喇()
五、给多音字加上读音,再组词:
尽禁答吓
六、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的体裁是() A寓言B童话C戏剧
2.课文是以()为线索展开情节的。
A 事件发展B主人公情感变化C时间
3.课文中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震撼:“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巨人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来的原因:
一是因为自己太(),表现在一次次()孩子们;二是因为自己太(),便现在一次次()孩子们。
他想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和()。
我明白了()。
10幸福是什么
基础达标:
一、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它们
幸()戴()复()逢()辛()带()腹()缝()娘()捧()锹()贯()狼()棒()秋()惯()二、从下面词语中找出近义词
宽阔突然惊奇宽广忽然诧异
假如晌午如果中午相识认识
()──()()──()()──()()──()()──()()──()三、从下面句子中有不恰当的词语,请你找出来先画上横线,再改正在括号里。
1、这位姑娘显得那么谦让、美丽、善良。
()2、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强壮的大树。
()3、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4、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清净地流着。
()四、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吗?结合智慧女儿的话,说说你的体会。
阅读冲浪。
(阅读短文至少3遍,再回答问题。
)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
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
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
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艳。
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
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
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
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
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
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
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川流不息:
情不自禁:
3、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等景物。
4、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
11.去年的树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âng xiàfámùmãi yïu dēng bǐcǐ
()()()()tiěqiāo shùchàchàyìmài zǐ()()()()yìwùkūzhī bài yèqín qín kěn kěn zhījià
()()()( )
chēng hūcháo shuǐzhízhūyán shuǐmãng mãng ( ) ( ) ( ) ( ) ( ) 二、查字典
“融”字部首是(),总笔画是(),我能组词:()“伐”字的读音是(),第二笔是(),我能组词:()“剩”字的音序是(),读音是(),我能组词:()“煤”字共有()画,第三笔是(),我能组词:() 三、缩写句子
1、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
2、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3、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四、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2、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五、“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
”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
”
盯着灯火看,鸟儿在想:
对着灯火看,鸟儿在想:
两个“看”,饱含了鸟儿对树的和。
“盯”是()的意思,我还知道这样的词语:
六、读了《去年的树》,我想对鸟儿说:
七、选字组词试试看。
带、戴、代:()表()花()领费、废:花()()品白()
填、添:()空()加增()肯、恳:()定诚()勤()八、三字俗语我会用
井底蛙替罪羊老黄牛铁公鸡变色龙千里马
1.比喻有才干的人。
()
2.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
3.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
4.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
5.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
6.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
12 小木偶的故事
一、把下面的词语准确起搭配起来
快乐的街道亲热地跑
笑嘻嘻的双腿拼命地喊
热闹的表情兴冲冲地说
灵活的生活大声地走
二、为下面的字再找一位看起来相似的“形近字”朋友,并为它们组词
扳()睁()慢()
_()_()_()
砍()错()忧()
_()_()_()
三、给句子加标点 1.一只小兔子走过来温柔地问你怎么拉2.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
3. 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有办法过快乐的日子4.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老木匠只给了他一种表情那就是笑
五、句子创作沙龙。
1.老木匠做了个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的小木偶。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熊把他们分开了。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木偶笑了。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把人类所有全部的表情都送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木偶脑袋很疼,还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谁也不相信他。
改成反问句:六、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
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我对这句理解是。
阅读冲浪: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经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没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颜料,洒在水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
而夕阳却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夕阳的陪伴下,在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翼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 给短文选个合适的题目,在( )中打“√”。
①艳丽的晚霞 ( ) ②海边的黄昏 ( ) ③归帆 ( )
(2) 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几样景物? 这段的第二句话用了哪种描写手法?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写景的名句,把你搜集到的写景佳句写在下面。
①
②
(4) 如果你也在海边,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