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划体系现状与多规融合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部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

自然资源部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

用地与选址 意见书与申请
报部预审
建设单位
地方自然资源 主管部门
省级自然资源 主管部门
(用地预审)
(选址意见书)
用地预审权限在省级以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
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建设项目用地预 审与选址意见书办理的层级和权限。
涉及新增建设用地
用地预审权限在自然资源部的
建设单位向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用地预 审与选址申请,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受理 ;经省 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自然资源部通过用地预审后, 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项目用地 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市级
县级
40
青海国土经略·2019 年第 5 期
使用已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进行建设的项目
不再办理用地预审 ;需要办理规划选址的,由 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规划选址情况进行审查,核 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三年, 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二、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 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不再单独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 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 划许可申请,经有建设用地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同步核发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县自 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据规划条件编制土地出让方案,经 依法批准后组织土地供应,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建设
自然资源部关于以“多规合一” 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当前我国多规合一面临的困难及出路分析

当前我国多规合一面临的困难及出路分析

当前我国多规合一面临的困难及出路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各类规划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明显,在某种程度上使规划实施效果减弱、浪费了有限的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然而多规合一的出现对规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多规合一;规划;编制1.多规合一的概述多规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

多规合一是指各类规划基于同一城乡空间的衔接与协调,是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城乡空间、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

多规合一不是重新编制一个新的规划,而是在现有社会经济体制和法律框架下,理顺多个规划在编制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关系,有效界定规划管控边界,统一技术内容,创新规划实施和反馈机制,建立信息化规划管理手段,实现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融合。

2.多规合一面临的困难2.1 各类规划的价值观和目标不同经规与国家宏观发展理念及导向相结合,侧重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以及配套政策的阐述,具有目标导向和政策规划的特征,强调政府干预的力量,依然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特征。

经规的目标体系一般分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水平、资源环境、民生幸福、社会建设等方面。

土规主要是为了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立足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落实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优化,围绕农用地保护和利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等设定目标。

主要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等。

城规传统上是以空间目标为主,逐渐发展为城市发展综合目标。

长期以来,城规以发展为导向、体现地方政府对空间拓展的利益诉求,但是在价值观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是发展与资源约束并重、强调公众参与、强调规划的政策引导、强调区域统筹与城乡一体等。

目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等。

浅论“多规合一”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浅论“多规合一”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014城市地理浅论“多规合一”的难点及解决途径何洁玉(贺州市国土资源局,广西贺州542899)摘要:我国目前各类规划繁杂,相互矛盾由来已久。

本文研究了我国多规之间的矛盾及多规不协调问题,对“多规合一”进行了探索,指出在“多规合一”路径方法的选择上,应该认真做好各种相关专题研究,既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预测城市发展趋势,也要兼顾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和城乡建设,有效缓解城乡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还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根据实际确定现实可行的路径方法,使规划发挥规划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多规合一;土地规划;改革;探索(一)“多规合一”的背景引导城市发展的多种“规划”,在内涵和外延有重叠,导致在实施上产生一定冲突,使规划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

为此,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一张蓝图干到底”。

2014年初,国务院正式颁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提出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2014年10月,“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座谈会要求,由住建部联系的8个试点县(市)要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做好一张图,建好一个平台,实现“多规合一”全覆盖。

(二)“多规合一”的难点1、不同主管部门的规划主次问题我国的规划体系庞杂,各职能部门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多规合一还面临着一个行政权力的角逐和分配问题———究竟多规谁先谁后,谁实际上服从谁。

因此,“多规合一”要考虑行政体制和政治因素。

2、规划的各种差异问题各种规划在规划方法、技术标准、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差异比较突出。

浅谈“多规合一”的现实困境

浅谈“多规合一”的现实困境

浅谈“多规合一”的现实困境发表时间:2019-08-14T11:31:04.5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钱金子[导读]黑龙江省北安市自然资源局黑龙江北安 164000一、“多规合一”的建设现状在当代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环境下,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等问题。

为解决此类问题,防止各部门出现重复审批,重复编制各类规划文本,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全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从而实现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实施监管更加严格。

“多规合一”并不是采用“拼凑模式”将所有规划简单地合并,也不会取缔任何一个法定规划,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将经济、社会、土地、环境、水资源、城乡建设、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进行恰当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任务目标、保护性空间、开发方案、项目设置、城乡布局等重要空间参数标准的统一性,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各类资源,和政府空间管控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完善提高。

所以,首轮的“多规合一”即是探索阶段、也是发现问题的阶段。

二、“多规合一”的现实困境(一)“多规合一”的制度困境。

一是行政体制困境,横向职能交叉资源数量众多、体系庞杂,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除国土、住建、发改环保四部门外还有非“空间规划主导行政机构”也会根据实践需要进行相关“空间规划”的研究与运作,如交通主管的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水利主管的江河流域规划、水利设施规划、农业主管的农业生产力生产布局规划,林业主管的林业发展新格局规划,甚至包括民政、社保、教育、文化、医疗等涉及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问题。

横向部门结构是专业化要求的体现,然而职能交叉本身就容易导致协调困难,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本能倾向把持自有人、财、物等资源,在需要合力是会产生回避、推诿扯皮现象。

四部委试点“多规合一” 各地难题待解

四部委试点“多规合一” 各地难题待解

四部委试点“多规合一” 各地难题待解原标题:四部委试点“多规合一” 各地规划协调难题待解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构想即将实现。

12月5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圈定28个市县,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推动经济社会进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爱护规划“多规合一”,最终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中国城市科学讨论会秘书长李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规合一”的难点在于规划间、部门间的协调,而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强有力的机制来协调。

在国家层面明确“多规合一”概念之前,经济社会进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早已频频消失在中心层面的文件和会议中。

而在地方层面,对“三规合一”的践行更是解决“规划打架”问题的现实需要。

比如,城市规划在大型楼盘周边建设商场和影院等配套设施,但选址地块在土地规划中可能是农用地而不是商业用地,导致商场和影院无法落地建设,造成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建设配套不足。

针对类似问题,一些市县已经领先开头行动。

早在2023年,广州市就制定印发了《“三规合一”工作方案》,并摸清了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差异图斑29.4万块,面积935.8平方公里。

据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透露,在实行“三规合一”后,将盘活128平方公里土地,广州市将在今年内公布“一张图”,切实解决规划“打架”问题。

李迅介绍,从之前的试点看,“多规合一”的难点还是在于协调。

对此,《通知》提出,要合理确定规划期限。

统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规划的特点,探究确定统一协调的规划中期年限和目标年限,作为各类规划连接目标任务的时间节点。

以2023年作为规划的中期年限,讨论探究将2025年或2030年作为规划中长期目标年限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我国规划多,主要就是由于部门多,‘多规合一’需要强有力的机制来统筹。

”李迅认为,随着“多规合一”的推动,不排解部门机制上的调整和合并。

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设计也成为了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多规合一”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所谓“多规合一”,即将各种规划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协调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这种整合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利用和管理,使城市发展更加有序和可持续。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影响。

一、多规合一的背景和意义多规合一的出现,是基于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在过去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各种规划资源往往相对独立,即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各自为战,缺乏协调性和一体性,导致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难度很大。

而“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多规合一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各种规划资源,如土地资源、交通资源、环境资源等,通过整合可以更好地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价值。

多规合一可以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和一体性。

通过整合各种规划资源,可以更好地实现各种规划之间的协调和一体化,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符合整体发展需要。

二、多规合一的实践案例分析下面,我们将就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进行案例分析,以深入了解其具体应用和效果。

以某城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多规合一整合方式。

某城市规划设计以“多规合一”为核心理念,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各种规划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全面、协调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在这个整合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规划资源的编制过程。

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各种规划资源的编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这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方式下,各种规划资源的编制过程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规划编制流程,以确保各种规划资源的协调性和一体性。

通过以上实践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规合一”的整合实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是非常有效的。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

二廿1国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种类较为丰富,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包
]一一~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由于不同 规划间行政主管单位的不同和信息协调的不充分,导致规划之间衔接性不强、有时 存在矛盾冲突、投资项目管理混乱和审批周期长、行政资源集约程度不高,甚至导
作者简介 苏文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发展集团, 博士生,wenso“gsu@gmail.com 徐振强,博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部,
谢伊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
xieyiling@pku.edu.c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万方数据
苏文松
徐振强
谢伊羚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
支、透支等问题突出。以国土部2012年 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为例,国土部对 460个开发区、工业同区规划及用地情 况开展督察,发现460个园区实际规划 土地面积1144.8万亩(1万亩= 6.66km2),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361.95万亩,占比31.6%(纪睿坤,
。3“5 3“。。。gul3‘i。“5
1“9””““8”T“…一913“c…di“1。“”
3.1 3.1.1
国家顶层设计政策的发展特征 ”三规合一”酝酿与探索阶段
(2004—2013)
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六个地市县 (江苏省苏州市、福建省安溪县、广西省 钦州市、四川省宜宾市、浙江省宁波市 和辽宁省庄河市)试点“三规合一”,但 由于缺乏体制保障,受到地方政府、两 规划主管部门等的影响,改革推进成效 有限。此后,浙江、江苏等省市在开发 空间区划中提出“三规合一”(顾朝林, 张晓明,2007)。2008年6月,国土资源 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江召开了“两规协 调”推广会。目前,广西、浙江、山 东、广东等已经开始“两规协调”(土地 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试验。 3.1.2”三规合一”试点与提速阶段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多规合一是指国土空间规划的一种新模式,即将传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村总体规划等多种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多规合一的研究逐渐深入,各地也积极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供了有益经验。

本文将围绕“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展开讨论,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多规合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1 多规合一的理论基础多规合一的提出,是基于对传统规划体系的反思和改进。

传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村总体规划等规划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协调与整合。

这种分散的规划模式,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和重复规划的现象,难以有效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

多规合一的提出,旨在通过整合多种规划,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统一规划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

多规合一的实施,对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规合一能够打破传统规划之间的壁垒,促进各类规划的协调一致,形成统一规划体系。

多规合一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资源、产业、人口等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多规合一还能够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城市和乡村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规划支持,推动空间治理体系的升级。

二、多规合一的实施路径和方式多规合一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

应当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明确各类规划的发展目标、范围和程序,确保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应当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宏观引导,明确空间开发的总体方向和重点领域,引导城市和乡村的有序发展。

应当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过程中的问题。

多规合一的实施,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手段和工具。

应当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整合和衔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体化平台和数据库,实现各类规划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分析多规融合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分析多规融合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分析多规融合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1 “多规”编制背景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城乡空间开发、建设和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对现行规划体制进行改革。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将城乡规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8次提到“城乡规划”和“城市规划”,并明确指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

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编制实施衔接机制,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规划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多规融合工作有利于统筹协调试点县(市)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严守生态红线和保护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促进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多规”本质“多规融合”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以城乡空间的统一安排为前提,通过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协调机制等的衔接与融合,最终实现各类规划安排的融合统一。

“多规融合”并非指只有一个规划,也不应当理解为一个新的规划类型,而应该是贯穿于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

3 现实问题各部门规划分属不同部门,职能与分工的不同,关注重点不同,引用的技术标准不同,并在实际技术工作中,也在着内容重叠、交叉的情况。

3.1规划期限不一致发展规划的期限只有5年,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在10年以上,且后两者也有5年—10年的错位期。

3.2规划内容不一致各规划内容侧重点不一样,但有存在重复、交叉的编制,绝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建设用地边界以及生态环境规划的生态红线边界存在大量图斑不一致的现象。

3.3图形基础不一致各个规划的基础地理信息不一致,土地利用规划多采用西安80坐标系,城乡规划则有独立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及北京54坐标系等多种选择,造成未来衔接难度和工作量极大。

多规合一的概念

多规合一的概念

多规合一的概念
多规合一是指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将不同类型的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整合到一个综合的规划中,以实现协同发展和综合治理的目标。

多规合一的概念源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综合、整体化的规划理念。

多规合一的目标是打破传统分割式的规划体系,减少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规划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多规合一的实践要求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规划手段和方法,采用跨学科的研究和决策模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参与,以确保多个规划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同时,多规合一的落实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规划的监测和评估,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

多规合一的概念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

多规合一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多规合一

多规合一

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两规合一” 工作框架 (二)“自下而上”方案编制阶段 在试点区方案编制工作基础上,完成浦东、宝山等 “8+1”的区县“两规合一”初步方案编制工作。经过 对比和成果汇总,通过“自下而上”规划编制的汇总, 基本明确了各区县建设用地需求和基本农田布局潜力。 “自下而上”方案的编制,基本形成了由各区县整合形 成的全市“两规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 (三)土地利用空间战略展望阶段 结合上海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和 上海发展的最新指导意见,“自上而下”地指导规划编 制。土地利用空间战略方案对上海后世博城市发展的空 间结构新布局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特别对上海城市“多 中心城市群”、世界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发展重点区域、 主城区的发展格局以及产业区发展和结构转型、空间环 境品质和独体利用结构优化方向、结合基本农田布局的 生态安全格局等市级层面规划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化。
上海统一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共同面临的问题,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编制 体系对于特大城市来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如何确定详细规划编制的边界、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和技术侧重点等上都是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两规合一”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新的需求,上海目前开展的“两规合一”工作指示阶段性的积 极探索,初步是实现了两个规划在规模上的衔接和布局上的优化,还需要在完善规划框架、探索规划 编制。强化规划管理、开展动态评估等方面不断深入,以更加有效地发挥“两规合一”的综合优势。 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把“两规合一”印象更深入的目标和价值。
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两规合一”
关键技术内容 “两规衔接”工作, 由于其技术方法、实施手段的不同,因此其关键技术内容是建立规划动态实 施的观点,充分运用土地管控的刚性手段,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方案编制工作中,重点是把握三 个环节: 确定规模——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增长边界的确定是“两规衔接”的核心内容,也是“两规合一”的特 色。建设用地规模和边界的确定必须在确保需求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划定。 优化布局——是“两规衔接”的重要特征,也是规划实施评估的直接体现和规划战略性的重要保证。使 用上海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锚固生态底线等方面做出更加刚性的规定,进而维 护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整性。 保证流量——结合近两年重大建设项目安排、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结合地区发展 重点和实际需求,同归“控增逼存、盘活存量”等手段,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确保城市和 地区近期发展重点和规划的可实施性。

整合各类规划的目标厘清“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路径

整合各类规划的目标厘清“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路径

工作研光□李科威_'弓I 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 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 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区定 位发展,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2014年3月,《国家 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正式发布,明确提出 “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2014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联合下发的 《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 〔20丨4〕1971号)》确定了 28个试点市县,形成一个市县 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基于对“多规合一”探索的迫切需 要,各地积极响应。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多规合 一”主要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 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四类规划,它们之间的核心关系主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 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

二、现行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初步建立 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区域规划为主体的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 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现行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两规”建设用地布局上的差异导致了 土地资 源的浪费横向看,各部门牵头编制的规划确实存在“规划自 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的问题,影响管理效 率。

纵向看,规划过程中科学论证不够,随意修改规划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出现党政“一把手”规划专权乱 象。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有包括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 划建设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多个 不同的管理部门;有包括主题功能区划、城下总体规划@黑龙江自然资源2020.5的空间管制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管制规划、 环境功能区划等多种管制模式。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1. 引言1.1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多规合一是指将各级各类规划整合为一个综合规划体系,通过整合规划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各项规划目标的协调统一。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中,多规合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规合一有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整合各类规划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多种规划的优势,形成全面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保规划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多规合一有助于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整合各类规划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规划目标的有效实施。

可以更好地根据地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规划方案,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多规合一,才能更好地提高规划的协调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为国土空间的规划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2. 正文2.1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多规合一是指将各级各类规划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统一规划、科学配置、协调发展的目标。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规合一强调整合。

即将各类规划如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生态规划等整合在一起,避免规划之间的重复和冲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多规合一注重科学性。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各级规划进行整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多规合一具有便捷性。

将各类规划整合为一个体系,可以降低规划的重复制定和修改成本,提高规划的执行效率和实施效果。

多规合一强调协调性。

通过整合各类规划,可以实现各级各类规划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多规合一”的难点及出路分析

我国“多规合一”的难点及出路分析

我国“多规合一”的难点及出路分析前言“多规合一”是国家在推动城市发展和规划上的一项重要政策。

通过将各类规划整合在一起,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该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难点,本文将对我国“多规合一”的难点和出路进行分析。

多规合一的定义“多规合一”是指国家层面将传统单一规划向多规则集成、综合协调的规划创新。

即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多个规划文件、规划标准、规划管理制度等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综合管理的法规体系。

多规合一的难点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多规合一的实践中,多个部门牵涉其中,制定政策和标准有时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如何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规模内生成“多规合一”的管理体系是一大难题。

规划重叠、重复现象在过去的单一规划阶段,不同的规划部门可能会制定相似或重叠的规划,但多规合一后,重叠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这会导致资源浪费、职能重复。

城市规划长效机制缺失由于城市规划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规划需要,因此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而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城市规划长效机制,导致一些城市规划长效性不强。

多规合一的出路对于多规合一的难点,我们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探索建立多规合一的法制基础政府可以在法制层面加强对多规合一的支持与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推动多部门协同一致地制定和实施各类规划政策。

加强跨部门协调机制可以采取建立跨部门规划委员会、制定跨部门规划考核机制等方式,确保规划部门间协调配合,打破各自封闭的“瓶颈”。

实施城市规划长效机制应该加快推进城市规划长效机制的建立,将规划编制、实施、监管以及更新等环节有效衔接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具长远性和可持续性。

结论综合来看,“多规合一”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克服一些难点,提高各个部门间的协调性和合作性,加强法制建设和城市规划长效机制建设,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在实施多规合一的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

下面将从多规合一的概念、必要性、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多规合一是指将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规划体系,实现规划的统一性、协调性和综合性。

多规合一的出台,有利于解决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多规合一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规划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需要通过多规合一来统一规划思路,实现规划的协调发展。

同时,多规合一还可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多规合一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建立健全多规合一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机制,为多规合一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加强规划编制的统筹协调,明确各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要求,推动各类规划之间的融合和统一。

三是完善多规合一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大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确保规划的贯彻执行。

四是加强多规合一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规划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之,多规合一的实施对于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规合一的重要性,加大对多规合一的支持力度,推动多规合一的深入实施,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分析发布时间:2021-06-09T14:45:49.2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曾祥军龙兵[导读] 摘要:国家相关部门在开发规划国土空间时,需要科学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进而对地域和空间等内容进行有效协调,使其他部门能够对其规划进行更为有效的落实,合理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创建良好条件,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武汉浩博土地事务咨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40 摘要:国家相关部门在开发规划国土空间时,需要科学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进而对地域和空间等内容进行有效协调,使其他部门能够对其规划进行更为有效的落实,合理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创建良好条件,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本文首先分析国土规划体系建设过程中实施多规合一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引言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多规合一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确保有效统一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进而保障更为有效的分布生态,生活和生产,对我国国土空间进行有效的保护,对国家整体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为了对其多规合一具有更为充分的认识,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一、明确多规合一内涵在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多规合一内涵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不仅可以在空间规划进行合理应用,还可以,在其他层面进行有效应用,涉及多种不同行业,在该发展目标具体实现过程中,多规合一需要优先发展生态文明,强化生态转型,确保能够对其进行智慧型管理,基于综合角度分析各种方法,确保能够使其各项工作紧扣发展规划,使其功能定位得到充分发挥,使城市建设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实现有效结合,进而强化资源保护进行空间战略棋局的合理构筑,推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篆嘴村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篆嘴村为例
划、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安全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对村庄规划进行编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规合
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振兴;
多规合一;
村庄规划;
规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TU982.29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稠泥河、小河坝穿村而过,
0 引言
发展基础良好。同时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篆嘴
现实发展状况、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将篆嘴村发展
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率达到 100%,加大基础
设施建设和公共绿化建设力度,完善区域功能,逐
目标定位为紧邻牡丹镇镇区发展,承接牡丹镇外溢
步实现建设生态型村庄的规划目标。
功能,
以产业发展(小麦、
玉米、
油葵等)为支撑,
以农
2.3
民增收为核心,实现篆嘴村与牡丹镇融合发展。
区。根据秦州区“三区三线”最新划定成果,确定篆
路面宽度为 4.5 m,左侧设置小型排水渠,安置路
2
本农田面积 49.33 hm ,村内无永久基本农田储备
交流,保障夜间出行安全,满足消防要求。次干道
嘴村内无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依据篆嘴村人口增
灯。沿村庄主干道分布,形成村庄基本交通网络,
2
长与流动规律、村庄分类及村庄产业发展等,合理
民年收入等情况,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制定产业发展
嘴村村域内 54.70 hm2 集中连片的农田建设为高标
路线;
比对邻村产业发展状况,

“延续—整合—提升”
为核心理念,
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从资源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选择适合本村产业发展道路。

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策略探讨

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策略探讨

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策略探讨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利用和保护的一种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资源。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政府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城乡居民点、生态经济发展等相关要素。

为了实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政府必须采取“多规融合”的新思路。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相关策略,以供有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多规融合;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引言:随着人均耕地资源日益匮乏,国土资源的统筹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种全面的国土资源配置,它可以为国家、政府有效地调控土地利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目前,“多规融合”作为一项综合性规划方式,涉及到多种规划要素,在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构建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空间格局。

这对实现我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现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空间规划具体有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多方面。

其中,国土空间规划要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作用、战略性和规律性,将其划分为优化发展、重点开发、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等多种类型,以执行国家的发展计划,引导国家的空间规划与设计。

城乡规划包含了城镇、乡村的规划,这些计划确保了我国各项计划的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导向,指导乡镇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省、市、县、乡各级规划的基本依据。

“多规合一”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政府要对“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探讨,并将其与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国土空间信息技术平台相结合。

努力实现在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土地保护与管理上的新成绩,为“多规合一”规划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

二、“多规合一”的意义多规合一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国土空间规划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我国空间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现多规融合,可以促进我国国土空间的科学合理发展。

从“多规合一”视角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

从“多规合一”视角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

从“多规合一”视角谈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摘要“多规合一”这种新型的规划思想,革新了诸多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思考路径,有利于帮助城市政府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彰显空间管理水平。

基于此发展背景,本文首先简单分析在“多规合一”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改革活动呈现出的发展新动态,接着立足于此基本现象,结合一些城市的规划改革实践案例,深度剖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基于“多规合一”开展总体规划改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多规合一”;城市总体规划;“一张图纸全覆盖”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此后,我国各大城市纷纷探索实现总体规划改革的新出路,同时加剧了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使得许多部门整体上面临着社会发展形势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多规合一”的基本概念主要是在一级政府的指导下,实现城市土地规划、环保以及城乡规划等事务的统筹发展,从而辅助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目标,实现空间格局的优化。

1 全面统筹协调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多规合一”理念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帮助国内各大城市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与总体规划编制的统筹发展,从而实现对于现有土地资源、水域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统筹规划,延长其服役于城市生产建设的年限。

实现“多规合一”理念的基本要求,应率先树立全局性的发展观念,不断促进相关部门的联动合作,逐步实现城市规划改革各方面工作的统筹规划。

例如,武汉市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时候,先是联同多个部门构建了“多规合一”公共平台,实现了城市规划与相关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共享,有利于从整体管理与把控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实际进度[1]。

接着,武汉市进一步确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及开发区域,着重对市区内各项生产要素以及自然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在规划设计环节触及另一规划区的所属空间。

此后,武汉市健全了基于“多规合一”的生态修复以及资源保护总体方案,强调着重以空间规划作为基础,构建能够衔接全国各地的空间结构规划体系,从而实现对于市内国土空间自然资源的针对性保护,将国土空间转化成自然资源的载体,辅助武汉市实现“多规合一”基础上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以及科学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分区和政策 独立
综合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和上层
次规划 功能结构、用地 布局、建设时序
安排
独立
本级人大
发展速度和指标 体系 -
本级政府
功能分区和生态 保护 -
上级政府
性质、规模和建 设布局
《城乡规划法》
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
国土资源部门
空间专项规划
专项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上层次 土地利用规划 耕地保护范围、 用地总量及年度
专项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 海洋功能区划
二、国家省市县规划层级和体系
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 全国主体功能区 全国城镇体系规

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


区域空间发展规划

市 级
省级国民经济和社 省级主体功能区 省级城镇体系规
会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

区域空间发展规划
区域空间规划
全国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纲要
省级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全国生态、交通、 海洋等空间规划
省级生态、交通、 海洋、产业等规


地市土地利用总 地市生态、交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市城市总体规划
体规划
海洋、产业等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改部门
城市总体规划 建设部门
县区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城乡总体规划
内容框架
在区域规划和合理组织区城城镇
规 划


体系基础上,按城市自身建设条
规划纲要
件和现状特点,合理制定城市经
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

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 果 内 容
排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各项建
设的总体布局,布置城市道路和
主体功能区规划立足于长远目标制定空间开发战略格局 城乡规划更多的是围绕城镇化目标制定发展战略 土地利用从保护耕地的角度出发制定发展战略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5、建设用地规模不等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城镇化目标,但不涉及用地规模 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国土开发强度控 制要求 城乡规划提出城镇化水平和用地规模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上层次规划制定建设用地规模
现场踏勘 上轮规划实施评估
基础资料收集 前期研究
各职能部门座谈 问卷调查
规划背景 分析
区位 分析
生态要素 分析
经济人口 分析
用地条件 分析
相关规划 分析
定位分析 地域环境分析
规划目标和原则 城市性质、职能 人口及用地规模
产业发展分析 资源条件分析
空间方案比较
规划纲要 规划成果
纲要评审 成果评审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我国规划体系现状与多规融合
张虹鸥 研究员
广州地理研究所 2014年12月
目录
一、国家省市县规划层级和体系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四、“多规合一”的内涵和趋势
二、国家省市县规划层级和体系
综合性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 城乡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城乡总体规划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庞大,编制和 空间布局专家判断
审批的时间漫长
多,定量分析少
偏重物质空间形态 遵从政府要求,推 规划,内涵考虑少 动城市快速扩张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的和任务
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 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 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 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编制组织和审批
由国家和省级发展与改革部门组织编 制、实施和管理;并报请同级政府批 准实施。
法律保障
暂无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2.主体功能区规划
内容框架
规划背景、指导思想、 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 主体功能区划和分区指 引、区域政策和绩效考 核、规划实施等5篇,还 包括广东省禁止开发区 域名录、附图和地级以 上市规划指引。
开发强度控制指标 用地兼容性
交通出入口方位、 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道路的红线、断面、 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工程管线的走向、 管径和工程设施的 用地界线。 地块管理细则
现状图 规划总平面
各项专业规 划图 竖向规划图
反映规划设 计意图的透 视图
编制体系及内容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城乡总体规划
技术方法
遵循《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的要求,并结合不同城市 实际有所侧重和改进。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相同的空间,不同规划中,土地利用属性不同。
现状已建,土规非建设(清退用地) :296.9km2,12%
目录
一、国家省市县规划层级和体系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四、“多规合一”的内涵和趋势
四、“多规合一”的内涵和趋势
多个规划 一个规划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1、规划内容体系要求各有侧重,但又交叉
不同规划所要求的内容类似,但又有差异,造成对相同规划内容的 不同规划重点不同。
2、规划时间及期限存在差异
各规划的时间和最终期限往往并不一致,相关规划之间协调和融合较 为困难。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3、功能区划分和用地分类标准不同
10年
监督机构 本级人大
监 实施评估

年度政府工作报 告
监测手段 统计数据
上级和本级政府
报告、监测、卫

上级政府、本级 国务院、上级政
人大

规划修编
执法监察
报告、检查
卫星、遥感
目录
一、国家省市县规划层级和体系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四、“多规合一”的内涵和趋势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允许建设 区、有条 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 区、禁止 建设区
耕地、园地、林 地、牧草地、其 他农用地、城镇 用地、农村居民 点用地、其他独 立建设用地、采 矿用地、交通水 利用地、其他建
设用地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4、地区发展战略不一致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针对五年的发展制定指导思想 和发展目标
城乡规划的建设用地规划通常大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给出的规模。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6、用地布局,特别是建设用地布局错位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均不涉及用 地布局
城乡规划注重用地规模、功能组织、空间形态的合理性 和协调性
土地利用规划注重规模的控制和耕地的保护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地块用地性质和边界上都容易发生 矛盾。
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最重要的规划体系,但目前 规划体系缺乏统筹,分头推进,难以协调,尚没有形成科学系 统的规划协调与整合的平台和机制。
现有的空间规划体系,存在行政体制、内容体系、分类标 准、法律保障、审批程序等不协调之处,各个规划内容都在不 断扩展和综合,重叠和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使规划之间产生 冲突,阻碍了国土空间的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
编制组织和审批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成立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小组,发展和改革 部门与其他部门配合。各级党委、政 府审定,市县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 议,并批准实施。
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1.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展现状 取得成绩
主要经验 存在问题
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
保障措施
重点建设项目汇总
内容框架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1.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地位不 内容偏重于 各级规划关
确定
经济建设
系未厘清
前期研究不 空间约束不 实施机制不
够深入
具体
完备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2.主体功能区规划
目的和任务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 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 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 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 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县市生态、交通、 海洋、产业等规

国土部门
其他部门
目录
一、国家省市县规划层级和体系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三、各类规划的交叉点和矛盾 四、“多规合一”的内涵和趋势
二、空间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1.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的和任务
阐明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 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 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是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 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论证发展条件;
拟定城市经济社会 发展目标
论证城市在区域中 的战略地位
原则确定市域城镇 布局
论证并原则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总 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系统,选定规划定额指
标,制定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
城乡规划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 细规划
修建性详 细规划
人口及用地规模 用地布局 交通运输和道路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 环保、环卫设施规划 河湖水系和绿化系统 防灾规划 旧城改造 规划实施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
四、“多规合一”的内涵和趋势
1、如何理解“多规合一”和“一个地区一 本规划、一张蓝图”?
“多规合一”在现阶段并不是将所有的空间规划合并为一个 规划,用一个规划取代所有的规划,而是通过统一发展理念, 科学合理划分不同规划所承担的功能,明确各规划内容之间 的层次,实现发展战略、发展空间、用地布局、技术标准等 协调和融合,避免出现分歧和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