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决定你的行为

合集下载

你的文化身份与自我认同

你的文化身份与自我认同

你的文化身份与自我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这正是构成我们个性和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身份可以理解为我们归属于某个特定文化群体的认同和认同感,自我认同则是指个体对自我思维和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身份和自我认知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文化身份既是我们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也是我们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基础。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经历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文化身份。

比方说,一个在中华文化中成长的人可能更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更容易与中国人产生共鸣。

而对于一个在西方国家长大的人来说,他们的文化身份可能更偏向于西方文化。

文化身份不单单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世界观的内化。

与文化身份密切相关的是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我们对自己独特的个体特征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对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把握。

自我认知的形成与文化身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的文化身份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标准以及对外界信息的过滤方式。

同时,自我认知也在不断塑造我们的文化身份,促使我们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与认同发生变化。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

然而,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并非固定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我们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知也会发生改变。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移民。

移民者通常会面临文化冲击和自我认同的转变。

当他们身处一个与自己原来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时,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并逐渐调整和接纳新的文化元素。

这一过程可能会带来挑战和困惑,但也为移民者提供了重新认识自己和拓展视野的机会。

文化身份和自我认知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教育和跨文化交流来实现。

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边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发现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关于自我认知的经典名句

关于自我认知的经典名句

关于自我认知的经典名句自我认知是一种让人重新确认自身真实身份,并将之转化为自己可控之能力的过程,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自我认知名句!本文将为大家列出一些著名的自我认知名句:一、“你的评价不取决于别人对你怎么想,而是取决于你怎么想自己”当你判断自己时,最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要考虑别人对你的看法。

只有你自己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即使是最亲密的家人也不能及的!二、“看到一切,认识自己,做得到的事仅限于你自己”自我认知如果想要得到进步,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反省,全面自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仔细研究自己的优缺点,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好。

三、“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只有自身有足够强大的信心,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走出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实现自己的心愿。

所以你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决定,永远不要忘记,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四、“生活给你很多的选择,但最重要的一步永远要由你自己来走”生活中许多道路都是可选择的,但最重要的一步永远要由你自己来走,尊重自己的决定,不要改变自己,更要努力用心去坚持自己的决定。

五、“自己走出自己的路,不要被别人走出别人的路所左右”有时候,别人的示范可能会引起你的迷惑,但是当你意识到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时,就可以避免被别人改变,勇敢做自己,坚持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六、“真正认识自己,就是接受当下现状,拥抱未来”自我认识就是要接受自己的现状,但要注意,不要只关注过去,不能只局限于已有的事物,要有勇气面对未来,抓住改变的机会,争取更好的自己!以上,就是本文想要分享的六句经典的自我认知名句,每一句都能够帮助大家提升自我认知的意识,在生活中不断反省,从而获得更高的人生境界!。

决策和行动计划

决策和行动计划
职业决策流程
© 版权属北森公司,不得翻印
18
CareerSky之:职业决策
决策平衡单
决策平衡单
在决策过程中对可能的选择进行评估排序时, 需要详尽地考虑到该决定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决策平衡单” 它将重大决策的思考方向集中到四个主题上: 个人物质方面的得失
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 个人精神方面的得失 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
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这样,才有一 个可以测衡量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准。
Achievable but challenging:可以达到但 有挑战性。也就是说,就你的能力和特点 而言,实现这个目标是现实的、可能的。
你现在正在扮演哪些人生角色?将它们按重要程度排序。从最次要的 那个开始,你会把它换成另一个角色吗?为什么?想拿什么来取代 它? 通过做这个,我对自己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如果现在能够,我 该如何改变我的生活?如果我愿意维持这种状态,理由是什么?目 标是什么?值得吗?
五年之内你打算实现哪些角色?到那时你是否能控制生活的变化?你 的职业会怎样影响你对角色的保留或增添呢?
到迷惑吗?”她再次说不。
开发潜能
就此,他问道:外“部这障么碍 说来,存在什么问题呢?其是我什觉么知 东西可
能会使你说你不政能局做不这安 些事呢?”她答道:“问积题极是进如取 果我做
这些事,我就不市经是场济我趋衰了势 退不。明”
建立自信 培养实力
这位医生高兴地社回会答紊道乱 :“太对了!变化的全部目增的强就勇气是去做
‘不是你’的那刻体某板能种印要事象 求 !否则的话,也就无所谓什沟么通变技巧化了!”
© 版权属北森公司,不得翻印
31
非理性信念与刻板印象
完成下列句子: 我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是________________就好了。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律师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就是________________。

社会学理论知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自我表现、归属感与社会身份

社会学理论知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自我表现、归属感与社会身份

社会学理论知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自我表现、归属感与社会身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人们在社会中的自我表现、归属感和社会身份是影响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自我表现与社会互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自我表现与社会互动发生的。

自我表现是个体在社会中进行交往时展示自我的方式。

个体的自我表现不仅受到个体内在的因素(如性格、认知特征)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

社会中的规范、期望和价值观念也是影响自我表现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对各种社会互动和性质的结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归属感与个体社会化归属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归属感觉。

归属感通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认同、接受和帮助,使个体感受到了归属感。

归属感对个体的学业、职业和人际交往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个体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对自己持有认同、支持和尊重态度时,个体会感受到对自己处境的改善,甚至会激发自己的个人潜力。

三、社会身份与社会角色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社会地位。

社会身份往往是由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家庭、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决定的。

社会身份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要求个体对社会和他人进行的行为表现。

社会角色是一种社会期望,是由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决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权利和责任,同时也会成为个体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标志。

结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

自我表现、归属感和社会身份是影响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和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倡导社会共同体意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你对身份认同的看法是什么?

你对身份认同的看法是什么?

你对身份认同的看法是什么?作为一个拥有独特人生经历的人类,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同看法。

身份认同是指一种感知自我,和他人以及社会联系的认同感。

而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份认同,却又会因为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经验和性别等因素而出现重大的差异。

本文将就身份认同这一话题分别从文化身份、性别身份、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四个方面为您进行科普。

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指我们所在的团体或社群。

同时也因为文化上的或者族群上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认同感。

比如说,一个人只要出生在印度,就肯定会受到包括语言,食物和宗教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力,如果该人在美国成长,可能就会出现如下的文化身份认同:(1)印度人的文化习俗:他可能会在家和社群里继续印度的宗教习俗。

(2)美国人的文化习惯:同时,由于在美国成长,他也会受到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可能更加倾向于孜孜不倦的追求自己的个性价值。

性别身份每个人的性别身份会因为性别而有着显著的认同感。

性别身份是指个体与自己认为符合性别角色的人群的联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性别一个人的意义和认同感强度是由文化和环境等多重因素所决定。

一个有足够严格技术技能的女性,或许会更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具备的技能而非性别标签上。

(1)女性: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一个人只有认同了自己的性别身份,才能真正的被社会接受,从而在生活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2)男性:与女性的情况类似,男性同样会因为他们的性别认同而被规范化。

比如说,男性通常会被认为假如一个“真正的男人”会充分捍卫自己的尊严。

社会关系身份社会身份是指我们在社会中所代表的角色,包括职业、地位、家庭关系等。

社会身份意义重大,往往会给个人带来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一位亿万富翁首先会自称为“企业家”,而不会自称为“父亲”或者“丈夫”,这是因为他们更加认为自己的某个身份和地位。

从而得到了反映通常被称为“自恋”。

(1)职业身份:现代社会对职业感十分重要。

由于职业可以给个人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因此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是他们最为认同的身份。

初三班主任演讲稿: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初三班主任演讲稿: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初三班主任演讲稿: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学两个月。

期中考试也在紧张忙碌中悄然开始又结束。

虽然考试结束了,但反思总结的钟声却要长鸣。

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接到发言的任务时我感觉到有点惊讶,因为反思开学以来的工作,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切都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备课组的集体决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的。

如果非要有一个总结反思的话,那我只能说说自己去年在初三和今年在初三的感受。

第一,危机意识增强。

去年初三任教两个B层班级。

B班的孩子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课堂内容起点和终点都比较低,再加上B班孩子求知欲也不强,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也在无形中放松了自己的危机意识。

而本学期初,听说让我教两个A班,我就感觉到压力巨大。

去年虽不在A班,就只是隔岸观火,都能感受都A班竞争的火花在熊熊的燃烧。

A 班分差小,班级少,稍不留神就可能落后于人。

有了这些意识后,我的危机意识陡然增强数倍。

有人说过,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在这种危机感下,我的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很多。

第二,责任感意识更强。

连着任教毕业班的经历,让我在每年中考成绩下来时,都能够更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几家欢喜几家忧。

犹记得去年10班一位女生的家长在知道自己女儿考上了高中,并且被公道重点班录取了之后,激动的对老师连连致谢,全家人都喜气洋洋、开心愉悦。

可是在看到朝夕相处了一年的孩子最后什么都考不上时的失落和茫然,他们家长的忧心和焦虑时,我也感觉到难过和痛心。

这些感受让我更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

往大了说,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往小了说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喜怒哀乐。

这种意识的觉醒,让我更严谨的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让我不敢马虎和懈怠。

第三,质量意识变强。

农民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工人希望产品质量好,效率高。

身份的解释及造句

身份的解释及造句

身份的解释及造句身份拼音【注音】: shen fen身份解释【意思】:同〖身分。

身份造句:1、我无意间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

2、你的行为不太符合你的身份。

3、护照往往可用来证明旅行者的身份。

4、由于他们的身份,大部分人没有旅行文件。

5、我的身份是什么?6、可是,我们不推荐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客户端就充当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身份。

7、也就是说:,什么才是不同身份和意识,潜在的决定因素?8、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身份传播。

9、你的身份是什么呢?10、给他的情绪一种身份。

11、是否所有的一切都通过该身份完成取决于协议。

12、由于它们的等同性是基于它们内容的值的,而不是基于它们的身份的,所以它们是值对象。

13、我们必须警惕地保护他们的身份秘密就像他们保护我们的安全一样,我们必须让他们满怀信心的继续工作。

14、这些事情是应该引以为荣的`,不过这与身份、阶级毫无关系。

15、这些问题是关于个人身份本质的。

16、一个项目的第二功能是向别人传达你的身份。

17、为了实现这一需求,您应该正确地配置用户身份的验证和授权。

18、结果是一部关于历史和身份的卓越沉思。

19、哎呀,那是关于女孩和她们的衣着以及她们的服装选择如何定义她们的身份的。

20、片中朱莉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身份。

21、一旦一种情绪有了名字,声音或者身份,你就能因势利导。

22、然后可以使用这个密钥对通过加密来利用数字身份安全地交换文本。

23、这些细节包括时间、大小,以及一个网页中每个条目的身份。

24、知道他们是谁,来自哪里,他们的社会地位、职业身份、以及教育程度。

25、极端主义给予了他们身份,让他们得以叛逆这两者。

奸的好人要点

奸的好人要点

奸的好人要点一、格局思想:主控权,内心的感觉,你的信念,行为先决条件。

1、人性本贱。

自私自利,趋利避害,人的本性2、价值:付出越多越有价值,有付出有价值,没付出没价值。

狐假虎威、空城计。

当你的内容和别人一样的时候,包装比内容更重要。

3、主角心态:见到任何人,尽量把自己变成主角,并指挥别人。

领导者是不需要征求答允的,他们给予指挥。

征求意见是追随者,领袖做决定下命令发挥影响力。

4、不可无条件为任何人做事。

人是没有资格接受无条件的爱的。

不能退步,除非交换。

可以给,可以付出,不过付出给的时候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思给,而非依着对方的条件而给。

我给是因为我“喜欢”才给,不是人家让你给你就给。

男人太大方,女人会嚣张,她要你就给,那你的给就没有价值。

6、施恩要自薄而厚,施威要自严而宽。

7、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有第三次。

8、你要永远记得:如果以后不想麻烦,务必一开始就要麻烦他人。

9、从进化论来看,女人会被那些有征服性的领袖所吸引。

她必须觉得你能够领导她,她才会觉得你有魅力。

10、所谓男人略带攻击性的眼神(比较吸引女性),很稳定的与异性视线接触,时间要比平常久一点(三到四秒,再过长就真的有攻击性11、从肢体语言上讲:大师的慑人气槪,“贵”就是头部「如如不动」;所谓的「贵气」就是动作缓、稳、畅。

一二一二法则。

“权”就是手指的力量,讲话上声调低沉,适当停顿。

二、勾魂:能量最低点。

要让一个人的头脑进入接收狀态,你所讲的话一定是要可以在对方脑袋里触发三种问题:“为什么?”、“什么?”及“如何?”。

制造不同打破常规反应,思考的方向是不同。

意料之外的举动。

在大人物面前争取发言权的方法:听了你刚才讲过的话后,我留意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停顿静默)新资讯的好奇,离苦得乐的推动,制造矛盾的张力。

策略性的说漏话:故事勾魂。

例子:1、我们在十二点四十八分見面。

2、上台不介绍自己,边上台简单打招呼,然后抛出三个问题:一见如故的方法要不要学;训练周围人如小狗的方法要不要学,有竞争根本不讲竞争对手一句坏话但对方会淡忘你竞争对手的方法要不要学3、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买保险,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保4、开过店的人都知道,价钱好的话,就越容易卖出去。

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的意义


影响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程度即人在刑法意 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 只有知识和智力成熟且精神正常的人,才具有刑 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分法
(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人在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影响 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程度)有两个方面的因素:① 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主要受到人幼年向成年成长的年 龄因素的制约。②精神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受到 人是否患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种类、程度和特点的影 响。 根据年龄,精神状况等因素影响刑事责任能力责任能力 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各国刑事立法对刑事责任能力 程度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 三分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 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三种情况。 四分法是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的情况。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
年龄阶段。 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 的行为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敌人重伤 或死亡、抢劫、强奸、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放危种情形是指八种犯罪行为还是八种罪名? ——行为 例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撕票的, 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构成何种罪? (2)该款规定的“抢劫”是否包括刑法第269条规 定的“转化型抢劫”? 2006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 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 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 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 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定罪处罚。

刑法中的身份与定罪量刑

刑法中的身份与定罪量刑



2.排他性身分犯和非排他性身分犯 (1)刑法上规定犯罪行为人必须亲自实 施犯罪实行行为的身分犯,就是排他性 身分犯。 (2)刑法上规定犯罪的实行行为既可以 有身份者实施也可以由非身份者实施的 身份犯,就是非排他性身分犯。



(四)身分犯的类型--法律类型 1。军人犯罪; 2。特定职务者犯罪 (1)国家工作人员犯罪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3。特定职业者犯罪 4。特定地位者犯罪 5。特定人身关系者犯罪


6。单位 在我国刑法中,有些法条明文规定 必须是单位才可以构成或者自然人和单 位遂都可以构成,但处罚不一样,因此, 单位也可以看作是某种犯罪的身分。 单位同样影响定罪,也同样影响量 刑。
7.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1)影响定罪的身份就是定罪身份。 (2)影响量刑的身份就是量刑身份。
8.人的身份和物的身份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三、混合身分共犯的定罪与处罚 (一)混合身分共犯的概念 所谓“混合身份共犯”,是指具有一定 身份的人和不具有一定身份的人,基于 共同的犯罪故意,利用其职务之便所进 行的犯罪。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混 合身份共犯,是有特定身份的人和无身 份的人共同进行的与职务相关的犯罪。
(二)混合身份共犯的特征 1.共同犯罪主体的身份不同。 2.所实施的必须是身份犯。 3.必须是利用了有身份者的身份。 4.犯罪主体所实施的必须是共同犯罪。
刑法中的身分
杨辉忠
一、身分的概念、特征
(一)身分的概念
1。关于身分概念的各种学说 (1)特定地位说。刑法中的身分 是一切关于一定犯罪行为的犯人的 关系的特定地位或者状态。

(2)特定关系说。刑法中的身分是刑法 规定的一定的犯罪行为人所必须具有的 特定资格和其他特定关系。

行为决定位置800作文

行为决定位置800作文

行为决定位置800作文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决定他所处的社会位置吗?什么样的行为决定什么样的位置呢? 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行为决定位置800作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为决定位置800作文篇1:行为决定位置生长在非洲戈壁上的依米是一朵与青日争艳的花。

它象征着神圣,因为它慢慢积蓄养分,直到五年后才冒出鲜艳的花。

它备受欣赏备受喜爱。

有着这般高贵的地位,是源于它的行为。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决定他的位置。

有着高尚行为的人总是处在高层位置。

甘相伟,一个出生在低层的人。

小学与初中总是得第一,于是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结果高考失利考了一所大专学校。

他一直向往着北大,那个诱人的富有文学气味的殿堂。

于是毕业后,他选择到北大做一名保安。

在工作空余时,他贪婪地享受着学校的氛围,溜进教学楼听讲授讲课。

他不断地改变自己,这种不懈追求梦想的行为使他成功地考进了北大。

他以一名保安兼学生的身份在北大生活着,他成为了北大学子们关注的对象,成为社会的知名人物。

他现在的位置取决于他的行为。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决定他的位置。

有着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的人处在低层的位置。

近期,媒体揭露社会一系列丑闻。

从毒餐具到毒校服,折射出商家的粗鄙行为。

一些商家为了谋取利益,不惜在学生的校服上偷工减料,甚至增加有毒物质。

这一行为受到了媒体与社会的关注,那些商家也纷纷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使他们的工厂倒闭。

可见,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了他的位置。

行为是人的一种做法,只有坚定正确的行为,你的地位,你的位置才会异于他人。

邓亚萍,一个社会名人。

她说的“转型从零开始”更多表现在行动中。

她从经济学零基础到大成就,从互联网零基础到成功驾驭;从英语零基础到博士后。

一切都源于她的行为。

她靠着坚定的步伐,有着良好的行为,才会有现在的位置。

依米在受尽太阳暴晒的同时,不断地往地底下寻找水源。

即使它的生长期只有两天,但它的不懈行为决定它的神圣地位。

行为决定位置800作文篇2:行决所处,处则规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于玉帝所处的高位而大闹天空,他不明白为何玉帝为玉帝,自己却只是一石猴。

关于惩罚的决定

关于惩罚的决定

关于惩罚的决定决定也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那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惩罚的决定,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惩罚的决定1当事人:孙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地址:xx省xx市xx高新区xx大道xx号xx金融港x栋x楼和x楼我局对xx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电话销售中心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查,你对下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在保单号为xxxxxxxxxxxxxx等2份保单销售过程中,存在错误解释产品的保险责任、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不实宣传、对保险产品有关情况进行不实宣传等欺骗投保人的行为,以及存在未完整告知保险责任等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的行为。

上述违法事实,有事实确认书、电话录音、保险条款、询问笔录等证据在案证明,足以认定。

上述行为违反了《保险法》(20xx修正)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依据《保险法》(20xx修正)第一百七十一条,我局决定对你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一万元的行政处罚。

你应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持缴款码信息到财政部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逾期缴纳罚款的,将每日按罚款金额的3%加处罚款。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中国保监会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向xx市武昌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或起诉的,我局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xx保监局xxxx年1月19日关于惩罚的决定2当事人:王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地址:xx省xx市xx区卓x路x号xx桂园x栋x座x层我局对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电话销售中心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查,你对下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在保单号为xxxxxxxxxxx的保单销售过程中,存在错误解释产品的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有关情况进行不实宣传等欺骗投保人的行为。

上述违法事实,有事实确认书、电话录音、保险条款、询问笔录等证据在案证明,足以认定。

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 授课课件( 18张PPT)

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 授课课件( 18张PPT)

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叁改变坏习惯的方法
3、新身份的定义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是对自我 身份的认可。换句话说,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行为习 惯,是一种自我认知。当假想身份出现了改变,人的 行为也会出现巨大变化。好比著名的监狱心理学实验, 当学生的身份转换为狱警或者罪犯的时候,他们的行 为也变得与角色相符合,有的残忍,有的顺从。
肆名人说习惯
奥维德 奥古斯丁
巴金
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 需品了。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肆名人说习惯
乌纳穆诺
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 而丧失。
华兹华斯
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
坎普滕的托马斯 习 惯 要 靠 习 惯 来 征 服 。
叁改变坏习惯的方法
4、 远离诱因
知道了自己的习惯,也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习惯,那 就要知道每次产生这个想法时的诱因,比如,什么时 间,什么地点,怎样的情感,和谁在一起,又正在做 什么,都是导致你完成这个习惯的诱因,那要远离这 个习惯,就直接从本质出发,所以找到了诱因也就很 容易远离习惯。
肆 名人说习惯
心理学观点,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从而影响 其习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环境对人格塑造的特殊 影响,我们总是爱将不好的习惯归咎于环境的结果,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上个世纪 末期,纽约的地铁暴力事件一度严重,心理学家提议 先从基础环境做起,随地扔垃圾的人都会被抓起来, 几个月后,暴力事件得到了解决,原因是说习惯
马克吐温 春秋*孔丘 威·詹姆斯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 一步地引下楼。

理解层次

理解层次

理解层次是NLP界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根据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提出的学习与变革的逻辑层次整理出来的。

理解层次是NLP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迪尔茨提出的理解层次认为,在任何系统中,人的生活——包括系统本身的活动,都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身份、精神。

精神:自己与整个世界其他系统的关系。

(人生的意义)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我是谁,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信念:配合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

(为什么做,有什么意义)能力:我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掌握了什么技能?(如何做,懂不懂)行为:在环境中我们的运作。

(做什么,有没有做)。

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

(时、地,其它人,其它事物)。

第一个层次,何时、何地、有些什么人、事、物?环境因素决定了人们活动的范围和条件。

第二个层次,是关于个人的行为及活动的,个人在环境中做了些什么动作?第三个层次,涉及到策略、技巧和能力,能力是个人在环境中用来指导行动的。

第四个层次:以上各层次都是由信念和价值观塑造的。

能力和技巧为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提供了支持,而信念和价值观则为技巧和能力提供了动机和指导——为什么人们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定的方式做事情。

信念和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强化的过程,这个强化过程支持我们特定的能力或行为,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如何为事情赋予意义。

第五个层次:信念和价值观支撑着个人的身份定位——即在某时间、某地点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等问题背后的“我是谁”的问题。

身份通过一系列具有优先次序的信念和价值观表现出来;而这些信念和价值观是由更大范围的技巧和能力支撑的,反过来技巧和能力又展示了特殊的信念和价值观;高效的能力产生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具体行为和活动,这些行为和活动是在很多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的,实现了对信念和价值观的维护与追求。

第六个层次:身份层次涉及人们的愿景以及他们所属的更大的系统。

用体面(身份)造句

用体面(身份)造句

用体面(身份)造句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4
一个人的身份及体面对他的成长以及人生的影响就像在草原上的针尖,无论你身处什么环境,体面就是你存在的标志。

有人说:“明智的人,他的行为体现着完美和真诚”。

体面就是这样一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德行。

人们常说“身份决定体面”,其实是说,身份很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体面程度。

它可以是显著的,比如有的人享有高贵的出身,能够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自然会在行为举止、思维决策以及道德价值上深入到更多的深处,从而产生一整套体面的行为准则。

不过,这不意味着,出身贫寒的人就不能拥有体面,苦难的经历也让他们更加坚强,他们不愿受到任何阶级上负面影响,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体面的人。

站在社会的高度来看,体面不单指行为举止,而是整个社会的支柱,是一种社会认可的美德和作风。

所以,保持体面的最佳方法就是全面守正,不论有多艰难,每个人都要遵守诚信,誓死把自己设定的人生理想追到底。

有体面的行为,你将得到他人的肯定、尊重,遵循体面,你也会获得自由自在的心境,透过内心深处实现内心的宁静与了然。

人就是由肉体和精神双重维度组成,体现体面就是体现两者的互融,以高贵的精神来衡量凡俗的肉体,以真诚的肉体来呈现高尚的精神。

体面就是这样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它的重要不在于社会的敬仰,而在于它能给我们更健康的生活境界。

只要我们努力,勇敢把体面的价值观发扬光大,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宽。

作为和做为的用法区别

作为和做为的用法区别

作为和做为的用法区别作为和做为是常用的词语,它们的用法虽然相似,但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却是不同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作为和做为的用法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作为的用法。

作为常用作介词,表示“以……身份”、“作为”、“当做”等意思。

例如,我们可以说:“作为一名老师,我对学生的教育负有责任。

”这句话中,作为表示身份的角色,强调了老师本身的职责。

作为还可以表示对比、对照,例如:“他的观点与我作为科学家的看法完全不同。

”这句话中,作为科学家的身份突显出了对比的效果。

另一方面,做为的用法比较复杂。

做为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连词使用。

作为动词时,做为表示“做某种事情”、“成为”、“担任”等意思。

例如,我们可以说:“他做为一名律师已经工作了十年。

”这句话中,做为表示成为律师这个身份的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做为更加强调身份转变的结果。

而做为作为连词使用时,表示“当作”、“以……方式”等意思。

例如,我们可以说:“他做为一名老师,教学方法特别独特。

”这句话中,做为表示老师的角色扮演。

与作为相比,做为更加注重扮演某个角色的方式和行为。

除了上述的用法区别外,作为和做为还存在一些其他的语法上的差异。

首先,作为可以直接接名词,例如:“作为学生,我应该好好学习。

”而做为则不能直接接名词,需要加上一个介词短语来修饰,例如:“做为一个学生,我应该好好学习。

”这是因为做为是一个连词,需要与其他成分进行连接。

其次,作为可以接宾语从句,例如:“作为你的朋友,我不能同意你的决定。

”而做为则不能直接接宾语从句,需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例如:“我作为你的朋友,不能同意你的决定。

”在实际运用中,作为和做为是常见的词语,它们的正确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明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它们是可以互换使用的,而且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有关身份的名言

有关身份的名言

有关身份的名言
1.身份并不是你的全部,但它却是你的一部分。

——汤姆·福特
2. 身份是你的脸面,你的声誉和你的责任。

——约瑟夫·洛克
3. 身份不是靠出生来决定的,而是靠你的行为和品质来塑造的。

——马丁·路德·金
4. 身份是一个人的财富,但它不应该是一个人的枷锁。

——玛丽莲·门罗
5. 身份不是你的命运,而是你的选择。

——巴巴拉·史特莱桥
6. 身份并不是你的目标,而是你的起点。

——布鲁斯·李
7. 身份是一个人的一生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尼尔·阿姆斯特朗
8. 身份意味着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压力之下,但同时也意味着拥有更大的机会和责任。

——勒内·德斯卡特
9. 身份不应该限制你的选择,而是应该激励你去追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成就。

——乔治·华盛顿
10. 身份是一个人的标志,但它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枷锁。

- 1 -。

决定你人生的结果的六个思维层级(深度好文)

决定你人生的结果的六个思维层级(深度好文)

决定你⼈⽣的结果的六个思维层级(深度好⽂)⼈⽣的六个思维层次模型,下⾯我们仔细的分析⼀下。

思维逻辑层次也称理解层次。

在NLP中环境、⾏为、能⼒称为低三层,这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层次,⽽信念/价值观、⾝份、精神(系统)称为⾼三层,这在我们⽇常⽣活中需细⼼分析才有可能被发现。

通常低层次的问题⾼⼀个层次就能轻易找到⽅法,可倘若在同层次或其低层次来寻找⽅法,效果往往不尽如⼈意或者消耗经历过⼤。

有⼈⽤简单的词来解释这6个层次:精神:Who else? (还有谁?)⾝份:Who am I? (我是谁?)信念、价值:Why? (为什么?)能⼒:How? (怎样做?)⾏为:What? (做什么)环境:Where and When?(何时、何地?)由环境到能⼒的低三层我们每天都有意识地接触到 ,所以是由意识所主导的,由信念、价值到精神的⾼三层,我们⽇常很少刻意地去思想,所以往往忽略了,其实,我们在⼈⽣中所做的每⼀件事都被这三层所主宰。

它们由潜意识所控制着,往往不容易说得明⽩,却是⼈⽣成败苦乐之决定因素。

可以说,环境⾄能⼒的低层,只不过是⾼三层的放映或者在现实⽣活中的显⽰⽽已。

⼈⽣在世,都会遇到⼀些问题或者⽭盾,⽆论事业还是⽣活或者感情,那么,站在不同思维层次上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就造成了⼈与⼈之间的不同!1 、环境型的抱怨派。

⽐如,⼯程师⼩王改⾏当了销售员,跟随团队⼀直业绩不过关。

那么,他的思维层次可能有以下⼏种:“没业绩,是因为我所在的城市⼈太穷!”“没业绩,是因为我的领导思路不⾏!”“没业绩,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太贵”……如果⼩王⼀直这么想,解决问题的⽅式就只有抱怨了。

因为他把问题的原因全部归咎于环境,但他⼜改变不了环境,所以,他会⼀直抱怨下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层级分析:所属层级:环境型类型:抱怨型这类⼈的思维模式就是问题都来⾃于外界环境,这类⼈⼀般解决问题的⽅式就是换个环境,⽐如公司效益不好,那就换个公司,男朋友不够好,那就换⼀个。

合同谈判的潜规则有哪些

合同谈判的潜规则有哪些

合同谈判的潜规则有哪些那位同学,我说的潜规则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意思。

我说的是潜藏在思维和内心深处的人性,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利用人性,影响合同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举个例子说,合同应该怎么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摆事实、讲道理嘛。

殊不知,这恰恰违反了合同谈判的潜规则,因为人性并非如此。

根据国外的权威研究结论表明,在人的思维世界里,意识只占10%。

另外有高达90%,是潜意识。

这个潜意识不接受道理,只接受各种的画面、声音、感觉,并且结合自我经验,逐步形成各种固定的心理暗示机制。

人作出各种决定,更多时候依据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

这个潜意识,由如下几个要素构成,它们才是你作出决定的决定性因素:第一,身份约束着你的思维和行为。

这个社会,会自动将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或职业相似的人群归类,对该类人群形成数个标签化的判断,例如法官多数是凡事必提法律,性格多半冷酷无情;大学教授通常都是出口成章,举止儒雅等等。

人性的弱点,就是通常会强烈地争取旁人、这个社会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所以,你看到很多人喜欢混圈子,很关心自己在家人、朋友或别人眼里,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根据吃瓜群众对这个身份的标准,对自己的看法,来判断自己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是否合适。

在合同谈判当中,“身份”这个潜规则的作用很奇妙。

例如对方身份是私企老板,以赚钱为最重要目标。

所以你今天可以和对方谈买卖货物,明天可以把原定方案彻底推翻,改为直接买你生产货物的工厂。

私企老板身份约定了他的思维,只要有钱赚,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什么都可以商量。

但如果对方身份是国企领导,他注重的不是赚钱第一,而是合规第一。

他能过来和你谈判买卖货物,多数在见面之前,内部已经走完流程,锁定了具体方案了。

如果你一下子又建议改为买工厂,他思维里首先想到的不是赚钱与否,而是他的权限是否足够,流程是否合适,你的提议多数会遭到否决。

因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思维。

第二,价值观推动着你的感觉。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厌恶判断标准,行为准则,简称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决定你的行为
作者:陈秀平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03期
〔关键词〕NLP;理解层次;教学工作
华人NLP大师李中莹说过,NLP理解层次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

那么什么是理解层次呢?我们的脑有六个不同层次去处理事情及问题,称为理解层次。

李中莹老师在《重塑心灵》中阐述的NLP理解层次如下:
精神:自己与整个世界其他系统的关系。

(人生的意义)
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我是谁,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信念:配合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

(应该怎么做、什么重要或者为什么做、有什么意义)
能力: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掌握、尚未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

(做什么,有没有做)
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

(时间、地点、人以及其他事物)
在这六个层次里面,“身份”层次直接决定下面的“信念”“能力”“行为”“环境”四个层次。

人一般都会做出与身份相称的行为,形成与身份相称的信念,拥有与身份相称的能力,创造与身份相称的环境。

下面将分享自己利用理解层次做的练习,在练习中看到“身份”的重要性。

一、在教师、家长、学生身上运用理解层次
案例1:原来
我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某男教师,学校中层管理人员。

因常常听到老师们的抱怨、看到老师们管理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他不愿到办公室去办公,觉得工作起来很没有意思。

我邀请他具体讲一个例子。

“有一天我在窗外看着那个年轻的班主任拿书拍打一个女生的头,她看起来是那么的歇斯底里。

”他还回想到在一次去旅游的途中,某女班主任的女儿,才三四岁的样子,膝盖原先就已摔破皮,还没等完全结痂,在奔跑中又摔倒了,也许是因为忽略
了妈妈不许跑的警告,妈妈一脚踢倒自己幼小的孩子……当他讲起这些的时候,神情暗淡了下来。

运用理解层次分析问题:
环境:一到办公室就听见那些女教师抱成团互相抱怨,心里烦躁极了,身体也变得僵硬了,没有办法安心改作业、备课,对愉快氛围的期待落空,心里很失落。

行为:减少去办公室的次数,厌倦她们,冷眼相看,慢慢变得做事懈怠。

能力:不得已去办公室,觉得自己是一个垃圾桶,堆积了很多垃圾,很痛苦。

信念:她们是不称职的老师,这些同事不好相处。

身份: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摆不平一些事情,觉得工作没有趣味,生活不快乐。

通过进一步沟通,将过往的一些事件进行梳理,向过往找到资源,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出色的行政管理人员、一位出色的老师。

运用理解层次解决问题:
身份:我是一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在办公室就是科任教师。

信念:他们碰到了需要探讨的问题,办公室是个安全的交流场所,我可以帮助到他们。

能力:成功解决过棘手的案例,曾赢得老师们的一致赞扬。

行为:倾听,帮助出出点子,情绪上认同他们,认真备课改作业。

环境:创造和谐办公室,互帮互助,自己身心愉快。

第二天回访,他自己大笑起来。

原来周一升完旗还没有走进办公室,他就被一位班主任拦着,那位老师开始抱怨学生的种种问题,他那天心情不错,认真倾听,同时不停地认同对方的情绪,不争辩事情,突然发现同事抱怨得少了,自己变得有力量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个案本身受过往种种伤害的影响,当前恰又遇到身份定位不明朗,在办公室不知道自己是科任老师还是管理人员。

一旦摆正位置,同理同事,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案例2:陪伴孩子,
共筑成功快乐的未来
与一位家长朋友聊天:孩子在学习英语,我带着好奇,与他聊了起来。

我:我好奇您让孩子来学习英语,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家长:我希望孩子接触一下英语,都说这是不一样的课堂。

我:“接触一下英语”可以给你的孩子什么?
家长:见识多一些,积累一些知识。

我:“见识多一些,积累一些知识”又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家长: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让才能更突出。

我:“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给你一份怎样的意义?
家长:我会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尽到了一些责任。

孩子每周学习得很好,可以用简单的英语与我交流,我就觉得很有满足感,很幸福。

我:孩子的进步以及你的幸福感,给陪伴孩子学习英语的意义是什么?
家长:孩子拥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

交流完,腼腆的家长静静地看着我,他说,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个陪伴带着这样深层的东西——爱。

案例3:我们就是差班
与孩子们玩“齐眉棍”的心理游戏。

S班分为八个小组,没有一个小组可以按规则完成游戏,有人生气、指责,甚至在哭泣。

我开始访问各个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理解层次的提问方式,梳理出这样的声音:
身份:我们班就是一个“乱班”,大家都自以为是,谁都是老大。

信念:他们不会听我的,我也希望完成挑战,但不可能。

能力:我自己管不住自己。

行为:互相攻击、指责。

环境:吵闹、负面情绪多(生气、哭泣)、没有办法完成任务。

从个体到小组到班级,身份不明确,导致环境混乱、行为偏差。

这个班的班主任通过罚坐,达到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的目的。

但那是做理解层次的下三层,难以达到效果,唯有给学生和班级一个了不起的“身份定位”,才能让天空放晴。

二、看故事:发现“身份”的威力
说起“身份”,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一班企业家到韩国,考察了LG集团。

令他们吃惊的是,一到LG,就可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我们是最好的。

”并且到处都可以看到一条条韩文标语:“自信满满”。

同时,在与接待人员的交流过程中,他们随处可以感受到LG人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字里行间处处都能体现出他们是最好的企业,他们有最优秀的员工,他们有最强的技术力量……企业家们发现LG能在韩国经济低谷中逆市上扬,成为全球著名企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给员工一个“我们是最好的”这样的身份定位!
三、我的领悟:我是谁?
上完NLP第二阶课程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有关“理解层次”的作业,我却一直拖着不能完成。

上微信群看看,好像也不是所有人都写了,心里有些小高兴,心想:“理解层次就是不好写啊,再说,对这个知识我还懵懵懂懂的,怎么可能写得出来。

”一次一次地“肯定”自己后,我决定成为“漏网之鱼”。

可是就在逼近第三阶课程时,我接到主办方J的电话。

J问我:“平,你学过绘画吗?”我说学过两次。

J再问:“平,我想知道你的D.S(渴望的状态)是什么?”我仿佛看到迷茫的天空,黑乎乎的,很久没有擦拭了。

是啊,我发现我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我远离了“初心”的纯净与美好。

J的声音再一次传来:“你怎么了?你的D.S到底是什么?”我也在内心问自己,天幕渐渐地清晰起来。

“你看到的…坏孩子‟,他们都怎么了?你可以为那些家庭做些什么?你不是学习过绘画吗?画出来的都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啊!你是想成为亲子教育方面更有研究的人吗?成为让身边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就立刻可以想起来的人吗?”此刻的天空湛蓝湛蓝,我看见远远的自己,慢慢走近,眼睛亮亮的,微笑着:“我渴望成为专业的分享者,为自己,为家庭,为师生,为家长,成为一个有经验的分享者。


放下电话,开始行动,马上运用理解层次给自己分析起来:
环境:交作业的时间到了,有些焦虑,没有完成理解层次的作业,理解层次掌握得不够好。

行动:不看书,也没有动笔,还用别人也没有写给自己找借口。

能力:没有真正理解此知识的核心。

信念:太难了!不可能写得出来。

身份:我的学历不够,是差劲的人。

这次被点燃,我看到自己是一道光,那道光有无限的可能。

我就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普通中有朴素的爱,照亮的是许许多多的孩子与家庭。

如果爱的光亮足够,我就是爱的使者,这一切与金钱无关,与地位与关。

看到自己的转变,发现对自己的身份有不同的理解,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

带着“我是一个差劲的人”的身份定位,我就失去了行动力,找各种借口;现在我带着“分享者”的心态,即将完成“理解层次”的作业。

“身份”就好像一粒宝石一样,宝石在日光照射下所反射出来的光的颜色,并不是完全由日光决定,而是直接受宝石本身的颜色而影响。

一个人的行为、情绪及态度并非直接由外界事情导致,而是由他在那件事情之中如何理解自己的身份而衍生出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六中,永安,366000)
编辑/丁尧终校/于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