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练案: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稿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效课堂历史学科导学稿(教师版)主编人: 审稿人: 定稿日:协编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使用人:高二文科学生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请认真阅读必修一历史教材第1课的内容;然后用30分钟完成【知识存盘】内容;课堂解决【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及时完成。
课题: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课) 考纲: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目标锁定:1.识记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2.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
课时:2课时【知识存盘】单元知识线索:: 宗法制 和 分封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封建社会(秦—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梳理: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公共权力:①夏朝是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世袭制。
②夏朝的政治制度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
2、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及政治的神权色彩:①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②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当堂检测】1.(2019课标全国,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 .广东、广西2、(2019新课标I,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C)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2019年高三一轮复习历史 (岳麓版) 第一单元 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时作业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省漯河市高三期末)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B.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C.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D.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解析:根据题干“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可知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说明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B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有些历史记载,因为年代久远无法通过考古证实,排除。
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排除C。
题干没有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而是强调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B2.(2018·江苏高三调研)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解析: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君臣等级,故A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错误;D不符合材料“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排除D。
答案:A3.(2018·山西高三月考)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含解析)岳麓版
课时作业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银川高三摸底测试]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相当多的卜人、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
这些卜人、巫师往往出身贵族,有的还是地位显赫的附属国首领,这表明商朝( )A.占卜师拥有最显赫的地位B.依托神权加强中央集权C.商王借助神权以维护王权D.尚处于国家的萌芽阶段解析:从材料中的“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和“相当多的卜人、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等信息来看,反映出商朝政权充满着神权色彩,特别是商王通过神权来强化王权。
故答案为C项。
商王拥有最显赫的地位,占卜师为商王服务,排除A项;商朝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B项;夏朝时期我国的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排除D项。
答案:C2.[2019·山东高三适应性考试]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
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这表明周初( )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B.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C.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叔和唐叔都属于周王室成员,封康叔于殷墟、封唐叔于夏墟,是为了加强西周统治;但他们治国的施政方针、具体制度并非照搬周制,而是各具特点,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故B项正确。
材料强调西周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都是遵循国家顶层政治设计的策略,排除A项。
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
排除C 项。
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而是强调西周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排除D项。
答案:B3.[2019·吉林高三质量检测]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
2019年高三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历史岳麓版第一单元第1讲夏商周政治制度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2.(2017· 江苏卷,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 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 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解析:B 对:由“祀,国之大节”“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 为‘政治的权力’”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A、 C、D 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解读 (1)史料一体现了三公九卿制度下,各部门各司其职 又互相牵制,最终大权操控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 旁落,充分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2)史料二中作者认为由周入秦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转型 时期,主要表现在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则创立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 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 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史料三阐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
答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政权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
史论归纳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 结合。 (3)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商周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史料二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 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 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 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 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 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 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 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据《中国历史纵与横》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含解析岳麓版
课后限时集训(一)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衡水金卷)甲骨文中有关求丰年和降雨的ト辞很多,但商王并非直接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商代( )A.王权与神权结合B.国事全部靠占卜C.宗法观念已形成D.祖先地位高于神C[求神的过程中借助祖先,说明商朝时期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主要通过“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来体现,而材料侧重于强调祖先在商王处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排除A项;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表明在商朝神的信仰地位是最高的,排除D项。
]2.(2019·武汉测试)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A[华夏民族源于黄帝部落,材料“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项正确。
]3.(2019·洛阳调研)某学者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该学者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D[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特权,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诸侯的利益,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表明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原则实行分封制。
这是在强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有利于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
] 4.(2019·山西孝义模拟)古代“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作业1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相传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并拥有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主要是指()A.王位世袭制度B.夏王的地位和权力C.国家机器产生D.外服臣服于内服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3.“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A.神权政治B.分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4.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5.《红楼梦》中记载:“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这种祭祀和家宴活动的积极意义是()A.增强对祖先的崇拜和迷信B.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C.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D.悼念逝者,寄托哀思6.2011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三),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万余人喜聚盛典,拜谒华夏文明的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个人崇拜D.占卜传统7.下图为《西周分封和宗法制示意图》,从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A.权力高度集中B.王权与神权结合C.严格的等级差别D.君主专制独裁二、非选择题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象夏朝》“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材料二《印象商朝》殷商甲骨卜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材料三《印象西周》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大宗、小宗示意图(1)从《印象夏朝》中可获得哪些信息?(2)据《印象商朝》分析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3)解读《印象西周》两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4)结合以上探究结果,总结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练习-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课时练习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7吉林三模,24)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
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A.河北B.山东C.河南D.湖北2.(2017北京朝阳二模,12)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
下图器物可以佐证()A.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25390018〛3.(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六,24)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4.(2017湖北武汉调研,2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
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
由此可以推论()A.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C.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5.(2017山东青岛一模,24)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6.(2017安徽池州一模,2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
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
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7.(2017浙江杭州质检,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倚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含解析岳麓版.doc
课后限时集训(一)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合肥一模)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
这些举措说明( )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C.以殷治殷方略成效显著D.周武王具有仁德之心D[修葺比干之墓、释放囚徒、开仓赈济等一系列举措说明在武力灭商之后,周武王以仁德之举收拢人心,故选D项;“彻底消灭”说法欠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周灭商之后周武王的仁善之举和治国举措,与分封制无关,也没有涉及这些举措的效果如何,排除B、C两项。
]2.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
这一变化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C[由材料“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可知通过同姓与异姓的交错杂居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故选C项;分封贵族在领地内有较大的独立性,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贵族专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加强统治的影响,而非增进文化认同,排除D项。
]3.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
这一做法旨在( )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A[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在进行分封诸侯的时候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一方面周天子要给受分封者“颁赐礼器”作为凭证,另一方面,又要求受分封者“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即担任一定官职、服从周王室统治,并将这些内容“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该做法明确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故选A项;材料的着重点在于明确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周天子的权力地位如何,排除B项;周王与诸侯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在西周后期,排除C项;分封制是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种手段,并没有实现诸侯的“开疆拓土”,排除D项。
高考历史复习(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含答案
课时强化练(一)(限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1.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解析)“民事”体现的是政权,“神事”体现的是神权。
“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表明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故A项正确;权力尚未高度集中是指最高统治集团权力,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民本色彩是以民为本,而材料反映的是“民事”与“神事”相结合,故C项错误;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材料不能体现宗法制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A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是()A.神权政治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多为兄弟之国和“姬姓之国”,体现出明显的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分封制属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权政治,故选C项。
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政治,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是秦朝正式确立的,A、B、D三项皆排除。
(答案) C3.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解析)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封地,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4.在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中,氏族、血缘关系对社会的影响没有很快消失,相反,这种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加工、改造,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
能够体现这一历史特征的制度是()A.宗法制B.井田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解析)提取关键词“氏族、血缘关系”“成为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宗法制,故A项正确;井田制属于土地制度,与血缘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也与血缘无关,故C 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秦汉中央行政体制,也与血缘无关,故D项错误。
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讲夏商制与西周封建
(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
这一变化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解析:选C。
由材料“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民族聚居区”可知,周人通过同姓与异姓的交错杂居达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故选C项;商周时期并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贵族专权和增强文化认同,排除B、D两项。
2.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
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D.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解析:选A。
西周诸侯对内保持团结,对下控制,对上承担各种义务,这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故选A项;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排除B项;“避免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西周诸侯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不能说明分封制弥合了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排除D项。
3.(2020·浙江杭州期末)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
”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B.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C.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D.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三个作用,由此可推知分封制改变了原来地方的管理体制,推行周王的政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故选D项;从材料“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可知,西周没有传承商朝的统治体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西周的统治区域,不能得出西周分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有三个作用,不是形成三种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排除C项。
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考点两级梯度练: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高考]
课时·考点梯度练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是() A.神权政治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多为兄弟之国和“姬姓之国”,体现了明显的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分封制属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权政治,故选C项。
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政治,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是秦朝正式确立的。
2.《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末王室衰微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答案 A解析材料体现了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约束力,选择A项。
3.《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 A.宗法等级制B.皇权专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识记和再现能力。
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社会的有序统治、等级差别,根据材料用词“崩、薨、不禄、卒、死”,体现死者社会地位逐步递减,故选A。
4.王国维认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代没有实行分封制B.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C.商王由贵族推举产生D.商人地位低贱不能适用宗法制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区分嫡庶来分配政治权力,B项正确。
A项“没有实行分封制”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推举”说法错误;题干中的“商人”并不是指经商之人,D项是对题干的曲解。
5.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
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理解能力。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岳麓版
练案[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18·绵阳)下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
它表明夏朝导学号 26812680( B )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解析] 夏朝王位世袭,但未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错误;夏朝王位传子是王位继承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夏朝王位的传承,不能得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故D项错误。
2.(2018·长春)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
由此可见导学号 26812681( B )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解析] “商代‘诸妇’之封”不能代表所有妇女地位的崇高,故A项错误;“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统治者的赏罚均为维护其统治,故B项正确;“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可见依然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故C项错误;对妇女的封赏不能代表社会以母系为主,故D项错误。
3.(2018·湛江)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来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
这一做法导学号 26812682( B ) 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B.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D.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解析] 根据所学,分封制下诸侯国独立性较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有利于将原来周部落先进的管理制度带到各诸侯国,故B项正确;分封制会扩大周的统治范围,材料主旨是“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故C项错误;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分封主体,故D项错误。
4.(2018·滨州)西周时期,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研析教案第1单元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必修1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考 纲]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 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1)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政治制度: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封邦建国(1)目的: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对象:分封以 为主,还包括功臣、姻亲、商朝旧贵族。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的等级序列。
④义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还必须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2.宗法制度(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3)作用(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 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确立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
两者的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 关 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 ”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3.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背景:秦朝的统一(1)群雄割据: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竞相变 革。
(2)大统一:经 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 一的大帝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史书记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
”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2、“家天下”制度是制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①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②政治权力由“传子”演化为“传贤”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④王位是世袭的,在一家一姓中传承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史记》中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 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
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4、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
这表明西周初期( )5、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关中地区较大的王畿之地。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开发边疆地区B. 实现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统治C. 巩固周王统治D. 保障贵族集团对政权的垄断6、西周的封国与夏商时期的封国不同,不是在原部族居地上就地册封,而是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样封国内不仅有不同氏族宗族的居民,而且有由外迁人受册封者的氏族。
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 )7、《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
西周时期告诉权中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8、对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考案:1 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
考案(1)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导学号26813176(D) 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解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实现风俗的同一化,故D项正确;礼乐制度主要是从风俗的约定,故A项错误;社会等级不符合礼乐制度特点,故B项错误;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互为表里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排除C项。
2.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
分封导学号26813177(C)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解析)西周时期,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姬姓与姜姓封国由河南(中原地区)移往远方,为周朝建立新的屏障,并开发边远地区,故C项正确;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最先进行分封,其后周公进一步进行分封,故D项错误。
3.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导学号26813178(C)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解析)秦社会矛盾尖锐,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秦国建国之初,地处偏僻,社会文化较为落后,不被诸侯所看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正是由于秦国受到周代礼制的约束较小,更加有利于实施新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兄终弟及、立孙、嫡庶,依旧是贵族世袭特权的体现,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岳麓版
[解析] 材料中的“封建”均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的分封,以血缘关系来维 护统治,反映出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 除;从其中的有些“封建”的结果看,不能起到强化皇权的作用,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不是分封制发展完善的过程,排除D项。
主主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的商朝统治者几乎是 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 是人,又是连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最重要的 职官之一。 史料二 (西周)国家政权是由“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组织起来 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史料三 “盖诸侯之于天子,尤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4.作用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世__卿__世__禄____”的特权。 (2) 有 利 于 凝 聚 宗 族 , 强 化 王 权 , 同 时 也 强 化 了 以 _____大__宗_____ 为 代 表 的 __贵__族__特__权____地位。
[巧字识记] 理解宗法制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 四 个 观 念 : “ 亲 亲 尊 尊 ”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 “ 男 尊 女 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对点训练] 1.(2017·新课标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
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 都蓟(今北京)。分封 导学号 26812000 ( A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节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测试)
第1节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下列史实从夏朝开始出现的是:①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②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③出现王位世袭制④内外服制度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商朝的政治特点不包括A.是以商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B.弥漫着神权色彩C. 开始出现公共权力D. 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3、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4、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是贵族出身)。
商王往往杀死大批战俘和奴隶来祭祀神。
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5、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
这反映出商代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商朝人崇信鬼神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6、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C.巩固周王室统治D.避免诸侯国势力的增长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8、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室成员,整日无所事事9、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西周王朝的高官)“授土”,司徒“授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1)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
它表明夏朝导学号26812680(B)
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
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
(解析)夏朝王位世袭,但未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错误;夏朝王位传子是王位继承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夏朝王位的传承,不能得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故D项错误。
2.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
由此可见导学号26812681(B)
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
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
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
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
(解析)“商代‘诸妇’之封”不能代表所有妇女地位的崇高,故A项错误;“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统治者的赏罚均为维护其统治,故B项正确;“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可见依然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故C项错误;对妇女的封赏不能代表社会以母系为主,故D项错误。
3.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来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
这一做法导学号26812682(B) 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
(解析)根据所学,分封制下诸侯国独立性较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有利于将原来周部落先进的管理制度带到各诸侯国,故B项正确;分封制会扩大周的统治范围,材料主旨是“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故C项错误;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分封主体,故D项错误。
4.西周时期,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
这样做的实质目的是导学号26812683(B) A.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B.维护贵族等级秩序
C.构建家国一体的政局D.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级宗族成员都以“宗子”为中心,体现了宗法制当中的等级秩序不可僭越,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神”,A项错误;材料中只说了“家”,没有“国”的信息,排除B项;虽然材料中有“尊祖”和“敬宗”,但这只是直接目的,不是实质目的,排除D项。
5.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导学号26812684(C)
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解析)材料中“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的法律通过地方官员传达到民众之中,此举表明西周分封制中孕育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说明中央的法令可以传到地方民众,并不能说明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春秋时期私学的出现才使文化出现下移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中央的法令的传达,并没有提及诸侯割据,故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室不能直接控制地方,故D项错误。
6.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
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导学号26812685(B)
A.先秦诸侯斗争激烈B.宗法制遭到破坏
C.周王任命各国官吏D.礼制的不断发展
(解析)先秦时期诸侯斗争激烈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与设问中本质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维护的是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争战,打破了分封制的等级制度,本质是宗法制分封制瓦解,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任命官吏,还反映了诸侯争权斗争,故C项错误;西周的礼制是维护分封等级的,与材料中田恒篡权争夺诸侯之位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26812686
材料一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
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
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
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
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
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
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
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
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
(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嫡长子继承制。
(2)变化: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朝,获得纵深发展,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成为政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宗族间相互救助;士族没落、庶族崛起;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
(3)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
(解析)(1)本小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特点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完备而严格”“君统宗统的合一”等作答。
(2)发展变化,依据材料“强宗大族遍布各地”“宗党武装”“全面复兴”“成为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等信息概括即可。
背景,结合宋代经济、
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
(3)不同,依据材料三“家族立宪”“增订族会章程……修改……讨论通过……近代化……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阮氏宗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归纳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