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研讨课教学设计(南陵中学陆正荣)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导入法”之实践探索

高中地理教学“导入法”之实践探索

高中地理教学“导入法”之实践探索作者:宋传年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第14期宋传年作者简介:宋传年,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教师(江苏盐城,22401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课堂导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并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努力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不断提高导人技能。

现结合教学实践讨论高中地理学科的课堂导人法。

一、常规导入法常规导入法主要有复习式和检查预习两种。

1.复习式导入法就复习式导人法而言,可分为构建知识体系法和自主探究成果展示法。

构建知识体系法。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首三分钟时间,自主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正式上课后,由师生一起构建知识体系、自然过渡到新课所学内容。

如必修教材第一册,教师可通过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的简单知识体系,自然过渡到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相应问题的讲解。

又如,讲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系统”,前面所学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其知识链为:地面冷热不均—热力环流—均匀地球表面形成三圈环流—近地面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海陆分布切断气压带一海陆间冬夏季气压中心变化—形成季风。

学生明白了这一知识体系,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导人新课了。

自主探究成果展示法。

教师要以导学提纲为抓手,对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悟学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编写导学提纲时,通常可增加三个专栏,即“我的疑问、回归梳理、自编练习”。

在课前导学中设置“我的疑问”,旨在让学生记录下课前预习时存在的疑问。

教师在批改导学提纲时,将学生的疑问分类汇总,便于课堂上重点解决。

在课堂教学最后设置“回归梳理”专栏,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多以建立知识体系的形式来完成)。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市高三地理中心组活动研讨课教案考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教案设计及授课人:陆芹一、教学目标:(一)考点说明1.本考点在近5年高考中重现率为100%。

2.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反映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运用图表分析西南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考纲要求及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南昆铁路的建设,大西南地区在建国后的交通发展和今后措施。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2.能利用南昆铁路示意图分析南昆铁路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从而能联系当地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断转化的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西南地区交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3.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化。

4.南昆铁路建设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式教学。

四、教学流程:(一)基础回顾:引入:回顾必修地理,提问:1.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5种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我国主要以铁路为主。

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研讨课教学设计南陵中学陆正荣

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研讨课教学设计南陵中学陆正荣

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陆正荣工作单位:南陵中学授课地点:安徽大浦乡村世界授课时间:2015 年3 月27 日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教学课型】专题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讲解典型题,熟悉选择题解题题型和解题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对选择题题型及方法和技巧进行分类,并进行巩固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答选择题能力,增强学生解答选择题信心。

【教学重点】1、高考地理选择题常见题型分析;2、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教学难点】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及技巧【教学方法】问答式合作探究式一般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专题】高考是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选拔性考试,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思想。

高考地理选择题覆盖面广,跨度大,迷惑性强。

地理选择题通常用文字、数字或图形的形式考查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综合能力。

【讲授专题】2009年以来,安徽高考文综科目自主命题。

文综试卷题型设定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

地理选择题是检测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地理规律的重要手段。

2009-2011连续三届安徽文综地理选择题10小题共40分,2012-2014连续三届11小题共44分,分别占地理科高考总分40%和44%。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复习迎考过程中,注重培养解答地理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十分必要。

一、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常见类型:1、判断式选择题 2、读图表型选择题 3、排序与组合式选择题 4、因果型选择题 5、其他类型(含计算型、最佳选项型、正误型选择题)附:安徽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六年地理选择题常见题型及题号(见课件)读图表型选择题【典型例题1】:(安徽2013年高考文综卷31题)图10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初探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初探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应用初探作者:荣腾飞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9年第8期●安徽省砀山中学荣腾飞微课以视频展示教学内容为基础,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设计微课内容,具有教学内容专业性强、授课时间短等特点。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多而且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材中给学生提供的地理素材又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带来了困难。

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多。

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地理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辅助授课,以打破地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机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一、应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高中地理知识学起来有些枯燥,学生学习地理时,仅靠教材上的枯燥文字和头脑中凭空想象出的画面,他们是很难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的。

但是,如果教师能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将微课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使学生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学习微课。

例如,关于大气环流的形成,课本上涉及这个知识点的除了一些文字外,还有不多的几幅图片。

学生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将要学习的有关大气环流的知识。

如果教师能把本节课的知识制作成相关的微课,学生就会通过微课中的动画、图片等资源动态地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动态的演示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可以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应用微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教材中的内容不但多而且难度大,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间又比较少,再加上授课时老师讲授的内容比较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很难全面掌握老师所讲述的内容。

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仅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因此,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山地的形成”高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高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高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梅国红;刘冬招【期刊名称】《地理教育》【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3页(P18-20)【作者】梅国红;刘冬招【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 364300;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 364300【正文语种】中文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该条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世界地理”部分的标准要求。

作为高中生更需深入理解并掌握: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进一步认识,学习科学家对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精神。

②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考纲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认识到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因此,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地貌类型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加以分析。

3.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可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并且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列举实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教材分析: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骨架做再塑造。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实例分析,即以山地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4-2015高三上地理教学计划

2014-2015高三上地理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南华一中高三地理组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1、目的:本学期主要进行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追求基础全面,主要针对所有知识点,夯实基础,牢固识记,真正理解,灵活运用,形成系统条理的知识体系。

本阶段复习的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按照章节系统复习,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构建知识框架。

立足课程标准,在复习中抓准知识点,对于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让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

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

2、要求:(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提升应用能力;(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地理必修Ⅲ。

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和地理必修Ⅲ是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三、复习建议:(1)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先做后讲或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介绍思路---教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同类题型训练)(注重解一题会一类),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

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高三地理复习课

高三地理复习课

巢湖二中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学导法”教学模式《预学案》【复习目标】1.理解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掌握本区自然环境特征以及高寒农牧业生产特点;3.理解能源与矿产开发以及主要交通线的建设意义。

【考试说明】1.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所以,它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2.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目标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调动和使用地理知识;3.描绘和阐释地理事物;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1.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2.高寒自然环境特征以及高原农牧业生产特点。

【教学难点】1.掌握河谷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2.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意义。

【课型】“学导法”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1.展示“复习目标”,播放韩红的MV歌曲——《青藏高原》,导入复习课教学。

2.播放MV音乐短片: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

://v.yinyuetai/video/583027?qq-pf-to=pcqq.c2c理解区域的六大特色:(1)茶马古道发祥地;(2)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3)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4)“世界生物基因库”,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5)植物学界称其为“天然高山花园”;(6)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

3.收看新闻链接: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v.ku6/show/b1qYbPPEqvoGhImf.html?qq-pf-to=pcqq.c2c理解保护区的四大特色:(1)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例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与方法——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例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与方法——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学科教学56摘要:依据《课标》与《考纲》,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文章探索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策略与方法,列举不同类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思路与复习重点,有效引导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应对高考素养考查的要求。

关键词: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 策略 方法一、教学知识体系构成1.《地理1》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先分论,后总论”的方法,阐述其基本原理与规律。

分论部分:以构成自然环境的地理要素为对象,阐述其运动过程和地理意义。

总论部分:以各要素在运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为对象,阐述自然环境的特征及蕴含的原理与规律。

与运动相结合,明确过程,分析意义,了解特征,是其主要特色。

2.《地理2》以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人口城市、产业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探究了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与具体区域和活动结合,落实原理,渗透方法,掌握规律,是其主要特色。

3.《地理3》以区域为载体,探究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采用“先总论,后分论;先区域内,再区域间”的形式组织内容。

总论部分:以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为探寻中心,从时空角度对二者关系做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并渗透现代技术手段于其中。

分论部分:以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等内容为主题,以中外不同案例为载体,探寻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方法、问题、对策。

再以“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为纽带,阐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与具体区域结合,围绕主题,分析案例,掌握思想,是其主要特色。

二、有效复习策略与方法1.梳理知识主线,建构知识体系针对不同内容,依据《课标》《考纲》,立足学情,引导学生依托主干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1)《地理1》:注重“运动核心”以“为何动?怎样动?运动的意义?”这一宏观问题为主线,串联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如《地球上的大气》(见图1)。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地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探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

探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

探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
卢中华
【期刊名称】《文理导航》
【年(卷),期】2014(000)025
【摘要】高中地理较之初中地理更加的宏观且复杂,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除却要抓好上课这一环节,还要引导学生及时且高效的复习,通过复习这一巩固环节,学生能通过强化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

本篇论文以高中地理中“地球运动”这一节为切入点,通过简要分析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复习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探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

【总页数】1页(P60-60)
【作者】卢中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高中地理单元复习的教学策略--以《高中地理》下册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
地理环境"为例2.试论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教学策略4.探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5.基于智慧教室“336”模式的地理复习课教学策略--以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流互进 合作双赢

交流互进 合作双赢

交流互进合作双赢——皖江五市高中毕业地理复习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安徽周兵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两人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两人交流,每人就有两种思想。

2015年3月27日-29日在芜湖南陵县大浦,来自芜湖、铜陵、马鞍山、宣城和滁州五市的高三毕业班地理学科教师二百余人共聚一堂,开展高中毕业地理学科复习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共享一场思想的饕鬄盛宴,研讨会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紧张有序,与会教师普遍认为这次研讨会接地气,质量高,收获丰。

本次研讨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观摩,27日下午,来自南陵中学的陆正荣、朱银秀老师和铜陵一中的褚军老师分别上了一节示范课。

南陵中学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是“研究高考试题,备战客观题和主观题”,从教学效果看,不仅反映了学校备课组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研究水平,而且给大家的启示是教学应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系统地教会学生学习和解题的方法和路径。

褚军老师的课赢得了与会老师的广泛认可,对大家的启发深刻,他以大气运动一章为例,讲述自然地理知识结构如何构建与运用。

他将以章节和课时为单元的片段化或碎片化的知识,通过自己对本部分内容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进行整合形成知识树,树干是大气的运动,树枝分别是为何运动、如何运动和运动的意义,并不断丰富其枝叶,建立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改变了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局面。

第二阶段专题讲座,铜陵一中的方平老师、南陵中学的周红老师、马鞍山红星中学的林章和老师、安师大附中的张红军老师、宁国中学的史兵松老师和滁州中学的姜家余老师分别作了报告,六位老师来自教学一线,业务水平高,都是当地名师,乐于研究,善于思考,有思想,观点来自实践,报告理论联系实际,非常接地气,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给大家树立了榜样,与会老师印象深刻,启发良多,犹如经历了一场思想风暴。

给教师的启示可概括为四点:一要有教学思想,要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教案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教案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教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要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教案(篇1)本学期,高三地理学科组以学校教学计划和学校学术委员会教研工作方案为指导,在年级组领导下,认真制定备考计划,落实各项备考措施,改进备考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备考工作,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备考复习,取得较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分析1、教师构成:高三地理学科组共有三位成员(王培定、彭雪峰、李玲),其中一位已经上过高三的老教师,两位第一次上高三年级。

2、教师工作量:本学期高三地理学科组教学工作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在这个学期完成第一轮高考复习。

二、主要工作情况高三地理学科组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研教改活动,每周星期一晚上7:30分,进行集体备课:资料共享,进度统一,考试统一。

每周集体备课时,分工协作,主讲者既讲教法,又讲学法,既备教学内容,又备巩固练习;其成员再作补充。

在此基础上再各自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教育教学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学生成绩逐步提高。

具体做法主要有:1、加强集体备课。

在学科组活动中,我们认真研究近年来,特别是重庆高考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具体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练习。

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

本学期,本学科组根据计划,文科班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中,地理科的复习以教科书为线索,复习资料《全品高考复习方案》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下一步提高备考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习题,精讲多练。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我们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认真批改,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2015届高三地理教师培训课件:浅议区域地理复习的教学建议与策略(共144张)

2015届高三地理教师培训课件:浅议区域地理复习的教学建议与策略(共144张)

三江平原 (北方地 区)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 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 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 “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俄罗斯西 伯利亚地 区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 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 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一)命题规律 (5)描述与阐析地理过程,解决地理事 物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的问题, 考查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 单预测能力。
(6)根据区域内资源的配置、地域组合 和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条件,提出区域经 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等。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二)典型考题举例
命题情境:以浙江省的综合地图 为载体,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为命题 情境。
问题设计: 第(1)题考查对地理位置的描 述能力。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从经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方面进行描述。
二、区域地理的高考命题规律
(二)典型考题举例
问题设计: 第(2)题考查应用区位理论,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对其自然区 位条件的分析。 第(3)题考查社会经济因素对 都市农业园区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 动力、土地价格等。根据都市农业是 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重 要信息进行作答。
32
安徽卷 35题。
京津冀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

高三地理学生复习的问题分析和策略反思 专题辅导

高三地理学生复习的问题分析和策略反思 专题辅导

高三地理学生复习的问题分析和策略反思专题辅导福建连城二中陈立新05年文综全国卷36题:右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图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潜力及其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答案](1)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

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

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

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

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3)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

河流有较大落差。

(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此题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突出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原理掌握程度和读图技能的熟练程度,所考查的知识如“地形剖面图、水库坝址的选择、土地利用和利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都是中学地理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试题关注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使得地理长效热点与地理原理巧妙结合,应该说此题是一道精彩的能力型和应用型兼备的试题,这类试题代表着高考改革的方向,凸显着高考的命题原则,这种试题的设置,明显地为“擅长题海战术”、“爱好盲目猜题压题”和“刻意追求所谓热点”者敲响了警钟,如果在今后的地理复习中还不改变复习方式,如果今后的复习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不重视地理基础的夯实,则很难取得复习的应有效果。

应该说36题难度不大,但得分却拉开档次,明显地反映出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

此题的解答虽然看似容易,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并不理想,此题考查的知识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但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对原理理解不深入,对概念了解不全面,对地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理解,因而思维受到制约,从而影响学生的得分。

探究如何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探究如何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 G4 文献标识码 : A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0 4 0 7 . 2 0 1 7 . 2 2 . 1 0 9
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 中最重要 的一个阶段 , 高考是学 生最重要 的一次考试 , 它决定着学生的一生 , 因此 , 学生一开始 会对高 中的学习格外的上心 , 每天都认认 真真的听课 , 但这也 免不了学生遇见难题会退缩。 很多学生 因为高 中知识难度 的提 升, 很多 知识都 听不懂 , 而放弃 了学习 , 放弃 了高考 , 这可 以说 是最错误的选择 , 老师要 帮助学生避免这 种心理 , 要 通过课堂 的知识来让学生觉得高中地理是有趣的 、是可 以简单理解 的。 老师要根据在地理课上的教导 , 让学生喜欢上 地理 , 把地理当 成 —种兴趣来学 。 课前准备 节课 只有 几十分钟 , 这几十分钟看似很 短 , 但 用处 却很 大, 而且这几十分钟是需要老师很 长时 间的课前准备 的。上课 前老师要根据本 节课要讲 的知识来备课 , 备课是老师必须准备 的, 它决定 了老师本节课 讲课的效果 , 试 想一下 , 如果老师没有 进行课前备课 ,在上课 的时候完全靠 自己很 久之前 的记忆 , 然 后根据课本上的简单知识来讲解 , 这样就会非常容易落下知识 点, 甚至会给学生落下最重要 的知识 点 , 这 对学生来 说影 响非 常大 。而且还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教 学水 平不高 , 没有教授 自己的能力 , 毕竟都是高中学 生 , 再加上 高中地理难度较大 , 如 果不备课对学生和老师都 没有好处。 课前准备并不是只对老师来讲的 , 学生也是要进行课前准 备的, 如果学生一点也没有 了解课 堂要讲 的内容 , 会让学 生觉 得课堂 的内容难 以理解 , 而且很难走人 老师 的思路 中 , 再加上 高 中地理难度大 幅度加大 , 对学生来说不预 习是一个非常麻烦 的事情。因此学生在课前也要进行 预习 , 把下节课要讲的知识 仔仔细细地看一遍 , 对大体 的知识有一个 简单 的理解 , 遇到不 理解 的地方 , 老师要让学生单独划 出来 , 等待 老师在上课进行 解答 。 对 老师来讲备课是要需要 充足的时 问的 , 如果老师仅仅是 在 匕 课前十几分钟才开始备课 ,那效果 和不备课没什么区别 , 依 旧会落下很多的知识点 。 因此老师要准备 大量 的时间进行备 课, 根据课本内容查找充足 的资料 , 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 而且老师也要 向学生了解 , 了解他们在进行 课前预习时遇到的 问题 , 到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着重讲一下学生遇到的 问题 , 而 不是把这课上的时间完全用在理解知识上。

浅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浅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浅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作者:卢中华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12期摘要:高三地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质量,这就涉及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高视角、低起点、缓坡度、激兴趣、成系统、重方法、抓落实;第二阶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方法为主线,重点知识大串联;第三阶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滚雪球”式的从低到高进行热身训练,逼近高考。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基本原则一、问题的提出地理高考涉及至少8本书的内容(初中地理4本书、高中地理必修教材3本和至少1本限选选修教材),而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时间又有限,许多教师对如何处理这些教材感到十分困惑。

同时,我们发现,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每一次综合考试中,即使试题再简单,学生也难以得到高分,从而看出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并掌握好这么多的教材内容是不容易的。

目前,很多省市没有将初中地理纳入中考的科目,初中生普遍对地理学习不重视,且初中地理教学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导致初中地理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

这样,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高中地理教师既要完成高中地理新课教学,又要为学生补习初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往往是苦不堪言,尤其是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要取得教学成效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质量,就涉及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即教师有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学习。

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更深层次的学科能力。

为了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主持重庆市江北区高中地理教师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教学改革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以下简称“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策略
周仁宝
【期刊名称】《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地理试题从以知识立意命题改为以能力立意命题,真正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了首位,越来越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试题"稳中求变""易""新""活".针对新的高考模式特点,我们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拿出具体应对措施,要研究如何增效.【总页数】1页(P285)
【作者】周仁宝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策略 [J], 周仁宝;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策略 [J], 周仁宝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的策略 [J], 周仁宝;
4.高三地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J], 屈利
5.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策略 [J], 李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马铜宣滁五市2015届
高中毕业班地理学科
复习观摩展示课教学设计
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授课教师:陆正荣
工作单位:南陵中学
授课地点:安徽大浦乡村世界
授课时间:2015 年3 月27 日
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探究
【教学课型】
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讲解典型题,熟悉选择题解题题型和解题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对选择题题型及方法和技巧进行分类,并进行巩固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答选择题能力,增强学生解答选择题信心。

【教学重点】
1、高考地理选择题常见题型分析;
2、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教学难点】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教学方法】
问答式合作探究式一般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专题】
高考是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选拔性考试,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思想。

高考地理选择题覆盖面广,跨度大,迷惑性强。

地理选择题通常用文字、数字或图形的形式考查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综合能力。

【讲授专题】
2009年以来,安徽高考文综科目自主命题。

文综试卷题型设定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

地理选择题是检测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地理规律的重要手段。

2009-2011连续三届安徽文综地理选择题10小题共40分,2012-2014连续三届11小题共44分,分别占地理科高考总分40%和44%。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复习迎考过程中,注重培养解答地理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十分必要。

一、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常见类型:1、判断式选择题2、读图表型选择题3、排序与组合式选择题 4、因果型选择题 5、其他类型(含计算型、最佳选项型、正误型选择题)
附:安徽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六年地理选择题常见题型及题号(见课件)
读图表型选择题
【典型例题1】:
(安徽2013年高考文综卷31题)
图10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排序与组合式选择题
【典型例题2】:(安徽2014年高考文综卷33题)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图11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
30°
60°
90°北纬
-10246
图8
向北的热量输送/1015W ①②③二、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与技巧 1、图像法(含读图分析法、图解法) 2、分析推理法 3、排除法 4、直选法 5、其他解答方法(含优选法、计算法、区域定位法等)附:安徽高考文综自主命题六年地理选择题题号及其解题方法(见课件)1、图像法
【典型例题3】:(安徽2012年高考文综卷26、27题)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结)读图分析法:首先读图,从图中尽量多的提取信息;将图上信息转化成文字或语言 信息;结合背景材料综合分析和应用图中信息。

【典型例题4】: (安徽2009年高考文综卷32题)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 .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 .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 .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 .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小结)图解法: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等方面,根据示意图来辅助解答选择题;还可以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即以图再现题干要求,以图解有助于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2、分析推理法
【典型例题5】:(安徽2013年高考文综卷32、33题)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成为风化壳。

图11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

蒸发。

降水
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小结)分析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3、排除法
【典型例题6】:(安徽2013年高考文综卷26、27题) 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西欧
(小结)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4、直选法
【典型例题7】:(安徽2013年高考文综卷23题)
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小结)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5、区域定位法
【典型例题8】:(安徽2010年高考文综卷28题)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
(小结)区域定位法:主要适用于解答区域地图类的选择题
附:“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常见类型”与“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解答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关系图(见课件)
【巩固训练】
巩固练习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4题、 5题、6题)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巩固练习2(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6题、 7题)
【教学总结】
安徽高考地理选择题六年来总体平稳,难度适宜。

解答选择题必须仔细认真,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判定题型,快速找准解题方法和技巧。

解题有法但无定法,解题方法也要因题而异。

在高考实战时只有
做到多法结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实效,高考地理选择题正确率也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希望同学们在
平常练习和测试当中加以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