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信仰的选择

合集下载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3):文化保守主义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3):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西方语境下的文化保守主义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人的异化问题,所引发的回归传统道德的保守回应。

而作为世界思潮的文化保守主义则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球扩张发生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普遍精神现象。

资本主义的扩张是以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方位姿态展开的,它一旦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前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冲突,必然引发这些地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守回应。

可以说,发生在世界几乎所有现代化后发地区的文化保守主义,都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近百年来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和传统儒学文化左右不逢源的困境,也恰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植根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在西学东渐和传统社会结构急遽变迁的冲击下,传统儒家提供的意义世界骤然坍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按照牟宗三的说法,“正可视为针对‘现代化底危机’的反应”。

在古汉语中,“保守”一词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保守聊城”,其意为保卫和坚守,《辞海》中除列出《史记》所给含义,还有“维持旧状,不求改进”之意。

故“保守”时常与落后、守旧等词一同出现,与“进步”相对,偏于贬义。

然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保守”则另当别论了,它更侧重于稳重守成,强调稳定性、秩序性、渐进性和连续性的价值判断,与激进主义相对。

广义而言,文化保守的观念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

某种意义上,我们们可以说孔子就是文化保守主义者。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不仅主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且还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

其流风所被,使后代的儒者对于文物制度的演变大多偏向于一种保守持重的态度,以至于近代以来,那些拒绝变革、坚持封建制度和文化的保守观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保持着相当强大的势力。

但由于这类观念与一般封建社会的文化保守观念无本质的差别,故尽管它是近代社会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从社会文化形态的角度审视,仍非我们所说的近代文化保守主义。

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摘要:在近代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扮演着重要角色。

尽管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革,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仍然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本论文将探讨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变化,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引言: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

从晚清朝的倒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面临着许多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然而,尽管这些变革,中国仍然保持着多样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本论文将讨论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并探讨其在这个时期的演变和影响。

第一部分: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的变革近代中国宗教信仰的变革主要受到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的引入。

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道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教继续吸引着广大的信徒,并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动荡局势,道教在一些地区受到了压制和限制。

其次,佛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尽管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些反佛教的运动,但佛教仍然继续吸引着一些人。

第三,儒家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中,儒家思想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它仍然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最后,近代中国还引入了一些外来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信仰逐渐进入中国,并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变革近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中经历了一些变革。

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首先,在政治方面,古老的礼教观念逐渐被新的政治观念取代。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现代中国的政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相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首先,我们需要对近代做一个粗略的概括。

什么是近代?以中国历史来划分,近代大体指的是:资本主义出现开始(世界史中的近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的是鸦片战争开始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间上是指1840年-1949年。

我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与西方的主要交流,主要以思想制度的交流为主。

而中国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接纳态度,在前段时间是以全盘接受为主,而在后期,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逐渐由接受转变为观望甚至排斥。

下面我将对以上观点做浅显说明。

重点将会放于抗日战争以前,也就是中西交流的前半段时间。

中国的现代化主要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下引发的。

和西欧、北美自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相异,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起的“外发型”现代化,或称之为“被现代化”。

一个腐朽庞大的帝国,以天朝自居,不顾时势,逆天而行,必然要在工业化的决斗中悲惨地死去。

中西文化大范围交流的伊始,大致于鸦片战争起,迄今大约已有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碰撞,冲突几乎成为了必然。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梁启超于《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皆于器物、制度等方面全面的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一致肯定的一件事是,在近代,也就是清朝中晚期,中国文化面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是在不断地侵略战争中所被影响的。

晚晴在西方军队的坚船利炮攻打下,节节败退。

西洋的铁蹄甚至踏进了北京的城门。

这激发了清朝有志之士的奋发图强,有远见的有如林则徐、魏源等人相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技术和物质文化结合中国国情的洋务运动兴起。

但是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直接论证了西方制度体制的优越性。

从此时开始,中国人认识到的是,中国所落后的,不仅是物质文化,更是有思想制度上的全面落后。

我们重点所探讨的,也是这段时间里,中西思想交流的冲突碰撞。

考虑到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之久,历史之久,在思想制度上所产生的中西冲突更是显得尖锐复杂。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的拓展,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东方的各个国家,东方国家的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

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触从古代就有,但引发反思是在近代以后。

于是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近代中国遂成为中西文化之争的战场。

文化间的冲突,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里,绝不仅限于纯文化的性质,必然伴随着深刻的政治背景。

近代中西文化的矛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蓬勃向上的外部世界的矛盾在观念形态上的再现。

中西文化之争因此是伴随着中国的民族振兴之途而同步发展的。

由于各时代具备的条件和人们思维发展程度的不同,大致说来,近代中西文化之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调和期,批判期和融合期。

鸦片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失败,这是中西文化的互相调和期。

太平天国运动是西方的基督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这说明在传统文化即将崩溃的中国,西学蕴含的巨大的变革力量正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上中西文化结合的第一次尝试,但毫无疑问,这个不成熟的农民阶级造就的不成熟的体系必然会走向失败。

下层阶级运动的失败,必然导致上层阶级的反思,于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洋务派极力主张“中体西用”以达到自强求富,然而,由于洋务派和守旧派对西学的不完整的认识,加上新兴的不完整的西学与传统的中体的结合,必然导致矛盾,这不仅无法缓和中西文化的矛盾,还进一步加剧了二者的不平衡。

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就意味着中西文化的结合尝试在实践上宣告了失敗。

洋务运动的失败,维新变法接着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以中学为形式,以西学为内容的“托古改制”似乎是找到了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维新派将向西方学习的层面、深度和广度都从原有的器物层面提高到制度层面,对中学,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认识和反省也比前人深刻。

但是由于中国内外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也最终宣告失败。

但在这个时代,由于前面学习西方的成果在不断地被积累,学习西方文化、科技也好,政治思想也罢,涌现了一批像严复一样比之前的洋务派、维新派对西方文化了解更深刻的人,他们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对中西之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宣传介绍了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论、民权、自由、平等学说以及进化论等,从而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

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感想

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感想

中西方文化冲突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现象,它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在我的看来,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地理、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历史和地理因素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导致了两种文化在某些方面的差异。

比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而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现代化和科技发展。

其次,宗教因素也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而西方国家则主要信仰基督教,这导致了两种文化在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最后,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对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冲突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现象,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寻求相互理解和融合,以实现和平、繁荣和发展。

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问题

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问题

如何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的冲击问题自1978年党和国家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以来,我国开始全面进行大范围的改革开放。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发生了质的变化,无论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方面还是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各种经济体制在我国如雨后春笋,飞快地发展了起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使得美国等西方文化纷纷涌入我国。

一方面,这些外来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发生频繁的融合;另一方面,这些外来文化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就越密切,因此,如何解决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问题,便显得极为重要。

我们必须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对待这些问题的策略!一、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的表现1、文化影响着经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文化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也有能动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种经济体制在国内出现,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特征就变得更为明显。

与此同时,国内文化也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发生频繁的碰撞和融合,使得中国文化发展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造成的摩擦越来越多,而文化之间的摩擦难以通过实施经济策略来克服,只能通过文化调整来解决,因此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2、传统文化主体地位面临挑战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上下五千年的积淀中形成了重视集体利益、讲究道德规范、重视实用性的文化特点;西方文化的发展多是重视个体利益、讲究现实科学、重视思想和辨析。

这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文化发展特点,决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不同发展取向的整体差异。

而在现如今,明显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

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娱乐、饮食以及节日方面的影响。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到开放与现代化的融合,中国始终对外界文化产生着兴趣和观察,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摄取与抵御。

从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始终是一个主动而有目标的过程。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这时中国开始面临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

西方国家所代表的科技、制度以及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城市建设到教育体制,从科学研究到文学艺术,无不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借鉴与接纳。

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了众多西方哲学思想的介绍与研究。

通过翻译与传播,众多西方文化的思想观念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民主”“科学”“自由”等概念被广泛讨论和引入,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西方文学也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像莎士比亚、雨果等大师的作品开始被译介,为中国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然而,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抵制与反击的现象。

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抵制运动中,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表现了中国思想者对西方文化的拒绝与抵制。

五四运动以反对传统观念为主,旨在为中国建立现代化国家并追求民主自由。

在此期间,中国学子焚毁传统文化书籍,呼吁抛弃封建礼教,反对帝权政权。

不仅仅是民间的运动,中国政府也曾对西方文化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抵制。

比如,中国政府在建国初期发起的“防止洋奴哲学”运动中,积极抵制了西方思想的渗透。

此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抵制更是达到了顶点,西方文化被彻底批判为“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文化”。

然而,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决定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中国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得以重新进入中国。

中国开始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

从文化冲突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2)

从文化冲突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2)

学 术 论 坛2010 NO.04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西力东侵的历史进程,西方文化如潮水般的涌入中国,成为了社会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强烈的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秩序,引发了中西文化全面的碰撞、冲突和融合。

在这其中,包含着新文化与旧文化、新观念与旧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

冲突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极为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

1 文化交流文化的创造固然不能靠简单的依傍他种文化而得,但它也不能离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孤立进行。

文化交流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无从避免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是文化发展的加速剂,新文化产生的催化剂。

任何形式的思想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时,都是以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注入新的生命力,适应新的要求。

文化交流,是伴随着习俗和价值观念上的种种冲突,不同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相互排拒乃至发生殊死斗争的事件,但是从文化发展的总体来看,文化交流由冲突到会通融和,这不是不同文化的简单合并,而是文化的再创造。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

文化交流可以分为接触、冲突、融合、整合几个阶段。

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矛盾性即冲突。

从一般意义上讲,它是两个统一体或几个对立面之间尖锐、剧烈的对抗。

冲突容易发生于具有不同社会心态的各群体或个人之间。

文化冲突大致包括区域性冲突、时代性冲突、民族性冲突和阶级性冲突四种类型。

从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考察,当代世界各个国家与民族都处于文化的三大冲突之中。

这文化的三大冲突是:文化本身发展中的全球综合性趋势和地方寻根意识的冲突;现代科技、物质文明与人的生存困境的冲突;发展经济中经济与文化、发展文化中文化价值规律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冲突。

[1]2 文化冲突简单的说,当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使得原有的文化体系受到挑战,从而会出现排外性,发生冲突;此外,由社会变迁而引发的文化变迁时,新旧文化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中国的近代宗教与信仰变迁

中国的近代宗教与信仰变迁

中国的近代宗教与信仰变迁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宗教与信仰的变迁。

这些变迁不仅在形式上有所改变,还涉及到信仰的对象、信仰传播的方式以及信众的行为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中国的近代宗教与信仰变迁进行探讨。

一、近代宗教与信仰的传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介入,西方宗教也随之传入中国。

当时,基督教成为了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传教士们积极布道,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并在中国建立了教堂以及学校。

这对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宗教与信仰的削弱尽管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减弱。

新兴的政治思潮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崛起,使得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开始下降。

同时,中国的传统宗教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信众逐渐减少。

三、近代宗教与信仰的改革近代中国出现了一些宗教改革运动,试图对传统宗教进行更新和变革。

其中,道教和佛教两个传统教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以道教为例,有人主张将道教与科学相结合,增加现代元素。

这些努力一方面使得传统宗教得以保存和传承,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近代宗教与信仰的复苏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宗教与信仰开始逐渐复苏。

尤其是一些非传统的宗教和新兴的信仰形式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

例如,一些民间信仰、新兴宗教组织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信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们心灵上的空虚,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情感寄托。

五、近代宗教与信仰的法律保护为了保护信仰自由,中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权利。

这些法律的出台是对中国宗教与信仰变迁的一种回应,也为信仰者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总结起来,在近代中国,宗教与信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从传入到削弱再到复苏,宗教与信仰的形式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不论是传统宗教还是新兴宗教,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灵需求,给人们带来了安慰和希望。

而信仰的自由和法律保障,也是保障宗教与信仰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思想冲击与对抗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思想冲击与对抗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思想冲击与对抗中西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从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东西方的交流从未停止。

文化交流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想冲击与对抗。

本文将对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思想冲击和对抗进行探讨。

一、思想冲击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开始碰撞和对抗。

首先,价值观的冲突。

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的价值观迥异于中国的集体主义和家庭主义。

例如,在西方社会中,人们经常强调自由和人权,在家庭中也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而在中国社会中,家庭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人们更愿意为家庭付出,牺牲个人的利益。

其次,信仰和宗教的对抗。

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影响非常大,而中国文化中则主要是儒家文化、道教和佛教。

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中西方文化之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冲突和分歧。

另外,文化习惯的纷争也不可避免。

例如,中西方在对待礼仪、风俗、饮食和娱乐等方面的差异很大。

西方人喜欢通过用餐、聚会等活动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中国人则更注重礼仪和传统文化,如茶道、糖果、红包等。

二、思想对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随着文化的传播,中西方社会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对抗。

例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很多人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西方的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些在中国社会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弹和冲突。

为了保持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政府不断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鼓励人们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色。

而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对中国文化的质疑和挑战。

例如,西方社会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和误解,例如传统的龙舟节和中秋节被认为是中国民间营销策略的一种,而不是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思想冲突和对抗如何处理?尽管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冲突和对抗,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精髓。

因此,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我们应该采取开放、平等和包容的态度。

通过良好的沟通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想,获得互相尊重和平等共处的机会。

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与化解

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与化解

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与化解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愈发频繁。

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多。

这种文化之间的交往,不仅展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如何化解冲突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中西文化之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价值观差异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庭、亲情、尊老、重义等等,而在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人自由、平等、人权等等。

例如,当谈到劳动力市场时,西方人认为个人的名誉、资质、技能越好,应得到更高的价值;而在中国,往往会优先考虑亲戚、朋友等的关系。

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何化解这种冲突呢?首先,需要理性地分析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

在交往中需要相互尊重,包容,理解。

其次,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秉持开放心态,主动了解对方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避免因为语言、行为不当而引起误解和冲突。

二、思维模式不同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不同。

由于文化传承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中西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中西方人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很重视思考的深度和内涵,强调抽象思维,西方人则更注重拓展思维、逻辑分析和系统化思考。

这些差异常常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应如何化解这种冲突?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

在交流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可能影响到对方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影响到了交流的效果。

因此,在交流中,我们需要主动去了解对方,倾听对方的想法和建议,并做出差异化应对。

三、行为规范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在行为规范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独立、自主性、进取心、竞争意识,更加注重时间和效率。

而在中国文化中,强调团体、互助、合作,遵守传统礼仪和规范。

这种行为差异经常会影响到跨文化交流中的谈判、沟通等活动。

如何化解这种冲突呢?首先,在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到文化的区别,并尊重和包容。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作者简介 : 荣 臣(95 )男 , 南新 乡人 , 南教育学院副教授 , 史 学硕士 。 季 16一 , 河 河 历 ・1 4 ・ 3
维普资讯
程 。 代之 初 , 化 传统 主义 者表 现 为极 端 的文 化 保 近 文
守 特征 , 否定 对 任何 西 方 文化 的 接 纳 , 固地坚 持 传 顽 统文 化 本 位立 场 。 代后 期 , 近 文化 传 统 主义则 表 现 为
近 代 中西 文化 的冲 突 , 有 着 深刻 的 文化背 景 。 还

各 自不 同的 中 西 文化 观 , 图 在 不 同 的 文化 价 值 标 力 准下 整合 中西 文化 , 以适应 近 代变 革 的社 会 。 是便 于 出现 了文化 传统 主义 、 化折 衷 主义 、 化 虚无 主义 文 文 与文 化综 合 创新 等 近代 中国 对西 方 文化 冲击 的反应 模式 , 即整 合 中西 文化 冲突 的价值 选 择模 式 。
中 图分 类号 : 6 K2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18 0 (0 2 0 — 1 4 0 1 0 — 2 4 2 0 ) 60 3 — 5


近 代 中西 文化 冲 突 的历 史 与文 化 背景
冲突 的程 度 , 伴 随着 这一 认识 过 程而 逐 步减 弱 , 也 最 后 趋 向融 合 。
击 中 国古 老 文 化 的 历 史 必 然 与 合 理 因 素 , 国 封 建 中 文 化走 向衰 亡 的 历 史 必 然 性 与 合 理 性 , 近 代 中 西 使 文化 的冲 突具 有 一种 新 旧时 代 文化 冲 突 的性 质 。另

文化 的人 格 化 代 表 们 —— 封 建 地 主 阶级 、 近代 资产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摘要: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谐”。

在多年的发展中又被概括为各民族互相依存、长期互融的精神。

在世界交流方面要有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关键词: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汲取在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里有一部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西方文化主要强调对立和冲突,而中国的文化则是强调和谐的精神。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磨灭自己文化的短处,也要发现长处,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

每种文化都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流,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主流。

中国本身有着自己的独特社会、文化特点,都将“和谐”作为了其价值的核心。

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调节世界各国文化矛盾冲突、宗教问题、世界霸权主义、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1.1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

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

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

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

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

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中西文化冲突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冲突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一词,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至东周。

《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到了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古代中国的文化大都指的是文治与教化以及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与古代意义上的文化已有所区别。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

”在我们看来,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民族的独立和振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在人类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在各自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程里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自己民族壮大和兴旺发达的基石。

没有哪一个民族鄙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希望自己民族的文化经久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但由于地理环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使得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截然不同。

因此,当这两种文化相遇和碰撞的时候,文化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因此,对待中西文化的冲突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冲突不一定都具有消极意义。

要对中西文化的冲突有所了解,首先要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做一评析。

一、中西文化的对比与差异1.产生的地理环境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平原,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是在海洋环境中产生的。

地理环境的迥然不同决定了中西文化的巨大不同。

中国文化相对封闭和内向,西方文化则具有开放与外向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西方文化特定的海洋环境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走的是一条向外部世界寻求发展,最终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

试论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道路选择

试论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道路选择

试论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道路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交往频繁,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壁垒的打破,外国文化资本将大量输入,其文化产业将在中国迅速做大,本文以这种现象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碰撞中道路选择进行分析。

标签: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创新随着西方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增大,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念,必然冲击中国广大受众心理,伴之而来的将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碰撞。

在全球文化空内,我们对这次文化上的碰撞所采取的态度将决定我国民族文化的命运。

一、以健康的文化心态对待西方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从广度到深度都极大地震撼着原有的文化根基。

为此我们必须有健康的文化心态,有足够的勇气和文化心理准备,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场异质文化的大碰撞。

首先应当肯定,在全球文化空间内,异质文化的碰撞融合,不等于文化的同质化,不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阪依益没有民族独立和民族文化的独立,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全球化。

我们必须坚持文化的民族性,这一立场是不可动摇的。

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是离开世界文化整体联系的独立,独立并非是排他的狭隘民族主义。

民族化本身就含有世界化的规定。

自觉使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实际上是一个将世界文化民族化,将民族文化世界化的相互渗透过程。

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决定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世界性的过程。

在这场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要引导中国民族文化健康发展,必须克服情绪化的偏见,我们既没必要象躲避“瘟疫”一样害怕外来文化,也不应幻想走“复古主义”的老路。

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发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的文化心态来对待外来文化。

为了更好地加快新时期的文化建设,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反思传统文化中与现实不相符合的东西,反思我们因固守这些东西而造成的矛盾和弊病,对于西方文化,凡是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东西,我们都要大胆地吸收,克服文化上的“排他”心态,从而在多元化的文化较量中站稳脚跟。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国学思潮及其启示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中国崛起了一批国学大师,他们寻求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思维的融合,提出了“中西合璧”的思想。

本文将梳理近代国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中西文化的融合,从中探索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

一、近代国学思潮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等多重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晚清到中华民国初年,儒家文化开始凝结成为一种思想潮流——近代国学,这一潮流对于挽救中国文化的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代国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王国维、钱穆、梁启超、闻一多、杨宪益等。

他们为近代国学思潮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并强调中西合璧,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代国学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学术治国”四个字来概括。

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研究经典,挖掘文化精髓,推动国家文化重建;二是通过学术研究,修身立德,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

近代国学强调的是“以文化铸魂、以治学兴邦”,这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观和教育观,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近代国学思潮的崛起是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来的。

国学思潮对于中西文化融合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国学思潮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自主性。

这一思想是在西方知识渗透中国的背景下提出的。

在国学思潮的支持下,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

其次,国学思潮强调中西文化的交融。

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的交融越来越深入。

近代国学大师将中西文化交流视为一种吸收新思想、开拓新视野的过程,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要实现有机结合,实现“中西合璧”,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近代国学思潮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现象,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下中西文化融合的启示:首先,中西文化融合提醒我们必须强调文化的独立性。

浅谈近代西洋宗教冲击下的中国传统社会

浅谈近代西洋宗教冲击下的中国传统社会

浅谈近代西洋宗教冲击下的中国传统社会作者:李敏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9期摘要:明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下,西方因素逐渐渗透中国,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强行接受西式思想的危险,而作为身处民族危亡罐头的人民大众怎么看待这一现状?关键词:传教士;周孔徒;洪秀全;基督教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41-01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已失去了它所具有的先进性,当西方理性的光辉打破中世纪的黑暗,资本主义像一轮新日冉冉升起时,中国依旧在闭关锁国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雍正皇帝实行闭关锁国的理由是:“苟千万战舰来我海岸,则祸患大矣”。

一百多年后,他的话不幸成真。

如果说明末清初的利玛窦辈是虔诚的布道者,仅充当文化使者,客观上并未对政治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清末再次踏上中国的洋人便大不一样了,除了“教”外,多了“商”,“军”,“政”的角色,那嘹亮的船笛声,轰隆隆的炮声,对他们是多么激人心弦。

但这些洋人还是高兴的过早了,中国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征服和取代,接受十字架的中国人如九牛一毛,尽管在灾荒年间,教会通过一系列救济活动,使得百姓知道上帝的存在,仅此而已,与传教士的期望大不相称,当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曾会见李提摩太,感谢他施行赈济的同时,也坦率而略带戏谑地告诉他:“这样招收的教徒无非都是吃教的人,一旦停止付钱给他们,教徒就一个也没有了”。

外国人很费解,中国人为什么不接受上帝?原因固然复杂,但文化因素必然为最深层的因素,正如有传教士这样说:“中国人有自己的圣人,哲人,自己的学者,他们以拥护这些人而自豪,把这些人当做神明而崇拜,认为上帝远比不上孔子和其他中国哲人,基督教的宗旨无论从深度和高度,都无法同他们的圣人和智者的说教相比。

”这位传教士的认识很深刻,的确,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伦理中心主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的中国人表现出亲人伦疏神道,惟本土圣贤是崇而本能地排摈“异端”的文化心理,到近代受到现实刺激,传统文化反而更加固不可摧。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西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

然而,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一、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古代文化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文化交流也逐渐开始。

最早的时候,中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进行的。

这种交流不仅在文化艺术、货物贸易方面发生,文化的创新也不断涌现。

进入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扩张,中世纪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中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推进。

中西方文化交流让传统中国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同时也让欧美对中国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二、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因为共享某种文化而形成的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化认同是两个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的关键。

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中西方两种文化因为互相学习和了解而产生了创新和发展。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和西方各有千秋。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西方则有发达的现代科技和先进的艺术表现形式。

两种文化碰撞交流,相互借鉴,给彼此文化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性。

比如,在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的模拟游戏和VR技术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了西方的重视和关注,比如太极拳、中国国画等。

三、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然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文化冲突也是无可避免的。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产生的误解、分歧和对抗。

这种文化冲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时有发生。

首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造成了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使得文化冲突产生。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义”、“礼”、“信”等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是很普遍,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人权”、“平等”等概念在东方文化中也不是 universally accepted(普遍认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的选择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的武力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同中国文化发生激烈冲突。

在具有先进性和野蛮性双重性格的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凸显出落后性和软弱性,无力迎接西方文化的挑战,爆发了空前的文化危机。

文化危机是最深层次的民族危机。

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进行文化选择,是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迫切需要。

文化选择就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选择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指明时代发展方向的某一种文化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发展新文化。

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先后进行了三次文化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指明了振兴中华之路。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文化选择近代中西冲突具有全面性,首先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上。

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外国商品潮水般涌入,冲击着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动摇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

近代中西冲突也表现在制度层面上。

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严重冲击了中国落后陈腐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带来空前的政治危机。

近代中西冲突最根本的是表现在文化层面上。

西方文化全面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的文化危机。

面对封建主义的全面危机,地主阶级改革派首先是从文化上寻找出路,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选择。

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是从“开眼看世界”开始的。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组织编译了《四洲志》,打开了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鸦片战争之后,一些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政情、风俗的文献相继问世。

有魏源的《海国图志》、姚莹的《康鞲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的《朔方备乘》等。

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那就是以何种态度去面对看到的新世界?对此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作出了明确回答:“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师夷长技”思想的提出,使国人认识到西方不仅在物质上有先进之处,甚至是“养兵练兵之法”的制度方面也是有其优势的。

中国人开始放弃夜郎自大、自我封闭的陈腐观念,转而放眼世界,向西方寻求强国之术。

而“长技”的学习必然引发更深层次的探寻。

19世纪50年代,顺应维护自身统治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需要,洋务运动兴起,“中体西用”模式也随之提出。

“中体西用”思想源于“师夷长技以制夷”,1861年冯桂芬在《校郐庐抗议》中对此作了初步阐释:“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岂不更善之善哉。

”第一次完整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1895年沈寿康在《救时策》中的论述:“夫中西学问,本身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共同认可的模式,只在“用”的范畴上稍有所不同,早期维新派认为除了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科技,还应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两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却都是不忍割舍的,“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庶知可变者,富强之术,而非孔孟之经常也”。

“体”是指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道统,“用”是西方的“富强之术”,是为“体”服务的。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产物,本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承认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确实是落后的,需要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它对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封建道统又是极力维护的。

洋务运动可以说是“中体西用”模式的实践,洋务派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引进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知识分子,这些努力改变了中国的文化结构,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并且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冲破了原先正统意识形态的束缚。

同文馆和海防等问题的论争使“西学”在中国为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甚至得到一部分顽固派的认可。

郭嵩焘“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的论述,甚至已经初步涉及制度变革的层面,只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中体西用”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也不可能成为重振中华雄风的正确文化选择,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体西用”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先进的中国人又开始了新的文化选择。

二、中国资产阶级的文化选择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出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阶级结构,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在由外国资本家投资开设的近代企业里诞生了。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改变了中国的阶级结构,也改变了中国的文化结构,为中国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上层开始谋取政治权力,试图承担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于是一场新的文化选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悲愤,康有为联合在京应试举子1300多人“公车上书”,吹响了资产阶级改良的号角。

维新派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严复的《辟韩》《天演论》、谭嗣同的《仁学》等发表出版,他们从社会进化论的角度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宣传民权、平等思想。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七上皇帝书》等极力宣扬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维新派把洋务派对“西技”的学习发展为对“西政”的学习,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学习和仿效西方的议会制度,提出开议院、兴民权的主张。

他们创学会、办报纸、建京师大学堂等,进行广泛宣传。

在此影响下,“史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界革命”相继而起,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初步形成。

戊戌维新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第一次试图主动改变自身来适应时代需求。

相比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维新派认为中国的“体”是需要变革的,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面向西方的深层文化学习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20世纪初,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进一步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兴起,接受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和新式学堂学生积极组织革命团体,创办报刊、翻译出版书籍,广泛宣传革命思想,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译著《美国独立史》《法国革命史》等,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

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他还撰文大力宣传“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制度上的变革。

资产阶级文化首次完全脱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成为独立的社会文化,并逐步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旧有的经济基础,加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人们在精神文化上还是很难一下子适用的,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变革方式是难以完成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重任的。

面对袁世凯上台之后,复辟帝制和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科学指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民主除了政体意义更多的是指民主精神。

民主和科学的宣扬旨在从国民性上改造中国文化,实现精神文化层面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极力批孔批儒,对传统文化作了彻底清算。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仍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同封建文化的斗争,依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对此毛泽东认为:“在中国文化战线上或思想战线上…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使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被广泛接受,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加之西方列强的阻碍,中国资产阶级的努力没有成功,面向西方的文化选择也随之夭折。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文化选择中国的无产阶级诞生于鸦片战争后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开设的近代工厂企业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无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是他们的同盟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文化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是向西方学习,一战的爆发使中国人对西方文明失去了信心,新文化运动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中国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正当中国人迷茫彷徨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一这就是结论”。

中国人在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中看到了曙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迅速把目光从西方转到俄国。

李大钊撰写了《法饿革命观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先进知识分子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积极努力。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转折,中国从此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文化也开始向着新民主主义文化转变。

思想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不仅新旧文化之间有斗争,新文化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理论的论争。

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问题”、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论争,是中国文化该向何处去、该走什么路的论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政党,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逐步建立起来。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了系统阐释,他首先提出“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进而阐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所谓“民族的”,包括了反帝性质和文化的民族性;所谓“科学的”,是对中国国情的符合,是对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所谓“大众的”,是文化要为工农大众服务,中国以前的文化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民众的存在,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明确提出文化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点对文化本身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国人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的新文化。

回顾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选择,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文化选择是对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中国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文化努力,都是为了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表现出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面对外来文化冲击,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也要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

文化交流不总是双向和和平的,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中国文化是落后的,处于劣势,我们在进行文化选择时,一味的西化或固守本民族文化都是行不通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将本民族文化结合时代特色,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