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陟县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19cae70242a8956bece456.png)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学习有关说明文的知识,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积累有关桥梁的知识。
3.激发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课文内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决措施】通过课文朗读、品味语言完成【导入新课】师: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生:学生观看与桥有关的图片。
(学法指导:营造氛围)【整体感知】师: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文章介绍了哪些桥?生:学生读课文,思考文章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学法指导: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基本内容)【自主学习】师:1.指导学生如何默读。
2.找学生交流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生:1.默读2.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概括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学法指导:默读探究)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
板书: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
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已经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合作探究】师:1.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严密。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生:1.朗读语句,勾画喜欢的语句。
2.从说明方法赏析语句。
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法指导: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总结方法。
)【拓展延伸】师:仿照《中国石拱桥》的写作手法,选择自己最喜爱事物,进行介绍。
点评学生佳作。
生:学生自主写作。
小组合作交流。
佳作展示。
(学法指导:学以致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7713e73c192e45361066f556.png)
11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出示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
3.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预习导学新课导入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
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作者链接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
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文体链接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1.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1)前后左右、(2)上下高低、(3)东西南北、(4)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1)因果关系、(2)层递关系、(3)主次关系、(4)总分关系、(5)并列关系等。
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定义作用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2188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c.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五篇】篇二【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理解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使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理解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使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 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个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 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 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1、寻访文朋字友。
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 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实行交流,教师即时指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93b4cee009581b6bd9ebfc.png)
《中国石拱桥》一.导入激趣1.提供媒体资料多家媒体报道:5年来,我国发生大桥垮塌事故37起。
2.鲜明对比赵州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已经使用了14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
拱长37.4米,是当时世界最长石拱。
拱长纪录一直到20世纪才被打破。
该记录保持了1300多年。
卢沟桥卢沟桥有800多年历史,历经多次洪水、地震和战乱,至今仍在使用。
1975年该桥曾安全通过燕山石化总重430吨的超大超重平板车。
1976年,安全通过396吨的运载超大超重的乙二醇反应器的车辆。
1985年,运送大型变压器的6部超重车辆——每车重360吨,依次通过,卢沟桥安全无恙。
中国古代的石拱桥,载重能力、建筑质量,竟然远超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奇迹!这种奇迹是怎样创造的?请学习——《中国石拱桥》。
3.作者介绍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考取官费赴美留学,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
他回国后一直从事桥梁建筑和教育工作。
曾主持建造过钱塘江大桥。
通过修建钱塘江大桥培养了大批桥梁人才,其中包括修建武汉及南京长江大桥的两部总工程师。
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
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
解放后他曾发表过一百八十多篇文章,有多种外文译本,1983年出版了《茅以升文集》,并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
本文最初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选入课文后作者又作过多次修改。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提出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2.填空:①本文文体是,说明内容是。
②本文先总说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和,然后举和两个例子说明。
结尾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和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三.阅读前三段1.第一段把拱桥比作虹起什么作用?答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桥洞的形状,突出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04ba7a680203d8cf2f24d3.png)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1中国石拱桥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正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认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与记述文的差别。
教课假想一、安排二教时。
二、牢牢抓住 " 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 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说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范因引经据典而出现教课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正确用词的特点。
第一教时教课重点一、掌握课文内容,认识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
教课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发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依据实质状况办理,如学生无问题,不用多花时间。
)导言。
茅以升是我国有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筑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谈论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 " 千万座石拱桥中优异代表之作 " 。
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详尽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有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
发问:预习时,要求制作" 赵州桥、卢沟桥大要表" ,读课文此后,填写前两项(" 地点 " , " 历史和修筑年代‘勺,填得如何了?抽查,谈论,出示小黑板,依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校订。
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填写州的第三(" 构特点 " )的内容。
分别第六段,示范,5;填写关于沟的第三( " 构特点’勺的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aa7144866fb84ae55c8d36.png)
(二)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师板书生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学生发言。
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参考答案:
1、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是“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外,历史悠久,分布广 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文举例说明的作用。
洨河匀称张惟妙惟肖推崇暴涨
学生按自学指导阅读学习短文,圈划关键语句。
学生速读两篇文章,研究不同之处。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对基本概念要求准确记忆和理解。
4、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自学,理解课文,请看自学指导。
(2)出示自学指导一,引导学生看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学,同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
课 题
《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文章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理清本文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划分文章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d44946edb6f1aff001ff0.png)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与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与学重点: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品位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与学难点: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教与学方法:引导•自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预习检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残sǔn()推chòng() xiáo()河匀称.()弧.()形拱.()桥(2)听老师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说明文含义2、怎样才能将要说明的事物介绍清楚明白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3)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养成好习惯。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1、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要求:小组合作,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提示: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历史、艺术价值高。
2、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提示:外形:“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部编本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部编本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6ffb40eff9aef8941e069b.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1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
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
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
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
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
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08fae7011ca300a6c390cf.png)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二)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
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
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9dd6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7.png)
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一、初感说明文文体特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培育学生挑选、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二、利用自主探讨的学习方式,了解几种常见说明方式和作用。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伶俐勤劳的劳动人民的酷爱之情。
教学进程一、导入一、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关介绍事物有关知识的文章,这种文章叫说明文。
出示: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说明事理。
二、预习检测:弧()形拱()形洨()河陡()坡和谐()桥墩() 惟妙惟肖()匀称( )称()呼二.整体感知,初括特点快读文章,用“的中国石拱桥”归纳其特点。
要求:找出文章中相关的短语作答师:中国石拱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牢固和历史悠长等特点,作者是怎么来讲明中国石拱桥具有如此的特点呢?引出典型——赵州桥和卢沟桥三.精读赵州桥和卢沟桥,研读如何抓特点一、细读赵州桥和卢沟桥,找相应语句代表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形状像弓,拱上加拱结构匀称、保持雄姿赵州桥最古、距今1300年年古朴美观卢沟桥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河堤冲毁桥无恙第一步:齐读赵州桥部份,找表现桥特点的相关语句第二步:自读卢沟桥部份,找表现桥特点的相关语句第三步:探讨有人说: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历史悠长、形式优美和结构牢固的特点,都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只要介绍其中一座就好了。
你赞同吗?什么缘故?师:通过找句子,咱们不难发觉,作者牢牢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讲明事物,但教师更想明白是这些语句什么缘故能使说明对象的特点更鲜明的呢?二、研读课文,探讨说明方式的作用出示:赵州桥超级宏伟,全长50.82米,两头宽九、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课标陈述:1.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说明方法。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明顺序。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说明文的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4、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列图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
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整体感知1 给课文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在这里可对比一下“令人骄傲”,看看哪个答案更适合这种文体)2、速读课文解决基训一二题。
三探究内化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莫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因为赵州桥、卢沟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具有的共性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赵州桥:卢沟桥:外形:“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形式优美)是否坚固:一千三百多年,还保持原来的雄姿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结构坚固)修建时间: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历史悠久)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1)、独拱石桥:1、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赵州桥)2、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3、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古朴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2)、联拱石桥: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卢沟桥)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
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
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9、学习9、10自然段:(1)概括这段内容: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10、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
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四抓住特点写一篇说明文。
第二课时课型:新授、练习。
方法:讨论。
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体会本文的说明方法:(1)打比方。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
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NFEAF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
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
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三、探究内化《1》探究语言准确性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不能互换。
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
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
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
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加线的词能否去掉?)“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去掉行吗?)“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带点字能否删去?“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
“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
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2》、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
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
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由整体到局部(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四拓展延伸用本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事物说明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