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后的天坛祈年殿

合集下载

天坛祈年殿榫卯结构介绍

天坛祈年殿榫卯结构介绍

天坛祈年殿榫卯结构介绍1. 榫卯的魅力提到天坛,大家都知道它是北京的一颗明珠,尤其是那座祈年殿,简直就是个建筑界的传奇!你知道吗?祈年殿的构造里,有一种神奇的技巧,叫做榫卯。

听起来有点高深,其实就是古人用来连接木头的聪明办法,不用钉子,稳得很。

想象一下,两块木头像好朋友一样,紧紧靠在一起,互不分离,简直太有默契了!1.1. 榫卯的历史榫卯可不是今天才有的哦,它可是咱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得很。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琢磨这门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榫卯的花样也越来越多。

它不仅让建筑更加牢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地震,真是让人佩服!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榫卯,古代建筑可就得小心翼翼了。

1.2. 榫卯的种类榫卯的种类多得像星星一样,数不胜数。

比如说,最常见的“燕尾榫”,就像两只小鸟翅膀交叠,既美观又稳固。

而“榫头”则像小小的插头,把两块木头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简直是个小强!这些不同的榫卯设计,让每一根木料都发挥出了极致的作用,像一场完美的交响乐,和谐而又动听。

2. 祈年殿的设计说到祈年殿的设计,真的是让人拍手叫绝!它的外形高大挺拔,像一位威武的帝王,气场十足。

整个建筑都用的是木头,哇,想象一下,那种自然的纹理和温暖的色调,简直就像大自然的馈赠。

祈年殿的屋顶还特别漂亮,层层叠叠,像是一个大大的花篮,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2.1. 精妙的构造你知道祈年殿的屋顶有多重吗?可不是普通的三两层,而是整整三层呢!每一层都用榫卯连接,稳得就像老虎的屁股,绝对不怕风吹雨打。

而且,设计师们还考虑到了阳光的角度,屋顶的颜色和形状都让光线在里面流转,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这样的设计,真是用心良苦。

2.2. 功能与美感不仅如此,祈年殿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意义。

比如说,殿内的神台就是专门用来祭天的,位置可谓是精确无比,象征着人与天的和谐。

还有那木柱,特别粗壮,简直就像一根根坚强的脊梁,把整个建筑撑起来,稳稳当当。

可以说,祈年殿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祈年殿介绍

祈年殿介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天坛参观游览!我是天坛祈年殿的讲解员,现在由我为各位讲解。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 年),居京师五坛之首,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造型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当时的天坛称为天地坛,主要建筑称大祀殿,即今天祈年殿的前身,用于合祀天地。

明嘉靖年(公元年)开始实行四郊分祀制,在天地坛南方增加了圜丘坛,专用于祭天。

四坛建好后,在年将天地坛正式改称为天坛。

明嘉靖24 年(公元1545 年),天坛被改建为孟春祈谷和秋季大享的地方,大祀殿也改建为大享殿,用于秋季大享。

殿顶琉璃瓦的颜色为上蓝、中黄、下绿。

清乾隆17年(公元1752 年)再次整修,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将檐瓦都改成蓝色,象征天色。

(蓝色在中国古建筑的瓦色中最为尊贵,次为黄瓦,皇帝使用,再次绿瓦,太子居用,老百姓则用灰瓦,等级森严。

天坛不用黄瓦是因为皇帝在天坛不敢称“帝”。

斋宫绿瓦也是皇帝自认是天之子的表现。

)天坛由南北两坛组成,即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分别用于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

祈谷坛的中心建筑就是您面前的这座大殿——祈年殿。

每年正月上辛日,皇帝在此举行祈谷大典,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作为我们古老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象征,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深蕴其间的文化内涵闻名中外。

祈年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阶上,大殿通高38米,上屋下坛,屋为祈年殿,坛即祈谷坛。

金顶碧瓦,朱柱白栏,在万千苍郁古柏的掩映下,真可谓“白玉高坛紫翠重,不是天宫似天宫”。

祈年殿体现了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华丽、富贵、庄重的氛围。

天花额枋上遍布了龙凤和玺彩画,飞金走彩,庄重典雅。

祈年殿是古人按照通天的思想,根据天象设计建筑的,它综合了天文、历史、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无论从建筑形式、布局结构、还是色彩等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象征意义。

按照古代易经中的思想,天为乾,为阳,其形为三横,称为三爻(yao2),祈年殿三层檐三层坛的造型既表现了易经中的天坛形状,展现了古人独特的天文理念和缜密的建筑思维。

天坛祈年殿代表着古人的敬天礼神

天坛祈年殿代表着古人的敬天礼神

天坛祈年殿代表着古人的敬天礼神
祈年殿,是天坛公园的核心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每次去天坛,总要在祈年殿前多看几眼,因为这样的䢖筑太美了,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

资料显示,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这种设计受到了“天蓝地黄”传统观念的影响,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具体表现。

祈年殿外形恢弘威严、更有擎天之势,静雅之中又带动感,三层重檐的攒尖宝顶,三层汉白玉石坛,殿内还三层环立的28根大柱、殿顶藻井以及藻井周围环立的8根铜柱,这些都是用圆形来表现的,三重檐、三重基则是表现“天有三阶”之说,强调“天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所有的圆形构造表达了古人的“通天”思想,也呈现出了“敬天礼神”的观念,用建筑空间上立体的圆形美表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时空观。

从现在的角度看,那时处在农耕文明时代的古人对“天”的精神崇拜是无可厚非的,所以祈年殿在古人看来是天与人共通的神圣载体,古时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会亲自在祈年殿行祭典大礼,进行古老的祭天仪式为求一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祈求在这恒久的时空里保佑人们能够生生不息,这正是“天人合一”精神的真实写照。

祈年殿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在历史的风雨中也是经过多次修葺才成现在的规模,是中华人民智慧才能的结晶。

欣赏祈年殿的美,要从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角度,才能感觉到其建筑艺术的精髓所在。

尊重历史文化,天坛祈年殿匾额应该恢复满文原状

尊重历史文化,天坛祈年殿匾额应该恢复满文原状

尊重历史⽂化,天坛祈年殿匾额应该恢复满⽂原状
尊重历史⽂化,天坛祈年殿匾额应该恢复满⽂原状
历史上的祈年殿匾额上“祈年殿”三字是⽤满、汉两种⽂字写的,但1935年民国时期修缮时,仅剩下了汉⽂。

2006年修缮后,祈年殿匾、皇乾殿匾、祈年门匾三块匾额上的⽂字仍旧只有汉⽂,并未恢复满⽂。

清乾隆⼗六年(1751)改三⾊⽡为统⼀的蓝⽡⾦顶,定名祈年殿。

应该是乾隆题写满汉⽂匾额。

清光绪15年(1889)8⽉24⽇,天坛祈年殿遭雷击焚毁,事后光绪皇帝命刑部尚书麟书、⼯部尚书潘祖荫负责重建。

光绪⼆⼗⼆年(1896年)重建⼯程竣⼯。

应该是光绪题写满汉⽂匾额。

乾隆、光绪、⽬前祈年殿匾额⽐较。

⽬前的祈年殿匾额,是光绪皇帝题写的汉⽂。

匾⼤字少,显得不协调。

建议恢复满汉⽂原貌。

如果有⼈忌讳满⽂的话,那就连光绪皇帝题写的汉⽂你也别⽤,国家⽂物局⾃⼰写三个字就⾏。

天坛祈年殿

天坛祈年殿

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天坛祈年殿摘要: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经历多年整修、重建才成为今日享誉中外的著名建筑。

其采用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内部结构也很特别,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使整座殿堂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祈年殿多处设计都表现出古人对“天”的崇敬。

关键词:祈年殿结构藻井祭天北京天坛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其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寓意和表现手法,其中高38米的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已被用作北京城市的名片标识。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建在祈谷坛上层坛面正中,南向,前为祈年门,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大祀殿。

嘉靖二十四年改建改称为大亨殿。

当时的三层檐为三色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黄、绿,分别代表昊天、皇帝和庶民。

清乾隆十七年再次整修,将三层檐瓦都改为蓝色。

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焚毁于雷火,次年开始重建,于光绪二十二年完工,用工6年。

现在的祈年殿是1970年10月至1971年9月按雷火焚毁前重新修建的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大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

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

祈年殿为砖木结构,高38米,直径32.72米,坐落于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与三重檐相呼应,外观如同天和地的连结,非常和谐。

顶端以金黄色宝顶作终结,落雨时,雨水自屋顶层层滴下扩散,恍如天降甘霖、泽被苍生至神州大地这座建筑最高明之处,在于内部的木结构结合了年历的观念,以中央四根巨大金柱象征四季,撑起圆形藻井,而二十四根内外柱则分别代表十二个月与十二时辰,其总合之数又隐喻着二十四节气,正所谓“天人合一”之作。

上层檐下悬挂“祈年殿”飞龙华带匾,三层蓝色屋檐逐层向上收缩,殿顶莲花座上,安放着巨大的鎏金宝顶。

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

2023天坛导游词_2

2023天坛导游词_2

2023天坛导游词2023天坛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天坛。

我是你们的导游丁培尔,大家可以叫我丁导。

天坛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9处景观之一。

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去参观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标志。

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祈年殿四周的围墙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从下至上都是圆形的,这代表了“天圆地方”。

殿中有28根柱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长也是最精美、红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龙柱”,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第二种是位于中圈朱红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第三种是位于外圈与殿身成一体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

第二种加第三种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种总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个星宿。

据说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

天坛的美景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大家可以细细欣赏。

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玩时请注意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抹,并注意环境卫生。

两小时后我们大门口见,祝大家玩得开心!2023天坛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天坛

天坛

天坛1、祈年殿祈年殿是清王朝举行祈谷典礼的神殿,是祈谷坛的中心建筑,座落在祈谷坛砖城内。

祈年殿是一座木结构圆攒尖顶三重蓝色琉璃瓦建筑,上檐下南各悬雕九龙华带金匾,青底金书“祈年殿”。

祈年殿殿高31.60米,3层殿基合计高5.20米,通高36.80米,是北京市区最为高大的古建筑之一。

祈年殿上屋下坛,屋即祈年殿,坛即3层汉白玉圆台,台通高5.20米,上层径68.20米,中层径79.30米,下层径90.30米,各层皆绕以汉白玉石栏。

上层望柱饰以盘龙,出水饰以龙吐水,中层望柱饰以翔凤,出水饰凤首,下层望柱饰以朵云,出水饰云朵。

旧时3层坛面俱墁金砖,今仅上层坛南半区以金砖铺墁,余地皆墁以水泥方砖。

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2、祭天台圜丘又称圜丘台、祭天台、拜天台,是圜丘坛的主体建筑,它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举行祭天大典的神坛,天坛即因圜丘得名。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

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圜丘为圆形汉白玉须弥座石坛,3层,通高5.17米,各层坛面俱墁以艾叶青石,环以汉白玉围栏。

其上层坛高1.87米,坛面直径23.65米,中心有天心石,环天心石有石板9重,每重石板用9或9的倍数,合计有石板405块。

中层坛高1.63米,坛面径39.31米,亦墁以9重石板,计1134块,下层坛高1.67米,坛面径54.91米,同为9重石板铺墁,石板数为1863块。

圜丘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皆有出陛,各层出陛台阶皆9级。

圜丘雕饰多为龙饰,望柱柱头雕以盘龙,出水饰螭首,而各层须弥座间则雕以雷纹、缠枝莲纹。

北京天坛祈年殿夜景领略古代祭祀的神圣之美

北京天坛祈年殿夜景领略古代祭祀的神圣之美

北京天坛祈年殿夜景领略古代祭祀的神圣之美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祭祀的重要建筑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中,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古代皇帝们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

而夜晚的天坛祈年殿,更是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展现了古代祭祀的神圣之美。

夜幕降临,天坛园区逐渐沉寂下来。

隐藏在黑暗中的祈年殿,悄然散发出微弱的灯光,仿佛在等待着某种仪式的开始。

一尘不染的白色墙壁,在夜光的映衬下更显皎洁。

巍峨的祈年殿主体建筑,屋顶上的琉璃瓦闪烁着淡淡的金色光芒,宛如星空下的明珠,令人为之惊叹。

走近祈年殿,静静倾听,仿佛可以听到古代皇帝们恭敬祈祷的声音。

进入殿内,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巨大的檐板、华丽的装饰线条,细腻精致的花纹,无处不彰显出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墙上的画像栩栩如生,描绘了古人祭祀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

在祈年殿的主殿前,摆放着著名的“天圆地方”的圆点和方石。

这象征着古人对天地的敬仰,也是古代祭祀仪式的核心。

在夜晚的光芒照耀下,圆点和方石显得格外庄重,仿佛给人一种能量的感召,使人心生敬畏之情。

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祈年殿夜景的灯光秀。

整个祈年殿被五彩斑斓的灯光所照亮,宛如仙境一般。

灯光投射在墙壁上,勾勒出的图案栩栩如生,犹如一幅幅宝石画卷。

远处的灯光跳跃闪烁,仿佛是古代神仙在舞动,令人陶醉。

夜晚的天坛祈年殿,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

与白天相比,这里仿佛有了一种神秘的魔力,能够让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古代祭祀的神圣之美。

或站在远处,凝视着祈年殿的壮丽与庄严;或走近殿内,静静感悟古人尊崇神明的心意。

无论身处何地,夜晚的祈年殿都散发着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息,让人沉浸其中,叹为观止。

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天坛祈年殿夜晚的美丽,更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不仅是古代皇帝们举行祈年祭祀的场所,更是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与崇尚。

而通过夜景的展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体会到古代祭祀文化的庄严和美丽。

天坛变迁:前身为天地坛清代达到极盛

天坛变迁:前身为天地坛清代达到极盛

天坛变迁:前身为天地坛清代达到极盛来源标题:天坛变迁 :前身为天地坛 清代达到极盛天坛皇穹宇清末民初时期的天坛圜丘坛清代天坛规模达到鼎盛如今的天坛祈年殿十九世纪末期的天坛祈年殿■杨 征春节期间,北京各大公园里都有相应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

天坛公园神乐署里举办了“神乐之旅”,通过多种形式让人们感受传统礼乐文化不一样的特色。

对于天坛公园,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庄严肃穆的祈年殿。

其实,在最初建造时,天坛内的建筑、功用等都与现在的天坛有很大的区别。

明朝时,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后,他复制南京的宫殿格局,在北京南郊兴建了一所能够合起来祭祀天地的天地坛。

到了嘉靖年间,因为嘉庆皇帝对于天地分祀的强烈要求,在天地坛不远处兴建了圜丘坛专门祭祀天神,在北郊兴建了方泽坛(如今的地坛)祭祀地神,天地坛的部分建筑改作他用。

到了清代,特别是乾隆皇帝,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现在的祈年殿就是在原天地坛建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清朝灭亡后,天坛一度成为公园向世人开放,并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各种战乱。

幸运的是,饱经沧桑的天坛得以保存,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1、前身为天地坛1368年,大明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将首都选在了南京城,并开始对南京大规模建设。

除了修建皇宫、城垣以外,最为重要的建筑,便是各种祭坛。

朱元璋在南京的南郊兴建了圜丘坛,以祭祀昊天上帝;在北郊兴建了方泽坛,以祭祀皇地祇;东郊和西郊则分别营建了朝日坛和夕月坛,以奉祀大明神和夜明神。

除此之外,他还在皇宫南侧兴建了社稷坛和太庙,并在圜丘坛西侧建起了先农坛。

洪武十年(1377年),南京赶上了一次“极端天气”,连续很多天阴雨不断。

朱元璋认为这是把象征父亲的天和象征母亲的地分开祭祀了,于是他急忙下令将北郊方泽坛与南郊的圜丘坛合祀,并且为合祀大典专门营建了一座新的大型殿宇——大祀殿。

这座汇集了各路神仙的场所,被朱元璋命名为“天地坛”。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北京。

南京也有一座和北京一样的天坛?它是干什么的?

南京也有一座和北京一样的天坛?它是干什么的?

南京也有一座和北京一样的天坛?它是干什么的?玄武湖和平亭准确地说,“玄武湖和平亭”老照片中的建筑,应该是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相似。

祈年殿位于北京天坛的北部,前身为大祈殿,为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天坛祈年殿为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外形极为特殊,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非常罕见。

拿着“玄武湖和平亭”老照片和天坛祈年殿的照片相比,两者的确非常像。

玄武湖“天坛”(和平亭)到底是个怎样的建筑?于先生将图发在网上,引发网友的兴趣和猜测。

大部分“老南京”都模糊地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玄武湖的确有这个建筑,是菱洲动物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体用途,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是养鸽子的,有人说是养蟒蛇的。

不过,大家对于其材质的回忆较为一致,“玄武湖版天坛”是竹子搭建的,顶部是用草铺的。

为了探究“玄武湖版天坛”的身世,笔者请教了了相关研究者。

南京收藏家王世清藏有一本1959年由“中国建筑研究室”编印的油印本《南京的发展、规划及建筑》,其中提到,从1949年到1959年,南京市内主要名胜古迹都得到了整修,拿玄武湖来说,用竹子建起了水族馆、和平亭、中苏友好画廊、回民食堂等建筑物,其中.“和平亭”的设计最有意思,完全模仿北京的天坛祈年殿,只是顶部铺的是草。

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1953年,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的著名古建筑学泰斗刘敦桢教授与华东建筑设计公司(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合办过一个“中国建筑研究室”,《南京的发展、规划及建筑》书稿可能就出自这个研究机构之手。

玄武湖文史专家李源所著的《玄武湖趣史》则介绍,和平亭属于菱州动物园,建于1955-1960年菱洲动物园建设的第二阶段,是对着门的标志性建筑,用途就是养鸽子的“鸽舍”。

其实,仔细观察和“玄武湖天坛”相关的照片,能够看到上面有鸽子在盘旋。

天坛祈年殿

天坛祈年殿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不用大梁和 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 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 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 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 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 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 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七星石旁古树林立,草地整洁美观。远处 望去,连接祈年殿的长廊蜿蜒伸出,妙趣横生。
天坛长廊宽5米,长350米,共72间,又称
“七十二间连房”,前窗后墙,连檐通脊、神
厨、神库连接祈谷坛的封闭式通道。祭祀前夕, 廊内悬灯,典礼所需玉帛牲醴、粢盛庶品等一 应贡品。沿长廊送上祭坛。
长廊旁有一株特殊的古树,名曰“柏抱
天坛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 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 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进天坛东门首先看到的是七星石。七星石 始于明嘉靖年间,于大享殿东南放置巨型镇石 七块,上刻山形纹,讹传系陨石,实为寓意泰 山七峰。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亦华夏一 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石,有华 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
各神位陈放。该殿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为五间廡殿顶,上覆蓝色琉璃瓦的大殿,殿匾
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笔。
谢谢收看
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 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 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 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 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
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丹陛石雕 祈年殿巨大的三层圆形石基座共八出陛。

北海公园之祈年殿介绍

北海公园之祈年殿介绍

祈年殿是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域的北海公园内的一座古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宫殿之一、该建筑建于元代,原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宫殿,后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明清两代的宗庙之一,供奉祭祀祈求丰收的神祇。

祈年殿位于北海公园的中心区域,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祈年殿的建筑风格和结构非常精致,包括前殿、正殿和后殿等多个部分,整个建筑由许多木雕、砖雕和石雕等装饰构成,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精髓。

祈年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蒙古等多种文化元素,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祈年殿内供奉着官方祭祀的神祇,如玉皇大帝、土地神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祈福。

祈年殿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除了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之外,祈年殿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和研究对象。

祈年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是什么?祈年殿是中国古代宗庙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非常深远。

以下是祈年殿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具体介绍:历史背景:祈年殿建于元代,最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宫殿,后来逐渐演变为明清两代的宗庙之一,供奉祭祀祈求丰收的神祇。

祈年殿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宫殿之一,其建筑风格和结构非常精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精髓。

文化意义:祈年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对生命的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同时,祈年殿也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神灵的信仰和敬畏,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祀意义:祈年殿是中国古代祭祀丰收的重要场所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三,祈年殿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供奉官方祭祀的神祇,如玉皇大帝、土地神等。

这些神祇被认为能够保佑农作物的丰收和人民的安宁,因此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中非常受到人们的崇敬和信仰。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这又是一大误会。

年字的本义是五谷丰收的意思,在篆文中从千,从禾,是形。

所以祈年殿实际是帝王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而行礼的场所是殿下的圆台,那并非祈年殿的殿基,其名为祈谷坛。

祈年殿不过是为祭祀时遮避雨雪的房子,初建时为宽!% 间,纵深#& 间的黄瓦玉陛重檐重脊的方形大殿,名大祀殿。

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才将它改建成圆亭式金顶大殿,名大享殿,到乾隆时重修,才建成现在的模样。

据说,在!’’( 年的一场雷雨中,祈年殿被雷火所焚,因其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我们现在见到的祈年殿,是那以后重修的。

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即天坛。

“圜”在汉语中即为天的意思。

易经《兑卦》中说:“乾为天,为圜。

”《楚辞·天问》中也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句子,即“天有九重,是谁在主持经营它呢?”这座汉白玉石坛与祈年殿一样,是我国古代的优秀建筑。

因圜丘是祭天的地方,所以其建筑尺寸只能使用“天数”,不能用“地数”。

所谓“天数”,即一、三、五、七、九等奇数。

因《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

”天为阳,故只能用奇数。

所以修建时,全部结构都是用“鸳鸯尺”丈量出来的。

“鸳鸯尺”即古尺与今尺合用,用古尺丈量坛面直径,用今尺丈量坛高。

坛三层,顶层直径九丈,为“一九”,中层!"丈为“三五”,底层%! 丈为“三七”,全为“天数”。

三层合计)" 丈,为“五九”,正好符合《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吉兆。

《周易》中还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于是顶层的中心安放圆形中心石,又称太极石。

太极石四周嵌九块扇形石板,以后逐层递加,均为九的倍数,共九层,合九九之数,又象征天有九重。

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天帝高居九重天上。

中层、底层的石板数也均为九的倍数。

坛面周围的栏板数也有象征意义,顶层四面栏板,每面!’块,共*% 块,中层!$’块,底层!’$ 块,总计#&$块,合“一周天”#&$ 度之数。

北京天坛祈年殿体验古代祭祀的神圣与庄严

北京天坛祈年殿体验古代祭祀的神圣与庄严

北京天坛祈年殿体验古代祭祀的神圣与庄严北京天坛祈年殿是中国古代的一处重要祭祀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参观。

亲身体验天坛祈年殿所传承的古代祭祀仪式,不仅可以感受到其神圣与庄严,还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天坛祈年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由明代永乐皇帝于1420年修建,用于祭祀天地之间,恳求丰收和吉祥的仪式。

整个建筑群由“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坛”组成,它们之间的排列和设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走进天坛祈年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祈年殿广场。

广场呈圆形,象征着天地的完整和和谐。

在广场的中心,高耸着一座气势磅礴的祈年殿,建筑庄重典雅,雕梁画栋,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精髓。

站在祈年殿前,仿佛能感受到古代皇帝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的场景。

据史书记载,每年祈年仪式都是由天子亲自主持,惟独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皇帝才能与上苍沟通。

这种独特的神圣仪式给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感受。

进入祈年殿内部,可以看到仪式举行时所用的各种器具和道具,如祭祀牌匾、鼎炉和乐器等。

这些器具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寓意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礼仪之重。

游客可以近距离观摩这些古代文物,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天坛祈年殿举行的祭祀仪式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乐曲婉转悠扬,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仪式过程中的乐舞表演更是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这些传统乐曲和舞蹈,代代传承至今,成为国粹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天坛祈年殿所传承的祭祀仪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通过祭祀仪式,人们向上苍表达感激,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体现着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追求。

在天坛祈年殿体验古代祭祀仪式,除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能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庄重的氛围。

这种体验,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启迪和熏陶。

关于祈年殿的历史故事

关于祈年殿的历史故事

关于祈年殿的历史故事一、引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祈年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您盘点关于祈年殿的历史故事大全,带您领略这一古建筑的魅力。

二、祈年殿的起源祈年殿位于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祈祷丰收的场所。

根据史书记载,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多次修缮。

三、历史故事之——祈年殿的传说1.朱元璋与祈年殿明朝初年,朱元璋因战争而设祭坛,为求国家安宁而建祈年殿。

据传,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此举行了第一次祭祀仪式。

2.乾隆皇帝与祈年殿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对祈年殿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他不仅亲自指导重建工作,还为祈年殿题写了匾额“祈年殿”,并流传至今。

四、历史故事之——祭祀活动1.祭祀礼仪在明清两代,皇帝会定期在祈年殿举行大型祭祀活动。

这些活动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包括斋戒、祭器准备、祭祀仪式等环节。

2.民间祭祀除了皇家祭祀,民间也会在特定时节举行祭祀活动。

这些活动多与农事、丰收等相关,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五、历史故事之——文化传承1.建筑艺术祈年殿作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其建筑风格和技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独特的建筑构造和装饰细节,展现了古代建筑师们的卓越才华。

2.文学作品中的祈年殿自古以来,祈年殿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描绘为具有神秘色彩的场所。

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中,都有对祈年殿的描述,使其成为文学作品中传达文化内涵的重要符号。

3.非遗传承2006年,天坛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天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祈年殿也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六、结语祈年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从明朝初年的朱元璋到清朝乾隆皇帝,从严谨的皇家祭祀到民间的农事祭祀活动,再到文学作品中的神秘描绘和非遗传承的价值,祈年殿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祈年殿简介

祈年殿简介

• 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互融合
• 通透的采光与通风设计
祈年殿的功能分区
• 祭祀区与休息区的划分
• 皇帝与百官的活动空间
• 辅助设施与服务的配置
祈年殿的建筑技术与工艺特点
祈年殿的建筑技术
• 木构架与石柱的搭建技术
• 独特的攒尖顶与宝顶施工技术
• 高大建筑的抗震与稳固技术
祈年殿的工艺特点
• 精湛的雕刻与镂空工艺
• 以木结构为主,宏伟壮观
• 独特的攒尖顶与宝顶设计
• 雕刻与镂空的艺术手法
• 融合了皇家与宗教元素
• 高大的石柱与精美的石栏杆
• 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与屋顶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与空间布局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
• 木构架与石柱支撑的主体结构
• 丰富的彩画与壁画装饰
• 高大的台阶与扶手
祈年殿的空间布局
• 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感强
• 加强旅游形象与品牌宣传
• 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
•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度
• 提高祈年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
• 丰富的旅游服务与设施
• 丰富旅游产品线与旅游活动
响力
•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祈年殿的参观游览线路与导览

祈年殿的参观游览线路
• 主要参观区域与景点
• 合理的游览顺序与路线安排
• 避免游客拥挤与疲劳
• 彰显皇家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与尊崇
• 祈求丰收与国泰民安
02
祈年殿皇家祭祀活动的流程与内容
• 祭祀前的准备工作与仪式
• 皇帝与百官的祭祀活动
• 祭祀后的庆祝与娱乐活动
03
祈年殿与皇家祭祀活动的关联
• 祈年殿是皇家祭祀活动的核心场所

对《天坛祈年殿》进行欣赏评述

对《天坛祈年殿》进行欣赏评述

天坛祈年殿是北京市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下面我们将对天坛祈年殿进行欣赏评述,从历史背景、建筑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一、历史背景1. 天坛祈年殿建立于明代永乐年间,是用于祭祀天地神灵以祈年丰收的祭坛。

2. 天坛祈年殿所在的天坛公园是我国最大的祭天神庙建筑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裙之一。

3. 天坛祈年殿曾经是我国古代皇帝举行祭天祈谷仪式的地方,体现了古代我国人对自然和农业的崇拜之情。

二、建筑风格1. 天坛祈年殿为圆形建筑,有三重环形围墙,外圈墙以地势高低构筑成圆形土耳墩,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2. 祈年殿主体建筑为方形,呈现出典雅的气势。

殿顶为三层楼阁式结构,寓意天人交往和祈年之意。

3. 建筑整体色调为明黄,融合了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体现出皇家庄严与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

三、艺术特色1. 天坛祈年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一,融入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文化和精湛技艺。

2. 祈年殿的建筑结构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榫卯结构,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3. 整个建筑的装饰和雕刻线条流畅,寓意丰收和祥和,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四、总结评述天坛祈年殿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其建筑风格雄伟典雅,艺术特色独特,融入了古代我国人的宇宙观念和对自然的崇拜之情。

在现代,天坛祈年殿依然是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遗产,值得人们去欣赏和学习。

天坛祈年殿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精湛的工艺艺术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和参照的典范。

天坛祈年殿的壮丽建筑和丰富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建筑工艺上,祈年殿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榫卯结构,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这种古代木质建筑不仅在结构上独具特色,在防火和抗震方面也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北京皇家园林—天坛:《祈年殿》(祈谷坛)〈北京九坛八庙之一〉

北京皇家园林—天坛:《祈年殿》(祈谷坛)〈北京九坛八庙之一〉

北京皇家园林—天坛:《祈年殿》(祈谷坛)〈北京九坛八庙之一〉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

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

坛北有皇干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

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

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祈年殿在建筑上出色之处是,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块互相衔接的榜、桷,支撑着三层连体的殿檐。

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

其附属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燔柴炉、瘗坎、具服台、走牲路及72间长廊等。

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石上镂刻山形云纹图案,是明嘉靖时放置的镇石。

这座大殿坐落在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

这个台基与大殿是不可分的艺术整体。

当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那条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有一种从天上下来的感觉。

天坛简介

天坛简介

皇穹宇
特色
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历史上皇 穹宇围垣的传声功效颇使人迷惑,长期以来人们无 法科学地解释这一现象。1953年,汤定元教授对皇 穹宇建筑的声学效果进行了测试,认为皇穹宇围垣 周密,表面光洁,使声波不被墙体吸纳,进而发生 了反射,于是产生了回音,形成了独特的声学现象。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天坛诸建筑的回声现象进行的 科学解释。 另外,有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的三音石。三音 石位于皇穹宇殿前的甬道上。站在三音石那里击掌 可以听到三声回声,这种现象叫做人间私语天闻若 雷。寓意着人间言行都被天神所洞察。
路 线


主要景点
祈年殿
皇穹宇
神乐署
简介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 泰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 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 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 原样重建。 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 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祈 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 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 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天 坛
天 圆 地 方

化 做 游 人 谈 笑 篇
古 今 多 少 帝 王 梦
华 章 史 纪 入 藏 笺
皇 诏 龙 吟 成 古 迹
古 佛 神 灵 佑 万 川
红 坛 碧 瓦 演 天 地
焚 香 祈 愿 祷 丰 年
足 踏 圆 丘 祭 昊 天
游 天 坛 章

简介

攻略

线路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 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 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 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 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 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 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 皇乾殿、祈年门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
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
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
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
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
• 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 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殿内28根大柱的寓意: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彩绘金碧辉煌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祈年殿采
龙饰瓦当和滴水
• 龙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 因此,
• 龙的形象在我国传统皇 家建筑中
• 最为常见。图中的琉璃 瓦当和滴水
• 上均采用龙的形象作为 装饰,整体
• 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气势。
• • • •
突并 最 相 圆
出全 上 互 形
祈 。 部 部 呼 藻 年 贴 穹 应 井 殿 金 顶 , 与
处中藻祈
北京天坛祈年殿以及它的配殿
抬梁式大殿梁架剖视图
• 下檐额枋上安装五踩斗 栱,中檐为七踩斗栱, 上檐为九踩斗栱。斗栱 出跳随檐的升高而逐层 加高,层次明朗突出。 上层圆顶部分,先在4 根盘龙金柱上作四方形 梁架,再在抹角梁处架 童柱和梁架,然后在上 面安上弯曲的檩枋垫板, 铺上椽板简瓦,形成一 个圆形殿顶
精祈 的妙 誉年 文的 为殿 化建 建是 内筑 筑中 涵构 艺国 美 使思 术古 好 每, 与代 的 一优 技木 享 位美 术结 受 参的 的构 。 观艺 完的 者术 美经 都造 结典 得型 合之 到, 。作 了丰 他,
富被
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
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
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
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
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
的藻井是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 华贵。
祈年殿宝顶
天坛祈年殿最上层屋顶上段覆盖原杏黄色 鎏金宝顶尺度较大,宝顶总高约6米, 直径约3米,顶部平面部分可供四人围 坐打扑克。巨大的宝顶给祈年殿建筑增 添了高大雄伟感和神秘感
屋瓦的色彩
• 祈年殿的屋顶为三重檐, 顶上覆盖蓝色的琉璃瓦。 明代最初建成的祈年殿 三层并非采用统一的
天坛祈年殿
天坛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始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 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 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 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 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 和外坛,形似“回”字。两 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 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 着“天圆地方”。
• 蓝色琉璃瓦,而是由上 到下依次为绿,黄,蓝, 象征着天地万物,后来 在清乾隆年间将屋瓦改 为统一的蓝色。蓝色的 琉璃瓦是天的象征,体 现了古代帝王对天的虔 诚之心。
北京天坛祈年殿圆形汉白玉台基
北京天坛祈年殿汉白玉栏杆上的雕刻
天坛祈年殿顶部外面细节
• 祈年殿从石雕件来讲: 上层石栏望柱饰“盘龙”; 中层石栏望柱饰“凤”; 下层石栏望柱饰“朵云”。 祈年殿内外檐均饰“龙凤和玺 彩画,金龙飞舞,彩凤翩翩”。 祈年殿藻井的正中同样有金色 龙凤雕饰。
梁 理 心 井 年
,饰中殿
架 在 有 的 外
青龙斗部
绿凤拱屋
之 色 浮 层 顶 藻 的 雕 层 的
井 色 图 递 圆
调案进形
中,,造显型得尤为
天 坛 祈 年 殿 内
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 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 是清王朝举行祈谷典礼 的神殿,是祈谷坛的中 心建筑。每年皇帝都在 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 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殿周围设置格扇门, 中间放一个长案、一把 皇座和一架围屏,内放 神祗牌位。东面设两套 屏风,大椅、长桌、供 奉帝王先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