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方向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摘要:一、引言二、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含义和特点1.三位一体的含义2.思政育人模式的特点三、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1.课程设置2.教师队伍建设3.学生参与四、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优势1.系统性强2.针对性强3.实践性强五、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应用案例六、总结正文:【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新时代下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含义和特点出发,分析其实施策略,探讨其优势,并通过应用案例,进一步阐述其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含义和特点】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指通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参与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形成一体化的思政育人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位一体的含义:三位一体,即课程、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课程是载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
2.思政育人模式的特点:首先,这一模式具有系统性,它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其次,这一模式具有针对性,它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
再次,这一模式具有实践性,它强调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政教育。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要想实现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
这些策略主要包括:1.课程设置:课程是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载体,因此,必须设置合理的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
在课程设置中,要注意把握课程的政治导向,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增强课程的时代感。
2.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主导,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性研究
口 冯德 勇
( 阳职 业技 术 学院 , 绵 四川 绵 阳 6 10 ) 20 0
摘 要 : 学做 三位一体教 学模式也 可以被称 为体验式教 学。通过教 学做 三位一 体教 学模 教
式、 板块教 学和主题专题教 学把 高职 院校思想政 治课从教材体 系向教学体 系转化 , 从而把 高职 生
学 实 效 性 问题 研 究 》 指 出 “ 变 以往 的单 一 教 学模 上 改 式 , 极探 索 多种有 效 的授课 形式 。如项 目教 学法 , 积 即
当前 , 高职 院 校 与一 般 本科 高 校 在 思政 教 育 上 使 用 类似 的教材 , 而学生 的综 合素质 不可相 提并论 , 以, 所
关键 词 : 学做三位 一体 ; 学体 系; 教 教 思想政 治教 育 ; 有效 性
中图分类号 : 1 G7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1 4 2 1 ) 4 O 9 3 1 7 —9 5 (0 2 O —0 4 一O
一
、
引 言
性的。如 , 曲士英教授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设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的 重要 性 和 必要 性认 识 不 深 , 乏 缺
认 同感 , 响 了思 想政 治理 论课应 有 的教 学效果 , 影 影 也
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主渠道 作用的充分发挥。第二类文献是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 ” 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问题 。毛大龙在《 论高职院校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创 造 性转 化 》 中指 出 “ 高职 思想 政治教 育
需 要 提 升创 造 性 转 化 能力 , 以人 为 本 的理 念 是其 指 导 思想 , 过改 变 ‘ 课 ’ 通 两 教学 方式 , 的是在“ 指 两课” 教育
做好学生思政
做好学生思政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这给学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政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做好学生思政工作的关键路径与实践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明确思政工作的目标与意义思政工作,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思想素养,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思政工作的目标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作方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个体行为的内在规范,是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
思政工作应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政治觉悟是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当,是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前提。
思政工作应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使其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3. 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其全面发展的核心。
思政工作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思政工作的内容与形式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思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内容与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1. 内容创新。
思政工作应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同时,还应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丰富思政工作的内涵。
2. 形式创新。
思政工作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网络思政阵地,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
三、构建思政工作的协同机制做好学生思政工作,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新时期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索
缺乏对多元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和探索
03 三位一体思政育 人模式构建
构建背景与意义
背景
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教育环境的新 变化、教育方式的新需求等。这些挑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传统的思政育 人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打造具有特色的校 园景观和文化设施, 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 境。
3. 加强校园媒体建设 ,利用校报、校园网 、微信公众号等渠道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国家教育方 针。
05 三位一体思政育 人模式实施效果 与展望
实施效果分析
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明显 提高,培养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施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一些学校在实施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时存 在形式主义现象,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效果不 尽如人意。
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难以对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展望与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育理念
01
加强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三位
详细描述
1. 制定思政课程大纲和教材,确保教学 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教 育方针。
案例二:实践思政育人模式实践
详细描述
2.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事业 单位、社区等合作,建立长期稳 定的实践合作关系。
总结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 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思想 政治理论知识的内涵和意义。
1. 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包括社会 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活 动,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最新版)
目录
1.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概念和背景
2.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3.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
4.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正文
【1.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概念和背景】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这一模式的提出,源于我国教育部门对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重要创新。
【2.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思政化,素质教育实践化。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提升课程教育的思政功能,突出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
【3.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化,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设置,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必修的课程。
(2)推进课程教育的思政化,要求所有课程都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融入思政元素。
(3)突出素质教育的实践化,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质。
【4.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积极作用。
构建高职思政课三课一体的教学体系
构建高职思政课三课一体的教学体系作者:姚雪晴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9期[摘要]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就业理念,使其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观。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重要教学课程类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应用三课一体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构建高职思政课三课一体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构建;高职;思政课;三课一体[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204-01高职院校是我国专业社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地,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课素养,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思政课教学中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内涵和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在教学中应用三课一体的教学体系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和提升的同时,促进形成现代职业教育长效机制。
针对高职思政课三课一体教学体系构建基本方法和要求,需要在实际分析中展开研究与讨论。
以下是关于高职思政课三课一体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及要求分析。
一、课堂实践,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高职思政课教学应用三课一体教学体系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其中课堂实践是常见的学习体验形式。
在思政课教学中老师对课本中的主体内容部分进行讲解,听取学生的学习意见和学习感悟,然后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讨论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以PPT演讲的形式完成内容分析与论述。
三课一体教学围绕的中心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和专题理论教学,学生在分组中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制作专题,专题内容可以围绕社会热点事件或生活现象等。
[1]学生在课件制作与PPT演讲中能够添加更多自身的想法和意见,课程思考与实践部分均增多,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
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目标
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目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的目标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性格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是指在课程设计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和德育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课程目标与效果。
其主要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阐明师生在思想上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课程思政三位一体这一框架下,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阐明由师生所带来的各自的思想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
这样能在教育中让师生进一步阐明各自对社会和自己价值的认知水平,切实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再根据这些观念来引导他们思考和判断自己的行为。
二、明确学科的目的与意义在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理念下,要把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科教学具有更高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意义性。
一个好的学科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都是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实现的。
三、落实德育的本质和价值德育是课程思政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品德修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德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明白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责任,从而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学校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学科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成为有价值和有品德的人。
当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者全心投入,学校和家长的配合,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这一教育理念不断深入落实。
“三位一体”中职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建构
“三位一体”中职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建构作者:华秋红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7期华秋红(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无锡214000)摘要:中职生是生源大战下被选择后的不可选择品,文化知识等基本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中职生群体有着世界观、人生观等观念尚未成熟等劣势,同时加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行为和学生个体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不良思想在中职生群体中蔓延。
本文在中职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三位一体”中职生思政教育——家庭、学校及自身教育集合体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职生群体;思想特点;三位一体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9-0-01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各级职业院校的中职生群体有着自身特点,需要更好的策略来教育管理他们。
一、中职生群体思想特点1.理想信念日趋明确,世界观、人生价值取向等有偏差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的灵魂和行动的标尺,是中职生成长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政治保证。
现代的中职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个人目标选择趋于理性,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务实进取。
但是,在国内外大环境和学校、家庭,网络小环境的影响下,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更趋明显,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较为缺乏,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越来越被更多的学生所接受。
2.有一定法制、纪律意识,文明道德修养缺乏部分中职生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处理问题感情用事,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肆意放任,容易受不良信息诱惑。
中职生对于道德的认知能力,大部分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在认知与行为方面还存在着脱节的现象。
部分中职生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缺失,行为言语粗俗、不尊重他人劳动、损坏公共设施、浪费资源、不讲诚信等,甚至有些不道德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社会形象。
3.个性特点鲜明、自我意识突出、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较为淡薄中职学生基本是90后,注重自我感受,追求自我支配、自我消费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摘要:
1.介绍三苏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阐述将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3.分析如何将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4.总结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和展望
正文:
【提纲】
1.介绍三苏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苏文化是指由北宋文学家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所创立的一种文化现象。
他们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三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苏文化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阐述将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将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三苏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3.分析如何将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三苏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将其与思政课理论相结合。
其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三苏文化遗址、举办三苏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三苏文化的魅力,增强学习效果。
最后,鼓励学生从三苏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落地。
4.总结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和展望
三苏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还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思政课“三位一体 四步走”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原理”课程为例
课程为例
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变革。在思政课教学 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 才,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次演示以“原理”课程为例,探讨 一种基于思政课“三位一体、四步走”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以期 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往往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重课堂教学、 轻课外学习等问题。而基于“三位一体、四步走”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 以有效地弥补这些不足。该模式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和四个步骤,旨在实现学生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制作精良的SPOC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 案例分析等,以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 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谢谢观看
四、结论与展望
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方法。在采购管理课程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其他课 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 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 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 作。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 讲解。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以加深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课堂测试和作业,以检验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巩固学生的知识。
“两课融合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
“两课融合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背景下,将“两课融合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纳入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关观点和建议。
首先,将“两课融合三位一体”理念贯穿于思政课程设计的始终。
这一理念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融合,使思政课程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又紧密联系中国实践,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问题。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重要内容,增强他们的思想认同感和价值观念。
其次,注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与针对性。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采取实践性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思政课程所学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根据当前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最后,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协作。
在“两课融合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中,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与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让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还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培养他们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两课融合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位一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如何构建一套效果优良的思政教育体系,则是高校教育领域亟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之一。
为此,本篇文章将以“三位一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
一、什么是“三位一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三位一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指的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院特色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三个方面构成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部分,学院特色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学生社团活动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有力推动者。
这三个方面分别强调了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群体性,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构建“三位一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
为了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政教育水平;(2)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倡导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4)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渗透的探索;(5)加强课程评估机制的建立和改进,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2. 健全学院特色课程体系。
学院特色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
为了构建健全的学院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2)加强课程评估机制的建立和改进,推进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契合的课程开发;(3)建立与学生生涯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心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4)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合作。
3. 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推动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有力推动者。
(完整版)高职学生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方向
高职学生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方向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
中国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在逐年上升,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活力,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动力。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来看,目前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模式、“就业导向”模式和“双证书制”模式等,它们相对于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进步的。
这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彰显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与优势,并且带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各种改革。
然而,新模式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忽视学生的后续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淡化了高职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当今中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线批量生产为主,企业偏重于人才的操作技能,而这种被简化为培养掌握操作技能劳动者的高职教育,是远远无法适应2l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的。
如果高职教育只为了填补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的数量缺El,仅满足于充当缓冲社会就业压力的捷径,而不考虑学生就业的持续性和终身职业发展,不赋予丰富的育人内涵,不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实现自我潜能后的个人与社会价值,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关心他们的成长,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那么,中国高职教育将难以对抗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扭曲人才观,最终无法赢取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同。
高职院校并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班,作为学校,首先要培养的是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实用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重复劳动的“工具人”。
因此,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着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高职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德育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然而,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怎样实施有效的课程思政,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了摆在高职院校教育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以“三教”改革视域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探索方法。
一、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将面对各行各业,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解决社会问题、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思政课程的多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方法1.构建“三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
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课程,毛泽东思想作为基本思政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拓展课程。
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保证学生系统全面地接受思政教育。
2.推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指通过课程、实践、研究三个方面,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
2.实践思政: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意义在于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使思政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同时,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了实现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政意识和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中。
2.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包含思政教育内容的教学计划,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3.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拓展实践教学: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文艺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加强合作与联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总之,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一种全面、系统、科学的育人模式,旨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制定教学计划、丰富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加强合作与联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实施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专科医学院校“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 . 1 坚持 以学生为 主体 的原则
育人功能是思想政 治理
论课 的一 个 重要 功能 ,实 现育 人就 必 须坚 持 以人 为本 ,
以学生 为主体 的原 则 。以学生 为主体 的原则体 现在实 践 教学中就是培养 学生 的能动性 和创 新性 ,能够 自主提 出 问题并解决 问题 。在思 政 课 实践 教 学 中,教 师 是 主导 , 主要 负责给学生 以知识 的引 导并选 择 相应 的实 践方 式 。
专科 医学院校“ 三位一体 ’ ’ 思政课 实践教 学模 式 的构建 ※
魏 晓 波
( 河南省漯河 医学高等专科 学校 ,漯河 4 6 2 0 0 2 )
摘 要 :思想政 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主要 以理论知识 为依 据,以强调创 造性和 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 式,引导 学生有 目的地参加课
[ 4 ] 孔丽君 , 胡金 霞. 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 中的实践与效果[ J ] . 中国高等医学 教
育, 2 0 1 1 , ( 1 ) : 7 0 - 7 1 .
为设计 性试验 的特点 ,更 由于本课 程 的特点 “ 工艺多 样 性” ,实验 内容就 比较验证 性试验复杂得 多 ,需 要用到的
2 O l l , 2 9 ( 5 ) : 9 5 — 9 6 .
[ 3 ] 许小洋 , 许 继德. 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 的效果 反馈及对策F J ] . 山西 医科大学 学
3 . 2 实验 内容繁杂
增加 了实验 准备人 员的工作 量 因
报: 基 础医学教育版 , 2 0 1 0 , 1 2 ( 2 ) : 1 8 6 - 1 8 8 .
作为主导的思政课教 师要充分 尊重学 生 的主体 地位 和创
做好中职课程思政建设
做好中职课程思政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也日益凸显。
其中,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做好中职课程思政建设。
要确立课程思政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理念,才能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把课程思政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明确其重要性,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要开发适合中职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使之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
因此,应该组织教师开发贴近学生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要加强教师的思政培训。
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思政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思政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才能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如何,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估。
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做好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确立正确的理念,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分析摘要:职业院校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场所,并不单单是为了将基础知识理论教授给学生,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思政教育体系融入到职业院校课程中,能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地位,也要重视自身的思想品质,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思政教学;教学体系引言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部分职业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往往会比较忽略,而且部分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时也只是履行学校给予的任务,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想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
1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虽然职业院校近些年发展的越来越好,但由于未来所面临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工作性质、晋升空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劣势,很多学生不愿意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而且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和高等学府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家长不愿意将学生送入到这类的职业院校中。
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但部分职业院校院校整体教学经济水平较低的影响,对于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职业院校虽然开展了思政教育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其他兼职教师担任,教师只负责课程的讲解,至于学生听了多少吸收多少并不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直线下降,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职业院校产生了较严重的偏见。
1.2教师能力水平不足在职业院校中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主要由思政教师来进行负责,非思政教师主要负责教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并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通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为例
专业建设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通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为例文/常 晨 胡叶茂摘 要:课程思政是德育的重要环节。
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论。
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既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又要将这一理念贯彻到教学体系中。
本文以高职专业课程通用管理技能开发为例,从加强教学体系顶层设计、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注重教师素质培训、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以及深挖教学内容等方面寻找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点,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教育理念 路径课 题:本文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党建与思想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通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为例(SZY_SZ201816)的研究成果。
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已然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专业课程作为“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开发专业课的育人潜力,融入思政理念,挖掘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
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每个环节,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中,每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旨在体现德育元素,每门课都力图上出“思政味道”,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扛起“育人担”,形成一个全员、全课程共同构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同频共振。
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专业教师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一是更新课程理念,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改变高校的过去专业课教书和育人两层皮的观念,树立专业课既要传授知识也要价值引领的新课程观;二是完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是围绕着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很少考虑德育的内容,而德育缺失是不可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能够弥补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三是提升教师素质,专业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牢记传道的责任,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四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生三位一体思政教育方向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
中国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在逐年上升,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活力,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动力。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来看,目前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模式、“就业导向”模式和“双证书制”模式等,它们相对于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进步的。
这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彰显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与优势,并且带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各种改革。
然而,新模式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忽视学生的后续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淡化了高职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当今中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线批量生产为主,企业偏重于人才的操作技能,而这种被简化为培养掌握操作技能劳动者的高职教育,是远远无法适应2l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的。
如果高职教育只为了填补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的数量缺El,仅满足于充当缓冲社会就业压力的捷径,而不考虑学生就业的持续性和终身职业发展,不赋予丰富的育人内涵,不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实现自我潜能后的个人与社会价值,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关心他们的成长,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那么,中国高职教育将难以对抗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扭曲人才观,最终无法赢取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同。
高职院校并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班,作为学校,首先要培养的是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实用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重复劳动的“工具人”。
因此,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着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高职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德育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足之处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学者们对其研究不断地深入,对解决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行为品德问题、心理问题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的多样化,经济转轨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高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生源的质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技能轻理论的学习习惯、社会的偏见、就业压力等,使得高职学生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些比普通本科大学生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如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控能力差、日常教育管理难度大、学习压力大等。
这些特点使他们的依赖性更强,吃苦精神更淡薄,逆反心理也更强。
高职学生环境的复杂性、生源的多元性以及思想道德的差异性等,呼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准确把握高职生的思想特点,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从目前来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存在着不足,突出体现在:第一,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得多、范围广,对高职学生研究得少。
学者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影响力、涵盖面较广,成果较多,但因高职的办学时间不长,许多院校是由中职转办高职的,因而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相对较薄弱。
第二,许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角度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单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综合性的研究。
第三,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存在着课程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各部门之间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部署,没有总体的计划和安排,教学之间的交流与研讨甚少。
第四,将学生工作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社科部的课程改革实践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等大德育资源全方位结合起来的研究几乎没有。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方向,补充新内容,采用新方法。
三、“三位一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三位一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就是从高职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实际出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学工处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改革,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形成完整、系统而又高效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工处的日常管理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绝不是简单的三者相加,而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心育、德育一体化的相互渗透、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可以称之为“道德灌输一心理健康一日常管理”的教育模式,这既是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又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三者有机整合,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提高育人水平和能力,更符合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高职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使高职生成为“知识人”的同时,还要成为合乎需要的“社会人”“现代化的人”,让他们在心理上能正视、融入社会;在知识上能理解、分析社会;在行动上能作用、效力社会。
而课堂教学则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它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尊重的理念”“发展的理念”“成才的理念”“服务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应考式”教学模式,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使教学始终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需要紧密联系。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深度参与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互动教学法、主题讲演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践活动体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使教学变成学生参与的“听、看、读、议、写、讲、做”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腿,动手,动脑,动笔,动口,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使思想政治课从“意义世界”回到“生活世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眭。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等途径,有组织、有目的地针对人们的心理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促进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健康情感教育、恋爱与健康教育、优化人格教育等。
只有构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的高职院校德育,才是充分有效的高职院校德育。
一方面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院校德育,会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更好的加强和改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德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德育过程是大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要按照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基础、授予广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品格来进行,才能使合理的内化走向理性的外化。
日常管理与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这是学工处的职责。
学工处的日常工作,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规范办学为原则,以加强教育管理为手段,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道德、情操、文明行为、纪律、安全、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科技制作、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中,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因此,学工处的工作强调的是学生的13常管理和行为规范,为课堂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
(一)突出一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整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突出了德育工作的中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认同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推进每位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职业领域的充分发展,尊重和满足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和受教育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内涵来看,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全面、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以人为本的高职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改革思路,实践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学生工作处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积极向上和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等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项原则“三位一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在具体开展的工作中注重坚持四项原则: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既坚持探究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又狠抓学生的日常规范管理。
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后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既坚持课堂中教学,又注重开展课后教育。
三是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既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共性,更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教学改革与实效性等紧密相结合的原则。
从共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创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三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的融会贯通与相互促进第一,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工处的El常管理三者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有相通之处。
三者工作面向的对象都是学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均要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关于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健康和谐的完美人格。
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三者在方向上是一致吻合的。
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方式与创新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从这个意义的层面上看,三者都是以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服务和忠诚于统治阶级的国家公民为最终目的,都力图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国守法,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立、自律、自强的,积极进取、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