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九课 猜猜看

合集下载

选听 猜调-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选听 猜调-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选听猜调-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选调的概念,掌握选调的方法;2.进一步认识乐调,掌握唱调的方法;3.提高音乐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选听1.选听的概念:是指听到多个声音后,选择与指定声音相同的那个;2.教师和同学模拟“选听”游戏,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

2. 猜调1.猜调的概念:是指根据旋律来猜测这首歌所对应的调式;2.分类介绍主要的8个乐调,让学生初步了解乐调的特点;3.让学生听一些简单的旋律,指认所对应的乐调,并猜测所听旋律的调式。

3. 唱调1.唱调的概念:是指把歌曲的旋律唱出来,并正确地把握唱调的步骤;2.讲解歌曲的唱调方法,让学生跟唱并练习。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引导式教学;3.个别差异化教学;4.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选听1.教师介绍选听的概念,并与同学们模拟“选听”游戏,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2.分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轮流发出“选听”的指令,其他小组成员要听到指定的声音,并选出与之相同的声音。

每轮游戏都要有小组得分并进行总结分析。

2. 猜调1.教师从主要的8个乐调中,挑选简单的旋律进行讲解;2.请学生听音,指认所对应的乐调,并从课本中找到相应的介绍,讲解乐调的基本特点;3.让学生猜测所听旋律对应的调式,并相互交流讨论。

3. 唱调1.教师介绍唱调的概念,并分别讲解起调、终调、主旋律等唱调的关键点;2.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先听音乐,再跟着教师唱调;3.教师和学生分别唱歌,让学生了解唱调的正确性。

五、作业1.在家中进行有关选听和猜调的游戏;2.猜测5首不同曲风的歌曲的曲调,并写下自己的猜测理由;3.家长、亲戚或朋友录制一段音乐,进行选听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乐乐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猜调和唱调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教学中个别差异化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同时,学生也养成了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九课(听赏与跟唱)娃哈哈教学设计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九课(听赏与跟唱)娃哈哈教学设计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九课(听赏与跟唱)娃哈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湘艺版。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本首歌曲共有四句歌词,每句歌词都充满了童趣,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他们喜欢通过歌唱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的音乐基础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演唱《娃哈哈》这首歌曲。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四四拍子的节奏。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娃哈哈》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四四拍子的节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娃哈哈》的歌词、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节奏练习。

3.教学音频:准备《娃哈哈》的歌曲音频,用于播放和跟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娃哈哈》的歌曲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名字,然后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注意强调四四拍子的节奏。

随后,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期间,可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四四拍子的节奏。

小学教学: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听赏与跟唱)娃哈哈》教学设计+5

小学教学: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听赏与跟唱)娃哈哈》教学设计+5

《娃哈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新疆舞蹈感兴趣,能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学习《娃哈哈》的舞蹈动作过程中,能够感受新疆音乐舞蹈动作热情奔放,感受歌曲中朝气蓬勃、欢快的气氛。

【知识与技能】完整地有表情表演舞蹈《娃哈哈》。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具体的舞蹈动作,有表情表演舞蹈《娃哈哈》。

【难点】进行自由编创新疆舞蹈。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手绢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教学:播放新疆舞蹈的音乐,学生随音乐边做律动边走进教室。

2.多媒体展示新疆的舞蹈图片,学生直观感受舞蹈动作3.教师播放歌曲《哇哈哈》,展示舞蹈动作。

(二)新课讲授1.播放视频新疆歌舞《哇哈哈》并提出问题:歌曲《哇哈哈》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曲,你们知道它是哪里的歌曲吗?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你们记住了几个动作?教师总结:这首《哇哈哈》是我国新疆地区的儿童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情绪高昂。

听起来使人感觉很轻松,使人不自觉地想要跟着乐曲打拍子、拍手、或者翩翩起舞。

2.再次播放视频新疆歌舞《哇哈哈》学生跟随音乐模仿视频里的动作。

3.学唱歌曲4.老师带领学生学跳舞蹈动作①教师带领同学们热身,先练习几个基本动作,如垫步、转圈、脱帽手、动脖子等等。

②将舞蹈动作分解。

逐个动作教学。

③解决同学们的重难点动作:脱帽手(左脱帽、右脱帽) ;晃头移颈。

④在分解动作表现基本准确的原则上,将几个动作前后组合,教师边唱边打拍子,带领学生共同舞蹈,保证作品的完整性。

⑤再次播放视频新疆歌舞《哇哈哈》,感受新疆小朋友跳舞时的热情欢快情绪。

(三)拓展延伸1.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舞蹈编创2.配合音乐,小组表演。

教师评价(四)小结作业同学们今天表现的不错,老师好像看到了大家和新疆小朋友一起跳舞时欢快、可爱的表情。

请大家下课以后以小组的形式再次编创舞蹈动作,下节课我们分组进行精彩的表演。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九课 (听赏与跟唱)娃哈哈 教案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九课 (听赏与跟唱)娃哈哈 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九课(听赏与跟唱)娃哈哈教案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作品,属于湘艺版教材。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场景,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重复,易于学生学习和跟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如音高、节奏、呼吸等。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娃哈哈》,感受音乐的欢快氛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把握基本的音高和节奏。

3.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娃哈哈》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正确地跟唱。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解决音准和节奏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2.运用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互相学习。

4.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娃哈哈》的课件或黑板报。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音乐教材和乐谱。

4.准备红花、五星等小奖品作为激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以欢快的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娃哈哈》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几个部分,逐一教唱歌曲《娃哈哈》。

在教唱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帮助他们解决歌唱中的困难。

猜猜看幼儿音乐教案

猜猜看幼儿音乐教案

猜猜看幼儿音乐教案猜猜看幼儿音乐教案(精选12篇)猜猜看幼儿音乐教案篇1目标:1、练习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模仿节奏型的能力。

2、练习快速地反应及准确地表达。

准备:卡片、不同声音特点的乐器、如三角铁、响板、串铃、铃鼓,每人一件。

过程:1、请小朋友自由敲击手中的乐器,并看看听听别人的乐器,熟悉一下它们的名称及声响。

2、每个小朋友依次从教师手里抽取一张卡片,在全班面前,用手势及声音模仿等方法,表演出卡片的乐器,让其他小朋友猜自己表演的是什么乐器。

3、全体幼儿手持乐器在场地间自由走动,同时敲击教师所指示的节奏型。

4、听教师口令,全体幼儿迅速躲进四周的屏障,可指定躲得最慢的幼儿留在中间。

5、教师暗里选定一件乐器,敲出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如(××)或(××××),这时拿相同乐器的小朋友就要迅速做出反应,模仿这个节奏敲奏,留在中间的小朋友要凭听觉指出这些声音在哪里。

6、互换乐器,游戏可反复进行。

建议: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不要使劲敲击乐器,以免发出很强烈的声音。

猜猜看幼儿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乐意观察各种瓶罐,用多种方式了解瓶罐的特性。

2、愿意表达自己探索瓶罐后的感受,对探究活动有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儿童经验基础知道一些瓶子。

环境准备每人准备两个瓶罐。

重点难点:对探究活动有兴趣。

活动过程:一、瓶罐宝宝找朋友1、玩一玩。

幼儿介绍瓶罐的颜色、形状、材料、用途等。

2、找一找。

二、瓶罐宝宝多猫猫1、猜一猜,了解瓶罐的不同形状、大小和用途。

你最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形状、大小或材料的不同来帮它们找好朋友。

2、摸一摸,了解瓶罐的不同质地、轻重。

摸摸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延伸活动:在音乐角投放瓶罐,让幼儿继续探索,体验用瓶罐演奏的乐趣。

家园合作: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瓶瓶罐罐,最好是特别一些的,并在收集的过程中与幼儿探讨它们的用途,将其清洗后带到幼儿园里来。

一年级下册音乐猜猜看

一年级下册音乐猜猜看

第九课猜一猜万静静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猜一猜”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运用×和×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教学建议:一、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二、结合本课主题“猜一猜”进行学习、比较两首聆听乐曲,感受《天上有什么》的音乐是急促的、旋转的,《小燕子》、《竹子冒尖尖》、《小小的船》的音乐是悠闲的。

教具准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设计过程:第一课时一、律动:聆听《猜一猜》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猜一猜》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鸭子怎样的动作,或小鸭子在做什么?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天上有什么》教学基本要求1.反复聆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是什么?(星星、蛤蟆)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

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试一试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律动:聆听《猜一猜》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燕子》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去想像。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

用手指在桌上画图形谱。

提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燕子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什么?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

选听 猜调-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选听  猜调-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选听猜调-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中《选听猜调》这一乐理知识进行教学的教案。

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独立选听和猜测调式,并懂得如何欣赏不同调式的乐曲。

二、教学目标1.知道简单调式的名称和特点。

2.知道如何听出音乐调式。

3.通过音乐鉴赏欣赏不同调式的乐曲。

4.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调式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1.调式的介绍与分类。

2.音程的初步了解。

3.表演、欣赏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介绍调式的概念和分类。

2.学习如何听简单调式。

3.初步了解音程。

教学内容:1.介绍调式的概念和分类。

调式是由若干个音符组成的序列,可以使音符之间产生一定的关系和联系。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和小调。

2.学习如何听简单调式。

播放简单的民间歌曲,引导学生聆听。

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

并逐步引导他们发现歌曲所使用的调式类型。

3.初步了解音程。

播放两个音符并让学生逐一听出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

讲解半音、全音等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如何听出特定调式,培养对调式的敏感度。

2.学习音程的初步概念。

教学方法:1.唤醒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听歌。

2.给学生演示和讲述,让学生通过听到和看到学习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讲解调式的概念和分类,培养初步的音乐素养,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独立选听和猜测调式。

2.学会欣赏不同调式的乐曲。

教学内容:1.学会独立选听和猜测调式。

播放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自己寻找调式的类型,并观察和理解调式的特点。

2.学会欣赏不同调式的乐曲。

播放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听出不同调式的风格特征,例如大调明亮而自由,小调时而沉郁,时而冷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学生通过倾听发现调式类型,加强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让学生通过欣赏学会区分不同调式风格。

教学方法:通过音乐鉴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讲解调式和音乐类型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听到和看到学习知识。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猜一猜》教案人音版优秀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猜一猜》教案人音版优秀版

第九课猜一猜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聆听《喜鹊串梅》《猜花》演唱《猜一猜》《天上有么》【教材分析】1.《猜一猜》《猜一猜》是美玉、吴瑕作词,李嘉评作曲,它是一个谜语,通过学生歌唱猜出谜底。

2.《天上有么》《天上有么》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中速。

是一首山东陵县民歌,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3.《喜鹊串梅》、《猜花》《喜鹊串梅》、《猜花》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让孩子们继续感受山东地方民族民间的音乐风格。

【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表演和创编,突出“猜一猜”的主题,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的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选择能适应当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运用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选择能适应当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教学磁带、多媒体课件、钢琴,若干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常规训练二、聆听《喜鹊串梅》1.初听乐曲,体会乐曲中运用了哪几种打击乐器?你感受到乐曲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2.复听乐曲,可以用选择好的打击乐器随音乐演奏。

三、表演《猜一猜》1.反复聆听歌曲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两名同学做表演准备4.分小组边唱边演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四、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复习歌曲三、表演《天上有么》1.初听歌曲,用打击乐器合着节拍哼唱,体会2/4拍的强弱特点,以及山东陵县民歌的特征。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组进行创编活动。

4.交流四、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复习歌曲三、聆听《猜花》1.初听歌曲,你学到了什么?2.跟着音乐和教师一起哼唱。

3.复听音乐,用2/4指挥手势边打边唱。

4.分小组讨论,猜一猜,画一画。

5.交流四、节奏编创1.分组用四分,八分音符编创节奏,用编创的节奏说说猜一猜那八句话2.交流汇报五、师小结。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九课 娃哈哈》教案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九课 娃哈哈》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九课娃哈哈》教案一. 教材分析《娃哈哈》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湘艺版。

这首歌曲内容生动有趣,描绘了一个快乐和谐的场景,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娃哈哈》。

2.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和谐。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2.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3.视听法:通过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娃哈哈》的曲谱、歌词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音乐视频。

3.教学道具:如小鼓、小铃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学习歌曲《娃哈哈》。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唱练,重点关注学生的音高和节奏。

可以通过分组唱、接龙唱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如分组演唱、舞蹈等,让学生在表演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节奏接龙、音高猜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拓展音乐知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课程进行简要总结,强调歌曲《娃哈哈》的特点和所学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娃哈哈》,并尝试分析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一年级语文《猜猜看》教案

一年级语文《猜猜看》教案

一年级语文《猜猜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猜猜看”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游戏、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勇于表达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用“猜猜看”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用“猜猜看”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 课文课件或黑板。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用“猜猜看”的方式进行表达,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3.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的“猜猜看”环节。

(2)每组派代表进行问答,展示学习成果。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游戏环节:(1)组织“猜猜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用“猜猜看”的方式,描述一件物品或人物。

2. 拓展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人或物,试着用“猜猜看”的方式进行表达。

(2)与家长分享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果。

2. 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练习指导技巧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练习指导技巧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练习指导技巧。

讲解拍子的起点。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起点,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每句话都有一个开始的地方。

因此,在引导学生听音乐节奏的时候,我们需要指出起点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拍子。

按拍子跳动。

一旦确定了每首音乐的起点,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拍子跳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手势、口哨等方式,配合音乐的节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拍子。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让他们自由地选择跳动的方式,比如用手做出“咚咚咚”或是轻快的“跳跳跳”等。

乐器伴奏。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配备一些小乐器,比如铃铛、小鼓等。

让学生自己演奏出音乐的节奏,加深对拍子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这样的练习也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跳舞。

跳舞是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拍子的一种有效方式。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年龄状况,设计一些简单易上手的舞蹈动作,比如手臂向上搭配蹦蹦跳跳等。

通过跳舞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加深对拍子的理解。

游戏互动。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富有互动性的游戏,比如猜拍子游戏、抢答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和认知拍子概念,在有趣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拍子的技巧。

以上就是一些针对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的练习指导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性地掌握拍子技巧。

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一定能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猜一猜》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猜一猜》教案人音版

第九课猜一猜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聆听《喜鹊串梅》《猜花》演唱《猜一猜》《天上有么》【教材分析】1.《猜一猜》《猜一猜》是美玉、吴瑕作词,李嘉评作曲,它是一个谜语,通过学生歌唱猜出谜底。

2.《天上有么》《天上有么》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中速。

是一首山东陵县民歌,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3.《喜鹊串梅》、《猜花》《喜鹊串梅》、《猜花》是一首山东民间乐曲,让孩子们继续感受山东地方民族民间的音乐风格。

【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表演和创编,突出“猜一猜”的主题,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的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选择能适应当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能运用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选择能适应当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教学磁带、多媒体课件、钢琴,若干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常规训练二、聆听《喜鹊串梅》1.初听乐曲,体会乐曲中运用了哪几种打击乐器?你感受到乐曲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2.复听乐曲,可以用选择好的打击乐器随音乐演奏。

三、表演《猜一猜》1.反复聆听歌曲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两名同学做表演准备4.分小组边唱边演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四、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复习歌曲三、表演《天上有么》1.初听歌曲,用打击乐器合着节拍哼唱,体会2/4拍的强弱特点,以及山东陵县民歌的特征。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组进行创编活动。

4.交流四、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二、复习歌曲三、聆听《猜花》1.初听歌曲,你学到了什么?2.跟着音乐和教师一起哼唱。

3.复听音乐,用2/4指挥手势边打边唱。

4.分小组讨论,猜一猜,画一画。

5.交流四、节奏编创1.分组用四分,八分音符编创节奏,用编创的节奏说说猜一猜那八句话2.交流汇报五、师小结。

音乐《猜猜看》反思

音乐《猜猜看》反思

音乐《猜猜看》反思教学目标:1、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2、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数张谜语图片教学重难点:重点:愿意通过问答的形式歌唱谜语歌难点:模仿歌曲中描写动物外形习性的歌曲进行创编并歌唱。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歌曲回答出谜语的答案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歌,请你们仔细听,猜猜看歌里唱的是谁呢?1、教师边出示图边唱: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锉锉锉锉锉,你们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清唱1―2遍)2、师:你们猜出了吗歌里唱的是谁(人,小兔子,大灰狼)3、师: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小动物还真不少。

歌里面有一句我觉得最好听你们听(老师随琴唱),你们能用这一句把你们的答案告诉我吗?4、请两名幼儿试这回答。

师提问:你猜的是什么?你可以怎么回答我?(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各种发法,将动物的名称填到歌词中去)5、幼儿集体唱各唱各的谜底师:现在请你们一起把你们自己的谜底唱给我听,你猜的是什么,那你就要唱?先听我来问。

6、随机点幼儿请幼儿回答师:脑袋圆圆的,脑袋大大的动物还有吗,请你再想一个,如果我提问后点到你,你就要站起来完整唱着来回答我二、换谜语:幼儿通过谜语游戏,了解基本特点,及熟练歌曲的问答结构的歌唱师:下面我的歌词要变了,你们猜猜这次我唱的是什么小动物?1、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长长的2、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并完整的唱出答案3、师:你们真聪明,我的歌词又换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开像扇子4、请一名幼儿回答问题部分师:你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小动物吗,唱出告诉我好吗?5、幼儿一起唱歌回答6、连续猜两个谜语:牙齿尖尖的,皮肤皱皱的(请一个幼儿个别回答)身上有座山,能够驼东西三:不看图片听老师唱歌提问师:小朋友怎么这么厉害,对了刚才我用图片在提醒你们,现在我不用图片了,听好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猜一猜
万静静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猜一猜”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运用×和×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二、结合本课主题“猜一猜”进行学习、比较两首聆听乐曲,感受《天上有什么》的音乐是急促的、旋转的,《小燕子》、《竹子冒尖尖》、《小小的船》的音乐是悠闲的。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猜一猜》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猜一猜》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鸭子怎样的动作,或小鸭子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天上有什么》教学基本要求
1.反复聆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是什么?
(星星、蛤蟆)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

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试一试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猜一猜》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燕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乐曲。

2.提示:
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去想像。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

用手指在桌上画图形谱。

提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
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燕子在做什么?
结尾使你想到什么?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

学小燕子的样子跳圆舞曲。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律动进入课堂。

2.上节课我们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唱一唱上节课学的歌曲。

四、聆听学唱《竹子冒尖尖》。

三、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个编创节奏与复习歌曲相结合的趣味性练习。

要求学生不但能按节奏编创小动物的叫声,而且能唱出关于这个小动物的歌曲。

(即:课本中学过或平时自己听过的歌。

)
2.在编创节奏中,再次熟悉运用×、×节奏。

可分小组进行填创
游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看谁将节奏读得准,动作做得生动形象。

四、表演《小小的船》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线划动。

提示:听一听,这首歌曲丽江的是什么啊?
再一次聆听,使学生在聆听中熟悉旋律、内容、发现问题、回答问题。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

或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

提示:你知道摇小船怎样摇啊?
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边唱边表演动作。

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五、总结。

教学反思:
课本中《谁在叫》这首歌采用了图与旋律线示意的方法呈现,生动形象而有趣。

学生可通过旋律线的示意,结合看图,迅速地记忆歌
词。

同时也有助于提示学生的动作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