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分子和原子3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4、下列情况能够导致分子间间隔缩 小的是( )
C
A、晾晒湿衣服 B、装有酒精的容器敞口放置 C、向车胎内充气 D、将氧气常温密封保存在贮气瓶中
5、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 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 )
D
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 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讨论】H2O分子中含有H2分子吗? CO2分子中含有O2分子吗?为什么?
【答案】不含有,因为H2O分子中的两个H 原子并没有连接在一起,它们是分别与O原 子连接的。(CO2同理)。
实验探究1: 分子运动的现象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 结论
溶液仍为无色 酚酞溶液遇水不变色
2、取烧杯A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 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结论
无色溶液变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观察与思考: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和
墙内开花墙外香
实验3-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中运 动, 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
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中文字
【小结】科技的进步证明:物质确实是 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试一试, 走进生活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练一练, 你会了吗
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 的选项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PPt课件
2、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 物、单质、化合物):
纯净物、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 什么不同?
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 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其它因素:
1、物质的颗粒大小;2、外力等
1、物质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相同质 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
所占的体积相同吗? 2、物体为什么会有热胀冷缩现象?
3、1+1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等于2吗?5mL 酒精和5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多少?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起了变化,变
三、分子的构成
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物质的 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 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由不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原子
一、原子的基本性质:和分子相似。
二、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结
一、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发生物理变化时: 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改变。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时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重点: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回顾、检验】1.(1)电解水实验的现象(2)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电解水实验结论【自主学习】2.(1)分子的概念:分子式保持物质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_.(2)①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__________.②分子间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_,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少;③分子不停_________________,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④同种分子_______________,不同种分子____________。
3.原子(1)原子体积、质量__________,处于永恒___________之中。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各异。
(2)原子时物质起化学反应时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化学反应并没生成____________原子。
(3)原子时构成_____________的粒子,原子也是直接构成______________的一种粒子。
(4)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_______________原子一定都比分子小。
【合作探究】4.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
(2)分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3)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分子之间的间隙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间隙越大。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即原子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粒子。
6.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即化学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肯定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均不变。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认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⑵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或直观教具展示),了解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分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教学准备]1.品红扩散实验2.氨分子扩散实验3.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实验4.压缩等体积的空气和水[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但有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同等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次之,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
[练习设计]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是可分的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经过花园会闻到花香;(2)、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
3、 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色气体。
当抽走玻璃片后,观察4、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滴水里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材料二: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分子 原子
想一想、议一议
已知:H2O→H2+O2 从分子的角度看, 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
在水蒸发和水分解这两种变化中, 分子本身的性质有无改变?
水蒸发示意图
H2O分子
H2O分子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分子间间隔增大,但水分 子本身没有改变,物质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水分解示意图
H2分子 O2分子
H2O分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棠中外语学校
代倩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干冰由CO2分子构成
铜由铜原子构成 金刚石由碳:如:O2 CO2 H2O
物质的构成 原子:如:Fe Cu He 金刚石
离子:如: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构成。
一滴水中大约1670000000000000000000(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动员我们全中国的人民,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
知识点小结
一、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三、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我的感悟
经过这个课时的学习,你肯定会 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或许你还 有些疑问,请你说出来与大家分 享。
氨水能使 酚酞变红
交流 汇报
1.瓶盖内液体有何变化? 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
能有哪些?
酚酞
现象:酚酞变红
原因:
浓氨水挥发到A处,使酚酞变红
空气与酚酞反应,使其变红
第三步 热水
2.该实验能得出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 关系,内涵明晰,外延 宽广的素材中, 抽取有 启发性的情节, 提出富 于思考性、 激发想象力 的化学话题, 激起学生 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 原因的欲望。 引领学生 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 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 的微观世界。 布下的悬 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 的微粒性, 分子的可分 性埋下了一条线索。 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 背景的学习情景中, 被 新鲜、 生动的实验所吸 引,获得情感的激发, 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 学习。 不拘一格, 按照一定的 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 学生的想法可能是 多种多样的, 让他们充 分回味实验,解惑释 疑。 该环节通过有趣的 开放性实验和问题 思 考、讨论、争论达到思 想的碰撞,激发新思 维。 通过物质及其变化 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 质的联系, 促成形象思 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 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 法达到目的, 重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 与意识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 原州四中:刘继贤 课 题 分子和原子 知识目标: 1、 认识物质的微观性,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 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讨论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 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 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 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认识分子、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陈小玲公开课)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与原子实施案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海南省万宁市后安中学陈小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初步理解分子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认识分子的三大性质并能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物质具有可分性,进而认识分子和原子可分与不可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
2、分子的概念的建立以及基本性质的认识。
3、指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三、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
四、课型:分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概念知识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
六、教具准备烧杯、量简、试管、胶头滴管、浓氯水、酚酞溶液、蒸馏水、酒精、黑墨水、钢笔、注射器。
七、教学过程[引入]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白色花儿为什么变为红色?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子和原子》。
[引入]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些原子和分子的图像。
[讲述]这此图像是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的,而且还能移动原子,说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
[投影板书]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如果不是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说明了分子很小。
[激疑]分子这么小,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展示]一滴水的体积。
[激疑]大家知道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多少呢?(一滴水中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质量约是3×10-26kg,若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分子,日夜不停地数,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介绍]如果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水分子,日夜不停地数,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课题2 分子和原子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纯净物: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课堂练习: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1、氧化汞受热分解; 2、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3、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本课题小结: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很轻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纯净物、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
课堂练习:用分子的观点来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有何三态的变化?
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分 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 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水在电解反应中分子 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 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四、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 物质发生化学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中由同 种分子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混合 物是由为同种分子构成的,无固定的 组成。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相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原 子运动加快。 似 子运动加快。 (3)原子间有间隔。 点 (3)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 性质不同。 性质不同。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的一些现象。
4.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及区别。
2.利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难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及区别。
2.利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物质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特点:(1)分子和原子的____和____都很小;(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3)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
4.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5.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49-51页,合作完成P49页【实验3-2】和P50页活动与探究中相应合作交流1.这两个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子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都很小,肉眼根本看不见;(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_______越高,分子______越快。
(3)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_,外界_______越高,________越大。
2.试用分子的观点对下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华杰双语学校杨木青课题名称: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材所在页:第49页--第53页教材版本:人教版一、课题分析分子、原子这一部分的学习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尤为重要,从这一部分开始化学学习进入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向微观认识的开始,不仅可以把以前学过的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因此学生的学习开始出现了分化。
该课题继《课题1 水的组成》引入,在课题1中,学生只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的宏观组成,还需明白水是由水分子这种微观粒子构成的,少部分同学能够很快的建立微观意识,从宏观深入到微观,运用微观知识看现象,成绩会依旧保持稳步提升;而另一部分同学短时间不能接受,学习成绩就会迅速下滑,更会在第四单元受到影响,使学习兴趣降低,成绩下滑,影响后面更深层次的学习。
同时该课题的知识结构以分子为主线,介绍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同以及分子、原子的概念等知识。
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分子和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宏观的化学名词和化学现象,形成的是宏观的化学思维,没有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是突出的障碍。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时,表现出较强的记忆力,比较容易接受感性的知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因此要用现象明显的实验、用日常生活熟悉的例子以及相关视频来激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降低学习难度,接受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性质。
3、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第3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栗瑞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四、设计反思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1.两个体现:(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附板书设计。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知识·巧学·升华一、分子的存在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感知微粒的存在,例如,当你走近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构成花香的分子运动到我们鼻孔中去了;湿衣服晾干,是一个个的水分子不断地从湿衣服上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在家里倒一杯开水,你细心观察会发觉水面上的“碱花”在不断地运动,这是许许多多的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二、分子的性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许多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1.分子非常小,体积非常小,质量也非常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来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3.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的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因而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概念辨析从分子角度区别纯洁物和混合物:关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假如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确实是纯洁物,假如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确实是混合物。
例如,氧气只由一种氧分子构成,因而氧气是纯洁物;空气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因而空气确实是混合物。
三、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讨论探究]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从分子的角度看,水蒸发从宏观上看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水分子并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水分子通过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是分子依然原子。
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响过程中,氢分子和氯分子发生了分解,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氯分子分解为氯原子,在此过程中,原子没有再分,而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中考化学知识点: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分成原子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解析】比较分子、原子质量大小,应指明哪种分子和哪种原子,否则无法比较,只能说“分子的质量大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需要大量分子集合一起来共同体现,单个的分子无法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因此A、B、C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
【答案】D二、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更小的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例题2】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FormatImgID_0#从上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看图分析题,主要从微观、宏观角度描述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弄清图示给出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可联想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构成等知识提炼有用信息,如: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每两个水分子电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没有改变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⑥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答案】①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②每两个水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或其他合理答案)基础检测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新装修的房屋里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3.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4.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中B.分子运动速度变慢了C.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6.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A.酒精灯忘记盖灯帽,长时间后灯内酒精变少B.水蒸发变成水蒸气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7.为了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红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FormatImgID_1#A B C D8.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最小粒子;原子是中的最_____________小粒子;______________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一、教课方案思路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到的细小的粒子,在此以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
我在教课过程中依照新课程标准,联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纳多种教课手段来组织教课。
如演示实验、改良实验、增补分验、设计三维动画等。
我在教课方法上采纳了激趣──怀疑──驱动──反应四步程序教课法。
教课程序:创建问题情形,激趣──提出问题,怀疑──指引研究,驱动──指引剖析。
形成想象──稳固深入,反应沟通。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察看实验,记录现象──剖析现象,透析实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依据想象,形成看法──理解看法,迁徙运用,表达沟通。
二、教课方案课题教课目的《分子和原子》讲课人学校1.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切存在,认识分子、原子的基天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看法,会用分子、原子的看法来解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力目标:经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实质间互相联系的剖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想能力;3.感情目标:经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说,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经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行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虑问题的方法。
教课重点教课难点分子、原子看法的成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成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领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一样。
教课方法教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研究、动画揭露微观的直观教课相联合。
仪器药品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一、分子的真切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着手实验,在衣服、纸创建情形、激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发兴趣。
察看现象。
精。
【发问】你察看到了什么现象?回答:酒精挥发了。
经过生活中的【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何吗?常有现象,启示思维。
【展现】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引导学生探【发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味,但看不见这类物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题是在宏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微观奥秘的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手脑并用亲自参与。
结合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体现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拿着问题去探究,带着问题出课堂”,以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手段,创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游戏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世界步入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学生已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等宏观知识。
但对物质的微粒性等微观内容没有经验和基础。
一切从起点开始,在学习中应一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微观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渡过宏观与微观大门。
本节课给学生建立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二)教学内容分析《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继《课题1 水的组成》引入,是因为对于水,学生只知道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的宏观组成是不够的,还需明白水是由水分子这种微观粒子构成的。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术:熟悉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进程与方式: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式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式处置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科学探讨的大体进程和一般方式,体验探讨活动的乐趣;初步成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观。
教学重难点1.熟悉物质的微粒性。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形成物质的微粒观点。
4.化学反映的实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试探:湿衣服为何会晾干?途经花园能够闻到花香,为何?新知预习1.分子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的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导航一.分子1.分子的大体性质(1)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都很小,咱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来观察。
(2)分子老是在不断_________着,在受热情形下,分子能量 ________,运动速度_________ (3)分子间有__________,气体分子的距离________,而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距离____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距离受热时________,遇冷时_______ 的缘故。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转变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转变时,物质的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 ;发生化学转变时,分子起了_______,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分子原子备注相似点不同点联系总结:(化学转变的微观解释)在化学转变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从头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分子和原子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
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
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
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
(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
(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课题名称:3~2分子和原子课型: 新授课课时支配: 2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熟悉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熟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力量目标:培育抽象思维力量、想象力、分析、推理力量。
教育目标:熟悉世界的物质性。
重点、难点:建立对分子和原子的微观想象。
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教学媒体:试验教学过程:复习:水通电时发生的反应导课: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过去的人们是怎样探究物质的构成的?新授:阅读:书p47了解:1、科学家是怎样探究的?2、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活动与探究:书p48板书: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的特征:①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 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③ 分子间有间隔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阅读:p49,完成争论目标p28,方法导航,让同学提出问题。
板书: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从微观角度熟悉:1、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分子本身是否发生变化3、混合物与纯洁物的区分是否由同种分子构成4、化合物与单质的区分其分子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小结:纯洁物构成的几种状况:原子单质例如:hg同种原子分子单质例如:o2、n2、o3、c60不同种原子分子化合物例如:kmno4、p2o5作业1、课本p 51习题2、目标p29达标训练课后记:纯洁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关系混淆;化合物往往误认为是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分 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阅读课本50页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 什么不同?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 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而水在发生化学变化 时,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 和氧原子又分别结合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 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结论:C 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
一、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做氨水的扩散实验时:为什么A杯中 的溶液变红了?而B中的溶液无变化 呢?请你提出猜想。
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 度越快。
演示实验1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 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 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象: 空气被压缩,水未被压缩 结论: 气体易被压缩,液体不易被压缩
本课题小结: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原子构成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五、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原子 不能分解
四、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改变, 而原子不变。
讨论: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中 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 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 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 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不变
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 分解 结合 聚集 生成物。 但有的物质直接由 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 为例:加热氧化汞时, 分解为 和 ,每 2个 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 聚集成金属汞。
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的是(D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5.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 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D A )。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 成的新粒子是 和 。该实验证明 ,在化学反应中 可再分,而 则 不能再分。
学习重难点
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现象以及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是本课题的重点。 2.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 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本 节课的难点。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48-49页
1、同学们经过花圃为什么会闻到花香?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3、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会变干?
自我测评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 是( C ) 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 色。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 量少于2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 小于200mL。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D)。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 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 分 3.试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1)湿衣服在日光下干的快。 (2)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 积缩小。
一、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演示实验2:酒精与水的混合
思考:为什么1+1≠2
水到哪 ; 100 mL < 200 mL 酒
精
水
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 但为什么水不易被压缩呢?
思考
1、物质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为什么气 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 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气体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间的间隔小。
一、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一滴水的体积大约为0.05毫升 (以20滴水为一毫升计)其中大约 有1.67×1021个水分子,1毫升水的 质量为1克,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多 少呢?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 3×10-26千克。这说明什么呢?
活动与探究
(课本49页)
现象: A 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色
B烧杯中的酚酞不变红
作业:课本第51-52页 1、2、3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荥阳市高村乡第一中学 李自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现象。 3.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 步培养微观想像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分 析、推理能力。。
2、物体为何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因为受热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遇冷时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思考:
固态酒精、液态酒精、气态酒精 都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这一实 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 性质不相同
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⑵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⑶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 间隔变小)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 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堂练习: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1、氧化汞受热分解;
2、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本课题小结: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 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实验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放大几十万倍获得 的苯分子图
通过移动硅原子构 成的文字
一、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我们知道: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3、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才能获 得苯分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