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岳麓版选修1
班田收授法、国 家政治体制改 革的内容及出 处。 3.改革的影响: 理解“历史大飞 跃”的含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遣隋使和遣唐使 1.条件 (1)地理: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公元6—7世纪,中国的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 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目的: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 3.过程: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 4.方式: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 6.作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5.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2345
12345
(1)结合图片,完成下表: 制度 土地制度
唐朝
日本 公地公民制度
赋税制度
中央官制
二官八省制
最高统治者 皇帝
(2)为什么说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 参考答案:(1)均田制 租庸调制 班田收授法 三省六部制 天皇
(2)经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1.背景 (1)豪族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3)改革派发动政变,建立新政权(政治前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措施 (1)经济方面: ①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 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接受土地 的农民负担租庸调。 (2)政治方面: ①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国家祭祀的神祇官 和掌管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等八省,在地方 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 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 ③神化天皇,以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业达标测评岳麓版选修1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教材整理1遣隋使和遣唐使1.原因(1)地理位置: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具有吸引力。
(3)日本自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目的不断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
3.概况(1)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者。
(2)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
4.性质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影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教材整理2大化改新1.背景(1)3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
国家体制极不完备,豪族势力强大,政局动荡不安。
(2)随着日本留学生归国,出现了以中臣镰足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主张仿效隋唐制度。
(3)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逐步全面推进改革。
2.内容(1)经济方面①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
(2)政治方面①国家体制:中央设神祇官和太政官,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法律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
③神化天皇:新政权利用神话传说,把天皇说成是神,把皇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
3.影响(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2)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3)确立了天皇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4)使日本在短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①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是成功的前提。
③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的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大化改新中仿效唐制的改革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
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检测 岳麓版选修1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1.在古代史上,日本对于先进的中国文化的主要态度和根本目的是( )A.积极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发展B.发动侵略战争,阻挠中国文化发展C.学习中国文化,加强互相交流D.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劫掠文化精品解析:日本是个能够主动向外国学习的国度,面对先进的中国文化,日本积极学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答案:A2.下列关于大化改新前的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B.大和国于3世纪兴起C.大和统一后的日本国家体制不完备D.大和最高统治者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解析:当时,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是氏族联盟的首领,并没有绝对的权威。
答案:D3.班田收授法实施的前提是( )A.公地公民制度B.生产力发展C.私有制的发展D.租佃制度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班田收授法的相关内容。
班田收授法是日本仿唐制建立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
它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土地国有的土地制度基础之上,就像中国的均田制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基础上一样。
答案:A4.下列不属于中国和日本相似性的一组是( )A.公地公民制度——土地私有制B.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C.三省六部制——二官八省制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关键是理清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基本制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答案:A5.下列关于大化改新成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保障B.改革措施全面而行之有效C.唐政府的支持D.改革派的大力推动解析: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在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推动下进行的,并未得到唐政府的支持。
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留学生语材料二阿倍仲麻吕17岁入选赴唐留学,后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改汉名朝衡(一作晁衡),历任左散骑常侍和镇南都护等职,深得唐玄宗厚爱和器重。
他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等人交情甚笃……终老于中国。
高中历史配套课件(选修1)第1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
栏 目 链 接
3.生产关系上。
大化改新后在封建土地国有制下,生产者主要是班田 农民,奴隶只起辅助作用,数目大减。豪族对部民的奴 役解除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生产积极性提高。 但班田制实施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栏 目 链 接
三、大化改新中仿效唐制的措施
国家
措施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栏 目 链 接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大和国 逐渐统一了日本。 (1)3世纪兴起的________
豪强势力 (2) 国家体制极不完备, ________ 强大,政局动荡不 安。 中臣镰足 (3) 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了以 __________ 等人为 代表的改革派。 改革派 (4)645年,________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
材料三 日本大化改新措施与唐制的对比:
栏 目 链 接
材料四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 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 想。 (1) 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特点?对吸收先进中国文 化抱着什么态度和方法?
栏 目 链 接
(2)日本这一特点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解析: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可以总结出日本善于吸收 和模仿。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可以总结出日本善于改造, 在继承中又有所创新。第(2)问需要结合日本大化改新以 后的历史回答,在必修部分已经学过,难度不是很大。 答案:(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生活习俗等各方面都受中国文明的影响。日本是 一个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民族长处的民族。日本对 先进中国文化是有选择的继承,同时还有所创新,能结 合本民族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
栏 目 链 接
4.影响: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 的发展。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2 岳麓版选修1
•除了政治制度上效仿唐制,你还知 道哪些日本仿照中国文化的内容?
比 较一下, 平城京 与长安 街在城 市布局 方面有 哪些相 似的地 方?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
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平城京的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
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模仿长安建造的京城平城京(今奈良)
唐昭提寺(鉴真)
• 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 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 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
•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 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 2.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 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
【总结反思】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 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 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集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阶级关系上:通过班田收授法(农民拥有生产资料,人格相对之前独
立,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贵族-奴隶——地主-农民
• 生产关系上:通过班田收授法(贵族接触对奴隶的奴役劳动,农民仅
交租,农民社会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提高)。奴役劳动——封建劳动
探究二: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
• 3.既然大化改新是仿效唐制推行的,那么二者有哪些相似之 处呢?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日 背景 日本周边国家强大
本
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
仿
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
唐
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
制 内容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
的
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改
法律上: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2【教学课件】《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
丰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战国 末期封建领主。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大化改新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3 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
但国家体制仍极不完备。天皇没有绝对的权威,
豪族势力左右了中央、地方的政权。 留学生仰慕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 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于 645年 发动政 变,推进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2、措施:
(1)经济: 推行公地公民制 实行班田收授法 实行租庸调制
3、作用:(改革影响)
①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②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 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 ③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2)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制定律令 神化天皇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谢谢观看!
2、日本派遣隋使和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和简单过程 如何?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出于躲避战乱 等原因,中国移民不断来到日本,给日本带来了 先进的文化,如冶铁等生产技术和儒学、佛教和 道教等文化。
徐福东渡的故事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 的影响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
促进自身发展。
过程: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
长。 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共 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镇江焦山的阿倍仲麻吕诗碑
岳麓书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一
入唐学生学习时间长,同中国人相处时间长,不仅学习文化
知识,而且也深受中国生活习俗的影响,如阿倍仲麻吕,他在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3、概况
4、影响
遣隋使和遣唐使
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 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 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 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 员、僧侣、留学生和工 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 才。
遣唐使船
日本留学生
入唐学生学习 时间长,同中国人 相处时间长,不仅 学习文化知识,而 且也深受中国生活 习俗的影响。
日本武士像
日本国术
严岛神社的鸟居
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 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
*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 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 *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文化、典 章制度、科技和中国式的宗教等 *从时间上看,一般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圈时从 秦汉开始形成并逐渐扩展的,隋唐时期,特别 是唐代尤盛,所以中华文化圈也被称为“唐文 化圈”
“唐风时代”
由上可见,新政大都以唐制为蓝本,不仅如此,日本 的都城、文字教育、服饰等也深受唐朝影响,以至大化 改新后一个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被称为“唐风时代”。
中日两国文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当时都是农耕民 族,都受儒教的影响,都使用汉字,都使用天干、地支、 二十四节气,甚至许多传统节日也一样。这些都是受中 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中国文化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营养素,影响日 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中,围棋(唐手)、 茶道、面条、汤圆、豆腐、散乐 (能乐)、书法等
三、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群虫”, “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团队精神的 差异。华人好窝里斗,已成为很多中 国人的痼疾。
四、日本民族的敬业精神。 对比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大多 数中国人中的偷奸耍滑者,不但不会感到愧疚, 可能还会认为日本人不能理解。偷懒意识、投 机取巧心态,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思维特征。 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向日本学习,是为了自 身的强大,是为了中日永久的和平。如果没有 自身的强大,在日本这样的民族面前,我们永 远不能安眠。 学日本,非口头激怒,乃卧薪尝胆,潜心 学习它的长处,弥补我们的劣势,最终目标是 超过它。 jing(净 静 敬 精 警 )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课件(23张)
权的体制,向中国皇帝体制学习,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
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
2.改革内容
经济方面:
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将全国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仿唐朝
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政治方面: 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二官八省制,地方受中央 控制;制定各种律令,用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 定下来;利用神话传说确立了天皇的最高地位。
透过雄伟壮观的平城京遗迹和出土的木简、土器等文物,
一个繁华的、急切模仿大唐盛世的天平时代就在我们的
眼前。
(鬼瓦)
(出土木简)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
书的偏旁创制的。
日本的和服与妇女的发式都与唐朝相似。
朱雀门
奈良唐招提寺
大阪城堡
京都西本愿寺
京都金阁寺
奈良(平城京)东大寺
央、地方的政权。留学生仰慕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
度。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于 645年 发动政变,
推进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
是劳动人民同天皇、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
是皇室和贵族之间的矛盾,皇室和贵族之间的斗争趋势是
不断加强皇权,建立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交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等语,
“日本”一词即源于此。一般认为,日本国名正式使
用始于7世纪。
日本新宫市徐福公
园内的徐福雕像。
中日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出于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国移 民不断来到日本,给日本带来 了先进的文化,如冶铁等生产 技术和儒学、佛教和道教等文 化。 徐福入海寻药到达哪里成为千 古之谜。一些学者认为他有可 能是到达了日本。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二是日本民族的敬业精神。
1、在公司不用任何制度来记录考勤,自己 也会在一天之内上满8小时的班;在没有主 管和同事在场的时候,自己也不会利用上班 时间干私活,或偷懒;在自己没有准时完成 工作任务时会主动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
2、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大学生。 “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最忠于职
守的内阁大臣”
三是日本民族的质量意识
无论饭店、商场、地铁车站还是 街边小饭馆,任何一间厕所的墙壁、 地砖和卫生洁具都是锃亮洁净。没有 一个水龙头滴漏,马桶漏水,门插销 坏掉之类的事,而且所有厕所均无异 味。
这可能有三个原因:洁具本身具有除 臭功能;二是洁具表面制造的非常光滑, 水能将污垢冲刷干净;三是下水道设计的 非常科学,不返味。
我们向日本学习什么?
一是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
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大门的时 候,日本人也遭受了同样的屈辱。所不同的是, 我们进行了抵抗。而抵抗失败后,为了保住自身 的统治,"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政 治体制上依然采取顽固保守态度。而日本,则没 经过抵抗就打开了国门,认识到东方已经落伍, 必须向西方学习。他们潜心研究西方列国的经验 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明治维新。没有经过流血牺 牲就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二十年后, 就超过了依然保守的中国。二次大战后,他们更 是把向美国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结果从战后的 满目疮痍中又崛起了一个经济强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一单元第2课《日本仿
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2020/9/21
知识要求: 日本学习唐制的目的,内容,以及
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探究一:情境创设(小品)
日本为什么要向中国学习?
一、大化改新的背景
一、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步高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2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学习探究区
2.内容 (1)互赠礼品,构成一种 贸易 形式。 (2)学习文化知识和中国的 生活习俗 。
3.影响
(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图一
学习探究区
图二 遣唐使航海路线图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唐朝时,日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主 张到中国广泛学习。 (2)唐朝时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图一中的认识的? 答案 向中国派遣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 代表团;向唐朝派遣留学生,广泛学习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
学习探究区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遣隋使和遣唐使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2)中央政权中的豪族与天皇,地方豪族与中央矛盾
尖锐。
(3)归国留学生的推动。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2.措施 (1)经济方面 ①推行 公地公民 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 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 班田收授 法,定期向农民授田,受 地的农民负担租庸调。 (2)政治方面 ①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国家祭祀的 神祇官 和掌管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 等八省,在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 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2课
4.性质: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影响 (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易混提醒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1)3世纪兴起的 大和国 逐渐统一了日本。国家体制极不完备,豪族势力
强大,政局动荡不安。
(2)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了以 中臣镰足 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主张 仿效隋唐制度。 (3)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仿唐制建年号为大化,逐步 全面推进改革。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1.原因
(1)地理位置:中国和日本同处 东亚 ,一衣带水。
(2)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形成了 中华文明圈 ,具有吸引力。
(3)日本自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目的:不断吸收 中华文明 ,促进自身的发展。
3.概况
(1)607年,日本第一次向 隋朝 派遣使者。
3.影响 (1)氏族豪族的 世袭特权 被打破。 (2)建立起 中央集权 的国家体制。 (3)确立了 天皇 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4)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易错提醒
思维点拨
史论要旨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主题 大化改新
史料一 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地理位置优越。1来自234
解析
答案
A.太政官 √
3.日本大化改新时期与唐朝的尚书省职能相似的机构是 B.神祇官 C.大宰府 D.中务省
解析
唐朝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日本大化改新在中央设太
政官管理行政。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学习目标] 1.认识日本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的主要原因。
2.知道大化改新中仿效唐制改革的措施。
3.分析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一、遣隋使和遣唐使1.原因(1)地理位置: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社会发展:中国________________,具有吸引力。
(3)日本自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内容(1)互赠礼品,构成________形式。
(2)学习文化知识和中国的____________。
3.影响(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二、大化改新1.背景(1)遣隋使和遣唐使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2)中央政权中的豪族与天皇,地方豪族与中央矛盾尖锐。
(3)归国留学生的推动。
2.措施(1)经济方面①推行____________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____________法,定期向农民授田,受地的农民负担租庸调。
(2)政治方面①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了掌握国家祭祀的________和掌握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等八省,在地方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________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
(3)文化方面:为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新政权编纂历史,把天皇说成是________,把皇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
3.意义:____________的世袭特权被打破,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实现了一次历史上的重大飞跃。
知识点一遣隋使和遣唐使1.对下图所示现象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一批遣隋使小野妹子等到达隋朝A.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B.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C.日本是中国的藩国D.日本为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2.日本在派遣遣唐使中牺牲巨大:天宝年间使者在回国途中,船只遇险,第三艘船中的150人只有4人生还,第四艘船则失踪。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历史的改革(上)2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同步课件 岳麓版选修1
2 新课堂·互动探究 主 题 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响 探究讨论 材料 《日本大化改新诏》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 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仍赐食封,大夫以上 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 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 所以为民也……
3.意义: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 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实现了一次历史上的 重大飞跃。
问题思考 2 大化改新主要是为了解决哪一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提示: 中央政权与豪族势力的矛盾。解决: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并在 此基础上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确立了完备的国家政治体 制;用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编纂历史,神化皇 权。
二、大化改新 1.背景:豪族势力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归国留学生 的推动。 2.措施 (1)经济 公地公民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 田。授田农民负担租庸调。 (2)政治 中央设立神祗官和太政官,地方设置各级机构,地方处于中央 控制之下。制定律令,用法律形式巩固改革成果。神化天皇,把皇 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
易错辨析 判断正误 1.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属于外交使团,与贸易无关。( × )
提示: 日本的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2.大化改新中的公地公民制度,使土地和人口归贵族所有。( ×)
提示: 公地公民制度废除了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土 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3.班田收授法仿照了唐朝的均田制。( × )
1 新知识·预习探索 新知预习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1.目的: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 2.过程 (1)607 年,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者,开启了向中国学习的历程。 (2)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有代表性。 3.性质:既是外交使团,又是贸易使团。 4.作用: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诏“改新”。首先是 废除皇室和贵族的领地及部民,一律改归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与之相应的经济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实行的均田制,实行了“班田收 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 租庸调制。 材料二 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的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 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与唐朝 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正台, 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 的国、郡、县也是参照唐太宗时的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 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影响: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 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实 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深度点拨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日本由奴隶 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飞跃。
探究点 大化改新的措施和影响 史料导入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 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 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 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三曰,初造户籍、 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 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阴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 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二束二 把,町,租稻二十二束。
12345
2.日本大化改新是一次仿效唐制的改革。改革过程中设立的机构
与唐朝的尚书省职能相似的是( )
A.太政官
B.神祇官
C.大宰府
Hale Waihona Puke D.中务省解析:唐朝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日本大化改新在中央设
太政官掌管行政。
答案:A
12345
3.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这次改革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
为( )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反映出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2)分析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化改新在日本发展 史上的地位。 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日本大化改新内容的理解。 解题指导:解答第(1)问,不要泛泛而谈,要指出具体的措施。解答 第(2)问,要注意“概括”,不能仅罗列史实。 参考答案:(1)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在仿效唐制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在经济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了“班 田收授法”和类似于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在政治方面,仿效唐朝政 权结构设置,推行二官八省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建立起较为 完备的监察制度。 (2)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得到 巩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①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②使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 ③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1.背景 (1)豪族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3)改革派发动政变,建立新政权(政治前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措施 (1)经济方面: ①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把全国的 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②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接受土地 的农民负担租庸调。 (2)政治方面: ①确立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国家祭祀的神祇官 和掌管行政的太政官两机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等八省,在地方 设置各级机构,把地方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 法律的形式将大化改新的成果确定下来。 ③神化天皇,以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中日交往密 切:了解遣隋 使、遣唐使的史
实及作用。
2.改革内容:知 道公地公民制、
京都平安神宫 大约公元 7 世纪中期,是日本文化史上的“唐风 时代”。当时日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取法 唐代。日本是怎样从落后实现飞跃的?这对于 我们今天实现民族复兴有何启示?
——日本大化改新诏 探究(1)据史料,概括大化改新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提示:(1)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 (2)土地、人民收归国有,打破氏族贵族的特权,标志着日本从氏 族社会向完备国家形态过渡,也使日本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的过渡。
名师精讲 1.大化改新的措施 (1)经济方面: ①推行公地公民制度。 ②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2)政治方面: ①中央建立二官八省,地方设置各级官制。 ②制定律令,以法律形式巩固改革成果。 ③神化天皇。 2.大化改新的影响 (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2)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了天皇的地位。 (3)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 建社会。
12345
1.使节往来,是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具体情况不同,各国派遣使节 的目的也有所不同。隋唐时期,日本不断遣使来华的主要目的应该 是( ) 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 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D.学习中国科技,引进中国文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遣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学习中 国文化,促进自身发展,这是单方面学习和吸纳,谈不上“相互交流”。 B、C、D三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A
班田收授法、国 家政治体制改 革的内容及出 处。 3.改革的影响: 理解“历史大飞 跃”的含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遣隋使和遣唐使 1.条件 (1)地理: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一衣带水。 (2)公元6—7世纪,中国的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 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目的: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 3.过程: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 4.方式: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 5.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 6.作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