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试卷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试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试卷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2.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③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A.核糖体和线粒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4.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5.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6.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列列出这5 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C、①—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7.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A.核苷酸B.DNA C.RNA D.蛋白质8.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糖原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9.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只由蛋白质调节B.多糖是植物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C.干种子因缺乏自由水不能萌发D.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10.下列活动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的是()A.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B.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11.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功能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1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就是蛋白质B.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有200种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包括C、G、A、T、UD.促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酶也是蛋白质13.经化学分析后断定某物质不含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A.叶绿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纤维素14.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15.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B.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D.淀粉、蛋白质和DNA16.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图片.doc()A.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蛋白质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17.已知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这说明无机盐离子()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18.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的羧基多19.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羧基,这些氨基和羧基位于肽类化合物的哪一位置?。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二章阶段性测试月考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二章数学测试题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一、选择题(共5分×10=50分) 命题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Q Z ⊆ B. N R ∈ C. N Q ⊆ D. *Z N ⊆ 2.设集合 A ={x|-1<x <2},集合B ={x|1<x <3},则 A∪B 等于( )A. {x|-1<x <3}B. {x|-1<x <1}C. {x|1<x <2}D. {x|2<x <3}3.集合{}2*|70,A x x x x =-<∈N ,则*|,8B y y A y ⎧⎫=∈∈⎨⎬⎩⎭N 中元素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已知集合M 满足{}1,2M{}1,2,3,则集合M 的个数为( )A. 0B. 1C. 2D. 4 5.下列表达的是函数关系的是( )A. 某地区的时间与气温;B. 人的睡眠质量与身体状况的关系;C. 小麦的亩产量与土壤的关系;D. 人的身高与其饮食情况 6.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22,f x x g x x ==B. ()()01,f x g x x ==C. ()()233,f x x g x x == D.()()2,f a g x x a ==7.函数1y x =- )A. [],1-∞B. []1,+∞C. [)1,+∞D. (],1-∞8.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a b x a x b =<< B .[){},/a b x a x b =<≤ C. (]{},/a b x a x b =≤< D. R=(),-∞+∞ 9.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 x =-相等( )A. 2y x =-B. ()11x x y x --=-C.33x - D. y x x =-10.已知函数()(]()0,1g 2,f x x x =+的定义域为,那么()()f g x 的定义域是() A.(]2,3 B.(]2,1-- C.(]0,1 D.[)0,1 二、填空题(共5分×6=30分)11.已知{}21,x x ∈-,则实数x 的值是_______. 12.函数()21f x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13.下列与函数1y x =-是相同函数的是________.①()21y x =- ②()211x f x x -=+③()331y x =- ④()1f a a =-, ()1a >14.函数()1214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15.已知()2x mf x x -=+,且()30f =,则()3f -=__________.16.已知函数()1g x x +=的定义域为(]1,3 ,()221f x x +=+,那么()()2g f x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集合{|24}A x x =≤<, {|23}B x a x a =+≤≤, (1)当2a =时,求A B ⋂(2)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8分)求下列函数定义域 (1)y =(2)()()22f x x x =-(3)()f x =19.(12分)已知函数()f x =(1)当()2b f x b =∅时,若的定义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f x 的定义域为R ,且()2220a b b a -+-=,求实数a b 和的取值范围。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二章测试卷.doc
2013-201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测试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的是()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C.提高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2、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冰雪消融C.玻璃破碎D.车轮爆胎3、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盛H2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引燃酒精灯5、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蜡烛D.铁丝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B.铁矿石C.蒸馏水D.洁净的空气9、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10、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
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11、南京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
有机化学试卷(第一、二章)答案
(C) 4 种
(D) 5 种
12. 2 分 (0026)
石油醚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试剂,它的成分是什么?
(A) 一定沸程的烷烃混合物
(B) 一定沸程的芳烃混合物
(C) 醚类混合物
(D) 烷烃和醚的混合物
13. 2 分 (0027)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A) 甲烷 (C) 丙烷和丁烷
(B) 甲烷和乙烷 (D) 戊烷和己烷
(D) 90°
5. 2 分 (0018)
下面四个同分异构体中哪一种沸点最高?
(A) 己烷
(B) 2-甲基戊烷
(C) 2,3-二甲基丁烷
(D) 2,2-二甲基丁烷
6. 2 分 (0020) 下列环烷烃中加氢开环最容易的是:
(A) 环丙烷 (C) 环戊烷
(B) 环丁烷 (D) 环己烷
7. 2 分 (0021)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二、命名题(根据名称写出化合物的结构或者根据结构进行命名,共 10 题,20 分)
CH3 CH3CH2C CHCH 2CH2CH3
3,3-二甲基-4-乙基庚烷
21.
CH3 CH2CH3
CH3CH2CH CHCH2CH3 CH3CH CHCH3
2,5-二甲基-3, CH3 CH3CCH 2CHCH 3
2,2,4- 三甲基戊烷
23.
CH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试卷纸
CH3 CH2CH3
CH3CH2C CHCHCH2CH2CH2CH3
CH3 CHCH3
CHCH3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一、二章。
5.难度系数:0.6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短鼻家族象群一路北上又南下牵动着大家的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劝返大象,使用无人机监测象群行踪。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调查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观察法2.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3.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A.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4.以下有关“人”的几种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人的骨头B.粉面佳人C.机器人D.人头马面5.新冠疫情先后肆虐全球三年,在全球范围内至少造成660万人员死亡,新冠病毒由“阿尔法”“贝达”“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种组成,变种属于生物的哪种特征()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长和繁殖C.遗传和变异D.需要营养6.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或凹面镜B.物像不够清晰——转动粗准焦螺旋C.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7.小琳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的玻片时,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是“bd”,请你判断玻片上写有的字母是()A.bd B.qp C.pq D.qp8.实验课上,赵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描述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图甲中③与④的放大倍数之和B.在图乙物像清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状态时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图丁中黑色圆圈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9.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便捷。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苏科版2024)(解析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考前须知:1.本卷试题共24题,单选6题,填空10题,解答8题。
2.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苏科版2024)。
第Ⅰ卷一、单选题1.―12024的相反数是( )A .―2024B .12024C .―12024D .以上都不是【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12024的相反数是12024,故选:B .2.有下列说法: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②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③零是最小的有理数;④正分数一定是有理数;⑤―a 一定是负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B【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0,故①不正确;②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故②正确;③没有最小的有理数,故③不正确;④正分数一定是有理数,故④正确;⑤―a 不一定是负数,故④不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数相等的有()A.(―2)2与―22B.(―1)3与―(―1)2C.―|―0.3|与0.3D.|a|与a【答案】B【分析】根据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可得答案.【详解】解∶ A.(―2)2=4,―22=―4,故(―2)2≠―22;B.(―1)3=―1,―(―1)2=―1,故(―1)3=―(―1)2;C.―|―0.3|=―0.3,0.3,故―|―0.3|≠0.3;D.当a小于0时,|a|与a不相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求解一个数的乘方是解题的关键.4.观察下图,它的计算过程可以解释( )这一运算规律A.加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分配律【答案】D【分析】根据图形,可以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即可发现用的运算律.【详解】解:由图可知,6×3+4×3=(6+4)×3,由上可得,上面的式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有下列结论:①a―b<0;②a+b>0;>0.其中正确的有( )个.③(b―1)(a+1)>0;④b―1|a―1|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根据a、b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的取值范围,再比较出各数的大小即可.【详解】解:观察数轴得:―1<a<0<1<b,∴a―b<0,故①正确;a+b>0,故②正确;b―1>0,a+1>0,∴(b―1)(a+1)>0,故③正确;b―1>0故④正确.|a―1|故选:A6.下列图中所有小正方形都是全等的.图(1)是一张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纸片,图(2)是一张由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3×2方格纸片.把“L”形纸片放置在图(2)中,使它恰好盖住其中的4个小正方形,共有如图(3)中的4种不同放置方法,图(4)是一张由3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6×6方格纸片,将“L”形纸片放置在图(4)中,使它恰好盖住其中的4个小正方形,共有n种不同放置方法,则n的值是()A.160B.128C.80D.48【答案】A【分析】先计算出6×6方格纸片中共含有多少个3×2方格纸片,再乘以4即可得.【详解】由图可知,在6×6方格纸片中,3×2方格纸片的个数为5×4×2=40(个)则n=40×4=16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类规律探索,正确得出在6×6方格纸片中,3×2方格纸片的个数是解题关键.第II卷(非选择题)7.将数据52.93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答案】5.293×10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求解即可.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解题关键是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详解】解:52.93万=529300=5.293×105.故答案为:5.293×105.8.甲地海拔高度为―5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65米,那么甲地比乙地.(填“高”或者“低”).【答案】高【分析】先计算甲地与乙地的高度差,再根据结果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50)―(―65)=―50+65=15>0,∴甲地比乙地高.故答案为:高【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9.绝对值大于1且不大于5的负整数有.【答案】―2,―3,―4,―5【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可求解,掌握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绝对值大于1且不大于5的负整数有―2,―3,―4,―5,故答案为:―2,―3,―4,―5.10.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的点时数):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时差/时―13―8+1―7如果北京时间是9月13日17时,那么伦敦的当地时间是9月日时.【答案】13 9【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是一个典型的正数与负数的实际运用问题,我们应联系现实生活认清正数与负数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此题中正数表示在北京时间向后推几个小时,即加上这个正数;负数表示向前推几个小时,即加上这个负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17―8=9,∵―8表示向前推8个小时,∴北京时间是9月13日17时,那么伦敦的当地时间是9月13日9时,故答案为:13,9.11.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若刻度尺上0cm和5cm对应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分别为―3和2,则刻度尺上7cm对应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答案】4【分析】本题考查数轴的概念.由数轴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解:∵0cm和5cm对应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分别为―3和2,∴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原点对应3cm的刻度,∴数轴上与7cm刻度对齐的点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4.12.如图所示是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答案】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程序流程图有关的有理数计算.先代入x=―2,计算出结果,若结果不大于10,则把计算的结果重新输入计算,如此往复直至计算的结果大于10即可.【详解】解:―2+4―(―2)=―2+4+2=4<10,4+4―(―2)=4+4+2=10,10+4―(―2)=10+4+2=16>0,故答案为:16.13.若(2a―1)2与2|b―3|互为相反数,则a b=.【答案】18【分析】本题考查相反数的概念及绝对值的知识.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可得(2a―1)2与2|b―3|的和为0,再根据绝对值和偶次方的非负性即可分别求出a,b.【详解】∵ (2a ―1)2与2|b ―3|互为相反数∴ (2a ―1)2+2|b ―3|=0∵ (2a ―1)2≥0,2|b ―3|≥0∴2a ―1=0,2|b ―3|=0∴ a =12,b =3∴ a b =(12)3=18.故答案为:18.14.若a |a |+b |b |+c |c |+d |d |=2,则|abcd |abcd 的值为 .【答案】-1【分析】先根据a |a |+b |b |+c |c |+d |d |=2,a |a |,b |b |,c |c |,d |d |的值为1或-1,得出a 、b 、c 、d 中有3个正数,1个负数,进而得出abcd 为负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当a 、b 、c 、d 为正数时,a |a |,b |b |,c |c |,d |d |的值为1,当a 、b 、c 、d 为负数时,a |a |,b |b |,c |c |,d |d |的值为-1,又∵a |a |+b |b |+c |c |+d |d |=2,∴a 、b 、c 、d 中有3个正数,1个负数,∴abcd 为负数,∴|abcd |abcd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乘法,根据题意得出a 、b 、c 、d 中有3个正数,1个负数,是解题的关键.15.新定义如下:f(x)=|x ―3|, g(y)=|y +2|; 例如:f(―2)=|―2―3|=5,g(3)=|3+2|=5;根据上述知识, 若f(x)+g(x)=6, 则x 的值为 .【答案】72或―52【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求代数式的值,化简绝对值,绝对值方程,正确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f(x)+g(x)=6得出含绝对值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可得:|x ―3|+|x +2|=6,当x ≥3时,x ―3+x +2=6,解得x =72;当―2<x <3时,3―x +x +2=6,方程无解;当x ≤―2时,3―x ―x ―2=6,解得x =―52;故答案为:72或―52.16.定义一种关于整数n 的“F ”运算:(1)当n 是奇数时,结果为3n +5;(2)当n 是偶数时,结果是n 2k (其中k 是使n 2k 是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 =58,第一次经F运算是29,第二次经F 运算是92,第三次经F 运算是23,第四次经F 运算是74,……;若n =9,则第2023次运算结果是 .【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索规律题.由题意所给的定义新运算可得当n =9时,第一次经F 运算是32,第二次经F 运算是1,第三次经F 运算是8,第四次经F 运算是1,⋯,由此规律可进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n =9时,第一次经F 运算是3×9+5=32,第二次经F 运算是3225=1,第三次经F 运算是3×1+5=8,第四次经F 运算是823=1,⋯;从第二次开始出现1、8循环,奇数次是8,偶数次是1,∴第2023次运算结果8,故答案为:8.三、解答题17.计算.(1)(―59)―(―46)+(―34)―(+73)(2)(―334)―(―212)+(―416)―(―523)―1【答案】(1)―120(2)―34【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去括号,再计算加减即可.(2)去括号,通分,再计算加法即可.【详解】(1)(―59)―(―46)+(―34)―(+73)=―59+46―34―73=―120(2)(―334)―(―212)+(―416)―(―523)―1=―334―2―416―5―1=―54+32―1=―3418.计算:(1)4×―12―34+2.5―|―6|;(2)―14―(1―0.5)×13―2―(―3)2.【答案】(1)―1;(2)356.【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绝对值的性质分别运算,再合并即可;(2)按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解:原式=4×――4×34+4×2.5―6=―2―3+10―6,=―1;(2)解:原式=―1―12×13―(2―9)=―1―16+7,=6―16,=356.19.如图,数轴上每个刻度为1个单位长度上点A 表示的数是―3.(1)在数轴上标出原点,并指出点B 所表示的数是 ;(2)在数轴上找一点C ,使它与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那么点C 表示的数为 ;(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号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连接起来.2.5,―4,512,―212,|―1.5|,―(+1.6).【答案】(1)见解析,4(2)2或6(3)数轴表示见解析,―4<―212<―(+1.6)<|―1.5|<2.5<5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比较大小:(1)根据点A 表示―3即可得原点位置,进一步得到点B 所表示的数;(2)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3)首先在数轴上确定表示各数的点的位置,再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即可.【详解】(1)如图,O 为原点,点B 所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4;(2)点C 表示的数为4―2=2或4+2=6.故答案为:2或6;(3)|―1.5|=1.5,―(+1.6)= 1.6,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由数轴可知:―4<―212<―(+1.6)<|―1.5|<2.5<51220.(1)已知|a |=5,|b |=3,且|a ―b |=b ―a ,求a ―b 的值.(2)已知a 和b 互为相反数,c 和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等于2,求式子: x ―(a +b +cd )+a+b cd 的值.【答案】(1)―8或―2;(2)1或―3【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根据|a|=5,|b|=3,且|a―b|=b―a,可以得到a、b的值,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2)根据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2,可以得到a+b=0,cd=1,x=±2,然后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1)∵|a|=5,|b|=3,∴a=±5,b=±3,∵|a―b|=b―a,∴b≥a,∴a=―5,b=±3,当a=―5,b=3时,a―b=―5―3=―8,当a=―5,b=―3时,a―b=―5―(―3)=―5+3=―2,由上可得,a+b的值是―8或―2;(2)∵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2,∴a+b=0,cd=1,x=±2,∴当x=2时,x―(a+b+cd)+a+b cd=2―(0+1)+0 =2―1=1;当x=―2时,x―(a+b+cd)+a+b cd=―2―(0+1)+0=―2―1=―3.综上所述,代数式的值为1或―3.21.某风筝加工厂计划一周生产某种型号的风筝700只,平均每天生产100只,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增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增减+5―2―4+13―6+6―3(1)根据记录的数据,该厂生产风筝最多的一天是星期______;(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只风筝?(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只风筝可得2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只另奖5元;少生产一只扣4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答案】(1)四(2)19(3)14225【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解即可;(2)最高一天的产量减去最少一天的产量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求解即可.【详解】(1)由表格可得,星期四生产的风筝数量是最多的,故答案为:四.(2)13―(―6)=19,∴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19只风筝;(3)700+5―2―4+13―6+6―3=709(只)709×20+9×5=14225(元).∴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14225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加减和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列式.22.阅读下面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则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AB|=2,那么x为 ;(3)当|x+1|+|x﹣2|取最小值时,符合条件的整数x有 ;(4)令y=|x+1|+|x﹣2|+|x﹣3|,问当x取何值时,y最小,最小值为多少?请求解.【答案】(1)4;3;(2)|x+1|,1或﹣3;(3)﹣1,0,1,2;(4)x=2时,y最小,最小值为4【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求解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列式并计算即可;(3)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解答;(4)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意义解答.【详解】解:(1)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1+3=4;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5―2=3;(2)∵A,B分别表示的数为x,﹣1,∴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x+1|,如果|AB|=2,则|x+1|=2,解得:x=1或﹣3;(3)当|x+1|+|x﹣2|取最小值时,﹣1≤x≤2,∴符合条件的整数x有﹣1,0,1,2;(4)当|x+1|+|x﹣2|+|x﹣3|取最小值时,x=2,∴当x=2时,y最小,即最小值为:|2+1|+|2﹣2|+|2﹣3|=4.故x=2时,y最小,最小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与绝对值,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观察下列三列数:―1、+3、―5、+7、―9、+11、……①―3、+1、―7、+5、―11、+9、……②+3、―9、+15、―21、+27、―33、……③(1)第①行第10个数是,第②行第10个数是;(2)在②行中,是否存在三个连续数,其和为83?若存在,求这三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在每行取第k个数,这三个数的和正好为―101,求k的值.【答案】(1)+19;―21(2)存在,这三个数分别为85,―91,89(3)k=―4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规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做题的关键是找出数字规律.(1)第①和②行规律进行解答即可;(2)设三个连续整数为(―1)n﹣1(2n―3)―2,(―1)n(2n―1)―2,(―1)n+1(2n+1)―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出答案;(3)设k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进行解答.【详解】(1)解:根据规律可得,第①行第10个数是2×10―1=19;第②行第10个数是―(2×10+1)=―21;故答案为:+19;―21;(2)解:存在.理由如下:由(1)可知,第②行数的第n个数是(―1)n(2n―1)―2,设三个连续整数为(―1)n﹣1(2n―3)―2,(―1)n(2n―1)―2,(―1)n+1(2n+1)―2,当n为奇数时,则2n―3―2―2n+1―2+2n+1―2=83,化简得2n―7=83,解得n=45,这三个数分别为85,―91,89;当n为偶数时,则―(2n―3)―2+(2n―1)―2―(2n+1)―2=83,化简得―2n―5=83,解得n=―44(不符合题意舍去),这三个数分别为85,―91,89;综上,存在三个连续数,其和为83,这三个数分别为85,―91,89;(3)解:当k为奇数时,根据题意得,―(2k―1)―(2k+1)+3×(2k―1)=―101,解得:k=―49,当k为偶数时,根据题意得,(2k+1)+(2k―3)―3(2k―1)=―101,解得,k=51(舍去),综上,k=―49.24.如图,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数―20,―8,16,有两条动线段PQ和MN(点Q与点A重合,点N与点B重合,且点P在点Q的左边,点M在点N的左边),PQ=2,MN=4,线段MN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开始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PQ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开始向右匀速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C时,线段PQ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当点Q回到点A时,线段PQ、MN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PQ和MN 保持长度不变).(1)当t =20时,点M 表示的数为 ,点Q 表示的数为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CQ =PM 时,求出点M 表示的数.(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两条线段有重合部分时,速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当重合部分消失后,速度恢复,请直接写出当线段PQ 和MN 重合部分长度为1.5时所对应的t 的值.【答案】(1)8,―8(2)―2.8或2(3)5.5或8.5或18.25或19.75【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运动后所表示的数.(1)当t =20时,根据起点位置以及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即可得点M 表示的数为8、点Q 表示的数为―8;(2)当t ≤12时,Q 表示的数是―20+3t ,P 表示的数是―22+3t ,M 表示的数是―12+t ,36―3t =|―10+2t|,此时―12+t =―12+465=―145,当12<t ≤24时,Q 表示的数是16―3(t ―12)=52―3t ,P 表示的数是50―3t ,M 表示的数是―12+t ,3t ―36=|62―4t |,(3)当PQ 从A 向C 运动时,―8+32(t ―4)――8+12(t ―4)=1.5或―4+12(t ―4)―[―10+32(t ―4)]=1.5,当PQ 从C 向A 运动时,132+―――=1.5或172――――=1.5,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解:依题意,∵―8―4+20×1=8,∴当t =20时,点M 表示的数为8;∵16―{20×3―[16―(―20)]}=―8,∴当t =20时,点Q 表示的数为―8;故答案为:8,―8;(2)解:当t ≤12时,Q 表示的数是―20+3t ,P 表示的数是―22+3t ,M 表示的数是―12+t ,∴CQ =16―(―20+3t )=36―3t ,PM =|―22+3t ―(―12+t )|=|―10+2t |,∴36―3t =|―10+2t |,解得t =465或t =26(舍去),此时―12+t =―12+465=―145当12<t ≤24时,Q 表示的数是16―3(t ―12)=52―3t ,P 表示的数是50―3t ,M 表示的数是―12+t ,∴CQ =16―(52―3t )=3t ―36,PM =|50―3t ―(―12+t )|=|62―4t |,∴3t ―36=|62―4t |,解得t =14或t =26(舍去),此时―12+t =―12+14=2,∴当CQ =PM 时,点M 表示的数是―145或2;(3)解:当PQ 从A 向C 运动时,t =4时,PQ 与MN 开始有重合部分,有重合部分时,Q 表示的数为―8+32(t ―4),P 表数为―10+32(t ―4),M 表示的数为―8+12(t ―4),N 表示的数是―4+12(t ―4),若线段PQ 和MN 重合部分长度为1.5则―8+32(t ―4)――8+12(t ―4)=1.5或―4+12(t ―4)―[―10+32(t ―4)]=1.5,解得t =5.5或t =8.5,由―10+32(t ―4)=―4+12(t ―4)得t =10,∴当t =10时,PQ 与MN 的重合部分消失,恢复原来的速度,此时Q 表示的数是1,再过(16―1)÷3=5(秒),Q 到达C ,此时t =15,则M 所在点表示的数是―12+4+10―42+5=0,N 所在点表示的数4,当PQ 从C 向A 运动时,t =352时,PQ 与MN 开始有重合部分,有重合部分时,Q 表示的数为172――P 表示的数为132―M 表示的数为52N 表示的数是132―若线段PQ 和MN 重合部分长度为1.5,132+―――=1.5或172―――=1.5,解得t=18.25或t=19.75,∴重合部分长度为1.5时所对应的t的值是5.5或8.5或18.25或19.75.。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二章 复习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二章复习检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二章复习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下列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用块茎繁殖马铃薯B. 用嫁接法繁殖龙爪槐C. 用扦插法繁殖秋海棠D. 用种子繁殖向日葵2.能正确表示家蚕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是()A. 幼虫→蛹→成虫B. 卵→幼虫→蛹→成虫C. 卵→若虫→成虫D. 卵→蛹→幼虫→成虫3.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 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C. 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D. 兔的繁殖和哺乳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4.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转基因工程原理进行的是()A.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超级水稻B. 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C. 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南瓜D. 通过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5.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人群中耳垂(基因用A. a 表示)的遗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2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B. 第2组和第3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1 / 13C. 第3组的后代中出现了无耳垂个体,这是一种变异现象D. 亲代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通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6.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A. 染色体、DNA、基因B. 染色体、基因、DNAC. DNA、染色体、基因D. DNA、基因、染色体7.我国以“繅丝养蚕”著称于世.家蚕吐丝的阶段是()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8.在人眼睛的颜色中,棕褐色是由显性基因F控制的,黑色是由隐性基因f控制的,小玉的眼睛是黑色的,而她的爸爸、妈妈都是棕褐色的.据分析,小玉、小玉爸爸、小玉妈妈的眼睛颜色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 FF Ff ffB. ff Ff FfC. FF Ff FfD. Ff Ff Ff9.若某家族中的某个性状总是在男性个体中代代相传,在女性个体中从未出现,则可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A. X染色体B. Y染色体C. 常染色体D. 细胞质10.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被誉为“岁寒三友”。
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苏科版)(解析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考前须知:1.本卷试题共24题,单选6题,填空10题,解答8题。
2.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苏科版)。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A.x2+2x=―1B.x2﹣4=2yC.﹣2x2+3=0D.(a﹣1)x2﹣2x=0【分析】根据一元二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x2+2x=―1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B.x2﹣4=2y是二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2x2+3=0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D.当a=1时,(a﹣1)x2﹣2=0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0,不符合题意.故选:C.2.(3分)将一元二次方程4x2+81=5x化为一般形式后,常数项为81,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A.4,5B.4,﹣5C.4,81D.4x2,﹣5x【分析】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找出所求即可.【解答】解:方程整理得:4x2﹣5x+81=0,则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4,﹣5.故选:B.3.(3分)如图,矩形ABCD是某会展中心一楼展区的平面示意图,其中边AB的长为40m,边BC的长为25m,该展区内有三个全等的矩形展位,每个展位的面积都为200m2,阴影部分为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求人行通道的宽度.若设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 m,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40﹣3x )(25﹣2x )=200B .(40﹣4x )(25﹣2x )=600C .40×25﹣80x ﹣100x +8x 2=200D .40×25﹣80x ﹣100x =600【分析】由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 m ,可得出每个展位的长为(25﹣2x )m ,宽为40―4x 3m ,根据每个展位的面积都为200m 2,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 m ,∴每个展位的长为(25﹣2x )m ,宽为40―4x 3m .依题意得:40―4x 3•(25﹣2x )=200,即(40﹣4x )(25﹣2x )=600.故选:B .4.(3分)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点B .点E 为⊙O 上一点(点E 与A ,B 两点不重合).若∠P =70°,则∠AEB =( )A .75°B .30°或50°C .60°或120°D .75°或105°【分析】连接OA ,OB ,分为E 是优弧⌢AB 上一点,和E 是劣弧⌢AB 上一点,两种情况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点E 为优弧上一点,连接OA ,OB ,∵PA ,PB 分别与⊙O 相切,∴OA⊥PA,OB⊥PB,∴∠OAP=∠OBP=90°,∵∠P=30°,∴∠AOB=360°﹣90°﹣90°﹣30°=150°,∴∠AEB=12∠AOB=75°,(2)如图,点E为劣弧上一点,若M是优弧⌢AMB上一点,连接OA、OB,∵PA,PB分别与⊙O相切,∴OA⊥PA,OB⊥PB,∴∠OAP=∠OBP=90°,∵∠P=30°,∴∠AOB=360°﹣90°﹣90°﹣30°=150°,∴∠AMB=12∠AOB=75°,∵四边形AEBM是⊙O的内接四边形,∴∠AMB+∠AEB=180°,∴∠AEB=180°﹣75°=105故选:D.5.(3分)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点O,A,B,C均在格点(两条网格线的交点叫格点)上,以点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1,﹣1)B.(﹣2,﹣1)C.(﹣1,﹣2)D.(﹣2,﹣2)【分析】连接CB,作C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勾股定理和半径相等得出点D的坐标即可.【解答】解:连接CB ,作CB 的垂直平分线,如图所示:在CB 的垂直平分线上找到一点D ,CD =DB =DA ==∴点D 是过A 、B 、C 三点的圆的圆心,即D 的坐标为(﹣1,﹣2),故选:C .6.(3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AD =5,AD ,AB ,BC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三点,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BC 于点M ,切点为N ,则DM 的长为( )A .133B .92CD .【分析】连接OE ,OF ,ON ,OG ,在矩形ABCD 中,得到∠A =∠B =90°,CD =AB =4,由于AD ,AB ,BC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三点得到∠AEO =∠AFO =∠OFB =∠BGO =90°,推出四边形AFOE ,FBGO 是正方形,得到AF =BF =AE =BG =2,由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连接OE ,OF ,ON ,OG ,在矩形ABCD 中,∵∠A =∠B =90°,CD =AB =4,∵AD ,AB ,BC 分别与⊙O 相切于E ,F ,G 三点,∴∠AEO =∠AFO =∠OFB =∠BGO =90°,∴四边形AFOE ,FBGO 是正方形,∴AF =BF =AE =BG =2,∴DE =3,∵DM 是⊙O 的切线,∴DN =DE =3,MN =MG ,∴CM=5﹣2﹣MN=3﹣MN,在Rt△DMC中,DM2=CD2+CM2,∴(3+NM)2=(3﹣NM)2+42,∴NM=4 3,∴DM=3+43=133,故选:A.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7.(3分)若x=3是关于x的方程ax2﹣bx=6的解,则2024﹣9a+3b的值为 .【分析】把x=3代入关于x的方程ax2﹣bx=6得﹣9a+3b=﹣6,再把所求结果整体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把x=3代入关于x的方程ax2﹣bx=6得:9a﹣3b=6,∴﹣9a+3b=﹣6,∴2024﹣9a+3b=2024﹣6=2018,故答案为:2018.8.(3分)已知⊙O的圆心坐标为(3,0),直径为6,则⊙O与y轴的位置关系是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证得圆心O到y轴的距离为等于⊙O的半径,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结论.【解答】解:∵⊙O的圆心坐标为(3,0),∴圆心O到y轴的距离为3,∵⊙O的直径为6,∴⊙O的半径为3,∴圆心O到y轴的距离为等于⊙O的半径,∴⊙O与y轴相切.故答案为:相切.9.(3分)如图,⊙O的弦AB和直径CD交于点E,且CD平分AB,已知AB=8,CE=2,那么⊙O 的半径长是 .【分析】连接OA,由垂径定理的推论得出AB⊥CD,由已知可得AE=12AB=4,OE=OC﹣CE=r﹣2,OA=r,在Rt△AO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r.【解答】解:连接OA,∵,⊙O的弦AB和直径CD交于点E,且CD平分AB,∴AB⊥CD,∴AE=12AB=4,又OE=OC﹣CE=r﹣2,OA=r,在Rt△AO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OE2=OA2,即42+(r﹣2)2=r2,解得:r=5,故答案为:5.10.(3分)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则该圆锥的母线长是 .【分析】易得圆锥的底面周长,也就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进而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解答】解:圆锥的底面周长=2π×2=4πcm,则:120πl180=4π,解得l=6.故答案为:6.11.(3分)已知x1,x2是方程x2﹣x﹣2024=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x31―2024x1+x22的值为 .【分析】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21―x1﹣2024=0,x1+x2=1,x1x2=﹣2024,即x31―2024x1=x21,最后代入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x1,x2是方程x2﹣x﹣2024=0两个实数根,∴x21―x1﹣2024=0,x1+x2=1,x1x2=﹣2024,∴x31―x21―2024x1=0,∴x31―2024x1=x21,∴x31―2024x1+x22=x21+x22=(x1+x2)2﹣2x1x2=12+4048=4049.故答案为:4049.12.(3分)已知⊙O的直径为8,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3,则经过点P的最短弦的长度为 .【分析】与OP垂直的弦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答】解:与OP垂直的弦AB最短.证明如下:过点P任作一条弦CD,作OQ垂直于CD,垂足为Q,连接OD,AB=2AP===CD=2QD==在Rt△OPQ中,OP>OQ,即3>OQ,∴42﹣32<42﹣OQ2,∴AB<CD,∴弦AB最短,故答案为:13.(3分)如图,点A,B,C,D在⊙O上.若∠O=∠C=130°,则∠BAO= °.【分析】根据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AD ,∵∠O =130°,OA =OD ,∴∠OAD =12(180°﹣130°)=25°,∵∠C =130°,∴∠BAD =180°﹣130°=50°,∴∠BAO =∠BAD +∠OAD =25°+50°=75°.故答案为:75.14.(3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圆上.将AC 沿AC 翻折与AB 交于点D .若OA =3cm ,BC 的度数为40°,则AD = cm .【分析】作D 关于AC 的对称点E ,连接AE ,BE ,OE ,则AD =AE ,然后再根据BC 的度数为40°知∠CAB =20°,然后再根据圆周角定理、邻补角性质可得∠AOE =180°﹣80°=100°,最后运用弧长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作D 关于AC 的对称点E ,连接AE ,BE ,OE ,则AD =AE ,∵BC 的度数为40°,∴∠CAB =20°,∴∠EAB =2∠CAB =40°,∴∠EOB =2∠EAB =80°,∴∠AOE =180°﹣80°=100°,∴AE 的长度为100°×2π×3360°=53π,∴AD 的长度为53π.故答案为:53π.15.(3分)如图,点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以AB 为边在正六边形ABCDEF 的内部作正方形ABMN ,连接OD ,ON ,则∠DON = °.【分析】连接OA ,OB ,OE ,OF ,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到OA =OB =OF =OE =OD ,∠AOB =∠AOF =∠FOE =∠EOD =60°,则△OAB 为等边三角形,D ,O ,A 在一条直线上;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ON 的度数,则结论可得.【解答】解:连接OA,OB,OE,OF,如图,∵点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OA=OB=OF=OE=OD,∠AOB=∠AOF=∠FOE=∠EOD=60°,∴△OAB为等边三角形,∠AOF+∠FOE+∠EOD=180°,∴D,O,A在一条直线上,∠OAB=60°,OA=AB.∵以AB为边在正六边形ABCDEF的内部作正方形ABMN,∴∠NAB=90°,AB=AN,∴∠NAO=30°,OA=AN,∴∠AON=∠ANO=180°―30°2=75°,∴∠NOD=180°﹣∠AON=105°.故答案为:105.16.(3分)如图,已知A(6,0),B(4,3)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以点B圆心的⊙B经过原点O,BC⊥x轴于点C,点D为⊙B上一动点,E为AD的中点,则线段CE长度的最大值为 .【分析】如图,作点A关于点C的对称点A′,连接BA′,BD,DA′.因为AC=CA′,DE=EA,所以EC=12DA′,求出DA′的最大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作点A关于点C的对称点A′,连接BA′,BD,DA′.由题意AC=CA′=2,BC=3,BD=OB==5,∴BA′==∵AC=CA′,DE=EA,∴EC=12 DA′,∵DA′≤BD+BA′,∴DA′≤5+∴DA′的最大值为5+∴EC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6分)解方程:(1)x2﹣4x﹣5=0;(2)x2+ax﹣2a2=0.(a为常数且a≠0)【分析】(1)先利用因式分解法把方程转化为x﹣5=0或x+1=0,然后两个一次方程即可;(2)先利用因式分解法把方程转化为x+2a=0或x﹣a=0,然后两个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1)x2﹣4x﹣5=0,(x﹣5)(x+1)=0,x﹣5=0或x+1=0,所以x1=5,x2=﹣1;(2)x2+ax﹣2a2=0,(x+2a)(x﹣a)=0,x+2a=0或x﹣a=0,所以x1=﹣2a,x2=a.18.(6分)如图,A、B是⊙O上的点,以OB为直径作⊙O1.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1)在图①中,在⊙O1上作出一个点C,使BC与AB的长度相等;(2)在图②中,在⊙O上作出一个点D,使AD与BD的长度相等.【分析】(1)连接OA交⊙O1于点C,点C即为所求.(2)连接AB交⊙O1于点T,作直线OT交⊙O于点D,点D′,点D,点D′即为所求.【解答】解:(1)如图,点C即为所求.(2)如图,点D或D′即为所求.19.(8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x+2k=0(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ABC的一边a=3,另两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符号进行证明;(2)注意:分b=c,b=a两种情况做.【解答】(1)证明:Δ=[﹣(k+2)]2﹣4×1×2k=(k﹣2)2,∵无论k取何值,(k﹣2)2≥0,即△≥0,∴无论k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①当b=c时,则Δ=0,即(k﹣2)2=0,∴k=2,方程可化为x2﹣4x+4=0,∴x1=x2=2,而b=c=2,∴△ABC的周长=a+b+c=3+2+2=7;②解:当b=a=3时,∵x2﹣(k+2)x+2k=0.∴(x﹣2)(x﹣k)=0,∴x=2或x=k,∵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k=b=3,∴c=2,∴△ABC的周长=a+b+c=3+3+2=8;综上所述,△ABC的周长为7或8.20.(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过D作DE⊥AC,垂足为E,ED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2)若AC=13,BC=10,求DE长.【分析】(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C,∠ABC=∠ODB,得出∠ODB=∠C,进而得出OD∥AC,由DE⊥AC,得出OD⊥EF,即可证明EF是⊙O的切线;(2)先求出BD=5,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D===12,最后再用面积法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OD,∵AB=AC,∴∠ABC=∠C,∵OB=OD,∴∠ABC=∠ODB,∴∠ODB=∠C,∴OD∥AC,∵DE⊥AC,∴OD⊥EF,∵OD是⊙O的半径,∴EF是⊙O的切线;(2)解:∵AB=AC=13,BC=10,AD⊥BC,∴BD=5,∴AD===12,∵在直角△ADC中,AD=12,CD=BD=5,AC=13,∴12DE⋅AC=12AD⋅CD即DE=60 13.21.(10分)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C是⊙O的一条弦,D为BC的中点,作DE⊥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A.(1)若AB=90cm,则圆心O到EF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你的理由.(2)若DA=DF=π).【分析】(1)直接利用切线的判定方法结合圆周角定理分析得出OD⊥EF,即可得出圆心O到EF的距离为圆的半径;(2)利用扇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连接OD,∵D为BC的中点,∴∠CAD=∠BAD,∵OA=OD,∴∠BAD=∠ADO,∴∠CAD=∠ADO,∴OD∥AE,∵DE⊥AC,∴OD⊥EF,∴OD的长是圆心O到EF的距离,∵AB=90cm,∴OD=12AB=45cm.(2)如图所示,过点O作OG⊥AD交AD于点G.∵DA=DF,∴∠F=∠BAD,由(1)得∠CAD=∠BAD,∴∠F=∠CAD,∵∠F+∠BAD+∠CAD=90°,∴∠F=∠BAD=∠CAD=30°,∴∠BOD=2∠BAD=60°,OF=2OD,∵在Rt△ODF中,OF2﹣OD2=DF2,∴(2OD)2―OD2=2,解得OD=6,在Rt△OAG中,OA=OD=6,∠OAG=30°,OG=12×6=3,∴S △AOD =12××3=∴S 阴影=S 扇形OBD +S △AOD=60π×62360=6π+22.(10分)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市民,骑车出行必须严格遵守“一盔一带”的规定.某头盔经销商统计了某品牌头盔4月份到6月份的销量,该品牌头盔4月份销售150个,6月份销售216个,且从4月份到6月份销售量的月增长率相同.(1)求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2)若此种头盔的进价为30元/个,测算在市场中,当售价为40元/个时,月销售量为600个,若在此基础上售价每上涨1元/个,则月销售量将减少10个,为使月销售利润达到10000元,而且尽可能让顾客得到实惠,则该品牌头盔的实际售价应定为多少元/个?【分析】(1)设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x ,根据该品牌头盔4月份及6月份的月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月销售利润=每个头盔的利润×月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150(1+x )2=216,解得:x 1=0.2=20%,x 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品牌头盔销售量的月增长率为20%.(2)设该品牌头盔的实际售价为y 元,依题意,得:(y ﹣30)[600﹣10(y ﹣40)]=10000,整理,得:y 2﹣130y +4000=0解得:y 1=80(不合题意,舍去),y 2=50,答:该品牌头盔的实际售价应定为50元.23.(12分)【问题提出】我们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且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那在一个圆内同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初步思考】(1)如图1,AB 是⊙O 的弦,∠AOB =100°,点P 1、P 2分别是优弧AB 和劣弧AB 上的点,则∠AP 1B = 50 °,∠AP 2B = 130 °.(2)如图2,AB 是⊙O 的弦,圆心角∠AOB =m (m <180°),点P 是⊙O 上不与A 、B 重合的一点,求弦AB 所对的圆周角∠APB 的度数(用m 的代数式表示) (m 2)°或180°﹣(m 2)° .【问题解决】(3)如图3,已知线段AB,点C在AB所在直线的上方,且∠ACB=135°,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满足条件的点C所组成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实际应用】(4)如图4,在边长为12的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F分别是边AC、BC上的动点,连接AF、BE,交于点P,若始终保持AE=CF,在点E从点A运动到点C过程中,PC的最小值是【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AP1B的度数,然后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AP2B的度数;(2)与(1)的求法一样(注意分类讨论);(3)先作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AB的中点P,再以AB为直径作圆交AB的垂直平分线于O,然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作⊙O,则⊙O在⊙P内的弧为满足条件的点C所组成的图形;(4)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EB≌△CFA可以得出AF=BE,点P的路径是一段弧,由题目不难看出当E为AC的中点的时候,点P经过弧AB的中点,此时△ABP为等腰三角形,且∠ABP=∠BAP=30°,结合勾股定理分别求得DC、DP,即可得解.【解答】解:(1)∠AP1B=12∠AOB=12×100°=50°,∠AP2B=180°﹣∠APB=180°﹣50°=130°.故答案为:50,130;(2)当P在优弧AB上时,∠A PB=12∠AOB=(m2)°;当P在劣弧AB上时,∠A PB=180°﹣(m 2)°;故答案为:(m2)°;180°﹣(m2)°;(3)如图劣弧AB(不包含A、B两个端点)就是所满足条件的点C所组成的图形;(4)∵△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12,∠BAC =∠C =60°.在△AEB 和△CFA 中,AB =AC∠BAC =∠C AE =CF,∴△AEB ≌△CFA (SAS ),∴AF =BE .点P 的路径是一段弧,由题目不难看出当E 为AC 的中点的时候,点P 经过弧AB 的中点,PC 最小,此时△ABP 为等腰三角形.且∠ABP =∠BAP =30°,OC ⊥AB ,如图3:∴∠AOB =120°,∵AB =12,AP =2DP ,∴AD =6,DP =∴DP =在Rt △ADC 中,DC ===∴PC ==故答案为:24.(12分)已知△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点O ,点P 是该三角形的内心.(1)如图1,在△ABC 中,直线AP 与△ABC 外接圆交点为D ,求证:BD =PD =CD ;(2)如图2,若该△ABC ,M 是弧ABC 中点,MN ⊥BC 与点N ,①求证:AB +BN =CN ;②如图3,若△ABC 中,∠BAC =90°,AC =2AB ,求证:直线MN 经过内心点P ;③将上述第②题中∠BAC =90°改为∠BAC 为任意角,参考图3,其他条件均不变,试猜想该结论是否成立: (是,或者不是).【分析】(1)连接BP ,可推出∠ABP =∠CBP ,∠BAD =∠BCD ,∠DAC =∠CBD ,从而∠DBP =∠DPB ,从而BD =PD ,进一步得出结论;(2)过点M 作M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E ,连接BM ,可证得Rt △AME ≌Rt △CMN ,从而MN =EM ,进而证得△BME ≌△BMN ,从而BE =BN ,进一步得出结论;②设AE ,AC 切⊙P 于点E ,F ,设AB =a ,AE =AF =x ,则AC =2a ,在BC 上截取CQ =AB =a ,可证得△ABM ≌△CQM ,从而BM =QM ,进而得出BN =NQ =12BQ ,根据⊙P 是△ABC 的内切圆可得出BC =BE +CF =(a ﹣x )+(2a ﹣x )=3a ﹣2x ,从而BQ =BC ﹣CQ =2a ﹣2x ,进而得出BN =12BQ =a ﹣x ,从而BE =BN ,进一步得出结论;③由②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BP,∵点P是△ABC的内心,∴AP、BP分别平分∠BAC、∠ABC,∴∠BAD=∠CAD,∠ABP=∠CBP,∴CD=BD,∴CD=BD,∵∠BAD=∠BCD,∠DAC=∠CBD,∴∠CBD=∠BAD,∴∠CBD+∠CBP=∠BAD+∠ABP,∴∠DBP=∠DPB,∴BD=PD,∴BD=PD=CD;(2)①证明:如图2,过点M作ME⊥AB,交AB的延长线于E,连接BM,则∠E=90°,∵MN⊥BC,∴∠BNM=∠CNM=90°,∴∠E =∠BNM =∠CMN ,∵M 是弧ABC 中点,∴AM =CM ,∵BM =BM ,∴∠MAB =∠MCB ,∴Rt △AME ≌Rt △CMN (HL ),∴MN =EM ,CN =AE ,∵BM =BM ,∴△BME ≌△BMN (HL ),∴BE =BN ,∵AB +BE =AE ,∴AB +BN =CN ;②证明:设AE ,AC 切⊙P 于点E ,F ,设AB =a ,AE =AF =x ,则AC =2a ,在BC 上截取CQ =AB =a ,∵∠C =∠BAM ,AM =CM ,∴△ABM ≌△CQM (SAS ),∴BM =QM ,CQ =AB =a ,∵MN ⊥BC ,∴BN =NQ =12BQ ,∵⊙P 是△ABC 的内切圆,∴BC =BE +CF =(a ﹣x )+(2a ﹣x )=3a ﹣2x ,∴BQ =BC ﹣CQ =2a ﹣2x ,∴BN =12BQ =a ﹣x ,∴BE =BN ,∴⊙P切BC于N,∴M、N、P共线,∴PN⊥BC,∴直线MN经过圆内心点P;③解:由②知:直线MN经过圆内心点P,故答案为:是.。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苏科版)(解析版)【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基础知识达标测(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考前须知:1.本卷试题共24题,单选6题,填空10题,解答8题。
2.测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苏科版)。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分)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图中的四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若再从图中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得整个阴影部分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不符合条件的小正方形是( )A.①B.②C.③D.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有3个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分别为:②,③,④.故选:A.2.(3分)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O点,已知AB=AC,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 )A.∠B=∠C B.BE=CD C.BD=CE D.AD=AE【分析】欲使△ABE≌△ACD,已知AB=AC,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SAS、ASA添加条件,逐一证明即可.【解答】解:∵AB=AC,∠A为公共角,A、如添加∠B=∠C,利用ASA即可证明△ABE≌△ACD;B、如添BE=CD,因为SSA,不能证明△ABE≌△ACD,所以此选项不能作为添加的条件;C、如添BD=CE,等量关系可得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D、如添AD=AE,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故选:B.3.(3分)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50度,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A.50°B.80°C.65°或50°D.50°或80°【分析】因为题中没有指明该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①50°是底角,则顶角为:180°﹣50°×2=80°;②50°为顶角;所以顶角的度数为50°或80°.故选:D.4.(3分)如图,由9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接而成的3×3网格,图形ABCD中各个顶点均为格点,设∠ABC=α,∠BCD=β,∠BAD=γ,则α﹣β﹣γ的值为( )A.30°B.45°C.60°D.7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ECB=∠GBA,从而可得∠ABC=90°=α,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β+γ=45°,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BE=AG,∠BEC=∠AGB=90°,EC=GB,∴△BEC≌△AGB(SAS),∴∠ECB=∠GBA,∵∠ECB+∠EBC=90°,∴∠GBA+∠EBC=90°,∴∠ABC=90°=α,∵∠β+∠CBD=90°,∠CBD+∠ABD=90°,∴∠ABD=β,∵∠ADF =∠ABD +∠BAD =45°,∴β+γ=45°,∴α﹣β﹣γ=90°﹣45°=45°,故选:B .5.(3分)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OD ⊥BC 于点D ,OD =2,△ABC 的周长为28,则△ABC 的面积为( )A .28B .14C .21D .7【分析】连接OA ,作OE ⊥AB 于点E ,作OF ⊥AC 于点F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OD =OE =OF ,进而计算△OAB 、△OAC 、△OBC 的面积和便可得结果.【解答】解:连接OA ,作OE ⊥AB 于点E ,作OF ⊥AC 于点F ,∵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点D ,且OD =2,∴OD =OE =OF =2,∴S △ABC =S △OAB +S △OAC +S △OBC12AB •OE +12AC •OF +12BBC •OD =12(AB +AC +BC )•OD =12×28×2=28,故选:A .6.(3分)如图,△ABC中,∠ABC、∠EAC的角平分线BP、AP交于点P,延长BA、BC,PM⊥BE,PN⊥BF,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 )①CP平分∠ACF;②∠ABC+2∠APC=180°;③∠ACB=2∠APB;④S△PAC=S△MAP+S△NCP.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过点P作PD⊥AC于D,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断①;证明Rt△PAM≌Rt△P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PM=∠APD,判断②;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判断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④.【解答】解:①过点P作PD⊥AC于D,∵PB平分∠ABC,PA平分∠EAC,PM⊥BE,PN⊥BF,PD⊥AC,∴PM=PN,PM=PD,∴PN=PD,∵PN⊥BF,PD⊥AC,∴点P在∠ACF的角平分线上,故①正确;②∵PM⊥AB,PN⊥BC,∴∠ABC+90°+∠MPN+90°,∴∠ABC+∠MPN=180°,在Rt△PAM和Rt△PAD中,PM=PD PA=PA,∴Rt△PAM≌Rt△PAD(HL),∴∠APM=∠APD,同理:Rt△PCD≌Rt△PCN(HL),∴∠CPD=∠CPN,∴∠MPN=2∠APC,∴∠ABC+2∠APC=180°,②正确;③∵PA平分∠CAE,BP平分∠ABC,∴∠CAE=∠ABC+∠ACB=2∠PAM,∠PAM=12∠ABC+∠APB,∴∠ACB =2∠APB ,③正确;④由②可知Rt △PAM ≌Rt △PAD (HL ),Rt △PCD ≌Rt △PCN (HL )∴S △APD =S △APM ,S △CPD =S △CPN ,∴S △APM +S △CPN =S △APC ,故④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7.(3分)“线段、角、三角形、圆”这四个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直线.综上所述,是轴对称图形的有3个.故答案为:3.8.(3分)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 'O 'B '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说明画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分析】由作法易得OD =O ′D ′,OC =O ′C ′,CD =C ′D ′,依据SSS 定理得到△COD ≌△C 'O 'D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A ′O ′B ′=∠AOB .【解答】解:由作法易得OD =O ′D ′,OC =O ′C ′,CD =C ′D ′,在△COD 与△C ′O ′D ′中,OD =O′D′OC =O′C′CD =C′D′,∴△COD ≌△C 'O 'D '(SSS ),∴∠A 'O 'B '=∠AO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故答案为:SSS .9.(3分)如图,△ABC ≌△ADE ,延长BC ,分别交AD ,ED 于点F ,G ,若∠EAB =120°,∠B =30°,∠CAD =10°,则∠CFD =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AB =∠EAD =55°,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解答】解:∵△ABC ≌△ADE ,∴∠CAB =∠EAD ,∵∠EAB =120°,∠DAC =10°,∴∠CAB =∠EAD =12(120°﹣10°)=55°,∴∠FAB =∠CAD +∠CAB =10°+55°=65°,∴∠CFD =∠FAB +∠B =65°+30°=95°.故答案为:95°.10.(3分)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MN 过点O ,且MN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若BM =3cm ,CN =2cm ,则MN = cm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先证出∠MBO =∠MOB ,∠NOC =∠NCO ,从而得出OM =BM ,ON =CN ,再根据MN =MO +ON ,即可求出MN 的值.【解答】解:∵MN ∥BC ,∴∠OBC =∠MOB ,∠OCB =∠NOC ,∵OB 是∠ABC 的角平分线,OC 是∠ACB 的角平分线,∴∠MBO =∠OBC ,∠NCO =∠OCB ,∴∠MBO =∠MOB ,∠NOC =∠NCO ,∴OM=BM,ON=CN,∵BM=3cm,CN=2cm,∴OM=3cm,ON=2cm,∴MN=MO+ON=3+2=5cm;故答案为:5.11.(3分)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5×5的网格中,点A,B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要在小方格的顶点确定一点C,连接AC和B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方格图中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有 个.【分析】分两种种情况,CA=CB,BA=BC.【解答】解:如图所示:分两种种情况:当C在C1,C2,C3,C4位置上时,AC=BC;当C在C5,C6位置上时,AB=BC;即满足点C的个数是6,故答案为:6.12.(3分)如图,在Rt△BAC和Rt△BDC中,∠BAC=∠BDC=90°,O是BC的中点,连接AO、DO.若AO=3,则DO的长为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Rt △BAC 和Rt △BDC 中,∵∠BAC =∠BDC =90°,O 是BC 的中点,∴AO =12BC ,DO =12BC ,∴DO =AO ,∵AO =3,∴DO =3,故答案为3.13.(3分)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若BC =6,则AE +AF =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 =AC =BC =6,∠B =∠C =60°,再根据垂直定义可得∠DEB =∠DFC =90°,从而可得∠EDB =30°,∠FDC =30°,然后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 =12BD ,CF =12CD ,从而可得BE +CF =12BC =6,最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BC =6,∠B =∠C =60°,∵DE ⊥AB ,DF ⊥AC ,∴∠DEB =∠DFC =90°,∴∠EDB =90°﹣∠B =30°,∠FDC =90°﹣∠C =30°,∴BE =12BD ,CF =12CD ,∴BE +CF =12BD +12CD =12BC =3,∴AE +AF =AB +AC ﹣(BE +CF )=9,故答案为:9.14.(3分)如图,在△ABC 中,AD 为BC 边的中线,E 为AD 上一点,连接BE 并延长交AC 于点F ,若∠AEF=∠FAE,BE=4,EF=1.6,则CF的长为 .【分析】延长AD至G,使DG=AD,连接BG,可证明△BDG≌△CDA(SAS),则BG=AC,∠CAD=∠G,根据AF=EF,得∠CAD=∠AEF,可证出∠G=∠BEG,即得出AC=BE=4,然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延长AD至G,使DG=AD,连接BG,在△BDG和△CDA中,BD=CD∠BDG=∠CDA DG=DA,∴△BDG≌△CDA(SAS),∴BG=AC,∠CAD=∠G,∵∠AEF=∠FAE,∴∠CAD=∠AEF,∵∠BEG=∠AEF,∴∠CAD=∠BEG,∴∠G=∠BEG,∴BG=BE=4,∴AC=BE=4,∵∠AEF=∠FAE,∴AF=EF=1.6,∴CF=AC﹣AF=4﹣1.6=2.4.故答案为:2.4.15.(3分)如图,在△ABC中,∠A=56°,∠C=46°,D是线段AC上一个动点,连接BD,把△BCD沿BD折叠,点C落在同一平面内的点C'处,当C'D平行于△ABC的边时,∠CDB的大小为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一是C′D∥AB,则∠ADC′=∠A=56°,所以∠CDC′=124°,得∠CDB=118°;二是C′D∥BC,则∠ADC'=∠C=46°,得∠CDB=67°;三是由于点D在AC 上,所以不存在C′D与AC平行的情况,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解答】解:∵把△BCD沿BD折叠,点C落在点C′处,∴∠CDB=∠C′DB,当C′D∥AB时,如图1,则∠ADC′=∠A=56°,∴∠CDC′=180°﹣∠ADC′=124°,∴∠CDB=12×(360°﹣124°)=118°;当C′D∥BC时,如图2,则∠ADC'=∠C=46°,∴∠CDB=12×(180°﹣46°)=67°;∵点D在AC上,∴不存在C′D与AC平行的情况,综上所述,∠CDB=118°或∠CDB=67°,故答案为:118°或67°.16.(3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6,BC=8,点C在直线l上.点P从点A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A→C→B的路径向终点B运动;点Q从B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B→C→A的路径向终点A运动.点P和Q分别以1单位/秒和2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若有一点先到达终点时,该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要继续运动,直到两点都到达相应的终点时整个运动才能停止.在某时刻,分别过P和Q作PE⊥l于点E,QF⊥l于点F,则点P的运动时间等于 秒时,△PEC与△CFQ全等.【分析】分四种情况,点P在AC上,点Q在BC上;点P、Q都在AC上;点P到BC上,点Q 在AC上;点Q到A点,点P在BC上.【解答】解:∵△PEC与△CFQ全等,∴斜边PC=斜边CQ,分四种情况:当点P在AC上,点Q在BC上,如图:∵CP=CQ,∴6﹣t=8﹣2t,∴t=2,当点P、Q都在AC上时,此时P、Q重合,如图:∵CP=CQ,∴6﹣t=2t﹣8,∴t=14 3,当点P到BC上,点Q在AC上时,如图:∵CP =CQ ,∴t ﹣6=2t ﹣8,∴t =2,不符合题意,当点Q 到A 点,点P 在BC 上时,如图:∵CQ =CP ,∴6=t ﹣6,∴t =12,综上所述:点P 的运动时间等于2或143或12秒时,△PEC 与△CFQ 全等,故答案为:2或143或12.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6分)如图所示,E 为AB 延长线上的一点,AC ⊥BC ,AD ⊥BD ,AC =AD求证:∠CEA =∠DEA .【分析】首先利用“HL ”证明Rt △ABC ≌Rt △ABD ,得出∠CAB =∠DAB ,进一步利用“SAS ”证得△ACE ≌△ADE ,证得∠CEA =∠DEA .【解答】证明:∵AC ⊥BC ,AD ⊥BD ,∴∠ACB =∠ADB =90°,在Rt △ABC 和Rt △ABD 中,AC =AD AB =AB∴Rt △ABC ≌Rt △ABD (HL ),∴∠CAB=∠DAB,在△ACE和△ADE中,AC=AD∠CAE=∠DAE AE=AE∴△ACE≌△ADE(ASA),∴∠CEA=∠DEA.18.(6分)已知,如图,∠ABC=∠ADC=90°,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证:①BM=DM;②MN⊥BD.【分析】(1)连接BM、DM,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M=DM=12 AC;(2)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BM、DM,∵∠ABC=∠ADC=90°,M是AC的中点,∴BM=DM=12 AC,∴BM=DM;(2)∵点N是BD的中点,BM=DM,∴MN⊥BD.19.(8分)作图:(1)如图1,△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①画出△ABC关于直线l轴对称的△DEF(其中D、E、F是A、B、C的对应点);②直接写出△DEF的面积= .(2)如图,画一个等腰△ABC,使得底边BC=a,它的高AD=h(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1)①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②利用割补法求解可得;(2)先画BC=a,进而作出BC的垂直平分线DM,交BC于D,以D为圆心,h为半径画弧,交DM于点A,连接AB,AC即可.【解答】解:(1)①如图1所示,△DEF即为所求;;②△DEF的面积为4×5﹣0.5×1×5﹣0.5×1×4﹣0.5×3×4=9.5,故答案为:9.5;(2)如图2所示.△ABC就是所求的三角形..20.(8分)如图,△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连接AE,AG.(1)若△AEG的周长为10,求线段BC的长;(2)若∠BAC=104°,求∠EAG的度数.【分析】(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GA=GC,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C=76°,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AB+∠GAC,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解答】解:(1)∵DE垂直平分AB,GF垂直平分AC,∴EA=EB,GA=GC,∵△AEG的周长为10,∴AE+EG+AG=10,∴BC=BE+EG+GC=AE+EG+GC=10;(2)∵∠BAC=104°,∴∠B+∠C=180°﹣104°=76°,∵EA=EB,GA=GC,∴∠EAB=∠B,∠GAC=∠C,∴∠EAB+∠GAC=∠B+∠C=76°,∴∠EAG=∠BAC﹣(∠EAB+∠GAC)=104°﹣76°=28°.21.(10分)如图,△ABC D在BC边上,∠BAD=10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E,过点E作EF⊥AB,垂足为F,且∠AEF=50°,连接DE.(1)求证:DE平分∠ADC;=15,求△ABE的面积.(2)若AB=7,AD=4,CD=8,且S△ACD【分析】(1)过点E作EG⊥AD于G,EH⊥BC于H,先通过计算得出∠FAE=∠CAD=4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EF=EG,EF=EH,进而得EG=EH,据此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结论;(2)设EG=x,由(1)得:EF=EH=EG=x,根据S=15,AD=4,CD=8可求出x=2.5,△ACD故得EF=2.5,然后S△ABE=1/2AB•EF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过点E作EG⊥AD于G,EH⊥BC于H,如图:∵EF⊥AB,∠AEF=50°,∴∠FAE=90°﹣50°=40°,∵∠BAD=100°,∴∠CAD=180°﹣100°﹣40°=40°,∴∠FAE=∠CAD=40,即CA为∠DAF的平分线,又EF⊥AB,EG⊥AD,∴EF=EG,∵BE是∠ABC的平分线,∴EF=EH,∴EG=EH,∴点E在∠ADC的平分线上,∴DE平分∠ADC;(2)解:设EG=x,由(1)得:EF=EH=EG=x,∵S△ACD=15,AD=4,CD=8,∴12AD•EG+12CD•EH=15,即:4x+8x=30,解得:x=2.5,∴EF=x=2.5,∴S△ABE =12AB•EF=12×7×2.5=354.22.(10分)如图,在△ABC中,∠BAC=90°,AB=AC,EC⊥AC,垂足为C,AE交线段BC于F,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且BD=AE.(1)求证:CE=AD;(2)BD与A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当∠CFE=∠ADB时,求证:BD平分∠ABC.【分析】(1)根据HL证明Rt△CAE与Rt△ABD全等,进而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3)证出FB=A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BAC=90°,EC⊥AC,∴∠ACE=∠BAD=90°,在Rt△ACE和Rt△BAD中,AE=BD CA=AB,∴Rt△ACE≌Rt△BAD(HL),∴CE=AD;(2)解:BD⊥AE,证明:∵△ACE≌△BAD,∴∠CAE=∠ABD,∴∠AOD=∠BAE+∠ABD=∠BAE+∠CAE=∠BAC=90°,∴AE⊥BD.(3)证明:∵∠ADB+∠DAE=∠DAE+∠BAE=90°,∴∠ADB=∠BAE,∵∠CFE=∠ADB,∠CFE=∠AFB,∴∠AFB=∠BAE.∴FB=AB,∵BD⊥AE,∴∠ABD=∠FBD,即BD平分∠ABC.23.(12分)(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分析】(1)根据BD⊥直线m,CE⊥直线m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然后根据“AAS”可判断△ADB≌△CEA,则AE=BD,AD=CE,于是DE=AE+AD=BD+CE;(2)由∠BDA=∠AEC=∠BAC,就可以求出∠BAD=∠ACE,进而由AAS就可以得出△BAD≌△ACE,就可以得出BD=AE,DA=CE,即可得出结论;(3)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BAC=120°,就可以得出△BAD≌△ACE,就有BD=AE,进而得出△BDF≌△AEF=EF,∠BFD=∠AFE,而得出∠DFE=60°,即可推出△DEF为等边三角形.【解答】(1)证明:如图1,∵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BAC=90°,∴∠BAD+∠CAE=90°∵∠BAD+∠ABD=90°,∴∠CAE=∠ABD,在△ADB和△CEA中,∠BDA=∠CEA ∠CAE=∠ABD 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2)解:结论DE=BD+CE成立.理由:如图2,∵∠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DBA=∠CAE,在△ADB和△CEA中,∠BDA=∠CEA ∠CAE=∠ABD AB=AC,∴△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3)证明:如图3,由(2)可知,△ADB≌△CEA,∴BD=AE,∠DBA=∠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BF=AF,∴∠DBA+∠ABF=∠CAE+∠CAF,∴∠DBF=∠FAE,在△DBF和△EAF中,BD=AE∠DBF=∠FAE BF=AF,∴△DBF≌△EAF(SAS),∴DF=EF,∠BFD=∠AFE,∴∠DFE=∠DFA+∠AFE=∠DF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24.(12分)定义:如果1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成2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双等腰线”.如果2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2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等腰线”.如图1,BE 是△ABD 的“双等腰线”,AD 、BE 是△ABC 的“三等腰线”.(1)请在图2三个图中,分别画出△ABC 的“双等腰线”,并做必要的标注或说明.(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双等腰线”,那么它的底角度数是 .(3)如图3,△ABC 中,∠C =32∠B ,∠B <45°.画出△ABC 所有可能的“三等腰线”,使得对∠B 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都成立,并做必要的标注或说明.(每种可能用一个图单独表示,如果图不够用可以自己补充)【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2)设底角度数为x,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3)根据两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解:(1)如图2,取AB的中点D,则AD=CD=BD,∴△ADC和△BCD是等腰三角形;如图3,取CD=BC,则∠CDB=∠B=70°,∵∠A=35°,∴∠ACD=70°﹣35°=35°,∴∠ACD=∠A,∴AD=CD=BC,∴△ADC和△BCD是等腰三角形;如图4,作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连接BD,∴AD=BD,∴∠A=∠ABD=27°,∴∠CDB=54°,∵∠ABC=81°,∴∠CBD=81°﹣27°=54°=∠BDC,∴CD=BC,∴△ADB和△BCD是等腰三角形;(2)①设△ABC是以AB、AC为腰的锐角三角形,BD为“双等腰线”,如图5,当AD=BD,BD=BC时,设∠A=x°,则∠ABD=x°,∴∠BDC=∠C=2x°,∴∠ABC=∠C=2x°,∵∠A+∠ABC+∠C=180°,∴x°+2x°+2x°=180°,∴x=36°,2x=72°,∴∠C=72°,②设△ABC是以AB、AC为腰的钝角三角形,AD为“双等腰线”,如图6,当AB=BD,AD=CD时,设∠B=y°,则∠C=y°,∵AD=CD,∴∠DAC=∠C=y°,∴∠ADB=2y°,∵AB=BD,∴∠BAD=∠ADB=2y°,∵∠B+∠BAD+∠ADB=180°,∴y°+2y°+2y°=180°,∴y=36°,∴∠B=∠C=36°,③设△ABC是以AB、AC为腰的直角三角形,AD为“双等腰线”,如图7,当AB =BD ,AD =CD 时,A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设∠B =z °,则∠C =z °,∠BAD =z °,∴∠B +∠BAD =90°,∴z °+z °=90°,∴z =45°,∴∠B =∠C =45°,④设顶角为x ,可得,x +3x +3x =180°解得:x =(1807)°,∴∠C =3x =(5407)°,故答案为:72°或36°或45°或(5407)°;(3)∵要画出使得对∠B 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都成立的“三等腰线”,∴不能使∠B 等于具体的数值,∴值需要使分割后的三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成比例即可,第一种画法:如图8,∵∠C=32∠B,设∠B=2x°,∠C=3x°,当AD、DE将△ABC分成BD=DE,DE=AE,AD=AC的三个等腰三角形时,则有∠BED=∠B=2x°,∠ADC=∠C=3x°,∵∠EDC=∠B+∠BED=4x°,∴∠EDA=∠EDC﹣∠ADC=x°,∴∠EAD=x°,∴“三等腰线”使得三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比为∠B:∠C:∠EDA=2:3:1,即可使得对∠B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都成立,第二种画法:∵∠C=32∠B,设∠B=2x°,∠C=3x°,当AD、DE将△ABC分成BE=DE,AD=AE,AD=CD的三个等腰三角形时,则∠EDB=∠B=2x°,∠DAC=∠C=3x°,∵∠AED=∠B+∠BDE=4x°,∴∠EDA=4x°,因此,“三等腰线”使得三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比为∠B:∠C:∠AED=2:3:4,即可使得对∠B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都成立,综上所述,如图所示的两种“三等腰线”可以使得对∠B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都成立.。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卷(部分有答案)共3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
1.在1,0,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1B. 0C. 2D.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有理数的比较大小中,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小于正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越大的数反而越小;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越大的数就越大.本题中-3<0<1<2.
B、∵根据数轴可知:a<0,b>2,∴ab<0,故本选项错误;
【详解】解:在两个负数中,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求出-2>-3.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实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 于掌握计算法则
15.观察下列依次排列的一列数:﹣2,4,﹣6,8,﹣10…按它的排列规律,则第10个数为__.
【答案】20
【解析】
【分析】
观察不难发现,这列数的绝对值是从2开始的连续偶数,并且第偶数个数是正数,第奇数个数是负数,然后写出第10个数即可.
9.如图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最左边一列小立方块都是1个,中间一列小立方块是2个,最右边一列小立方块是1个,结合选项中的图形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最左边一列小立方块都是1个,中间一列小立方块是2个,最右边一列小立方块是1个,结合选项中的图形可知符合题意的是选项C,故本题选项C为正确答案.
2020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学月联合考试
试卷数学(解析版)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注意: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只上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5分,共60分。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极低”模式B.“高——高——较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拉动农村消费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B.移民是为了更好的就发展,是一种自发的行为C.库区移民大部分实行外迁异地安置,小部分就地“后靠”D.是在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发生的16.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B.洪涝灾害的发生C.严重的水土流失D.恶劣的气候17.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18.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跨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D.经济地区差异不断增大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19-20题。
2024-2025七上月考数学试卷(第1~2章) (2024新浙教版)(解析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试题考试内容:第1至2章,满分120分,难度系数:0.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采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国家,关于正负数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比欧洲早一千余年.如果将“向东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向西走30米”记作( ) A .30−米 B .30+米 C .10−米 D .10米【答案】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根据向东走记为正,则向西走就记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解:∵向东走40米记作40+米, ∴向西走30米可记作30−米, 故选A .2.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选择在塞纳河举行.塞纳河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其中数据787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78710× B .37.8710×C .47.8710× D .50.78710×【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将787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7.8710× 故选:C .3.在23−、2(3) 、(2)−−、|5|−−、0中,负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分析】将每个数进行化简后,得出判断.【详解】解:239−=−,2(93) ,(2)2−−=,|5|5−−=−,因此负数有:23−和|5|−−,共有2个, 故选:B .4.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下列关于负数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2=2−− B .()32=8−C .2−的相反数是2D .2−的倒数是0.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倒数,熟练掌握这几个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解:A 、22−=,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328−=−,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2的相反数是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 、−2的倒数是0.5−,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5)−+与(5)+− B .12−与(0.5)−+C .-|-0.01|与1100−−D .13−与0.3 【答案】C【分析】先化简,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即可求解. 【详解】解:A .−(+5)=−5−5)=−5,选项A 不符合题意; B .−(+0.5)=−0.5,与12−相等,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0.01|=−0.01,−(1100−)=1100=0.01,−0.01与0.01互为相反数,选项C 符合题意; D .13−与0.3不是相反数,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在数轴上,点A ,B 在原点O 的同侧,分别表示数a ,1,将点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若点C 与点B 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为( ) A .3 B .2 C .1− D .0【答案】B【分析】先用a 的式子表示出点C ,根据点C 与点B 互为相反数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可知:A 点表示的数为a ,B 点表示的数为1, ∵C 点是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C 点可表示为:3a −, 又∵点C 与点B 互为相反数,∴310a −+=, ∴2a =. 故选:B .7.下列运算过程中,有错误的是( )A .(3﹣412)×2=3﹣412×2B .﹣4×(﹣7)×(﹣125)=﹣(4×125×7)C .91819×16=(10﹣119)×16=160﹣1619 D .[3×(﹣25)]×(﹣2)=3×[(﹣25)×(﹣2)] 【答案】A【分析】各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 、原式=3×2﹣92×2=6﹣9=﹣3,符合题意;B 、原式=﹣(4×125×7),不符合题意;C 、原式=(10﹣119)×16=160﹣1619,不符合题意; D 、原式=3×[(﹣25)×(﹣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果0a ≠,则有2a b a b =+▲,那么722−▲的值( ) A .34B .32−C .152 D .12【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然后相加即可. 【详解】解:722−▲2722=+−742=+152=,故选:C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 ,b ,c 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12a << ②1c <− ③2b >− ④b a < ⑤12c −<<⑥a 到原点的距离大于b 到原点的距离 ⑦在a 与c 之间有2个整数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由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到1012b c a <−<<<<<,进而逐项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012b c a <−<<<<<, ∴12a <<,①正确;1c >−,②错误;2b <−,③错误;b a <,④正确; 12c −<<,⑤正确;a 到原点的距离小于b 到原点的距离,⑥错误;在a 与c 之间有2个整数,⑦正确.∴正确的有4个.故选:B .10.分形的概念是由数学家本华·曼德博提出的.如图是分形的一种,第1个图案有2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8个二角形;第4个图案有16个三角形;……,下列数据中是按此规律分形得到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 .126B .513C .980D .1024【答案】D【分析】根据前面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找出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解:第1个图案有2个三角形,即12个; 第2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即22个; 第3个图案有8个二角形,即32个; 第4个图案有16个三角形,即42个; 则第n 个图案有2n 个三角形,只有D 选项,当21024n =时,10n =符合题意,其余选项n 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12024−的相反数是 . 【答案】12024【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12024−的相反数是12024. 故答案为:12024. 12.某粮店出售的两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 ±,()250.2k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kg . 【答案】0.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题意质量相差最多的是()250.2kg ±,再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解,解题的关键理解并掌握正负数的意义,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详解】解:根据题可得,质量最少的是少了0.2kg ,质量最多的是多了0.2kg ,∴质量最多相差0.20.20.4(kg)+=, 故答案为:0.4.13 【答案】2−【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进行化简即可求解. 【详解】解:2−−=2−, 故答案为:2−.14.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 的值为10−,则输出的值为 .【答案】25−【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操作步骤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依题意,()()310529 −÷−×−−()289=×−− 169=−− 25=−故答案为:25−.15.比较两数大小: −76−【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依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 【详解】解:∵6677−=,7766−=,6776<,∴−>−6776, 故答案为:>.16.把算式()()()579−−−−+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读作 【答案】 579−+− 负5加7减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答即可.【详解】()()()()()()579579579−−−−+=−+++−=−+−, 读作:负5加7减9;故答案为:579−+−;负5加7减9. 17.比2−小6的数是 . 【答案】8−【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理解题意,根据题意正确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比2−小6的数是268−−=−, 故答案为:8−.18.当||2,||4x y ==,且2x y +=−,则xy = . 【答案】8−【分析】根据绝对值先求出x ,y 的值,再根据2x y +=−得出符合条件的值,计算即可. 【详解】解:∵||2,||4x y ==, ∴2x =±,4y =±, ∵2x y +=−, ∴2,4x y ==−, ∴8xy =−, 故答案为:8−. 19.已知1xyz xyz =,则x zy x y z++值为 . 【答案】1−或3【分析】此题考查了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根据已知等式得到||xyz xyz =,确定出x ,y ,z 中负因式有0个或2个,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由1||xyzxyz =,得到||xyz xyz =,x ∴,y ,z 中有0个或2个负数,当2个都为负数时,原式1111=−−+=−; 当0个为负数时,原式1113=++=.∴1x zy xy z++=−或3 故答案为:1−或320.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时,李老师和同学们做了这样的游戏,将2023这个数说给第一位同学,第一位同学将它减去它二分之一的结果告诉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再将听到的结果减去它的三分之一的结果告诉第三位同学.第三位同学再将听到的结果减去它的四分之一的结果告诉第四位同学,…照这样的方法直到全班48人全部传完,则最后一位同学告诉李老师的正确结果是 . 【答案】202348【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11112023111123448×−×−×−− ……12347202323448=××××……1202348× 202348=. 故答案为:20234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0分)21.(本题16分)计算下列各题: (1)()()43772743+−++−; (2)12433−÷−× ;(3)()()32211234−+×−+−;(4)()235363412−+×−. 【答案】(1)50− (2)38(3)6(4)12−【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解答即可;(3)根据含有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解答即可; (4)根据乘法运算律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算律的应用,熟练掌握法则和预算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43772743+−++− ()43277743=++−− ()70120=+−50=−.(2)解:12433−÷−×()2433=−×−×236=+ 38=.(3)解:()()32211234−+×−+−()11894=−+×−+129=−−+ 6=.(4)解:()235363412−+×−()()()2353636363412=×−−×−+×− 242715=−+−12=−.22.(本题6分)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新运算:“✞”,a b ab a b ⊗−−. (1)计算:()42⊗−________()24−⊗;()()53−⊗−________()()35−⊗−; 152 −⊗ ________152 ⊗−(填“>”或“=”或“<”); (2)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那么,由(1)计算的结果,你认为这种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若满足,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举例说明. 【答案】(1)=,=,= (2)满足交换律,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定义,理解新定义是关键. (1)按照题中新定义的运算进行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2)就一般情况根据新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解:∵()424(2)4(2)10⊗−=×−−−−=−,()24(2)4(2)410−⊗=−×−−−=−; ∴()42(2)4⊗−=−⊗;∵()()53(5)(3)(5)(3)23−⊗−=−×−−−−−=,()()35(3)(5)(3)(5)23−⊗−=−×−−−−−=,∴(5)(3)(3)(5)-⊗-=-⨯-;∵1115557222−⊗=−×−−−=−,1115557222 ⊗−=×−−−−=− ; ∴115522 −⊗=⊗− ; 故答案:=,=,=(2)解:运算:“✞”满足交换律 理由如下:由新定义知:a b ab a b ⊗−−,b a ba b a ⊗−−, ∴a b b a ⊗=⊗,表明运算“✞”满足交换律.23.(本题6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连接下列各数.0,112,3−,()0.5−−,34−−,133+−.【答案】见解析,()1313300.51342+−<−<−−<<−−<【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先将所给各数化简,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根 【详解】解:()33110.50.5,,334433−−=−−=−+−=− .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如图:根据数轴的特点从左到右用“<”把各数连接起来为: ()1313300.51342+−<−<−−<<−−<24.(本题8分)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这三个点.回答:(1)A 、B 、C 这三个点表示的数各是多少?A : ;B : ;C : .(2)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3)应怎样移动点B 的位置,使点B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相等?【答案】(1)6−、1、4(2)7;10(3)点B 向左移动2个单位【分析】本题考查了是数轴,运用数轴上点的移动和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是左减右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本题可直接根据数轴观察出A 、B 、C 三点所对应的数;(2)根据数轴的几何意义,根据图示直接回答;(3)由于10AC =,则点B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都是5,此时将点B 向左移动2个单位即可.【详解】(1)解:根据图示可知:A 、B 、C 这三个点表示的数各是6−、1、4,故答案为:6−;1;4.(2)解:根据图示知:AB 的距离是()167−−=;AC 的距离是6410−−=, 故答案为:7;10;(3)解:∵A 、C 的距离是10,∴点B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都是5,∴应将点B 向左移动2B 表示的数为1−,5ABBC ==. 25.(本题8分)“滴滴”司机沈师傅从上午800915:~:在东西方向的江平大道上营运,共连续运载十批乘客.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沈师傅营运十批乘客里程如下:(单位:千米)8636848433+−+−++−−++,,,,,,,,,.(1)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沈师傅距离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东面还是西面?距离出发地多少千米?(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0.4升,则800915:~:汽车共耗油多少升?(3)若“滴滴”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11元(不超过3千米),超过3千米,超过部分每千米2元.则沈师傅在上午800915:~:一共收入多少元? 【答案】(1)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沈师傅在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东面,距离是5千米(2)800915:~:汽车共耗油21.2升(3)沈师傅在上午800915:~:一共收入156元【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明确正负数的含义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把记录的数字相加即可得到结果,结果为正则在东面,结果为负则在西面;(2)把记录的数字的绝对值相加,再乘以0.4,即可得答案;(3)先计算起步费总额,再将超过3千米的路程相加,所得的和乘以2,将起步费加上超过3千米的费用总额,即可得答案.【详解】(1)解:∵(8)(6)(3)(6)(8)(4)(8)(4)(3)(3)5++−+++−+++++−+−++++=, ∴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沈师傅在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东面,距离是5千米;(2)解:|8||6||3||6||8||4||8||4||3||3|+−+++−+++++−+−++++8636848433=+++++++++53=,∴0.45321.2×=(升), ∴800915:~:汽车共耗油21.2升. (3)解:∵共营运十批乘客,∴起步费为:1110110×=(元), 超过3千米的收费总额为:[](83)(63)(33)(63)(83)(43)(83)(43)(33)(33)246−+−+−+−+−+−+−+−+−+−×=(元),∴11046156+=(元), ∴沈师傅在上午800915:~:一共收入156元 26.(本题8分)观察下列各式:第1个等式:11111222−×=−+=−;第2个等式:1111123236−×=−+=−; 第3个等式:11111343412−×=−+=−;…… (1)根据上述规律写出第5个等式: ;(2)第n 个等式: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3)计算:111111112233420222023 −×+−×+−×+⋅⋅⋅⋅⋅⋅+−× . 【答案】(1)11111565630−×=−+=− (2)()11111111n n n n n n −×=−+=−+++ (3)20222023−【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1)根据题干,模仿写出第5个等式,即可作答;(2)由(1)以及题干条件,即得第n 个等式:()11111111n n n n n n −×=−+=−+++; (3) 由(2)的结论,先化简再运算,即可作答,掌握第n 个等式:()11111111n n n n n n −×=−+=−+++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依题意,第5个等式: 11111565630−×=−+=−; (2)解:第1个等式:11111222−×=−+=−; 第2个等式:1111123236−×=−+=−; 第3个等式:11111343412−×=−+=−; 第4个等式:11111454520−×=−+=−; 第5个等式:11111565630−×=−+=−; ……故第n 个等式:()11111111n n n n n n −×=−+=−+++; (3)解:由(2)知第n ()11111111n n n n n n −×=−+=−+++; 则111111112233420222023 −×+−×+−×+⋅⋅⋅⋅⋅⋅+−× 111111112233420222023 =−++−++−++⋅⋅⋅⋅⋅⋅+−+ 111111112233420222023=−+−+−++⋅⋅⋅⋅⋅⋅−+ 112023=−+20222023=− 27.(本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计算111503412 ÷−+. 解法一:原式11150505050350450125503412=÷−÷+÷=×−×+×=. 解法二:原式4312505050630012121212 ÷−+÷×.解法三:原式的倒数为111503412 −+÷ 111111111113412503504501250300=−+×=×−×+×= . 故原式300=.(1)上述得出的结果不同,肯定有错误的解法,你认为哪个解法是错误的.(2)请你选择两种合适的解法解答下列问题:计算:113224261437 −÷−+−【答案】(1)没有除法分配律,故解法一错误;(2)过程见解析,114−.【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除法乘法分配律;(1)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判断,可得答案;(2)根据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计算原式的倒数,和按照先计算括号内的,最后计算除法,两种方法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解:没有除法分配律,故解法一错误;(2)解法一:原式的倒数为:132216143742 −+−÷−, ()132******** =−+−×− ()()()()13224242424261437=×−−×−+×−−×− 14=−; 所以原式114=−; 解法二:原式=17928124242424242 −÷−+− 17928124242−+− =−÷ 1424214=−× 114=−. 28.(本题10分)【概念学习】定义新运算: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商的运算叫做除方.比加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写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写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n aa a a a ÷÷÷ 个记作:a ⓝ,读作“a 的圈n 次方”.特别地,规定:a a =①.【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023=② ;(2)若n 为任意正整数,下列关于除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横线上填写序号) A .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B .任何非零数的圈3次方都等于它的倒数C .圈n 次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或1−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3)请把有理数()0a a ≠的圈n (3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a =ⓝ ;(4)计算:()2111472 −−÷−×− ④⑥⑧. 【答案】(1)1;(2)ABD ;(3)21n a − ;(4)1149− 【分析】(1)根据题意,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2(3)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4)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2023202320231=÷=②,故答案为:1;(2)A .因为()10a a a a =÷=≠②,所以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正确;B .因为()10a a a a a a=÷÷=≠③,所以任何非零数的圈3次方都等于它的倒数,正确; C .圈n 次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或1−,说法错误,()11−=②;D .根据新定义以及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可知,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正确;故答案为:ABD ;(3)21111n a a a a a a a a a a − =÷÷÷÷=⋅⋅= ⓝ,故答案为:21n a −; (4)解:()2111472 −−÷−×− ④⑥⑧ ()()()()711111111967772222− =−÷÷⋅⋅⋅÷−÷−÷−÷−÷−×−÷−÷⋅⋅⋅÷−8个16个 41119647=−−÷×1149=−−4950=−.。
江西省赣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阶段性测试卷(第1章和第2章)
江西省赣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阶段性测试卷(第1章和第2章)一、单选题1.某市文旅局的统计信息显示2020年国庆假日期间本地接待游客9207000人次,该数据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920.710⨯B .592.0710⨯C .69.20710⨯D .79.20710⨯ 2.某天傍晚,北京的气温由中午的零上3C ︒下降了5C ︒,这天傍晚北京的气温是( ) A .零上8C ︒ B .零上2C ︒ C .零下2C ︒ D .零下8C ︒ 3.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3||2|1--+-=B .311252⎛⎫--÷-= ⎪⎝⎭C .43443433⎛⎫-÷-⨯= ⎪⎝⎭ D .11(2)24⎛⎫-÷-= ⎪⎝⎭ 4.已知()2230a b -++=,那么2a b 的值是( )A .12-B .6-C .12D .65.已知5x =,2y =,且0x y +<,则x y -的值等于( )A .7和7-B .7C .7-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两个非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若商不变,那么( )A .两数相等B .两数互为相反数C .两数互为倒数D .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7.在数轴上有间隔相等的四个点M N P Q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p q ,,,,其中有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若m 的绝对值最大,则数轴的原点是( )A .点NB .点PC .点P 或N ,P 的中点D .点P 或P ,Q 的中点8.甲、乙二人同时从A 地去B 地,甲每分走60米,乙每分走90米,乙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在离B 地180米处与甲相遇.A 、B 两地相距( )米.A .900B .720C .540D .10809.下表是小博家上半年六个月的用电情况,每月规定用电量为a 度,表中的正数表示超过每月规定用电量.电费交费标准是:在每月规定用电量内的按每度电0.6元交费,超过的部分按每度电1元交费,则小博家上半年的总电费为( )A .(618)a +元B .(3.644.8)a +元C .(1.844.8)a +元D .(3.618)a +元 10.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b |>|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c <0B .b +c <0C .a +c >0D .ac >ab二、填空题1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7-,3.5, 3.14-,π,0, 152-, 1319,0.03,10,5-℅, 03..- 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非负数集合:{…};负分数集合:{…};偶数集合:{…};奇数集合{…}.12.化简:①23⎡⎤⎛⎫-+-= ⎪⎢⎥⎝⎭⎣⎦,②15-的相反数是 .③比较大小0.5-23-. 13.若a ,b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m 为最大的负整数,则2021(a +b )-(xy )2021+m 的值是.14.计算:111123344520132014++++=⨯⨯⨯⨯L ( ) 15.四个各不相等的整数a ,b ,c ,d ,它们的积···9a b c d =,那么+++a b c d 的值是. 16.有理数a ,b 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b a b --=.17.如下是张小琴同学的一张测试卷,她的得分应是 .18.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3段,将一根绳子对折2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5段,将一根绳子对折3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9段;现把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对折7次,从中间剪断.绳子会变成段.19.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能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运算的结果是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三、解答题20.计算.(1)()()()()181274++----+;(2)()()()()2.7 2.5 5.57.3---+--+.(3)13.75(7.25)0.75 2.75-+----+;(4)331( 6.25)() 1.7548+---- 21.设[]a 表示不小于a 的最小整数,如:[]2.33=,[]514345⎡⎤-=⎥-⎢⎣⎦=, (1)求[][]5115 2.6⎥+-⎤⎢⎣⎦--⎡的值; (2)令{}[]a a a =-,求{}.31154444⎡⎤---⎢⎥⎣⎣⎡⎤⎢⎥⎦⎦-的值. 2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点P 表示的数是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②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23.阅读下面材料:若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且AB a b =-;回答下列问题:(1)①数轴上表示x 和2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②在①的情况下,如果3AB =,那么x 为;(2)代数式12x x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3)若点、、A B C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 b c 、、,a 是最大的负整数,且2(5)0-++=c a b ,①直接写出a b c 、、的值.②点、、A B C 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若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请问:BC 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24.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3次商”,()()()()3333-÷-÷-÷-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n 次商”.(1)直接写出结果:312⎛⎫= ⎪⎝⎭______,()42-=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B .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1n --=-C .除零外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商都相等,奇数次商互为相反数D .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除法运算能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3)试一试,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43-=______ 615⎛⎫= ⎪⎝⎭______ (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 的n 次商写成乘方(幂)的形式等于______.(5)算一算:201923420201111162366⎛⎫⎛⎫⎛⎫⎛⎫÷-÷---⨯ ⎪ ⎪ ⎪ ⎪⎝⎭⎝⎭⎝⎭⎝⎭。
高一数学必修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第一.二章《三角函数》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D CD AB +-等于()A .B .C .D .2.若|a |=2,|b |=5,|a +b |=4,则|a -b |的值()A .13B .3C .42D .73.函数sin(2)3y x π=+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A .6x π=-B .12x π=-C .6x π=D .12x π=5.点A(x,y)是300°角终边上异于原点的一点,则xy值为() 333333函数)32sin(π-=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125,12ππππk k Z k ∈ B .⎥⎦⎤⎢⎣⎡+-1252,122ππππk k Z k ∈C .⎥⎦⎤⎢⎣⎡+-65,6ππππk k Z k ∈ D .⎥⎦⎤⎢⎣⎡+-652,62ππππk k Z k ∈ 7.sin(-310π)的值等于() A .21B .-21C .23D .-238.在△ABC 中,若)sin()sin(C B A C B A +-=-+,则△ABC 必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9.函数x x y sin sin -=的值域是()A .0B .[]1,1-C .[]1,0D .[]0,2-10.函数x x y sin sin -=的值域是()A .[]1,1-B .[]2,0C .[]2,2-D .[]0,2-11.函数x x y tan sin +=的奇偶性是()A .奇函数B .偶函数C .既奇又偶函数D .非奇非偶函数 12.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A .5sin 3sin )5sin(<<- B .5sin 3sin )5sin(>>-C .5sin )5sin(3sin <-<D .5sin )5sin(3sin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_________.14.已知扇形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5,12),则sin α+2cos α的值为______.16.一个扇形的周长是6厘米,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该扇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1~2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2章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D.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5.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6.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8.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C.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 = 2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0. 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v 1+v 2)/2B.21v v ⋅C.212221v v v v ++D.21212v v v v +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1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①③B.①④C.②③D.13.自由落体第5个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1个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A.5B.9C.10D.2514.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A.1∶1B.1∶2C.1∶3D.1∶415.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 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B.1.5 sC.2 sD.(2-1)s16.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A.av n 2)1(202- B.a v n 2202 C.a v n 2)1(20- D.a v n 2)1(202- 1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A.5 m/sB.5.5 m/sC.4 m/sD.3.5 m/s1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 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 远19.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s ,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20..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21. 甲、乙两物体都以5 m/s 的初速度向东做变速直线运动,经5 s 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 m/s ,则物体甲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2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s-t图象,比较前5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甲v ______乙v ______丙v ;比较前 10 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甲v ′____乙v ′____丙v ′(填“>”“=’“<”)2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经过的位移是s ,则它的速度从v 增加到3v 时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2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25.一物体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h 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它落下的位移h 等于______.参考答案1.C2.D3.BD4.B5.C6. B7. D8.D9. D10.D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
24-25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测试范围:苏科版八上第1章-第2章】(扬州专用)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扬州专用)(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科版八上第1章-第2章。
5.难度系数:0.85。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若BAC BAD Ð=Ð,ABC ABD Ð=Ð,则直接判定ABC ABD V V ≌的理由是( )A .SASB .SSSC .ASAD .AAS 【答案】C 【详解】解:∵BAC BAD AB AB ABC ABD Ð=Ð=Ð=Ð,,,∴()ABC ABD ASA V V ≌,故选:C .3.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A .带①去B .带②去C .带③去D .带①去和带②去4.如图,在Rt ABC △中,90B Ð=°,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再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射线AF 交边BC 于点G .若1BG =,则点G 到AC 边的距离为( )A .2B .1C .12D .无法确定【答案】B 【详解】解:过G 作GH AC ^交AC 于点H ,由作图可知AF 平分CAB Ð,∵90B Ð=°,∴BG GH =,又∵1BG =,∴1GH =,故选:B .5.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 O B Т¢¢等于已知角AOB Ð的示意图(图②),要说明D O C DOC Т¢¢=Ð,需要证明D O C DOC ¢¢¢V V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SASB .SSSC .ASAD .AAS【答案】B 【详解】解:由作图得:,,OD O D OC O C CD C D ¢¢¢¢¢¢===,∴()SSS D O C DOC ¢¢¢V V ≌.故选:B6.如图,已知等边ABC V 中,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Ð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75°【答案】C 【详解】解:ABC QV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60ABC C Ð=Ð=°在ABD △与BCE V 中AB BC ABD BCEBD CE =ìïÐ=Ðíï=î()SAS ABD BCE \V V ≌BAD CBE\Ð=Ð60APE BAD ABP ABP PBD ABC \Ð=Ð+Ð=Ð+Ð=Ð=°故选:C .7.如图,ABC V 的两条高AD ,相交于点F ,若ABD CFD ≌△△,6DC =,2DF =,则ABCV的面积为( )A .48B .24C .18D .12\6284BC DC BD BD =+=+==,\44624ABC ABD S S ==´=V V ,故选B .8.如图,在ABC V 中,90A Ð=°,6AB =,8AC =,10BC =,平分BCA Ð交于点D ,点P ,Q 分别是,AC 上的动点,连接AP ,PQ ,则AP PQ +的最小值是( )A .6B .5C .4.8D .4关于直线的对称点AM BC ^于M ,Q ¢共线,且与AM 重合时,PA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4-25学年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苏科版2024七上第1章-第2章】(扬州专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扬州专用)(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科版2024七上第1章-第2章。
5.难度系数:0.85。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的倒数是( )A .2024B .2024-C .12024D .12024-2.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认识到负数的存在.如果把收入8元记作8+元,那么支出6元记作( )A .6-元B .8-元C .6+元D .8+元3.2023年榕江村超火爆出圈,据统计,村超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65.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收入83.98亿元,数字83.98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883.9810´B .88.39810´C .6839810´D .98.39810´4.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22-和()22-B .212-和212æö-ç÷èøC .2-和2-D .()22-和225.设[)m 表示大于m 的最小整数,如[)5.56=,[)3.23-=-,则[)[)9.212.5--=( ).A .21-B .22-C .23-D .24-6.已知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0a b <<,②||||a b <,③0ab->,④b a a b -<+,正确的是( )A .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①④7.如图,点A ,B ,C ,D 在数轴上,点A ,点D 表示的数分别是和6,且满足42AB BC CD ==,则线段BC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A .B .2C .3-D .38.有一组非负整数:1219,,,a a a L .从3a 开始,满足3124235341917182,2,2,,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L 某一数学团队对前述数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当121,5a a ==时,49a =;②当125,2a a ==时,1231686a a a a ++++=L ;③当12334,2,11a x a x a =-==时,3x =-或5x =-;④当12(2,a m m m =³为整数)时,2191,3450a a m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第一、二章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晶体三极管是_________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_控制器件。
2、PN结具有__________性能,即:加__________电压时PN结导通,加__________电压时PN结截止
3、若晶体三极管集电极输出电流Ic=9mA,该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β=50,则其输入电流
I B=________
4、晶体三极管中有两个PN结,其中一个PN结叫做__________,另一个叫做__________
5、晶体三极管I E、I B、I C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三个电极电流如图1-1所示,已测出I1=-1.6mA,I2=-0.05mA,I3=1.65mA,则电极①、②、③三个管脚分别是:①为极②为
③为极,该三极管是型
8、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1-2所示,则该管是沟道型的场效应管,I DSS= mA,V P=-6V称为该管的电压。
9、当晶体二极管导通后,则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 V。
10、单向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实现整流的,硅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特性来实现稳压的。
二、是非题
()1、少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2、晶体三极管击穿后立即烧毁。
()3、晶体二极管在反向电压小于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极小,当反向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后,反向电流会迅速增大。
()4、为使晶体管处于放大工作状态其发射结应加反向电压集电结应加正向电压()5、晶体二极管在使用中一旦发生反向击穿,就会被烧坏。
()6、二极管、三极管都属于非线性器件。
()7、少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8、无论是哪种晶体三极管,当处于放大工作状态时,b极电位总是高于e极电位,c极电位也总是高于b极电位。
()9、晶体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由同一类型半导体(N型或P型)构成的,所以e极和c极可以互换使用。
()10、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β减少。
三、选择题
1、某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为180V,则以下最适合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为()。
A.180V B. 360V C. 90V D.
30V
2、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小功率晶体管性能好坏时,应把欧姆档拨到()
A、R×100Ω或R×1KΩ档
B、R×1Ω档
C、R×10KΩ档
3、当硅晶体二极管加上0.3V的正向电压时,该晶体二极管相当于()
A、小阻值电路
B、阻值很大的电阻
C、内部短路
4、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所处的状态是()
A、放大状态
B、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5、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它的I C将()
A、随I B增加而增加
B、随I B增加而减小
C、与I B无关
6、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电高电位的一端是()
A、NPN管的发射极
B、PNP管的发射极
C、PNP管的集电极
8、当晶体二极管两个PN结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将()。
A、增大
B、反向
C、中断
9、当晶体二极管的PN结导通后,则参加导电的是()。
A、少数载流子
B、多数载流子
C、既有少数载流子又有多数载流子
1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两个稳压管的Vz1=5V,Vz2=7V,它们的正向压降均为0.7V,则输出电压Vo为()。
A.5V B. 7.7V C. 12V D. 5.7V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三极管的I B1=10μA时,I C1=0.88mA,当I B2=40μA时, Ic2 = 2.38mA,求该三极管的β值为多少?
2、一个标有220伏、110瓦的灯泡,当把它接在图4-1所示的半波整流电路中时,其消耗的功率应是多少瓦?
3、已知某场效应管输出特性曲线如图4-2所示,试判断:
①它是哪种类型的场效应管?
②它的V P、I DSS各是多少?
③g m跨导是多少?
4、整流电路如图所示,设V1~V4为理想二极管,输入正弦波信号时,求:
1) 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 V ;
2)二极管截止时的最大反向工作电压V RM;
3)试画出电阻R1和R2的电压波形。
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设二极管正向压降和反向压降均可忽略,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输出电压U ab。
6(6分)
2.8V 6.8V 3V
4V 9.8V 10V
7、输入电压u i如图所示,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均可忽略,试画出各电路输出电压u01、u02、u03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