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文体
![《回忆我的母亲》文体](https://img.taocdn.com/s3/m/21e498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30.png)
《回忆我的母亲》文体哎呀,一说起我妈呀,那可真是有一箩筐的事儿呢,这会儿就跟你们唠唠吧。
我妈这人吧,长得普普通通的,可在我眼里呀,那就是全世界最好看的人。
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一头齐耳短发,常年都是那种简单朴素的打扮。
但她那双眼睛可亮堂啦,透着一股子精气神儿,每次瞅着我,都好像能把我心里的小九九全看穿似的。
小时候呀,家里条件不咋好,可我妈从来没让我饿着冻着过。
记得有一回冬天,那雪下得可大啦,呼呼的北风直往屋里灌。
我早上起来要上学去,瞅见我那棉鞋破了个大口子,脚趾头都快露出来啦。
我就有点委屈地跟我妈说:“妈,我鞋破了,这咋去上学呀?”我妈一听,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走过来拿起鞋看了看,皱着眉头说:“哎呀,这咋破成这样啦,别急哈,妈这就给你弄好。
”她就翻箱倒柜地找针线,然后坐在那小板凳上,把鞋拿在手里,就着那不太亮堂的灯光,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我在旁边瞅着,只见她那双手冻得红红的,可缝起鞋来还是那么仔细,眼睛紧紧盯着手里的活儿,嘴里还念叨着:“得缝结实点儿,别让我家宝贝冻着脚咯。
”不一会儿,鞋就缝好啦,她把鞋递给我,笑着说:“快穿上试试,看还冷不冷脚啦。
”我穿上那缝好的鞋,嘿,还真挺暖和的,心里也暖乎乎的,就觉着我妈可真厉害呀。
还有啊,我小时候调皮得很,经常在外面闯祸。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弹弓,瞅见邻居家树上有只小鸟,就想试试能不能把小鸟打下来。
结果呀,没打着小鸟,倒是把人家窗户玻璃给打破啦。
我当时就吓傻啦,知道闯大祸了,小伙伴们也都一哄而散。
我站在那儿,心里害怕极了,想着这下可咋整呀。
等我磨磨蹭蹭地回到家,我妈瞅见我那副蔫儿吧唧的样子,就问我:“咋啦?是不是又闯啥祸啦?”我低着头,不敢看她,小声地把事儿说了出来。
我妈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可把我吓得够呛。
但她也没骂我太狠,只是拉着我就往邻居家走,一路上都在跟我说:“做错事儿就得认,得去给人家道歉,知道不?”到了邻居家,我妈满脸歉意地跟人家说:“真是对不住啦,我家这孩子调皮,把您家玻璃打破了,您看要赔多少,我们一定赔。
《回忆我的母亲》各段内容概括
![《回忆我的母亲》各段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c014b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2.png)
《回忆我的母亲》各段内容概括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各段大概都讲了啥,就像拆盲盒一样有趣呢。
首先啊,这文章一开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装满回忆的魔法盒子。
它先总体介绍了母亲,那感觉就像在介绍一个超级厉害的魔法精灵,这个精灵可是在作者的生命里种下了无数美好种子的角色呢。
母亲就像是一颗巨大的树,用她的树荫庇护着整个家庭。
然后呢,就开始讲母亲的勤劳啦。
哇塞,母亲的勤劳程度简直能让小蜜蜂都自愧不如。
她一天到晚就像个永不停歇的小陀螺,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家里的各种活计就像小山一样,母亲就像个大力士,轻轻松松就把这些“小山”给搬平了。
再接着呀,母亲在家庭里的角色就像是一个万能的哆啦A梦。
她操持着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家里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她都能搞定。
这就好比她手里拿着一把神奇的魔法扫帚,一挥,家里就变得井井有条。
再看后面呢,母亲对待家人那叫一个好啊。
她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温暖着每一个家人的心。
不管谁有个头疼脑热或者不开心,母亲就像个心灵捕手,一下子就能把问题解决,让家人重新露出笑容。
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特别厉害呢。
她就像一个智慧的老神仙,给孩子传授各种生活的道理。
她的教诲就像一颗颗星星,在孩子成长的夜空中闪闪发光。
还有哦,母亲在家族里的威望也很高。
她就像一个威严又可亲的女王,大家都尊重她、爱戴她。
家族里有点什么事儿,母亲一出马,就像一阵春风吹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再往后呢,母亲的善良就像洒向人间的阳光。
她对待穷苦的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那种善良简直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就像花儿散发香气一样自然。
在困难时期,母亲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
不管生活的暴风雨多么猛烈,她都咬牙坚持,带着家人乘风破浪,那坚韧程度简直能把钢铁都比下去。
母亲的一生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她的故事对作者的影响超级大,就像一场春雨,滋润着作者的心灵,让作者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总之呢,这篇文章里的母亲形象就像一个宝藏,越挖掘越让人觉得惊叹,每一段的描写都像是给这个宝藏添上了一颗璀璨的宝石。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8396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a.png)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阅读答案回忆我的母亲节选阅读材料《回忆我的母亲》(节选)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阅读题题目1、给下面字注音。
回忆我的母亲倒数第二段作用和含义
![回忆我的母亲倒数第二段作用和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4c5168b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9.png)
回忆我的母亲倒数第二段作用和含义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回忆我的母亲》倒数第二段呀。
这一段啊,就像是蛋糕上那颗最特别的樱桃,别看它篇幅可能不是最长的,但那作用和含义可不容小觑呢。
这一段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的秘密绝招,它可是把整篇文章的情感和主题都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
就好像一个小火箭助推器,“嗖”的一下,把文章的境界推得高高的。
它像是一场交响乐的高潮部分,之前的那些回忆啊,就像各个乐章的铺垫,到这儿就全奏响出最响亮、最动人的旋律。
你看啊,这一段就像一个魔法棒,轻轻一点,把母亲的形象从一个家庭里的好妈妈,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有着伟大人格、对社会有着积极影响力的女性形象。
就好比把一只可爱的小猫突然变成了威风凛凛的狮子王,虽然夸张了点,但真的就是那种感觉。
母亲从一个照顾家庭的普通角色,瞬间高大上起来,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而之前的那些平凡小事就成了攀爬这座山峰的一个个小阶梯。
它的含义呢,就像是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
打开一看,满满的都是对母亲的敬重、爱戴,还有对她那种奉献精神的赞美。
这就像发现了一个装满金币的魔法口袋,每一枚金币都闪着耀眼的光,这光就是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情啊。
这一段还像一个万能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那个时代女性的大门,让我们看到像母亲这样的女性是如何在家庭和社会中默默发光发热的。
而且呀,这一段在文章里就像一个指南针,给我们指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就像在茫茫大海里给我们扔出一个浮标,告诉我们方向,让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可不只是简单的回忆,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对伟大母性和女性力量的歌颂。
就好像把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充满力量的传奇,母亲就像传奇里的英雄,她的故事能激励无数的人呢。
总之呢,这倒数第二段就像一个神奇的小宇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就会让整个文章熠熠生辉,让我们对母亲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以及人性的美好有了更多的感悟。
哈哈,是不是感觉这一段超级有趣又超级厉害呢?。
14《回忆我的母亲》-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14《回忆我的母亲》-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9a97d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6.png)
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写作借鉴
2.夹叙夹议,深化主题
作者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地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 作用。这些议论以记叙为基础,阐述的是作者的切身感受。
例如,写十三个儿女只留下八个时,作者以议论兼抒情的笔调说:“这在母 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深刻地揭示了作者体会到的 母亲极为痛苦的心理。又如在结尾作者议论道:“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 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 的历史。”这句话是在全文记叙母亲事迹的基础上的总结性议论,不仅赞颂了 母亲,而且由赞颂母亲推广到赞颂劳动人民,使作者的感情得以升华,使文章 的主题得以深化。
1905年
第九段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1908年
第十段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
勤劳俭朴、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朴素的阶级意识
有远见 摆脱贫困 和压迫的愿望
深明大义
精读思考
时间顺序
时间(段落)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
1919年
颂其德
第三部分(第14—17段)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继 续革命的决心。
课文解读
1.找到第一段中表明叙事线索及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线索:“勤劳一生”总领全文,是全文叙事的线索。
奠定全文 感情基调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 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 回忆的。
文体知识——回忆录
体裁特点: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 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 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 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https://img.taocdn.com/s3/m/5057536a4b73f242336c5f69.png)
教学设计预习反馈1、初读课文,将文中有困难的字词标注出来。
2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妯娌zhòulǐ 勉强qiǎng 迁徙xǐ 慰勉wèimiǎn 溺死nì 衙门yá 私塾sīshú 调料tiáo血溅jiàn 瞒着mánzhe3、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初读课文,将文中有困难的字词标注出来。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备课组名称八年级组课模名称问题教学法设计者贺彩娜实施者八年级语文组指导者刘秀莲其他参与者王慧颖、刘亚洁、张俊丽、宋佳课件制作者何彩娜素材收集者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叙写母亲的一生。
文章选材精当,布局巧妙,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开头,先概括出母亲一生的特点“勤劳”,总领全文,以下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回忆记叙。
中间,集中、具体记叙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
这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
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
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
学生情况分析: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
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可以先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从阅读中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字词;学习回忆录的特点;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来选材,进而表现人物。
2.过程和方法: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13)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13)](https://img.taocdn.com/s3/m/a3138b3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5.png)
《游子吟》
“母亲啊!你是 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树欲静 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作者简介
01 02
朱德
03 04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 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背景资料
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一声勤劳仁爱、坚忍顽强, 始终支持朱德投身革命事业,对朱德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 响。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逝世。远在抗战前线的 他无法回家祭拜,便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 回忆录。
寄其哀 总叙
第二部分(第2-13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
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
述其功 分叙
第三部分(第14-17段):母亲对我的教育和 影响,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颂其德
总叙
跳读课文,了解母亲
跳读课文第2-13自然段,勾画表明时间 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 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 决心。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 人民,感情得到了升华,主题得到了深化。
体味情感,把握主题
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 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理解。
作者以设问句将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革命的热爱与忠诚,将两 者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使和母亲同样生活 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 亲。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所以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 信念“一定能做到的”。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2311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c.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反思回忆我的母亲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母亲去世了,我很悲痛。
我的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一辈子都在不停地劳动,母亲的聪明和勤劳使得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很舒服。
母亲任劳任怨,脾气很温和。
有一次,我们遇见连年旱灾,家里的生活都十分的悲惨,这件事我记忆犹新。
不久以后,全家节衣缩食供我一个人念书,使得我长大成了才。
成才后,我心中抱着科学的思想,想做点事情,母亲给了我很多鼓励。
再后来母亲一直支持着我的事业,还深深地思念离家在外的我。
母亲给了我和困难斗争的勇气和性格,我要用我的能力为大家创造幸福,以此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文中哪些段落是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用?《回忆我的母亲》的议论、作用和特点如下:1.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
2.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
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
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3.第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4.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扩展资料:《回忆我的母亲》在取材角度,主题显示,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
在散文的人物写作中,可谓各呈异彩,相映成辉。
这些特色和异彩可以为后来的同题文章作了一个示范。
以简约,平淡的语言,字字句句流露感情,充分体现了散文作品的人情味。
这篇文章在以母亲“勤劳的品质”作为明线的背后,其实还有另一条线,那就是“我”的成长经历,围绕这条暗线,“我”从幼年受到母亲熏陶而养成一些好习惯,到少年受母亲激发而发愤求学,再到青年获母亲支持参加革命,直到母亲逝世的成长过程,这个内容也贯穿了全文,如此写法,在一般悼文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41)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41)](https://img.taocdn.com/s3/m/55a800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b.png)
创作背景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 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 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这篇祭文曾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刊登在《解放日报》上。
回忆录
回忆录有以下两个释义: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 样拘于形式和完备。 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 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按时间顺序以及叙事线索“母亲勤劳的一生”将选材串联起来
“我应该感谢母亲”
思考:“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母亲对“我”有怎 样的影响?
• “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 “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 “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了解作者
朱德(1886―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 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 人之一。 四川仪陇人,1886年12月1日生于佃农家庭。1922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 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 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 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 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主要著作编入 《朱德选集》。
“母亲是个好劳动。” 文中写了母亲承担哪些劳动?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
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勤劳、能干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64)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64)](https://img.taocdn.com/s3/m/9cefbb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2.png)
品析语言
第12段中“竟未能报 答母亲的希望”一句 中的“竟”字有何作 用?
“竟”字生动形象地表达 了作者因为没有报答勤劳、 坚强、可亲可敬的母亲, 而内心感到非常愧疚和遗 憾。
品析语言
本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
中心思想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 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简朴、宽厚 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 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 于民族、人民和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1937年,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在延安
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
朱德手迹
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 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 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 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 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 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4月10日,延安各地举行公祭。
品析语言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 面了,这个哀痛是无 法补救的。
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 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 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品析语言
第4段“总是天不亮就 起床”中的“总是” 一词说明了什么?
“总是”是说天天如此, 没有例外的时候,表现 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品析语言
如何理解第5段中的 “自然地在旁边帮她 的忙”“悄悄把书一 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整日在地里跟着母 亲劳动”等句子?
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母亲形象。 难点: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 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的方法
关于回忆录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一般属于记叙 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 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 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个人 的真实生活或历史事件,在记叙的基 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129)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129)](https://img.taocdn.com/s3/m/edcb8b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c.png)
写作特色
1.事例典型,人物鲜明。 文章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 花”,还能“挑水挑粪”,这些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 勤劳能干的优秀品质。
2.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着读 者。例如,“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她 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 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2)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3)作用: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来发表议论,总结
评价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突出人物的高尚
品质,揭示了事件的意义,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主
题的作用。
11.第14、15段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不能。这两个段落分别与文章第二部分两个层次的 内容紧密呼应。第14段的内容是从第2—7段的回忆 中自然引出的感情, 前 后 呼应;第15段则呼应 第 8— 13段的内容,所以不能互换。
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佃农( diàn ) 祖籍( jí) 溺死( nì) 劳碌(lù) 榨油( zhà) 妯娌( zhóu li) 周济( jì) 衙门(yá) 不辍( chuò)
重点词语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慰勉】安慰勉励。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把对母亲的 爱上升到了对民族、人民 和 中国共产党的爱, 表 达 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表现了老一辈革命 家的博大胸怀。
(2)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表明了“我”的决 心,感情真挚,具有感染力。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16)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16)](https://img.taocdn.com/s3/m/3b8b01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c.png)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深层探究 1.第 8~13 段,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写了哪四件事?体现了 母亲什么样的性格? 【交流点拨】①退佃搬家;②遭遇天灾;③送子读书;④支持 革命。 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 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 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3.研习课文第 2~7 段,说说每个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①第 2、3 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 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②第 4、5 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 ③第 6 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 ④第 7 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 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 德。
第二单元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 法。 3.感受文中质朴平实的语言,领会作者所抒发的对母亲的深 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赞歌,它亲切 真挚地吟诵了人类最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中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 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直入人心,催人泪下。“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么报答得完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一篇文章——《回忆我 的母亲》,看看他是如何来抒写母爱的。
【交流点拨】(1)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是感谢母亲“教 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 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 命的道路”。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习题课件(安徽省)-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习题课件(安徽省)-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61b67e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9.png)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
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悼念之情。 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
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9分)
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 都很② 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
自己不富yù,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
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yǔn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
返回目录
15. 课文中的作者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地穿插了议论,起到了画
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主题。请你也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150字左右) 示例:蜗牛已爬过阳台,正向屋顶出发。它缓慢而小心翼翼地向上爬
着,每一步都那么艰辛。我真想上前帮它一把,但刚伸出手又不由自主
地收了回来:如果没有经历艰难的过程,胜利的终点对它来说又有什么
孩子,要是成了癞痢头可怎么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返回目录
③ 母亲先是带着我到理发店将我一头齐腰的长发剪了,剃成了光 头。没了头发遮盖的头皮,涂起药膏方便了很多。涂了几日,口服的药 也吃着,但依然没有效果。母亲更是着急,开始靠着一双脚近村远乡地 跑着四处问人求偏方,最后还真被她寻到了一个土方子。也不知是从哪 个村子里哪位老人那里得来的,简单粗糙,但据说是极好用的方子:用 早晨从锅底上刮下来的冷锅灰拌上香油,拌匀拌透,然后涂满整个脑 袋。母亲心喜,隔日就迫不及待照做。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31)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31)](https://img.taocdn.com/s3/m/05c4bd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0.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入门】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冰心在《母亲》中说:“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目标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重点)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找出议论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
(难点)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敬爱之情,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
诗意篇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自学径】一、记文常[解题目]“回忆”点明叙事的方式,“我的母亲”即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
标题揭示了文章中心,概括了写作内容。
[辨文体]回忆录1.定义:是传记的一种,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
(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4)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
[知作者]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精品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d3fe7f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c.png)
毛泽东称赞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红星照耀中国》
在长征的红军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已五旬、面容 坚毅而又慈祥的指挥员,在队伍中激励广大指战员。这就是 红军总司令朱德。由于他年纪已大,衣着与战士一样破旧, 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 伙夫头 ”,而他本人也以这个绰 号为荣,因为这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精神。
精读品析
细读第16自然段,探讨:朱德用什么方式报答母亲?为什么他会这样想?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共产党,使 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因为在朱德心中,母亲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 民中的一员,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 国的历史,因此,报答母亲就要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这已经超越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情 感,由对母亲去世的哀痛上升为对民族、人 民尽忠的情感,做到了这一点,母亲即可安 息。
爱母亲
让“我”拥有强健的身体 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 教给“我”生产知识 教会“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坚定支持让“我”拥有革命的意志
尽忠于民族 和人民,尽 忠于中国共 产党
交融,升华
爱党,爱人民
第二课时
肆
情感语言
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
1.母亲这样地 整日劳碌着。
语言质朴无华, 却感人至深,感人肺腑
简单的文字,有无穷的 力量
外婆在拔花生,外婆种的花生不多。 也不是花生不多,是外婆的地不多。说是外婆的地,一直以来,外婆 都没有地,别人瞧不上丢掉的荒芜的边边角角,就是外婆的地。 有时候外婆辛辛苦苦除草、松土,好不容易整理出来一小块,别人又 会占回去,也不能说占,因为本来就是人家的,他们本来瞧不上那些边边 角角,可外婆整理了、像样了,他们又瞧上了。 从来都是如此,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一旦别人瞧上,就是好东西。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是到处平地,好不容易平出来的一小片地,别人说收 就收回去,外婆似乎也习惯了,这里不行,就去别处。外婆就是用这些别 人瞧不上丢掉的边边角角,养活了我父母瞧不上丢掉的我。生下的时候他 们瞧不上,要丢掉,外婆不让,她说:你们不养我来养!好不容易把我养 大了,他们也想要回去,但我可不是那些边角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 到哪一段结束?分段归纳。 (一) (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
段落结构
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二) (2-15)
(三) 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16-17)
分析课文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 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 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 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使文章的脉络清楚 倒叙 叙事 作用 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方法 顺叙
阅读第14-15自然段
1.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抒情和议论 2.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 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阅读课文16-17自然段
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1 2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3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3.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 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 么启示?
感情升华,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 爱劳动人民,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 效中华的崇高境界。表达了朱德同志的 博大胸怀与崇高思想。
1908
思考:母亲有哪些高尚品质,文中那些段落分 别体现了这一品质? 天不亮就起床,整日劳碌,一 1勤劳 (第4、5、13段) 生不曾脱离劳动,老了不辍劳作 2俭朴能干 桐子榨油来点灯,饭食有滋味。 (第6、12段)
任劳任怨,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 3宽厚仁慈 (第7段)
同任何人吵过架。
(第4、8段) 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 4坚强 (第9段) 5有远见、送子读书 (第10、12段) 6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探究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 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 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 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 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 母亲的决心。
与母亲有关的俗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收集有关母亲的诗文 游子吟(孟郊)
慰勉:
辍: 周济:
安慰,勉励。
停。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为富不仁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吃大户 6、到处向人家借钱。 东挪西借
文章体裁
什么叫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
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 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 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掌握字词
佃农( diàn ) 仪陇( lǒng ) 劳碌( lù ) 衙门( yá ) 不辍劳作( chuò ) 妯娌( zhóu lĭ ) 差役( Chāi yì )
朱德
歌曲欣赏
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 请大家欣赏阎维文的《母亲》听后说说 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学习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 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 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
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 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 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 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 逝世,终年90岁。
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 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 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 的思想品质?
时间顺序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 厚仁慈 1895—1900 退佃、搬家和天灾,没有灰 坚强不屈,朴素的阶级 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意识 1905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 热爱劳动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 1944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祖籍( jí ) 溺死( nì ) 私塾( shú ) 横蛮( hèng mán ) 饱尝( cháng ) 和睦( mù ) 迁徙( xĭ )
佃农( 妯娌(
) )
祖籍( 勉强(
) )
迁徙(
溺死( 私塾( 不辍劳作(
)
) )
慰勉(
衙门( 调料( )
)
) )
和睦:
相处很好,从不争吵。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任劳任怨:经受起一切劳苦和怨言。
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
4.“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 “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
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 “创造着”: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 态上的差别。
5、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抒情
2、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记叙 3、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 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议论 4、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 落的黄叶,在风中飘落。 描写
连线 母亲的往事
1、养大八个孩子 2、不和任何人吵架 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成功 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 5、回家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母亲的品质
支持革命
性格和蔼
支持我读书 勤俭节约
同情穷人
坚持劳动
1.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个句 子,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为全 文奠定感情基调。
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六、课堂作业
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 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 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
再见
浛洸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课件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小结2—13自然段内容
叙述贫苦的家境(2—3段) 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 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 的情感。
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3.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 示刘叟》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 言联璧》 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 我,顾我,复我。《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