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脾胃病证的方法
脾胃病科中医特色治疗
下脘
3、穴位注射时2,.维必生须避素开类神经制干剂,亦如不能维将生药液素注B入1关、节腔B、6脊、髓B腔1和2血注管射内。液等。
西安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成立于八十年代初期,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开
展了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电磁波、药穴指针疗法、中药直肠滴入、中药消化道内镜介入、穴位注射、辨证施善指导及针灸等绿色中医特
色疗法。• 操作方法:
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
取穴方法:小腿前外侧,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适应症: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以及便秘等。
适应症: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以及便秘等。
6
足三里穴位图
取穴方法:小腿前外侧, 犊鼻穴(外膝眼)下3 寸,胫骨前缘一横指。
7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3、穴位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亦不能将药液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
5、滴入药液量不超过200ml。
适应症: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以及便秘等。
适应症: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以及便秘等。
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
2、病变部位在直肠、乙状结肠取左侧卧位,在回盲肠部取右侧卧位并垫高臀部。
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
足三里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要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胃痉挛,急慢性胰腺炎,食欲减退,赢瘦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很多肠胃不好的人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一种排除器质性疾病出现的典型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综合征。
目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研究并无统一定论,医学界普遍认为其与患者自身胃肠运动功能、内脏敏感性以及自身心理因素等有关。
临床上可选择西医或者中医治疗方法,其中西医主要通过抗酸、促进胃动力、抗抑郁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存在疾病复发的情况。
中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有着长久的研究,且中医治疗方法体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根治疾病,降低疾病复发率。
本文将具体介绍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为临床疾病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1.病因病机经过文献查阅与研究可知,当前医学界普遍认可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与患者自身精神状态、心理状态、感染情况以及胃肠道功能等因素有关,同时还受到环境与遗传因素等的影响,总的来说,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发因素较多,这也是疾病研究与治疗的难点。
从中医药角度来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不属于中医药的研究称谓,相关症状对应的应为“胃胀”“痞满”等范畴。
国内中医学研究人员提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与以上症状之间的联系,受到日常饮食与自身情绪的影响而出现肠胃气滞,湿热内蕴的症状,对此,中医治疗应从肝、脾、胃三个部位入手。
还有的学者深入研究了患者情志失调与肝脏病变的关系,认为不良情绪会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所谓疏泄失常,导致肝气横逆犯胃,进而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还有学者就外界刺激与脾胃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情志失调、药物刺激等导致患者脾胃功能损伤,最终体现在消化系统症状上。
结合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变化以及生活习惯变化,不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势必会对人们的肠胃功能造成影响,再加上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更是增加了情志不畅的概率,成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诱因。
总结来看,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学中的病因病机包括情志不畅、饮食失调、肝失疏泄、脾胃受损、药邪伤胃等,其中脾胃受损是发病的基础,肝郁则是诱发的因素,胃滞成为发病的主要原因。
胃脘痛病中医护理常规
胃脘痛(慢性胃炎)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脘痛,又称胃痛。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常见证型:痰瘀阻滞、寒热错杂证;湿郁脾胃证;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
二、辨证施护(一)环境与生活起居护理1、病房环境宜清洁、安静、空气流通,生活宜有规律,防止胃脘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
2、脾胃虚寒证室温宜略高;胃阴不足证喜凉恶热,室内宜湿润凉爽;肝胃郁热证室温可偏凉,光线柔和。
(二)给药护理1、脾胃虚寒证中药汤剂宜热服,以驱寒止痛。
2、胃阴不足证中药汤剂宜温服、少量频服。
3、肝胃气滞证中药宜温服,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三)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以细、软、少量多餐为原则,戒烟酒、浓茶、咖啡。
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2、湿郁脾胃证不宜进食甜味、性温热食品,不宜过饱,不宜进食生冷食物。
3、肝胃气滞证饮食宜清淡疏利,常食萝卜、洋葱、柑橘、大蒜等,忌食南瓜、红薯、土豆等。
4、肝胃郁热证饮食宜清淡,多予泄热之品,可喝绿豆汤、莲子汤等清凉食物。
5、胃阴不足证饮食宜细软多汁,少食多餐,可多食滋养胃阴之品,如牛奶、藕等。
6、脾胃虚寒者饮食宜细软、温热易消化,忌生泠瓜果,可服用生姜红糖汤,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山药、茯苓、苡仁等。
(四)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五)对症护理1、可配合穴位按压或针刺治疗胃痛,实证者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用泻法;虚证者取穴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用补法,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规律及伴随症状,如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三、健康指导(一)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饮食习惯。
(二)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三)如出现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脾胃病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5.遵医嘱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 心、交感等穴位。
.
.
11
我科常用中医特色技术
耳穴埋豆 穴位按摩 拔火罐 穴位注射 中药灌肠
.
.
12
耳穴示意图及耳穴解剖位置
.
.
13
穴位按摩取穴
取穴方法: 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 为一寸。
(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 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 数。
(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 面黄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
.
6
临床上各症状要与证候相结合。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 状。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 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
时.增减衣服。
.
18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为原则;宜细嚼、慢咽, 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品,戒烟酒、 浓茶、咖啡。
1.肝胃气滞证:进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香橼、佛手、山楂、桃仁、山药、 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金 桔山药粟米粥等。 2.肝胃郁热证:进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栀子、杏仁、薏 苡仁、莲子、菊花等。热食疗方:菊花饮等。
6.胃阴不足证:进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蛋类、莲子、山药、白 扁豆、百合、大枣、薏苡仁、枸杞等。忌油炸食物、羊肉、狗 肉、酒类等助火之品。食疗方:山药百合大枣粥、山药枸杞薏 米粥等。
探讨脾胃病中医特色治疗的方法
舌淡,苔 白。胃镜下,胃黏膜 呈红 白相问,以白为主,有些可
以出现黏膜水Βιβλιοθήκη 或色泽灰暗 , 有些可合并黏膜脱垂及分泌物混
有不消化食物 。治法 :益气升阳 、调补脾 胃。方药黄芪 3 , 0g 党参 1 ,白术 1 ,炙甘草 1 ,鼓舞脾胃、清阳之气 , 5g 0g 0g 升麻 1 ,柴胡 1 ,协助升 阳,舌苔厚腻 时加茯苓 1 , 5g 0g 5g 苡仁 1 ,淡渗利湿,纳差时加砂仁 1 ,神 曲 2 ,芳香 0g 0g 0g 醒脾、化浊消食。 2 12 胃阴不足 .. 症状为胃脘隐隐灼痛 , 有时嘈杂似饥, 或虽饥而不能多食 ,口干咽燥 ,大便干结难 出,舌红少津,或
维普资讯
・
临床荟萃 ・
2 0 年 8月第 5卷第 8 08 期
Wol el Diet r dH a h gs t
医师诊断标准过于局 限, 对出现 咳嗽者即视 为支气管炎,常规
使用抗生素并及时对症治疗无效, 不仔细分析 , 反倒认为抗生
感染。忽视患者发病季节 、气候变化等发病诱因,对患者除咳 嗽外伴发流清涕、打喷嚏、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未认真研究,
消失,分泌物减少 ,有时黏膜呈龟裂样变 ,表现平整 。治法:
滋阴养 胃、佐以调气。方药生地 1 ,沙参 1 ,麦冬 1g 5g 5g 5,
石斛 1g滋养 胃阴:白芍 1 , 5 2g 甘草 8g 急止痛:当归 1 , 缓 2 g
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 , 久病入络成
都是误诊原因 。
素作用不强或用量不足 , 疗程 不够并一味加大剂量而造成二重
探讨脾胃病中医特色治疗的方法
李士峰
9种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治脾治胃两方法
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
我们临床能否借鉴中医治痿的理论,进一步强调补脾益肾治则治疗本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大家商榷。
另外,中医传统疗法如推拿、按摩、针灸等对治疗本病也有一定帮助。
陈宝玲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郑州450004)肺主皮毛在皮肤病论治中的应用体会 “肺主皮毛”出自《黄帝内经》,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
《内经》中共有12篇、15处论及肺与皮毛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明确指出肺与皮毛相辅相承的密切关系。
“肺主皮毛”是对肺与皮毛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
“皮毛”乃一身之表,为体表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官(如毛发、汗腺)的总称,是人体抵御外邪入侵的重要屏障,具有分泌汗液、调节呼吸、防御外邪、保护身体等功能。
在生理功能上,肺宣发卫气,外达皮毛;输布精气,充养皮毛。
《素问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肺通过其宣发作用将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滋生、温养皮毛并维持其正常功能,使肌肤润泽,腠理固密,毛发光泽,开阖有度。
在病理上,肺与皮毛相互反馈、相互影响。
如果肌表不固,则外邪易从皮毛侵入人体,影响及肺,使肺宣降失常;反之,当肺部发生疾病时,也易导致皮肤的相应表现。
正如《灵枢经脉篇》曰:“手太阴肺经,气绝则皮毛焦。
”若肺气亏虚或郁闭,宣发失常,则水谷精微无法外达,皮毛失去温润濡养而枯槁,出现皮肤干燥、皲裂,肤冷畏寒,毛发干枯不荣;卫气闭而不宣,腠理阻塞不通.经气不畅而气血壅滞,每易发为疮疡痈毒;宣发卫气不足,玄府开合失司,则见多汗、无汗;防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则易患感冒。
因此,随肺寒、热、虚、实病变的不同,皮肤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概念: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病机: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中阳不足/胃阴受损,胃络失养,不荣则痛。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1.寒邪客胃:良附丸—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辨证可用厚朴温中汤、用半夏泻心汤)2.饮食伤胃: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辨证可合用小承气汤、改用枳实导滞丸、合用大承气汤)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辨证选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肝胃郁热际,理气药应选择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4.湿热中阻:清中汤—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辨证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化瘀通络,理气和胃6.胃阴亏耗: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益阴养胃,和中止痛(兼见嘈杂者,可合用左金丸)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无泛吐清水,无手足不温者,改用香砂六君子汤。
)(辨证可加理中丸、用附子理中汤、用补中益气汤)第二节痞满概念: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次辨寒热。
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转归预后: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可见吐血、黑便、胃痛、积聚、噎膈等。
实痞:⑴饮食内停:保和丸—消食和胃,行气消痞(辨证可用枳实导滞丸、用枳实消痞丸)⑵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汤—除湿化痰,理气宽中(辨证可合用半夏厚朴汤、改用黄连温胆汤)⑶湿热阻胃:连朴饮—清热化湿,和胃消痞(辨证可合用左金丸、改用泻心汤、用半夏泻心汤)⑷肝胃不和:越鞠丸合枳术丸—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辨证可改用五磨饮子、加用枳术丸)虚痞:⑴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辨证可合用理中丸)(若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⑵胃阴不足:益胃汤—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第三节呕吐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内三科)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内一科)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内一科)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内五科)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外一科、妇产科)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内一科、综合科)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妇产科)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外一科)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外一科)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内五科、外二科)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外二科)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外二科)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外二科)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内五科、外二科)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与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
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理脾胃病的方法及方法。
方法:根据近年中医辨证论治,归纳其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从治疗思路、治疗方式、治疗思路、治疗实践等方面,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适合当代、采用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结论:中药在脾胃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中药在脾胃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胃论治、脾论治、心论治等方法,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病症,治好脾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脾胃病;临床经验目录1 前言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3 中医对脾胃病病机的认知3.1升与降的生理特点3.2湿与滞的突出病症3.3情志失调、脾胃虚弱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4.1从脾论治 (2)4.2从胃论治4.3从心论治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 前言脾胃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临床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脾、胰脏等上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痛、呕吐、打嗝、恶心、呕吐等。
一般而言,脾胃失调的根源在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损或失调。
[1]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上已有很好的疗效,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对中药脾胃病的理论、规律及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在脾虚病人服用健脾药物后,其郑状症状明显好转,并可使其神经机能恢复,使消化道的分泌趋于常态。
“意”与“智”也包含了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等的中枢。
脾虚多见,以泻泻(特别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为脾疾病。
因为脾主在中焦,是上升和下降的中枢,所以脾脏和其它器官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是脾胃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头部、面部、四肢等方面的症状。
可见,在病态的情况下,脾脏会对全身造成损害。
脾病病机与辨证的关系和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脾益气,理顺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广木,砂仁,陈皮,下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脾阳虚,加干姜、附子、草豆蔻、桂枝、枣仁、龙眼肉脾阴虚,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白芍、白芍、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湿,加苍术、厚朴、半夏、藿香、甘草、泽泻,加猪苓、车前子、连皮苓、玉米须等。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脾胃病证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要点一概述“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
”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
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
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还指出,要从辨证的角度理解和运用“通则不伤”的方法。
19种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
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中医辩证施护
崩漏一、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病室宜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
2.情志护理崩漏病人对阴道出血易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应加强精神调摄,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给予安慰、关心,使之消除紧张情绪,达到情绪稳定。
血虚肝气旺者,应戒急躁及动怒,以免怒伤肝火,迫血妄行而大崩。
3 .体位与安全(1)注意勿过度疲劳,劳逸适度。
(2 )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
(3)功能性子宫出血期间不可让病人单独上厕所或外出,以免病人因气血两虚而眩晕跌倒,造成血脉筋骨的损伤。
4. 清洁护理(1) 卧床不起者,应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干燥,每日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2)经行之际血室正开,易感外邪,故应保持外阴清洁,加强会阴护理。
5. 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鼓励多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2)注意增加补血的食物,如含铁质较多的菠菜、空心菜、蛋类、红枣等食物。
崩漏淋漓、日久不净者,可稍用酸性食物。
(3)经期内禁食生冷食物,以免胞宫受寒,诱发子宫收缩而加重出血。
6. 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根据医嘱定时准确给药,尤其是使用性激素等类药物时,不得擅自改变剂量、给药时间与方法。
同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反应。
7 .排泄护理经期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防止逆行感染。
清洗会阴部应有专用盆,并应保持清洁。
8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粘稠度、气味及有无组织块状物排出。
必要时,保留经垫,以便于估计出血量。
(2)暴崩不止者,观察病人有无头晕,以及神志、舌苔、脉象、血压的变化,观察有无血脱亡阳之先兆或症候。
二、辩证施护1 .血热内扰证【证治】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夹少量血块,面赤头晕,烦躁易怒,口干喜饮,便秘尿赤。
治宜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护理】(1)病室宜通风凉爽,衣被要适中,不宜过暖。
腹痛拒按者,禁用热敷及艾灸。
(2)观察阴道出血的颜色、质、量,以及神志、血压变化。
脾胃病的中医护理
(三)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 若空腹时出现,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忌生冷饮食,少食甜、酸之品,戒烟酒。 4.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避免恼怒、抑郁。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 等。 7.遵医嘱艾灸,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
(二)胃脘胀满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 脘、关元等。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 7.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等。 8.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一、概述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 赖以所养,脾胃具有对水谷受纳和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 输布的作用,将水谷转化为人体需要的物质基础——津液、 营卫和气血,三者层层深化,津液化生营卫,营卫化生气 血。
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脾胃病的患病率也大大增 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社会70%~8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 度的脾胃病。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急性发 作时宜卧床休息。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制定推荐食谱, 改变以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 时增减衣服。
(二)饮食指导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
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
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
現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
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
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
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
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
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
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
“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
”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
”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
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
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
中医护理对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林均燕
中医护理对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林均燕发布时间:2023-05-16T00:37:39.359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林均燕[导读] 摘要:目的:观察在脾胃虚寒证患者中开展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350例以电脑随机选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添加中医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胃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脾胃虚寒证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降低疾病危害性。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 563000摘要:目的:观察在脾胃虚寒证患者中开展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350例以电脑随机选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添加中医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胃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脾胃虚寒证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降低疾病危害性。
关键词:中医护理;脾胃虚寒证;效果观察脾胃虚寒证为中医病证名。
本病主要是指患者长期存在不良饮食习惯所致的脾胃虚弱以及脾阳不足,从而造成寒自内生以及胃失温养,进而引起胃痛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喜温喜按以及舌淡苔白等一类病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脾胃病证的方法
中医护理脾胃病证的方法
呕吐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病症。
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历代医家以有声有物胃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临床实践中呕与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一般称为呕吐。
呕吐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
1、病因病机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保持气机通畅,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
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
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
《圣济总录·呕吐》中记载:“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
”
引起呕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外邪犯胃:风、寒、湿之邪以及浊秽之气,侵犯胃腑,使胃失和降,水谷随气上逆,发生呕吐。
正如《古今医统,呕吐哕门》所说:“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腑,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
”
(2)饮食不节:饮食过多,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之物,皆可损伤脾胃,致使食停不化,胃气不能下行,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消,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脾胃虚弱:劳累过度,耗伤中气,或久病中阳不振,脾虚不能承受水谷,水谷精微不能生化气血,以致寒浊中阻而引起呕吐,或聚而生痰,积于胃中,当饮邪上逆之时,发生呕吐。
亦可因胃阴不足,失其润降,而致呕吐。
正如《证治汇补·呕吐》中说:“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
”
2、辨证论治呕吐一证,当详辨虚实。
实证多由外邪,饮食所伤,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虚证多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景岳全书》将呕吐分为虚实两类进行辨证论治。
实证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为主;虚证多用温中健脾、滋阴养胃及扶正之法。
(1)实证:
①外邪犯胃:
证候: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寒解表,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
②饮食停滞:
证候: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症状减轻,大便溏薄、秽臭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③痰饮内阻:
证候: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④肝气犯胃:
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脘腹不舒,恶心呕吐,时作时休,纳差,倦怠乏力,面色白,口干不欲饮,四肢不温,喜暖恶寒,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
②胃阴不足:
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多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
3、辨证施护
(1)外邪犯胃证:
①此型多属邪实,因患者发热恶寒,为寒邪偏重。
病室宜温暖向阳,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②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舌象,脘腹部及呕吐物的变化,若有体温持续升高,呕吐呈喷射状,剧烈头痛、两侧瞳孔不等大,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快等现象,是邪毒内陷于脑之征,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③本型多见暴病,呕吐频繁,患者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使其静卧,尽量减少搬动勿打扰患者休息。
④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及在夹脊两侧刮痧,可缓解症状。
⑤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待呕吐减轻后给予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忌油腻、甜粘之品。
若呕吐量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遵医嘱输液,防止损伤津液。
(2)饮食停滞证:
①及时清除呕吐物和更换被污染之衣被,特别注意室内通风,消除秽臭之气。
②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食吐出,必要时可用探吐法。
吐后不应立即进食,待胃中感觉恢复正常后,先进少量流食,食后不吐,再逐渐改为半流食和软食。
禁忌硬固不易消化之品和油煎厚味,并应限制食量,不宜暴饮暴食,以免引起食复。
③选择有消食化滞作用的食品,如山楂、麦芽、粳米等。
④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气味,数量及呕吐的频率。
如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或伴有鲜红色血液,是胃肠积热,损伤脉络,应引起警惕,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⑤注意观察二便是否通畅。
若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呕吐见粪臭样物,并伴
腹痛拒胺,无大便、无矢气者,为腑气不通,应留取呕吐物送化验室检查,并立即采取措施。
(3)痰饮内阻证:
①痰饮为阴邪,得温则化,除明显挟热证者外,皆以温热为好。
故
病室宜温暖,阳光充足,
不潮不燥,安静舒适。
②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少活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③呕吐剧烈时,可针刺内关或用鲜竹沥水、灭吐灵等药物止呕。
④生姜有化痰止呕之功效,可用生姜汁数滴口服,或用淡盐水浸泡生姜片口含,均有止呕作用。
⑤饮食以细软温热之素食米,忌生冷、肥甘、甜腻等生痰之品,不宜多饮水。
⑥无明显热证时,汤药宜偏热服。
⑦大便秘结者,可给缓泻剂,如蜂蜜、番泻叶、果导等,以通腑降浊,调顺胃气。
(4)肝气犯胃型:
①肝气亢盛多偏于热,治宜寒凉。
故病室应凉润,光线需柔和,环境应幽雅。
②患者因肝阳偏盛肝火旺,性多急躁易怒,而情绪郁怒更使病情加重,故应了解患者郁闷恼怒的原因,做好情志护理,予以疏导,使其安心治疗。
③饮食以清淡为主,少油腻,忌辛辣、烟、酒及粘滞助火之品。
可指导患者食用番茄、茭白、苦瓜、冬瓜、萝卜、雪梨、苹果、西瓜、金橘等有疏利行气作用的食物。
④保持大便通畅,可用蜂蜜、麻仁润肠丸等润肠通便,使腑气通顺,浊气下降,呕吐可止。
(5)脾胃虚寒证:
①患者阴虚内寒,多喜温喜暖,故室温宜偏高,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②此证型患者呕吐时作而不剧烈,但久病易伤正气,故应多休息以颐养正气,但又不宜终日卧床不起,反致气血不畅,精神不振,故活动量以不感劳累为度。
③饮食以营养丰富、细软之半流或软食为主,提倡少量多餐。
可适当选用山药、桂圆、生姜、扁豆、大枣、荔枝等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品。
④可用针灸疗法和温热疗法缓解症状,如隔姜灸,以姜汤送服丸药等。
(6)胃阴不足证:
①患者阴虚内热且燥,多喜凉润。
病室宜设在阴面,光线柔和,室温偏低,湿度可略高于正常。
②饮食以细软、滋补为主,提倡少食多餐。
可食用豆浆、豆制品、瘦猪肉、鸭蛋、梨、柿、杨梅,白菜、番茄、西瓜、藕、甘蔗、菠萝、蜂密等。
口燥咽干者,用绿豆汤、梨汤、鲜芦根煎水代茶饮。
③禁忌辛辣、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火,损伤阴津。
④对便秘患者,只可用注肠通便之法,不可用泻药,以防再伤阴液。
若妇女妊娠呕吐,多为食后即吐,甚至不能见饮食,喜酸食、神疲倦怠、胸膈满闷,症状轻者可无需治疗,呕吐重者,为妊娠恶阻,可静脉输液。
4、养生指导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病愈后仍需注意饮食调摄,避免饥
饱无度,生冷不忌,恣食厚味。
(2)掌握常诱
发呕吐的原因和发病规律,尽量避免一切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