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技巧1、抓住外貌描写,五官、体态、穿戴,揭示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记忆。

2、品味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

3、留意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灵轨迹。

4、紧扣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5、揣摩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幻觉式(画面)“联想回顾”自言自语“紧迫、紧张时间”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常见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啥;(上海高频考点)②标题的作用是啥;(上海高频考点)③标题的好处、妙处是啥;(上海高频考点);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⑤为啥以此为标题。

【答题思路】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普通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父亲的花儿降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

标题假如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别是环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这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如此我们就能够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通全文线索;《顶碗青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要紧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要紧情节;(6)一语双关。

3.分析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普通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4.怎么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具合适的标题,别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日子》;(2)用能概括文章要紧内容的一具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漂流记》;(3)用贯通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特定时刻、地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要紧人物、情况、物品、地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少女》《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主要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一、文题理解1.解题方法(1)把握文题的象征、双关义:一般从表层(字面义)和深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如高尔基的《海燕》以“海燕”为文题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形象。

(2)把握作者的感情:有的文题是对作者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或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我们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准确理解其含义。

如《枣核》无疑是宣泄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感情出发点,亦即标题的含义。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阿长与〈山海经〉》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的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4)寻找文章线索:即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梳理的线索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如《背影》就以标题“背影”充当线索表现父子深情。

2.文题的作用(1)散文文题的作用:①交代文章内容;②点明文章主旨;③交待行文线索;④具有象征意义;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

(2)小说文题的作用:①突出主题;②设置悬念;③贯穿全章的线索;④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拓展运用1.感受启示题: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旨、具体语句、具体情节、具体形象)谈。

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点,写出自己的创意。

例1:(同第2讲例文《一把芳香的泥土》)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中“芳香”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思路点拨】理解文题一般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来分析。

文中“芳香”表面指土壤的香,实则象征泥土无私、伟大、宽容的精神。

【参考答案】“芳香”本指故乡“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闻起来是芳香的。

实际上在这里象征泥土的精神。

泥土是无私、伟大、宽容的。

它一声不吭地奉献着。

中考复习记叙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

中考复习记叙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

中考复习记叙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 (一)中考是每个初中生都将面临的一场考试,对于复习,不仅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复习进行指导和支持。

在中考复习期间,记叙文、议论文和阅读答题成为了必须掌握的考试技巧之一。

以下是我对于这三类题目的复习建议和阅读答题格式的总结。

一、记叙文记叙文在考试中出现得很频繁,它需要学生有一个流畅的语言表达,让人读起来感觉到通顺自然。

对于记叙文的复习,建议采用以下步骤:1.抓住文本的要点。

先通读全文,尤其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此时切勿跳读,一定要仔细阅读,抓住文章的要点,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2.了解人物和事件。

通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人物和事件,抓住故事情节和主题。

在理解人物和事件的同时,还需关注文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3.分析文章结构。

掌握文章的结构对于记叙文的答题至关重要。

在读完全文后,整理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和次要主题。

可以画出思维导图或做笔记来帮助整理思路。

阅读答题技巧:1.抓住重点。

注意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等重点信息,有助于我们回答全文的主题和问题。

2.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在阅读时,注意后面所跟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意义。

3.综合分析。

将分析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回答问题。

二、议论文议论文是考试中的重头戏之一,它包含了比较难度的主题和观点。

学生要想撰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较高的思维能力。

议论文的复习步骤如下:1.理解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在理解题目的同时,掌握文章的结构。

2.明确立场。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想好自己的论据。

3.构思文章主体部分。

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要表达清晰、有力的观点,合理的论据和充足的证据。

4.撰写结论和展望。

结论是对文章结论的概括,同时也可以开宏大局,展望未来。

阅读答题技巧:1.找出核心观点和主张。

记叙文复习之记叙顺序+++课件(共48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复习之记叙顺序+++课件(共48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顺序
所谓记叙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 次序。
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
顺叙,即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
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 、高潮写到结局;有时也可以按作者的 观察顺序来写。
《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 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 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 念与崇敬。这属于顺叙。
文中第⑨⑩两段采
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起到了什么作用?
精讲例文
⑪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是让他帮 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却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 午饭,也不缺我这碗面。父亲就不同了,他是把瘦大叔当朋友,陪他 在风雪中吃一碗面,那是情义。
⑫后来,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 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开始干,有点磨不开面子, 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 、受冻,让他非常感动,心情也敞亮起来。
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
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
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
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精讲例文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 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 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 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 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共38张PPT).ppt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共38张PPT).ppt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攀”“缩”“微倾”几个连续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为我买橘时过 铁路、爬月台的情景,突出父亲的艰难不易,表现了父亲细腻深沉的父爱。
二、句子角度
2.句子作用
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 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3.以物为线索
如《台阶》一文是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父亲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定义:贯串全文,推进文章情节的发展,通过线索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
②作用:补充交代了上文某些内容;与上下文情节形 成对比;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 节富有波澜;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
《故乡》一文, “我 ”和 “母亲 ”谈到闰土时, 插入过去少年闰土和“我 ”的友谊片断,接着回到现实。
定义:所谓记叙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
件、场面、环境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4.以人为线索
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作为人物线索,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展开叙述的。
5.以事件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 装”。
如《社戏》一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 全文,再现儿时美好生活。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 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小学语文记叙文复习PPT课件

小学语文记叙文复习PPT课件
第12页/共22页
第13页/共22页
第14页/共22页
第15页/共22页
第16页/共22页
第17页/共22页
第18页/共22页
第19页/共22页
第20页/共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页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 7)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 (8)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7页/共22页
4、尾段作用:
(1)画龙点睛,点明文章的中心;
(2)深化文章的主题;
(3)感情升华;
(4)照应题目;
(5)呼应开头;
(结构)
(6)使文章结构完整
5、中间语段作用:
(1)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2)内容上(写语段内容) (3)揭示事件的意义 (4)独句或独句成段,起强调作用,强调了(本 段的内容)
第8页/共22页
6、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特征; (2)渲染、烘托---------氛围;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为后文的情节或人物作铺垫 (5)多次出现前后照应,推动情节的发展
7、社会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第9页/共22页
第4页/共22页
11、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12、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13、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概括具体相结合, 实写虚写结合,仰视俯视、鸟瞰、移步换景、定点观 察等
第5页/共22页
二、常见题型及应答方法: 1、标题作用
(1)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揭示(暗示)文章的主旨; (3)点名文章的线索 (4)交代描写的对象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

【篇一】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指导课题:品析语言课时:1课时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目的:通过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记叙文品析语言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记叙文的有关知识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记叙文有狭义和广义之说。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记叙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和事。

包括:通讯、特写、游记、回忆录、访问记等。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又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等。

二、记叙文考点中的常考考点:1.把握中心。

2.品析语言。

3.分析人物形象。

三、出示目标:品析语言。

四、指导与训练(一)、向学生介绍中考记叙文语言品析试题第一种类型: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1、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词语才是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再举例,再让学生了解中考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考题的常见类型。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课改实验区)记叙文阅读《水塘边的鸟窝》15小题: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要好,并说明理由。

(2分)(1)一个关于“窝”的战栗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2)一个关于”寓”的故事包裹着我的魂魄,走过了很长很长的岁月湖南省长沙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母亲的贺卡》23小题: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1)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2)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006年广东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词典的故事》(阿来)17小题: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6分)(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2、教师举例引导。

3、练习《母亲的贺卡》23小题。

(二)、向学生介绍中考记叙文语言品析试题第二种类型:赏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1、先举例眉山市2006年课改实验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坐在最后一排》(乔叶)18小题:请从第⑨⑩加曲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从修辞运用方面来说说表达作用(2分)。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记叙的人称及作用附练习题1.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

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我”是重要人物。

如《故乡》中的“我”。

“我”是主人公。

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如,鲁迅不是狂人,在《狂人日记》中却用“我”以“狂人”的身份来叙述。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优点:第一人称的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自己。

纪实文字中“我”就是作者。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便于直抒胸臆;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记叙文复习4:表现手法之象征,对比,衬托

记叙文复习4:表现手法之象征,对比,衬托

如《故乡》
杨二嫂 对比 (言行) 闰土
尖酸,刻薄
愚昧,麻木
势利,自私
善良,忠厚
反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状
况,广大人民生活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
也遭受了巨大的摧残。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衬托:
类型: 映衬:即正面衬托 反衬:即反面衬托
实用文档
正 面 衬 托:
陌上桑《汉乐府诗集》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 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 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 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褥。行者见罗 敷,下担捋髭须。少年间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远怨怨 ,但坐观罗敷。
记叙文阅读
— 表现手法之对比,衬托
实用文档
明确: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实用文档
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象征:在文中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对比:文章前后形成显明的照。
烘托(衬托):主要是使文章表现的主体内容突
表 出分明。
卒章显志:通常是前文层层铺垫,结尾处才用一
如:《藤野先生》5段 ❖ 以虚幻情景来衬托现实生活。
如:《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社会的面 貌: ————反衬现实社会的黑暗。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现 两句揭示文章主旨。

借物抒情:通过对某一物体的描述来抒发作者的 情怀。

托物言志:托意于“物”,借“物”言“志”
以物喻人:用物来比喻人。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通过抑扬来设置“波
澜”,使文章有起有伏。
实用文档
范文举例:
悬念 ——《智取生辰岗》 欲扬先抑——《藤野先生》 白描 ——《湖心亭看雪》 托物言志 ——《马说》《爱莲说》《陋室铭》 借景抒情 ——《答谢中书书》《春》 借物喻人——《爸爸的花儿落了》 夸张 ——《皇帝的新装》 象征——《海燕》 对比——《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衬托——《爱莲说》《海燕》

中考记叙文知识点复习

中考记叙文知识点复习

中考记叙文知识点复习一、新课标规定的记叙文阅读局部目标: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2.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4.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归纳起来是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评价感情倾向品味文章语言考察题型主要有:〔整体感知〕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主要情节〕概括文章内容就要从全局把握,格式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哪些人+干什么〔起因+表达侧重点〕+结果注意系列事件:时空上有变化,句前加时空间转换词语。

如我看到一条河〔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例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1:故土一课,可分为三局部,段意分别是:〔1〕回故土〔2〕在故土;〔3〕离故土。

根据各局部段意可归纳为: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回到故土后在故土的见闻和感受以及离开故土时的复杂心情。

例2:06年河北我看到了一条河21小题:文章表达了“我童年记忆中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答案:〔1〕四岁时单独回家迷路。

〔2〕度假期间,在海里练游泳。

〔3〕回家的路上,在河里学会了游泳。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5、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常见修辞答题格式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答题思路如下: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文章线索:
(1)以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 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备考策略全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备考策略全文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备考策略基本原则基于文体,打包考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针对题型,提供路径,强化答题思路意识对应考点,积累术语,丰富答题语言基础答题的基本步骤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寻踪掠影——整合信息记叙文阅读1.概括能力: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要点;②针对具体语境提炼、摘抄、整合主要信息。

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2.理解能力:①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②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言外之意;③体会语言的思想感情;④理解句子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⑤理解标题的含义;⑥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

3.赏析能力:①对有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②对文章写作特色、写作方法进行赏析。

4.感悟评价能力:①评价文章的人物、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②针对文章谈感想、谈思考启示。

③作批注,写点评。

一、概括题1.概括文章内容题:答题路径: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2.提炼、摘抄、整合信息题:答题路径:回归文本求答案:能用原文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回答;提炼、整合关键句子进行答题。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词语能否替换。

答题路径:①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②解释词义,用了X X词,能(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刻画出、表现了、说明了)……③不用(去掉、替换)这个词语,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不能体现出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密的特点)2.品析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路径:用了修辞手法(若没有则不写)、描写角度,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刻画出、表现了、说明了)地写出了……特点3. 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答题路径:词语:①不能→②分别解释两个词语→③回答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这样安排顺序强调了、突出……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三、问句子的深层含义题答题路径:基本句意+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策略+考点梳理)

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策略+考点梳理)

记叙文阅读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1.阅读题干,找出关键字。

比如概括“XX”和“XX”,或者看有无提示词。

若无已经给出部分内容则需根据提示词进行概括。

2.阅读全文,进行分析,确定作答要点。

①若给出部分内容,则需根据所给内容,确定作答区域,在文中画出内容要点;②若记叙的事件不止一件,则需将内容初步分层(分层时可以按照景物的描写顺序来分,也可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分,也可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来分,还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阶段来分),看具体讲了几件事;③若记叙一件事,要迅速浏览全文,找出六要素,同时注意抓抒情句、议论句。

3.提取要点,简要概括。

给出部分内容的,模仿已给情节句式按照“什么怎么样”的形式概括即可;记叙一件事的,将六要素整合概括即可;事件不止一件的,将每层的内容按照“人物+事件”的形式归纳,分条整理出来。

注意:①写答案时要分条整理。

②概括一件事时,个别要素若文中未提到,概括时可忽略,还需删减次要情节,避免答案过长。

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等几方面的作用。

(2)段落在文中。

①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承上启下);②照应标题前文。

还需要考虑是否有环境描写、是否考查情节的作用、是否考查插叙的作用。

(3)段落在文尾。

①总结上文(或全文);②照应标题、前文;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

二、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标题的含义。

(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2)再思考深层含义:①分析标题的字面义;②分析标题的修辞义;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然后理解标题的内容;③分析标题的象征义;④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

(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标题的作用。

标题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①标明写作对象;②概括主要内容;③文章的行文线索(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一件物或是一件事等,这篇记叙文的文题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④揭示主题,点明主旨;⑤标题新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答题模版一、句式作用1.短句的作用:干脆利落,简洁明快。

2.短句独立成段:视觉上更醒目+突出强调内容。

3.重复的短句:突出强调。

4.对称的句子: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5.长短不一的句子:句式生动活泼。

二、标点作用1.句号的作用:语气舒缓。

2.①问号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

②连续问号的作用: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3.该用顿号却用逗号:逗号停顿时间长,起强调作用。

4.省略号作用:说话断断续续或沉默或思绪延续或给读者思考空间。

5.感叹号作用:强烈抒发情感/增强语气调自我反思。

标点符号的共性作用: 表达了的情感。

三、童谣/歌谣/诗歌作用1.使文章增添生动活泼感(歌谣),具有可读性。

2.使文章增强文化韵味/意蕴 (童谣/诗词),具有可读性。

3.交代信息,丰富文章内容。

4.突出所写的特点。

5.表达人物的心情。

6.点明文章的中心。

7.表达作者的情感。

四、修辞作用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五、环境描写作用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六、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第二部分答题套路一、词语赏析题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手、特、情。

没有手法的解题方法: 解释词语+分析词语作用+词语表达情感。

二、词语含义题本来义:词语的字面意思。

语境:词语在句子中直接体现出的意思。

表现义:词语表现出的目的意图、情感态度、精神品质。

三、句段作用题【结构上】首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万能作用);点明中心(首段中含中心句);文题照应(首段中出现题目);首尾呼应(首段尾端有相似相关语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中考阅读复习——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讲解

中考阅读复习——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讲解

中考阅读复习——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讲解
1.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用具体的形象化语言来表达抽象
的概念或情感。

比如,用“月亮”来比喻美丽的女孩子,用“夜色”来比
喻黑暗的心情等。

比喻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形象,更加有感染力。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特征和行为,使作品
更富有情感。

比如,把花儿说话、小河“欢快地歌唱”等。

拟人手法可以
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与表现力。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程度,突出作品中的其中一种意象或
情感。

比如,“他高的能看见飞机”、“我们玩得天昏地暗”,夸张手法
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吸引读者的效果。

4.对比: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情感,突出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比如,冰火两重天、鹰击长空,对比手法可以使作品更亮丽、丰满。

7.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调换,使句子结构独特,给人以
新鲜感和强调的效果。

比如,“只见小溪边,几朵花簇拥着一群蝴蝶飞舞。

”倒装手法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富有变化,使句子更加凝练。

以上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以及它们的作用。

这些修辞手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形象和富于感染力。

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增加阅读的乐趣。

八年级记叙文阅读复习

八年级记叙文阅读复习

记叙文文阅读复习(一)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最后一次蹲守朱卫国①公墓,秋叶纷纷,老梁身穿保洁工作服,挨着一辆垃圾车,一边观察着不多的扫墓人,一边清理小径的落叶。

时间过去一年了,他又在这里等她。

②今天,是她儿子十周岁的生日,儿子长眠在此,那么孤单,她一定会来。

③老梁赌她一定会来,一年前,就在此地,他和她近在咫尺,尽管她巧装打扮、谨慎小心,他还是认出了她,他应该一跃而上,结束多日的蹲守,但他却让一个女逃犯从眼前平静地离开了。

④这是老梁单独执行的任务,尽管没有受到处分,但蹲守必须继续。

尤其是他再过几天就要正式退休了,他不想留下遗憾。

⑤一年了,她凌乱不堪的眼神让老梁无法平静,一个三十四岁的女人,却如一片枯黄干涩的落叶,凄惶憔悴,看得出痛失爱子的折磨已经深肌入骨。

老梁看見她眼中浑浊的泪水,像一根雨线倾注而下,身子剧烈抖动着,她跪在儿子的墓前,轻轻抚摸着孩子的相片,完全忘却了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

此刻,她凝视着儿子定格的面容。

很久很久,渐渐地,她脸上露出了轻微的笑意,或许,她想到了:人间与天堂的距离不过是一块墓碑。

⑥老梁没有冲上去,设计好的种种抓捕细节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他甚至不忍心靠近去打扰她,不知怎的,心底有一种力量拉着他继续隐藏.他看着她哭完后摆出了祭品,有巧克力,玩具,然后,她平静地离开了墓园。

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梁并不后悔放走了她。

⑧—阵秋风把老梁从思绪中拉回,他紧了紧上衣,瑟瑟寒意让墓园更显寂寥,远远的暮霭中开始闪现零星的灯火。

⑨他再一次在脑海中回溯起她的经历,原本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尽管被丈大抛弃了,母子俩还可以相依为命的,她发誓要好好带大儿子,她的确做到了,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赚了很多钱,如果儿子没有突发那场疾病,一切都是美好的,医生那一句“我们已经尽力了”带走了她所有的希望。

⑩绝望的她执拗地认为医生治死了她的儿子,她要报复,她私买了一些炸药,特意藏在郊外租来的屋子里,哪知骤起的高温让炸药自爆,炸伤了从这里经过的路人,看到有关爆炸的新闻后,她开始逃匿,过着地下人的生活,无法见到阳光。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十、开放性试题的注意事项
1、中心明确:“谈”时要针对话题, “谈”的内容应 从原文出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 的情感。
2、条理清晰:“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 式(议论记叙相结合),使表达有条理。 3、注意细节: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抓住关键词,注意 文字数量的要求。 4、积累材料:关注生活,广泛阅读,积累较丰富的材 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 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是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但用得不多。
(3)第三人称:以“他”叙事。不受时空限制,能 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五来自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及内容的概括
1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
1)按时间推进划分
2)按空间变换划分
六、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会 (一)掌握关键句子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三)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特殊含义 言外之义 深层含义
原则--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3、记叙文中的抒情的作用
分类: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 大的感染力。
九、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 抑)、伏笔、铺垫、渲染、铺排、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点面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等。
一、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
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 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 心或段落大意。

中考记叙文专项复习-修辞手法之夸张、反复课件

中考记叙文专项复习-修辞手法之夸张、反复课件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
作用:
强调、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升华主题,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 记叙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加强论点、分清条 理的作用;在文艺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 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 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答题技能: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或突出了……;抒发 或表明了……(情感、态度、意义、价值等);强 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或升华主题或层次井然), 加强节奏感。(根据语境可适当增删)
文内容句子的具体表达效果。“到了听众都变 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 很明显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情将听众比作化石, 以此突出老友讲话的漫长, 并具有幽默感。
(2)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 化小儿大唱赞歌。(从加点词角度)(2分)
用富含调侃和戏谑意味的笔调称造物 主为“小儿”,幽默生动地体现了作 者洞察世事、领会哲理之后的欣喜与 放达。(意思对即可)
夸 张 分 类
扩大的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有意往大、 多、快、高、强等方面说,使它远远超出事物本身。 例如《皇帝的新装》开头先说皇帝什么都不关心,只关 心他的衣服,然后用一个极度的夸张——“他每一天每 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言“换衣服”之勤,把皇 帝的特点强调到极致。
缩小的夸 张
书架”→
→书架伴“我”成

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 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做两条批 注。(4分)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 点绽开。
缩小夸张则和扩大的夸张相反。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 像》)考虑石像的模样,“小到一个手指头”“细到一根 头发”都想好了,作者用这样的夸张,强调了雕刻家思考 的细致、周密,为后文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解题技巧
一、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中考题型及应对策略
1、文章的题目好在哪里?
策略 (1)修辞手法;(2)贯穿全文的线索;(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揭示文章的主旨;(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6)交代文章的主人公;(7)揭示了主人公的性格、品质等。

2、线索: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纲领。

中考题型:文章线索是么?
策略:1可以以“实物”“某一中心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感情变化”等为线索。

2线索必须贯穿全文,找到文章的线索之后,可以把线索重新放到文章中去检验一下,若能把全文串起来,就是线索,穿不起来说明找的线索不对。

4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

如《藤野先生》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中考题型: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做题方法:1、根据三种写作顺序的概念来判断。

2、三种写作顺序的好处要简单的记住。

6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把基本情况交待清楚明白,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2、描写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B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心情、2、渲染气氛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5、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怎样背景。

2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C、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3、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

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4、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
于感情的抒发。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5、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中考题型1、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一说作用?
2、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并说一说表达效果?方法:1、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简单的记住。

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2、描写方式中重点分析外貌和神态描写,外貌指人的衣着,神态指人的表情。

7、文中首段、尾段、过渡段的作用
中考题型1、文章开头一段或结尾一段的作用?
2、画出文中的过渡句(段)并说一说作用?
1 首段的作用:a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b开启或引出下文。

c激发
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d表达强烈的抒情。

e奠
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2、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考虑
a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b首尾呼应。

写了……,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主旨更加鲜明,更好地抒发了……情感。

3、过渡段(句)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段(句),承接上文,对…做了总结,引出下文,对…的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中考题型找一找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并说一说其好处?方法:先要明白写作手法都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然后结合课文做题。

(1)象征:借助某一具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

它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以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

作用: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现出来。

(2)对比:
作用: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例子(3):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
作用: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
的感受。

(4)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作用: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托物言志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9、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赏析句子)
中考题型:文中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方法:第一步修辞、描写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第二步效果词对象
10、记叙文的主题
四看:看标题、看材料、看首未段、看重点句
中考题型1、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的形式:本文通过记叙……赞美(表现、歌颂、抒发)了……批评(批判、抨击)了……
11 结合文章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这类题一般先谈感情,在联系实际生活情况来谈,最后再谈今后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