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预)-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25张PPT)
战后余波
三国干涉还辽
1、原因:《马关 条约》的签订,损 害了俄、德、法三 国在华利益。
2、实质:帝国主 义在华利益之争。 (1)图中的“渔夫”代表哪个国家? 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有 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2 直接原因
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1、兴起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客观原因: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 (3)直接原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2、口号:扶清灭洋 3、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 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 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 取不干涉政策。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4、清政府腐朽落后 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分析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危害。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日本觊觎中国,由来已久。16世纪大将军丰臣秀吉 发动侵朝战争,扬言其目的是“直捣大明国”。17世纪 日本著名戏剧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在其作品中让日本人 占领了南京。19世纪初学者佐藤信渊设计了一个入侵 和占领中国的“秘策”, 提出先攻取满洲,然后“经略” 整个中国。1855年,维新先驱吉田松阴提出“垦虾夷, 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支那,君临印度”的狂妄设 想。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3.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
标志?
想一想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 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 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 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 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可是最 终清政府失败了。
开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 族资义的发展
【问题探究】
[探究点 2 ] 《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强对华侵略手段的变化: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②政治:直接割地
瓜分中国
19世纪末列强对外侵略的特征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议一议
------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 提款,营构颐和园。
材料二: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为 保存实力,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三: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为了达到 “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 目的,日本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积极备战。
主观原因: 中国:制度落后,政治腐败,避战求和 客观原因: 日本:制度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内容
割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当堂检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
战舰:31艘
1883—1894,日本共开 支陆海军军费2.69亿日 元. 1890年后,日本 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 来发展海、陆军.
1892:23 万
(5.9万余吨)
鱼雷艇:24 艘
1892:41%
1890: 31.6% 1881: 16.6%
(1400余吨)
材料一: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 (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 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 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 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 起这场战争?
它怎敢打“师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侵略野心 (根本原因) (2)“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久) (3)欧美等国“不干涉”政策
(4)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 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 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 多吨。 然而,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 国的战争,并使其一败涂地,迫其签订城下 之约——《马关条约》。至此,中日两国地 位天翻地覆。
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 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 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 北,《马关条约》条约签订 6天后,在俄国、法国、德 国三国的干涉和反对下,日 本被迫放弃割让辽东半岛。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高一历史《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12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过程与方法:课堂讨论问题探究、史料研读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抗争,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爱国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如果爱国情感不被理性所控制,极有可能产生“爱国者反害国”的结果。
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世界历史充分表明,不实现国家近代化,真正的民族独立使不可能实现的。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影响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导入新课: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导入。
讲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1、日本侵略中国原因首先,同学们通过预习,找一找日本为何侵略朝鲜和中国?(略)2、战争过程及战败原因我们来看一下,主要经历了哪几次大战?较量中,为何貌似强大的大清国以惨败而告终?战争是双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我们先从直接的军事因素入手。
与以往不同,此次战争,海战拥有举足轻重地位。
大清国拥有一支颇具力量近代化的海军,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总体介绍,见幻灯片)一块来看看具有决战意味的黄海海战情况,海军武器装备如何?中日对比:(略)见幻灯片结论,仅凭装备北洋舰队稍逊日本联合舰队,但并非天壤之别,而是各有长短,大清国重炮巨舰,日本速射炮多和速度略快优势。
黄海海战结果如何?中国比较小的军舰很快被击沉或重创,但是战场上留下的两艘巨舰却让日本人无可奈何。
有人说是技术不精,打不准?五小时战斗中,“定远”、“镇远”的巨炮发射了197发炮弹,其中有十发命中日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12_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教学设计_教案_5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
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了解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民族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重点/难点2.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2.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1896年春)新知介绍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2、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12_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甲午战争经过和《马关条约》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严重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促成清王朝进行军事改革和中国各界民众奋起救亡图存的一个重要转折。
②通过对义和团运动起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但因它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所以最终无法阻挡住帝国主义的侵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分析,激发学生对丧权辱国的切肤之痛,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②通过对两次战争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难点:甲午战后中国各阶层的探索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调研存在疑惑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组织学生观看《甲午风云》片段,——提问:“今年是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多少周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面对凶残的侵略者,中国军民开始奋起抗争!历史不容忘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战争爆发的原因课堂设问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还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设置情景:展示日本大陆政策的相关图片及当时的一些战争言论(学生讨论,得出认识)(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强盛,但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而且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积极寻求对外侵略扩张——“大陆政策”(蓄谋已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战争的导火线2、战争的经过、结果设置情景:展示丰岛海战的图片和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课堂设问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经过如何?(动态地图显示)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3、战争的结果及条约的签订签定《马关条约》——最严重、大大加深(如何理解)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战况
中日两国正式 宣战
平壤失守 战火至国内 丧失黄海制海
权 占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重要人 物
左宝贵 邓世昌 林永升
丁汝昌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日 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 袭击中国运兵船。8月清 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 称“甲午中日战争” 。
平壤战役
1894年7月 ,日 军围攻平壤,清军贻 误战机,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逃走,平壤失 守。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军军费 两亿两白银;
在《马巨额关赔条款约,》大的大刺加激重下, 列强争了中相国在人中民国的划负分担“。 势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开放沙市、重庆、 范围”新,通掀商起口岸瓜的分开中辟国,的狂 苏州、杭州为商埠;潮。中使国列半强殖侵略民势地力化深的程度
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支援
朝这鲜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中是国什
(么东?学党起义) 求 助
2、概况:
阶段 战场
开始
丰岛海 面
朝鲜半 第一阶段 岛 (1894.7-9) 黄海海
域
第二阶段 (1894.101895.4)
辽东地 区
山东半 岛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
加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 的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往 中国内地免收内 地税。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 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o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已久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这两位先烈可以说是中国海军的先行者,定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不忍偷生,沉入茫茫黄海;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宁可自杀殉国,也决不向日本人屈膝投降,保持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为什么它给中国带来的伤害会如此之深?新课学习一、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在走向帝国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制定了怎样的扩张政策?1.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894年的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结合教材《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用投影显示3.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4.逐条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条约内容可以分为割地(领土)、赔款、开埠通商和设厂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逐条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并落实在教材上。
最终得出结论:《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掀起划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1)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推行军事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威海战役
http://www.jtyhjy.co m/edu/ppt/ppt_play “败”字点链接 音频结合地图介 Video.action?media 绍甲午战争经过 Vo.resId=55a5bf27a f50daf8ef898cad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丰岛海战
国运凋零话影响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③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军费。
(2)客观方面: ①日本国力强盛,蓄谋已久。
②日本侵华得到列强支持
国运凋零话影响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国运凋零话影响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龙的挑战
“相互协商”
国运凋零话影响 甲午战后,列 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中华民族陷 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假如你是当时社会 负责任的一员,为 挽救民族危亡,你 该如何做?有什么 好的想法和建议。
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 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 英吉、俄罗势萧然。
义和团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爆发的?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北京 山 直 隶 运 西 廊坊 天津 大沽
朱红灯 起义地区
海
渤
1896-1899年 秋义和拳主 要活动地区
1899.10河 平原 黄
河 济南 山
东 胶州湾
海
东
河 南
江 苏
义和团团旗
性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团民
义和团攻击在中国建立的西什库教堂
八国联军侵华起因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2
时 间;
读素材,雄辩于课堂, 为中华复兴献策。
1894年6月(甲午战争前
一个月) 辩 题:
慈李 禧太鸿章 后
大清国和日本国在不久 的将来是否会有一战?
一门心思,庆祝六 十“大明大寿治陆。维政洋新策务”运动
3
辩论: 一位日本老师给学生的论题
19世纪打了一场日清战争(中国叫甲午战争) 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中国叫抗日战争) 21世纪的日本跟中国是否会有一场战争呢?
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9
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直接)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根本) 2.过程
10
过程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 天津。
(2)大沽口----天津 7月,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8月,北京陷落,成立 联军司令部。
4
满蒙
中国
朝鲜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5
你能简要概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吗? 1.日本: “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 2.中国:腐败懦弱(可乘之机) 3.欧美: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有利环境) 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6
辽东战役
黄海战役
邓世昌
左宝贵
平壤战役
丁汝昌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关条约》(1895年)
8
历史是公平的,每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过后, 她都会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 依据恩格斯的论断,甲午战争的失败,从哪些方 面对中国进行了所谓的“补偿”呢?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1同步讲义: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这是甲午战争的第一战,也是日本精心筹划的一次袭击。
”上述评价针对的是()A.平壤之战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辽东之战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的运兵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2.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军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需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
根据图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可判断日军的作战方法是包围清军的舰队,并且围而攻之,再结合地图中的地形可确定,这是日军进攻威海卫的战役。
在该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有史学家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
”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B.慈禧太后性格的偏执C.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D.战争主要在国外进行,中国的失败是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
慈禧太后在当时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她对战争的阻挠从本质上说是清朝政府腐朽无能的表现。
4.“义和团是一种狂热的、准宗教性质的团体,他们相信自己是刀枪不入的。
”义和团的“狂热”主要来自()A.朴素的爱国热情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C.知识分子的宣传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农民阶级朴素爱国热情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们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
5.“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
虽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
”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A.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C.具有反帝爱国的革命性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爱国心所发”强调的是爱国,“拒外国人为目的”强调的是反帝,所以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革命性,C项符合题意。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 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 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 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 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等地遭到阻击, 狼狈退回天津;1900年7月,八国又集结2万余人,再 次进犯北京,并于8月攻陷北京。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2.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 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 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内容
影响
③拆炮驻兵 拆 ④惩禁反帝 惩 ⑤改设外务部 改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强武装控制下;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便于用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完全半殖民地化)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 ① 巨额赔款使社会经济更为凋敝,人民更加贫困; ②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 ; ③ 文化上的掠夺与损失无法估量; ④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专题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测)-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
(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
”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名师点睛】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
义和团运动不仅在当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和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但它盲目排外,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2.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故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因此选B项。
不选ACD 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3.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4.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对日开战。
【同步速递】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Word版含解析)
一、甲午中日战争1.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概况(1)1894年,日本借平息朝鲜农民起义之机,挑起战争。
在①大战后,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2)1895年,日军攻占威海卫, ②全军覆没。
(3)1895年,中日《③》签订,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马关条约》的内容(1)割地:割④、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⑤为商埠。
(4)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⑥,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1)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2)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实力深入中国内地;(3)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⑦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社会⑧的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义和团运动兴起,以“⑨”为旗号。
2.发动:1900年6月,借口镇压⑩,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1)顽强阻击: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
(2)攻陷北京: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⑪;8月攻陷北京。
(3)妥协投降:慈禧太后在出逃过程中命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 ⑫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2.内容(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⑬和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⑭”,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⑮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⑯性质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影响(1)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⑰受到列强的控制。
(2)“使馆界”实际上是“⑱”,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3)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要点填空】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导火线:年,爆发农民起义,请求出兵援助,乘机派大军入侵,起义被平息后,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2、经过
(1)爆发:年月,日舰队在袭击中国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月,清政府迎战。
史称。
(2)经过:清军在陆战失利,退回国内;之后在中损失虽比日军大,但是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了,命令北洋舰队退守,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控制了;随后,日军进攻和,占领
、等地。
(3)结束:年初,日军攻占,全军覆没。
3、结果及影响
(1)结果:年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
条约主要内容:割、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两白银;开放、、、为商埠;日本可在通商口岸,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
(2)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的狂潮。
(2)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
发动的运动,打着“”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
(1)爆发:年月,、、、、、、意、奥八国,借
口,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从向进犯,在附近遭到和
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之后,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
,再次向进犯,8月,攻陷。
携仓皇出逃,途中,命令清军严厉镇压。
3、结果及影响
(1)结果:年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两,分年还清,本息合计两,以和作抵押;在北京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居住,各国派兵保护;拆毁至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至
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性质的组织;改为,位居之上。
(2)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要点填空答案】
一、甲午中日战争
1、1894 朝鲜清政府日本朝鲜日本
2、1894 7 朝鲜丰岛海面8 甲午中日战争朝鲜平壤黄海海战保船避战威海卫港黄海制海权中国辽东山东半岛大连旅顺1895 威海卫北洋舰队
3、1895 4 马关条约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二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投资设厂内地税半殖民地化
二、八国联军侵华
1、瓜分中国帝国主义义和团反帝爱国扶清灭洋
2、1900 6 英美俄日法德镇压义和团天津北京廊坊义和团清军爱国官兵天津天津北京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义和团
3、1901 9 辛丑条约 4.5 39 9.8 关税盐税东交民巷中国人北京大沽
北京山海关义和团运动反帝总理衙门外务部六部清政府帝国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
【课前预习——重点问题解答】
1、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1)世界形势: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
(2)日本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并制定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3)朝鲜方面;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派兵进入朝鲜。
2、《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
而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支持、鼓励各地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厂,两者有何本质区别?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我们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
是双赢互惠的。
3、逐条分析《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
4、逐条分析《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大规模的勒索,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经济凋敝。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下,便于外国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企图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总之,《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成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课前预习——史海拾贝】
1、巧记《马关条约》内容
将《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中各取一个关键字或词,然后组成一个顺口溜,就很容易记住了其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将上述划线词提取出来就可以了,即:辽台澎,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
2、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
六日后,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中国又付出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这一事件被称作“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三国之所以干涉还辽给中国,本质意图并不是要维护中国的利益,实为自己利益的需要。
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
因此,俄国与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
签署《马关条约》时,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
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
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
早前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
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国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
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俄国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中国开放更多条约港。
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国向南扩张。
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
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
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3、有关《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漫画——《扯线木偶》
4、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时局图》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犬,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青蛙,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
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昏聩无能的清政府用文字狱、八股文等手段压迫思想之自由,
愚弄、奴化人民。
《时局图》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