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奕斋 篆刻一方文化
非遗系列传统文化 主题班会 中国篆刻 课件(共20张PPT).ppt
技法
肆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条件。明代朱简在《印章要论》中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为一件艺术品,三者必须具备,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关系,形成一件艺术品的整体。
史册格篆刻
伍
“史册格篆刻”,是在基于秦汉及明清等篆刻印章传统形制、技法与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装饰效果:将文字置于(由两条竖线为一组的)条形格框之中,同时不改变所取印材(篆刻石料或其它材料)印面的面积和态状,条框以外空余部分保留或挖除,即出现古代史册竹简木犊之形象,——在增加装饰性的同时,保留中国篆刻古朴自然和文雅精致等传统气象与意蕴。因此称为“史册格篆刻”,其将内容 “载入史册” 的独特创意,任人寻味;而其史无前例的外观效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篆刻的形制,具有强烈的个性 和独特的风格,是中国篆刻艺术延续过程中的一次发展和进步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艺术性。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隶书、楷书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视的印章范体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为出色,他篆刻能“力变文(彭)、何(震)旧习”,富有创造性。他的白文印师法汉印,厚重凝练;朱文印喜用大篆,离奇错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础
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高凤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个性。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当属丁敬和邓石如。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溯源
贰
篆刻艺术(刻刀的刀法)与书法艺术(毛笔的笔法)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依据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大多属于战国时期。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其特征是: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有界格。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
新中国70年篆刻艺术发展简述
90中国的印章艺术在经历了秦汉印的高峰之后,实用印章与艺术印章走向殊途。
文人篆刻经过元、明两代缓慢的发展,到清代中后期逐渐发力,在吴门派、徽派、浙派的基础上达到明清600年篆刻史的高峰,产生了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一批开宗立派的大师。
民国之后,上海印坛有吴昌硕、赵叔孺两大门派,北京则以齐白石、寿石工为代表,或张扬个性,或传承古典,呈现刚柔并济、交相辉映的多元格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指引下,文学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
就篆刻艺术而言,这7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1949-1976)。
民国时期的篆刻家除了有一些担任教职之外,大多没有固定职业,他们寓居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通过挂单鬻印谋生。
1949年以后,王福庵、钱瘦铁、邓散木、来楚生、陈巨来、钱君匋等篆刻名家仍居上海(只有方介堪等少数回归原籍地),不过他们需要适应时代环境的转型和个人生计的变化。
以民国时期享誉印坛的邓散木(1898-1963)为例,他在1950-1955年间,既是上海市新成区人民代表,又是居委会主任,几乎把全部精力都花费在做里弄工作上;1955年他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邀到北京书写简化字模和学生字帖,后来又因病截去一足,篆刻创作几乎停顿了。
20世纪50年代初,旧上海的艺术社团都已星散,1955年张鲁庵在上海发起成立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团体“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公推当时唯一健在的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为主任委员,马公愚、钱瘦铁为副主任委员,张鲁庵为秘书长,发展社员约百人。
次年组织社员72人集体创作《鲁迅笔名印谱》,以及社员田叔达刻《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印谱》,方去疾、吴朴堂、单孝天合刻《瞿秋白笔名印谱》和《养猪印谱》,钱君匋刻《长征印谱》等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及便于篆刻作品的传播,这些印文内容紧扣时政,打上了革命年代的鲜明烙印。
黄山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录
第6期哲学社会科学[徽州文化研究]徽商经济建构下明清刻书中徽派版画嬗变探析…………………………………………………薛配,吴衍发(1.1)明清徽州彻上明造建筑木雕文化形态研究……李健,黄凯(1.6)抗战时期绩溪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的调查……汪伟强(1.10)徽州藏书与新安理学人才……………………张守卫,解馨培(2.1)徽墨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王曼,吴文浩(2.6)歙县韶坑目连戏班社现存状况调查与思考…………方文婷(2.11)徽州美学思想研究三论…………………………………洪永稳(4.1)徽州傩舞的历史特色、现状与传承保护………翟屯建,曹必冉(4.6)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徽州“屯溪茶”外销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出口量研究……………………………………………吕长岭(4.11)羁绊与困窘:晚清徽州发轫之际的新式教育……………方光禄(6.1)论许国的寿序创作………………………………………许璐(6.8)“一带一路”背景下徽州非遗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方新,荣金金(6.12)徽商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许文娟(6.17)[旅游研究]国内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 Space 的分析………顾寒月,王群,杨万明(1.14)“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程涛(1.20)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模式演化研究——以黄山市黟县为例…………李东和,李雨轩,孟红(2.18)“三生”融合视角下黄山世界遗产地保护和利用新途径………………………………………………李慧芳,杨效忠(2.25)廊道旅游视角下的黄山市全域旅游空间分析与驱动机制研究………………………………………姚李忠,杨效忠,闻飞(2.33)民国时期黄山景区建设经费概算与筹措研究………………………………………任唤麟,吕彬,罗海燕(4.16)山岳型景区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成因……………………许艳,赵海溶,胡悦,沈惊宏,周葆华(4.21)基于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丁浩(6.21)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山市乡村旅游扶贫效益评价研究………………………………………张静,朱红兵,吴虹(6.28)徽州传统村落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研究——基于宏村的调研…………………………………左迪(6.33)[经济·管理]现代服务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人才供给侧问题研究——基于芜湖高职院校的现状………………………俞荟(1.2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市直部门政务微博情况研究——以黄山市为例……………………………………方兴林(1.3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检察权职能研究…………………张晓静(1.37)论企业财务报告的优化措施…………………………胡丰(2.49)医药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黄平,侯丹丹(2.53)SWOT 分析视角下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升级探究——以H 市城投公司为例……………………………詹凯(4.29)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韩启昊(6.39)股权性质差异下股权质押、高管风险偏好与盈余管理…………………………………………………彭振革,刘敏(6.44)基于VAR 模型下的阜南县柳编非遗产业与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方瑛(6.49)非典型互动行为对参展商参展绩效影响研究…………程璐璐(6.53)[政治·法律]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标准和着力点………沈友耀,陈莉(2.40)非公主体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研究…………………………………………………………操基栋(2.45)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缺失问题探讨…胡兰,高燕(4.34)[文学·语言]托妮·莫里森小说《秀拉》的空间解析…………………濮志敏(1.43)超越与局限:萨拉·奥恩·朱厄特小说《乡村医生》中的职业女性形象………………………………………………魏巢凤,窦玉玉(1.47)近二十年现代汉语区别词研究:回顾与展望…张淑静,李铁范(1.52)改写理论视角下《射雕英雄传》郝玉青英译本研究……韩贤格(1.57)登特-杨父子译《水浒传》中帽、抹额和幞头的翻译研究…………………………………………………刘幼玲,王金秋(1.63)徽州机智人物故事类型………………………………王相飞(2.59)“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外译体系的生态学视角研究…………………………………………………………陈圣白(2.64)中国特色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探讨…………………………………………陈圆圆,宋阳,陈彦彦(2.68)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福建省旅游网站英译研究………黄冬群(2.73)张元幹南渡前后词作抒情主人公的转变………………罗笑(4.38)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进士群体情况浅析——以《咸丰九年己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为中心…………………………………………………李琪琪,曲晓红(4.43)分裂的自我——镜像式解读约翰·契佛笔下艾琳自我建构的破灭…………………………………………………………吴玲(4.47)从“无缘”到“有缘”的人际重建——评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林彩虹(4.52)从副文本视角解读宇文所安《盛唐诗》…………………周蓉蓉(4.58)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研究………………………方英姿,童兆升(4.62)内拉·拉森笔下女性黑白混血儿的认同危机和身份构建…………………………………………………………张德文(6.59)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隐形的日本绅士》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张君(6.64)文学语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以《喜福会》为例…………………………………吴静静(6.68)认知视角下汉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研究——以徽派建筑译介中的三音节词为例……………杨晓丽(6.73)[文化·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地方文化认同调查研究——以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王永桂,叶姗,江红(1.68)皖西南桑皮纸文化传承与制作技艺保护研究…………周宇(1.72)人工智能对新闻从业者的影响…………………………冀萱(1.76)黄山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录黄山学院学院2020年总目录··141黄山学院学报2020年当代篆刻艺术继承与创新问题的思考…………………郭刚举(1.80)服饰卖场中动态橱窗的设计与创新研究………………………………………汪清,杨明,王晴(1.84)中国现实主义油画中色彩语言的情感表达……………吴梅(1.88)以网络直播为途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叶丹,戴旸(2.80)商业片背景下的电影创意型改编论析………………杨瑾(2.84)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分众化”流变探微……………王颖荷(2.89)基于北欧陶瓷产品的设计与工艺探析………黄茹,白宗刚(2.93)博物教育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关系探析——基于博物教育的生态文化内涵………………………………………王丹,王倩倩,闫小满(4.70)地方高校学报组稿策略探析……………………………朱家席(4.75)《中国女报》编辑特色分析………………………………余瑶(4.80)芒砀山石崖墓室文化艺术特色研究……………………夏爽(4.83)中国传统木雕图案特点分析及其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王先华(4.87)合肥城市品牌视觉形象推广APP设计研究……………台佳(4.90)基于Select多路复用的游戏服务端框架研究与实现…………………………………………………………章国雁(4.95)皖南周代青铜器区域特征探讨…………………………冯雨程(6.78)清末涡阳堡圩与置县研究……………………徐和阳,张影(6.84)谈朱权的茶道思想………………………………………董杰(6.87)盘扣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朱真真,邬红芳,张冰,黄云芳(6.94)基于形状文法的徽州木雕灯具产品设计研究………………………………………庄德红,任尧,王震霆(6.98)[教育·教学]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路径选择…………路善全(1.92)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一流本科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张娟(1.96)“优良学风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崔晓霞,杨积芳(1.101)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的特点及建立档案的思考………苗洪丽(1.106)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微课教学设计……周乐,张青(1.110)对口单招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山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例……………………………孙克奎,谢成芳,朱国兴,姜薇(1.11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黄山学院中法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程敏(1.119)PBL+CBL教学模式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李园园(1.124)“4551”理念下高师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朱绍庚,帖玲,郝冉(1.128)基于教编演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黄山学院《形体舞蹈》课程为例……………张文文(1.133)传统而新锐宏阔而细微——李时人先生治学思想管窥……………………李玉栓(1.137)当代优秀大学生的卓越特质及培育研究——透视“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的秘密……………任少伟(2.97)新形势下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立体化培养的探索与创新………………………………………………………廖荣军(2.101)全程化职业指导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路径研究…杨璟(2.104)地方高校在徽州民歌传承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孙四化(2.109)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研究……………孟筱筠(2.113)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应用型教学模式探究………余艳艳(2.118)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内涵及其实践展开………………………………………………………徐畅(2.122)我国应用型高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谭艳华,江六一(2.127)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独立学院专业结构分析——以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为例……………………………袁慧宇,赵娟,刘咏梅,朱庆仁(2.131)大学生评教结果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探究……………………………………………范亚男,梅松竹(2.137)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机制探讨…………俞念胜(4.99)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对应用型高校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黄翠,朱昌平(4.104)优秀徽商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传承与创新…………………………………………任琪,张志平,宋超(4.108)论徽州楹联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汪恭艳(4.112)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芦洁媛,胡善风,黄良芳(4.115)论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与科学发展——以黄山学院为例………………………徐勇,胡家俊(4.119)地方传统艺术资源在图案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刘静(4.123)衔接与连贯理论视域下的新闻听力特点研究——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闻听力为例…………王琳(4.126)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洪莹(4.131)思维导图在韩国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章鏴,窦云鹏,施静,王毅聪(4.134)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皖北地区五河民歌为例……………………安琦(4.137)基于建构主义的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建设与个案应用…………………………………………………………李之琳(6.103)借鉴综艺节目开启高校创意课堂情境教学的新范式…………………………………………………………陈叶(6.107)应用型高校“教赛相融”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孙健(6.110)“马工程”教材背景下的古代文学教学策略研究……徐文翔(6.115)基于中西比较的文学理论课程建设路径……………冀志强(6.119)“国际商法”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张卫彬,葛瑶(6.124)区块链技术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学实践教学的影响分析………………………………………………………刘成刚(6.128)新安画派作品在山水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周康正(6.133)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三创”教育探析………张晶,葛燕男(6.137)自然科学[数学与统计]一类具有密度制约的时滞捕食与被捕食系统解的稳定性分析…………………………………………………………方辉平(5.1)基于Super-SBM和Malmquist模型的安徽省环境效率分析…………………………………………………宋雅晴,刘兮(5.4)非均质分布式人群接种疫苗的多组流行病模型研究…陈亮(5.8)新的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熵…………………杨金鑫,赵有金(5.13)[机电与信息]基于证据理论融合两级分类规则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李莎莎(3.1)有限单元思想在静电场与稳恒磁场求解中的应用……………………仰振东,何沛,沈陵,王悦,李伟艳(3.5)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改性区硬度性能分析……………………刘胜荣,蒲家飞,葛小乐,汪洪峰,董旗(3.8)基于北斗技术的新能源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丽(3.12)··142第6期基于LK8810S平台的DAC数字芯片的性能评估及研究…………………………………………………………高艳(3.16)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模式开关设计………胡娟,芦莎(3.20)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垃圾桶设计与试验………………………………………杨咸启,梦伟,解文辰(3.24)钛酸铋钠-钛酸钡陶瓷的铁电压电性能研究………………………………………赵年顺,周云艳,孙太明(5.19)换热翅片级进模冲孔机构参数化设计研究…祝梦臣,汪洪峰(5.22)玉米色选机滑板结构参数对落料均匀性影响的研究……………………………葛小乐,刘胜荣,李占福,姚文杰(5.27)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李铮(5.32)一种基于hadoop平台下的矩阵优化Apriori改进算法………………………………………………梅俊,陈建敏(5.35)融合隐语义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混合推荐模型研究…王子岚(5.39)[化学·化工]霍山石斛内生真菌DHS-3、DHS-4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研究………………………………………陈传平,柯成,陈乃东(3.29)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富马酸单正丁酯的工艺研究……………………黄飞,张锐,戴璐,张浩冉,吴琳(5.43)超临界CO2萃取无花果叶中的挥发油及其成分分析……………………兰艳素,徐玉婷,张愉快,何宁涛,陈伟惠(5.47)[资源与环境]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王慧慧,涂丽丽,梁栋,马友华(3.33)豆腐保鲜工艺的研究进展…………张际峰,张兮,叶韬(3.37)基于微信的县域配方施肥系统研究与应用……………………朱福斌,丁世伟,李子杰,张友华,马友华(5.51)歙县山核桃植株不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姚琦(5.55)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的转译和表达……杨欣,汪天(5.60)[建筑]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庐江县小山根村为例………………胡明璐(5.64)黄山区乡镇特色文化在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骆美,吴子倩,偶春,刘潇潇(5.69)局部腐蚀损伤下钢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杨明飞,沙志平,陈宜网,王辛,王磊(5.74)徽派木构古民宅结构分析——以棠樾某民宅为例……………………邢凯峰,肖官衍,王小平,王公成,李红艳(5.78)[体育]中国体育产业区域竞争力比较研究…………………王庆庆(3.43)基于快速发展期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研究…胡良平(3.48)产教融合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李开文,王萍,张琼(3.52)乡村体育赛事扶贫优势、劣势及策略分析……………汪轶群(3.57)高校推进足球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郑代义(3.61)雅加达亚运会女足决赛之中国女足技战术分析………………………………………………李翔,许姣(3.64)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之研究——“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关系分析…汪俊祺(5.81)福建省体育产业增加值与GDP互动关系研究………………………………………………李勇妹,李加鹏(5.85)安徽省社区体育俱乐部社会资源开发整合路径研究………………………………………………王林,王兰(5.89)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症的作用及机制……王学坤,吴鹏(5.93)[教育·教学]《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佘新松,董丽丽,马明海(3.67)《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探讨…………………李长江,兰艳素,韩冰冰,郑玉船,周权(3.70)“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吕贤清(3.73)论“酒店工程自动化”培养方向构建与特色凝炼………………………………………施云贵,赵磊,陈佩军(3.76)面向新工科的大数据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孔超,张丽平,刘涛(3.79)基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内容的创新实践项目实施——以“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作物颗粒计数”为例……………………马慧敏,黄金日,焦俊,乔焰,沈春山(3.83)移动通信中多普勒频移的教学方法研究………………………………………刘琦,侯丽,何宁业(3.87)提升“光电检测技术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以“薄透镜光学传递函数测量实验”为例………………………………………叶剑锋,蒋峰建,焦铮(3.90)工程光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黄山学院为例………………………………黄志永(3.93)应用型烹饪本科专业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姜薇,卢丞文,孙克奎,金声琅(3.96)“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信息化改造——以《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顾海洋,孙艳辉(3.99)应用型本科卓越农艺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以黄山学院岭南林场实践教育基地为例…………………陈黎,潘健,万志兵,李燕,蒋小凡(3.103)生物类专业野外实习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李伟,杨雨玲,王德青,吕顺清(3.107)微视频在动物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王希,朱勇(3.111)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许竟成,马雪泷(3.114)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对食品工艺设计实践课程的探索…………………………吴丽萍,吴永祥,楚文靖,胡长玉(3.117)地方性本科院校《环境工程学》教学改革探索………………………………………………万顺利,钱丽萍(3.121)论高等学校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项兴佳(3.125)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黄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余汇芸,汪婷婷,石蕾(3.128)直观教学法在应用型高校《桥梁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全伟,张志强,邓林(3.132)工程教育驱动下GIS开放实验模式探讨与实践…………………………冯少茹,黄木易,解华明,杨婉清(3.136)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的研究………………………………………………孙露,胡建伟(5.98)大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法向“对分课堂”转变的策略……………………………………崔冬玲,朱红旗,吴正飞(5.104)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丁丙胜,宋卫华,王勇(5.107)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宛楠,张义,杨利(5.112)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吉小利,邢宏龙,张晓梅,石建军,甘颖(5.115)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之研究……………………………………潘乐,周权,李长江(5.118)“新工科”视域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仿真教学与创新平台的构建……………吴永祥,胡长玉,王德青,金声琅,吕顺清(5.121)新工科背景下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以滁州学院为例…向玉勇,殷培峰,张元昶,柴新义(5.125)徽州古建筑测绘的教学与改革……汪兴毅,管欣,刘红云(5.129)影响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因素分析——以黄山学院大学体育课程为例……沈曦,武勇(5.132)不同类型学生高校校园设施空间认知差异研究……………………………………高鹏,陈玲玲,宋朝伟(5.137)黄山学院学院2020年总目录··143。
紫砂壶作坊店号款识
紫砂壶作坊店号款识一部近代紫砂店号、公司的兴衰史,即为特定年代的标志和象征,这可以从紫砂店号、公司、特定年代茶壶的印款上反映出来,也是鉴别紫砂器的真伪和紫砂标准器断代的基本要素之一。
往往有些人在研究紫砂历史时,只注意名家名作的茶壶印款,只偏重名人的早、中、晚期的艺名、斋名以及姓氏的改动、易名、变迁等等,而忽略了店号、公司或特定年代的茶壶印款,这是研究壶史的专家、学者们所应重视的问题之一。
这里,笔者将历来参与文物普查所知的一些近代紫砂的著名店号、公司、特定年代茶壶的印款作一探析,期望能得到方家、同仁的指点,权作拋砖引玉之举。
紫砂款识是指用钤印盖或用刀镌刻在紫砂陶器的底部、盖内、把下等处制作者或定制者、监制者的印记。
紫砂款识与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古印陶的延续。
印陶所指,是古代人们用玺印在陶器未烧成前盖压后留下的印样。
借以表明器主姓氏或作器者姓名,也有表达地名、官职以及纪年的。
也可以说印陶是玺印的副产品。
用于盖压陶器的玺印往往是专门性的,不尽与其它用途的玺印完全相同。
印陶大量是东周遗物,秦汉、魏晋、唐宋均有发展。
它应该属于篆刻(冶印)艺术的范畴。
龙印、花印特定年代茶壶印款龙印、花印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为清光绪七年至十六年(1881~1890年)期间所用茶壶印款。
此期间,国内外兴起紫砂收藏热,前代留存下来的「区区藏器,不足以供无尽的取求」(寂园?《陶雅》),于是,仿古之风开始盛行。
龙印、花印印章大而方正,有单边、双边三分,一般为单边。
龙、花图案大方简练,有仿光绪年间钱币龙图案鑴刻。
愙斋特定年代茶壶印款「愙斋」特定年代茶壶印款为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1895~1901年)期间,著名金石书法家、收藏家吴大澄之收藏紫砂茶壶所用印款。
吴大澄历经广东、湖南巡抚,喜欢古董、紫砂,常请名手至家中作仿古壶,壶底钤「?斋」阳文篆书方印。
清末制壶名手黄玉麟曾于清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1898年)到吴府仿制古董钟鼎及古陶器(。
骆氏家谱
骆氏家谱目录序 (1)编者的话 (3)字辈录 (5)骆岐人文景观 (6)广东龙川骆岐东新屋简略 (9)五世祖贵昌公骆岐东新屋立基永昌围、金匾、楹联、题词 (13)骆姓渊源及堂号来由 (20)修谱祈及人物记略 (21)骆氏世系源流略 (24)修谱序选录 (27)(一)大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修谱序 (27)(二)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序 (28)(三)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序 (29)(四)清同治七年(1868年)序 (30)(五)清同治七年(1868年)序 (32)骆氏家训 (34)族规家法 (37)骆氏宗祠 (39)宗祠祭祀榜示 (40)骆氏书院 (41)(一)骆氏书院简介 (41)(二)骆氏书院序 (43)(三)广东省骆氏书院契 (45)(四)行墙上梁兴工及入火吉课 (45)(五)祭品 (46)(六)骆氏书院祝文 (47)(七)对联 (48)(八)条规 (49)骆家风范 (50)一.宾王公简介 (50)附1.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54)附2.家书选登 (55)二.骆秉章简介 (56)三.骆均光简介 (57)四.主掌州长第一人──记美籍华人骆家辉 (59)五.历史人物录 (61)历代始祖里居宅墓录 (67)子昌公考妣疑葬录 (69)太始祖成公至子昌公龙川落居直系源流 (70)一世祖子昌公裔孙迁徙概略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东新屋外出工作人员录 (81)本村移居录 (83)正始祖子昌公至五世祖脉系图 (85)高祖锦龙公大略 (86)正始祖子昌公大略 (88)正二世祖明先公 (90)二世祖明辅公 (90)二世祖明经公 (91)二世祖明纶公 (91)二世祖明哲公 (91)三世祖仲贤公脉系 (92)正三世祖仲礼公脉系 (93)正三世祖仲礼公 (93)正四世祖应忠公 (93)五世祖贵成公 (93)正五世祖贵昌公 (94)五世祖贵璋公 (94)五世祖贵聪公 (95)五世祖贵盛(芳)公 (95)五世祖贵隆公 (95)四世祖应庸公 (96)五世祖贵文公 (96)五世祖贵华公 (96)三世祖仲成公脉系 (97)三世祖仲义公脉系 (100)三世祖仲发公脉系 (100)正五世祖贵昌公脉系图(五世祖~七世祖) (101)正五世祖贵昌公脉系 (102)正六世祖法传公 (102)六世祖法信公 (102)六世祖法敏公 (103)六世祖法旺公 (103)七世祖文升公 (103)七世祖文德公 (104)七世祖文吉公 (104)七世祖文先公 (104)正六世祖法信公脉系图(六世祖~十一世祖) (105)文德公、文吉公脉系(八世祖) (106)文德公、文吉公脉系(九世祖) (108)文德公、文吉公脉系(十世祖) (111)文德公脉系(十一世祖) (113)文吉公脉系(十一世祖) (115)文德公脉系图(十一世祖~十五世祖) (116)文吉公脉系图(十一世祖~十五世祖) (117)文德公脉系(十二世祖) (118)文吉公脉系(十二世祖) (120)文德公脉系(十三世祖) (121)文吉公脉系(十三世祖) (125)文德公脉系(十四世祖) (127)文吉公脉系(十四世祖) (130)文德公裔孙芹芳、兰芳脉系图(十四世~廿三世) (132)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图(十四世~廿三世) (133)文德公裔孙君畅公、俊和公脉系图(十四世~廿三世) (134)文吉公裔孙朝燕公脉系图(十四世~廿一世) (135)文德公脉系(十五世祖) (136)文吉公脉系(十五世祖) (138)文德公脉系(十六世祖) (139)文吉公脉系(十六世祖) (142)文德公脉系(十七世祖) (143)文吉公脉系(十七世祖) (146)文德公裔孙开祯公脉系(十八世祖) (147)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十八世祖) (148)文德公裔孙俊和公脉系(十八世祖) (151)文吉公裔孙朝燕公脉系(十八世祖) (153)文德公裔孙光烈、光勋脉系(十九世祖) (154)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十九世祖) (156)文德公裔孙君畅公脉系(十九世祖) (159)文吉公裔孙朝燕公脉系(十九世祖) (161)文德公裔孙开祯公脉系(二十世祖) (163)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二十世祖) (165)文德公裔孙俊和公脉系(二十世祖) (168)文吉公裔孙朝燕公脉系(二十世祖) (170)文德公裔孙开祯公脉系(二十一世祖) (173)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二十一世祖) (175)文德公裔孙开善公脉系(二十一世祖) (177)文吉公裔孙朝燕公脉系(二十一世祖) (182)文德公裔孙开祯公脉系(二十二世祖) (182)文德公裔孙十八世焕章公脉系图(十八世-二十四世) (185)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二十二世祖) (186)文德公裔孙开善公脉系(二十二世祖) (189)文德公裔孙开祯公脉系(二十三世祖) (191)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二十三世祖) (192)文德公裔孙开善公脉系(二十三世祖) (196)文德公裔孙君称公脉系(二十四世祖) (197)六世祖法传公脉系图(六世~十五世) (203)十六世皇清,十七世纲昌、武昌脉系图(十六世~二十三世) (204)十八世陆和,十九世玉锦、化成、化威公脉系图(十八世~二十四世) (205)复修五世祖贵昌公祖屋理事会 (206)一、名誉顾问、顾问组长、顾问、正副理事、理事、秘书名单 (206)二、募捐信 (207)三、行墙上梁兴工及入伙吉课 (208)。
西泠创社名家
西泠创社名家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面积七千多平方米;由浙派篆刻家吴隐、叶铭、王禔、丁仁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首创者西泠四友诗书画皆能,又各有所长,非特以篆刻鸣世者,福厂印章第一,潜泉印泥第一,辅之集谱第一,而叶舟则考据第一。
马衡亦为创社者之一,继吴昌硕之后,担任第二届社长。
吴隐(1867—1922),原名金培,字石潜、遯盦,号潜泉,浙江绍兴人。
近代篆刻家、文化企业家。
年少家贫,十余岁即到杭州一碑版铺习碑刻,工余之暇,与叶铭同游于戴用柏之门,学古文,习许书,又博购金石拓本以自临习,久之,学艺遂进于道。
廿余岁时曾有诗云:“敢将岁月等闲过,断碣残碑一室罗。
金石能为臣刻画,随他刀笔汉萧何。
”盖以自况。
光绪三十年(1904),丁辅之、王福庵、叶铭等,于西湖孤山创办西泠印社,以为印学研究之所,石潜参与筹措,拓地经营,不辞劳瘁。
越九年,轩合庭园,已具规模,所蓄印谱及金石图籍,亦蔚然可观,于是修启立约,招邀同道入社,时值癸丑(1913)重阳节。
吴昌硕先生被推为首任社长。
昌硕先生向乐掖後辈,见石潜及其夫人孙锦(织云)合制之印泥而善之,遂勖其创办一专制印泥之企业,以适应建社後篆刻艺术发展之需要。
同年,石潜在沪上自设一社,仍名西泠印社,销售所制纯华印泥。
1921年昌硕先生亲篆招牌,指导改进配方,选定色泽,1916年命名所产第—个品种为“美丽朱砂印泥”。
以制作精细,配料严格,质地细腻浓厚,色泽沉著而鲜明,冬不凝冻,夏不透油,印于纸上有立体感,取名潜泉印泥;一经面世,便誉满印坛。
后复增制“特制珍品朱砂印泥”、“精制上品朱红印泥”优级产品,于是潜泉印泥之名,益不陉而走。
收入既佳,以余资搜集古代玺印、古今印谱,及陶、砖、古钱等金石墨本,编辑图籍,从事出版。
清代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
清代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1.引言1.1 概述尺天居士是清代一个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以篆刻技艺而闻名。
而他创作的《思山亭篆刻》更是尤为出众。
《思山亭篆刻》是尺天居士思山亭四字题款所刻下的一组篆刻作品,这一系列的作品既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又融入了尺天居士对于山水自然的独到见解。
它不仅是尺天居士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篆刻的一大瑰宝。
《思山亭篆刻》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上。
尺天居士以书法刻印的形式,将自己对于山水意境的感悟融入到每一个字的刻划之中。
他善于运用饱满、有力的笔触,使得每个字的形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力量感。
同时,他也注重结构的安排和合理的布局,使得整个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协调统一。
尺天居士通过自己独特的篆刻技法,将文字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鲜明的个人篆刻风格。
此外,《思山亭篆刻》作品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尺天居士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融入了自己对于山水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精湛的篆刻技艺,将自然风景、山川河流的美妙之处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不仅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够通过自己对于自然的感知与思考,将一种宁静、深邃的意境传递给观者。
这使得《思山亭篆刻》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更是艺术家内心的思考和感悟的表达。
综上所述,尺天居士的《思山亭篆刻》是清代篆刻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它既具备了独特的篆刻风格和艺术形式,又融合了艺术家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见解。
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尺天居士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更为后世篆刻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思路和借鉴。
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艺术价值,更体现在对于篆刻艺术的影响和传承上。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介绍和解释,让读者知道文章将如何展开和组织。
在这里,我们可以描述清楚文章的分段、章节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文章结构示例:文章采用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展示研究对象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的相关信息。
徽州文化中国篆刻文化
所谓篆刻就是与金属、象牙、犀角、 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
起源不晚于周代
学界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胜于 战国”这样的论断。
Hale Waihona Puke 一 官印 二 私章 三 成语印 四 肖形印
“玺” 先秦时期 秦始皇时期
印章文字凹凸 凹者阴文 白文 凸者阳文 朱文
每个字虽不可取同,一般的同一个字两次 以上出现于一个印章,这字就要有一个是 要变形的。
篆刻风格 先秦 古朴厚重气象万千 于简拙当中 得见功力 秦印 柔美纤巧精美雅致 汉印 方正平直大气磅礴
魏晋以后陈陈相因基本都是工匠依样而行 北宋米芾文人墨客 元代制印盛行赵孟頫到吾丘衍到吴睿 元代后期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为印材
明代 形成篆刻流派 派泗水派娄东派
文何
清代 浙派、邓派和黟山派
现代 吴齐两派 吴派就是吴昌硕那一派也称 海派 齐派也叫京派创始人是齐白石 中华篆刻艺术它确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李岚清的篆刻
齐白石的篆刻
谢谢观赏
萧奕治印
他 曾为多国首脑政要及 著名书画家韩美林 、 丁 绍光 、 肖
峰等众多名流大家治印 , 并于 收藏。
艺刻 印技术 , 将 自身创 作理 念 融会贯 通 地 掌控在 治 印技
艺 之 中。 在采 访 中正 像 张 小 明所 说 的 : 纵 观 古今 流派 ,
见 了一 方 印章就不 会发呆 , 因 为有充实的印章风 格 , 有
充实 的治 印技 巧 , 心 中就 有 了 东西 , 碰 到 问题 一 点 不
印组 合章 》在西 泠 印社 第二 届 印文化 暨 艺 术休 闲商 品博
览会上 获 “ 其他类产 品铜奖” 等奖项 。
世 纪 回 眸 , 精 品 篆 刻 , 印章 宝 典 , 勇 拔 头 筹 。 张 小
明3 0 余年来刀 耕不缀 、 追 踪秦汉 并蓄西冷诸家 。 兼收浙
皖派 而 自成 一 体 , 形 成 大 气 、 自然 、 古朴 的艺 术 个性 。
口 本刊记 者 朱 琪 张 景俐
对 于 “ 现 代 工 艺 刻 印公 司 ” 创 始 人 而 言 , 他 坚 韧不
拔 , 勤 奋好 学 , 志 向远 大 , 精通 历 代 篆刻 , 熟知 篆刻各
流派 , 以其 自成体 系 的现 代 工 艺 刻 印风 格 , 使杭 州 现 代
工 艺 刻 印有限公 司 犹如 东方曙 光 , 映红 了 国 内市 场 , 他
力圆润 , 气韵神似 , 精彩纷 呈 , 张 氏风 格 , 独 树~ 帜。
值 得 一 提 的是 , 张小 明对于 事业 专心 、 专 业 、 专
长 。 尤其在硬 质 、 异材 、 宝 石 的刻 印 , 难 度大 , 如 羊脂
白玉 、 翡翠 、 玛 瑙 等几 乎达 N 6 — 7 级 硬 度 的材料 , 加 工
书画篆刻供一炉冶
艺 术之林 。 面分三个部 分简单介纲这 j 者的 下
关 系:
一
、
书从印入 ,印从书出
这 是碑 学精 髓之 所 往。 体是: 窿纸 面 具 要
上呈现有别于 帖学书写 ̄ 1 种斤 斧施 与金石的 0I ,1 力度和 气势。 篆籀 碑 趣味在于劲健 内敛 , 苍浑 朴拙 , 所以要援 印入 , 笔视 毫芒为刀锥, 书 执 以 片纸为铁石, 使线 条质感积点成线 , 毛糙苍辣 。 这 种篆刻技法和韵味 融人书法的探 索在清代形 成= 流 , E 他们以这 种新的 用笔 方法 去诠 释古 代
昕言:“ 板桥 作字 如写兰, 磔奇古形 翩翩。 波 板
桥写兰如作字 , 秀叶疏花 见姿敏。 霎岳楼 笔 ”
谈》说 :“ 缶庐写石鼓 丈, 以画梅之法为之, ”其
纵横挥洒 , 老拙道劲的风 格和昕画之 梅化 为一
体, 是“ 这 技近 乎道”的境 界, 把绘画 的用墨 用 水之法 吸收到书法 中, 如焦墨 、 墨、 浓 宿墨、涨
宁圜蚕 目 -I¨ 源 ? ‘ 日 1
书 画篆 刻供 ~炉 > 台
◇ 张或
我们 知道 “ 画同 源”历来强 凋 “ 书 以书入 画 ” 多, 代 由于 印 的 加 人, 得三 者相 互 者 清 使
渗 透 , 与 书通 , 印 书与 画通 , 成 集书 画 印为 终
一
体的一 门独特的 中国艺 术形式 , 身于 世界 跻
过刻印把这种新笔法以 “ 铁笔” 的形式传达同样
参封 掘边 框, 以钝 刀的 方式体 现一种浑厚 苍辣 的 艺术 风格 。 印中 文字 饶 有笔 意,厂融 于 其 J 笔 , 屋漏痕” “ 岁枯藤” 锥画 沙”部得到 “ 、万 、“ 了 充分的 体现 。 所以 篆刮家 耍通过 习篆 , 对篆 书 有了深厚的 理解之 后, 并逐 渐形 成 自己的 文 = 字 系统 , 就 是要 写出 自家的 篆书 风格 , 刀 也 捉 刻印才 能 “ 印从书出” 齐白石先 生的篆 刻与篆 。 书如 出一 辙 , Ⅸ 得 三公 山碑》、《 天发神谶碑 》 之结 构神 韵 , 篆刻取 秦 囚人砖之 刀法 , 形成 雄 浑奇伟、 自然天成的艺术 风格。
馆藏丨西泠印社篆刻展,小方寸大气象
馆藏丨西泠印社篆刻展,小方寸大气象
近几年,多次前往西泠印社,每次去都认真欣赏学习印学博物馆里的藏印,一楼为古玺,二楼为流派篆刻。
现在按照橱窗顺序分别发印章图片——
第一橱窗,文人篆刻的兴起和流派的行程。
“琴罢依松玩鹤”的印底我第一次见到,以前没给印底看的,印学博物馆装修后,调整了位置,终于一睹印底的风采。
第二橱窗“竹篱茅舍”和“碧云馆”也都是响当当的印作。
第三橱窗,丁敬与浙派。
第四橱窗,继续浙派。
第五橱窗。
第六橱窗。
第七橱窗。
第八橱窗。
第九橱窗,邓石如印风。
第十橱窗,吴让之。
第十一橱窗,林皋等地方名家。
第十二橱窗。
第十三橱窗,具有创造个性的晚清印家——徐三庚。
第十四橱窗,赵之谦。
第十五橱窗。
第十六橱窗,吴昌硕。
第十七橱窗,黄士陵。
第十八橱窗,齐白石。
近期热文链接。
“散朗斋”印考
“散朗斋”印考2004年秋天,我踅进开设在绍兴某古镇的一家古董店,落座寒暄之后,有一方摆设在精品玻璃罩内的硕大印玺映入了我的眼帘。
在店主的同意下,我取出后拿在手中仔细摩玩,初步断定此印材系上等的寿山艾叶绿冻石,其色泽黛绿,雕琢大气,印文苍老而规整,旧气明显,是很开门的一方明代遗珍。
经过和店主的价格战之后,终于顺利地把它买了下来。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此印呈正方形,边长8厘米,高4.5厘米,台高1.5厘米,钮高3厘米,重675克。
冻石状,半透,平光下呈黛绿色(图1)。
在强透光下观其肌体,色泽嫩绿,晶莹剔透,胜似美玉(图2)。
手感爽利,不涩、不坚、不燥,具备了上等寿山石“细、洁、润、腻、湿、凝”的六德要素。
根据相关资料,此印石确为明代寿山五花坑艾叶绿冻石。
寿山五花坑艾叶绿在明代堪称一宝。
相传,明崇祯时有个布政使叫谢在杭,竞对“田黄”只字不提,而将寿山五花坑产的“艾叶绿”品评为寿山石第一。
由于其色泽青翠、嫩绿、半透明,在明代被誉为“印石第一品”,极为珍贵。
至于“田黄”,则是清康熙以后才被人们所推崇的。
据史料记载,寿山五花坑艾叶绿自明代以后就已绝迹,以后所谓的艾叶绿都非寿山五花坑所产。
又看其钮上的雕琢工艺,整条卧龙盘曲构成,布局构思十分巧妙。
在高度3毫米的钮上,用浮雕的手法把整条龙形刻划得惟妙惟肖。
虽是浮雕,首、身、爪、尾镂空得十分清楚。
俯视之,其龙头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
突出了主题。
双角挺,双耳竖,鬃须飘飘,鼻须凛凛,眼大如狮,十分威严。
酷似肃静、回避牌上的辅首,凶猛威武。
尾巴盘曲蕴藏在双角的中间,给人以一种完美完整的感觉。
侧面四周刻划着利爪和腹身,既有写实的感觉,又富抽象化效果。
赏心悦目,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印面用的是明代典型的馆阁刀法,柳叶篆阴刻“散朗斋”三字(图3),疏朗有序,线条勾画清楚,很难辨别是阳文,还是阴文。
“散朗斋”主人何许人也?我查遍了本地图书馆内所有工具书,同时也在网上点击查找,都没有找到。
肖伊绯:风雅可以速成?
肖伊绯:风雅可以速成?《苏州》杂志2018年1月号刊发“风雅速成”的百年存照——因一组振新书社书籍老广告而感言肖伊绯1906年,吴县人邹章卿在苏州玄妙观的观前大街上,开办了一所振新书社。
这所书社和当时全国各地的印书机构一样,雕版、铅印、石印、珂罗版印刷工艺一应俱全,在印制图书的内容方面也讲求实用便利、迎合时尚。
当然,除了通行大类的书籍皆有印制之外,各地的书社皆有各地的特色,振新书社也不例外。
总体而言,这家书社出的书比较“雅”,仍然延续着晚清以来的文化怀旧风味,蕴藉着姑苏千年一脉的风雅斯文。
比方说,振新书社出品的昆曲曲谱、音韵曲学类书籍,就是其“风雅”品位的品牌产品,这是谁也替代不了的风雅指标。
《六也曲谱(初集)》(俗称“小六也”),就是在其创办伊始,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印印制出版的。
这套书由于保存了大量的昆曲古谱,且有曲学大师吴梅撰序推荐,在当时也算粉墨登场,一登场还得了满堂彩的好书。
苏州当地的昆曲票友们几乎人手一册不说,上海、北京的爱家也纷纷函购,一时洛阳纸贵,这套曲谱算是给振新书社撑足了面子,挣够了票子。
民国九年,1920年,《六也曲谱(初集)》早已售缺。
经过清末民初的战乱纷扰,稍稍安定下来的票友们又犯了瘾头,鼓捣着振新书社再版面世。
1920年7月,书社紧锣密鼓,终于再版了这部曲谱。
当然,老板邹章卿是热心的文化人,更是精明的生意人,曲谱再版推出之际,他不失时机的在书中空白页面上动起了脑筋。
旧式书籍中常见到的以插画或古诗文补白的手法,这一次则代之以图书广告——振新书社的诸般应“风雅”需求而生的图书产品被隆重推出、广而告之,这种补白广告竟达12种之多。
首先,可以看到振新书社的两种新式信笺广告及一纸郑重的“本社启事”。
被称为“交际场中之良规,修养道德之利器”的这两种信笺,一种是“各界适用'格文信笺’每本四十页实售一角,每袋二束洋二角”;另一种则是“新编'国耻八行笺’每束四十页,实售洋一角”。
篆刻中国梦设计理念
篆刻中国梦设计理念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指出,此次展览恰逢建党100周年,用党史题材篆刻艺术作品教育青年、引领青年、激励青年的创新实践。
以印言事、以印言史、以印言情、以印言志、以印言趣、以印言美,通过对篆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篆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承载起了新时期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参观者能在欣赏篆刻艺术的同时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接受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党性教育。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表示,展览以时间为脉络,用300多枚印章记录并串联起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参展作者有篆刻专业工作者,也有篆刻艺术的爱好者和大众篆刻的志愿者,牢牢把握了艺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的创作导向,展览倡导印章创作的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并以多元性的创新思维进行创作,在当今艺术也要具有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
文汇报社副总编辑缪克构介绍,文汇报社全媒体聚焦,通过每日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文汇网、文汇手机客户端推出专题栏目,以印面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讲述由专家学者评选出的300余枚印章及背后的党史故事,弘扬篆刻艺术传统文化,栏目内容形式新颖,可读性强,读者反响强烈。
首届中国(黄山)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举办
首届中国(黄山)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举办
佚名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00)022
【摘要】由文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54.664
【相关文献】
1.中国榜书首届大展在京举办大港区工会举办大展汇报展 [J], 郭占成
2.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开幕 [J], ;
3.非遗传统技艺全国大展陕西省摘得四项大奖 [J], 刘国英
4.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举行 [J], 尉逸超
5.第二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汇聚百余非遗项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技J f 有 充 实 的 印 章 风 格 ~Hf l]I J日 j
,
碰
剑 问题
‘
点不慌
,
根捌文字繁简
‘
,
字的多少
,
就会得
心 应 手 地 创作 小
个 蚶 作 胁米
。
张 小 ltJ ] 曾为 巾 闲 磐 名 砖I『 ¨ j家 ] 纠光 民
、
一
、
肖峰
、
雷振
韩 关林
、
宵布
、
夺福 安
、
张 ” 杰 等众 多名 流 大 家
业 带 来 了新 鲜 血 液
意产业 的典范 个钟 灵 毓 秀之 地
,
,
是农 民企 业 家在全 国的
“
,
杭州萧 山是 史文 化 积 淀 深 厚
,
一
历
示 范亮 点
。
目前
萧奕斋
”
已经 印石
数 千年 的 跨 湖 桥
… …
、
越王
文 化 爱好 者 艺 术 交流 的场 所
石 文 化 内涵 的 同 时
,
,
在深 化 印
“
,
二 牛于 』 ~ 60, F代 个 il i:
。
,
0
炎
”
,
“
腑突 斋
”
印
石 文 化 艺术 馆 的创 办 人
他解 决 了硬 质 材料刻 印淡 化
J) 郁 是 软 石 刎 E『 首心 甘 }}
。
、
火化 现 象 ( 当 前 流 行
、
,
尤其仵 碰质
、
、
异材
、
宝 ¨ 的篆刻更 是
—
如 羊 脂 白] {
,
翡翠
勾 践 卧薪尝 胆 的 故 事
为张 小 明 的 篆 刻
。
还 推 动 了旅 游 观 赏
。
艺 术提 供 了 素 材 和 人 文 基 础
谈 及理 想
,
及 印 石 文 化 创 意 的产 业 链
“
张 小 明想 在 萧 山 建 馆
”
,
一
个
“
萧奕斋 金 石 艺术
。
萧 奕斋
“ ”
”
在呼救
”
让 中闲 篆 刻 文化 发 扬 光 大
“
,
光荣称 号
年春节前
。
萧奕斋
“
”
迎来了
完美 展 现 篆 刻 文 化
在篆刻艺术发展 史上
一
卡 ¨ 关 领 导 的亲临 髓
” ,
看到这 些
,
文 化 的精
,
张 小 明还 是
他 们 由 衷 的认 为
,
此 艺术馆 是杭
个 开拓者
,
这 种开拓 精神为 中国篆刻
。
州 萧 山 文 化 的代 表 作
是浙 江 省文化创
10
月
,
《 龙 风 同心 章 》
、
《 吲l 合》 荣获西 心大名干
泠 EI】 社 酋届 巾 固 印 文 化 产 ^lIl ( 礼 -铺) 创 意 设 计 大
赛 创 意 设计 大 奖 :
‘
2 0 0 7 年10
川
,
《 翡 艰} i 玺 日 J组
■: i 藩
二
蜀
鬻
■L _T 蒜
卜山 一
}. -—麓
囊
合 章 》 n i 曲泠 日 J 社 第 二 橱 ElJ 文 化 避 艺 术 休 闲 商 晶 博 览 会 l}| 荣 扶 奖
的艺术境界
,
小 断探 索 ∞法 篆刻
j
…
年 月
、
,
经 闲 务院经 济 发 展
,
等 多项 商 标
这 些 注 册 商标 可 谓 是 价值
。
为 传 承 ”法 篆 刻 这
i 懈 的掰 力 己彳
。
JI 物
研 究 中心 审 查 食业 家
”
评定
… …
授予
“
全 国百佳
不 菲 的无 形 资 产
2 0 10
质 文化 遗 产 做 糟 h
、
及 外 田友 人
心
萧
、
政 仓 要 员及 旧 家
竹
、
1 政府刻日 n, 并精
收藏
。
囊
望
2006
年 6 J lj
,
《! 皇亭 J ≯ 》 荣 扶 r『 [ 艺精牖 l l 旧于 :
博览 会
“
华戍杯
”
议奖:
2 009
年7 J J
,
t 《 j l 周 印石 四
齐 集 拆
鼍
宝 》 荣 获 第二 川 c ¨ 闭 名 彳Ⅲ I 刻 艺 术 腱 铜 奖 ; 2 0 0 6 年
萧奕
,一
文 X 1七 化
本 刊 记者
朱 琪
何 晓萍
撷 取 篆刻 文化 精髓
知 道 张 小 fI 』 J这 个名7 送 给 灭 Ⅲ 总 统 奥 巴 码的
‘
。
; 媒 仆 I:得 知 他 赠 址以
。
办 l II闻 川
敢接这 个活
、
,
足 以证 n Jj 这 化 l 刚 印 ‘ II= = 彳 J 业 协会 会 炎
”
史 的文 化 精 品
。
们 和 城 IH 的 发 腱 过 程 lf l
,
。
直 保 翻前 历 史
“
其他 产 品 类 铜
特 别要 提及 的是
家注 册 登 记: 同心 印
汉印
”
、
2006
”
、
I圈 年 分 别 n_
“
文 化 的沉 积
。
;
2008
年11月
,
荣扶 巾 旧 改革三 十
“
“
萧奕 斋
夫 妻龙风
“
古人 厶 :
纪城
”
系统 工
,
萧奕 斋
,
”
很 不 幸被
”
还是
浙江 省 刚际 美 术交
” 。
划 在拆 迁 区域 内
此 事奔走 疾 呼
。
。
为此
一
很 多志 愿 者 为 个城市 区 域 或
流 队会 篆 刻 艺术 创 作 基 地
展 馆 内的
,
其实
,
,
众 多 铝 人 柚法 琳小满 ¨
l~涵
, ,
、
精淮 的 符 类 名 饭 印 章
,
玛 瑙 等6
7 级 硬 度 的材
料 加 ] - 难度 人 艺术水准
。
]i
艺 复杂
这 就 要 求 制 印 肴有 极 高 的
,
这 些 石 材 村 张 小 fI 』 J 来 说 部均 r 叮 刻印
。
并
较好地 完成 了
系列 柑 关 作 M
,
。
叭 像 张 小 f『 J】 所说 :
心 l I就 彳 _ r_ r 东西
T
:
杭 州市 著 名
艺美 术 l J ili 的功 底 宁 如其人
, ,
。
印 如 填人
.
ifl『 瘦
、
个 性 独 出 的张 小
‘
。
h 人的田 e lI 』 J 何 符 过 人 的 领 悟 力干 ¨ 石 家韩 髓 安先 牛 第 i 代 化 人
‘
他是著名 印
,
萧 I I I EJJ 吖i 文化代 表 人 之
,
锚 区 是 否 具有 活 力
IX 或 道 路 规 整 与 否
并不 取 决于 这 里 街 也 不取 决于 这 里 建
,
精 ^^ 荟 举
儆 寓 神韵 的 文 化
,
,
文 化 最 高境 界 体现 … 航 州 , : I: f
‘
1
: f 杂 址深雠 叫 IJl=
,
犹恐行
,
周 年 成就 巡 礼 蹬 改革 之 星 推 选 活 动
改
”
、
“
古玺秦汉 印
”
、
”
、
古稀 秦
”
藏坠俗 流
。
张 小 叫 在 彤 式 j 内涌
,
‘
沉潜
革之 星
称 号;
一
影 响 中 l习 改 革 优 秀 人 物
2008
”
荣誉
“
印石 四宝
,
“
四大名 石
与 静 养 III渐 行 渐 慨
“
然而
,
,
同北 京
正 阳和 0 0 7 等 艺 术 区
。
萧 奕 斋 印 石 文 化 艺 术馆
。
”
2006
一
样
“
,
萧 奕 斋 正 面临拆 迁 的 危机
年 岁末 程
,
年应运 而 乍
这 所 大 宅 占地 面 积 近 五 百
…
2009
萧 山 启动 了
“
“
钱江 世
余甲 方 米
培 训赫地
,
不仪 怂
,
所
“
“
印石 文 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