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文化生活第四课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复习第一单元
提升能力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 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 能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 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爱读书作为一种精 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或文化反作用经济、政治),先进的、 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爱读书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必然推动社 会发展。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北京25Ⅰ 2013海南卷Ⅰ 安徽8. Ⅰ
广东30. Ⅰ广东 31Ⅰ山东 23.Ⅰ浙 江31Ⅰ 北京24Ⅰ 天津2Ⅰ天 津) (1) Ⅱ 2013江苏卷 Ⅰ202013福建卷 Ⅰ2013四川卷Ⅱ 2013浙江卷Ⅱ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2013江苏卷 Ⅰ2013福建卷 Ⅰ2013广东卷 Ⅰ2013新课标全 国卷Ⅰ2013天津 卷Ⅰ2013重庆卷 Ⅱ2013海南卷 Ⅱ2013天津卷Ⅱ
易错点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的。 (文化素养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 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易错点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 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 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必须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案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
权威预测
1.运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有关知识辨析社会生活中的不良文化,分清其 现象,看清其实质,认识其危害,自觉地远离。 2.运用大众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些红色影视剧热播的原因,认识到要大力
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3.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的相关重要 论述。 4.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社区,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5.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的新论述。 6.运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知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微博为广大网民和手机 用户喜爱,属于大众文化,“良莠不齐”表明并不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 文化,也有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能一概取缔,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更不能
随波逐流,而应有所选择,加强管理和引导。A、B、C均错误,D符合题意。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
(续表)
表 现 或 影 响 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 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 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 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
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
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 味
【答案】 D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
例2 通过互联网、电脑、手机等媒介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内容信息的 “红段子”,逐渐成为新的红色文化品牌,开创了时代新风。这表明 ( ) A.大众文化并没有高雅与庸俗、严肃与娱乐之分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教案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
(×)2.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6.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是要求各地区、各行业公有资产都必须占优势。
(×)1.漫画《不同时代的家书》告诉我们()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促进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④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2.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的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
材料说明()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3.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关键在于()A.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D.引导居民高消费,发挥消费的反作用答案 B4.“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推动民营银行发展的论述。
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①能够促进金融业竞争,增强其活力②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③打破了金融业的国家垄断,弱化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④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答案 B5.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教案(浙江)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纲展示]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易错提醒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考向1物质概念典例1(2017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
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A.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B.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C.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答案 C解析“异物质”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应选C。
考向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典例2(2017·台州中学统练试题)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会的客观性则比较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受人的意识的影响B.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C.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D.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发展答案 B解析理解社会的客观性比较困难,是因为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错误。
方法点拨因果优选法。
根据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可运用如下口诀进行选择: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选直接原因,外因、内因选内因,根本原因、一般原因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选主要原因。
1.(判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否定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F。
这句话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没有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神舟”号系列飞船②“十三五”规划纲要③第七届山东省文博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⑤第十六届浙江省运会2018年举行,湖州为主办城市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①②⑤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上物质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共46张PPT)
④可持续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⑤经济全球化: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有利于防范经济风险、增强经济安全。
(2)从主体角度认识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国家: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实行科学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加大市场监管 力度,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②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③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坚持科学理性消费。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总之,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 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也不能认为二者互相决定,但可以说生产 与消费相互影响。
★正确把握消费的作用与扩大内需的措施(全品)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四课)
湖南省益阳市一中 李功瑞
2019-03-25
本课 考点
复习 重点
核心 素养
2020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四课
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生产的发展
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归纳】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提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典例】2012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 563周年的日子。
孔子的思想智慧、人格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是随着历史变革和进步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双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么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①态度:②做法:③关系:考点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根本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是从文化自身角度讲的,属于内部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属于外部因素。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 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化生活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幽幽书香,百年沧桑。
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
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是因为()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抒发爱国情怀,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某市举办中小学生经典朗诵比赛。
这体现了()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强制的、有形的④主旋律文化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由此可见,“媒体融合”()①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传递共享文化②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能借助科技手段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④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其成功申遗填补了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在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2014高考政治文化部分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 • •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民俗文化 活动观者如云的原因。(9分) 【答案】 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3分)。 ②民俗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3分)。 ③材料中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贴近生活,传播 方式新颖,为人们所喜闻乐见(3分)。
4、传统文化的影响 (1)与时俱进创 —促进社会与人发展的积极作用—财富
特
别
提
示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 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 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民 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 总和
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着、 并不断发展更新着、表现 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 界的文化内容,侧重于当今 的文化
传统文化 含义不 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同 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 对稳定性的文化
• (1)、外在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 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 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 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 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 2、内在因素: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 (1)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 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 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 (2)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 展 •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先导,大大促进 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考点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检测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综合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2.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上述论断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和谐的、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这里的“文化”是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③指科学知识或受教育的程度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5.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文化生活复习第四单元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高考考点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⑴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⑶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⑵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⑷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⑸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知识串联
全面认识青年的历史使命
知识角度
文化交流
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
弘扬中华民 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 族精神 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精神文明建 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新时期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设 知识迁移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青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批判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 鼎新,做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专家点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 上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逻辑体系
(目标)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提升能力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 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
(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5)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浙江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课文回顾练(十五)季氏将伐颛臾
课文回顾练(十五)季氏将伐颛臾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相错误!2.过错误!3.疾错误!4.就错误!5.而错误!6.为错误!7.固错误!8.焉错误!二、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2.既来之,则安.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让……担任今义: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指用兵今义:有事情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翻译:那颛臾,先王曾经任命它的管理者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东蒙山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句)翻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玉器毁坏在匣子里。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句)翻译: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
4.何以伐为?(宾语前置句)翻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三政治第四课一轮复习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复习案【高考考点】考点考纲要求考查角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结合传统文化的影响综合考查,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高考的焦点之一。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重点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课前复习案】【知识梳理】要求:通读教材,规范、准确、简洁标注基础知识,写出关键词;找出不明白的问题,提出你的疑问;记住基本概念、原理。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含义:(2)特点:①历史继承性:表现有?各自的地位、作用?②相对稳定性:含义?③鲜明民族性:(3)影响(作用的双重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的关系?(2)要求?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是什么?【体系构建】【疑惑点】【预习自测】A层1.(2011•山东)“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
关于“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以齐鲁吉祥民俗文化为内涵、以贺年活动为主题、以“会”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0年高考)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 (08年高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
思想政治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知识归纳4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框架:第八课知识框架一、文化生活中“喜”与“忧”的原因和表现(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①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③潜移默化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表现①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③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二、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市场,不同主体该怎么办★★①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发展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②加强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的素质。
③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三、发展大众文化1.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2.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3.对策: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4.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意: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西方国家提倡的大众文化是有很大区别的。
5.如何发展大众文化?(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坚持文化创新。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018-2019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语文:板块三专题二第四讲 语病类型——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接 受”;或改为“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 他认为应该反对”。
[精要点拨]
利用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来造成句子表意的错误或表意 的不明。 如: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 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它们在各国的艺术博物馆的收 藏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分析:此处属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在句中“它们”指代 不明,从句子结构分析的角度来看,“它们”是指“创作活 动”,但实际上应该指“艺术品”。可以把“它们”改为 “这些艺术品”。
(二)停顿位置不同造成歧义 (1)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些不解 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修改]
在“她”后面停顿和在“家里人”后面停顿,句子的意
思是完全不同的。可理解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 谁也不相信”或“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 信”。表意不明。
(2)近日,在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期间,奉献“关键助攻”的 联邦调查局(FBI)主管詹姆斯· 科米突然遭到白宫解职。
[修改]“奉献‘关键助攻’的联邦调查局(FBI)主管詹姆斯· 科 米”有歧义。在“的”后停顿,则“奉献‘关键助攻’”修 饰“詹姆斯· 科米”;在“(FBI)”后停顿,则“奉献‘关键助 攻’”修饰“联邦调查局”。
(2)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 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修改]“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 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可以改为“强迫自 己连续十天看报纸”或“强迫自己看了近期十天的报纸”。
[精要点拨]
某些词语在句子中所担当的成分具有不确定性,致使该 句的表意功能混乱。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动词的施动方向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 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分析:“批评”的施动者和受动者不明确,是他在文章 里批评别人多还是别人对他的文章批评多?可改为“„„的 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
2018-2019学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进度安排表
周次月日期复习章节或单元复习内容安排教学备课限时训练安排7月7月24日-7月31日必修一一单元神奇的货币一8月2日- 8月10日必修一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8月13日--8月17日必修一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8月20日--8月24日必修一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8月28日--8月31日必修一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9月3日--9月7日必修一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月10日--9月14日必修一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月17日---9月21日9月25日---9月29日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五10月8日---10月12日必修二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六10月15日---10月19日必修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10月22日---10月26日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八10月29日---11月3日九11月5日---11月9日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十11月12日---11月16日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十一11月19日---11月23日必修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十二11月26日---11月30日必修三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12月3日---12月7日十四12月10日---12月14日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十五12月17日---12月21日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十六12月24日---2月28日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十七1月2日---1月6日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十八1月7日---1月15日十九2018-2019学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进度安排表必修四归纳整合、综合检测与讲评必修一归纳整合、综合检测与讲评必修二归纳整合、综合检测与讲评必修三归纳整合、综合检测与讲评9月10月11月8月二安排比较紧凑,所有课时未考虑节假日,实际执行进度可能会有所推迟。
三四12月一月。
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四课文化创新【课堂目标】1、理解、识记和应用“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2、理解、识记和应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归纳】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2)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示:注意区分“源泉”和“动力”的区别(看课本)。
“源泉”强调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动力”强调社会实践推动和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动力”体现在:一方面:另一方面: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2)3、怎么做——文化创新的要求(1)文化创新的主体是(2)文化创造者应该怎样做:〖合作探究——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讴歌新时代和新人物,中国作协和有关地方作协组织开展“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
组织作家亲身体验长征的艰难险阻,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征沿途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多出精品力作。
结合“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谈谈你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认识。
考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具体要求:(2)具体要求:3、具体要求:(1)把握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把握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总结升华】结合第五课所学知识,概括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文化创新可以〖合作探究——活学活用〗号称“高密四绝”之一的扑灰年画是山东高密一地仅存民间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
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乏人。
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艺,有必要对其进行拯救和挖掘,使其焕发生机活力。
2018-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专题考点复习巩固提升练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利用这一方法,最先成熟和完善的近代自然科学核心理论体系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量子力学D.相对论解析:B 牛顿在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了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然后在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三者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该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是近代最先成熟和完善的自然科学核心理论体系,B项正确。
A项不能称之为“体系”,排除。
量子力学、相对论属于现代自然科学核心理论,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爱因斯坦说过:“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
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下列最能体现牛顿“宇宙的统一概念”和“明晰的体系”的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C.《广义相对论的基础》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解析:A 最能体现牛顿“宇宙的统一概念”和“明晰的体系”的是牛顿自己的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1687年撰写出版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A符合题意。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爱因斯坦的著作,是在牛顿力学体系下取得的新成就,故B、C不符合题意。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主要是论证人猿同祖论,故D错误。
3.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
”该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开普勒C.牛顿D.爱因斯坦解析:C 牛顿在综合了开普勒等人对天体运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他自己研究的数学微积分的方法,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对证明行星运动和形状,解释潮汐现象有重要意义,故选C。
近年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时作业(2
201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时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时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时作业的全部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选择题1.[2018·对点金题]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三候"现象表明()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B.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案B解析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
2.[2018·河北邯郸模拟]有专家指出,中国画在新时代汲取了传统绘画优秀的内核,并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传统与时代脉搏的结合点,才涌现了黄宾虹、齐白石等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
专家的观点告诉我们( )①中国绘画的历史由传统与现代两阶段构成②只有将传统与现实结合才能造就绘画大师③中国绘画的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历史联系④提升绘画艺术水平应善于分析和利用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新时代的中国画如何才能得到发展,不涉及中国绘画的历史构成;②表述错误,该说法过于绝对;“中国画在新时代汲取了传统绘画优秀的内核,并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传统与时代脉搏的结合点”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中国绘画的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历史联系,提升绘画艺术水平应善于分析和利用条件,③④说法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区分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文化传播 侧重 区 横向——不同国家和 文化继承 纵向——国家的历史与现实
地区之间
之间
文化具有继承性
别 原因 文化具有多样性
态度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联系 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 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
考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面对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态度。即“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地说,对于传统文化 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和发 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 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三
思维建模系列
16.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根基, 就是保护我们的 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图所示:
名师指导备考 文化继承不等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 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 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
[深度思考] 1.正确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 故鼎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内
区 涵 实 质
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 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 史继承性
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 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 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
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名师指导备考 相对稳定性≠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 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因此,相对稳 定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4.传统文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 发展的消极作用。
传统思想
对人们 中国古 的物质 代建筑 影 响 生活和 在世界
中国传统
文艺有悠 久的历 史,蕴藏 了丰富的
中国传统思想对今 天中国人的价值观
精神生 建筑史
活产生 上写下 持久影 了光辉 响 的一页
念、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社会发展,具 有深刻的影响
文化内涵
形
式
地
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 一 元宵节看花
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
筑 建筑被 称为凝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指在一定社会群 含 体中约定俗成、
中国传统文艺 包括在长期历
,以古代文学 史积淀中形成 、传统戏曲、 的理论观点、 传统绘画为代 学术思想和道 表 德观念
义
世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固的艺
术
形
式
传统习 传统建
俗 筑
传统文艺
纠错: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 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
纠错: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 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3. 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纠错: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 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 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纠错: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 影响,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 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深度思考] 1.正确区分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 (1)二者含义不同: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 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而落后文化则是指带有迷 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 (2)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落后文化 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3)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 也存在糟粕性的 内容,所以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文化也并非都是落后文 化。
1.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 提。
纠错: 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 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 文化,但不是传承的前提,故错误。
2.承袭传统习俗,提高道德修养。
纠错: 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传统习俗的作用也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故错误。
3.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纠错: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 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故错误。
4.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纠错: 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 要发展,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不是先后两 个过程,故错误。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展示中国传 中华民族灿 中华文化中 统文化的重 烂文化的重 非常重要的 要标志 要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
位
灯、吃汤
例 圆;端午节 吃粽子、赛 龙舟;中秋 节赏月、吃 月饼等
京剧、武
“大同”世
北京菊儿胡 术、诗歌、 界、“天下
子
同
散文、书法 为公”的社
等 会理想
3.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
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内涵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又能够因时而变,有 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
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
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 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
侧
重 点
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
(2)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 于现代文化来说, 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 它或者表现于 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或者表现 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存。 (3)作为传统文化必须是现存的,而不是已经消灭的、绝 迹的文化。 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甄别与选择, 自身的内容和形 式已经成熟和相对稳定。
图示:文化的二重性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4.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 展的精神纽带,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 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民 族凝聚力,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 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 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角度 文化 与经济 教育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
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
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 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
发展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继承,不断革除旧文 化,推出体现时代精
做
法
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 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 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
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要改造或剔除
神的新文化
关
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 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考点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
根本
因素
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每当社会制 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 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
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重 要 因 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 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 济、文化的发展。②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改变着生产方式, 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第二,科学技术改变 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 放;第三,科学技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 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着 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 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 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 发展。
一
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
1.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 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文化 传承中,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 神的新文化。 (3) 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 “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二是全盘肯定的“守 旧主义”和“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