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17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附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及课堂作业设计)
新教科版(2017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含单元知识点和测试卷)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31 第 1 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31 第 2 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35 第 3 课 测量肺活量........................................................40 第 4 课 一天的食物.......................................................44 第 5 课 食物中的营养.....................................................48 第 6 课 营养要均衡.......................................................53 第 7 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57 第 8 课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61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2017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 声源一定在振动C. 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D.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2.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A. 空气B. 瓶口C. 瓶子D. 无法确定3.噪声对于我们的健康( )。
A. 不影响B. 有危害C. 有益处4.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 固体B. 液体C. 空气D. 真空5.下面图片中与声波传播状态相似的是()A. 像太阳B. 像水波涟漪C. 像波浪6.我们耳朵里的(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 鼓膜B. 听小骨C. 耳蜗7.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笛子本身B. 笛子中的空气C. 吹奏者的嘴唇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 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 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 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10.如下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B.C.11.为了保护听力,正确的做法是()。
A. 经常戴耳塞听音乐B. 在教室里大声喧哗C. 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二、判断题(共11题;共22分)12.要想让敲响的锣声停止,可以用手捂住锣面。
( )13.声音只有音量高低之分,没有强弱的差别。
( )14.小区内开车,前边行人走路慢,为了安全可以连续鸣笛提醒。
( )15.现在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不用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最新教科版2017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天气/声音/溶解 /我们的身体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的听力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天气单元本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定位:“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
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2021-2022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附课文目录)(新教材)
通过三年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1.整体情况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
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
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关系等。
教学中还选择了如测量力的大小、制作小车等一些相关的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将认识物体的运动与其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不同,能量还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三、教学目标1.“声音”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幅度(振幅)决定的。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耳内,引起听觉。
(2)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具体现象和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声音的高与低》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板块五、课后延伸 1.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学生交流: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你还知道怎样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板块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收获?
六、说教学过程
【材料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1个铝片琴、1个拆开外壳的口琴、1把钢尺
板块一、导入 听高低不同的两种声音。 教师提问:听一听,哪个是高音,哪个是低音?? 学生活动:初步感受高低音。
教师提问:高低不同的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思考: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可能的原因
设计意图:有些学生对于高音、低音不熟悉,课前用区分度较大的高低 音让学生分辨,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为接下来的实验打基础。直接问哪 个是高音,哪个是低音,让学生明白这个两个声音是高、低不同,与上 节课声音的强弱是有区别的。最后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教师活动:用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钢尺长度变化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再分析钢尺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钢尺进行探究,一步一步,把尺子长短变化与 振动快慢联系起来,再把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联系起来,实现本节课的 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目标。将实验结果做成柱状图,结论清 晰明了。
一、说教材
《声音的高与低》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 的第六课。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种 变化一一声音的高低,发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与音高之间的 关系,理解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 出的声音越低。
新科教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声音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 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由于没有 传播声音的介质,故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所以宇航员要进 行对话需借助电子通 信设备进行交流。
回顾反思
课外作业:制作吸管笛子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的音最高。
A.“索”
B.“发”
C.“咪”
7. 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一根绳子,当(
)时,声音传播的效果最好。
A. 绳子中间挂一根小草
B. 绳子中间没有东西,而且拉得很直
C. 绳子中间弯曲
8. 在图书室等公众场合,我们(
)。
A. 可以大声说话
B.不能大声喧哗
C.垃圾丢在桌上
9. 耳廓的作用是(
)。
A.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___________产生 振动。
3. 小明做“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时记录了如下数据。(4 分)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 听到的音高 看到的振动快 音高的变化顺
度
慢
序4Βιβλιοθήκη 厘米高快8 厘米 12 厘米
较高 较低
较快 较慢
高→低
16 厘米
低
慢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1)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越长,声音就________________。
2. 奇奇在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找来 5 根长短、粗细不相同的铁钉,如下表,请结合所
学知识,帮奇奇回答下面的问题。(12 分)
铁钉号
长度(厘米)
直径(厘米)
①
5
0.2
②
8
0.2
③
10
0.2
④
10
0.3
⑤
10
0.4
(1)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①②③号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振动速度最慢的是
___________号铁钉。
6. 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来描述。
教科版(2017版)科学四年上册《用气球驱动小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 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的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 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用气球驱动小车》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 动和力》的第二课。本课从熟悉的气球来聚焦问题,了解学生对推 力及反冲力这一问题的原有认识,引发探究任务,展开对这一问题 的进一步探索。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 1. 出示气球,提问:把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表达想法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气球并交流体验感受。可 以发现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气球不是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是胡乱地 变换着方向。
2. 聚焦问题:我们能用气球驱动小车吗? 学生表达想法,这时学生可能想不到具体怎么用气球做动力驱动小车, 或提出的方法不可行,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
2. 问题二:反冲力是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思考:气球向外喷气时,产生了和喷气方向相反的反冲力, 小车在反冲力的推动下向前运动。
3. 问题三:怎样改进可以使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 学生回答:可以使用更大的气球、用较粗的喷管或者安装多个气球等 使小车获得更大的动力,这样小车可以行驶得更远。
4. 师生总结:反冲力越大,动力越足,小车行驶得更远。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数据帮助学生证明自己的推测,意识到把实验事 实转化为支持观点的证据,让学生发现反冲力越大,动力越足,小车 行驶得更远。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整理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整理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以下是我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的内容,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一、第一单元:物质和性质1、《物质的不同性质》主题:了解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归纳不同的性质。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归纳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留意物质的性质,运用归纳法归纳不同的性质。
教学过程:1)讲解物质的性质,引出本节课的实验。
2)学生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并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
3)教师带领全班协作,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实验结果,并讨论归纳出不同物质的性质。
4)总结本课内容,回答问题并巩固知识点。
2、《物质的状态变化》主题:了解物质状态的变化,通过实验观察状态变化的过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对比观察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教学重点:物质的状态、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归纳法。
教学难点:运用归纳法观察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教学过程:1)讲解不同种类物质的状态,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状态变化的过程。
3)在黑板上结合实验结果,对比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4)总结本课内容,巩固知识点。
二、第二单元:天体和星象1、《什么是太阳系》主题:通过讨论太阳系的组成、运行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运行。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绘画法。
教学难点:通过讨论了解太阳系的结构、组成和运行轨迹。
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学生分小组讨论太阳系的组成、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将讨论结果归纳在黑板上。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判断风向需要用“从”或者“由”来判断。
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教科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教科版2017(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想要研究“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粗细的关系”,应该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A. B. C.2.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越高B.乐器振动的越快,声音越强C.蚊子发出的声音比牛发出的声音音量弱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
A.变小B.变热C.振动4.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A.强B.弱C.没有变化5.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A.水B.真空C.木尺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1.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能传播声音。
2.人的耳可以分为()、()、()三部分。
3.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声音();杯子里水越少,声音()。
4.声音分()、低、()、弱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5.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有弦的()、弦的()。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强弱其实是一回事。
()2.动物的发声与振动无关。
()3.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幅度越大。
()4.水里发出的声音我们是不可能听到的。
()5.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列声音与产生的原因连线。
说话交流空气柱振动管乐器奏乐弦振动弦乐器奏乐翅膀振动音响放音乐声带振动蚊子的叫声扬声器振动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1.编钟上悬挂的是铜器。
用木槌击打铜器。
请你判断铜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六.综合题(共2题,共18分)1.下图是人体耳朵的结构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1、在耳朵结构中,收集声音的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的是()。
(填字母)2、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
3、在用气球皮模拟鼓膜振动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细盐是为了()。
2017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
小小气象员
天气 晴 阴 多云 大雨 雾 雪 现象
天气 符号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活动:今天的天气日历
室外观察天气5分钟,做好记录,完成作业本。
活动提示: 1、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2、如何区别多云和阴天? 3、贴上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探究
室内外温度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时间:
年月日
测量点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气温℃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 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2、测量室外温度。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 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
教室里
想一想
阳光下
走廊上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
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温度计的使用
注意: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月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
练习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 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二) 教科版(2017秋)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二)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20%1、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一会儿()。
2、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3、声音的传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4、人的()就你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7、演奏小提琴时,演奏者手指按压弦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通过改变弦的_()来改变声音的高低。
8、制作完小乐器后,要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发现小乐器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判断题30%1、描述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等词汇。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3、声音能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
()4、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5、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6、“哆”和“咪”这两个音阶,音高是不同的。
()7、成年男性的声带比成年女性的声带短,所以成年男性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性低。
()8、为了防止琴弦松脱,琴弦调得越紧越好。
()9、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10、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三、选择题30%1、下列对电锯的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
A.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B. 很响,比较刺耳C. 声音清脆,节奏感很强2、下列做法中,( D )会发出声音A 拉伸橡皮筋B 揉搓橡皮筋C 用手按压鼓面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3、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将(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4、敲击小鼓的鼓面时,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测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1.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下列()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①衣裤松紧带②裁纸刀③弓箭④拉力器A.①③④B.①®©C.②®®D.①®@2.如下图,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距离最远的是()o3.组装一个用气球驱动的小车,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气球喷气方向必须()oA.水平向前B.水平向后C.竖直向上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A.拉力越小,弹簧伸得越长B.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C.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短5.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
A.越快B,越慢 C.不变6.在“用气球推动小车运动”的实验中,气球的喷管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的关系是()oA.气球的喷管无论什么方向,小车都会向前运动B.气球的喷管向后,小车就向前运动C.气球的喷管向后,小车就向后运动7.在研究运动与摩擦力的实验中(下图),我们通过比较()来判断摩擦力大小。
A.小车的重量B.垫圈的数量C.轮子的多少8.小科学习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正在称量一个苹果(下图),其重力是()oA. 1.3牛顿B. 1.6牛顿C. 2.4牛顿9.在下列现象中,()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0.相同条件下,关于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摩擦力一样大B.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C.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人们发现用的方式前进大大减小了摩擦力,车轮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2.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的作用。
13.节日燃放的烟花会升到高空中,是利用了使得烟花上升。
1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教学进度安排 (6)第一单元声音 (7)第1课《听听声音》 (7)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9)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4)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7)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20)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23)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6)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28)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31)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31)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35)第3课测量肺活量 (40)第4课一天的食物 (44)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 (48)第6课营养要均衡 (53)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7)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61)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66)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6)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70)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74)第4课《弹测力计》 (78)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2)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6)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90)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5)教科版(2020)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 (99)单元复习资料 (112)第一单元声音 (112)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116)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122)单元测试卷 (130)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130)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 (135)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 (139)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物体产生声音时的状态。
【教学流程】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1.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音叉、一个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话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教学流程】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实验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人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流程】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音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把钢尺、固定好的皮筋、1面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幅度与声音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的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铝片琴、口琴、钢尺、竖笛等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琴弦的粗细、长短,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琴弦的乐器。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琴弦不同状态的对比,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探究目标经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相结合。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琴弦类的乐器材料,敲击类的乐器材料,吹奏类的乐器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制作方案,调整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流程】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呼吸是人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部位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进行人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部位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2.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呼吸过程及呼吸部位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手册等。
2.教师准备:呼吸系统结构图、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 人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地氧气。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2.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呼吸相关科普影音、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第3课测量肺活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肺活量是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在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
2.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简单器材测量肺活量,知道肺活量是人身体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气球、哨子、秒表、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准备:班级肺活量统计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检测肺活量中的数据、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第4课一天的食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科学态度目标:1.在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
2.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并转化为人所需要的养料与能量。
教学重点: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人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 人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