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结构及其问卷编制
课堂沉默问卷调查
![课堂沉默问卷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1c2c16048d7c1c708a145a9.png)
问卷调查1、你在英语课上会积极地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吗?A 每次都会B 经常C 偶尔D 从不2、你会因为怕当众回答错误感到羞愧,而不想回答课堂提问吗?A 会B 不会3、你是否认为课堂上的积极发言是“爱出风头”的表现A 是B 不是4、上英语课时,你旁边的同学都很积极的发言,你会觉得不舒服吗?A 会,因为他们总是招惹老师和同学的目光,让我很紧张B 会,因为他们那么积极,让沉默的我有些自卑C 无所谓,谁坐我旁边都一样,我不会受到影响D 不会,他们是很好的学习榜样,有利于刺激我积极发言5、你会出像这种情况吗?本来已经想好答案了,但站起来后就心跳加快、语无伦次,然后事先想好的答案就忘了。
A 每次都会B 经常C 偶尔D 从不6、在英语课上,当你不赞同老师的观点是,你会A 立刻打断老师,说出自己的观点B 课后再问老师C 与同学进行交流D 课后自己查参考书7、你是否会因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信心而害怕回答问题A 是B 否,我对自己有信心,但还是不愿意回答问题C 否,我对自己有信心,而且我也会积极回答问题8、你更愿意参与到以下哪种课堂当中去呢?A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听,注重书本知识B 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9、你认为课堂上的思考时间足够吗?A 够了B 不够10、你觉得课堂上积极发言和表现对提高英语水平有用吗?A 有用,可以和老师进行交流并提高口语水平B 基本上没什么用,自己有思考就行了,没必要一定要发言C 没用,给人一种爱出风头的感觉11、你认为造成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在于A 学生自身B 老师的教法C 其它Thank you very much!。
大学生课堂沉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课堂沉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de67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4.png)
3、环境因素:课堂氛围、班级规模、座位安排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 参与度。一个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拥挤的班级规模 和固定的座位安排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活动空间和参与机会。
四、改善小学课堂沉默的建议
1、培养学生自信心: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 观点和想法是有价值的。这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来实现。
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个人性格、学习动机、教师授课方式等 多个方面。学生个人性格方面,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 的观点,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对课堂讨论不感兴趣,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学习动机 方面,一些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这也是导致课堂沉默的 重要原因之一。教师授课方式方面,如果教师授课方式单一、乏味,缺乏互动和 交流,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
首先,教师的授课风格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因素。一些教师倾向于 传统的讲授方式,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提问、讨论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授 课风格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保持沉默。
其次,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可能 对学生的提问或质疑持否定或批评的态度,这会严重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另外,如果教师缺乏亲和力或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也会让学生不愿意在课堂 上发言。
背景介绍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不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国内外高校中普遍存在,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都产生了不 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错过重要的学习机会,无法充分展 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孤 独感。
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设计
![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ea9f486edb6f1afe001f37.png)
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一.目的和意义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素质却未有明显提高。
大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动力,把自己的大量时间花费在其他上面,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目的在于发现主要影响我院学生学习动机的各项因素,从而为学生学习动力的转变以及学校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帮助。
二.调查内容:影响学生学习和学习动力的各项因素。
维度:内因:1,学习兴趣。
2,学习的需要。
3,个人的价值观。
4,学生的态度。
5,学生的志向水平。
外因:1,来自家长的压力2,同学之间的竞争3,就业的压力4,奖学金的刺激三.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调查范围: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调查对象: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在校学生分析单位:个人四.方案1,调查总体: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在校大学生2,样本规模:40个3,样本抽取:从政法学院4个年级中随机抽取2个年级,并从这两个年级中分别各随机抽取2班,最后从抽取出的4个班中各随机抽取10人。
五.调查实施1,挑选4名调查员,负责每个班。
2,培训调查员:通过短期培训,了解调查项目,要求,培养基本调查技能。
六.时间安排12月1号开始,分3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一周时间):前期准备,了解各项流程,了解调查课题,确定问卷。
第二阶段(一周时间):开展调查并组织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进行初步分类统计.第三阶段(3天时间):分析并讨论调查问卷所反应的信息,记录讨论结果。
七.经费预算自费,100元以内。
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这份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希望您先详阅每一题的填答说明后,再根据您自己的看法逐一填写。
对于你所填本问卷的答案无所谓好坏对错之分,且问卷所得的结果只做团体性的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
非常谢谢您的合作与协助,谢谢!备注:此调查中的“学习”主要指在校专业知识的学习。
填表说明:填写问卷时,请独立完成。
课堂沉默调研报告
![课堂沉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2dd7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课堂沉默调研报告课堂沉默调研报告一、引言课堂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缺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调研旨在了解课堂沉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从而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共设计了20道问题,覆盖了课堂沉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方面。
调查对象为48名高中学生,调查结果以统计数据和定量分析的形式呈现。
三、调研结果1.原因分析(1)内因:学生个人性格、自信心不足、害怕失恋等;(2)外因: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不好、学生人际关系等。
2.解决方法(1)改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2)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3)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发言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信;(4)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加强课前预习、提前准备问题等。
四、讨论和分析调研结果显示,课堂沉默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自信心的不足是造成沉默的内在原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不好和学生人际关系等是造成沉默的外在原因。
因此,要想解决课堂沉默问题,既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和学校的支持。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教学方法。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培训课程、辅导班和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克服课堂沉默的问题。
另外,学校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课堂沉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的现象,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课堂沉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课堂沉默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2)要解决课堂沉默问题,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和教师、学校的支持;(3)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4)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高校学生沉默的形成因素及对策
![高校学生沉默的形成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fc2ea78f46527d3240ce039.png)
高校学生沉默的形成因素及对策关键词:高校学生;沉默;形成因素;解决方法一、前言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发现,员工们私下谈论的话题很多是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潜在问题,而且在员工有能力对组织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时却常常保持沉默或是过滤某些信息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企业中员工的这种组织沉默现象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1]而在中国高校的具体实践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在高校课堂上,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面临着是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保持沉默的选择时往往都会选择隐瞒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或者简单予以附和。
因此,学生的课堂沉默对课堂教学效果、师生心理、学生发展等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沉默的概念morrison和milliken将组织沉默定义为一种集体现象,指的是员工对组织中的潜在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
saville troike则认为,由于产生沉默的原因很多,致使含义比较含糊,因而沉默的含义不容易理解,甚至可能被误解。
我国学者刘向前提出了两种课堂沉默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积极沉默是倾听或思考的沉默。
而消极沉默的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教师所讲知识被动接受或对课堂提问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瘫痪,毫无生气。
[2]三、组织沉默行为的影响因素组织沉默是一种集体现象。
morrison和milliken(2000)研究提出了影响组织沉默的因素模型,其中包括组织和环境的特征。
组织给员工造成恐惧和害怕的组织氛围,这样的氛围使员工不敢进谏,从而使员工保持沉默。
研究发现组织沉默主要是由管理者造成的,其根源是管理者害怕听到负面的反馈及管理者内在的一系列理念。
edmondson研究表明领导在消除组织沉默中的重要作用,如果领导能在组织中形成心理上产生安全的组织氛围,则有利于消除组织沉默。
[3]bowen等认为员工在决定是否发表意见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知觉到的同事的观点影响,当员工感觉个人的观点是少数人的观点时,由于担心被孤立而不会坦陈自己的观点。
【问卷模板】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
![【问卷模板】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61ccb059eef8c75fbfb3aa.png)
【问卷模板】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研究
同学,您好!为了对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解,推动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我们诚邀您参与完成此次调查问卷。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仅作为学术研究,不会对您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请您放心!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留下您的宝贵答案!谢谢您的配合!
1.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 您的年级是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3. 您在班级里的成绩属于
优秀
良好
中等
中等以下
4. 您专业性质
文科
理科
工科
其它
5. 本部分想了解您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表现,请您勾选适合自己的选项,谢谢您的配合,辛苦您了。
6. 本部分主要了解你所在课堂教师的不足,请选择您认同的选项,谢谢您的配合,辛苦您了。
辛苦您了。
(阅)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调查问卷
![(阅)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调查问卷](https://img.taocdn.com/s3/m/478d922caf45b307e87197f6.png)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同学:
您好!我是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想了解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学习情况。
在老师的指导下,特制了此问卷,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根据您的真实体验作答,您的个人资料和作答将完全保密,仅用于数据统计和学术研究。
对于您的支持和配合,我在此向您表示真挚的感谢!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A.男 B.女
2.您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专业;A.文史类 B.理工类 C.艺体类
谢谢您的配合!
最大问题是问卷维度不明显,基本都是课堂沉默的表现形式,最好将课堂沉默的原因、对策等维度加入其中,有助于研究的深化。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e1f5ff55a8102d277a22f3a.png)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大学生课堂沉默是现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这个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之一,引起了众多老师及学生的关注,通过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多种成因的分析,也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及要求。
从而打破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这种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沉默;原因;对策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沉默是一种交往方式,给与对方的意思是倾听或者思考,但是课堂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方式,它包含两个特殊的主体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是一个需要互动的场所,课堂沉默是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以及老师传授知识,课堂沉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老师是教学活动是起辅助作用的。
课堂沉默产生教师的期待学生的回应和学生做出相应的回应之间的一种空白阶段区,其实课堂沉默的实质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教学的质量。
所以导致了大学生在课堂中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没有交流,从未形成课堂沉默的一种现象,所以高校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课堂沉默是一种急需解决的一种现象,课堂沉默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让大学生真正的回归课堂,在课堂上体现自己是主体地位,做课堂的主人翁,这个问题已经是高校老师和学生一起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沉默的相关概述在《辞海》中对沉默的解释为“寂静、不发声,不说话”。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沉默是一种心理特征,必须依附于某一种情境中才能够体现出来,有学者认为“沉默”是中国教育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印记,是中国课堂的一种独有的“教育事实”[1]。
刘向前把课堂沉默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活动。
[2]叶立军等人把教师发出问题信息,学生由于信息接收不畅、信息理解出现偏差、困难或者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做出判断等原因表现出长时间的“无语状态”的现象定义为“课堂沉默”。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原因探析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原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d2f5cc551810a6f4248606.png)
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原因探析当今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着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面对提问学生沉默不语,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动沟通,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课堂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进行探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课堂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目标高效顺利的完成。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当今的教学模式愈发多元化,早已不再是以往的“满堂灌”。
人们在关注教师知识讲授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师生间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然而,在大学课堂上,学生沉默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不仅很少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对于教师的提问多数也都采用沉默不语的态度,以至于不少教师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
这种课堂沉默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学习,还会使教师产生负面的情绪波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师生教学行为,了解大学生消极课堂沉默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探析。
一、教师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其行为举止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表现。
尽管大多数教师自我感觉是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的,但在实际中大多数还是会无意识的倾向于同成绩好、表现好或者他认为聪明的学生进行交流。
这种无意识的举动会影响课堂的公平性,那些不受重视的学生久而久之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其课堂参与的热情便会受到打击,使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只听不说,更多的保持沉默。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目前,大学课堂“一言堂”的现象依旧普遍[1]。
大学教师缺乏如中小学老师一般对教学方法的精细研究,而更加重视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讨。
不少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内容空洞脱离实际。
学生听课提不起兴趣,许多人“身虽在心已远”,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
此外,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
我国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分析
![我国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f20eb1a45177232e60a2b4.png)
我国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分析作者:朱铤瑜张璐瑶赵晨竹卢正伦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4期摘要:课堂沉默其本身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它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弱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模式改革中出现的遗留问题。
在教师与学生已然适应了这种模式之后,即使形式上要求课堂进行改变,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仍然处于传统授课模式的局限中。
对此,改善课堂模式与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完善学校管理成为了基础且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课堂沉默;大学生;教师;学校一、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分析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表现的不参与、不主动、不交流、不回应的一种课堂状态。
对此,笔者将从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方面来分析造成课堂沉默的原因。
1.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师生关系疏离中国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讲课为主,缺少课堂互动性。
大学教师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注重理论的系统性讲述,而缺乏对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导致教学方法单一。
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学互动局限于教学提问,也禁锢了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意愿。
在调查中,有62.81%的人认为,教师采取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会觉得很枯燥,而不想参与到课堂中。
长时间的授课环节导致学生心理上处于习惯性沉默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课堂提问沉默产生的重要原因。
同时,大学师生关系明显疏离,在大学教师思想中,他們通常认为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能力,不需要教师主动的帮助。
在大学生涯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居住地较远,师生之间的接触几乎只有课堂,而大班授课制造成了师生交流的障碍。
且大学教师在校时间基本与授课时间等同。
在问卷访谈结果中显示,当代大学中,教师与学生除去课堂交流外,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并无交流,其余交流主要集中于课外创新与作业交流问题,且是学生主动寻求老师帮助。
2.学生角色定位不清,受从众心理影响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客体。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管理教育对象,自觉服从教师合理的调节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
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现象的调查研究
![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现象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2ffea9f8c75fbfc77db27e.png)
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现象的调查研究作者:李秀娟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14期主要探究了影响高年级学生课堂沉默的因素以及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策略。
影响六年级学生发言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师生互动的缺乏。
从分析原因入手,提出了打破六年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相关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的口语发展。
课堂沉默原因对策课堂是生长智慧的地方,是师生精神栖居的舞台,理想的课堂是充满生机活力的。
在我的课堂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我的一个问题问下去,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有时几乎没有,全然不参与课堂。
是问题太难,他们不会吗?可当老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却能流利地回答出来。
这样的情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情况会更严重,是一个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和反思,发现了以下几点原因并在我的教学中尝试用相应方法逐步解决。
一、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案例描述】在介绍名人名言时,我出示了几个名人的照片如鲁迅等。
结果当我信心满满地问学生:他们是谁时?只有个别学生举着小手,还有的在那里胡乱猜测。
当我再次问时,课堂更没有人发言了,只能自导自演。
现象反思:出现上面的情况,在于我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意识的缺乏。
新课程标准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深入学生内心,想学生所想、做教学生所做。
但我一开始就缺少这种观念,或对这观念理解不够深入,有偏差。
导致教学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或不作调查,自己想当然,备课时一般不会考虑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觉得自己喜欢的就是学生喜欢的,自己关注的就是要学生会的。
使学生感觉与老师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
上课觉得枯燥乏味,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课堂越来越沉默。
【案例描述】在我所教的六年级中,我做了一项有关语文课堂沉默的调查研究。
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学生虽然对语文课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但却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做到课堂上积极发言。
沉默螺旋理论现象问卷调查表
![沉默螺旋理论现象问卷调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39c1e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c.png)
沉默螺旋理论现象问卷调查表
1、性别【单选题】
○ 男
○ 女
2、您平常用的最多的聊天软件是【单选题】
○ 微信
○ QQ
○ 论坛
○ 其他
3、您在平常生活中匿名说话活跃度高还是实名说话活跃度高【单选题】
○ 匿名
○ 实名
4、您会经常关注消息吗【单选题】
○ 一直关注
○ 不太关注
○ 有消息提醒才会看
5、您平常在微信群中说话活跃吗【单选题】
○ 活跃
○ 有时活跃有时不活跃
○ 基本不说话
6、(实名情况下)当社群中有人反对您的观点或者与别人观点不同时【单选题】
○ 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
○ 偶尔发表自己的观点
○ 保持沉默
○ 转向同意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
7、(匿名情况下)当社群中有人反对您的观点或者与别人观点不同时【单选题】
○ 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
○ 偶尔发表自己的观点
○ 保持沉默
○ 转向同意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
8、当您同意其他人的观点的情况下【单选题】
○ 站出来支持
○ 默默支持,不发表意见
○ 视情况而定
9、当您在群中发表意见时【单选题】
○ 希望有人支持自己
○ 无所谓
10、您在群中说话风格与在现实生活中说话风格相同吗【单选题】
○ 基本一致
○ 不太相同
11、您认为你在群中活跃与不活跃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课堂行为调查问卷
![大学生课堂行为调查问卷](https://img.taocdn.com/s3/m/33b3230b581b6bd97f19ea59.png)
大学生课堂行为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参加安徽大学社会学系2011届毕业生设计的毕业论文之调查部分,有关大学生课堂行为。
本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以及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答案无对错之分,您尽可能表达自己的真实行为或想法。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调查问卷,谢谢合作!安徽大学社会学系2011年4月单位地址: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社会学系2007级社会工作班联系人:金颖E-mail:767129290@一、个人基本情况(请在每一个问题后适合自己的答案上打“√”)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2、您的专业①理科类②工科类③文科类④经济类√⑤管理类⑥政法类⑦医科类⑧体育类⑨艺术类⑩其他3、您的年级①本科一年级②本科一年级③本科三年级√④本科四年级⑤其他(请注明)4、您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在本班属于①上等②中等偏上③中等④中等以下√5、您来自哪个地方①农村②乡镇③中小城市√④大城市二、课堂行为的自我描述本部分想了解您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相应答案上打“√”三、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本部分想了解您对老师教学的看法,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对应栏内打“√”四、影响课堂行为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想了解影响您课堂学习的因素,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无特别标注,则该题为单选)1、课堂上周围同学不认真听课的行为是否给您的学习造成影响?①很大影响②√较大影响③轻微影响④没有影响2、您对大学课堂纪律的总体印象是①很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⑤很差3、您认为大学课堂纪律是否有必要管理?①有必要②没有必要③√无所谓4、(第3题选择①的请做这个题,否则请略过直接做第⑤题)您认为改善大学课堂纪律最重要的是采取以下哪种措施①任课老师要求学生有规范的课堂行为,并维护课堂秩序②学校或院系制定制度√③学生课堂行为管理严于律己,营造良好的氛围④其他(请注明)5、您认为下列老师的素质对您课堂学习的影响程度是(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相应答案上打“√”)①教学方法口很重要口√比较重要口一般口不重要②专业知识口√很重要口比较重要口一般口不重要③敬业精神口√很重要口比较重要口一般口不重要④对学生的态度口√很重要口比较重要口一般口不重要⑤个人品格口√很重要口比较重要口一般口不重要⑥科研水平口√很重要口比较重要口一般口不重要6、干扰你课堂学习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可多选)√①对本专业或课程缺乏兴趣√②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情不好③认为课堂上学习认真与否,与考试结果没有关系④在课堂上有其他事情要做,顾不上听课⑤习惯于自学,不喜欢课堂上跟着老师走⑥自己的注意力无法集中⑦其他(请注明)7、多媒体教学(即任课老师通过电脑、幻灯片等现代媒体进行的教学)给您的课堂学习带来以下哪些问题(可以多选)√①投影效果不好,我看不清楚所显示的内容②我的思维跟不上教师讲解幻灯片的速度√③老师只顾对着显示屏宣读,没有与学生的交流,不顾学生的反应④一节课教学任务安排太紧,我没有时间充分吸收⑤课件内容与书本内容基本相同,对我没有吸弓!力⑥其他(请注明)⑦没有问题8、与小班相比,班级规模大的课堂对您课堂学习的影响是√①降低学习效果②提高学习效果③没有什么区别9、课堂讨论或老师提问时,有碍于你主动发言的因素是(清选择您认为重要的二项)①大多数人都不说话,我也不需要出风头√②积极发言的是那些固定的一小部分人,我只想做个旁观者③本学科知识储备少,提不出系统的观点④担心发言会受到批评或嘲笑√⑤课程没有吸引力,我没有兴趣参与⑥我没有完成老师在此之前布置的任务10、如果您乐意的话,请您写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课堂应具备的特征,这对我们的调查有极大帮助:注:您的这个调查问卷也太长了吧,整整五页纸啊。
【调研问卷模板】课堂沉默现象问卷调查
![【调研问卷模板】课堂沉默现象问卷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5b72b6ac7c1cfad6195fa7f1.png)
【调研问卷模板】课堂沉默现象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您好!这是一份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问卷,旨在了解与分析造成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
我们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请认真填写需求问卷,诚挚地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1. 你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吗?几乎不偶尔通常会几乎都会2. 你在课堂上知道答案,但是还是不想回答是因为(多选题)不喜欢这个老师有些同学过于活跃,我没有机会回答在大家面前回答,我会紧张班级学习氛围不好,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问题太简单,没有回答的意义3. 在课堂上保持沉默,通常是因为(多选题)对英语课不感兴趣怕自己回答错,不够自信老师给予的时间太少,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没有听懂老师的问题4. 当老师提问题时,全班没有人回答,你会说出来,觉得老师太可怜,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说出来,不管别人怎么想沉默,打破尴尬的事还是别人去做吧沉默,怕自己万一说错了呢,会丢面子5. 你回答问题回答错误时,老师会让你坐下给与提示,鼓励回答让其他同学回答当着大家的面提出错误6. 你是否被老师当面指出错误,导致你以后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否7. 在课堂上,老师最常提问的类型是?yes/no理解类型信息问题,书上有答案开放性问题分析性问题8. 如果有新的人或者在新的环境下上课,你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比往常高比往常低9. 班级大小,上课人数是否会影响你上课的参与度?会在人多的大教室,积极发言会,在小课堂积极些不会10. 老师一般采取加学分的形式,你会不会主动举手?会,这样期末可以减少挂科风险不会,我比较看得开。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态度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态度的调查问卷](https://img.taocdn.com/s3/m/8a3adff7482fb4daa48d4b31.png)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实训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报告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所在学院(系)、班级:___________负责人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调查报告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调查报告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201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态度调查》专题小组成员名单关于本校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的调查报告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班级:201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1、摘要:学习是学生的根本职责,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次调查,了解了本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2、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3、前言:大学生是高文化、高素质的代表。
作为一名大学生,理应努力培养自身能力,扩充自身知识含量,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在此,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或学习环境不佳等许多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学习。
因此,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及状况,对我们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特性,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以便寻求,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态度的方法。
本次调查中,小组成员在2012年11月25日至2012年12月3日,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寝室等地以发放问卷为主要方式,辅之以简要的交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100份。
被调查者来自大一至大三等不同年级,以及数计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等不同院系,调查结果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关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
![关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01c34c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0.png)
关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包蕾【摘要】The research explores college EFL learners' classroom silence in a Chinese EFL context. The existence of sil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contexts can be an obstacl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using Englis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he communicative environment that the teachers create in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students is the essential reason for the reticence of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ese college. And a casual classroom atmosphere can both guarantee the natural flow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duce learners' psychological concerns. With the use of proper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reticence of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ese college can be greatly reduced.%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本研究以中国外语学习为背景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对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2012级1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大学英语课堂中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受试者所反馈的信息,发现师生之间的交际环境是课堂沉默现象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问卷模板】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调查问卷
![【问卷模板】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调查问卷](https://img.taocdn.com/s3/m/027a8842aeaad1f347933f53.png)
【问卷模板】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调查问卷1. 你的性别?男女2. 你所在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大四以上3. 就你个人来说你喜欢英语这门课吗?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4. 你在课堂上会积极回答问题吗?一直都是经常偶尔从不5. 你是否会因为在课堂上因回答错误而被老师纠正而感到羞愧,以至于不想再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否不清楚6. 在回答问题时,你会很在意同学对你表达能力以及思想内容的评价吗?是否不清楚7. 当老师提问时,你是否是第一个主动发言的人?从来不会偶尔经常如此8. 当老师提问后,若有同学发言你是否会发言?偶尔经常几乎不会9. 你是否认为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是爱出风头的表现?是否不清楚10. 若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的人很多你会发言吗?会不会看情况11. 对课堂上出现的消极沉默现象,谁应该付主要责任?教师学生不清楚12. 你是否认为大学生课堂应该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只要认真听就行了,没必要像小学生一样积极发言?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13. 你觉得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提高成绩有用吗?有用用处不大没有14. 你对教师提出的多数问题和讨论的话题感兴趣吗?有兴趣不大没有15. 你学习英语的动机是?通过考试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为了更好的就业其他16. 你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高中相比?提高了下降了基本没变17. 你总是坐在教室后排或者较偏僻的地方?是的,我不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时候会特意坐在角落不一定,看心情随便坐不是,我尽量靠前排坐18. 你认为课堂上表现不积极的原因有哪些?胆怯缺乏自信老师讲课没意思,无聊不想出风头惹人讨厌沉闷的课堂气氛是自己变得沉闷本身不喜欢发言性格使然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结构及其问卷编制
作者:汪义贵余益兵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2期
摘要:目的:编制一份适合测量大学生群体课堂沉默行为的动机问卷。
方法:在文献分析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对6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所获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形成最终问卷,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
结果:①高校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结构由18个项目组成,包括环境型动机、关系型动机和自我型动机三个维度;②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
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用于有关的研究和实践中。
关键词:课堂沉默动机大学生问卷编制
一、引言
课堂沉默(Classroom Silence)是课堂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发言和不参与的行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少年成长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但是,课堂沉默行为显然与这一途径相违背,大学生没有获得较好的成长和学习机会。
国内外关于课堂沉默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有以下一些特点:(1)研究方法上,采用自编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课堂沉默的原因进行描述性分析,还没有人专门编制相应的问卷。
(2)研究对象上,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某一特定群体。
(3)研究结果上,得出的课堂沉默行为的原因比较分散、差异性也比较大。
大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大学学习的重要一环,课堂沉默行为也逐渐成为大学课堂上一种比较典型的特征。
但是,大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及学校的关注。
对于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的研究,编制一份有效的课堂沉默行为动机问卷,使学生认识到产生沉默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沉默行为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初始问卷的编制
1.初始问卷的结构确定
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对20名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是否有课堂沉默的经历、在什么课堂上沉默、沉默的次数、当时沉默的原因以及内心感受等。
然后,对开放式访谈中所收集的内容作归类统计,选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沉默原因作为构想维度的参考依据。
最后,编写问卷项目,问卷的初始项目编写完成后,请有关资深老师进行专家内容效度的评定。
问卷共计36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从“非常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到“非常重要”,依次计为1 -4 分。
在统计分析时,分值越高代表该动机越重要。
2.初始问卷的测试与分析
(1)被试取样
从池州学院四个年级选取315名学生进行测试,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
95.2%。
其中,男生148名,女生152名。
大一93名(男生48人,女生45人),大二102人(男生55名,女生47名),大三65人(男生28人,女生37人),大四40人(男生17人,女生23人)。
(2)项目筛选
以300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项目筛选:(1)以项目得分的理论中数(2分)为标准,将低于2分的一个项目(Q23)进行删除。
(2)计算剩下35个项目的项目鉴别力,按照27%的比例进行高低分组,综合考虑题总相关、校正后的题总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三个指标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决定项目的取舍,拟删除12个项目(Q6、Q10、Q18、Q21、Q24、
Q26、Q27、Q29、Q31、Q33、Q34、Q35),最终形成23个有效项目组成的正式问卷。
(二)正式问卷的编制
1.研究工具
自编《高校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问卷》,共23个项目组成,同样采取4级评分,分值越高代表该动机越重要。
2.被试取样
正式测试样本取自安徽、浙江、天津、河南四个地区的五所高校(池州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共计学生320人,得到有效问卷共300份,有效回收率93.8%。
3.项目甄选及探索性分析
首先,对23个问卷项目进行项目-总分相关分析。
将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Q19、
Q1)删除,问卷剩下21个项目。
其次,进行取样适合度检验,结果KMO为0.839 ,Bartlett 卡方值为1408.07(p
三、信效度分析
(一)问卷的信度
对课堂沉默行为动机问卷进行Cronbach α信度分析,环境型动机、关系型动机、自我型动机以及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23、0.801、0.748、0.839。
结果表明,“自我型”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有一点偏低,“环境型”维度和“关系型”维度以及问卷总的信度是比较理想的,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团体施测。
(二)问卷的效度
量表的效度分析包含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用专家评定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反映了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的基本内容,行为样本具有代表性,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进行测量。
同时,采用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的相关作为结构效度的指标,分析结果见表3:
分析结果表明,问卷总分与各维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维度之间呈现中等水平以下相关。
对问卷所有项目进行拟合检验,本研究问卷主要通过x2/df、CFI、IFI、TLI 、RMSEA等修正拟合指数来衡量潜在变量和外显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是否可以接受,并结合项目负荷量、修正指数放宽模型、使模型更拟合。
对于拟合度指数,一般认为如果RMSEA在0.08以下,越小越好,CFI、IFI、TLI等在0.9以上,越大越好。
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上可以看出,问卷的各项拟合度指标均达到统计要求,拟合比较好,可以接受。
综上,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讨论
(一)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问卷的结构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各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我们将18个项目的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问卷归纳为环境型动机、关系型动机、自我型动机三个部分:(1)环境型动机主要与课堂安排是否合理、课堂教学设计、提问方式以及教学规模等有关,共计8个项目;(2)关系型动机主要与师生交流、教师权威、学生地位以及对教师的喜爱等有关,共计4个项目;(3)自我型动机主要与自我能力的否定、缺乏自信、自我逃避、顾及面子以及通过沉默来获取自我舒适等有关,共计6个项目。
尽管,研究结果与理论构想不太吻合,但是根据心理学相关动机理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原因大体可以从外部原因与个体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解释[22]。
我们认为“环境型动机”与“关系型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而“自我型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因此,本研究结果与经典动机理论相吻合。
(二)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问卷的信效度
本研究经过文献分析、开放式访谈、专家内容评定、项目分析等,使问卷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保证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环境型动机”、“关系型动机”、“自我型动机”以及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23、0.801、0.748、0.839,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具有较好的信度。
“环境型动机”、“关系型动机”、“自我型动机”与问卷总分之间呈中等程度以上正相关,在0.769~0.822之间,另外,三个维度之间呈现中等程度以下相关,在0.325~0.465之间,且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问卷的三个维度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共同反映了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的基本类型,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研究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研究条件限制,还没有提供问卷的重测信度和更多的效度指标,比如,关于大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动机的三维结构是否适合于不同课堂或者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待进一步验证。
同时,被试数量较少、被试学校的选取没有足够的代表性也是未来研究需要作进一步考量的地方。
五、结论
高校学生课堂沉默动机问卷包括三个维度:环境型动机、关系型动机、自我型动机,共18个项目。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以及结构效度,适用于大学生群体使用。
参考文献
[1] Tan, Z.Questio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 EFL classrooms: what lies behind it.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Journal,2008,38(1):87-103.
[2] 徐金波.沉默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当代教育科学,2012,04:63-64.
[3] 傅晨露.大学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起因及对策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Carrie A.O,Ashlyn H.M & John S.H. Silent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large active learning science classroom.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2,(2):90-98.
[5] Nakane, I. Silence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perceptions and percep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Australian university classrooms . Inter-Cultural Studies, 2002,(1):1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