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专题14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教案

合集下载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对象:八年级生物课程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膜的作用和功能;2. 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3. 了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输入和输出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膜的功能1. 细胞膜的定义和作用介绍细胞膜的概念;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和吸收等。

2. 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细胞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和糖类;讲解细胞膜的磷脂双层结构及蛋白质的分布。

第二节:物质跨膜运输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方式;分析各方式的实例和特点。

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物质如何通过细胞膜进行跨膜运输;引导学生思考实例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演示、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节:引入细胞膜的概念,提问学生对细胞膜的认知;讲解细胞膜的作用和功能,通过图片和实例进行讲解;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展示相关动画或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组成。

2. 第二节: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强化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细胞膜功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程度。

六、实验探究: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加深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

2. 实验原理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原理;介绍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

3. 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细胞膜的制备和实验条件的设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结合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新课标下的单元教案设计)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新课标下的单元教案设计)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新课标下的单元教案设计)4.1被动运输4.2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一、分析教学目标(1)渗透现象的机理和发生的条件(2)通过动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掌握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的运输方式(4)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几种运输方式相联系二、分析教学对象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对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物理的学习中,学生对物质的扩散现象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经过必修一前三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作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理想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具体机制。

三、分析教材地位本章内容安排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因为细胞膜的结构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同时第3章第二节“细胞器的分工合作”中蛋白质的分泌是借助胞吐方式进行的。

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本章中的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是很好的铺垫。

本章教材的最后一段,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物质跨膜运输各种方式的结构基础进行了综合概括,既是本章知识内容的提炼,又体现与前面章节的联系,可谓画龙点睛,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四、设计教学重难点1.重点:被动运输的原理和特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胞吞胞吐的过程。

2.难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转运蛋白;主动运输的过程和特点;胞吞胞吐的过程。

五、生物学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关键在于理解膜的结构。

非生命的膜只具有隔断、渗透或过滤作用,而生物膜却具有神奇的选择透过性,尤其具有主动运输功能,这是膜的生命属性。

2)科学思维本章首先通过膜成分与结构的分析,深刻了解生物膜的多种功能。

其次,利用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原理,对其它成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进行推理和判断。

当然,实验探究过程以及相关原理的应用,也都可作为科学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3)科学探究本章中的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教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教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备课:施教日期: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的解读。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课时:1知识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分子或离子:被动运输: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协助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2、分子的跨膜运输:胞吞胞吐【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______和______。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本P70左图所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思考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1、预习后填写以下内容:①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根本区别是:主动运输是____________条件下,需要_________,这种方式对细胞生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思考3、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思考4、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什么作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技能训练: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分为两大类: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它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还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例题: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进出细胞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

高一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 / 高一生物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高一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四单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原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能力目标(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实验室卫生等,【学习重点】1、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2、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难点】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见课本p60 问题探讨分析讨论1、3、2(4)请同学们试着总结“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动物细胞失水和吸水1、制取细胞膜的材料是_____ ,利用的原理是_____2、红细胞在清水中为什么会渗透吸水?充当半透膜的是什么结构?3、理论推理:这样相同的红细胞,另置于浓度高于细胞质的蔗糖溶液和浓度等于细胞质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4、实验验证:(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半透膜 ____(包括____,_____以及____)半透膜两侧溶液细胞内液_____细胞外液____1、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什么时候渗透吸水?(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理3、实验现象______4、实验结论______5、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会由于吸水过多而涨破吗?(三)物质跨膜运输其他实例阅读p63资料分析,思考讨论1、2、3、4所以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它有何意义_____这一结构与细胞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____一个重要特征【随堂练习】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细胞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2、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3、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

《细胞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细胞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第3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课时复习目标:1.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复习重点:1.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复习难点:1、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PPT课件、质壁分离与复原动画、渗透作用动画教学过程导入利用植物体失水与吸水实验图片导入,引出标题第3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点1 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复习授课考点1 细胞的失水与吸水1、渗透作用教师展示渗透作用动画过程,学生观察渗透作用,思考并回忆:(1)、半透膜概念(2)、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模区别(3)、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4)、渗透作用的实质提问学生完成:(1)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可以透过的多孔性膜(2)半透膜包含选择性透过膜,选择性透过膜属于半透膜。

(3)渗透作用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教师绘标示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渗透作用实质。

(4)实质:单位时间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于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2、常见渗透装置分析常见装置:学生分析当S1溶液浓度> S2溶液浓度时图形的变化,归纳出:(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大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课堂练习:1、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3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1的半透膜袋坚挺硬实,请推断实验开始时3种液体的浓度是(下表中的“高”表示高浓度蔗糖溶液;“低”表示低浓度蔗糖溶液) ()液体1 液体2 液体3A 高低水B 水高低C 低水高D 水低高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展示动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图片(1)(2)(3)引导学生回忆三幅图像产生的条件与现象(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细胞动态平衡(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细胞吸水膨胀(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细胞失水皱缩学生推出:(1)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物质种类运输方式方向载体蛋白能量实例影响因素小分子物质被动运输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不需要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协助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膜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主动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需要无机盐离子、氨基酸等膜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能量(温度、氧浓度)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胞吐胞吞由膜内到膜外不需要需要分泌蛋白等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由膜外到膜内不需要需要变形虫吞食绿脓杆菌等(主动运输的意义是: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注意: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和特异性【典例1】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D)A.这种运输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这种物质的运输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典例2】据报道,一种称做“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B)A.渗透作用B.胞吞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及曲线(1)物质浓度(2)氧气浓度(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氧呼吸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典例3】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03-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B)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典例4】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不包括胞吞和胞吐)的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双选) ()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b所示的物质运输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a进出细胞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b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典例5】下列4种细胞生命活动中,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A.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K+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C.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D.肠腺细胞分泌小肠液【典例6】下列有关物质进入人体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B)A.K+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主动运输不需消耗能量,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C.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D.在胰岛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3、物质穿膜层数的归纳总结:简图法【典例7】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及磷脂分子层数分别是(B)A、5层和10层B、6层和12层C、7层和7层D、8层和16层【典例8】血浆中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B)A、5层B、3层C、6层D、4层【典例9】外界空气中氧气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C)A、5层B、10层C、11层D、12层【典例10】二氧化碳从外界进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完成光合作用和通过有氧呼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后又离开该细胞,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 )A、10层B、12层C、8层D、6层知识点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方式:渗透作用→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吸胀作用→通过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吸收水份,如无大液泡的未成熟植物细胞、干种子)渗透作用:水分子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扩散。

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设计

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设计

细胞物质输入与输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理解物质运输的原理,掌握物质输送的方式以及对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细胞物质的输入3、物质运输原理4、物质输送的方式三、教学方法:1、讲授2、演示3、互动讨论四、教学过程:1、引入1)板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交换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如何与外界交换各种物质呢?2)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2、讲解细胞的命运直接和它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

许多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等都需要环境中各种物质参与,而这些物质是从细胞外界输送到细胞内部的。

常见的物质输送方式有:(1)弥散: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膜孔或屏障弥散进入细胞;(2)运输蛋白:膜上的运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将特定的物质进入细胞;(3)背包法:细胞膜通过内突孔摄取长链分子和大分子,将它们包含在膜内形成细胞外囊泡并输送到细胞内部;(4)吞噬法:肠道细胞和白细胞等通过膜上的受体结合细菌、病毒等大型入侵体,从而将它们吞噬并消化,从而进一步协同机体的免疫机能。

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微循环流出细胞,包括使用过的水分、二氧化碳、中间代谢产物、泌尿系统中的代谢产物及排泄系统中的代谢产物等等。

常见的物质输送方式有:(3)外分泌:膜上的高尔基体合成的酶类、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等,经过内钳法通过它细胞膜向外释放;(4)异点接触排泄:它是一种把体液排到体外的特殊方式,如汗液、泪液、胆汁等。

生物细胞内外,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不同浓度的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差别为化学浓度梯度,在细胞膜内外壁的不同通透性的阻力下,使水或小分子物质自发地从浓度高的方向流向浓度低的方向,此为扩散现象。

但刚刚弥散进来的物质,如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物质由于其粘性和体积,不能像水分子一样自由的通过生物膜,因此就需要运载蛋白来促进它们的通过。

1)询问:自由扩散的物质是指哪些分子,自由扩散不同于蛋白质的通过,为什么?2)提问:输送物质进出细胞时的作用速率与化学浓度梯度相关吗?五、教学评价:本节课重点介绍了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物质运输的原理和方式。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题复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题复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说明: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体系或技能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师生活动知识梳理:5.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⑴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发生渗透作用。

⑵过程: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中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间充满外界溶液。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央液泡逐渐变大,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共计三次低倍镜观察,前后形成自身对照。

⑶实验结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⑷注意事项①本实验应该选用新鲜的洋葱,以保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顺利完成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

干燥、衰老的细胞生命活动较弱,影响实验效果。

②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显微镜视野不变,在载物台上滴加蔗糖溶液或者清水,引发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时,连续观察同一个视野中单个或多个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情况。

③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比较黏稠,实验过程中注意尽量不要沾到物镜镜头或载物台上,实验结束后,要尽快清洁物镜镜头和载物台。

相关特点、1.被动运输。

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类。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3.转运蛋白1.主动运输。

2.ATP为主动运输供能3.主动运输的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就是主动运输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4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连线)2.根据图示进一步确定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1)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及结构的名称甲:自由扩散;乙:协助扩散;丙:主动运输;a:载体蛋白。

(2)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甲图:浓度差;乙图:浓度差和载体蛋白;丙图:载体蛋白和能量。

考向一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 .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Na +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 【参考答案】D2.将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含有物质M 的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 的速率,结果如图。

学*科.网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解题技巧“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答案】B说明细胞吸收M与能量供应无关,D项错误。

考向二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透性比较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参考答案】C散速率也不同,说明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D 正确。

4.如图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规律总结借助结构模式图,比较、区分不同“膜”的特点(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

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性,对物质的吸收与否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能将生物膜看作单纯的半透膜。

(2)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如常见的半透膜有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蛋壳膜等。

水、葡萄糖等较小的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

(3)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的核、质分开,由于其上有核孔,mRNA 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膜。

A.该过程以膜的选择透过性为基础才能发生B.该过程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构成囊泡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有膜成分的更新【答案】A1.物质运输是细胞生存的物质保障,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B.神经递质一般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吞噬细胞摄取病菌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ATPD.生长素在琼脂中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2.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B.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3.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结构是突触前膜,可通过d方式释放神经递质B.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C.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则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D.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4.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硅藻细胞吸收SiO32-的过程5.下列生理过程与囊泡无关的是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6.H+经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而维持胃液的酸性;而K+可从胃腔由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泵入胃壁细胞,学*科网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运出到胃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是主动运输B.K+经通道蛋白运出到胃腔是被动运输C.驱动质子泵所需能量由A TP提供D.K+顺浓度运出到胃腔说明通道蛋白不能控制K+通过细胞膜7.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的葡萄糖,有关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Na+进入和转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8.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Na+B.胰岛素C.K+D.CO29.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D.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 TP10.如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多角形表示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

(2)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属于图中的______方式。

(3)与③相比,②方式的不同之处除了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外,还需要_________。

(4)图中载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它的活性主要受____________两种因素的影响。

11.(2017·江苏卷)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12.(2016·新课标I卷)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13.(2016·海南卷)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1.【答案】B2.【答案】B【解析】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甲运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如果是自由扩散就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答案】C【解析】d是主动运输过程,而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过程,A错误;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O2、CO2通过膜的过程是自由扩散,氧气从膜外进入细胞,既b过程,二氧化碳从细胞内排出细胞外,既c过程,C正确;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D错误。

4.【答案】D【解析】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A错误;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苯是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C错误;细胞吸收SiO32-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5.【答案】B【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为胞吐,与囊泡(突触小泡)的运输有关,A 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与囊泡无关,B项错误;内质网膜出芽形成囊泡,囊泡到达高尔基体膜并与之融合,形成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C项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为胞吐,与囊泡的运输有关,D项正确。

6.【答案】D【解析】H+经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在能量驱动下从胃壁细胞泵出到胃腔,属于主动运输,A项正确;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差出到胃腔,属于被动运输,B项正确;A 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 项正确;通道蛋白可以控制K+通过细胞膜,D项错误。

7.【答案】D【解析】从图示信息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由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为主动运输;K+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为主动运输;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且需要载体蛋白,为协助扩散,Na+逆浓度梯度转出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

8.【答案】C9.【答案】C【解析】由甲图可知:a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此种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b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随后转运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转运速率继续增大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可见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ATP,这两个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流动性。

学科.网10.【答案】(1)①③(2)②(3)消耗能量(4)蛋白质温度和PH【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为自由扩散;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③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是协助扩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是自由扩散,③是协助扩散,两者都属于被动运输。

(2)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②主动运输。

(3)与协助扩散相比,主动运输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还需要消耗能量。

(4)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生物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

11.【答案】BCD【解析】蔗糖分子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运输,水解后形成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运输,速度加快,A正确;图示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B错误;图中蔗糖运输不消耗能量,单糖顺浓度梯度运输也不消耗能量,故A TP合成抑制剂对其没有影响,C错误;蔗糖属于二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D错误。

12.【答案】C能,所以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项错误。

13.【答案】B【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的分布是不对称的,A项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项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项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