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无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_1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_1

课题名称: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1.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这一要求并不高,仅就教材内容来看,就是汉初的黄老之学至武帝时独尊儒术。

但我觉得应该和之前的百家争鸣相联系,将思想的历史演进告诉学生,使学生不仅能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而且还要知道历史为什么会选择儒学。

我设计用三个问题作为主线,用适当的历史材料作为辅助,使学生尽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解决这三个主干问题。

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完成课标要求,也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基本适应高中历史学习。

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思想史对学生来说有些枯燥难懂,但如果能选择与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历史材料,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使他们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所提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了解西汉初年为什么选择黄老之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历史材料等方式理解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评价“独尊儒术”,教师对法家、道家、儒家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认识,更深刻的认识到儒家成为正统是历史的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联系西汉初70余年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和黄老之学的内容分析说明其兴衰过程从背景含义内容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儒学能够取代黄老之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代社会由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通过对董仲舒改造儒学并使其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学习,认识思想学说应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主流思想。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精品版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精品版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精品版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原因内容本质作用特点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文化专制政治:正统文化:主流外儒内法济之以道(点击课件)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生:春秋时期:产生战国后期:发展秦朝时候:受到打击西汉初年:不受重视汉武帝以后:正统思想,地位独尊(点击课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理论的重点:先秦儒学重视现实问题(仁、仁政),而汉代新儒学把儒学神学化。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地位: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汉代新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3)汉代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融入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发展和改造。

板书设计补充资君为臣纲——君臣义料父为子纲——父子亲夫为妻纲——夫妻顺【仁】——爱人。

对人宽厚有爱心【义】——事之宜也。

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礼】——理也。

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智】——智慧也。

处事果断周密【信】——诚信也。

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尝乘马不觉牝牡,志在经传也。

”(《太平御览》卷840引)王充称赞董仲舒“文说美善,博览膏腴”。

董仲舒学通五经,义兼百家,且长于议论,善为文章。

“通才”“鸿儒”。

高尚的道德修养,优雅的言谈举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

教学设计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从容说课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董仲舒兼纳百家思想,使它成为新儒学,实现了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正统思想。

因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在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教材导语部分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了解黄老之学在汉初处于支配地位的背景,同时深入思考,社会现实的需要是思想文化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文化是人类发展深层次的胎记。

本课内容简洁,思想深奥。

教学方法上,要增加图文等形象性材料,加深对黄老之学与新儒学思想内容的识记与理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原因、影响,从而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教学重点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的原因和影响。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2.有关黄老之学和新儒学的图片与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识记黄老之学、新儒学的主要观点,熟悉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过程。

2.通过对黄老之学盛行以及新儒学产生的原因、条件与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加大对学生的刺激强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究,在讨论中完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黄老之学、新儒学分别盛行于汉初和汉中期,对汉代不同时段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

2.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延续持久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由复习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史导入。

导入二: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它的创立者是谁?有哪些主要观点?后来还有哪些主要代表?他们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生春秋时期的孔子。

主要思想有:①核心——“仁”。

历史ⅲ岳麓版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历史ⅲ岳麓版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历史ⅲ岳麓版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从容说课】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董仲舒兼纳百家思想,使它成为新儒学,实现了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正统思想。

因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在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教材导语部分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了解黄老之学在汉初成为支配地位的背景,同时深入思考,社会现实的需要是思想文化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思想文化是人类发展深层次的胎记。

本课内容简洁,思想深奥。

教学方法上,要增加图文等形象性材料,加深对“黄老之学”与新儒学思想内容的识记与理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原因、影响,从而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识记“黄老之学”,新儒学的主要观点,熟悉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过程。

2、通过对黄老之学盛行以及被新儒学产生的原因、条件与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加大对学生的刺激强度,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究,在讨论中完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黄老之学”,新儒学分别盛行于汉初和汉中期,对汉代不同时段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

2、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延续持久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的原因和影响。

【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2、有关“黄老之学”和新儒学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学时安排】1学时【课前准备】分组收集:1、人物资料:汉武帝和董仲舒。

2、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复习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史导入。

导入二: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案(含答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习目标】1.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2.重要概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1)政治:诸侯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2)经济: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内容:(新儒学“新”在哪?)(1)为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

3、特点: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

4、评价:▲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②限制君主的权力过度膨胀,促使君主实行“仁政”。

③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①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②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二、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汉武帝时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上:大量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上:儒家垄断中央、地方教育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点拨]1.汉初统治思想为道家黄老思想,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是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当时统治的需要。

3.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是不一致的。

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二者实质都是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第二部分自学检测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优质课件
特点: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
阳、儒、墨、名、法等各家学说。它强调“无为而不
自 主 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 学 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 习 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影响: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退
推进新课
地位丧失 原因: 自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 主 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 习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 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退
推进新课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失火,董仲舒认为该诛杀不 问 题 法诸侯和不法大臣,许多重臣建议把他定为死罪,但 情 境 汉武帝赦免了他。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退
推进新课
说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适应了当时 教 师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认为董仲舒的思 解 读 想有利于强化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
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放


退
推进新课
不正确。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获得统
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 教 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师 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 解 读 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 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若没有汉武帝, 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退
推进新课
兴盛时间: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
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案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案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梯度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了解汉代儒学的新发展,知道汉代儒家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理解掌握:了解从汉初黄老之学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知道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

综合运用:比较黄老之学和先秦儒学与董仲舒儒学的异同。

新知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情景激疑据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活了120多岁,长寿之道在于他平时注意约束自己的思想,不产生过多的欲望,这与道家“无为”思想相似,研究黄帝和老子思想的学派,被称为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但却盛于西汉。

为什么汉初盛行黄老之学?新知解惑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阶级推行①__________政策的需要。

2.含义: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

“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3.内容: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②__________。

4.观点:强调“③__________”,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④__________”。

5.作用: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6.黄老之学统治地位的丧失(1)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⑤__________形势发展的需要;(2)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自我校对①休养生息②治国③无为而无不为④因时制宜⑤中央集权重点探究1.汉初采用黄老之学的原因(1)主观原因: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2)客观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白废待兴,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2.黄老之学统治地位丧失的原因(1)是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由于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使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郡守、王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2)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发展的需要。

(3)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应用提升1.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有何区别?
先秦之儒 董仲舒之儒
思想来源 内容 与统治者 关系 地位
儒学、阴阳、黄老、法家
仁、礼、仁政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大一统”思想
批判暴政建立理想 承认现实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化社会秩序 不受重视 成为正统思想
同: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 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 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 武帝成功了。 —— 顾颉刚
2、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的 主要是( B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3、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D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它各个学派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 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 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屈民而伸君,屈君 而伸天。”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惕之,尚不知变,而伤败 乃至。”因此君主要遵循天道,实行仁政。要求统 治者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内容中哪些是积极可取的?
哪些是今天应该扬弃的? (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宣扬国家统 一应该充分肯定,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有文化专制 色彩是不可取的。 (2)“天人感应”是唯心主义思想,是不可取的;对限制君 主的行为有一定作用。 (3)发挥仁政思想,减轻农民负担,推动经济发展,是积极 可取的。 (4)三纲五常中的封建糟粕是不可取的,但其中有利于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思想如“信”等是应该肯定的。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1)【课标解读】课标阐述: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领会:本课通过从“西汉初的黄老之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

它继承了先秦孔孟儒家思想,又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历史史实:理解概念: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学说、三纲五常、太学、董仲舒。

理解记忆: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内容,西汉儒学教育的发展。

2、历史史论:分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与时代需要,探讨儒学在西汉“独尊”的因素。

从秦“法家治国”到汉“儒家治国”的变迁,探讨其体现的治国理念的变化。

3、历史史识:探讨“大一统”学说及其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分析董仲舒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

【本课分析】一、知识能力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二、过程方法运用典型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考点,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其进步思想对稳定社会、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重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及影响。

难点: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闻报道:2009年11月8日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故乡河北衡水举行公祭大典,纪念这位上伟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诞辰2200周年。

董仲舒在历史上有何作为?后人为何如此尊重他?同时,运用课件展示西汉印象图片。

北京奥运西汉丝绸之路电影《汉武大帝》董仲舒公祭大典1★“设计小贴士”:把久远的历史人物运用新闻视频和文字报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历史问题探究的主动性。

二、讲授新课(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背景(板书)思考:汉初统治者采用何种方式治理国家?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该方式有何特点?学生总结:①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 探究式、启发式 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 鸣对我国古代的学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师:秦朝的治国思想是哪家? 生:法家。 师:但秦始皇严刑峻法导致民怨沸腾,秦朝短命而 亡。汉朝的统治者又会采用哪家思想来治国呢?今天 我们来共同学习第 3 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我们一 起去体验汉初的生活吧! (点击课件) 体验历史: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 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 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 新课教学 一 、 汉初黄 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 颜色的四匹马 )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 食 老之学 货志》 1、背景 师:用一个词概括汉初的状况。 生:经济凋弊,百废待兴。 师:如果你生活在汉初,你建议用哪家思想治国? 学生可以各抒已见,但一定要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 (如果学生答出选用儒家思想,教师可以及时引出儒 家与道家之争。 师:如果你生活在窦太后时期,你可惨了!因为他会 罚你去和野猪搏斗。 ) 自读归纳:学生阅读教材第 2、3、4 段,归纳要点。 (点击课件) 2、内容:治身(养生) 、治国 3、特点:“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2、内容 师:经过汉初近 70 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时的 3、特点 汉朝什么样呢?我们共同去体验吧。 4、作用 (点击课件) 体验历史:材料一:都鄙廪庾( lǐn yǔ)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 不可校(jiaò),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
思维训练
师:汉初黄老之学成为治国思想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生:汉初经济残破,休养生息的需要。 师:黄老政治的实施作用是什么? 生:恢复元气,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师:董仲舒提出新儒学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 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也发展。 师:整体观察这个知识结构,发现它体现了哪一哲 理? 生: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反作用 于政治、经济。 教师一边引导学生总结,一边(点击课件) (点击课件)本课重点: (学生讨论填表) 原因 内容 本质 作用 特点 加强中 政治:正 大一统 央集权 文化专 统 外儒内法 天人感应 制 文化:主 济之以道 三纲五常 流 (点击课件)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 生:春秋时期:产生 战国后期:发展 秦朝时候:受到打击 西汉初年:不受重视 汉武帝以后:正统思想,地位独尊 (点击课件)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 同? 参考答案:(1)理论的重点:先秦儒学重视现实问 题(仁、仁政),而汉代新儒学把儒学神学化。(天

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第3课 汉代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答案

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第3课 汉代思想大一统 Word版含答案

孔子中学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二、通过了解董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教学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谈话法等相结合教学策略手段(教学过程)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1.兴起的原因①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盛行的时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

4.盛行的状况(教材小子部分的介绍,阅读框还补充了“萧规曹随”的典故)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和之后地位的衰落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的一种有效的过渡学说,其作用: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

(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中央的丞相、地方的郡守、王国的诸侯权力很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了对最高统治者的严重威胁。

如:汉文帝时淮南王刘长骄淫逾制,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与中央政权对立等。

)黄老之学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观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汉的国力强大,统治者特别是汉武帝不再安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希望对内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反击匈奴,建立强势国家。

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汉武帝时,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开始受到统治者青睐。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教案 (1)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教案 (1)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通过了解董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联系西汉初70余年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和黄老之学的内容分析说明其兴衰过程从背景含义内容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儒学能够取代黄老之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代社会由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通过对董仲舒改造儒学并使其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学习,认识思想学说应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学情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有初略学习到,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知识点不会陌生。

但本知识点理性较强,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有限,让其较为系统深入地理解该知识还有很大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传说故事和课本的图文史料、深入浅出,让学生对本课知识能有初步的认识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的学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秦朝的治国思想是哪家?生:法家。

师:但秦始皇严刑峻法导致民怨沸腾,秦朝短命而亡。

汉朝的统治者又会采用哪家思想来治国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战国至秦朝的思想领域的变迁。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思想统治之下终于划上了句号。

课堂设问:黄老之学的含义是什么?基本观点是什么?1、黄老之学的含义及其特征:“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
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
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
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
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
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之科、
董仲舒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
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
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
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8.《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 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 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 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2)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宣扬“君权 神授'。 (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 常”。
4、评价:
积极
政治:(1)儒学占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和稳定统治秩序。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 度,后世无法”。
政治: 中朝、 推恩、 刺史、 察举 经济: 盐铁官营 治理黄河 军事: 大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探:独尊儒术之源
思考:为什么独尊的是“儒学”?
1.经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政治:诸侯势大、匈奴威胁,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3.思想: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案1 岳麓版必

高中历史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案1 岳麓版必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习课题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型 新授 设计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学习目标了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知道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

认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 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 难 点 对新儒学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学 习 内 容自主探究 【课前延伸】1、 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2、 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哪些?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新儒学对后世有何影响?课前预习 【依据教材和知识梳理,找到以下问题】 1、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2、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这一措施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附:【知识梳理】希望同学们对照知识梳理认真读书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来源:以 为依据,融合 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 2、新儒学主张:①大一统: ②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③仁政和重民思想: ④三纲五常: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1)儒家学说的自我调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武帝时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 ①对儒学: ②对政治: ③消极:钳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形成 【我的困惑】自己不太清楚、表示怀疑,或很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请记录于下:课堂学习【预习成果展示】1、董仲舒提出的下列哪些主张或者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①君为臣纲②父为子纲③孝为“天经”、“地义”④仁、义、礼、智、信⑤夫为妻纲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A.阴阳家 B。

黄老之学 C。

法家思想 D。

“天人感应”学说3、董仲舒的新儒学包括①阴阳家②黄老之学③法家思想④儒学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岳麓版 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案)

岳麓版 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案)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编制张文海审核高二备课组时间 2018/3/20【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前案——梳理知识•强化双基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主干知识】1.社会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统治阶级推行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需要。

2.黄老思想的内容(1)内容: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

(2)主要观点: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3.作用: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4.黄老之学统治地位的丧失(1)原因:不能适应强化________________形势发展的需要。

(2)_______________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辨析比较】黄老之学与早期道家思想的区别。

黄老之学是在早期道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因为吸收了法、儒、墨、阴阳家等家的思想,所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深度点拨】黄老之学的兴起和衰落说明了一种学说、一种思想要想具有立足之地,获得统治地位,必须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干知识】1.董仲舒的新儒学(1)提出背景: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______________事业。

(2)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3)主要观点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②提出“____________”学说,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③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理论。

(4)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对____________的过度膨胀也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被汉武帝采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高一岳麓版必修三历史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无答案)

高一岳麓版必修三历史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无答案)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案序号】3【编写人】范伟军【审核人】张兴东【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董仲舒的新入学;难点: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的原因和影响;自学篇对话篇【合作探究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春秋繁露》材料四“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五“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君臣、夫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六“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

”“天不变,道亦不变。

”材料七“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

”材料八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1)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

(2分)该主张使得儒学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2)依据材料二至七,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一单元学习导读】
中国是主要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同时,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明显地显示出多元性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佛、道三家影响最大,它们之间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

其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其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佛教思想在汉代传入中国。

虽然古代中国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古代思想又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特点。

本章除了学习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以外,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思想。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注意:
1.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构建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归纳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把各种思想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

3.要与现实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课标解读:
1、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学法指导】
1、注意同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来理解董仲舒的儒学已不是先秦儒学,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2、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孔子由凡入圣的历程”,进一步理解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统治者尊崇儒学的根本目的。

【自主学习】
一、概述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简析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指导思想的原因和作用。

二、结合黄老之学,指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来源:
依据学说,融合、以及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
①新儒学的基础是学说。

神化皇权,宣扬,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

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

因此人君必须__________,实行。

②强调君王施政应为主,辅德,并提出
“五常之道”人伦道德标准;而
则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

3、影响: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和上的一件大事。

②儒学在政治上,占据地位,有利于巩固和稳定。

③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自主探究】
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C. “性善论”
D. “大一统”的思想
3、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主要趋势?
【合作探究】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李斯、董仲舒所主张思想的共同目的。

2、二者不同的主张对中国思想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

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概述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的变化状况。

2、分析这一变化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课堂检测】
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促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3、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4、“君权神授”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
A. 限制君主权力膨胀
B. 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C. 有利于推行仁政
D.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难点释疑】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及其评价
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

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更适应汉武帝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数百人”,引起天下学士“靡然向风”。

公元前140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政治法纪上的大一统,必须是思想上的统一。

他提出的建议立刻得到武帝的赏识并接受。

汉武帝下令正式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儒学正式取代黄老,定为官方政治学说,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

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

五经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

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

博士除参与有关政治活动外,其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育。

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学为教育内容的封建官学教育的开始。

儒学教育进而扩展到私学、蒙学和家庭教育各个领域,并且通过选士制度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选拔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由此结束了战国时期各种学派互相争鸣的局面,儒学正式取代了黄老之学,儒学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因此,对维护上升时期的封建统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