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精品获奖公开课教案)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
案
送东阳马生序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古人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正确的苦乐观,努力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重点字词,疏通了文意,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文言文语言生动、描写逼真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学生的勉励。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作者现身说法,自述求学经历,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
第二部分(3):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点明“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在于用心不专。
第三部分(4):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劝勉马生勤奋学习。
【新课精讲】
1.作者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幼时读书之艰成年求教之难求师奔走之劳求学生活之苦
2.作者是如何解决读书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
幼时读书之艰
解决办法:手勤。(“手自笔录"“弗之怠”)
优秀品质:诚信。(“不敢稍逾约")
结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成年求教之难
解决办法:嘴勤。(“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优秀品质:真诚。(“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结果: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求师奔走之劳
解决办法:腿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立侍左右。”“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
优秀品质:坚韧。以精神战胜生活中的苦难。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1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供大家参考!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领悟“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把握写作目的,领悟写法作用。
3.学习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难点
1.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学习执著的求学精神。
2.学习文章对比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齐读三则勤学的名言。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同学们,我们还有些同学不够勤奋,甚至抱怨学习生活艰苦,如果你了解了古人勤学的情况,你就会在对比中发现,我们的学习生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出示课件,了解。
二、经典诵读,整体感知
1.老师配乐背诵课文。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节奏、揣摩语气及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
3.老师随意抽一名学生朗读,师生合作评议。
4.全班齐读。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参看课文注解,自己边读句子边翻译。
2.同桌互动,你读我译,我说你听,互相补充。
3.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解释或翻译。学生有疑义的或有错误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师生合作解决。
《送东阳马生序》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12/19
〖诸〗兼词, 是代词“之”和介词“于”合 音, 并兼有这两个词意义。之, 指书。 于, 向。
18/19
作者写这篇赠序原因是什么? ⑴马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流辈甚称其 贤。 ⑵同乡关系, “以乡人子谒余”。 ⑶撰长书, 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 言 和而色夷。 总之, “是可谓善学者”。“其将归 见其亲”, “故道为学之难”来勉励他。
19/19
〖立侍〗站着陪〖同或〗 〖复〗回答, 解〖释欣悦〗 〖焉〗于之,向他〖卒〗
有时。 高兴
最终。
我站在他身边, 提出疑难, 探问道理, 弯
着身子, 侧着耳朵, 恭恭敬敬地讨教;有时碰
到他斥责, (我)态度愈加恭顺, 礼节愈加周
到, 一句话也不敢辩说;等他高兴了, 就又去
请教。所以我即使愚笨, 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
〖非……则〗表选择, 不是……就是……
凡是应该有书,都聚集在这里,无须 像我那样亲笔誊录,要向他人借来才看得到。 他们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不 是天资低下,就是专心不及我专一罢了,哪 里是他人过失呢?
13/19
〖畅达〗 顺通畅达。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篇8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重、难点
1、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2、难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我们今天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在古代有怎样的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三】作品、作者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2.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四】自主导学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通用8篇)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通用8篇)
《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篇1
【教学设想】
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
学设计一等奖
1、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的】
1、疏通文句,掌握课文文意。
2、熟读进而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读法和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遭遇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促进我们取得成功的动力。这也正验证了孟子的一句话,“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1、简介: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负责和参与了《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明王朝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当时影响很大。
2、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本文是是一篇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优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感受古代士人的谦逊、勤奋和敬业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文言文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3. 朗读、背诵和翻译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识别与理解;
2. 文本深层次意义的挖掘;
3. 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王阳明的生平和事迹;
阐述《送东阳马生序》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文化背景。
3. 合作探讨:
分组讨论,分析文本的深层次意义;
比较、分析、归纳,提炼文本的主题思想;
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4. 课堂讲解:
讲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解析文本的深层次含义;
阐述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5. 练习与反馈: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分析、归纳、表达能力等;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复习本课重点实词、虚词。抽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华丽的情节?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4.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个条件。(各用四个字概括)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作者写作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8.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味“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动词。
点拨:“趋、从、执、叩问”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
2.品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点拨: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求。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点拨: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能吃苦,要有恒心。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宋濂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
这是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第1篇
课文较为适合学生学习,特别是补充部分较为适合学生目前的状况,结合农村国家补贴,以及各种资助,现在的中学生读书的困难基本上已经解决,为什么还不能专心读书,甚至拿着各种补贴、吃着资助在学校中混日子呢?结合学生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较大的帮助。特别是结合学生中的厌学情绪以及各种状况,教育学生既有针对性、又较为灵活,学生容易接受教育。但因学生平时就不爱动脑筋,讨论问题不够积极,只有少数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而未达到完全促动学生的效果。但相对来说,上这一课的效果还是较好。
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过程中学会积累。
2、为学生搭建有梯度的自学平台,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
3、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读书感悟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延展思维。
4、为学生搜集有针对性的中考链接,使学生在达标检测的过程中走近中考,学以致用。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第2篇
【教学设想】
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公开课教案:《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熟读并背诵全文。
3.感悟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4.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至背诵,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作者的好学精神和求学态度。
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搜集有关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学习态度方面的故事或格言警句,与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明代文学家宋濂勤奋好学,为我们展示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境界。《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宋濂好学精神的写照。这篇文章是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临别赠言,学习时,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感悟“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并品味作品流露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可以由古今“勤学”的故事导入,也可以由勤学的名人名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曾有明初诗文三大家,即宋濂、刘基、高启。其中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传统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今天我们学习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宋濂的代表作品,阅读后也许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会有深深的启迪,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品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目标:
1.学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能熟读并背诵全文。
3.感悟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4.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初二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⑵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⑶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⑷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⑵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五单元前面几篇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几种古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吴均的书信体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陶渊明的自传体文章──《五柳先生传》;韩愈的议论性文章──《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体裁为赠序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三、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
注音释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抽生)
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听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公开课优选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送东阳马生序》全文。
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翻译和讨论,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本解读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其学业的期望。
学生能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传统文化价值。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介绍《送东阳马生序》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2 课文朗读与翻译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翻译,讨论并解决难点句子。
2.3 课文分析与解读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归去来兮”,“白日依山尽”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友谊”和“学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和学业的理解和经历。
3.2 课文朗读与翻译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进行课文翻译,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3 课文分析与解读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学生进行解读和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
4.1 课堂参与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翻译和讨论的积极性。4.2 课文理解评价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课文解读评价
通过学生对难点句子和词语的解读和分析,评估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第五章:教学延伸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几个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
2、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掌握几个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比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常识简介
1、宋濂:明初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很多,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
2、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多为赞颂、勉励、祝愿、惜别之辞。本文是宋濂在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写的,当时69岁。
3、内容:本文叙述了作者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勉励马生利用
太学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
三、朗读全文
(学生听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理清思路)。
四、分析讨论
1、学习第三段,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了解宋濂为何写此赠序。
掌握几个词:谒、书、贽。
2、讨论第一段
⑴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本段从哪几方面写作者求学的勤奋和艰苦的?)
⑵组织学生讨论(四人小组):
讨论题⑴:作者哪几方面写求学勤奋和艰苦?找出原句。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6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6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2.掌握常用的一些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直至全文成诵。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加以议论和间以形象描写的方法。
3.学习用对比来表现中心内容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现身说法的用意--勉励学生刻苦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倒装句和省略句。
2.用对比来表现中心内容的手法。
3.掌握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以此设置课堂教学情景,导入新课)
二、走近,了解背景
(由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1.写作背景。
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洪武十年(1377)辞官。第二年,宋濂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
2.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一带)人。明朝文学家,幼年酷爱学习,家贫无书,常问藏书家借抄,天寒手僵,仍坚持不懈,由此得遍观群书,学识渊博。元末,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不受。后与刘基等同受朱元璋征召,做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中途病死于今四川奉节。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领悟友情、送别等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2. 教学难点:
(1)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作用。
(2)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马致远及其作品《送东阳马生序》。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学习: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探究学习: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5. 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1. 熟读并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友情或送别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的表现。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
《送东阳马生序》省公开课一等奖课程实录
《送东阳马生序》省公开课一等奖课程实
录
简介
本文档记录了一次省级公开课的一等奖课程实录,主题为《送东阳马生序》。
目标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析和欣赏中国古代名著《送东阳马生序》。
内容
课程导入
在课程导入部分,我们使用了简短的视频片段和相关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送东阳马生序》的好奇心。
内容分析
随后,我们深入分析了《送东阳马生序》的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的意义。通过阅读原文,学生们学会了如何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反思与讨论
我们鼓励学生们发表个人见解,倡导进行思辨式讨论。学生们
积极参与,彼此交流,对于马生序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意义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创作实践
在课程的最后,我们鼓励学生们动手创作,以自己的方式表达
对《送东阳马生序》的理解和情感。学生们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展示了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独特理解。
总结
通过这次省级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了文学素养和
文化认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学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送东阳马生序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
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作品资料: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3.小组内同学合作,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宋濂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明确:(1)家贫,少年得书之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年从师叩问的艰难:趋百里外,从师叩问。(3)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2.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已经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所以并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3.“今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儿时求学有何不同?作者写“今诸生学于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诸生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不必手录书籍,这都是与作者儿时读书所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劝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好好珍惜,用心学问,不可荒怠岁月。
4.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送东阳马生序》,然而文章一开篇就大肆叙说作者自己的求学之苦,有人说作者写作该赠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夸耀自己,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明确:作者在开篇便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切入,又兼及有关对比,用种种具体实在的事实说话,深寓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告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年轻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自然不是对自己的夸耀,正如文中结尾所说:“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写作特征
1.阅读第二段,说说哪些语句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作用:写天气寒冷侧面烘托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勤奋,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任举一例赏析其作用。
示例:“同舍生皆被绮绣……缊袍敝衣处其间”,将自己的求学生活条件与同舍生进行对比,用同舍生的华丽富有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目标导学五:发表观点,个性表达
1.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示例:(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示例: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有了主观的勤奋,持之以恒,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勤奋求学,这样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三、板书设计
得书之难——借书抄书、录毕送之
从师之难——立侍左右、俯身倾耳
求学之苦——负箧曳屣、四支僵劲
生活之艰——食无滋味、缊袍敝衣勤且艰
10唐雎不辱使命
1.理解文义,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作品。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分为十二国策。西汉末年,由刘向校正并定名。
2.写作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义
1.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本文重点词语。
【通假字】
①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②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
【古今异义】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否,非若是.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