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教案这是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教案,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课教案第1篇一、课文主旨《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语文教案-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大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大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二、结构内容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可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余幼时……余因得遍观群书”请幼时求书之难,虽难而得博览群书。

第二层“既加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讲成年后从师求教之难,这里有叩问之难,跋涉之难,食宿之难;虽难而心中快乐。

第三层,最后一句话,总结说自己大体上就是这般艰难。

第二段写当前的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这部分先讲学生的住、食、穿的条件都十分优越,再讲学习环境好,这里有读书环境好,老师好,书应有尽有。

第二层“其业有不精者……岂他人之过哉?”这段是发议论。

对于那些在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里而不能学有所成者提出批评。

第三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三、难句解析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3、生以乡人子谒余。

生,年青人。

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

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

以,凭借。

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4、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第一个“其”,代“他”(马生),第二个“其”代“他的”(马生的)。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通用3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通用3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通用3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四、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方法一: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板书课文标题)方法二:同学们,在五单元前面几篇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几种古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吴均的书信体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陶渊明的自传体文章——《五柳先生传》、韩愈的议论性文章——《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体裁为赠序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二、作者简介:宋濂,明初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优秀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优秀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优秀教案这是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优秀教案,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设想】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

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板书课文标题)二、介绍作者和作品1、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

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

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嗜学怠叩问绮秀裘葛谒余撰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第1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⑴ 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篇【推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送东阳马生序》教案3篇,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用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把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文中的对比绽开争论,层层剥茧,领悟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用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文章的内容层次和刻苦求学、自大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难点: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启发、比较法、感悟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1、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

早年家境贫寒,因能刻苦自学,终以文名称世。

元末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

隐居山中,潜心著述。

明初应聘到应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一,参加明初礼制重建,受到明达祖朱元璋的器重。

后因事牵扯连贬谪四处茂州,客死茂州。

作品有《宋学士全集》。

2、简介序序是古文的一种文体,送别时賹之言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状况。

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叫赠序。

本文就是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

3、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

《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

”《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掌握其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友情观。

(2)领悟到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羲之及其作品《送东阳马生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品读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友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友情观。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 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举例子说明。

3. 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看法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学生反馈学习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

3、有感情地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梳通文意复述故事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

【设计思路】文言文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因为它的语言特点及字义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学生的思想包袱很重。

教师可以以故事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阅读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

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这是一篇赠序。

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致仕。

第二年,宋濂至应天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

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__赠送给他。

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立,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板书课题及作者。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听录音,在老师的激导人下,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你不明白的字、词、句,小组内讨论解决。

2、积累常用文言词。

3、小组内找同学复述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1、小组间交流,相互解决。

2、班上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师讲解故事内容,从感情人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宋濂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动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

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我还不知道,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1、读准字音:嗜叩问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媵人馁衾烨然缊袍(要求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若有错误及时纠正。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优质15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优质15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优质15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五单元前面几篇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几种古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吴均的书信体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陶渊明的自传体文章——《五柳先生传》、韩愈的议论性文章——《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体裁为赠序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二、作者简介宋濂,明初文学家。

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

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

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

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朱无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

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

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集》。

三、题目解说1.关于东阳:浙江东阳县。

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省)。

2.关于马生,马君则。

“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其将归见其亲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如典故、对偶、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修辞等方法,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化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理解“送序”的意义。

(2)体会作者的谦逊、低调、尊师重道的品质。

(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文言文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的解释。

2. 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3. 对作者观点的准确把握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讲解。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王羲之及其作品《送东阳马生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 讲解分析: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式、修辞等方法,分析课文内容。

5. 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谦逊、低调、尊师重道的品质,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疏通文句,掌握课文文意。

2、熟读进而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和讨论法。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遭遇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促进我们取得成功的动力。

这也正验证了孟子的一句话,“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1、简介: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

负责和参与了《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明王朝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当时影响很大。

2、解题: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

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

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本文是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二、朗读课文1、生字学习,注音朗读。

嗜弗怠俟箧屣皲媵衾烨緼廪馁谒撰贽叱咄2、全班朗读。

3、教师范读。

三、探讨讲析1、教师组织探讨发言,学生举手解词析句,教师指正。

2.老师在黑板上安排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

3、学生在讨论的同时认真笔记板书内容。

黑板内容:即:刚刚。

上瘾:喜欢,爱好。

致:取得,这里是“买到”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的优秀教案(通用6篇)

送东阳马生序的优秀教案(通用6篇)

送东阳马生序的优秀教案送东阳马生序的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送东阳马生序的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重、难点1、重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2、难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我们今天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看看作者在古代有怎样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二】出示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2.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序”“致”“质”等的意义。

3.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以”“诸”等的用法。

【三】作品、作者1.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2. 解题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

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

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

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四】自主导学1检查预习嗜shì 砚yàn 逾yú 硕shu 加冠guān俟sì 衾qīn 烨yè 缊yùn袍敝衣叱咄chì duō皲jūn裂媵yìng 同舍shè生被pī绮qǐ绣容臭xiù 负箧qiè 曳yè 屣xǐ2质疑问题、整体感知【朗读指导】(1)抽生依次朗读三个自然段,师生共同点评朗读情况,指出不当之处。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四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四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四篇《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1一、简析教材:《送东阳马生序》是鲁教版八班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文章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意,无不浸透着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索。

而本文重在表达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受,意在勉励马生用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文章从容恳切,令人感动。

二、学情分析:本文较长,同学背诵起来难度较大,有些语句分析起来也较有难度,应当提前布置同学加强预习。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及本课内容和本单元教学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诵读课文,掌控并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实词,培育古文阅读技能。

(2)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体会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的热忱。

四、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掌控并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实词,培育古文阅读技能。

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五、教学难点:理解如何用自身体会勉励马生作为教学难点。

六、教法学法:朗读、自主合作与探究七、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精确翻译“求学经受”一层原文。

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并板书课题与。

二、简介与文体特点。

1、请同学简要沟通预习所查阅的作家作品,老师适当进行订正与补充。

2、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

本文属于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这是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

请同学留意标划字音停顿。

老师板书生字,让同学注音书写。

最末订正。

(1)字音:嗜(shì)学砚(yàn) 逾(yú)约叱(chì)咄(duō) 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ǐ) 皲(jūn)裂媵(yīng)人烨(yè)然持汤沃(wò)灌以衾(qīn)拥覆绮(qǐ)绣缊(yùn)袍敝衣多音字:容臭(*iù) 既加冠(guān) 僵劲(jìng) 日再食(sì)通假字:四支僵劲支---肢“肢体”皆被绮绣被---披“穿”(2)停顿: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以∕中有足乐者盖∕余之勤与艰∕假设此2、同学自由朗读至少两遍,要求读得精确流畅。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复习本课重点实词、虚词。

抽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华丽的情节?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4.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个条件。

(各用四个字概括)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作者写作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8.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品味“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动词。

点拨:“趋、从、执、叩问”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

2.品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点拨: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求。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点拨: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能吃苦,要有恒心。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宋濂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点拨: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

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精神,他对马生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以及他的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运用对比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六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序和赠序的不同,了解省略主语的句式和一词多义的用法;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中心的写法;3.引导学生从前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为祖国建设的伟业而发奋学习,送东阳马生序。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

2.难点: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及主语省略的两种情况。

三、教学时数:课外自读课文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解题: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送东阳马生序》。

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

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

“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

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

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

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

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节)。

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

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

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2【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篇1【学习目标】1.联系自身,学习古人克服困难、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2.掌握文章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学法指导】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抓住文章中对比的写作手法,深入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意志。

【学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并补充你认为重要的读音。

嗜学()加冠()叩()问叱咄()容臭()负箧()曳屣()皲()裂媵()人馁()衾()烨()然缊()袍廪稍()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③尝趋百里外()④未尝稍降辞色()()⑤援疑质理()⑥腰白玉之环()⑦右备容臭()⑧非天质之卑()共7页,⑨俟其欣悦()⑩生以乡人之子谒余()3.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4.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家长评价:您的孩子读了遍课文。

您觉得您的孩子读的怎么样?(可从读音准确、是否流畅等方面评价)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疏通大意。

(2)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3.释疑解难4.小结三、课堂巩固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和—久而乃和()言和而色夷()至—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四支僵经不能动()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无冻馁之患()以—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中有足乐者()以衾拥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之—弗之怠()走送之()益慕圣贤之道()当余之从师也()2.指出下列词的古今不同的词义。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5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5篇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5篇《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赠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2、在讨论中体会对比手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赠序”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l、掌握古今异义的实词。

2、体会对比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明代文学家宋濂勤奋好学,一生专心向学。

“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他向后辈学子倾诉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今天读来仍然感人至深,也同样能够激励和感召着我们。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介绍作者及文体知识。

1、作者介绍。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家贫,勤奋好学,常借书苦读,曾跟从元古文家吴莱学习。

元末诏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入山为道士,专心著书。

后应朱元璋之邀,到南京助其平定天下。

明开国后,主持编修《元史》,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后因胡惟庸案受牵连,全家谪居四川,病死途中。

他擅长散文,作品内容充实,文字简洁,行文富于变化。

尤以传记文成就最为突出,善于抓住特征细节刻画人物,《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其中名篇之一。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学者们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精选5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精选5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精选5篇)送东阳马生序篇1二十二送东阳马生序⑴宋濂一、教学目的:1.了解序和赠序的不同,了解省略主语的句式和一词多义的用法;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中心的写法;3.引导学生从前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为祖国建设的伟业而发奋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

2.难点: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及主语省略的两种情况。

三、教学时数:课外自读课文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解题: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

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

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

“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

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

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

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

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节)。

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

他的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

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濂、刘基、高启”─明初娜蠹摇?br>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⑵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就爱好读书没有办法买到常常藏有书人家抄无从:无由假借:同义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⑴。

录录计算来送还砚台里(墨汁)结成坚硬的冰弯屈伸直不停止抄书以:而,便,就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毕,走⑵送之,不敢稍逾约⑶。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公开课《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和展示,培养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学业的重视。

学生能够感受到友谊和学业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送东阳马生序》全文。

2. 教学重点: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运用。

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批注和总结。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讲解:1. 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师分析并讲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

五、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记忆。

2. 教师强调友谊和学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3. 练习题和答案。

十、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者以学为乐、以苦为乐的嗜学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激励学生有正确的追求(积极进取)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出示李天一图片),同学们知道他是谁?
生齐答: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是富二代,星二代。

有两件事引起人们李天一的广泛关注?大家知道是哪两件事吗?
明确: 2011年9月,他因无证驾驶宝马车并打人被教养1年,2012年9月获释。

2013年2月21日晚,李天一又被指涉及一起恶劣轮奸案,现被批捕。

难怪被网友评为最坑爹的代表人物。

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人物宋濂和他截然相反,被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年少时家境贫寒,但终于学有所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宋濂,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解读宋濂
1、了解作者题目(3分钟)
(1)解读作者(检查预习)
先来考考同学们对宋濂的了解程度,答对有奖哦。

宋濂,字,号,初期著名文学家,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

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明代“”,与、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解读题目(哪位同学能根据课下注释解读题目)
“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

“序”是“赠序”
的意思,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临别赠言。

宋濂给一个东阳地方的马君则以什么样的忠告呢?让我们随着践离的经典诵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看白板,听读时注意订正字音、听准节奏。

2、听读课文
播放视频(音频)朗读,注意字音字形:(4分钟)
在经典诵读的引领下,初步把握了文章的节奏,听准了字音
3.自由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2分钟)
4、挑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声音很大,热情高涨,哪位同学能读给大家听听,你来读第一段,同学们在听课文时注意寻找作者成功的秘诀。

读得口齿比较清楚,停顿也不错,再找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很好,有一个字读错了,谁听出来了,不错,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5、作者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谁能从原文中找到。

生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板书:勤且艰)
6、自读课文,理解作者读书求学的艰难(14分钟)
同学们找得很准确,再读课文,具体分析作者如何用勤奋和艰苦的秘诀成功的?作者求学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根据表格提示找到答案,在课文中做出标记。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具体过程:
(1)、生自读课文,填写表格(5分钟)
(2)、小组交流,查漏补缺(2分钟),同学们都在从原文中找到了答案,很好,为了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一会我们集体交流时希望你用自己的话表述。

(2)、集体交流:
下面我们集体交流,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宋濂少年时在读书方面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生: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师:无书借书抄书
(板书:幼年借书抄书之艰)
(3)、求师方面
师:作者在成年后有怎样的困难?
生: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成年叩问之难)
这个句子有难度,谁来帮帮他。

(4)、作者从师求学时在衣食住行方面有哪些困难?
行:负箧(qiè)曳(yè)屣(xǐ),深山巨谷
生:住:寓逆旅
生: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生:衣:缊袍敝衣(板书:住读生活之苦):同舍生怎样穿戴打扮的?写同舍生的作用?
对比突出,作者生活的艰苦。

作者是怎样概括他的求学生活的:(板书:勤且艰)
师:作者羡慕同舍生吗?
不羡慕“略无慕艳意”哪位同学解释“略无”?
师:为什么不羡慕他们?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师:谁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穿比不上别人。

师:作者以什么为快乐?
生:以学习为快乐,对学习有浓烈的兴趣。

以学为乐,心中有追求
条件如此恶劣,作者有没有觉得苦?
师: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可见对学习的浓烈兴趣。

文章还有哪两处能看出作者热爱学习?
师:余幼时即嗜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略无慕艳意
面对艰难劳苦,作者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物质的贫乏,作者学有所成了吗?哪位学生说说宋濂的成就?
著名文学家、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宋濂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能看出来
专心求学,以苦为乐、热爱学习,不怕艰难、虚心求教。

不攀比。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思毁于随(诚、勤、俭)
小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面对种种磨难,宋濂没有退
缩。

作者以学习为乐,刻苦勤奋、精神的充实战胜了物质的贫乏,心中有正确的追求,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

()
像今天我们周围的同学攀比思想比较严重,在生活中比享受,比谁吃得好,比谁穿得好,比谁身上的名牌东西多,相反对自己的学习不大关心,甚至不屑一顾。

没有正确的爱好和追求,我们应当以此为鉴。

(去掉)
(5)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很深刻,我们再来读课文,感受宋濂的好学、乐学不怕吃苦的精神。

男女生pk,看谁读得最响亮。

(分男、女生各读一段)
三、走近“富二代”(5分钟)
俗话说,“逆境常出伟男,顺境多出逆子”。

我们再来看“富二代”李天一,他一定有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哪位同学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天一,交流查到的资料。

生:曾就读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人民大学附中、美国shattuck St.mary's冰球学校。

生:4岁学习钢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师
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

生:小学花万元改装自行车,15岁驾宝马,16岁 132万元买豪车
师:有哪些成绩?
生:4岁申奥形象大使,13岁个人演唱会,钢琴书法比赛获奖无数
现在的情况:被教养一年,现被批捕
师小结:李天一上名校,从名师,开豪车,家庭条件优越,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的生活完全可以一帆风顺,大有作为,但为什么年仅17岁他的人生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走向犯罪的道路呢?对比宋濂,请同学们思考他身上有哪些不良品质?(骄、惰、奢)明确:李天一缺少苦,缺少吃苦精神,宋濂以学习为乐,有正确的追求,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而李天一没有追求,也可以说李天一没有正确的目标,也可以说他追求物质的享乐,感官的刺激,奢侈豪华的生活,以致于人生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是他走上歪路的原因之一。

四、反思自我(3分钟)
对比谈启示
自古有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宋濂李天一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教训,值得我们思考,想想我们自己,我们的条件虽然没有李天一那么优越,但比比宋濂,我们有现代化的教室,有很多书籍,有专业的老师我们你答疑解惑,吃得饱穿得暖,你有什么启发呢?把你的感受大胆说出来
明确:1、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不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要勤奋、专心和坚韧。

2、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该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3、人应该有追求,有远大的目标。

五、拓展训练
李天一穿越了(15分钟)
李天一没有正确的追求和健康的爱好,他不光坑了爹,还毁了自己的前程,不知道牢狱中的李天一是否后悔莫及,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穿越,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假如李天一也穿越了,恰好和宋濂是同学,面对宋濂的力学苦学,他会有怎样的感想呢?请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李天一穿越后的心理。

(第一人称,150字左右)
同学们的作文让我欣慰,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善良、同学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发悔读书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希望同学们能树立目标、勤奋学习、不断追求、以期学有所成。

我们也期待牢狱中的李天一能迷途知返,浪子回头。

五、课堂小结
1、请同学谈收获
2、师小结
名言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发悔读书迟。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六、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还有一篇劝学的文章,那就是袁枚《《黄生借书说》》,文章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书为什么不是借来的就不好好读书呢?推荐阅读袁枚《《黄生借书说》》
搜集: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板书:
致书之艰
叩问之难勤且艰以中有足乐者
奔走之劳
生活之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