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2011版)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实务》考点优选份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实务》考点优选份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理论实务》考点 1制作矩阵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列出质量因素;②把成对因素排列成行和列,表示其对应关系;③选择合适的矩阵图类型;④在成对因素交点处表示其关系程度,一般凭经验进行定性判断,可分为三种:关系密切、关系较密切、关系一般(或可能有关系),并用不同符号表示;⑤根据关系程度确定必须__的重点因素;⑥针对重点因素作对策表。
矩阵图简介矩阵图法就是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对的因素,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来分析问题,确定关键点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方法。
在复杂的质量问题中,往往存在许多成对的质量因素,将这些成对因素找出来,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其交点就是其相互关联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形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矩阵图的形式如下图所示,A为某一个因素群,a1、a2、a3、a4、。
是属于A这个因素群的具体因素,将它们排列成行;B为另一个因素群,b1、b2、b3、b4、。
为属于B这个因素群的具体因素,将它们排列成列;行和列的交点表示A和B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交点上行和列因素是否相关联及其关联程度的大小,可以探索问题的所在和问题的形态,也可以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等。
质量管理中所使用的矩阵图,其成对因素往往是要着重分析的质量问题的两个侧面,如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格时,着重需要分析不合格的现象和不合格的原因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要把所有缺陷形式和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都罗列出来,逐一分析具体现象与具体原因之间的关系,这些具体现象和具体原因分别构成矩阵图中的行元素和列元素。
矩阵图的最大优点在于,寻找对应元素的交点很方便,而且不会遗漏,显示对应元素的关系也很清楚。
矩阵图法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可用于分析成对的影响因素;②因素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便于确定重点;③便于与系统图结合使用。
随机事件的运算设一个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为Ω,__两个事件A与B(1)事件的对立,补。
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
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引言:质量工程师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其主要职责是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为了评估和认证质量工程师的能力,各个国家和机构都会设立相应的质量工程师考试。
本文将对质量工程师考试的大纲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考生理解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质量管理系统概述1.1 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标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1.3 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1.4 质量管理与相关法律法规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2.1 ISO 9000系列标准2.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3 其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模型三、质量计划与质量控制3.1 质量计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3.2 质量计划的实施与监控3.3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4 过程控制与统计过程控制四、质量成本管理4.1 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分类4.2 质量成本的计算和分析方法4.3 质量成本的控制与改进五、质量审核与评价5.1 内部审核的目的和过程5.2 外部审核的目的和过程5.3 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的方法5.4 审核结果的分析和改进六、质量问题解决与改进6.1 故障排除与分析6.2 问题解决与纠正措施6.3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七、质量工程师的职责与责任7.1 质量工程师的角色与作用7.2 质量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7.3 质量工程师的培训与发展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质量工程师考试的大纲,包括质量管理系统概述、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质量计划与质量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审核与评价、质量问题解决与改进以及质量工程师的职责与责任等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考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质量工程师考试,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中级质量师《理论与实务》习题及解析(7)-质量工程师考试.doc
点击查看:2014年中级质量师《理论与实务》习题及解析汇总单项选择题1、对于双侧公差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公式是()。
A.CP==C.CPL=D.CP=2、有一批电子产品累计工作10万小时,发生故障50次,该产品的MTBF的观测值是()。
A.2000hB.2100hC.1900h3、汽车属于()产品,日光灯管属于( )产品。
A.不可修复可修复B.可修复可修复C.不可修复不可修复D.可修复不可修复4、产品的可靠性和它所处的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同一产品在不同条件下工作表现出()的可靠性水平。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以上均不对5、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因果图。
A.美国的洛伦兹B.美国的朱兰C.日本的石川馨D.美国的奥斯本123点击查看:2014年中级质量师《理论与实务》习题及解析汇总1.什么是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因微生物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及其虫卵等对食品的污染造成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这里所说的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细菌及细菌毒素、霉菌及霉菌毒素等。
细菌对食品的污染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对食品原料的污染:食品原料品种多、来源广,细菌污染的程度因不同的品种和来源而异;二是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三是在食品贮存、运输、销售中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几种。
常见的易污染食品的细菌有假单胞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芽胞杆菌与芽胞梭菌、肠杆菌、弧菌和黄杆菌、嗜盐杆菌、乳杆菌等。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以知的霉菌毒素约有200余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也不同。
与食品的关系较为密切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毒素、杂色曲毒素、岛青霉素、黄天精、桔青霉素、层青霉素、单端孢霉素类、丁烯酸内酯等。
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霉菌引起的食品变质和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人类的中毒。
2024年质量工程师(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质量工程师(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在产品的失效时间服从指数分布,f(t)=λ﹣λt,λ>0时,有( )。
A. R(t)=1-e-λtB. MTBF=1/λC. MTTF=MTBFD. 失效率为λE. MTBF=MTTR2.(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在确认计划是否有问题时,计划的问题往往是()。
A. 现状把握不准B. 对计划的传达或理解有误C. 没有经过必要的教育培训D. 对实施效果的测算有误E. 没有把握住实际拥有的能力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为改进工作,应确定5W1H,5W1H中的“H”的含义是()。
A. 谁做B. 哪里做C. 如何做D. 做什么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个由2个相同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若单元可靠度= 9,则系统可靠度等于()。
A. 0. 9B. 0. 99C. 0. 81D. 0. 999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质量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
A. 制定质量改进方针B. 参与质量改进C. 为质量改进团队配备资源D. 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E. 编写质量改进成果报告6.(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产品质量特性的规范要求为16±2,拟利用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对其进行控制。
根据绘制的分析用控制图知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且X=16.2,s = 0.5。
过程能力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前过程能够满足顾客要求,故将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继续监控过程。
现从生产线上抽取一个样本量的子组,测量值分别为 16. 0, 15.5,16. 4, 17.0,17.1。
已知控制图系数C4=0. 94,A3=1.427。
有偏移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
A. 1. 20B. 1.18C. 1. 13D. 0.907.(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生产车间为了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决定推行统计过程控制。
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大纲6
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大纲6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大纲62011-06-13 15:56处置的职责和权限作出规定。
4.熟悉数据分析的要求数据分析的目的:1.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1.顾客满意。
2.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3.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4.供方。
5.熟悉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概念及基本要求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1.了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活动如下: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基础。
二、领导作用是关键。
三、全员参与是根本。
四、注重实效是重点。
五、持续改进求发展。
主要活动有:一、学习标准。
二、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三、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四、确定职责和权限。
五、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和实施。
七、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八、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九、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十、管理评审。
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可采用下列八个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注重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中级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大纲)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的基础知识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一、质量的概念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
1,如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
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需要指出,可以采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
(3)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
顾客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
质量的广义性: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它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质量的比较应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和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2、质量相关的概念(1)组织: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2)过程: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织。
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
(3)产品: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
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种类:服务:服务是无形的,通常是在组织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2014建造师考试大纲
2014建造师考试大纲2014年建造师考试大纲是针对建筑工程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一项专业资格考试,旨在选拔和培养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建筑行业人才。
以下是2014年建造师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概述: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建造师考试旨在选拔具备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员。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等,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建造师考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科目:1. 工程管理与实务:涵盖项目管理、工程经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
2. 建筑工程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等。
3. 建筑法规与标准:涉及国家建筑法规、行业标准、工程合同管理等。
4. 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建造师考试通常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 判断题:对给定的陈述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 简答题:要求考生对问题给出简洁明了的答案。
- 计算题: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工程经济的掌握。
- 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具体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四、考试准备建议考生在准备建造师考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系统学习:系统地学习考试大纲要求的各个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
2. 理解与记忆:不仅要记忆知识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3.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来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技巧。
5. 法规更新:关注最新的建筑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知识更新。
五、考试评分标准建造师考试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 客观题:根据标准答案评分。
- 主观题:根据考生的回答内容、逻辑性、条理性等因素综合评分。
六、考试合格标准考试合格通常要求考生在各科目中达到一定的分数标准,具体标准由考试主管部门根据当年考试情况确定。
2011年质量工程师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级)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 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 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 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 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 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 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 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一)质量的经济性1. 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 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 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掌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熟悉管理层次和技能;3.掌握质量管理的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4. 熟悉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增加]5. 熟悉质量管理的发展;6. 熟悉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三.方针目标管理(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1.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2.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3.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二)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1.掌握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和程序;2.熟悉制定方针目标的要求;3.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4.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5.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6.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7.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四.质量经济性分析(-」)质量的经济性1.了解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2.熟悉从利润与成本两个方面考虑质量经济性问题3.熟悉质量经济性管理;(二)质量成本1. 熟悉质量成本的概念;2. 掌握质量成本的PAF (预防、鉴定和故障成本)模式;3. 熟悉质量成本的过程(符合性和非符合性)模式4. 熟悉质量成本模式;5. 了解质量成本管理;6. 熟悉质量成本指标分析方法(三)质量成本构成1. 掌握预防成本的构成;2. 掌握鉴定成本的构成;3. 掌握内部故障(损失)成本的构成。
质量工程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实务03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2004年09月01日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3]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1、( )称为随机现象。
A .在一定条件下,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B .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C .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D .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2、下列不属于离散分布的是( )。
A .二项分布B .泊松分布C .正态分布D .超几何分布3、以下不是用来描述样本分散程度的统计量的是( )。
A .样本极差B .样本方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标准差4、有人研究了汽车速度与每升汽油行驶里程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关系数为0.27,但是他们发现速度表出了故障因而不太精确,每小时快了3公里,于是对速度表进行了修正,重新求得的相关系数是( )。
A .0.35B .0.27C .0.30D .05、某厂生产白水泥,对每一窑生产的水泥都需要测定其抗压强度,以确定水泥标号,一般是将水泥出窑后做成的试块养护28天所测得的数据为准。
但是水泥不可能堆放28 天后再出厂,所以考虑用7天的抗压强度x 来预测28天的抗压强度y 。
现在统计了26窑的数据,求得如下结果:x =24.177,y =30.323,L xx =41.566,L xy =37.31,L yy =65.686,α假定在显著性水平0.05上查表得到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0.388,F 分布的临界值为4.26。
如果求得7天的抗压强度为26,那么可以预测28天的抗压强度为( )。
A .31.96B .35.576C .26.738D .32.3546、( )检验是一次抽样检验的延伸,它要求对一批产品抽取至多两个样本即作出该批产品接收与否的结论,当从第一个样本不能判定该批产品接收与否时,再抽第二个样本,然后由两个样本的结果来确定该批产品是否被接收。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
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2015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2015年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暂未公布,考生可参考2014年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
以下为你提供2014年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2014年中级质量工程师《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第一章概率统计基础知识一、概率基础知识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2.熟悉事件的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的概念4.熟悉概率的古典定义及其简单计算5.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6.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7.掌握事件的互不相容性和概率的加法法则8.掌握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的乘法法则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1.熟悉随机变量的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的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二)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分布列)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4.了解超几何分布(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函数2.熟悉连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连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的计算方法4.掌握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其均值、方差、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5.熟悉标准正态分布表的用法6.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标准差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8.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的(近似)分布三、统计基础知识1.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3.掌握统计量的概念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7.熟悉t分布、分布和F分布的由来四、参数估计(一)点估计1.熟悉点估计的概念2.掌握矩法估计方法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的点估计(二)区间估计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的概念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3.了解比率p的置信区间(大样本场合)的求法五、假设检验(一)基本概念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验水平及显著性的基本概念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二)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的情况)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3.熟悉比率p的检验(大样本场合)第二章常用统计技术一、方差分析(一)方差分析基本概念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的三项基本假定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二)方差分析方法1.掌握单因子的方差分析方法(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由度、F比、显著性)2.了解重复数不等情况下的方差分析方法。
2024年质量工程师(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质量工程师(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 )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通过图形进行汇总,并按其相互亲和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A. 头脑风暴法B.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C. 亲和图法D. 树图法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六西格玛改进的模型用六西格玛语言来描述就是()过程。
A. DMAICB. FMECAC. FRACASD. PDPC3.(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属于倡导者职责的有()。
A. 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在组织中的部署B. 构建六西格玛管理基础C. 为绿带提供项目指导D. 向执行领导报告六西格玛管理进展E. 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的沟通与协调4.(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根据18对观测值(xi,yi),i=1,2,…,18,建立了一光线性回归方程。
在对该回归方程作显著性检验时,其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fR与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E分别为()A. fR=1B. fR= 2C. fE=18E. fE=16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关于计量型控制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 X — R,控制图控制成本低B. 单值控制图和均值控制图可用来监控过程中心的变化C. 标准差控制图监控过程差异比极差控制图更准确D. 均值控制图反映过程中心变化比单值控制图更灵敏E. X-R,控制图更适用于允许抽样量高,过程稳定性差的过程6.(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关于关键路线和关键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在网络图中,关键路线是路径最长的线路,它的长度代表完成整个工程的最长时间B. 关键路线上的活动是影响整个工程的主要因素C. 关键路线的周期决定了整个作业进度的周期D. 关键路线上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E. 关键作业在时间上可以进行回旋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一台整机,修复5次,各次修复时间分别为5h、4h、6h、6.5h、3.5h,则其平均修复时间(MTTR)为()。
2014年质量工程师考试中级理论及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青年人网(/)为梦想创造动力!
考试宝典当当网旗舰店:/7117
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包括: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以及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等五大过程,这些过程又包括相应的一系列子过程。 第17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特殊过程的过程输出体现了两大特点或性质:1)过程的输出不易验证;2)过程的输出不能经 济地验证。显然,特殊过程与要确认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是有区别的。要确认的过程必 定是特殊过程,但特殊过程依组织和产品不同未必都是标准所要求确认的过程。 第18题 试题答案:D 第19题 试题答案:D
青年人网(/)为梦想创造动力!
考试宝典当当网旗舰店:/7117
10、根据对供应商的业绩评价,可以将所有供应商分为( )四级。 A.一、二、三、四 B.甲、乙、丙、丁 C.A、B、C、D D.Ⅰ、Ⅱ、Ⅲ、Ⅳ 11、( )是基线质量,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 A.一元质量 B.魅力质量 C.线性质量 D.理所当然质量 12、引擎的目的是( )。 A.收集所有相关顾客的信息,为企业各部门创建统一的顾客观点 B.对顾客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员工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也可能是销售机会或顾客的抱怨 ,然后显示顾客下一步将采取的行动 C.采取代码或连接器和桥梁,位于新安装的CRM系统与企业传统系统之间,提供信息服务 的数据映射服务,可以使得系统与其他分散的系统保持沟通 D.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应用,包括各种统计、财务分析报告等 13、供应商审核一般分为产品审核、( )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三类。 A.技术审核 B.功能审核 C.外观审核 D.过程审核 14、( )是( )存在的基础。 A.组织、顾客 B.顾客、组织 C.企业、客户 D.客户、企业
2014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基础理论与实务》
2014年初级质量工程师考试大纲《基础理论与实务》第五章概率统计基础一、概率的基础知识(一)事件及其概率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2.熟悉事件运算3.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4.熟悉事件的独立性及其性质(二)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1.熟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2.掌握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3.熟悉利用二项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4.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5.掌握正态分布表及有关正态分布的计算二、统计的基本概念(一)样本与统计量1.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量的概念2.熟悉数据的整理方法3.掌握样本均值、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4.掌握样本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二)参数估计1.了解点估计及其无偏性的概念2.掌握正态分布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常用点估计3.熟悉正态概率纸的使用三、回归分析(一)散步图与相关系数1.掌握散步图的概念和做法2.熟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3.掌握相应不同相关系数散步图的类型(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2.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中的应用第六章抽样检验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1.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抽样检验的特点和分类3.掌握单位产品、(检验)批、批质量、批量、批接收性的概念与定义4.掌握不合格及不合格品的概念及其分类二、抽样方案及对批可接收性的判定1.熟悉抽样方案的表示及抽样检验的程序2.掌握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的基本概念3.了解生产方风险质量及使用方风险质量的概念4.了解接受概率的含义和OC曲线的变化规律三、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 2828.1的使用1.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2.掌握一次与二次抽样方案的判断程序3.掌握过程平均及接收质量限AQL的基本概念4.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 2828.1的使用程序5.掌握GB/T 2828.1的转移规则6.熟悉检验水平及其确定方法7.熟悉检验批的组成8.了解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9.熟悉AQL的确定方法10.了解交检批的处理方法四、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及GB/T 2828.2的使用1.掌握孤立批及极限质量的概念2.了解使用GB/T 2828.2的检验程程序第七章统计过程控制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1.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2.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特点二、常规控制图1.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2.掌握统计控制状态的基本概念3.熟悉常规控制图的作用、类别和用途4.熟悉3σ原则5.掌握ˉ-R控制图、X-RS控制图和p控制图的使用方法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1.熟悉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2.熟悉判异准则四、过程能力分析1.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2.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的概念3.掌握过程改进策略第八章质量改进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二)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1.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和内容2.熟悉PDCA循环的特点(三)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2.熟悉质量改进的内容(四)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五)熟悉质量改进的基本途径二、质量改进的工具(一)因果图1.掌握因果图的作用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排列图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三)直方图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2.熟悉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的作图步骤3.熟悉常见(频率)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四)调查表1.熟悉调查表的作用2.了解调查表的种类(五)分层法1.掌握分层的原则2.熟悉分层的方法(六)散步图(参见回归部分)(七)控制图(参见统计过程控制部分)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一)QC小组的概念及分类1.掌握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QC小组的分类3.了解QC小组活动的宗旨(二)QC小组活动的过程1.掌握QC小组活动的程序。
2014年职称考试大纲
2014年职称考试大纲2014年职称考试大纲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审和晋升的一项重要参考文件。
它规定了不同职称级别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以及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以下是对2014年职称考试大纲的概述。
一、考试目的职称考试是为了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其符合相应职称的要求。
通过考试,选拔和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范围职称考试大纲涵盖了多个专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教育、卫生、经济、会计、法律等。
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
三、考试内容1. 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专业知识:深入考察考生对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考察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政策法规:了解和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四、考试形式1. 笔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
2. 面试:部分专业可能需要进行面试,以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对于某些专业,可能需要进行现场操作或模拟操作,以考核考生的实践技能。
五、考试要求1. 报名条件:考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才能报名参加职称考试。
2. 考试纪律:考生需遵守考试规则,诚实应考,不得作弊。
3. 成绩评定:考试成绩通常由笔试和面试(如有)两部分构成,综合评定考生的职称资格。
六、考试准备1. 复习资料: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准备相应的复习资料,包括专业书籍、历年真题、模拟题等。
2. 培训课程:可以选择参加相关的职称考试培训课程,以提高考试通过率。
3. 实践练习:对于需要实践操作的专业,考生应加强实际操作的练习,以提高考试表现。
七、考试流程1. 报名: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
2. 考试:按照考试安排参加笔试和面试(如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率统计基础知识一、概率基础知识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2.熟悉事件的运算(对立事件、并、交及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的概念4.熟悉概率的古典定义及其简单计算5.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6.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7.掌握事件的互不相容性和概率的加法法则8.掌握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和概率的乘法法则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1.熟悉随机变量的概念2.掌握随机变量的取值及随机变量分布的概念(二)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函数(分布列)2.熟悉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4.了解超几何分布(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1.熟悉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函数2.熟悉连续随机变量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定义3.掌握连续随机变量在某个区间内取值概率的计算方法4.掌握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其均值、方差、标准差,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5.熟悉标准正态分布表的用法6.了解均匀分布及其均值、方差与标准差7.熟悉指数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8.了解对数正态分布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9.熟悉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的(近似)分布三、统计基础知识1.掌握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熟悉频数(频率)直方图3.掌握统计量的概念4.掌握样本均值和样本中位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掌握样本极差、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变异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6.熟悉抽样分布概念7.熟悉t分布、χ2分布和F分布的由来四、参数估计(一)点估计1.熟悉点估计的概念2.掌握矩法估计方法3.熟悉点估计优良性的标准4.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参数的点估计(二)区间估计1.熟悉区间估计(包括置信水平、置信区间)的概念2.熟悉正态总体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的置信区间的求法3.了解比率p的置信区间(大样本场合)的求法五、假设检验(一)基本概念1.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验统计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验水平及显著性的基本概念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二)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1.掌握对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的情况)2.掌握对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3.熟悉比率p的检验(大样本场合)第二章常用统计技术一、方差分析(一)方差分析基本概念1.掌握因子、水平和方差分析的三项基本假定2.熟悉方差分析是在同方差假定下检验多个正态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二)方差分析方法1.掌握单因子的方差分析方法(平方和分解、总平方和、因子平方和、误差平方和,自由由度、F比、显著性)2.了解重复数不等情况下的方差分析方法。
二、回归分析(一)散布图与相关系数1.掌握散布图的作用与作法2.掌握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方法(二)一元线性回归1.掌握用最小二乘估计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方法3.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在预测中的应用(三)了解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问题三、试验设计(一)基本概念与正交表1.了解试验设计的必要性2.熟悉常用正交表及正交表的特点(二)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1.熟悉使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的步骤2.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3.熟悉贡献率的分析方法4.了解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法5.熟悉最佳水平组合的选取第三章抽样检验一、基本概念1.掌握抽样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单位产品、(检验)批、不合格、不合格品、批质量、过程平均、接收质量限及极限质量的概念2.掌握一次与二次抽样方案及对批接收性的判断方法3.掌握接收概率的计算方法4.掌握一次抽样检验方案的OC曲线及其规定5.熟悉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的基本概念6.熟悉平均检验总数ATI、平均检出质量AOQ、平均检出质量上限AOQL的基本概念以及ATI与AOQ的计算公式7.熟悉过程平均的基本概念及其估计方法二、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1.熟悉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含义2.了解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3.了解抽样检验中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三、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GB/T2828.1的使用1.掌握调整型抽样检验的AQL值及适用情况2.掌握接收质量限AQL及其确定方法3.掌握检验水平的特点及其确定方法4.熟悉检验严格度的设计思想5.熟悉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原则6.熟悉确定批量的原则7.了解一次、二次抽样方案类型的判断程序框图8.掌握从GB/T2828.1中检索抽样方案的方法9.掌握转移规则的运用10.掌握批接收性的判断规则11.掌握不合格的分类方法12.熟悉逐批检验后的处理13.了解平均样本量(ASN)曲线的含义四、孤立批抽样检验及GB/T2828.2的使用1.熟悉孤立批抽样标准的含义及适用情况2.了解GB/T2828.2的主要使用五、其他抽样检验方法(一)计数抽样检验的其他方法1.熟悉序贯抽样检验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序贯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3.了解序贯抽样检验方案的使用4.了解连续抽样检验与跳批检验的思想与原理(二)计量抽样检验1.熟悉计量抽样检验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计量抽样方案的基本原理3.了解计量抽样方案的使用(三)监督抽样检验1.了解监督抽样的基本特点2.了解监督抽样的质量要求六、抽样检验的实施过程1.熟悉抽样检验的实施过程第四章统计过程控制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1.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含义2.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二、控制图原理1.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2.了解控制图的两种错误3.掌握常规控制图分类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1.熟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2.掌握控制图的判异准则3.掌握过程改进策略四、常规控制图的应用1.掌握一R图、一s图和P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了解X一Rs图、Me一R图、c图和u图的作图和应用。
五、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1.熟悉过程能力的定义2.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和Cpk的计算和评价3.了解过程性能指数的概念六、过程控制的实施1.熟悉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2.熟悉过程分析的基本步骤3.熟悉过程管理点的要求第五章可靠性基础知识一、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1.掌握可靠性、维修性与故障(失效)的概念与定义2.熟悉保障性、可用性与可信性的概念3.掌握可靠性的主要度量参数4.熟悉浴盆曲线5.了解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二、基本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技术1.了解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2.熟悉可靠性模型及串并联模型的计算3.熟悉可靠性预计和可靠性分配4.熟悉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5.了解故障树分析FTA6.熟悉维修性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三、可靠性试验1.掌握环境应力筛选2.了解可靠增长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3.熟悉可靠性测定试验4.了解可靠性鉴定试验四、可信性管理1.掌握可信性管理基本原则与可信性管理方法2.了解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3.了解可信性评审作用和方法第六章质量改进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二、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2.熟悉质量改进的每一步的内容3.熟悉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和PDCA循环的关系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1.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2.熟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管理3.了解质量改进的障碍4.熟悉持续开展质量改进的手段和方法四、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一)因果图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排列图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三)直方图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2.熟悉常见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3.掌握直方图与公差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出基本判断(四)头脑风暴法1.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用途2.了解头脑风暴法应用的三个阶段(五)树图1.了解树图的概念和作用2.熟悉树图的分类3.掌握绘制树图的步骤(六)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1.熟悉PDPC法的概念及特征2.掌握PDPC法的实施步骤3.熟悉PDPC法的用途(七)网络图1.了解网络图的概念、作用2.掌握网络图的构造以及网络图的绘制规则3.掌握网络图节点时间的计算方法(八)矩阵图1.熟悉矩阵图法的概念和类型2.熟悉矩阵图的用途(九)亲和图1.了解亲和图法的概念2.熟悉亲和图法的用途3.掌握亲和图的绘制步骤(十)流程图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2.熟悉流程图的应用程序3.掌握绘制流程图的方法(十一)水平对比法1.了解水平对比法的概念和用途2.掌握水平对比法的应用步骤五、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质量管理与QC小组活动1.掌握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QC小组活动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二)QC小组活动的启动1.掌握组建QC小组的原则2.熟悉QC小组的组建程序和注册登记(三)QC小组活动的推进1.熟悉QC小组长的职责和对QC小组长的要求2.掌握推进QC小组活动应作好的工作(四)QC小组活动在全企业的推广1.了解QC小组成果发表的作用2.熟悉组织成果发表的注意事项3.熟悉对QC小组的激励手段4.掌握对QC小组成果评价的方法和内容1.了解六西格玛质量的含义2.了解六西格玛质量的统计定义3.了解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关键角色与职能4.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5.掌握六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度量指标的计算(西格玛水平Z、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流通合格率)6.熟悉六西格玛的改进模式DMA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