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用)

合集下载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2.反复诵读并背诵,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自学导航一、词牌名虞美人: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虞美人,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二、走进作家李煜,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世称李后主。

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

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三、前人评价:1.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

”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2.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

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

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虞美人【备课组】:高一语文【主备人】:钟海英【审核人】:顾美娟【备课时间】:2010-5-23【教学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教学课时】:1课时【知识积累】〖关于词〗1、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2、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3、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

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4、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学术语为“片”或“阕”。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5、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关于李煜〗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

虞美人导学案附答案(原创)研究目标:1.鉴赏XXX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XXX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研究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XXX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研究时数:一课时一、课前预1、字音。

玉砌槛菊()XXX暮蔼憔悴绣闼熟谙雕阑玉砌()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XXX、五代、北宋初年XXX约艳丽XXX、XXX、XXXXXXXXX、XXX、XXX、│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XXXXXXXXX照│XXX前期XXX高唱│XXX、XXX南宋后期│哀感│XXX、XXX2、作者及配景引见XXX(937-978),字,南唐中主XXX第六子,史称。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庭糊口、男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XXX以亡国的沉痛,赋以自身豪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XXX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紧张的位置,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人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此的创作向前促进了一大步,扩展了词的表现领域。

XXX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搜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XXX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无非是表现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

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XXX开宝八年(975),XXX攻克金陵,XXX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XXX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三年后,XXX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XXX,不久,XXX便被毒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3.理解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导学内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之情。

【导学步骤】第一步:背景介绍在开始分析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的作者,杜牧。

杜牧是唐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杜牧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身处乱世之中的他经历了许多沧桑变故,这也为他的诗创造了丰富的素材和感慨。

第二步:整体理解让我们先通读一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了解整首诗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第三步:诗歌分析注:以下内容仅为支持理解,不需要在作文中出现标题。

第一节:描写春花诗中首先描绘了春花的美丽和短暂的存在。

通过生动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春花的绚烂和流逝,进而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思考。

第二节:描写秋月接着,诗人切换到描绘秋月的场景。

秋月同样象征着美好和消逝,通过对秋月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凸显了时光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第三节:抒发感慨最后一节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他深深地思考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不可持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充满了怀念和留恋之情。

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诗歌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的学习,我们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诗歌分析可以看出,杜牧通过描绘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的短暂存在,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并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之情。

这样的诗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也使其成为了杜牧的经典之作。

注:此文以课程教学思路为基础,可能在字数限制上稍有超出,但保证文章内容切题、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制作人虞美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的生平,理解个人生活遭遇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把握艺术形象,探究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词人,反复诵读词作,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共同探讨词的意境及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词人深切的情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知人论世李煜:字崇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

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开宝八年(975)南唐都城金陵被宋兵攻破,李煜被押解北上,软禁为囚。

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所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三、拓展阅读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译文:有多少憾恨呀,都在昨夜的梦魂中。

梦里的情景,好像又回到从前在皇室上苑游乐一样,车马奔驰,络绎不绝。

而繁花在春风中摇曳,明月在春风中映照,景象多么旖旎啊!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四、巩固诊断A层次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学习《虞美人》,掌握其词牌特点和基本结构,理解李煜作为南唐后主的历史背景与创作心境。

其次,品味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精妙词句,感受其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表达,领略李煜在词坛上的卓越成就。

再者,通过对《虞美人》的赏析,提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最后,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永恒价值。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虞美人》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_______朝代的著名词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

2. “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本指_______、_______等美好的事物。

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朱颜”指的是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对《虞美人》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过去欢乐自由的生活。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忧伤。

C. “雕栏玉砌应犹在”暗示了词人昔日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靡。

D. “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的绵长与深重。

2. 关于《虞美人》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B. 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C. 体现了词人对国家兴亡、身世浮沉的深沉思考。

D. 反映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

三、简答题1. 请分析《虞美人》中词人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比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三、全诗译文《虞美人》全诗译文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年年都有,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过往的多少事,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虞美人导学案1

虞美人导学案1

《虞美人》导学案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要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词的意境美,情韵美。

2. 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鉴赏诗词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欣赏古词,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再加以播放歌曲,使学生沉浸在忧伤的乐曲中,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教学设计:一、预习检测。

1、了解李煜和时代背景二、整体感知(一)问题:本词的情感核心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原因?(二)问题: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么样写“愁情”的?提示:从前六句中的三组对比入手。

明确答案:一次对比春花秋月————往事知多少(短暂无常)—----(永恒不变)实(现实)———虚(回忆)往事之叹,往事之哀,感慨万端。

二次对比小楼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永恒不变)————(短暂无常)实(现实)————虚(过去)亡国之痛,悲愁满胸。

三次对比雕栏玉砌————朱颜改(没变)————(人变)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悲痛之情铺天盖地。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写愁的千古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明确答案:用春水来比喻愁,•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之绵长。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将愁情化为绵延不尽的春水,喷薄而出,不可遏制。

四、赏析李煜的《浪淘沙》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

《虞美人》导学案主备者:高一语文科组使用者:高一学生学习目标: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难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一、走近李煜(知人论世)1、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他精书画,通音律,工诗文,尤以词著名,世称李后主。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2、写作背景: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从尊贵的皇帝变成被人羞辱的囚徒,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让他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了《虞美人》词,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宋太宗赐酒将他毒死了,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二、诵读课文、因声求气(把握节拍和韵脚)1、注意把握节奏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找出韵脚:韵脚:3、学生齐读课文三、合作探究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你认为全词情感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在哪里?明确:用意象:来体现。

2、李煜的“愁”有哪些?明确:3、作者是如何来写“愁”的?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本文运用的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设问、比喻、对比、夸张。

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3、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对比、联想、意境、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

例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可见绝望悲苦之极。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资料助读(一)【知人】“千古词帝”——李煜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李煜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

宋开宝八年(975),宋军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两年后去世。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闲愁,风情绮丽,婉转缠绵。

后期诗词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二)【论世】故国难忘,一曲夺命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

三年后,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生日七月初七晚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年仅41岁。

二.整体感知这首词中,作者吟咏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 。

全词脉络如下:三.要点导学【要点一:把握内容,归纳主旨】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应犹在又东风往事知多少⎩⎪⎨⎪⎧ 不堪回首只是朱颜改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二:梳理思路,鉴赏表现手法】1.《虞美人》前六句在章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评析。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四.小结:直抒胸臆,比喻贴切生动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词人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出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教学文案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教学文案

虞美人【学习目标】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重点难点】品味诗歌意象意境。

【学法指导】1.“思、疑、释、练”课堂模式。

2.探究法,合作法,诵读法,背诵法。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词词是韵文文体之一,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极盛于宋。

词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所以又被称为曲词、曲子词、乐府、歌曲、乐章、琴趣等;后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被称作诗余;因其句式长短不齐,故也称长短句。

由于词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属于某种词调。

每种词调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常见的词牌名有:满江红、摸鱼儿、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扬州慢、声声慢、浣溪沙、苏幕遮、菩萨蛮、念奴娇、虞美人、浪淘沙、如梦令、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词调中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学术语为“片”或“阕”。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2.走近作者——李煜(1)失败的君王: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世称其为李后主。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

虞美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虞美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掌握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

3. 了解虞美人在历史中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

二、导学内容1. 虞美人的基本信息虞美人,学名为罂粟科虞美人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

其花朵呈现鲜艳的红色或粉色,花瓣薄而脆弱,花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

虞美人又被称为“东方玫瑰”,是传统园艺中备受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

2. 虞美人的特点虞美人是一种生长较快的多年生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植株高度较低,一般在30-60厘米之间。

- 叶片呈羽状复叶,绿色且较为细长。

- 花朵较大,花瓣呈现红色或粉色,花形美丽。

- 花期较短,一般在春季和夏季持续几周。

3. 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虞美人作为观赏植物,需要一定的栽培和养护技巧:- 生态环境: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寒性较强,但在高温季节需要避免暴晒。

- 土壤要求:喜欢肥沃、疏松、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最适宜。

- 浇水管理:夏季高温期间要保持良好的湿润,但避免水渍过多,以免引发病害。

- 施肥注意:虞美人生长期需要适当的施肥,但过量施肥容易导致植株过旺而减少花朵数量。

- 疾病防治:注意预防虞美人的常见病虫害,如蚜虫、黑斑病等,可以采用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4. 虞美人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虞美人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象征美丽:虞美人的花朵美丽绚丽,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并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象征烈士:虞美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虞姬以自焚抗争为国家作出牺牲并成为烈士,因此虞美人也被赋予了英勇的象征意义。

- 象征爱情和悲剧:虞美人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象征爱情和悲剧的形象,其美丽而短暂的花期正好符合了这种悲剧性的象征。

三、导学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虞美人的基本信息和特点,掌握了虞美人的栽培与养护技巧,并了解了虞美人在历史中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含义。

虞美人导学案导学案含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导学案含答案

《虞美人》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2.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学习难点结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诗海拾贝】《思帝乡》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夏日游,杨花飞絮缀满头。

年少轻狂,任意不知羞。

为比花容,一身罗裳玉搔首。

休言愁!秋日游,落英缤纷花满头。

儿郎情深,依依双泪流,恨离愁。

不忍别,待到山崩水断流!冬日游,似水云雪落满头。

莫是谁家少年不知愁。

纵无心,跌入云泥,相看笑不休!春天的时候这个少女出门看到一个美男子,然后一见钟情,认为只要自己能嫁给这个人,哪怕是最后被休弃也心甘情愿;夏天的时候和少女和少年已经在一起了,两个人耳鬓厮磨,浓情蜜意,穿的花枝招展,到处晒幸福,一点都不知收敛,一点愁绪都没有;秋天这个少年和少女要分别了,两个人感情很深,泪流满面,不想分别,希望如果要分别,也是等到山崩水断流了;冬天的时候,就只剩少女一个人了,她愁肠满结,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愁大,要是哪个现在笑话她皱着眉头的样子,哪怕是无心的,等到那个嘲笑的人也有烦恼忧愁的时候,自己一定不吝啬嘲笑,笑个不停。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时年25岁,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经是宋过的属国,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在宋都汴梁过了约三年的囚居生活。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用).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用).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虞美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词的文体知识。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4、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教学难点]1、通过对比,探讨积极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史称李后主。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 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开宝八年(975,城破被俘,押赴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

前期与大、小周后感情甚笃,生活奢靡,常形之于吟咏。

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作题材狭窄,主要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题遗山诗》〔清〕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些后期词作,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2、词的基本知识“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虞美人》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虞美人》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涉江采芙蓉》《虞美人》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第周【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熟记通假字,理解诗歌含意,并熟练背诵。

2.掌握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3.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自主学习】1、词语解释。

(1)远道:(2)遗:(3)应犹:(4)朱颜改:(5) 砌:2、翻译。

(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道远。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合作学习】1.《涉江采芙蓉》“同心”为何“离居”,诗人想借以表达何种情感?【合作探究】1.《涉江采芙蓉》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我的疑问】正答率书写等级批改日期A B C A B C 9 月日虞美人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词语解释。

(1)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2)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3)应犹:一作“依然”。

(4)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2、翻译。

(1)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思念的人儿在远方。

(2)感情深厚却相隔在两地,愁苦忧伤直至终老。

(3)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4)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合作学习】1.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

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的忧伤。

【合作探究】1.“芙蓉”的别名有:荷花、莲花、菡萏、芙蕖、君子花、凌波仙子、水波仙子、六月春、中国莲、玉环、玉芝等。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荷花当做是圣洁之花,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

它的特点:香气清幽、品质高洁。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虞美人》导学案(学生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李煜词风的转变。

2、体悟本词的情感,赏析本词运用的手法。

【问题情境】1、李煜简介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

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从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中走了出来。

契丹,它求过了。

佛,他拜过了,他仍逃脱不了亡国的命运。

他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但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在他过完41虽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制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此曲触怒了宋太宗,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2、诵读诗歌、背诵【我的疑问】备注第1页共4页【自主探究】1、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手法:2、作者是如何表现愁情的?(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手法:(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在往事之叹中,其实暗含着今昔(手法)(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品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蕴含的情感。

手法:备注第2页共4页【课堂检测】默写全词【回标反馈】备注第3页共4页【巩固练习】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文章的词眼: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体现的?3、赏析“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句运用的手法。

4、“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
《虞美人》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词的文体知识。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4、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探讨积极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史称李后主。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 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开宝八年(975),城破被俘,押赴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

前期与大、小周后感情甚笃,生活奢靡,常形之于吟咏。

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作题材狭窄,主要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

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题遗山诗》〔清〕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些后期词作,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2、词的基本知识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

3、写作背景:
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首都今陵(今南京),他被俘北上,囚居汴京(今河南开封)三年,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毒死。

《虞美人》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的前夕,是他的代表作。

4、读:读出幽怨、无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唱:唱出悲伤、悔恨
6、词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合作探究:
1、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 具体指什么?
2、名句欣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请同学们赏析这一名句。

课堂作业:
回忆并写出与“愁”有关的名言名句。

学习反思: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的学习效率如何?本节课我还有哪些没学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