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水文地质题库3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d8183edd88d0d233d46ad8.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和。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观1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图4-1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地质水文专业知识范文
![地质水文专业知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1b221783c4bb4cf7ecd1df.png)
水文地质专业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以(施工设计图、规程、开工通知单)为依据,开工通知单要求提前三天发给测量人员,对于没有书面依据的测量工作,测量工有权拒绝执行。
2、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
每站观测顺序均为:(后——前——前——后)。
3、两井贯通和一井内(3000)米以上贯通测量工程应有设计、审批和总结,贯通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4、贯通透巷、停掘停采线及相邻巷道通知单应提前:岩巷(20-40)米,煤巷(30-60)米,快速掘进(50-100)米,突出煤层煤巷掘进(60-80)米发送到分管领导、施工单位及生产技术、安全、调度、通风等单位。
5、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应每隔(60-200)米延长一次,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每(30-90)米延长一次。
6、三角高程测量时,仪器高和觇标高应用钢尺量(两)次,其互差不得大于( 5mm )。
7、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
8、“三下”开采包括(建筑物下开采、水体下开采、铁路下开采)9、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要(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要(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要 (由高级到低级)10、在布设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时,一般每隔(1.5-2.0)km应加测陀螺定向边。
11、地质"三书"是指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12、地质预报要有文字和图纸,应做到季有季报,年有年报。
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措施)等。
13、地质构造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是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单斜构造)。
14、根据皱曲中岩石弯曲的朝向,皱曲分为(向斜)和(背斜)两种基本形态。
15、断层的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16、地质记录簿中所描述的地质观测资料,必须在上井( 2 )天内整理完毕,并编绘处正式的井巷素描图或素描卡片。
17、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52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e.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5aea6515a8102d277a22f2f.png)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绪言1.水文地质勘查?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种:、、、、和。
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1.水文地质测绘?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832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3.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理工大题库
![水文地质学基础理工大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41bfed8240c844769eaee8f.png)
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孔隙度:松散岩土中,某一体积岩土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2、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3、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4、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5、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6、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7、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8、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9、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二、填空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岩体空隙可分为松散岩土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
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通常以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7、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大小与多少。
8、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
三、问答题1、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2、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
(新)地质水文工试题库(发送各矿)
![(新)地质水文工试题库(发送各矿)](https://img.taocdn.com/s3/m/37f77cc0b4daa58da1114ac6.png)
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地质、水文工理论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增温带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温度升高的度数称地温梯度。
2、裂隙水的类型可分为成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
3、一幅正规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
4、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5、地下水按含水岩层空隙的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岩层的产状要素分别是走向、倾向、倾角。
7、褶曲的根本形式可分为向斜和背斜两种。
8、溶洞的发育和溶洞塌陷是形成陷落柱的根本原因。
9、地下水的存在形式主要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等几种形式存在于岩石空隙中。
10、根据层理的形态,通常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11、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
12、断层几何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煤交线、断距。
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
13、根据回采后工作面上面岩层的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_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即通常所说的“三带〞。
14、根据煤层开采技术特点,可将煤层厚度分为三级,薄煤层≤ 1.30 米、中厚煤层 1.31~3.50 米和厚煤层> 3.50 米。
15、按煤炭资源回收率标准要求,采区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 85 %,中厚煤层不低于 80 %,厚煤层不低于 75 %。
16、储量计算时以吨为单位,汇总时以万吨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17、实际测得某倾斜巷道长,巷道的倾角为30°,该巷道绘制在1:2000图纸上的长度为54.28 mm。
18、陷落柱的根本形态分为陷落柱的平面形态、陷落柱的剖面形态、陷落柱的高度、陷落柱的中心轴。
19、碎屑岩类分为:砾岩、〔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火山角砾岩。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af3f6476c66137ee0619c2.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服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暗室逢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收复失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是多少第十一章裂隙水 (42)三分法第十二章岩溶水·····················································45we 福娃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3.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5.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6.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水文地质题库
![水文地质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f0621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e.png)
一、填空题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9、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5Mpa/m.10、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12、矿井涌水量常用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水仓水位观测法及水泵有效功率法。
1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硏究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17、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18、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19、绝对湿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22、水系的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23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4、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水文地质学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afa6a0912a216147929a7.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文交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4、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海陆内部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太阳辐射和重力水循环是水文循环的一对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水循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净化。
东大14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东大14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cf52fdd36a32d73758124.png)
14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 沉积物的特征包括:()
A. 沉积物的类型。
B. 沉积物的空间几何形态。
C.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
D. 以上综合。
正确答案:D
2. 对岩溶发育正确的描述是:()
A. 可溶岩中都可以发育岩溶。
B. 可溶岩中的水要具备侵蚀能力,水是否流动并不重要。
C. 只要水可以在可溶岩中流动,就可以发育岩溶。
D.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可溶岩层要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正确答案:D
3. 有关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一个地区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总是保持其总的收支平衡,即地下水均衡。
B. 较短时期内,气候波动使地下水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表现为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地下水动态。
C. 均衡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内在原因。
D. 动态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
正确答案:A
4. 关于地下水含水系统的正确表述是:()
A. 自然界的含水系统类型基本一致。
B. 含水系统内部不存在隔水层。
C. 同一个含水岩层由于构造原因也可以构成一个以上的含水系统。
D. 同一含水系统中,各部分的水力联系程度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C
5. 达西定律的得出是在那一年?()
A. 1897
B. 1856
C. 1925
D. 1913
正确答案:B
二,判断题
1. 水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
A. 错误。
水文地质试题及答案 三
![水文地质试题及答案 三](https://img.taocdn.com/s3/m/cfeab112e87101f69e3195c1.png)
水文地质试题及答案三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5790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2.png)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fa27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1.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 水的物理性质B.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C.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D.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A. 降水B. 河流C. 湖泊D. 工业废水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地下水流动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土壤类型C. 地表植被D. 地下水位4. 地下水的开采应遵循______原则。
A. 持续开采B. 保护性开采C. 随意开采D. 高强度开采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其所处的岩石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采使用。
(对/错)2.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和开采等因素有关。
(对/错)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岩石的矿物成分决定。
(对/错)4.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一旦发生很难治理。
(对/错)5.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
2. 描述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 讨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5. 提出几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五、论述题1. 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的策略。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判断题空的为正确1.煤层是一种沉积岩。
()2.岩层两个层面间更细微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
()3.层面结构可以反映沉积岩的沉积环境。
()4.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解形成溶洞。
()5.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6.厚度在3m以上的煤层称为厚煤层。
(×)(厚度为3.5m及以上)7.倾角大于45°的煤层称为急倾斜煤层。
()8.裂隙是断裂而两侧岩层(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9.褶曲轴部或转折端通常变形强烈,煤岩层破碎、裂隙发育、强度降低,是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
()10.向斜轴部附近肯定不会发生冒顶事故。
(×)11.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或是褶曲的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12.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13.在褶曲构造中,大的褶曲构造只是使煤层倾角发生变化,对工作面顶板压力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14.在褶曲构造中,向斜轴部的残存应力要比背斜轴部的大,因此,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向斜轴部是瓦斯突出的危险区。
()15.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16.储量一定,井型越大,服务年限越长。
(×)(短)17.井型不是矿井实际生产能力。
()18.底板等高线由里向外标高降低的为构造盆地。
(×)19.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变化,表明煤层构造发生变化。
()20.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称为正断层。
(×)21.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或近于一致的称为走向断层。
()22.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位。
()23.构造变动强烈的急倾斜煤岩层,内部结构往往破碎,整体强度较低,岩体侧压大于垂直压力,工作面易出现坍塌滑移,片帮冒顶,稳定性较差。
()24.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的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
()25.所有的煤层都有伪顶。
(×)26.采煤工作面与顶板主要裂隙面互相平行时工作面不易垮落。
(×)27.一般采煤工作面应与主要裂隙的走向成20°~40°的夹角,以便减少片帮事故。
()28.煤矿在正常生产中突然发生的涌水现象称为矿井突水。
()29.采掘工作面接近相邻矿井,预测前方无水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探水。
(×)30.矿井防治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防治地表水或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
()31.井下出现水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近,必须立即发出警报。
()32.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33.煤矿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这一原则。
()34.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包括煤层直接顶板和各煤层采动诱发的综合导水裂隙带范围内所有的含水层。
()35.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36.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而波及到水源所致。
()37.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38.安装钻机探水前,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213.煤系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安全措施。
()39.井简开凿到底后,井底附近必须设置具有一定能力的临时排水设施,保证临时变电所、临时水仓形成之前的施工安全。
()40.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采取措施后,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41.带压开采主要是针对底板存在较强承压充水含水层的煤层。
()42.位于矿区或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往往可以成为矿井充水的重要水源。
()43.在降水量大的地区,矿井充水往往较弱。
(×)44.地面防治水是煤矿防治水的第一道防线。
()45.井口和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旱5地历年的最高洪水水位。
()46.井下防水闸门不必采用定型设计。
(×)47.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抽查。
(×)48.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煤壁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反而升高。
()49.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矿井防治水的基础工作。
()50.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沟渠等地表水;不会造成煤矿井下水害。
(×)51.透水预兆中,顶板“挂汗”多呈尖形水珠,有“承压欲滴”之势。
()52.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不必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53.由于积水的渗透,煤层会变得发潮、发暗、无光泽,如果剥去一层煤层没有发潮现象,则是透水预兆。
(×)54.采掘工作面需要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制定安全措施后,不必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55.矿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相差特大的矿井,对排水能力、水仓容量不必编制专门设计。
(×)56.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
()57.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58.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59.冲积层水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
()60.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兆。
()61.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62.煤矿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与采掘现场无关。
(×)63.突水发生后,水量的估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64.矿床充水的基本条件可分为天然充水条件和人为充水条件两大类。
()65.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三带”发育高度。
()66.防水闸门硐室前后两端,应分别砌筑不小于3m的混凝土护碹。
(×)67.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工作水泵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68.立井基岩段施工单层涌水量小于10m3/h的含水层段,应强行穿过。
()二、单选题1.沉积岩最明显的特征是(C)。
A.颜色B.结核C.层状结构D.节理2.页岩属沉积岩中的(B)A.碎屑岩类B.黏土岩类C.生物化学岩D.化学岩3.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升高方向,则为(B)。
A.背斜B.向斜C.单斜4.地下开采时,中厚煤层的厚度为(B)m。
A.15~30B.13~35C.20~45D.30~505.采区布置时,工作面最好与主要裂隙方向(C)。
A.平行B.正交C.斜交6.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是(A)。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7.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B)。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8.井田内某点的地理坐标是由(C)来确定的。
A.经度B.纬度C.经度和纬度9.等高线间距大致相等,表明煤岩层的(B)。
A.走向稳定B.倾角接近一致C.单斜构造10.褶曲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C)。
A.水平B.中断C.弯曲11.井上下对照图以(A)为底图。
A.地形图B.等高线图C.平面图12生产能力为15Mt/a的矿井是(A)。
A.大型矿井B.中型矿井C.小型矿井13.一般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温度会(A)。
A.升高B.不变C.降低14.(C)可以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条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
A.采掘工程平面图B.井上下对照图C.煤层底板等高线图D.通风系统图15.(B)是断层的走向与煤(岩)层的走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断层。
A.倾向断层B.走向断层C.斜交断层D.逆掩断层16断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的(B)。
A.倾向线B.走向线C.倾角D.倾向。
17.节理在地质上又称为(C)。
A.层理B.断层C.裂隙D.褶皱18.断层面与断层的上盘(或下盘)煤层的交线称为(D)。
A.断层线B.断盘C.断距D.断煤交线19.断层的倾角表明了断层的(C)。
A.倾向B.走向C.倾斜程度D.方位20.当煤层水平掘进巷道遇断层后,一般的处理方法是(A)。
A.改变掘进坡度B.停止掘进C.改变掘进方向D.不改变掘进坡度21.采煤工作面遇倾向或斜交断层时,如断层落差不大,则可用(A)进行回采。
A.平推的方法B.重新开切眼的方法C.挑顶的方法D.卧底的方法22.人们一般认为陷落柱是由于(A)原因而形成的。
A.岩溶塌陷B.地震C.煤矿开采D.地壳运动23.煤系(B)可以说明井田内煤层的层数、厚度、层间距、标志层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含水性等主要特征。
A.底板等高线图B.综合柱状图C.井上下对照图D.地质地形图24.煤层底面与一系列等距离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称为煤层的(A)。
A.底板等高线图B.顶板等高线图C.地形图D.地质地形图25.对于泥质类软岩,遇水后会出现泥化、崩解、膨胀、碎裂等现象,从而造成围岩产生(A)。
A.很大的塑性变形B.破断C.整体垮落26.《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条规定,井口和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A的最高洪水位。
A.历年B.百年一遇C.五十年一遇27.凡影响煤矿生产、威胁矿井安全和使煤矿井下(C)被淹没的矿井水称为矿井水害。
A.局部B.全部C.局部或全部28.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渗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采煤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A)。
A.矿井水B.矿井突水C.矿井水害29.《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第规定,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B)h的正常涌水量。
A.4B.8C.1630.《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老窑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在(B)上。
A.井上下对照图B.采掘工程平面图C.通风系统图3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矿井(A)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
A.每月B.每季度C.每年32.《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防况,并向(C)报告。
A.总工程师B.矿长C.矿调度室3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防治水应坚持“有疑必深”,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探放水井有防探水钻孔设计及(C)。
A.作业标准B.防水措施C.技术措施34.《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A),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A.矿调度室B.矿长C.生产科35.《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的采掘工作,应在排除积水以后进行;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必须编制设计,由(B)审批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