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论述题

合集下载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公共物品

预算外资金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国债负担率

纵向财政缺口

扩张性财政政策

二、简述题:三题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理论依据;

2.简述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简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

三、论述题:两题选一题,每题30分

1.根据瓦格纳法则的原理,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特殊性;

2.论述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和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的改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人类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从商品和服务需要的主体来看,有的是各社会成员的个人的需要,有的则不是某个个别人的需要,而是一种集体的社会性的共同需要;从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渠道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的主渠道是市场,即凡是市场上有的东西人们可以到商店里购买;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有些商品和服务市场不能提供,或不适于由市场提供,则必须由政府系统通过本身的特殊运行机制来提供;因此,人类社会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公共物品在技术上不易排除众多的收益者;其次,有些公共物品技术上不易排除他性原则,但是排他性实施的代价太高,远远超出了排他后的益处;由于存在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便车者”,导致其补偿的不足,从而使之供给出现不足;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再增加一个消费者时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在公共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公共品多分给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是零;在公共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中,非排他性是公共品的基本属性,而且非竞争是由公共品的自身的因素决定,而排他性则

财政学A试题答案

财政学A试题答案

。。。。。。。。。。。。装。。。。。。。。。。。。。。。。。。。。。。。。。。。。。。订。。。。。。。。。。。。。。。。。。。。。。。。。线。。。。。。。。。。。。。。。。。

~ 年第~学期 财政学试卷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分)一般只能由政府或国家财政来解决(3分)。

2公共物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2分)不会导致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3分)。

3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2分)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3分)

4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费这种物品,(2分)而是期待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3分)

5瓦格纳法则: 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2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 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3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财政支出按不同标准所进行的分类?

2、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3、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4、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6、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1、财政支出按不同标准所进行的分类?

按财政功能分类

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2分)

按支出用途分类

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少量的补偿性支出。(2分)

财政学试题及参考

财政学试题及参考

第 1 页 (共 1 页)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 名

学 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22学年上学期

《财政学》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题分

30 40 30 得分

考试说明:

1、大作业试题公布时间:2022年4月22日;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22春期末考试答题纸》(个人专属答题纸)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整齐;

4、拍照要求完整、清晰,一张图片对应一张个人专属答题纸(A4纸),正确上传。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2、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税制深化改革的借鉴意义。

2、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

三、分析题(30分)

下列图示反映了一个什么原理?试解释其内容;并据此说明此原理对中国的税制改革有什么样的启示。

财政学

一、简答

1、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竞争性意味着: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最大利润,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花费成本太大。因此,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财政学试卷1

一、填空题(共10空,每题1分,共10分)

1、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分配,一

是一般性分配;二是权力分配。

2、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公共需求

和私人需求。

3、衡量收入差异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4、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是一种互补互替

和互动的关系。

5、从理论上说,公共收费主要是针对准公共商

品的私人受益部分征收的费用;而混

合商品中效益外溢部分的成本则主要通过税

收来弥补。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社会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

入是 B、国有资产收益

3、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A.边际

转换率相等。

4、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

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

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B、收入型

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A、分类所得税制

6、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是B.税收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7、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

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 C.部分基金式

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C、税收

9、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C、宏观

税收负担率

10、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偿还公债的基本手段

是 D.借新债还旧债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现象的有 A.税收

C.行政性收费 E.国债

2、无偿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

A、税收收入 C、罚没收入

3、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 B.教育 D.社会保障

4、私人需求的特点有

A.受益的内在性

B.可以划分层次

考研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财政学试题及答案考研财政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资源配置

B. 收入分配

C. 经济稳定

D. 政府预算

答案:A

2.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主要内容?()

A. 税收分配

B. 支出责任

C. 转移支付

D. 货币政策

答案:D

3.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地方政府的主要优势在于()

A. 规模经济

B. 信息优势

C. 财政收入

D. 政策统一

答案:B

4. 增值税是一种()

A. 直接税

B. 间接税

C. 财产税

D. 所得税

答案:B

5. 在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会导致()

A. 总需求增加

B. 总供给增加

C. 通货膨胀

D. 经济衰退

答案:A

6. 政府债务的增加可能会导致()

A. 私人投资增加

B. 利率下降

C. 财政赤字

D. 挤出效应

答案:D

7. 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支出的范畴?()

A. 国防支出

B. 教育支出

C. 企业补贴

D. 股票投资

答案:D

8.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不包括()

A. 税收

B. 社会保障

C. 政府购买

D. 转移支付

答案:C

9. 根据拉弗曲线,税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税收收入会()

A. 持续增加

B. 持续减少

C. 先增加后减少

D. 保持不变

答案:C

10. 财政赤字是指()

A. 政府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

B. 政府债务总额

C. 政府财政收入总额

D. 政府财政支出总额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下列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 政府支出

B. 政府债务

C. 税收政策

D. 货币政策

答案:A, B, C

12.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包括()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第⼀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简答题与论述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1)垄断。当⼀个⾏业被⼀个企业或⼏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价格,使价格⾼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竞争性市场的⽣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者与消费者的⽣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为,掌握信息本⾝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

(4)收⼊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激烈的竞争不可能⾃发地解决收⼊分配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是⽭盾的统⼀,效率是前提,⾸先是把“蛋糕”做⼤,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差距过⼤,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效率。

很好-财政学试题

很好-财政学试题

很好财政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 )

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A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3、增值税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税率档次少

B、课征普遍

C、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

D、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4、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拉弗曲线"讨论的是( D )问题

A、收入不公

B、税负转嫁

C、最优税率

D、经济波动

5、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 A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6,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 D )

A、紧缩政策

B、扩张政策

C、结构调节政策

D、赤字政策

7、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支出中的( D )支出将急剧增长

A、国防

B、政府投资

C、行政管理

D、教育、保健及福利

8、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消费性支出的包括( C )

A、挖潜改造支出

B、财政贴息

C、行政管理费

D、支农支出

9、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 A )

A、国防费

B、债务支出

C、价格补贴

D、税式支出

10、公共物品具有( B )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分散性

D、集中供应性

1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 C )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C、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D、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12、我国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 D )

A、加速经济建设

B、调节货币供给量

C、抑制社会消费

D、弥补财政赤字

13、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腾飞,应选择( C )的税收制度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

1、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收⼊分配职能。

收⼊分配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定时期内所创造出的国民收⼊,按⼀定的⽅式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之间进⾏的分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分配的起始阶段客观上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即各种要素收⼊的多少以要素投⼊为依据,由市场供求形成的要素价格所决定。但市场要素分配难以实现社会公平,还需要以财政为主导的收⼊再分配。财政实现收⼊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线和范围。(2)规范⼯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分配的主要⼿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平;通过个⼈所得税调节个⼈的劳动收⼊和⾮劳动收⼊,使之维持在⼀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形成的级差收⼊;(4)加强和完善转移性⽀出,如社会保障⽀出、救济⾦、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活⽔平和福利⽔平。

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1)充当经济运⾏的“内在稳定器”作⽤;(2)缩⼩收⼊差距,实现收⼊分配的社会公(3)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逆向选择问题;(4)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免费搭车问题(5)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系统性风险问题(6)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有⽬的在分配问题;

3.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1)财政平衡是⼀个预算年度政府财政收⽀对等关系;(2)对财政平衡不能绝对化理解(3)在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中,追求动态平衡。(4)在局部平衡和全局平衡中,应追求全局平衡。(5)考虑财政不同层次的平衡问题(6)防⽌出现虚假平衡。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里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二、简答题与论述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习题集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 )

A.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B.人类生存需要和人类发展需要

C.生活需要和建设需要D.政府需要和企业需要

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的基本职责

A.政府B.企业C.市场D.社会团体

3.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

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排他性和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 ) A.排他性B.分割性C.市场性D.社会性

5.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即其边际成本(),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确定

6.()是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A.收费B.税收C.罚款D.公债

7.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是()

A.垄断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D.产品供不应求

二、判断题

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是指全社会私人个别需要的数量集合。

2.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3.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5.社会公共需要无法通过市场满足,必须由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来满足。

6.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必须与之等价交换。

7.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的时候,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8.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9.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财政学题库带答案

财政学题库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测验题

1.[单选题]下列关于地方财政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物质基础。

B.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保障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C.地方财政是实现平均主义分配目标的重要手段。

D.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促进地区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手段。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下列国家中属于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的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瑞典

我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下列国家中属于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我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我国的地方政府级次为:()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5.[多选题]我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在单一制国家中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B.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和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政府制度从两个方面体现出“双重从属性”的特点。

D.强调中央集权。

E.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体现直接民主的特点。我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6.[多选题]地方财政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一级事权

B.一级财权

C.一级财力

D.一级预算

E.一级债务

我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7.[判断题]从大多数国家情况来看,首先产生的是地方政府。

我的答案:错

正确答案:错

8.[判断题]根据本课程对地方政府的界定,省级政府不属于地方政府。

我的答案:错

正确答案:错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陈共《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陈共《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人大《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第一章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有氛围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往往导致循环投票并且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灵。

寻租行为: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二、简述题:

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财政学试卷1

一、填空题(共10空,每题1分,共10分)

1、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分配,一

是一般性分配;二是权力分配。

2、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公共需求

和私人需求。

3、衡量收入差异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4、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是一种互补互替

和互动的关系。

5、从理论上说,公共收费主要是针对准公共商品的私人受益部分征收的费用;而混

合商品中效益外溢部分的成本则主要通过税

收来弥补。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社会

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

入是B、国有资产收益

3、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A.边际转换率相等。

4、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牢固资产当期折旧部

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B、收入型

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A、分类所得税制

6、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是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7、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

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C.部分基金式

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税收

9、税收占国民出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C、宏观税收负担率

10、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偿还公债的基本手段是D.借新债还旧债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征象的有A.税收

C.行政性收费E.国债

A、税收收入C、罚充公入

3、下列属于混合商品的是( B.教育D.社会保障

4、私人需求的特点有

A.受益的内在性

B.可以划分条理

C.

需求的分散性E.首要通过出产和购买私人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论述题

一、简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答: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实现优化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实现稳定与发展智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二、论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答:1.经济性因素:国家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波动等。

2.政治性因素: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与环境保护压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分工的复杂

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论述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社会产品越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越高。二者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财政反复强调的原理就是经济决定财政。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不可能有充裕的财源。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指通过分配机制的调节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一国的分配制度又是集权还是分权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而言,政治体制倾向于集权的,其收入规模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由于一定量的财政收入,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价格变动会引起GDP分配的变化,进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四、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

答:1.受益原则。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显然,这一原则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换”的法则,即各社会成员以纳税形式来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有些情形,受益原则可以直接应用,如对桥梁和公路征收燃油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征收社会保障税等;有些情形,由于享用程度不可分解,受益原则则不适用,如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2,能力原则。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按各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分摊,收入高的人多分摊,收入低的人少分摊,显然,这一原则具有收入再分配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能力原则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支付能力的标准,也就是按什么标准来度量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关于度量标准,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之分,客观说主张按个人的所得、财产和消费支出为标准,主观说主张以在享用公共物品时个人感受到的牺牲程度为标准。纵观世界各国税制,实际上都是以客观标准作为度量支付能力的标准,主观说难以度量,会演变为人为的标准,难以付诸实施。

五、简述税收的效率原则

答: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应趋利避,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有丰裕的税源。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涉及“税收中性”问题。所谓税收中性,简单地说,是指在征税过程中不应或尽量减少对纳税人带来应纳税款之外的超额负担。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是税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又称为税收的制度原则。税收费用的最小化,是指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双方的征纳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确实简化原则,其中的“确定”是指税制对纳税人、课征对象、税目、税率以及征管法上做出明确而清晰的规定。其实,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既是税收的制度原则,也是税收的效率原则。这个原则不仅使纳税人可以减少纳税费用,也使税务部门可以减少征税成本,也就是提高税收效率。

六、简述税收的公平效率原则

答: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税收公平与否往往是检验税制和税收政策好坏的标准。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所谓普遍征税,通常是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所谓平等征税,通常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税收公平是以该社会的社会公平观和经济公平观为基础和前提的。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这里的效率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讲,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七、论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答:1.商品课税(间接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直接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

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垄断性商品征税容易转嫁,竞争性商品征税难以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与不同组合

1.必要性。(1)首先由二者密切的内在联系决定,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财政

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调控对象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作用

机制不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二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

的作用不同。

2.不同组合。

(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但是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九、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措施、建议

1.明确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

2.明确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

3.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4.在省级以下地方间推行分税制改革;

5.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