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财政学是研究()的学科。
A. 国家经济政策B. 企业财务决策C. 个人理财规划D. 政府收支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答案:D2.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减少企业税收负担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C3.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A. 税收B. 债务C. 社会保障缴费D. 国有企业利润答案:C4. 政府预算赤字意味着()。
A. 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B. 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C. 政府收支平衡D. 政府债务减少答案:A5.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政府支出B. 减少税收负担C. 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D. 促进国际贸易答案:C二、填空题1. 财政学中的“三驾马车”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税收、支出、债务2. 财政政策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3. 政府通过______和______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4. 在财政学中,______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法取得收入和支出的计划和计划执行过程。
答案:预算5. 财政分权是指______和______在财政收支管理上的权力划分。
答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三、简答题1. 简述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答案: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整收支的策略。
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可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在经济过热期,政府可能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和增税来抑制总需求,以控制通货膨胀。
2. 阐述税收的基本功能。
答案:税收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而从居民和企业中获取的强制性支付。
税收的基本功能包括:一是为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收入,以支持公共服务和福利的提供;二是通过调整税率和税种,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利用税收的再分配功能,通过累进税率等方式,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精心整理财政学试题下面附答案(可编辑)

精心整理财政学试题下面附答案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A.社会消费支出B.投资性支出C.救济支出D.财政补贴2、扩大再生产是指()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3、国债最早产生于()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A.增量预算B.零基预算C.复式预算D.单式预算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B.第一次产业革命C.第二次产业革命D.20世纪30年代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A.预算赤字B.决算赤字C.公共赤字D.赤字政策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A.政府B.市场C.企业D.国有企业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A.接受捐赠B.行政收费C.强制征税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二、多项选择题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A.中央预算B.地方预算C.中长期预算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A.纯公共物品B.大众物品C.混合物品D.剩余物品E.计划物品3、国债属于()A.财政范畴B.税收范畴C.信用范畴D.财务范畴E.流通范畴4、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A.文教科卫事业费B.行政国防费C.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D.社会保障费用E.财政补贴5、转移性支出包括()A.固定资产投资B.社会保障支出C.行政事业支出D.财政补贴支出E.捐赠支出6、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A.税收收入B.国债收入C.企业收入D.规费收入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7、税收的特征是()A.强制性B.公平性C.无偿性D.固定性E.简便性8、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关税E.财产税三、名词解释1.转移性支出2.生产型增值税3.债务依存度4.赤字政策5.二部定价法四、简述题1.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第一类混合物品应采取怎样的提供方式?2.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

1、为什么会产生外部性?答:外部性是在相会作用的经济单位中,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对其经济单位的影响,而该单位又没有根据这种影响而从其他单位中获得报酬或向其他单位支付赔偿。
外部收益或损耗是不纳入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的,从而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
这种外部性有正负两种效用,是市场失效的反映,靠市场调节是无法克服的,就要求政府干预,其目的是要使外部化了的企业成本内部化,由企业自己承担造成的外部化成本。
2、政府主要在哪些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答:一是弥补市场不完全的缺陷,包括市场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市场不完备以及不完全信息问题;二是提供市场制度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供应过程,以税收为消费公共产品的代价,克服市场难以解决的搭便车问题;三是克服市场制度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其目的是要使外部化的企业成本内部化,由企业自己承担造成的外部化成本。
3、简述政府采购的原则。
答:政府采购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即市场信息要公开,采购市场的透明度要高。
二是公平原则,即所有商品生产者在竞标过程中,应当机会均等,待遇相同。
三是公正原则,即政府采购部门在采购管理和交易事务处理上,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给予公正的待遇。
四是诚实信用原则,即政府采购的供应双方都应信守承诺。
4、财政补贴的特征。
答:一是政策性,即财政补贴是依据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制定的,其出台具有政策性。
二是灵活性,即国家应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对财政补贴进行修正和调整。
三是时效性,即财政补贴应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调整。
5、社会保障的含义与构成。
答:所罚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城乡居民在年老、疾病、待业、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以集中或分散的方式,提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包括两部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6、简述税收财政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税收财政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1、保证财政收入的充裕和完整;2、保证财政收入的可靠性;3、财政收入的确立与便利。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第⼀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简答题与论述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个⾏业被⼀个企业或⼏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价格,使价格⾼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者与消费者的⽣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为,掌握信息本⾝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
(4)收⼊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激烈的竞争不可能⾃发地解决收⼊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盾的统⼀,效率是前提,⾸先是把“蛋糕”做⼤,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差距过⼤,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4、试述政府⼲预⼿段(P2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预失效?(P24)政府⼲预⼿段可以概括为三个⽅⾯。
(1)⽴法和⾏政⼿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货币政策B. 财政政策C. 经济增长D. 国际贸易2.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A. 税收B. 政府债务C. 企业利润D. 收费和罚款3. 根据财政支出的用途,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
A. 经济建设支出和非经济建设支出B. 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C. 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D. 以上都是4. 政府通过税收实现的再分配属于()。
A. 社会保障B. 社会福利C. 社会救助D. 社会公平5. 财政赤字是指()。
A. 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B. 政府财政收入超过财政支出的部分C. 政府债务总额D. 政府财政支出与收入的差额6. 政府购买性支出属于()。
A. 转移性支出B. 经常性支出C. 资本性支出D. 非生产性支出7.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这种财政活动属于()。
A. 财政收入B. 财政支出C. 财政赤字D. 财政盈余8. 在财政政策中,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在()情况下实施。
A. 经济过热B. 经济衰退C. 通货膨胀D. 通货紧缩9.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B. 增加中央政府收入C. 减少地方政府债务D. 提高税收效率10. 根据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
A.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B. 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C. 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D. 经济建设支出和非经济建设支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 政府支出B. 政府债务C. 利率调整D. 税收政策E. 货币政策12. 政府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
A. 效率原则B. 公平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优先原则E. 弹性原则13. 以下属于政府财政收入的有()。
A. 税收B. 利润C. 债务收入D. 收费和罚款E. 国际援助14. 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
人大题库-财政学-论述题

1、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的主要内容答:A、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政府职能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函数关系B、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的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
C、梯度渐进增长论:它也称内外因素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威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D、官僚行为增长论: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
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2、论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意义及其对财政职能的影响〔P74-75〕答: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前者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后者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在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再分配活动。
(一)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后是否购买,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因此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体现财政活动对政府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难以换算。
因此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在相当大和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1、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收⼊分配职能。
收⼊分配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定时期内所创造出的国民收⼊,按⼀定的⽅式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之间进⾏的分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分配的起始阶段客观上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即各种要素收⼊的多少以要素投⼊为依据,由市场供求形成的要素价格所决定。
但市场要素分配难以实现社会公平,还需要以财政为主导的收⼊再分配。
财政实现收⼊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线和范围。
(2)规范⼯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分配的主要⼿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平;通过个⼈所得税调节个⼈的劳动收⼊和⾮劳动收⼊,使之维持在⼀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形成的级差收⼊;(4)加强和完善转移性⽀出,如社会保障⽀出、救济⾦、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活⽔平和福利⽔平。
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1)充当经济运⾏的“内在稳定器”作⽤;(2)缩⼩收⼊差距,实现收⼊分配的社会公(3)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逆向选择问题;(4)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免费搭车问题(5)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系统性风险问题(6)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有⽬的在分配问题;3.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1)财政平衡是⼀个预算年度政府财政收⽀对等关系;(2)对财政平衡不能绝对化理解(3)在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中,追求动态平衡。
(4)在局部平衡和全局平衡中,应追求全局平衡。
(5)考虑财政不同层次的平衡问题(6)防⽌出现虚假平衡。
1.试分析制约财政收⼊的因素。
(A)经济发展⽔平和⽣产技术⽔平对财政收⼊规模的制约。
经济发展⽔平反映的是⼀国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低。
其和财政收⼊规模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产技术⽔平内含于经济发展⽔平,⼀⽅⾯可以加快⽣产速度、提⾼⽣产质量,从⽽促进GDP的增长;另⼀⽅⾯必然带来物耗⽐例降低、经济效益提⾼、M⽐例扩⼤和财政收⼊增长。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2篇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财政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则和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面广泛且深入。
财政学主要探讨财政活动的规律,即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产生、分配和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平衡、财政赤字等。
二、财政学的重要原则财政学研究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财政公平原则,即财政政策应该确保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减少贫富差距的扩大。
其次是财政稳定原则,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避免财政赤字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次是财政效率原则,即财政资源的配置应该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为目标。
最后是财政活动的可持续原则,要合理规划财政活动,避免财政持续性问题。
三、财政学的主要功能财政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财政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调节功能、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等。
首先,财政资源配置功能指的是财政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将资源从社会各个部门调配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其次,财政学还具有宏观经济调节功能,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
最后,财政学还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
四、财政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财政学也在不断演进。
一方面,财政学正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如财政与经济学的结合、财政与法律的结合等。
另一方面,财政学也在不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如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财政学研究。
此外,财政学研究也逐渐关注可持续发展等当代社会问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五、财政学的应用与局限性财政学研究的成果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具有实践应用的重要价值。
财政学试题答案

财政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B.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C. 政府支出的经济效应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2. 政府预算的作用不包括()。
A. 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B. 指导政府的经济政策C. 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D. 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答案:D3. 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强制性B. 无偿性C. 固定性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4. 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政府支出B. 税收C. 货币政策D. 转移支付答案:C5.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地区间的财政不平衡B. 促进经济增长C. 控制通货膨胀D. 影响汇率水平答案:A二、填空题1.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总额超过收入总额的情况,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或()。
答案:赤字预算;赤字决算2. 税收的分类按照征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答案: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3. 财政支出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和()。
答案: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4. 政府债务的形式主要包括()、()和()。
答案:内债;外债;国内外汇债5. 财政政策的类型按照其方向可以分为()型和()型。
答案:扩张性;紧缩性三、简答题1. 简述财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财政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和领域中的分配进行调节和控制。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 阐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答:税收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税收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可能会改变生产决策和消费选择。
其次,税收会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财政学中,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形式?A. 税收、债务、转移支付B. 税收、罚款、转移支付C. 税收、债务、罚款D. 税收、债务、收费2. 以下哪项不是政府支出的类型?A. 国防支出B. 教育支出C. 企业补贴D. 个人消费支出3. 财政赤字是指什么?A. 政府支出总额超过收入总额B. 政府收入总额超过支出总额C. 政府债务总额D. 政府税收总额4. 在财政政策中,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包括哪些措施?A. 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B. 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C. 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D. 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5. 以下哪项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6.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7. 描述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8. 解释什么是财政联邦制,并简述其优缺点。
9. 阐述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0. 论述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11. 分析财政政策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及其限制。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2. 某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减税和增加公共投资。
请分析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13. 假设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顾问,该国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
请提出你的建议,以改善该国的财政状况。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假设某国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为500亿美元,年度财政支出为600亿美元。
计算该国的财政赤字,并说明赤字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15. 某公司在一年内缴纳了100万美元的税收,其税前利润为200万美元。
计算该公司的税率,并分析税率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可能影响。
答案:1. D2. D3. A4. B5. D简答题答案要点:6.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节经济,而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自考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国家收入与支出B. 国家债务管理C. 税收政策制定D. 财政赤字与盈余2.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自动稳定器D. 货币政策3.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 税收B. 国债C. 国有资产收益D. 所有上述选项4. 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属于:A. 投资性支出B. 消费性支出C. 转移性支出D. 行政性支出5. 财政赤字是指:A. 财政收入大于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D. 财政收入和支出相等但为负数6. 增值税属于哪种类型的税?A. 直接税B. 间接税C. 财产税D. 行为税7.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支出的功能?A. 稳定经济B. 资源配置C. 收入分配D. 增加就业8.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体现在:A. 税收B. 政府支出C. 国债发行D. 货币政策9.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主要是:A. 调节地区间财政不平衡B. 增加政府收入C. 促进经济增长D. 减少政府支出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A. 政策工具B. 政策目标C. 政策实施主体D. 政策影响范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2. 解释什么是财政赤字,并说明其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3. 描述财政支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时期的作用及其实施的难点。
2. 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请分析政府可能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并评估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5: A, D, D, C, B6-10: B, C, A, A, C二、简答题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主体、政策工具和影响范围。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中的“公共财政”概念主要指的是()。
A. 国家税收B. 政府预算C. 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和产品D. 政府的债务管理2. 下列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D. 增加企业利润3. 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指的是()。
A. 相同的经济状况应该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B. 税收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支付C. 税收应该用于公共支出D. 税收应该促进经济发展4. 政府预算的“经济分类”主要包括()。
A.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B. 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C.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D. 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5. 下列关于财政赤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B. 财政赤字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C.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D. 财政赤字是政府财政管理的理想状态6. 转移支付是指()。
A. 政府间的资金转移B.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C. 政府对个人的福利支付D. 企业间的资金转移7. 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指的是()。
A. 富人应该比穷人支付更多的税B. 税收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支付C. 税收应该用于公共支出D. 税收应该保持稳定8. 政府采购的作用不包括()。
A. 促进市场竞争B. 优化资源配置C. 增加政府收入D. 规范市场秩序9. 财政分权的主要优点是()。
A. 提高财政效率B.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D. 所有以上选项10.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A. 税收政策B. 政府支出政策C. 转移支付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财政职能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 说明税收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税收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3. 讨论政府预算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提出改善财政管理的建议。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 税收B. 国有资产收益C. 罚款和没收财产D. 债务收入2.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支出的分类?A. 经济建设支出B. 国防支出C. 社会福利支出D. 个人消费支出3. 财政赤字是指:A. 财政收入大于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D. 财政收入和支出无关4. 财政政策的三大工具不包括:A. 政府支出B. 政府债务C. 税收政策D. 利率政策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实行分税制的典型国家?A. 中国B. 美国C. 德国D. 印度6. 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C. 促进经济增长D. 增加政府支出7.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不包括:A. 失业保险B. 累进所得税C. 社会保障D. 政府投资8. 财政政策的扩张性特点包括: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降低利率D. 增加政府支出9. 财政政策的紧缩性特点包括:A. 增加政府支出B. 减少税收C. 提高利率D. 减少政府支出10.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目标?A. 经济稳定B. 收入分配C. 资源配置D. 技术革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A. 税收B. 国有资产收益C. 罚款和没收财产D. 债务收入12. 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A. 经济建设支出B. 国防支出C. 社会福利支出D. 个人消费支出13. 财政政策的三大工具包括:A. 政府支出B. 政府债务C. 税收政策D. 利率政策14. 财政赤字的解决方式包括: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发行国债D. 增加政府收入15. 转移支付的作用包括:A.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B. 增加政府收入C. 促进经济增长D. 减少地区间差距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财政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加。
()17.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可以减少经济波动。
财政学

题型:单选题 10*1’ 10% 多选题 10*2’ 20%计算题 2*10’ 20% 简答题 5*4’ 20%论述题 3*10’ 30%1.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2.财政的概念: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只能。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关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即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3.财政的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4.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的职能,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政策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财政实施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作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1纯粹公共商品和混合商品的区别答:①纯粹公共商品完全用来满足公共需求,而混合商品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②纯粹公共商品完全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混合商品则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2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答:①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原因: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通过市场形成成本补偿机制和价格机制。
②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
原因:受益外溢和成本外溢会使得生产规模远离帕累托效率状态。
③市场竞争不完全性。
原因:规模效应诱发垄断,垄断的存在限制竞争,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
④市场信息不充分。
⑤收入分配不公平。
原因:市场分配的基础或依据是生产要素,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收入水平产生较大差距。
⑥宏观经济波动。
原因: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宏观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波动,呈现过热,衰退和萧条状态。
3财政职能有哪些?为什么要存在?答:①资源配置职能。
原因:市场失灵,政府自身需要,客观影响②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初次分配依据效率原则,收入差距大,低收入者难以生存,政府通过财政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经济稳定职能。
原因:这一功能的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灵。
4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答:表现有:①政治制度失灵②权力滥用,预算扩张明显③成本高,浪费多,寻租普遍④官僚主义严重,机构不断膨胀,人员不断增加,效率却不断下降。
原因是: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有限的信息,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政策决定过程存在困难。
②政府行为越界5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理论有哪些,各自指什么?答:①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②时间形态模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阶梯性增长的特点。
③经济发展阶段论: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
④公共选择学派的支持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是政府的行为,制度及政治决策过程必然对财政支出产生影响,会造成财政支出的政治扩张性6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投资,支持农业?投资重点是那些方面?答: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③农业的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论述题
一、简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答: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实现优化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实现稳定与发展智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二、论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答:1.经济性因素:国家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波动等。
2.政治性因素: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与环境保护压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分工的复杂
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论述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社会产品越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越高。
二者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财政反复强调的原理就是经济决定财政。
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不可能有充裕的财源。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指通过分配机制的调节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一国的分配制度又是集权还是分权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般而言,政治体制倾向于集权的,其收入规模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由于一定量的财政收入,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
所以,价格变动会引起GDP分配的变化,进而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四、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
答:1.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
显然,这一原则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换”的法则,即各社会成员以纳税形式来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有些情形,受益原则可以直接应用,如对桥梁和公路征收燃油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征收社会保障税等;有些情形,由于享用程度不可分解,受益原则则不适用,如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
2,能力原则。
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按各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分摊,收入高的人多分摊,收入低的人少分摊,显然,这一原则具有收入再分配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能力原则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支付能力的标准,也就是按什么标准来度量每个人的支付能力。
关于度量标准,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之分,客观说主张按个人的所得、财产和消费支出为标准,主观说主张以在享用公共物品时个人感受到的牺牲程度为标准。
纵观世界各国税制,实际上都是以客观标准作为度量支付能力的标准,主观说难以度量,会演变为人为的标准,难以付诸实施。
五、简述税收的效率原则
答: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应趋利避,首先着眼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有丰裕的税源。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涉及“税收中性”问题。
所谓税收中性,简单地说,是指在征税过程中不应或尽量减少对纳税人带来应纳税款之外的超额负担。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是税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又称为税收的制度原则。
税收费用的最小化,是指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双方的征纳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确实简化原则,其中的“确定”是指税制对纳税人、课征对象、税目、税率以及征管法上做出明确而清晰的规定。
其实,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既是税收的制度原则,也是税收的效率原则。
这个原则不仅使纳税人可以减少纳税费用,也使税务部门可以减少征税成本,也就是提高税收效率。
六、简述税收的公平效率原则
答: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税收公平与否往往是检验税制和税收政策好坏的标准。
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
所谓普遍征税,通常是指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之内的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换言之,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
所谓平等征税,通常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
税收公平是以该社会的社会公平观和经济公平观为基础和前提的。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这里的效率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讲,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
首先,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七、论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答:1.商品课税(间接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直接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
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垄断性商品征税容易转嫁,竞争性商品征税难以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与不同组合
1.必要性。
(1)首先由二者密切的内在联系决定,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财政
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调控对象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作用
机制不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二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
的作用不同。
2.不同组合。
(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但是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九、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措施、建议
1.明确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
2.明确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
3.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4.在省级以下地方间推行分税制改革;
5.完善转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