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辨析题 简答题 论述题

二、辨析题:(16个)1,财政的产生与国家机关的存在和实现其职能有直接关系。
P7 正确2,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P13正确、3,一般来说,利益集团的贿赂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浪费。
P55正确4,目前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
正确。
(P84邓)5,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其税负不能够转嫁。
P199错误。
6,所得税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税收,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P200 正确7,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济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对公共品的过度消费。
P282 错误8,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
P300 正确9,资源配置效率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P339 正确10,稳定职能的政府间职责分工应该是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P340 错误11,所谓“财政平衡”,就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量相等的状态。
P362 正确1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本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正确。
13,一般来说,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
(陈共P129-130)错误。
14,政府加大对教科文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生变量。
P94 正确15, 我国的基础设施普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正确16,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没有影响。
(陈共P131 个人的观点)正确。
三、简答题(25个)1,如何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影响?(陈共P128)财政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不是或不仅仅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而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1纯粹公共商品和混合商品的区别答:①纯粹公共商品完全用来满足公共需求,而混合商品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②纯粹公共商品完全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混合商品则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2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答:①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原因:公共商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通过市场形成成本补偿机制和价格机制。
②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
原因:受益外溢和成本外溢会使得生产规模远离帕累托效率状态。
③市场竞争不完全性。
原因:规模效应诱发垄断,垄断的存在限制竞争,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
④市场信息不充分。
⑤收入分配不公平。
原因:市场分配的基础或依据是生产要素,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收入水平产生较大差距。
⑥宏观经济波动。
原因: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宏观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波动,呈现过热,衰退和萧条状态。
3财政职能有哪些?为什么要存在?答:①资源配置职能。
原因:市场失灵,政府自身需要,客观影响②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初次分配依据效率原则,收入差距大,低收入者难以生存,政府通过财政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经济稳定职能。
原因:这一功能的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灵。
4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原因答:表现有:①政治制度失灵②权力滥用,预算扩张明显③成本高,浪费多,寻租普遍④官僚主义严重,机构不断膨胀,人员不断增加,效率却不断下降。
原因是: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有限的信息,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政策决定过程存在困难。
②政府行为越界5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理论有哪些,各自指什么?答:①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②时间形态模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阶梯性增长的特点。
③经济发展阶段论: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
④公共选择学派的支持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是政府的行为,制度及政治决策过程必然对财政支出产生影响,会造成财政支出的政治扩张性6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投资,支持农业?投资重点是那些方面?答: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③农业的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引言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阐述财政学的基本概念、目标与职能,并探讨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债务以及预算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国家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如税收、社会保障、政府支出等。
财政学的目标与职能财政学的目标是在维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财政学承担着多项职能,包括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收入再分配等。
首先,财政学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税收、政府支出和债务等手段,财政部门能够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其流向优先发展的领域,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
其次,财政学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政府支出水平和货币政策等手段,财政部门可以控制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再次,财政学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财政部门可以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手段和政策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状况、财政收支状况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等多个因素。
首先,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了解当前宏观经济状况。
通过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数据的分析,财政部门可以确定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制定合适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部门需要评估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以确定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财政政策的实施。
如果财政收入不足,财政部门可能需要采取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的措施。
再次,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发展需求。
财政部门应该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需求。
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和重点,财政政策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引言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的学科,主要关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财政学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影响。
主体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财政是指政府在资源收入、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取的资金,如税收、政府债券发行等。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收入对经济进行投资和社会服务的支出。
•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指政府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状态,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财政学的理论•税收理论:税收理论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征税来获取财政收入,并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政府支出理论:政府支出理论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探讨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满足社会需求。
•财政平衡理论:财政平衡理论研究政府如何管理收入和支出,以维持财政的平衡状态,并避免财政赤字和财政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3. 财政学的实践应用财政学的理论不仅存在于学术研究中,也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政学实践应用:•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根据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编制的一份详细计划,用于引导和监控财政活动。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关于税收征收和使用的规定,旨在调节经济活动和收入分配。
•政府债务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并合理管理债务水平和偿还计划。
•公共投资:公共投资是指政府以财政支出形式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进行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
结论财政学作为一门关注政府财政活动的学科,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活动的本质和影响,进而应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实践。
人大题库-财政学-论述题

1、试述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的主要内容答:A、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政府职能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函数关系B、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的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
C、梯度渐进增长论:它也称内外因素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威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D、官僚行为增长论: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
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2、论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意义及其对财政职能的影响〔P74-75〕答: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前者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后者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在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再分配活动。
(一)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后是否购买,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因此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体现财政活动对政府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难以换算。
因此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在相当大和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1.论述财政的基本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2).广义的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的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4).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或干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5).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6).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1).收入分配得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等不等于公平,甚至是对社会公平的背离。
(2).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用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得程度,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财政学简述题与论述题

财政学复习资料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表现?(一)公共物品1•首先,纯公共物品市场无法提供。
这是由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决定的。
2•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
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三)垄断(即竞争失效)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此即市场竞争失效。
自然垄断是竞争失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私人市场的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信息。
(五)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或优效品、劣效品问题)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
但在现实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
我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优值品(如教育,有人不愿为子女上学付出代价,导致学龄儿童弃学经商等);将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物品称为劣值品(如吸烟、购买毒品等)。
(七)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效率,这就决定了收入的初始分配首先是按要素索赋分配。
由于每个人的索赋或挣钱的本事不同,参与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性别、遗产继承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甚至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因而也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

财政学第六版论述题1、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收⼊分配职能。
收⼊分配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定时期内所创造出的国民收⼊,按⼀定的⽅式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之间进⾏的分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分配的起始阶段客观上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即各种要素收⼊的多少以要素投⼊为依据,由市场供求形成的要素价格所决定。
但市场要素分配难以实现社会公平,还需要以财政为主导的收⼊再分配。
财政实现收⼊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线和范围。
(2)规范⼯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分配的主要⼿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平;通过个⼈所得税调节个⼈的劳动收⼊和⾮劳动收⼊,使之维持在⼀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形成的级差收⼊;(4)加强和完善转移性⽀出,如社会保障⽀出、救济⾦、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活⽔平和福利⽔平。
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1)充当经济运⾏的“内在稳定器”作⽤;(2)缩⼩收⼊差距,实现收⼊分配的社会公(3)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逆向选择问题;(4)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免费搭车问题(5)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系统性风险问题(6)弥补保险市场的失灵—解决有⽬的在分配问题;3.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1)财政平衡是⼀个预算年度政府财政收⽀对等关系;(2)对财政平衡不能绝对化理解(3)在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中,追求动态平衡。
(4)在局部平衡和全局平衡中,应追求全局平衡。
(5)考虑财政不同层次的平衡问题(6)防⽌出现虚假平衡。
1.试分析制约财政收⼊的因素。
(A)经济发展⽔平和⽣产技术⽔平对财政收⼊规模的制约。
经济发展⽔平反映的是⼀国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低。
其和财政收⼊规模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产技术⽔平内含于经济发展⽔平,⼀⽅⾯可以加快⽣产速度、提⾼⽣产质量,从⽽促进GDP的增长;另⼀⽅⾯必然带来物耗⽐例降低、经济效益提⾼、M⽐例扩⼤和财政收⼊增长。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财政学中,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形式?A. 税收、债务、转移支付B. 税收、罚款、转移支付C. 税收、债务、罚款D. 税收、债务、收费2. 以下哪项不是政府支出的类型?A. 国防支出B. 教育支出C. 企业补贴D. 个人消费支出3. 财政赤字是指什么?A. 政府支出总额超过收入总额B. 政府收入总额超过支出总额C. 政府债务总额D. 政府税收总额4. 在财政政策中,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包括哪些措施?A. 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B. 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C. 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D. 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5. 以下哪项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6.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7. 描述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8. 解释什么是财政联邦制,并简述其优缺点。
9. 阐述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0. 论述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11. 分析财政政策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及其限制。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2. 某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减税和增加公共投资。
请分析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13. 假设你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顾问,该国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
请提出你的建议,以改善该国的财政状况。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假设某国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为500亿美元,年度财政支出为600亿美元。
计算该国的财政赤字,并说明赤字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15. 某公司在一年内缴纳了100万美元的税收,其税前利润为200万美元。
计算该公司的税率,并分析税率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可能影响。
答案:1. D2. D3. A4. B5. D简答题答案要点:6.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节经济,而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财政学论述题汇总

论述题1. 简述瓦格纳定律。
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财政支出比率的上升趋势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
理由:1)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活动增加;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大而增加;3)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外部性需要政府干预;4)人们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等福利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为此增加支出。
2.简述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总需求曲线不同的原因。
答:所有消费者都不可以改变私人产品的价格,他们都是私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消费者能够改变的是消费私人产品的数量。
消费者面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但能够享受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并不意味着公共产品带给每个人相同的边际效用,不同的人愿意为公共产品支付的价格不会相同。
因此,当私人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该价格决定的供给量时,供求达到均衡。
而公共产品均衡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成员愿意为公共产品付款的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在某一数量上提供该产品要求的价格时才能实现。
因此,两种产品的总需求曲线形态有所不同。
3. 简述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当社会经历急变时财政支持会急剧上升,急变之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其理论实质:财政支出增长的两大因素。
内在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
外在因素——在社会动荡和危急时期造成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大。
4. 简述明补与暗补的区别。
明补:指消费者因产品涨价而从政府手中得到的现金补贴。
明补不改变商品的价格。
暗补:指消费者以低于市场均衡价格购买商品时得到的补贴。
由于消费者不是从直接可见的形式中获得补贴,而是在购买补贴商品时才享受到补贴,所以这种补贴形式被称为“暗补”。
暗补会改变商品的价格。
明补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暗补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只产生收入效应。
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中的“公共财政”概念主要指的是()。
A. 国家税收B. 政府预算C. 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和产品D. 政府的债务管理2. 下列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
A. 促进经济增长B. 控制通货膨胀C.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D. 增加企业利润3. 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指的是()。
A. 相同的经济状况应该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B. 税收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支付C. 税收应该用于公共支出D. 税收应该促进经济发展4. 政府预算的“经济分类”主要包括()。
A.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B. 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C.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D. 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5. 下列关于财政赤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B. 财政赤字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C.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D. 财政赤字是政府财政管理的理想状态6. 转移支付是指()。
A. 政府间的资金转移B.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C. 政府对个人的福利支付D. 企业间的资金转移7. 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指的是()。
A. 富人应该比穷人支付更多的税B. 税收应该根据个人的能力支付C. 税收应该用于公共支出D. 税收应该保持稳定8. 政府采购的作用不包括()。
A. 促进市场竞争B. 优化资源配置C. 增加政府收入D. 规范市场秩序9. 财政分权的主要优点是()。
A. 提高财政效率B.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D. 所有以上选项10.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A. 税收政策B. 政府支出政策C. 转移支付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财政职能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 说明税收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税收制度设计中的应用。
3. 讨论政府预算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分析当前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提出改善财政管理的建议。
财政学重点论述题(2019)

一、现阶段(两会)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足的具体表现:即两会政府绩效改革的原因;1.缺乏现代化和信息化和科学化的预算绩效管理思维我国政府绩效改革起步较晚,在经验和技术方面有缺陷,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化过来,导致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的低效率,各方面评价或数据报告结果失去利用价值,效率较低。
2.绩效管理方法缺乏可操作性,程序繁杂财政部门与各项目主管部门、专家和其他非营利性机构在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多次召开会议,还另外请了外包专业公司对有关数据进行核算、预算等进行负责,花费了大量的资源,过程冗杂。
3.需要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推动部门是财政部,尽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但是传统的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改革程度不能满足财政部门面对必要改革的要求,这些问题都限制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4.不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有关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对预算绩效进行监督,但存在有关法律法规不配套、不详尽、监督内容不全面不细化、监督体制不科学不健全等问题。
我国绩效管理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更大的进步空间。
二、针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建议:即政府如何进行绩效改革?全面推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1.加快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时代信息技术的高效率优势。
在吸取其他国家取得的时间经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完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资产和会计数据库进行信息联通共享,为预算绩效管理疏通各方面的信息渠道。
2.重视对财政预算绩效评估和审核结果的应用程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获取科学的公共决策,另一方面,也作为政府对国民更具有依据的责任说明。
在管理层面,将评价和审计结果作为财政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最终实现部门提高管理效益。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审核评价的结果,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对收支情况作出良好的平衡,加强权责分明条例的监督,对各目标的执行结果建立行政上的问责机制3.建立健全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有效的将部门、专家和公众三种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国家财政部门在没有沟通调查的情况下不了解各部门设计的各项活动,要达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透明化、公开化、科学合理化的执行状态,部门自我拟定绩效指标并公开,接受专家、非盈利机构和立法机构等的审查,由财政部扮演进行组织者、支持者和审核者的角色。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活动的学科,通过研究政府如何获得和使用资金来满足公共需求和优化资源分配。
在财政学中,有几个重要的论述可以讨论:
1. 财政收入论述:财政收入是政府获得资金的来源,常见的财政收入渠道包括税收、国有企业利润、政府债务等。
财政学关注如何合理确定税收规模和结构,以实现财政收入的平衡和稳定。
2. 财政支出论述:财政支出是政府使用资金的途径,主要用于满足公共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
财政学研究如何确定支出优先级、合理分配资金,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 财政平衡论述:财政平衡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状态。
财政学关注如何调整财政政策,以实现财政收支
平衡,避免财政赤字和负债累积,维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
发展。
4. 财政可持续性论述:财政可持续性是指政府在长期内能
够持续获得资金并满足公共需求的能力。
财政学研究如何
合理规划财政政策,以实现长期财政可持续发展,包括控
制财政赤字和债务,提高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合理性等。
5. 财政激励论述:财政学认为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和财
政支出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
例如,通过征收税收,政
府可以激励个人和企业增加收入和就业,或者通过财政支
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发展。
这些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财政学在政府财政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运用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福
利的目标。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

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文大全)第一篇:财政学简答题论述题简述题主要目标时,适宜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模式。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紧财政可以减少财政开支抑制总需求。
松货币可以使利率下降,刺1、经济发展水平:激私人投资。
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因素这种组合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而经济处于轻度衰退时采用。
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多,该国的财政收入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也较高。
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时,适宜采取该模式。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引起社会总产品紧货币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
松财政有助于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2、价格因素进经济增长,缓解滞胀。
价格总水平与财政收入: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看财政收这种组合主要在经济比较繁荣,但公共投资不足时。
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的比较4公债的双重作用(1)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下降;公债的积极作用(2)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未增长;(3)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3、收入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一般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有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
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
财政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财政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财政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总结一、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P25)答: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1、资源配置职能,即通过公共物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收入分配的职能,①实现对收入的分配,主要是税收;②支出分配状况的调整,主要是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
3、稳定经济的职能,在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周期性波动乃至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与收缩熨平波动,减免危机。
二、简述财政支农的几种方式选择。
(P82)答:财政支农方式可以分为市场政策、直接补贴、政府公益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1)市场政策。
主要是通过保护性收购价格政策,来抬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均衡价格的水平上。
(2)、(3)直接补贴政策。
(4)政府公益服务。
政府在农业方面的公益服务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咨询、培顺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市场促销与认证服务等。
(5)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利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投资进行项目建设,服务于农村区域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
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的筹资来源。
(P82)答:根据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投资、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引进外资、项目融资等方式。
(一)政府财政投资。
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将一部分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投入到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过程。
(二)国内资本融资市场。
即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建设。
在国家财力不足、居民储蓄充裕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方式尤为适用。
(三)引进外资。
引进外资不仅能够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且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与运用效率。
(四)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为某个特定的项目安排的融资。
项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的多元化和经营运作的市场化,常见的运作方式包括BOT 方式、TOT方式、ABS 方式和PPP方式。
(1)BOT方式,即建设----经营----移交(2)](3)TOT方式,即移交----经营----建设(4)ABS方式,即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财政学论述题5则范文

财政学论述题5则范文第一篇:财政学论述题财政学论述题一、简述财政的三大职能答: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实现优化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实现稳定与发展智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二、论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答:1.经济性因素:国家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波动等。
2.政治性因素: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与环境保护压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论述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社会产品越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越高。
【推荐】财政学论述题

1.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2.什么叫税负转嫁?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与价格升降紧密联系;②它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是经济利益的一种再分配,其结果必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③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即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3.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一.从周期平衡的角度来理解财政平衡。
二。
从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理解财政平衡。
三。
从整体平衡的角度来理解财政平衡。
四。
从综合平衡的角度理解财政平衡。
‖(1)对财政平衡不能绝对地理解。
(2)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3)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念。
(4)研究财政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5)研究财政平衡,必须注意其平衡的真实性4、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经济发展因素。
2、政治因素。
3、经济体制制度因素。
4、社会因素。
5、试论我国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的收入相对于支出的不足,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主动地扩大支出而使政府收入不足以抵补过多的支出引起的赤字;另一种是政府并没有主动扩大支出,而由于政府收入本身不足以抵补支出引起的赤字。
概括地说,赤字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政府的预算造成的,二是因为政府的财力收入不足形成的。
第一,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
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
第二,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
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
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
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
财政学论述题复习资料

管理系2007级财政学开卷考试论述题复习部分资料,欢迎分享1、如何理解和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答: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
(1)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确定范围―-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规模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调节投资――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效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或少征税,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职能。
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
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财政学期末考试论述题材料背景和计算题题型

财政学期末论述题材料背景(12分)(涉及知识点自行领会)材料一、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真相当地时间5月5日,希腊民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大罢工。
这场罢工的背后,是身处债务危机泥潭的希腊政府为削减赤字、争取援助而采取紧缩政策,削减工资、增加赋税、降低福利等做法让民众无法接受,引发严重抗议。
希腊高达3000亿欧元相当于GDP 的113%的债务如何产生,希腊的债务危机又为何难以解决,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详细)一、希腊债务危机为何产生高福利导致政府过度举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直接的原因是政府过度举债,以及欧洲式的高福利模式所带来的私人部门负担过重。
(详细)希腊的社会福利不仅高昂且名目繁多。
根据希腊经济网站的数据,每年政府都要为公务员福利拨出数以十亿计的款项。
例如已经去世的公务员的未婚或者已婚的女儿,都可以继续领取其父母的退休金。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到了2050年,希腊的养老金开支将上升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而欧盟的成员国的平均养老金开支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希腊的公务员们每个月更是可以享受到5欧元到1300欧元之间的额外奖金,奖金的名目也相当随意而奇诡,比如会使用电脑、会说外语、能准时上班。
如此奢侈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难怪有专家预测,除非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希腊的社会保障制度必会在15年之内崩溃。
希腊的不同政党不断地开出各种高福利支票来争取选民,也造成了高福利的恶性循环。
如果经济形势喜人,高福利也可以维持,可是希腊经济发展偏偏停滞不前,是欧盟内经济最弱的国家之一。
政府实在无力偿债,反而以债养债,将雪球越滚越大。
为进入欧元区,重金礼聘高盛“债务造假”去年10月初,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新官上任,却赫然发现前任给自己留下的巨大财政赤字。
最后不得不对外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财政发展农业投资支出的必要性和投资重点
农业财政投资是指财政用于扶持、发展农业方面的支出。
农业是财政投资的另一个重点,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一。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
1、农业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效益要通过加工、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
2、农业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
3、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生产难免有周期波动。
4、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
二。
农业发展与财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以相对稳定的需求和不规则的波动的供给为特点的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不稳定,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
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
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资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是财政投资范围具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三是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四是财政投资虽然是必需的,但一般占农业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
按照我国统计口径,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基建拨款、农业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及农村救济费等支出。
从我国实际来看,农业基建拨款和农业事业费构成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主体,这两项支出之和一般占同期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的80%左右。
第二题如何提高混合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混合公共物品指的是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某些特性。
a私人产品也并不一定完全由私人部门来提供;公共产品也并不一定要求必须由公共部门来提供。
b公共部门要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该产品或服务。
提供方式有:1。
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
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民主与法治制度,维持政府官员的廉洁。
这是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前提。
2.改革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对那些由市场供应更具有高效率的公共物品,在政府进行必要的管制的条件下,交由市场去供应。
3.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提高供给效率。
4.改进公共物品供给部门负责人的任命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5. 改进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评价指标。
从实际出发,努力改进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部门提高效率。
第三题论述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增长的因素
财政收入能有多大规模,能以何种速度增长,不是或不完全是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的,它受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因素主要有: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a、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最根本的因素,对其起基础性的制约。
b、技术进步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因,它是财政收入增长的源泉。
(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为结果,使GD P加快增长,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充分的财源。
(2)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比重扩大,为财政收入的
增长提供了条件。
2、国家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既定的条件下,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取决于收入分配政策和其它制度因素。
一般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有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
例如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
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由于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别,也会造成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
3、其他因素
1)价格因素。
由于财政收入是在一定价格体系下形成的货币收入,价格水平及比价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在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配制度以及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的上涨会使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财政收入增加,价格下降则使财政收入减少,这实际上是由价格水平的上涨或下跌引起的财政收入虚增或虚减。
此外,当商品的比价关系向有利于高税商品变动时,财政收入会有更快的增长,反之,则会降低财政收入的份额。
2)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也会引起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如在发生内外战争时,国家必须动员各种财力以稳固政权或维护国家利益,因而财政收入规模会急剧扩大。
第四题结合国情,阐述我国正确处理征税公平效率的两难选择
税收公平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效率指的是以尽量小的税收成本区的尽量大的税收收益它通过税收成本与税收收益的比较得以衡量。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既矛盾有统一的两个范畴。
矛盾表现在具体的税收制度中很难兼顾公平与效率,二者往往是相互抵触的。
公平是侠侣的前提,效率又为公平提供动力。
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因此,只有效率优先,低消耗、高产出,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公平。
只有经济效率提高了,可供分配的财富增加了,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物质基础,国家才有可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摆脱贫穷,并通过福利、救济等办法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
坚持效率优先,并不是说公平不重要,更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的提高。
事实上,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而社会的不公平也制约和阻碍着效率的提高。
现在,我们一方面应坚持不懈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的作用,坚持公平税负,鼓励竞争;另一方面,要强化税收在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功能,调整税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