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_2_对节旋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_陈瑾

合集下载

Ca 2+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Ca 2+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v r iy ofTr p c l c st o i a rc lu a ce e , n h u, i a 7 7 7 Ch n ) Ag i u t r lS inc s Da z o Ha n n 5 1 3 , i a
Ab t a t W ih t u u b rc v r f‘ o gn n sr c : t WO c c m e uhia s o Zh n o g 8’a d ‘ ] a hu . , h fe to acu o r wt n Lib c n No 4’ t e ef c fc lim n g o h a hlr p y lfu r s e c u u e e d i g n e y o i s s u e . ts o d t a o tg owt s i — nd c o o h l l o e c n eofc c mb r s e ln s u d r h p x a wa t d d I h we h tr o r h wa n h b td u d r h p x a d mo s r t d by d c e s d r o e g h( t t ls ra e a e ( A) a d nu e ftp ( — i ie n e y o i , e n ta e e r a e o tl n t I),o a u fc r a S n mb r 0 i s Nt i )a n r a e o ta e a e da t r AD) Fr s n r ih e f a d la r a d op e iniia ty ps nd i c e s d r o v r g imee ( . e h a d d y weg t ofla n e fa e r p d sg fc n l whi h s t i h c n e ta in c li m pp ia in u d rhy o i h we pp o c i g t n e c o t e s e — l t o e wih h g o c n r to a cu a l t n e p xa s o d a r a h n e d n y t h e d e c o

不同培养基及组成对2种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及组成对2种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的影响

大豆油 、 棕榈油 、 玉米 油 、 菜籽油会和农作物争水争 地 ,
给人类粮食带来 困难 。小球 藻 ( h rl) 有 光合 C l ea 具 ol
基 金 项 目 : 江 省创 新 团 队项 目(0 9 5 02— ) 浙 江 省 科 技 厅 公益 性 研 究 项 目(0 0 30 6 ; 波 市 科 技 攻 关 项 目(0 0 102) 宁 浙 20R 01 6 ; 2 1C 36 ) 宁 2 1 C 02 ;
波市科技局 国际合作项 目(00 10 2 2 1C 0 2 )
作 者 简 介 : 慧 慧 ( 9 7一) 女 , 胡 18 , 江西 吉 安 人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藻 生 物 能源 , — a :hye2 @sn.o ; 硕 研 微 E m i zu u86 ia cr l n 通 讯 作 者 : 年 军 ( 9 3一)男 , 北 赤 壁 人 , 士 , 徐 17 , 湖 博 研究 员 , 究 方 向 : 研 藻类 生理 生 化 , — i:u i jn n u eu c 。 Ema xna u @ b .d .n l n
不 同培 养 基及 组成 对 2种小 球 藻 生长 和油 脂 的影 响
胡慧慧 , 徐年军
( 宁波大 学海 洋学院 宁 波大 学应 用 海洋 生物技 术教 育部 重 点实验 室 , 宁波 3 2 1 ) 15 1
摘 要 : 究了4种培养基及组成对蛋 白核 小球藻 F9和普 通 小球 藻 H S2的生长 、 研 一 Y一 油脂积 累和 脂肪 酸组成 的影
和 0 2 9 最 终 细 胞 干 重 分 别 为 0 17g L和 0 13gL 而 F9和 H S2在 N P为 11 .3 , . 0 / .4 / 。 _ Y- / : 条件 下积 累 油脂 和 脂 肪 酸含 量 最 高 , 脂含 量 分 别 占干 重 的 为 2 .0 和 2 .9 , 脂肪 酸 占 藻粉 干 重 的 含 量 为 1. 2 和 1 .4 。 总 04% 73% 总 25 % 69%

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顺口溜

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顺口溜

【导语】⽔滴⽯穿,绳锯⽊断。

备考也需要⼀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为您提供2020年⾼考⽣物复习顺⼝溜,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

快来看看吧! 1、第⼀章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 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 ⽆⼼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体和核糖体) 2、原核⽣物、真核⽣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物区分记忆: a、原核⽣物:⼀(⾐原体)⽀(⽀原体)细(细菌)蓝(蓝藻)⼦ b、真核⽣物:⼀(⾐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c、原核⽣物中有的细胞器:原(原核⽣物)来有核(核糖体) 3、矿质元素(N、P、K)的作⽤: 蛋(N)黄(缺氮时叶⼦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健壮) 4、⽣物的⽣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 A、⽣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头⽣(⽣长素)猪(侏儒症)不⽼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症)锯(巨⼈症)了去 B、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阿(A)姨长得很⾼--即胰岛素A细胞产⽣胰⾼⾎糖素 5、遗传病与优⽣中的各种遗传病:仙(显性致基因遗传)单(单基因)不够(佝偻病)吃软(软⾻发育不全)饼(并指)⽩(⽩化病)龙(先天性聋哑)笨(苯丙酮尿症)) 青少年(糖尿病)⽆脑(⼉)唇裂多(多基因遗传)怨(原发性⾼⾎压)啊 6、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 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 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 中胚循环真脊⾻,内脏外膜排⽣肌。

7、植物有丝分裂: ⼀ 仁膜消失现两体, ⾚道板上排整齐, ⼀分为⼆向两极, 两消两现建新壁. (膜仁重现失两体) ⼆ 膜仁消,两体现 点排中央⾚道板 点裂体分去两极 两消两现新壁建 三 膜仁消失显两体, 形数清晰⾚道齐, 点裂数增均两极, 两消三现重开始。

四 有丝分裂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 间期⾸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 膜仁消失现两体,⾚道板上排整齐, 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Cd 2+胁迫对螺旋藻生长、光谱特性及藻胆蛋白质量浓度的影响

Cd 2+胁迫对螺旋藻生长、光谱特性及藻胆蛋白质量浓度的影响
中 图分 类 号 :X12 3 ;X1 1 7.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15 ( 0 7)0 .7 70 6 22 7 2 0 30 6 .4
重 金 属造 成 的环 境 污 染 H益 引 起 人 们 的广 泛
计 ,室温下 测 定藻 液在 4 0 7 0 n 的吸 收光谱 。 0~ 5 m
维普资讯
牛 态 环 境 2 0 , 3: 6 —7 0 7 1()7 77 0 6
Ec l gy a o o nd Env r nm e t io n
ht:ww . ec. m t / wj si o p/ e c Ema : dtr  ̄si o - i ei @je . r l o ccn
重视【 , 而水体中的藻类对大多数重金属具有生物 引 富集作用【,重金属不仅直接影响藻类生长[,而 3 J 4 1 且 间接 对 动物及 人类造 成 危 害【 】 5 ,因此 , 研究 重金 属 对 藻类 的影 响具 有重 要意 义 。螺旋 藻 ( i l a S ri ) p un 是 一 种 光合 自养 蓝藻 ,它含 有 6 %以 上 的蛋 白质 0 [-] 78 此 外 还含有 多 种维生 素 、微量 元素 、 小分 子 多 糖 等 生物 活性 物 质【,因其 突 出 的营养 和 保健 价值 9 】 而 被联 合 国粮农 组织 誉 为 2 世 纪最优 秀 的食 品[】 l 1。 0 已有研 究 表明 ,多 种高 浓度 重金 属元 素 抑制 螺旋 藻 的生长 , 并在藻体内富集【 , 1 金属元素是影响螺旋 ¨ 藻生 长及光 合作 用 的一 个重要 因 】 而 ,有关 。然 C 2对螺 旋藻 生长 、光 谱特 性及 藻胆 蛋 白质 量浓 度 d
分 别 为 0 , 1 ,25 ,5 ,l ,2 / ,接种 质 . 5 5mgL 量 浓度 A5 = . 7 6 02 ,接种 后 置 于室 内光 照培养 箱 中 o 3

藻类植物——精选推荐

藻类植物——精选推荐

藻类植物第⼀章藻类植物(Algae)第⼀节藻类植物概述⼀、基本特征:藻类是指⼀群具有光合⾊素、能独⽴⽣活的⾃养、⽆胚的原植体植物。

(⼀)藻类植物是最原始、最古⽼的⼀个植物类群化⽯证据:35-33亿年前出现原核蓝藻,15亿年前出现真核藻类。

(⼆)分布:⼴(三)藻体形态⼤⼩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体:丝状体、枝状体、⽚状体等(四)细胞结构1、细胞壁:有⽆、成分为分门重要依据2、细胞核和细胞器原核⽣物:仅具核区,不具核膜核仁,核区中具有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组蛋⽩结合,没有⼤部分细胞器(质体、⾼尔基体、线粒体、内质⽹、液泡等)。

包括细菌和蓝藻原核藻类:蓝藻和原绿藻真核藻类中核(间核):染⾊质在间期不解聚,核膜在分裂期也不消失,表现为介于原核和真核之间的状态。

3、光合器和光合⾊素光合器:进⾏光合作⽤的细胞器。

蓝藻具类囊体。

真核藻类有载⾊体,形状多样。

类型为分门重要依据。

光合⾊素:叶绿素类:叶绿素a、b、c、d类胡萝⼘素类:5种胡萝⼘素(αβγ等)和多种叶黄素藻胆素类⾊素种类为分门的重要依据。

叶绿体:含叶绿素a、b,藻体呈绿⾊⾊素体:含叶绿素a和其他种类,藻体呈褐⾊、黄褐⾊或紫红⾊(五)鞭⽑和眼点1、鞭⽑:藻类的运动器官茸鞭型尾鞭型鞭⽑的类型、数⽬、位置为分门重要依据2、眼点:游动细胞对光的感受器(六)繁殖1、营养繁殖:植物体的⼀部分从母体上分离后能独⽴形成⼀个新个体单细胞群体多细胞2、⽆性繁殖:母体产⽣⽣殖细胞,但⽣殖细胞不结合,由⽣殖细胞直接产⽣⼦代的⽣殖⽅式。

孢⼦(孢⼦囊)→孢⼦⽣殖→孢⼦植物孢⼦类型:游动孢⼦、静孢⼦、分⽣孢⼦等3、有性繁殖:母体产⽣单倍体的配⼦,配⼦两两结合形成合⼦,合⼦发育形成新个体的繁殖⽅式。

配⼦(配⼦囊)同配:相结合的两个配⼦间形状、结构、⼤⼩、⾏为完全相同的有性⽣殖⽅式。

异配:相结合的两个配⼦间形状、结构相同但⼤⼩、⾏为不同的有性⽣殖⽅式。

(雌配⼦♀、雄配⼦♂)卵式⽣殖:相结合的两个配⼦间形状、结构、⼤⼩、⾏为完全不同的有性⽣殖⽅式。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高考生物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含答案第2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标要求 1.说出细胞主要由C 、H 、O 、N 、P 、S 等元素构成。

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4.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考情分析 1.组成细胞的元素2021·天津·T4 2.水 2022·湖北·T1 2021·全国乙·T3 2021·河北·T19 3.无机盐 2022·全国甲·T1 2019·全国Ⅲ·T29考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2)种类:常见的有20多种⎩⎪⎨⎪⎧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等 (3)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分类(2)正确区分鲜重、干重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以人体细胞为例)判断正误(1)生物体内含量很少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提示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又不可缺少的元素。

生物体内还有一些元素(如Pb)含量少,但不是生物体必需的,这些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

(2)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都是C、H、O、N,在玉米细胞中的含量大小关系为O>C>H>N,而在人体细胞中的含量大小关系为C>O>N>H,这是因为玉米细胞中含糖较多,人体细胞中含蛋白质较多(√)(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具有统一性,因此地壳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提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但有些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在生物体内找不到。

CO_2对盐藻生长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CO_2对盐藻生长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式 中 为提取液的体积( L , m )f为稀释倍数 。 12 4 盐藻蛋 白质含量 的测 定 .. 取盐藻细胞蛋 白质。采用 紫外 吸收法测定 蛋 白质提 取液在
20l 和 2 0n 处 的 吸 光度 D 。 和 D 8 m a 6 m : 。 根 据 下 式 计 算
藻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 蛋 白质含量 ( g m )= .5 2Ⅲ 一 .6 2 m / L 15 D 8 n 0 7 D 6 o 0
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盐藻中 口一胡 萝 卜素 , 分 光 光 度计 波 长 4 0 n 处 读 取 于 5 m D 5 。根据 Jne 4 esn公 式 换算 藻液 中的 口一胡 萝 卜素含 量
( / ) mg L 。

胡萝 卜 素含量 ( sL D 5 ×V×,×1 250 m / )= 4 0 0/ 0 参 照郭金耀等 的方 法 提
中的 盐 藻 细胞 受 光 均 匀 , 培 养 1 。分 别 于 6 8 5 1 、3 共 6d 、. 、1 1 .
盐藻是单 细胞藻类 , 可用盐藻密度表示盐 藻细胞的生长 。 由图 1可见 , 在任一 C 浓度下 , O 随着培养 时间的延长 , 盐藻 细胞密度越来越大 。当 C O 浓度提高时 , 盐藻细胞 密度逐渐 增加 ; C 当 O 浓度提 高到 1 5g L时 , 藻细 胞密 度达 到最 . / 盐 大; C : 当 O 浓度继续 提高 时 , 藻细胞 密度 又逐渐 减小 。说 盐
1 i收集 藻细胞 , 0mn 然后用未 加碳酸 氢钠 的盐 藻培养基 将 盐藻 细胞 洗人烧 杯 中, 获得新 鲜盐藻培 养液 , 并使其 吸光度 D 为 02 . 。将新鲜盐藻培养 液分装在 20m 5 L的三角瓶 中, 每瓶 10m , 2 5 L 共 1瓶。然后再加入不同数量的碳酸氢钠 , 获 得 0 0 5 1 0 1 5 2 O 2 5 3 0g L7个 浓度 , 、. 、 . 、 . 、 . 、 . 、. / 每个 浓度 3 瓶。将三角瓶封 1 3后置于光照培养箱 中培养 。培养温度为 白 天2 5℃ , 夜间 2 O℃。光 照与黑 暗比为 1 1 。 白天光 2h: 2h 照强度 35 0l。每天摇瓶 2次 , 0 x 调换培养 瓶位置 1 , 次 使瓶

有机碳源对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有机碳源对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 :发状念珠 藻单体细胞 :有机碳源 ;生长;光合作用
中图 分 类 号 :Q9 51 4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Ef e t fO r a cCa bo So c so o t nd Pho o yn he i f f c so g ni r n ur e n Gr w h a t s t s so
发状念珠 藻单体细胞 的光合放氧速率 的变化 情况,发现在培养初 时,低光照强度( 低于 5 mo・ s 有机碳源不能促 0p l ) m 进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在 光饱和 点(O mo・ ) 1 Op l s 混合营养藻细胞的净光合放氧速率达到 123 moO2mg h 1 -, m- 9 1a l ・ C O-. l ( h 是 光 合 自养细 胞 的 15 倍 。进 入对 数 期 后 , 混 合 营 养 藻细 胞 的 净 光 合 作用 降低 ,但 是 呼 吸速 率 达 到 7 34 .7 0 3 p l ・ C 1~h moO:mg h) ・~,是光合 自养细 胞的 l .7倍 ;真 正光合作用( ( 42 净光 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之和) 提高。
文章编号: 10 -0 52 0 )20 7 -5 0 39 1(0 80 -2 70
有机 碳源对 发状念珠藻单体细胞生长和光合作 用 的影响
于海峰, 贾士儒, 董永胜, 林 永 贤 ( 津科技 大学 天 津市工业微 生物重点 实验 室,天津 3 0 5) 天 0 4 7
摘 要 :采用液体悬 浮培养方法研 究了有机碳源对 发状念 珠藻( so la elome单体细 胞生长及光合 作用 的影响。 Notcf g l r ) i f
l rmo rw ho f g l r ecl .tn i e t th . g l r ecl v blyo a opo t tego t f . a elom el Iidct a teN fa elom e s aeteait f s eh Nl i f s a sh l f i lh h i

光照对我国常见藻类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

光照对我国常见藻类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
;B& j’$B$ ’ ’&( ’%B: j%$B( ’ ’&( ’:B! j!&B" ’ ’&(
"% j(& ’ ’;( <& j"& ’ %&(
’&& j’<&& ’ %%( :&& j’<&& ’ %%(
%!B&: j(;B<: ’ ’:(
:& j’&& ’ %<(
:;B’$s:B"% ’ %(( <& j’%& ’ !&( &B( j’(B; ’ !%( ;"$ j%""$ ’ !$( "& j’:& ’ !<( <& j’%& ’ !&( ’; j(& ’ !"(
最适光强 C ! #/.3//c%/[c’" #!$B$ ’ ’&( # ;B! ’ ’&( #’(B%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B: ’ %$( %"& ’ %"( #!(B< ’ %;( # $: ’ %((

生物碱类化合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类化合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类化合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第31卷第12期2012年12月水产科学FISHERIESSCIENCEVol.31No.12Dec.2012生物碱类化合物对藻类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杨攀,张树林,董阳(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关键词: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抑藻效应中图分类号:X1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1111(2012)12-0754-05收稿日期:2011-11-02;修回日期:2012-01-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0442);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0JCZDJC18000).作者简介:杨攀(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生生物和水环境调控技术.E-mail:yangpan721@163.com.通讯作者:张树林(1963-),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水生生物学.E-mail:shulin63@sina.com.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某些藻类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形成水华或赤潮[1]。

近年来我国爆发的水华典型有“太湖蓝藻事件”、“巢湖蓝藻事件”、“滇池蓝藻事件”等。

据201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报道,2010年中国沿海共发生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892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6亿元[2]。

在水华、赤潮频繁发生的今天,国内外学者虽然研究出了一些有效抑藻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抑藻剂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含氮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性。

已知生物碱种类很多,目前已分离出的生物碱约有一万多种,根据生物碱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异喹啉类、喹啉类、吲哚类、哌啶类、萜类、甾体类、肽类生物碱等[3-4]。

随着新的生物碱不断被发现,分类也将随之而更新。

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第54卷 第4期 2024年4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54(4):027~037A pr .,2024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刘 雨1,张 裕1,李 赟1,朱葆华1,潘克厚1,2❋❋(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摘 要: 为了解隐秘小环藻(C y c l o t e l l a c r y pt i c a )共生细菌对其生长的影响,本文运用稀释梯度涂布法分离纯化藻液中的细菌,检测了藻菌共培养液中的溶解有机碳(D i s s o l v e d o r g a n i c c a r b o n ,D O C )㊁溶解无机碳(D i s s o l v e d i n o r ga n i c c a rb o n ,D I C )及胞外聚合物(E x t r ac e l l u l a r p o l ym e r i c s u b s t a n c e s ,E P S )含量的变化,比较了分离菌株对微藻生物量和脂质的影响,初步探究了藻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㊂研究显示,从隐秘小环藻藻液共分离纯化8株可培养细菌,通过比对菌株的部分16Sr D N A 序列,完成了其分类学鉴定㊂其中,菌株C -1和C -7为隐秘小环藻的优势促生菌,分别将藻细胞密度提高了27.1%和23.9%㊂与菌株C -1共培养的隐秘小环藻,脂质含量高达43.53%,脂质产率为16.69m g㊃L -1㊃d -1,比无菌纯培养对照组的脂质产率提高了37.37%㊂碳交换研究结果显示,共培养7d 后,2个促生菌株构建的共培养体系中D O C 含量显著低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D I C 含量显著高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㊂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相比,藻菌共培养导致培养上清液中E P S 的多糖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结合态E P S 的多糖含量在前4d 高于对照组,之后显著降低,但细胞结合态E P S的蛋白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㊂本研究构建了隐秘小环藻与细菌的共生体系,探究了藻菌之间的互作效应,可为隐秘小环藻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隐秘小环藻;溶解有机碳;溶解无机碳;胞外聚合物;生长;脂质含量;藻际细菌中图法分类号: S 96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24)04-027-11D O I : 10.16441/j.c n k i .h d x b .20220468引用格式: 刘雨,张裕,李赟,等.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4(4):27-37.L i u Y u ,Z h a n g Y u ,L i Y u n ,e t a l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p h y c o s p h e r e b a c t e r i a o f C y c l o t e l l a c r y pt i c a a n d t h e i r i n f l u -e n c e s o n m i c r o a l g a l c e l l g r o w t h [J ].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f C h i n a ,2024,54(4):27-37.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118)资助S u p p o r t e d b yt h e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41976118)收稿日期:2022-11-16;修订日期:2023-03-19作者简介:刘 雨(1998 ),女,硕士生,主要从事微藻生理生态研究㊂E -m a i l :y u yu 125225@163.c o m ❋❋ 通信作者:潘克厚(1963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藻类生物学与生物工程㊁海洋生态学㊂E -m a i l :q d k h pa n @126.c o m 藻际细菌与微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1-4],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相互作用基于溶解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5-6]㊂某些细菌可以吸收利用微藻释放到周围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碳(D i s s o l v e d o r ga n i c c a r -b o n ,D O C ),或附着在死亡细胞碎屑上代谢颗粒有机碳维持自身的生长[7-8],同时,提供维生素㊁氨基酸及植物激素等促进微藻的生长,这些细菌被称为微藻的藻际促生菌[9]㊂例如,细菌R u e g e r i a p o m e r o yi 可利用假微型海链藻产生的D O C 和硫代谢物进行繁殖,同时合成维生素B 12促进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10-11]㊂普通小球藻释放的D O C 被细菌降解利用,细菌大量繁殖,代谢活动产生的D I C 含量升高,增强了微藻光合作用的无机碳供应,从而促进了微藻的生长[5]㊂A z o s pi r i l l u m b r a s i l e n s e 促进C h l o r e l l a s o r o k i n i a n a 叶绿素含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微藻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种类[12]㊂W a n g等[13]从栅藻(S c e n e d e s m u s o b l i qu u s )藻液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促生菌,可将微藻生物量提高24.8%㊂玫瑰杆菌类群可利用多列拟菱形藻(P s e u d o -n i t z s c h i a m u l t i -s e r i e s )分泌的色氨酸合成吲哚-3-乙酸,从而促进藻细胞的分裂,调节藻细胞生长周期[14-15]㊂作为溶解有机物的一部分,E P S 在微藻和细菌共生的细胞通讯中起关键作用[16],其浓度的增加可能有利于菌藻共培养系统的稳定[17]㊂B r e n n e r 等[18]证明了硅藻E P S 多糖可作为其藻际细菌的底物,且不同的细菌菌株可利用E P S 多糖的不同部分㊂目前,菌藻共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废水处理[19-20],关于有益藻菌共生体系在微藻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㊂系统了解微藻与细菌之间的关系,对构建高效的藻菌共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㊂隐秘小环藻(C y c l o t e l l a c r y pt i c a )作为一种广盐性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海洋硅藻,其油脂含量可达总生物量的40%,甘油三酯含量占总脂含量的55%左右,是一种良好的脂质生产者[21-23]㊂另外,隐秘小环藻具有纳米级到微米级的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止血㊁药物缓释能力,已有研究表明隐秘小环藻具有非常广阔的综合利用潜力㊂无菌化处理前后隐秘小环藻的生长结果显示,无菌化处理后,隐秘小环藻的生物量比无菌化处理前降低16%左右[24],说明隐秘小环藻的培养液中可能存在促进该藻株生长的菌株㊂为筛选隐秘小环藻藻际促生菌,本文首先运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分离纯化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并完成分类学鉴定㊂其次,比较了分离菌株对隐秘小环藻生长和脂质含量的影响㊂最后,分析了2株促生菌的藻菌共培养体系中溶解有机碳,溶解无机碳(D i s s o l v e d i n o r g a n i c c a r b o n,D I C)及胞外聚合物浓度的变化,阐明藻菌可能的互作模式㊂1材料和方法1.1藻际细菌分离与鉴定本实验所用的隐秘小环藻(C y c l o t e l l a c r y p t i c a)由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微藻生物学实验室提供(编号L A M B147),保存于f/2培养基[25]中㊂将隐秘小环藻培养物浓度稀释为1/106~1/104,取100μL稀释液均匀涂布于Z o B e l l2216E固体培养基[26]中,在37ħ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挑取不同形态特征的单菌落,多次划线纯化至无杂菌污染,获得纯培养细菌㊂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菌D N A:挑取单菌落于1.5m L 离心管中,加入50μL无菌水,涡旋混匀,先后置于液氮和100ħ水浴锅中反复冻融3次(10m i n/次),于4ħ下12000r/m i n离心10m i n,取上清㊂16S r D N A P C R扩增的引物为细菌通用引物:27F (5'-A G A G T T T G A T C C T G G C T C A G-3')和1492R(5'-T A C G G T T A C C T T G T T A C G A C T T-3')㊂P C R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通过凝胶提取试剂盒(B e c k m a n C o u l t e r G e n o m i c s,D a n v e r s,M A,U S A)纯化,由上海生工生物公司进行测序㊂将测序获得的16S r D N A序列分别与E z B i o C l o u d s e r v e r数据库的标准菌株比对,完成分类学鉴定㊂使用M E G A11软件中的N e i g h b o r-j i o n i g(N 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㊂1.2藻菌共培养体系的建立1.2.1无菌藻株及培养条件使用抗生素处理获得无菌隐秘小环藻[24]㊂将指数生长期的隐秘小环藻接种于新鲜无菌的f/2培养基中,添加600μg/m L硫酸庆大霉素㊁800μg/m L硫酸卡那霉素和800μg/m L硫酸链霉素联合处理3d;离心洗涤后重新接种于新鲜f/2培养基,培养3d;再次离心洗涤,接种于新鲜f/2培养基,追加25μg/m L盐酸环丙沙星处理3d㊂将除菌后的隐秘小环藻转入不含抗生素的f/2培养基中,传代5次(各代培养7d)后获得无菌藻株㊂采用荧光染色观察法检验其无菌性:取100μL无菌藻液,加入0.1μL S Y B R G r e e n I核酸染料染色20m i n,在荧光显微镜下未观察到被染色的细菌㊂无菌隐秘小环藻培养基为f/2培养基㊂培养条件:温度22ħ,光强40μm o l㊃m-2㊃s-1,光暗周期12hʒ12h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㊂离心(3000r/m i n,5m i n)收集指数生长期的无菌藻株,洗涤后重悬于300m L f/2培养基,调节初始O D750=0.1(藻细胞密度约为2.0ˑ105c e l l s/m L)㊂1.2.2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细菌培养基为Z o-B e l l2216E液体培养基㊂将8株分离菌分别按2%(体积比)接种量接种于Z o B e l l2216E液体培养基中,在37ħ和200r/m i n下培养12h,O D600均达到0.6~ 1.0(指数期)㊂将菌液8000r/m i n离心10m i n,f/2培养基洗涤并重悬细菌细胞,调节菌悬液O D600=1.0(细菌密度约为1ˑ108C F U/m L)㊂取9m L菌悬液接种到上述无菌小环藻培养物中,使初始菌藻细胞比为15ʒ1㊂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平行㊂共培养实验条件:温度22ħ㊁光照强度40μm o l㊃m-2㊃s-1㊁光暗周期12hʒ12h,连续培养8d㊂使用血球计数板每两天统计微藻细胞数,并绘制生长曲线㊂培养结束时采用干质量法测定微藻的生物量㊂将孔径为0.45μm的混合纤维滤膜置于60ħ烘箱中烘干至恒重W1,取10m L混匀的藻液,3000 r/m i n离心5m i n,向沉淀中加入10m L f/2培养基,将藻细胞重悬后进行抽滤,再次将滤膜烘干至恒重记为W2,并计算总生物质浓度(D r y w e i g h t,D W,单位g/L):C D W=(W1-W2)/V㊂每两天取1m L共培养液,用无菌水稀释1ˑ105倍,取100μL稀释液进行Z o B e l l2216E琼脂涂板,平板置于37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然后统计菌落数,计算共培养体系中的细菌密度㊂1.3脂质含量与脂肪酸组成测定脂质的提取采用氯仿ʒ甲醇提取法,含量测定基于质量法[27]㊂按上述培养条件连续培养8d后,收集藻细胞,冷冻干燥后取15m g(m0),加入3m L提取缓冲液(氯仿ʒ甲醇=2ʒ1),室温涡旋15m i n,震荡摇晃10h,离心(8000r/m i n,10m i n)取上清后,再次向沉淀中加入3m L提取缓冲液,重复上述步骤1次㊂将两次上清液合并,加入1/5体积0.9%N a C l溶液,涡旋5m i n后静置分层㊂吸取氯仿层,通过0.22μm滤器过滤到玻璃管(m1)中,55ħ水浴加速氯仿挥发,再放入烘干箱中烘干,称重为m2,总脂含量=(m2-m1)/ m0ˑ100%㊂824期刘雨,等: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参照N i u[28]等描述的方法提取脂肪酸,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组成㊂气相色谱仪的条件设置:载气为N2和H2,流速分别为40和25m L/m i n;进样口温度250ħ;内部程序升温至150ħ维持1m i n,再以15ħ/m i n升高至250ħ保留10m i n㊂数据处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㊂1.4溶解有机碳、溶解无机碳及胞外聚合物浓度测定每2d检测共培养体系中胞外聚合物的蛋白质与多糖浓度变化㊂取2m L共培养液,在4ħ下8000r/m i n 离心10m i n,上清液通过0.45μm滤膜过滤,收集上清部分的胞外聚合物;将沉淀重悬于2m L三蒸水中,并在60ħ下震荡水浴30m i n,再次离心后通过0.45μm 滤膜收集细胞结合部分的胞外聚合物[15]㊂使用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标准品,通过B C 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测定蛋白质浓度,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浓度㊂在培养的第4天和第7天,通过总有机碳分析仪检测共培养体系中的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含量[29]㊂1.5数据处理三组平行的实验数据均用于结果分析,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M e a nʃS E,使用O r i g i n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作图,采用S P S S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 N O V A),并进行多重比较(L S D,D u n c a n),显著性水平为p<0.05㊂2结果与分析2.1藻际细菌的分离鉴定经Z o B e l l2216E平板涂布划线,从隐秘小环藻藻际中分离纯化8株可培养细菌,菌落特征如表1所示㊂8株菌株的菌落均为光滑㊁湿润的圆形,但菌落大小㊁颜色明显不同㊂依据菌落特征,分别将分离菌株标记为C-1㊁C-2㊁C-3㊁C-4㊁C-5㊁C-6㊁C-7和C-8㊂表1分离菌株菌落的表观特征T a b l e1 A p p a r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i s o l a t e d s t r a i n c o l o n i e s菌种B a c t e r i a l s t r a i n s大小M e a s u r e m e n t/m m形态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颜色C o l o r s透明度T r a n s p a r e n c y光泽质地G l o s s y t e x t u r eC-11.0圆形金黄色不透明光滑湿润C-20.5圆形灰黄色不透明光滑湿润C-30.5圆形瓷白色不透明光滑湿润C-41.0圆形乳黄色不透明光滑湿润C-51.0圆形橙色半透明光滑湿润C-60.2圆形青黄色不透明光滑湿润C-72.0圆形乳白色不透明光滑湿润C-80.5圆形橘黄色半透明光滑湿润运用P C R方法,本文获得了8株细菌的16S r D N A 部分序列,与E z B i o C l o u d s e r v e r数据库的标准菌株比对,利用N e i g h b o r-j i o n i g(N 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图1所示㊂菌株C-1和C-7分别属于α变形菌门的赤细菌属(E r y t h r o b a c t e r s p.)和海杆菌属(M a r i n i b a c-t e r i u m s p.);菌株C-4属于γ变形菌门的盐单胞菌属(H a l o m o n a s s p.);菌株C-2㊁C-3和C-8分布于厚壁菌门两个不同的科,菌株C-2与C-3均为葡萄球菌属(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s p.),菌株C-8属于芽孢杆菌属(B a-c i l l u s s p.);菌株C-5为拟杆菌门中的鼠尾菌属(M u r i-c a u d a s p.),菌株C-6属于放线菌门的纤维单胞菌属(C e l l u l o m o n a s s p.)㊂2.2共培养体系中微藻与细菌的生长情况无菌纯培养时,小环藻从初始接种的2.0ˑ105c e l l s/m L 增长至第4天进入平台期,细胞数维持在(4.8ʃ0.1)ˑ105c e l l s/m L,藻细胞密度增加了1倍以上(见图2)㊂菌株C-2与C-3分别与小环藻构建的菌藻体系中,培养的8d时间内,藻细胞密度虽均有增长,但总是低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㊂实验结束时,两个藻菌共培养体系的藻细胞数分别比无菌纯培养对照组降低了(6.4ʃ0.5)%和(10.1ʃ1.5)%㊂而其他6株藻菌构建的共培养体系,与对照组相比,小环藻的细胞数目均显著性增加,说明这6株分离菌均对小环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㊂其中,菌株C-1和C-7的促进效果最好,培养至第8天,微藻细胞数分别为(6.2ʃ0.2)ˑ105和(6.0ʃ0.5)ˑ105c e l l s/m 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7.1ʃ1.6)%和(23.9ʃ3.9)%㊂菌株C-4㊁C-5㊁C-6和C-8共培养体系的藻细胞密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5ʃ0.7)%㊁(5.3ʃ0.9)%㊁(15.1ʃ1.4)%和(8.7ʃ0.8)%(见图2和图3)㊂9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图1基于16S r D N A部分序列构建的8株细菌(C-1 C-8)的系统发育树F i g.1P h y l o g e n e t i c t r e e o f e i g h t s t r a i n s o f b a c t e r i a(C-1 C-8)b a s e d o n p a r t i a l16S r D N A s e q u e n c e s伴随着微藻的生长,菌株C-1㊁C-2㊁C-4和C-7均能在共培养体系中稳定生长,在培养第4~8天,菌细胞数目保持相对稳定,菌落数分别为7.35ˑ107㊁4.87ˑ107㊁3.57ˑ107和4.0ˑ107C F U/m L(见图4)㊂而菌株C-3在共培养的第1和第2天迅速繁殖,之后菌落数在4ˑ107C F U/m L左右剧烈波动㊂菌株C-6在共培养前4d快速生长,至第4天菌落数为5.5ˑ107C F U/m L,但在第6天后迅速死亡,第8天菌落数仅为3.2ˑ107C F U/m L㊂菌株C-5在培养前2d有所生长,随后菌落数下降至初始接种量水平㊂菌株C-8在共培养过程中始终生长缓慢,培养第8天,菌落数仅为1.95ˑ107C F U/m L㊂综合上述细菌促生长效果与其自身在共培养体系中的生长情况,菌株C-1㊁C-4与C-7可能是隐秘小环藻的促生菌㊂2.3隐秘小环藻脂质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分别与菌株C-1㊁C-4和C-7共培养8d,所有实验组小环藻均生长至平台期,其最终干质量含量分别为0.31㊁0.26和0.29g/L(见表2),比无菌纯培养分别提高了29.17%㊁8.33%和20.83%㊂与菌株C-1共培养,034期刘 雨,等: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C o -C -1: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1共培养;C o -C -2: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2共培养;C o -C -3: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3共培养;C o -C -4: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4共培养;C o -C -5: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5共培养;C o -C -6: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6共培养;C o -C -7: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7共培养;C o -C -8:无菌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8共培养㊂C o -C -1: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1;C o -C -2:A x e n i c C .c r y p 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2;C o -C -3: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3;C o -C -4: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4;C o -C -5: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5;C o -C -6: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6;C o -C -7: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7;C o -C -8: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s t r a i n C -8.)图2 隐秘小环藻与细菌共培养的生长曲线F i g .2G r o w t h c u r v e o f C .c r y pt i c a i n t h e c o -c u l t u r e w i t h t h e i s o l a t e d s t r a i ns图3 隐秘小环藻与细菌共培养第8天细菌促进/抑制小环藻生长的百分比F i g .3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gr o w t h p r o m o t i o n /i n h i b i t i o n b y t h e b a c t e r i a i n 8t hd a y o f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u r e w i t h t h e i s o l a t e d b a c t e r i a l s t r a i ns图4 共培养体系中细菌的菌落数量F i g .4 C o l o n y nu m b e r s o f t h e i s o l a t e d b a c t e r i a l s t r a i n s i n t h e c o -c u l t u r e s ys t e m 表2 与菌株共培养下隐秘小环藻的干质量和脂质产率T a b l e 2 D r y w e i g h t a n d l i p i d p r o d u c t i v i t i e s o f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u r e d i n c o -c u l t u r e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s t r a i n s o f b a c t e r i a组别①干质量②/(g㊃L -1)脂质含量(干质量)③/%脂质产率④/(m g㊃L -1㊃d -1)对照组⑤0.24ʃ0.03a 39.96ʃ1.45a 12.15ʃ1.44a C o -C -10.31ʃ0.02c43.53ʃ1.66b 16.69ʃ0.83b C o -C -40.26ʃ0.01a b 39.71ʃ1.31a 12.91ʃ0.50a C o -C -70.29ʃ0.03b c40.83ʃ1.56a15.14ʃ1.64b注:数值以平均值ʃ标准差(n =3)表示,同一列数据上标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 <0.05)㊂C o -C -1: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1共培养组;C o -C -4: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4共培养组;C o -C -7: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7共培养组㊂V a l u e s a r e m e a n s ʃS D (n =3).V a l u e s w i t h i n t h e s a m e c o l u m n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l e t t e r s a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i f f e r e n t (P <0.05).C o -C -1:G r o u p o f 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1;C o -C -4:G r o u p o f 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4;C o -C -7:G r o u p o f 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7.①G r o u p s ;②D r y w e i g h t ;③L i p i d c o n -t e n t (d r y w e i g h t );④L i p i d p r o d u c t i v i t i e s ;⑤C o n t r o l g r o u p.获得最高的脂质含量(43.53%)和脂质产率(16.69m g㊃L -1㊃d -1),分别比无菌纯培养提高了8.93%和37.37%(P <0.05)㊂菌株C -4与C -7并未显著改变小环藻的脂质含量(P >0.05),但由于C -7显著提高了小环藻的终生物量(0.29g㊃L -1),因此脂质产率比无菌纯培养提高了24.61%㊂气相色谱(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分析(见图5)显示,隐秘小环藻的主要脂肪酸种类为C 16ʒ0㊁C 16ʒ1㊁C 17ʒ1和C 20ʒ5n -3(E P A ),这些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6%左右㊂隐秘小环藻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 o -n o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c id )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3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4年43.16%ʃ2.70%,其次为饱和脂肪酸(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占总脂肪酸的36.03%ʃ1.92%,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c id )仅为20.66%ʃ2.34%㊂菌株C -1㊁C -4㊁C -7并未显著改变小环藻饱和脂肪酸㊁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 >0.05),但棕榈油酸甲酯含量为(26.38%ʃ1.20%)~(26.73%ʃ1.38%),显著低于无菌纯培养的29.95%ʃ1.76%(P <0.05)㊂与菌株C -7共培养的藻细胞中十七烷酸甲酯和E P A 含量为14.07%ʃ0.75%和14.77%ʃ0.84%,分别比无菌纯培养提高了6%和7.8%㊂与菌株C -1共培养的藻细胞中十七酸甲酯含量为9.66%ʃ0.05%,比无菌纯培养提高了7.5%㊂说明细菌对小环藻的脂肪酸组成虽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㊂((a )不同种类脂肪酸的占比;(b )饱和脂肪酸㊁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㊂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㊂(a )P e r c e n t a ge of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f a t t y a c i d s ;(b )P e r c e n t ag e o f S F A ㊁M U F A a n d P U F A .D a t a a r e m e a n v a l u e s o f th r e e r e pe t i t i o n s .)图5 与细菌共培养8天后隐秘小环藻的脂肪酸组成F i g .5 F a t t y a c i d p r o f i l e o f C .c r y pt i c a a f t e r 8d a y s o f c o -c u l t u r e w i t h b a c t e r i a 2.4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浓度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1和C -7共培养体系中溶解有机碳(D O C )与溶解无机碳(D I C )含量变化如图6所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无菌纯培养对照组和2个藻菌共培养体系的D O C 和D I C 浓度均呈现出增高趋势,但共培养体系中的D O C 始终低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a )D O C 含量的变化;(b )D I C 含量的变化㊂C o -C -1: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1共培养组;C o -C -7: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7共培养组㊂(a )C h a n ge s i n D O C c o n t e n t ;(b )C h a n g e s i n D I C c o n t e n t .C o -C -1:G r o u p of a x e n i c C .c r y p 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1;C o -C -7:G r o u p o f 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7.)图6 隐秘小环藻细菌共培养体系中D O C 和D I C 含量的变化F i g .6 C h a n g e s o f D O C a n d D I C c o n t e n t i n c o -c u l t u r e s y s t e m o f C .c r y pt i c a w i t h b a c t e r i a 234期刘 雨,等: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D I C 始终高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㊂培养第4天,菌株C -1共培养体系的D O C 浓度为(50.3ʃ2.7)m g/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3ʃ8.5)m g/L ;而菌株C -7共培养体系的D O C 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㊂但在培养第7天,菌株C -1㊁C -7共培养体系的D O C 含量分别为(86.2ʃ12.2)m g /L 和(108.9ʃ7.8)m g/L ,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4%和9.6%(P <0.05)㊂2个藻菌共培养体系中的D I C 含量在第4天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到第7天C -1共培养体系中D I C 含量为106m g/L ,比对照显著提高了20%(P <0.05),C -7共培养体系中D I C 含量为(98.9ʃ12.2)m g/L ,仅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2%(P >0.05)㊂2.5胞外聚合物浓度的变化隐秘小环藻与菌株C -1和C -7构建的藻菌共培养液中多糖与蛋白浓度的变化如图7所示㊂培养前4d,2个藻菌共培养液的上清胞外聚合物(S o l u b l e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o l ym e r i c s u b s t a n c e s ,S L -E P S )的多糖和蛋白浓度与无菌纯培养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在第4天后,共培养液中S L -E P S 的浓度较无菌纯培养显著降低㊂其中,与菌株C -1共培养第6天S L -E P S 多糖和蛋白浓度分别为(6.4ʃ0.5)m g /L 和(5.0ʃ0.4)m g/L ,分别比无菌纯培养对照组降低了27.3%和66.4%(P<((a )S L -E P S 多糖含量的变化;(b )B -E P S 多糖含量的变化;(c )S L -E P S 蛋白含量的变化;(d )B -E P S 蛋白含量的变化㊂C o -C -1: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1共培养组;C o -C -7:无菌隐秘小环藻与C -7共培养组㊂(a )C h a n g e s i n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S L -E P S ;(b )C h a n g e s i n p o l ys a c c h a r i d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B -E P S ;(c )C h a n g e s i n p r o t e i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S L -E P S ;(d )C h a n g e s i n p r o t e i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B -E P S .C o -C -1:G r o u p o f 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1;C o -C -7:G r o u p o f a x e n i c C .c r y pt i c a c o -c u l t i v a t i o n w i t h C -7.)图7 隐秘小环藻细菌共培养胞外聚合物浓度的变化F i g .7 C h a n g e s i n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o l y m e r s i n C o -c u l t u r e o f C .c r y pt i c a a n d b a c t e r i a 3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0.05)㊂与菌株C-7共培养第6天,S L-E P S多糖和蛋白浓度分别为(7.6ʃ1.0)m g/L和(9.3ʃ1.0) m g/L,分别比无菌纯培养对照组降低了13.6%和37.6%(P<0.05)(见图7(a)㊁图7(c))㊂菌株C-1和C-7藻菌共培养液的结合胞外聚合物(B o u n d-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o l y m e r i c s u b s t a n c e s,B-E P S)的多糖浓度在第2天分别为(5.4ʃ0.6)m g/L和(5.9ʃ1.1)m g/L,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3%和68.6%;共培养至第4天,菌株C-1和C-7藻菌共培养的多糖浓度分别升至(6.7ʃ0.4)m g/L和(7.4ʃ0.9)m g/L㊂但随后共培养体系的B-E P S多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至培养第8天时,菌株C-1㊁C-7共培养体系的B-E P S多糖分别为(12.9ʃ0.6)m g/L和(12.1ʃ2.1)m g/L,分别比对照组的(16.4ʃ1.9)m g/L降低了21.3%和26.2%(见图7(b));而共培养体系的B-E P S蛋白浓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高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在培养第4天,菌株C-1㊁C-7共培养体系的B-E P S蛋白含量分别为(18.1ʃ3.6)m g/L和(18.8ʃ2.4)m g/L,与对照组差别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4.7%和60.7%(见图7(d))㊂3讨论微藻在自然界或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其藻际微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菌群落[20]㊂已有的研究显示,无菌培养条件下,微藻在自营养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普遍非常缓慢[30]㊂同样,本研究中无菌培养的隐秘小环藻,其生物量比原始藻株降低了16%[24]㊂微藻的培养液中可能存着在促进该藻株生长的细菌㊂本研究从隐秘小环藻藻液中分离鉴定8株细菌,分别与无菌隐秘小环藻共培养,结果显示,菌株C-1㊁C-4㊁C-7和C-6对隐秘小环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㊂且菌株C-1㊁C-4和C-7均能在藻液中随着隐秘小环藻的生长而稳定增殖,培养第8天实验结束时,细菌数目达到初始接种量的8~12倍㊂C h o等[5]发现小球藻藻际中存在4株细菌可显著增加藻细胞数量(>100%),且其中2株细菌在藻菌共培养后期迅速生长㊂周真真等[31]研究发现,6株藻际分离细菌均能促进微藻的生长,但只有2株细菌能够在藻菌共培养体系中稳定繁殖,且只有这2种藻菌体系能够保持相对稳定㊂本研究中菌株C-6在共培养初期快速繁殖,在培养第8天时死亡㊂因此,菌株C-6可能无法与隐秘小环藻维持长期稳定的共生关系㊂虽然菌株C-5和C-8也促进了小环藻的生长(<10%),但这2株菌在藻液中始终增殖缓慢,这可能是由于隐秘小环藻分泌了限制细菌生长的化合物或细菌对隐秘小环藻胞外有机物的利用能力较弱导致的[32]㊂同时,本研究发现菌株C-2和C-3属于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s p.,均抑制了小环藻的生长㊂某些细菌可能与微藻竞争营养物质,产生抑制微藻生长的代谢产物,或分泌杀藻物质导致藻细胞溶解[33]㊂一个成功的藻菌共生系统应该对该系统中所有的微生物都有益㊂因此,本研究分离的菌株C-1和C-7是隐秘小环藻理想的促生菌株,可与小环藻构建藻菌共培养体系㊂研究表明,与促生菌共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微藻生物量,还可能有利于脂质的积累[34-37]㊂本研究中,与菌株C-1共培养,可同时提高隐秘小环藻的生物量和脂质含量,最终提高了隐秘小环藻的脂质产率㊂菌株C-7可提高隐秘小环藻的生物量,但并未显著改变小环藻的脂质含量㊂C r o f t等发现,H a l o m o n a s s p.可吸收利用藻类分泌的D O C,产生维生素B12促进微藻生长[38]㊂A m i n等[39]发现M a r i n i b a c t e r i u m s p.释放弧菌铁蛋白螯合F e3+供微藻利用,同时微藻产生D O C支持细菌生长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藻菌共培养体系中的D O C浓度始终低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㊂D I C浓度始终高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㊂这说明藻菌之间的碳交换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9]㊂微藻释放的D O C被细菌降解利用,同时,由于藻类向细菌提供了固定碳,细菌大量繁殖,代谢活动产生的D I C含量升高,增强了微藻光合作用的无机碳供应,从而促进了微藻的生长㊂胞外聚合物(E P S)在藻际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影响藻菌共生关系的建立以及调节藻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等[40-42]㊂藻际环境中的E P S可分为上清E P S和细胞结合态E P S,这两部分E P S均主要由多糖和蛋白组成㊂本研究中,与无菌纯培养对照组相比,藻菌共培养体系中上清多糖与上清蛋白的浓度均有所降低,表明细菌可能利用这部分E P S作为碳与能量的来源,降低了上清E P S的积累速率㊂B r u c k n e r等[43]研究发现,拟杆菌-32可大幅降低上清多糖含量并增加结合多糖水平,上清多糖的减少可能是由于细菌的直接消耗,或通过减少上清多糖,而优先形成结合多糖来增加细菌在藻细胞上的附着,以此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㊂本研究中,菌株C-1和C-7共培养体系的结合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培养第4天达18.1~ 18.8m g/L,比对照组提高了60%左右,而结合多糖的含量在培养前期高于对照组,第4天后较对照组有所降低㊂这说明在共培养前期,藻类可能通过分泌的较高水平的结合多糖吸引细菌在藻细胞表面附着[44],培养后期通过降低结合多糖的含量,增加结合蛋白浓度,增强细菌与微藻之间的紧密连接[45],以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共生系统的稳定性㊂4结语本研究从隐秘小环藻藻液中分离纯化出8株可培434期刘雨,等:隐秘小环藻藻际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养细菌,经16S r D N A序列比对分析,8株可培养细菌分别是E r y t h r o b a c t e r s p.(C-1)㊁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s p. (C-2和C-3)㊁H a l o m o n a s s p.(C-4)㊁M u r i c a u d a s p. (C-5)㊁C e l l u l o m o n a s s p.(C-6)㊁M a r i n i b a c t e r i u m s p. (C-7)和B a c i l l u s s p.(C-8),其中菌株C-1和C-7为促生菌㊂这2株促生菌分别与隐秘小环藻构建藻菌共培养体系,均可显著提高微藻的生物量和脂质产率㊂菌株C-1和C-7可吸收利用隐秘小环藻分泌的D O C,同时释放D I C㊂同时,细菌对共培养体系中不同种类的E P S影响不同,这反映出隐秘小环藻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㊂本研究结果为探究藻菌互作和微藻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一条新策略㊂参考文献:[1]S h a r i f a h E N,E g u c h i M.T h e 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N a n n o c h l o r o p s i s o c-u l a t a e n h a n c e s t h e a b i l i t y o f R o s e o b a c t e r c l a d e b a c t e r i a t o i n h i b i t t h e g r o w t h o f f i s h p a t h o g e n V i b r i o a n g u i l l a r u m[J].P L o S O n e, 2013,6(10):e26756.[2] K u o R C,L i n S.E c t o b i o t i c a n d e n d o b i o t i c b a c t e r i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E u t r e p t i e l l a s p.i s o l a t e d f r o m L o n g I s l a n d S o u n d[J].P r o t i s t,2013,164(1):60-74.[3] K a z a m i a E,C z e s n i c k H,N g u y e n T,e t a l.M u t u a l i s t i c i n t e r a c t i o n sb e t w e e n v i t a m i n B12-d e p e n d e n t a l g a e a n d h e t e r o t r o p h ic b a c t e r i a e x-h i b i t r e g u l a t i o n[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12,14(6):1466-1476.[4] T e p l i t s k i M,R a j a m a n i S.S i g n a l a n d n u t r i e n t e x c h a n g e i n t h e i n-t e r a c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s o i l a l g a e a n d b a c t e r i a[J].S p r i n g e r B e r l i n H e i-d e l b e r g,2011,23:413-426.[5] C h o D H,R a m a n a n R,H e o J,e t a l.E n h a n c i n g m i c r o a l g a l b i o-m a s s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b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m i c r o a l g a l-b a c t e r i a l c o m m u n i t y [J].B i o r e s o u r c e T e c h n o l o g y,2015,175:578-585.[6] G r o s s a r t H P,L e v o l d F,A l l g a i e r M,e t a l.M a r i n e d i a t o m s p e c i e sh a r b o r d i s t i n c t b a c t e r i a l c o m m u n i t i e s[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 i c r o b i-o l o g y,2005,7:860-873.[7] N e s t o r A G,W e b e r P K,L a u r a A S,e t a l.E l e v a t e d t e m p e r a t u r ei n c r e a s e s c a r b o n a n d n i t r o g e n f l u x e s b e t w e e n 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a n dh e t e r o t r o p h i c b a c t e r i a t h r o u g h p h y s i c a l a t t a c h m e n t[J].M u l t i d i s c i-p l i n a r y J o u r n a l o f M i c r o b i a l E c o l o g y,2017,11(3):641-650.[8]B u c h a n A,L e C l e i r G R,G u l v i k C A,e t a l.M a s t e r r e c y c l e r s:F e a-t u r e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o f b a c t e r i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b l o o m s[J].N a t u r e R e v i e w s M ic r o b i o l o g y,2014,12(10):686-698.[9] K i m B H,R a m a n a n R,C h o D H,e t a l.R o l e o f R h i z o b i u m,ap l a n t g r o w t h p r o m o t i n g b a c t e r i u m,i n e n h a n c i n g a l g a l b i o m a s s t h r o u g h m u t u a l i s t i c i n t e r a c t i o n[J].B i o m a s s a n d B i o e n e r g y,2014, 69:95-105.[10] D u r h a m B P,S h a r m a S,L u o H W,e t a l.C r y p t i c c a r b o n a n d s u l-f u r c y c l i ng b e t w e e n s u r f a c e o c e a n p l a n k t o n[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c i e n c e s,2014,112(2):453-457.[11] D u r h a m B P,D e a r t h S P,S h a r m a S,e t a l.R e c o g n i t i o n c a s c a d ea n d m e t ab o l i t e t r a n s f e r i n a m a r i n e b ac t e r i a-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m ode ls y s t e m[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17,19(9):3500-3513.[12] D e-B a s h a n L E,B a s h a n Y,M o r e n o M,e t a l.I n c r e a s e d p i g m e n ta n d l i p i d c o n t e n t,l i p i d v a r i e t y,a n d c e l l a n d p o p u l a t i o n s i z e o f t h em i c r o a l g a e C h l o r e l l a s p p.w h e n c o-i m m o b i l i z e d i n a l g i n a t e b e a d s w i t h t h e m i c r o a l g a e-g r o w t h-p r o m o t i n g b a c t e r i u m A z o s p i r i l l u mb r a s i l e n s e[J].C a n a d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M ic r o b i o l o g y,2002,48(6):514-521.[13] W a n g R M,T i a n Y,X u e S,e t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t i c s o f a r t i f i c i a l c o n s o r t i a o f S c e n e d e s m u s o b l i q u u s-b a c t e r i a f o r S.o b l i q u u s g r o w t h a n d l i p i d p r o d u c t i o n[J].A l g a l R e s e a r c h,2015, 12:436-445.[14] A m i n S A,H m e l o L R,T o l H V,e t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 a n d s i g n a l-l i n g b e t w e e n a c o s m o p o l i t a n 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b a c t e-r i a[J].N a t u r e,2015,522(7554):98-101.[15]S e g e v E,W y c h e T P,K i m K H,e t a l.D y n a m i c m e t a b o l i c e x-c h a n g e g o v e r n s a m a r i n e a l g a l-b a c t e r i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J].E l i f e S c i-e n c e s,2016,5:e17473.[16] V i r e t O,T o t i L,C h a p e l a I H,e t a l.T h e r o l e o f t h e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s h e a t h i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a t t a c h m e n t o f c o n i d i a o f D i s c u l a u m-b r i n e l l a(B e r k.&B r.)M o r e l e t t o t h e h o s t s u r f ac e[J].N e wP h y t o l o g i s t,1994,127(1):123-131.[17]W a t a n a b e K,I m a s e M,S a s a k i K,e t a l.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t h es h e a t h p r o d u c e d b y t h e g r e e n a l g a C h l o r e l l a s o r o k i n i a n a[J].L e t-t e r s i n A p p l i e d 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06,42(5):538-543. [18] B r e n n e r K,Y o u L,A r n o l d F H.E n g i n e e r i n g m i c r o b i a l c o n s o r-t i a:A n e w f r o n t i e r i n s y n t h e t i c b i o l o g y[J].T r e n d s i n B i o t e c h n o l-o g y,2008,26(9):483-489.[19] K e s a a n o M,S i m s R C.A l g a l b i o f i l m b a s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J].A l g a l R e s e a r c h,2014,5:231-240.[20] S u b a s h c h a n d r a b o s e S R,R a m a k r i s h n a n B,M e g h a r a j M,e t a l.C o n s o r t i a o f c y a n o b a c t e r i a/m i c r o a l g a e a n d b a c t e r i a:B i o t e c h n o-l o g i c a l p o t e n t i a l[J].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A d v a n c e s,2011,29:896-907.[21]d'I p p o l i t o G,S a r d o A,P a r i s D,e t a l.P o t e n t i a l o f l i p i d m e t a b o-l i s m i n m a r i n e d i a t o m s f o r b i o f u e l p r o d u c t i o n[J].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B i o f u e l s,2015,8(1):28.[22]P a h l S L,L e w i s D M,C h e n F,e t a l.H e t e r o t r o p h i c g r o w t h a n dn u t r i t i o n a l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d i a t o m C y c l o t e l l a c r y p t i c a(B a c i l l a r i o-p h y c e a e):E f f e c t o f s o m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J].J o u r n a l o fB i o s c i e n c e a n d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2010,109(3):235-239.[23] S l o c o m b e S P,Z h a n g Q,R o s s M,e t a l.U n l o c k i n g n a t u r e'st r e a s u r e-c h e s t:S c r e e n i n g f o r o l e a g i n o u s a l g a e[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P h y c o l o g y,2015,5(1):e09844.[24]张裕,刘雨,朱葆华,等.隐秘小环藻无菌化处理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2(11):34-42.Z a n g Y,L i u Y,Z h u B H,e t a l.S t u d i e s o n a x e n i c t r e a t m e n t o fC y c l o t e l l a c r y p t i c a[J].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2022,52(11):34-42.[25]程云飞,王路路,李赟,等.盐度对隐秘小环藻生长㊁沉降及藻壳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2(9):29-34.C h e n Y F,W a n g L L,L i Y,e t a l.E f f e c t o f p e p t i d e s f r o m A n t-a r c t i c k r i l l o n l i p i d m e t ab o l i s m o f H y p e r u r ic e m i a m i c e a nd i t s u n-d e r l i n i n g m e c h a n i s m[J].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2022,52(9):29-34.5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26]Z e b u a A,N u r s y i r w a n i N,F e l i a t r a F.M o l e c u l a r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p r o t e o l i t i c b a c t e r i a f r o m m a n g r o v e s e d i m e n t i n D u m a i m a r i n e s t a-t i o n[J].A s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A q u a t i c S c i e n c e s,2020(2):179-188.[27]B l i g h E G,D y e r W J.A r a p i d m e t h o d o f t o t a l l i p i d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p u r i f i c a t i o n[J].C a n a d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y s i o l o-g y,1959,37:911-917.[28] N i u Y F,Z h a n g M H,L i D W,e t a l.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n e u t r a ll i p i d a n d 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b y o v e r e x p r e s s-i n g a t y p e2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a c y l t r a n s f e r a s e i n m a r i n e d i a t o m P h a e-o d a c t y l u m t r i c o r n u t u m[J].M a r i n e D r u g s,2013,11:4558-4569.[29] K i m B H,K a n g Z,R a m a n a n R,e t a l.N u t r i e n t r e m o v a l a n d b i o-f u e l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h igh r a t e a l g a l p o n d(H R A P)u si n g r e a l m u n i c i-p a l w a s t e w a t e r[J].J o u r n a l o f M i c r o b i o l o g y a n d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2014,24(8):1123-1132.[30] W a t a n a b e K,T a k i h a n a N,A o y a g i H,e t a l.S y m b i o t i c a s s o c i a-t i o n i n C h l o r e l l a c u l t u r e[J].M i c r o b i o l o g y E c o l o g y,2005,51(2):187-196.[31]Z h o u Z Z,L i Q,S o n g K,e t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a p p l y i n g g r o w t h-p r o m o t i o n b a c t e r i a o f C h l o r e l l a s o r o k i n i a n a t o o p e n c u l t i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s[J].B i o p r o c e s s a n d B i o s y s t e m s E n g i n e e r i n g,2021,44(7):1567-1576.[32]S t e p h e n s E,R o s s I L,M u s s g n u g J H,e t a l.F u t u r e p r o s p e c t s o fm i c r o a l g a l b i o f u e l p r o d u c t i o n s y s t e m s[J].T r e n d s i n P l a n t S c i-e n c e,2010,15(10):554-564.[33] C o l e J J.I n t e r a c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b a c t e r i a a n d a l g a e i n a q u a t i c e c o-s y s t e m s[J].A n n u a l R e v i e w o f E c o l o g y S y s t e m a t i c s,1982,13: 291-314.[34]C h o r a z y c z e w s k i A M,H u a n g I S,A b d u l l a H,e t a l.T h e i n f l u-e n c e of b a c t e r i a o n t h eg r o w t h,l i p i d p r o d u c t i o n,a n d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m e t a b o l i t e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b y P h a e o d a c t y l u m t r i c o r n u t u m(B a c i l l a-r i o p h y c e a e)[J].J o u r n a l o f P h y c o l o g y,2021,57(3):931-940.[35] X u e L,S h a n g H,M a P,e t a l.A n a l y s i s o f g r o w t h a n d l i p i d p r o-d u c t i o n c h a r a c te r i s t i c s of C h l o r e l l a v u lg a r i s i n a r t i f i c i a l l y c o n-s t r u c t e d c o n s o r t i a w i t h s y m b i o t i c b a c t e r i a[J].J o u r n a l o f B a s i cM i c r o b i o l l o g y,2018,58(4):358-367.[36] L i l i X,X i a n g l o n g C,Q u a n x i W.E n h a n c e d L i p i d P r o d u c t i o n i nC h l a m y d o m o n a s r e i n h a r d t i i b y C o-c u l t u r i n g w i t h A z o t o b a c t e rc h r o o c o c c u m[J].F r o n t i e r s i n P l a n t S c i e n c e,2018,9:741.[37]L e y v a L A,B a s h a n Y,D e-B a s h a n L E.A c t i v i t y o f a c e t y l-C o Ac a r b o x y l a s e i s n o td i re c t l y l i n k e d t o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of l i p i d s w h e nC h l o r e l l a v u l g a r i s i s c o-i m m o b i l i s e d w i t h A z o s p i r i l l u mb r a s i l e n s e i n a l g i n a t e u n d e r a u t o t r o p h ic a nd he t e r o t r o p h i c c o n d i-t i o n s[J].A n n a l s o f 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15,65(1):339-349. [38]C r o f t M T,L a w r e n c e A D,R a u x-D e e r y E,e t a l.A l g a e a c q u i r ev i t a m i n B12t h r o u g h a s y m b i o t i c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b a c t e r i a[J].N a t u r e,2005,438:90-93.[39] A m i n S A,G r e e n D H,G a r d e s A,e t a l.S i d e r o p h o r e-m e d i a t e di r o n u p t a k e i n t w o c l a d e s o f M a r i n o b a c t e r s p p.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p h y t o p l a n k t o n:T h e r o l e o f l i g h t[J].B i o m e t a l s,2012,25:181-192.[40] H e n d e S V D,V e r v a e r e n H,D e s m e t S,e t a l.B i o f l o c c u l a t i o n o fm i c r o a l g a e a n d b a c t e r i a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f l u e g a s t o i m p r o v e s e w a g e t r e a t m e n t[J].N e w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2011,29(1):23-31. [41] M u n o z R,K o l l n e r C,G u i e y s s e B.B i o f i l m p h o t o b i o r e a c t o r s f o r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w a s t e w a t e r s[J].J o u r n a l o f H a z a r d o u sM a t e r i a l s,2009,161:29-34.[42]张圣洁,蔡中华,朱伟胜,等.藻际环境中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0,60(8):1521-1533.Z h a n g S J,C a i Z H,Z h u W S,e t a l.A d v a n c e s i n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o l y m e r i c s u b s t a n c e s i n p h y c o s p h e r e e n v i r o n m e n t[J].A c t a M i-c r o b i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20,60(8):1521-1533.[43]B r u c k n e r C G,B a h u l i k a r R,R a h a l k a r M,e t a l.B a c t e r i a a s s o c i a t-e d w i t h b e n t h i c d i a t o m sf r o m L a k e C o n s t a n c e:P h y l og e n y a n d i n-f l u e n c e s o n d i a t o mg r o w th a n d s e c r e ti o n o f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o l y m e r i cs u b s t a n c e s[J].A p p l i e d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 i c r o b i o l o g y,2008, 74(24):7740-7749.[44] G a r d e s A,I v e r s e n M H,G r o s s a r t H P,e t a l.D i a t o m-a s s o c i a t e db ac t e r i a a r e r e q u i r ed f o r a g g re g a t i o n of T h a l a s s i o s i r a w e i s s f l og i i[J].T h e I S M E J o u r n a l,2011,5:436-445.[45] X i o n g Y H,L i u Y.I m p o r t a n c e o f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p r o t e i n s i n m a i n-t a i n i n g s t r u c t u r a l i n t e g r i t y o f a e r o b i c g r a n u l e s[J].C o l l o i d s a n d S u r f a c e s B:B i o i n t e r f a c e s,2013,112:435-440.63。

醋酸盐对螺旋藻生长和多糖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_于丽娟

醋酸盐对螺旋藻生长和多糖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_于丽娟

!%!
醋酸钠浓度对培养基 ’( 变化的影响
图 & 是不同浓度的醋酸钠对螺旋藻生 长 过 程 中
从图 & 中可看出, 不添加醋 培 养 基 12 变 化 的 影 响 , 酸钠的螺旋藻培养基中 13 随生长变化较为明显, 其 原因是在不添加醋酸钠的培养液中,碳酸氢钠作为 主要碳源, 随螺旋藻的生长, 碳酸氢钠逐渐被消耗而 转变为碳酸钠, 从而使 13 升高。添加醋酸钠的培养 液, 随醋酸钠含量的增加, 这表明螺旋 13 变化越慢, 藻优先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 到生长后期, 醋酸钠利

的依赖性强, 产率难以提高, 这极大地制约了螺旋藻 产业的发展。近年来, 人们发现螺旋藻能利用有机碳 源进行混合营养生长,并在产率和生长速率上 得 到 本论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醋酸盐作为补充有 提高 5.9:6。 机碳源对螺旋藻混合营养生长及藻多糖和光合 色 素 含量的影响,以期获得富含多糖的高细胞产率 的 螺 旋藻。
,
细胞干重 (- . / ) $+,W 多糖含量 ()干重) 4+5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4+,
5+,
a+, $+,, U+45
$+$, $+$U $+a$ $+&6 a+W4 U+4a 6+U5 6+64
!%#
醋酸钠对螺旋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表 & 为不同醋酸钠浓度下螺旋藻 中 主 要 色 素 测
定结果。可以看出, 当在培养基中加入醋酸钠后, 螺 旋藻中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含量几乎增加一倍, 但 随着醋酸钠加入量的增加, 其含量有所下降。由此表 明, 加入醋酸钠作为有机碳源后, 可促进螺旋藻中类 胡萝卜素及叶绿素的生成。 表& 不同醋酸钠浓度下螺旋藻中主要色素含量 ("- . - ) 色素 醋酸钠浓度 (- . / )

固定化菱形藻(Nitzschia_sp.)的生长及营养成分变化

固定化菱形藻(Nitzschia_sp.)的生长及营养成分变化

CaCl2
1.4
1%
1.2
2% 3%
1.0
4%
0.8
0.6
0.4
0.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培养天数/d Culture days
图 1 不同 CaCl2 浓度条件下菱形藻的比生长速率 相同培养天数组间比生长速率的差异:“*”—差异显著(P<0.05);
“**”—差异极显著(P<0.01)
Fig. 1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Nitzschia sp. in alginate beads with CaCl2
‘*’and“**”in the figure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1-way
ANOVA α=0.05)of specific growth rates in the same culture days: “*”— P<0.05,“**”— P<0.01
图 4 列出了不同胶珠密度条件下,培养 5 d 菱 形藻的比生长速率。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固定化 组菱形藻比生长速率高于对照组,随胶珠密度的增 加,先升高后降低,方差分析表明,菱形藻生长差 异 不 显 著(P>0.05),其 中 225 粒 /(100 mL)胶 珠 组菱形藻生长最快。
固定化组为对照,每组设 3 个平行进行培养。
1.4.4 胶珠密度试验 胶珠密度定义为相同的藻
初始接种总密度,相同培养液(体积 100 mL)中,三
角瓶中胶珠的数量。将海藻酸钠 - 菱形藻混合液滴
于 2% 的 CaCl2 溶液制备成胶珠,分别设有数量为 84 粒、150 粒、225 粒、300 粒的固定化组,每组藻最 终接种密度为 1.5×104 ~ 2.5×104 mL-1,相同接种

两种除藻剂对黄丝藻藻华叶绿素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两种除藻剂对黄丝藻藻华叶绿素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两种除藻剂对黄丝藻藻华叶绿素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陈孝花;王爱卿;潘连德;刘译浓;邱进【摘要】用不同浓度硫酸铜、异噻唑啉酮对采自养殖池塘的黄丝藻藻华染毒,分时采样,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绿素a(Chll a)含量,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硫酸铜、异噻唑啉酮对黄丝藻24、48、72、96 h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5.551、4.543、3.646、2.898mg/L和13.712、9.858、8.680、5.114 mg/L.随着浓度的升高,硫酸铜、异噻唑啉酮对黄丝藻的毒性越来越强,浓度为2.40 mg/L时黄丝藻Chll a含量、SOD、CAT活性较低,而MDA含量较高,说明此时黄丝藻细胞已经完全解体.浓度为0.42 mg/L时,各个测量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低浓度两种除藻剂96 h内对黄丝藻的毒性较小.结果说明两种除藻剂都可以抑制或者杀死黄丝藻藻华,并且硫酸铜对黄丝藻藻华的毒性较异噻唑啉酮强.【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1)018【总页数】5页(P136-140)【关键词】黄丝藻藻华;硫酸铜;异噻唑啉酮;叶绿素a;抗氧化酶【作者】陈孝花;王爱卿;潘连德;刘译浓;邱进【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6.3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藻类大量生长繁殖,其中优势种类很容易形成藻华,丝状藻类的藻华俗称“青苔\青泥苔\水毛子”。

几种抗生素对节旋藻生长的抑制

几种抗生素对节旋藻生长的抑制

几种抗生素对节旋藻生长的抑制
唐欣昀;季咏梅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1991(18)4
【摘要】用试管稀释法研究了抗生素对节旋藻抑制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多数抗生素需4—6天时间才对节旋藻表现明显的抑制效果。

试验了10种抗生素对7
株节旋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发现对节旋藻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IU/ml):红霉素
0.005—0.04;氯霉素0.04—0.08;螺旋霉素0.2—0.8;青霉素0.5—2;利福平4—5;
链霉素4—8;四环素10—20;土霉素16—32;庆大霉素10—40;卡那霉素800以上。

【总页数】3页(P195-197)
【作者】唐欣昀;季咏梅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22
【相关文献】
1.螺旋藻基因工程研究(I)--几种抗生素对钝顶螺旋藻的抑制效应 [J], 王勇;苏忠亮;钱凯先
2.几种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及其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J], 王江涛;尹晓楠;宋茜
3.节旋藻和螺旋藻对7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J], 臧晓南;张学成;王高歌;刘
金姐;张晓辉;刘滨
4.几种酞酸酯对海洋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 [J], 陈静宁;林秀春;许茂松
5.节旋藻野生型藻株与直线型突变藻株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J], 周亚莉;张学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源Ca2+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光合参数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外源Ca2+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光合参数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外源Ca2+对高温胁迫下半夏光合参数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目的:研究叶喷施钙盐对高温胁迫下半夏的光合参数及3种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方法:待半夏株高10 cm左右时,高温处理并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18 d后测定半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测定了块茎中鸟苷、腺苷及多糖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Ca2+明显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6 mmol·L-1Ca2+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作用(Tr)和气孔限制值(Ls),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随Ca2+浓度的升高,叶片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实际光合效率(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初始荧光(Fo)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先降后升趋势;半夏块茎的干重及其中的鸟苷、多糖含量随Ca2+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腺苷含量则随之升高而升高;当Ca2+浓度为6 mmol·L-1时,块茎的干重、鸟苷及多糖含量最高。

结论:叶面喷钙缓解了高温对半夏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以及对PSⅡ系统的损伤,从而提高半夏的产量。

标签:半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有效成分半夏Pinellia ternatat (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天然珍贵药材之一,其块茎入药,辛温有毒[1]。

目前半夏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用药需求,多采用人工栽培半夏。

但半夏喜温怕热,夏季高温是引起半夏“倒苗”的主要因素[2]。

大量研究表明Ca2+参与到植物对逆境的应答反应。

龚明等报道,外源Ca2+处理可显著增强玉米幼苗的耐热性[3],且胞外Ca2+要穿过质膜进入胞内起作用[4]。

而胞质中Ca2+浓度的改变是植物细胞感受并传导逆境刺激信号的环节之一。

有研究表明,Ca2+浓度的改变可能通过调节半夏抗氧化系统来提高其耐热性[5]。

然而,有关外源钙维持高温下半夏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尚少,因此阐明Ca2+提高半夏耐热性与光合作用维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钙离子对热带假丝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钙离子对热带假丝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In eukaryotic ceils,Ca2+plays essential ro]es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ular functions,especially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a growth regulating substance ofthe ceil cycle.Ca2+has essential roles in mediating
尽管酵母细胞的增殖受钙离子和钙调素的调控已成为事实,但它调控酵母细胞增殖的完整信 号转导过程目前还不清楚,有特进一步研究。另外还有人发现,Mn“对酵母芽和核发育的作用效
果是C矿的500到1000倍,这也许表明Mn”才是这两个过程的生理调控因子【7l。这一结论对Ca”
在细胞周期中所起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它也激励我们对各种微量元素在细胞生 长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由图2可见,与SEL培养基中的情形相似.在种子培养基中加入钙离子同样对生长是有 促进作用的,促进作用的强弱与钙离子的浓度有关。不同的是种子培养基中的最佳浓度为10。mol儿
(在此浓度下同期菌浓比空白样高34%),而SEL培养基中的最佳浓度是10"hnol/L.估计这是由 于种子培养基中含有玉米浆、酵母膏等成分中所含有钙元素,其实际浓度高于加入的钙离子浓度。 实际的钙离子浓度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试验进行测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种子培养基中引 入钙离子同样会对生长有促进作用.引入钙离子的最佳浓度为10"4moFL。由于同样的原因,在 10“mol/L的溶液中,实际钙离子浓度高于10qmoFL,萄体浓度比空白样要低,说明这个浓度已 经对生长产生了抑制。而在SEL培养基中此浓度对生长仍有促进作用.这验证了前面的分析, 即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对酵母的生长会起抑制作用。 3结论

2024年秋课时A计划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答案

2024年秋课时A计划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答案

课时A计划生物7年级·上册(BS)·参考答案课时作业第1单元探索生命奥秘第1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自主预习】1.生物2.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水4.动物细菌动物植物和真菌5.物种多样性遗传信息6.生态系统生物圈7.生物多样性进化8.生命趋利避害生长产生后代新陈代谢光合作用氧气二氧化碳【基础巩固】1. D2. C3. B4. D5. C6. B7. A8. D9. A【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B 项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项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D项错误.【能力提升】10. D 11. C12. C13.(1)应激性(2)生长和繁殖(3)新陈代谢(4)生物第2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自主预习】1.观察实验2.(2)林奈界、门、纲、目、科、属、种(3)达尔文进化学说 (4)实验血液循环(5)双螺旋分子生物学3.结构进化观察实验【基础巩固】1. C2. B3. B第3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主预习】1.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被响尾蛇袭击中毒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自己毒液的气味2.(1)问号 (2)陈述句 (4)假设3.观察建模【基础巩固】1. A2. B3. C4. B5. C【能力提升】6. D 【解析】紫薇花和木槿花的美丽程度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具有探究价值,A 项不符合题意;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又受环境的影响,并且还是进化的结果,因此“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几次蜕皮”很难有简明、确切地回答,B、C项不符合题意。

7.(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光(3)黑纸板 (4)黑暗(5)鼠妇数量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6)平均值(7)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阶段提升【重点突破】1. A2. D3. A4. A5. B 【解析】薇甘菊能产生种子,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B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 2+对节旋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陈瑾,王素英,孙宏,董世瑞*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 300134摘要:为探讨Ca 2+对节旋藻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节旋藻TJSD091藻株为研究对象,在AB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 2+,在TJSD091藻株的快速生长期末测定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的含量。

结果表明:当Ca 2+浓度在0.02 g/L 时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浓度最高,分别为7.607和5.608 mg/L ;当Ca 2+浓度在0.06 g/L 时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分别为A 560 nm =0.789、5.149、0.193 mg/L ;当Ca 2+浓度在0.08 g/L 时生物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处于较高值,分别为A 560 nm =1.193、16.13、0.257 mg/L 。

方差分析表明,Ca 2+浓度对节旋藻TJSD091藻株的生end of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a 2+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iomass and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carotenoid and phycobiliprotein (p <0.05).Key words: Ca 2+, Arthrospira , biomass, chlorophyll, carotenoid, phycobiliprotein节旋藻属蓝藻门、颤藻科、节旋藻属,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螺旋形原核生物[1]。

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60%~70%[2-3],主要是藻胆蛋白,包括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及藻红蛋白(PE)。

节旋藻还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糖、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藻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陈瑾(1991年—),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为通讯作者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050);天津市教委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0624);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TD12-5049) 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0 14:19:13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1759.TS.20160110.1419.004.html蓝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4],被用作膳食补充剂,是人类理想的食物和药物。

Ca2+作为普遍的信号传导因子,在细胞的分裂、生长和死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细胞壁的胞间层[5],还能稳定细胞壁、细胞膜及膜结合蛋白,调控细胞内各种生化过程[6-9]。

赵联芳等[10]设置不同水平的Ca2+浓度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发现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随着Ca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斜生栅藻的生物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Ca2+作为节旋藻培养基中重要的无机元素对于节旋藻的生长必不可少,但未见Ca2+对节旋藻天然色素和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相关的研究报道。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Ca2+对节旋藻的天然色素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使用Ca2+及开发相关富钙节旋藻产品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藻株:Arthrospira sp. TJSD091为课题组自天津滨海湿地分离纯化的纯培养藻株。

节旋藻培养基为AB培养基[11],配方及配制方法如下:将993 mL蒸馏水分三份用于溶解A、B、C,PIV 6 mL,A5 1 mL。

其中A:NaHCO3 13.61 g,Na2CO3 4.03 g,KH2PO4 0.5 g,NaNO3 2.5 g;B:K2SO4 1 g,NaCl 1 g,MgSO4·7H2O 0.2 g;C:CaCl2·2H2O 0.04 g;A5(g/L):H3BO3 2.86,MnCl2·4H2O 1.81,ZnSO4·7H2O 0.22,MnSO4·7H2O 2.50,CuSO4·5H2O 0.074,Na2MoO4 0.021;PIV(g/L):Na2EDTA 0.750,FeCl3·7H2O 0.097,MnCl2·4H2O 0.041,ZnCl2 0.005,CoCl2·6H2O 0.002,Na2MoO4·2H2O 0.004。

按照配方称量药品,相应蒸馏水溶解,121 ℃灭菌20 min后,静置,待液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将A、B、C混合并加入相应体积的PIV 和A5,摇匀即可。

以上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仪器: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cientz--IID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GC-250型智能型光照培养箱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ECLIPSE Ci-L型科研显微镜尼康映像仪器销售有限公司1.2 实验方法1.2.1 节旋藻TJSD091的培养将藻种按10%的比例接种于200 mL AB培养基中扩大培养。

℃℃,光照强度3000 lx,每日早中晚各摇匀一培养条件:光暗周期12 h/12 h,温度32 /28次,培养14 d至快速生长期末。

实验设定十个Ca2+浓度梯度,即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和0.20 g/L,每个梯度三个重复。

1.2.2 节旋藻形态记录 生物显微镜测定并记录节旋藻细胞宽度、螺径和螺距。

1.2.3 生物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藻液在560 nm处的吸光度值。

1.2.4 叶绿素浓度的测定 取4 mL藻液80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加入4 ml无水乙醇振荡摇匀后,4 ℃冰箱保存24 h,5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测定665 nm和649 nm 处的OD值,根据公式计算叶绿素浓度[12]:叶绿素浓度(mg/L)=13.70OD665-5.76OD649注:公式中的系数单位为mg/L。

1.2.5 类胡萝卜素浓度的测定 取藻液30 mL,过滤,将藻丝重新悬浮于20 mL蒸馏水中,反复冻融三次使藻细胞完全破碎。

将藻液加蒸馏水定容至25 mL,混匀。

取2.5 mL液体,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2.5 mL无水丙酮,加塞,避光放置30 min以提取色素。

溶液经滤纸过滤,滤液即为光合色素提取液,测定其在440 nm、644 nm和662 nm处的OD值,根据公式计算类胡萝卜素浓度[13]:类胡萝卜素浓度(mg/L)=4.7×OD440-(1.38×OD662+5.48×OD644)注:公式中的系数单位为mg/L。

1.2.6 藻胆蛋白浓度的测定 取藻液30 ml,经1500目筛绢过滤,用20 ml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pH6.8)冲洗藻丝使其重悬浮,-20 ℃冷冻1 h后置于43 ℃水浴锅中10 min,反复冻融三次使细胞完全破碎,经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破碎5 min ,室温下6000 r/min 离心5 min ,取上清液测量其在652 nm 和615 nm 处的OD 值,根据公式计算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浓度[13-14]:藻蓝蛋白浓度(mg/L)=(OD 615-0.208OD 652)/5.34别藻蓝蛋白浓度(mg/L)=(OD 652-0.208OD 615)/5.09注:公式中的系数单位为mg/L 。

1.2.7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ANOV A 方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2.1 Ca 2+浓度对细胞形态的影响表1为节旋藻在不同浓度的Ca 2+条件下的细胞宽度、螺径及螺距记录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Ca 2+浓度低于0.04 g/L 时,节旋藻的细胞宽度、螺径和螺距均随Ca 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Ca 2+浓度在0.04~0.06 g/L 时,随着Ca 2+浓度的升高,三者有所下降;当Ca 2+浓度在0.06~0.08 g/L 时,螺径和螺距均呈上升趋势,而细胞宽度略微下降;当Ca 2+浓度在0.08~0.10 g/L 时,螺径和螺距略微减小,但细胞宽度增加;当Ca 2+浓度在0.10~0.12 g/L 时,藻细胞宽度减小,而螺径和螺距增加;当Ca 2+浓度超过0.12 g/L 时,螺径和螺距随Ca 2+浓度的增加而持续下降。

对于藻细胞宽度,当Ca 2+浓度在0.12~0.16 g/L 时,细胞宽度增加;而当Ca 2+浓度在0.16~0.20 g/L 时,细胞宽度减小。

三者的方差分析均为显著。

总体来说,节旋藻螺径和螺距的变化趋势相同,二者同细胞宽度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

钙作为节旋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素,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另外,Ca 2+会使细胞膜厚度变薄。

因此当Ca 2+浓度低于0.04 g/L 时,满足节旋藻的生长需要,细胞宽度增加;而超过所需浓度后对细胞膜造成伤害,细胞壁也不稳定,所以藻细胞宽度变小;随着细胞外Ca 2+浓度的增加,通过胞内钙信号系统感受浓度变化,从而调节Ca 2+浓度回到正常水平,此时细胞宽度再次增加,超过某一范围时钙信号系统发挥调节作用。

另外,节旋藻的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和光照辐射有关系。

低浓度Ca 2+(<0.04 g/L)范围内,随着Ca 2+浓度增加,藻体生长,螺径和螺距增加;当Ca 2+浓度继续增加,藻体生长受到抑制,所占空间体积缩小,此时螺径和螺距明显缩短。

随着抑制的解除,藻体再次生长,螺径和螺距随之增加,到达一定量时,由于藻体之间互相产生遮挡,影响对营养物质和光照的吸收,所以生物量降低,而节旋藻的螺径和螺距也在下降。

而Ca 2+浓度超过0.12 g/L 时,没有出现再次上升的现象。

由于节旋藻螺旋结构的变化与诸多因素有关,也可能通过光合作用而影响形态特征,具体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表1 Ca 2+浓度对细胞形态的影响(μm)Table 1 Effect of concentrations of Ca 2+ on cell morphology(μm)注:图中标注不同字母(a 、b 、c 等)的均值间差异显著(p <0.05)。

Ca 2+浓度(g/L)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细胞宽度 3.68±0.03f 4.60±0.02c4.11±0.02d 3.50±0.02g5.52±0.01a 4.16±0.06d 4.55±0.00c 4.73±0.04b 4.16±0.04d 3.90±0.02e 螺径 9.92±0.10e 12.15±0.11a9.03±0.12h 10.50±0.15d 9.75±0.10f 11.37±0.11b 11.05±0.11c 10.09±0.12e 9.24±0.08g 8.55±0.12i 螺距 31.11±0.01c31.69±0.02b 19.29±0.01h 26.45±0.02e 26.14±0.03f 33.55±0.02a 28.79±0.02d 26.55±0.02e 21.84±0.02g 17.09±0.02i2.2 不同浓度钙离子对节旋藻生物量的影响不同Ca 2+浓度条件下节旋藻在560 nm 处的吸光值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