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word教案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高中地理湘教2003课标版必修三教案281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2.掌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基本地理特征;3.理解地形对主要地理要素的影响;4.学会结合相关资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有关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大兴安岭地理意义的分析,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农业、植被等地理特征,并学会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特征;2.运用比较法,了解北方地区南北差异,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通过读、写、比、记等,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4.运用归纳、演绎、对比、讨论等方法,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情、态与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审美情操;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学情分析区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是浙江省普遍的现状,我校结合生源情况,更加不容乐观,再加上区域是地理学科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主干知识,因此高二学生识记+理解、苦干+巧干是学好地理的唯一出路。
高二课程多、内容多、知识点多是不争的事实。
本学期除了继续巩固上学期的世界地理知识,落实中国区域地理知识,以中国地理为载体,进一步落实高一必修中的自然地理原理。
从认识地球、地球仪、到认识地图、认识世界、认识区域、再到认识国家,区域地理一般认识方法总是这样:从大到小,先总后分,先概述后具体的逻辑次序逐步深入。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方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北方地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出示“江苏淮安南北标志”图教师讲解南北之争的背景。
引出本课主题1.指导学生填出(说出)图中区域内主要山脉的名称。
2.据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及位置特征。
3.指导学生据图说明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4.结合相关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自然地理特征的异同。
教师指导,学生配合完成(学生层次:中等偏上)。
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湘教版)教案
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湘教版)教案篇一: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六、教学步骤:[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它们的经济差异及其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经济地带是什么?划分依据是什么?差异突出表现在什么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分别找同学回答)。
[导入新课]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在学三大自然区时学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差异,那么三个经济地带的各自特征是什么?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发展方向如何?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活动]同学们看课本P13—15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内容,同时思考它们各自的所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区如何协调。
(留15分钟给学生)(教师在黑板上作表格)(15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填表作板书。
)[板书]一、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
[补充说明]解决东部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跨区域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如三峡工程);西部发展落后,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中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援西部。
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如国家的财政措施、税收政策等。
希望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电视片或到有关网站查询。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差异区域发展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1.3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1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比较我国的东中西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收集我国南方北方的区域差异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
3.通过讨论交流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发展,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
2.通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西部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难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探究活动】读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回答p14 活动1、2、3【板书】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点拨】东部有12个省,中部有9个省,西部有10个省。
只有北京不临海。
2.东中西部差异【读图思考】看图1-13,东部地带位于我国的沿海,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
相比其他两个地带,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发达、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提问:看图1-14,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页 1 第)产业结构差异:全国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1【点拨】(以上,其他40%而东部相对产业结构较好,二三产业比重都在。
两个带中农业所占的比重都将近20%【探究活动】看中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在图上指出这几个工业区的位置与名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含答案)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具体划分⎩⎪⎨⎪⎧东部:11个省(直辖市)东北:3个省中部:6个省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区)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差异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相对较低,以传统工业为主 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工业产值低,以传统工业为主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较高,城市分布密度大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低,城市分布密度小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低,城市分布密度小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二、南方与北方1.图中地理区域区C 为北方,D 为南方。
二者的界线是A 秦岭—B 淮河一线。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北方南方自然条件温度带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丰富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地位: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②当前任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①成就:南方沿海地区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②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三、西部大开发1.范围:新、甘、A内蒙古、陕、宁、青、藏、云、贵、B桂、渝、川。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3 区域发展差异1-湘教版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范围组,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分析归纳,理解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通过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西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东中西三个经济区的差异。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多媒体展示)、讨论。
观察、分析、归纳、角色扮演,活动作业等。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区域间的差异,但不成体系,特别是没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发展中的差异。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课前歌曲《长江之歌》)歌声还在我们耳畔回响,眼前已经呈现了一幅高原雪山的图片,在感受它的壮美之时,平坦开阔的平原农田景观在眼前闪现。
两幅分属东西部地区的图展示出巨大的差异。
今天我们来学习《区域发展差异》展示:[板书] 区域发展差异讲解新课:一、东中西部差异按自然条件等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1、三个经济地带范围学生活动:(分组)找出各自范围,并完成辨析。
过渡:三大经济地带首先表现经济差异:学生活动:观察统计图分析经济差异。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探讨:为什么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呢?展示(差异表格)结论:表现在东部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优于中、西部而成为东部发展的动力,更成为东部经济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的重要原因。
过渡:经济差异表现在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方面,分别展示相关图表,学生分析东、中、西部的差异。
2、发展差异: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探究:西部为什么要加快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二、西部大开发学生活动:阅读归纳西部大开发内容。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张老师)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张老师)第一篇: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张老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熟练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及其国土整冶与可持续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图读图熟悉北方地区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提高空间定位的能力。
结合各种图示资料,提取信息分析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区域问题,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2学情分析本节课为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学生区域地理基础比较差,学习中国南北方差异时,对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要进行详细复习。
3重点难点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难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中国北方地区[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感性地认识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自主学习]1、学生课前完成学案“落实考基”,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2、小组合作,完善填空部分的答案。
3、小组代表质疑,其他小组答疑,完善知识体系。
4、课件展示本节知识体系,教师板书。
[课堂检测]学生完成“巩固提升”选择题1~7题。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答案,并分析质疑。
[合作探究]探究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呈现黄土高原景观图,各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代表分析并展示答案。
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2、教师点评,总结答题模式,展示答案。
(1)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④开矿(2)危害: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3)整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探究2:华北地区的河流洪涝灾害多发,试分析黄河、淮河、海河多洪涝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一、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二、学习重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3、西部大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
4、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1、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差异。
2、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四、教育用具导学案、课外材料五、课时安排四课时六、教学时间七、教学内容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导学】(自主深究并抽查回答)一、东、中、西差异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程度。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和都比较高。
〈2〉中、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和等方面的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东部地带,和相对发达〈3〉产业结中、西部地带,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构差异从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上具有“”的基本特征。
东部地带,、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以为主体。
〈4〉与城市化差异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带远高与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吸纳外资的能力强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
对外开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5〉放的区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
域差异1、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和,与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原因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2、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预习成果展示交流】(自主学习反馈)【合作交流深究及活动题解析】1、读图1—12 完成活动题一:〈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2〉、你的家乡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哪一个地带?〈3〉、在你的家乡,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加速家乡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3、完成P19 活动题,重点将课本P20的表格。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word教案
青龙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_地理_学科导学案1.3 区域发展差异——南方和北方、西部大开发(学案二)【学习目标】1、知道南方、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发展方向。
2、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知识梳理】一、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①2.区域差异: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二、西部大开发3.目的:4.范围:5.背景(1)优势:(2)劣势:6.意义:7.结果:【问题探究】8、“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南、北方9、材料一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7年7月30日下发通知,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计划2007年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1 516亿元。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材料三 见右图。
图中从A 至B 和从C 至D 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10、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紧缺、植被覆盖率 不高和人地矛盾尖锐是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好转的四大主要因素。
下列开发大西北的自然条件中,主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缺少的自然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宜耕荒地广阔—热量B .草原广阔—森林C .矿产资源丰富—光照D .土地广阔—水11、西部大开发中的青海、新疆都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下列关于两省“特色经济”的叙述中,属于青海省的是( )①全国的钾肥基地②我国特色产品加工、出口基地③全国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④我国的水电基地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12、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掌握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点。
2.理解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对区域发展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点。
2.阐述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1.案例研讨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对比法:通过对比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导入旧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问学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2.引入新课:出示区域发展差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差异如此明显?”Step 2 学习和总结1.学习教材“必修3”第13单元“区域发展差异”的相关内容,了解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总结出每个地区的特点。
Step 3 探讨原因1.老师以“为什么区域发展差异会出现?”为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研讨该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3.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Step 4 归纳影响因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引导的问题和案例,讨论和总结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2.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3.教师总结和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影响区域发展差异的因素。
Step 5 对比分析1.教师给学生准备东、中、西部地区的各种数据和图表,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和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差异。
3.学生汇报小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Step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设计
区域发展差异
预习成果展示
解决疑惑课堂活动【板书】二、南方与北方
大家已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预习。
下面我们看下大家预习的成
果。
提出问题:1.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
2.北方的主要资源、限制性因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3.南方的主要资源、限制性因素、发展方向是什么?
完成预习检测
【小结】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南北方都存在着很
大差别。
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疑问吗?谁能帮助解决一下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南方北方的差异的具体表现。
大家小组共同完成
【合作探究】
1.试分析两地气候的差异
南方北方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
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月均温 >0°C <0°C
年降水量 >800mm <800mm
2.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南方北方
河流径流
量
大小
季节变化小大
含沙量小大
结冰期
无有,自南向
北增长
3.分析讨论南北方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填写教材表格
(提示:对农业、工业、交通、景观、文化等)
(1)对农业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复种指数耕地类型作物种类
北方小旱地小麦、棉花、杂粮、温带水果
南方大水田
稻谷、茶叶、蚕丝和热带、亚热带水
果
小组代表展示
小组成员提出
疑问
小组成员合作
讨论
共同解决问题北方某地区气候资料南方某地区气候资料。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
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设置学习情景】播放MTV《西部放歌》(视频内容为我国自然景观)。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一道道岭一条条沟……神奇的西部追赶那潮流竞风流,大开发的号角在新时代吹响,神奇的西部追赶那潮头竞风流……”(优美的歌声吸引学生走进西部,激起学生对西部的好奇与向往。
)【设置学习任务】一首豪迈的《西部放歌》唱出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你知道西部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展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读图分析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各自的范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转承】教师继续播放《西部放歌》片段“……一场场及时雨就像一杯杯醉人的酒,八方来支援兄弟手挽手,甩开臂膀创大业咱奋发争上游。
……”教师同时指出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西部大开发。
设疑: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西部大开发?【设计学习资源】多媒体展示: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各种图片(地形地貌、气候、矿产等资源分布、我国城市分布图、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图、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图、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等)。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是东、中、西部三个地带存在差异。
【设计学习任务】通过提供的地图资料及教材阅读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活动。
(自然组主要针对自然因素展开,社会经济组主要针对社会经济因素展开讨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穿插于各组讨论,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注重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鼓励和肯定他们的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陈述他们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学生风采,培养自信,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理解,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湘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发展差异》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发展差异》word 教案区域进展差异(一)课型新授环境与设施教室多媒体项目与程序分析与设计个案一、教材分析前面差不多对区域的进展进行了学习,这节课要紧是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区域进展的总体差不多有了初步的了解,如何具体分析区域的进展是这节课的内容1. 讲授法,讨论法组织教学情境导入内容展开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检测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预习学案时刻调控一.导入知识引导:图片展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差异列举数据:2007年中国都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18)1. 东莞270252. 深圳248703. 温州240024. 上海236235. 广州224696. 宁波223077. 台州22245 8. 北京219899. 绍兴21710 10. 杭州2168911. 厦门21290 12. 苏州2126013. 佛山21234 14. 无锡2089815. 中山20317 16. 南京2031717. 湖州20046 18. 珠海19856学生总结: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师:读课本P13页找到并画出东中西部的划分依据及包括的范畴学生归纳总结: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进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东部12省市中部9个西部10个2.东、中、西部进展差异摸索:东、中、西进展的速度有何差异?东、中、西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何差异?学生回答:东部经济水平高,进展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师:造成这种差异的缘故是什么呢?(1)产业结构差异师:阅读课本P14页最后一段内容结合下图比较我国2002年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要紧缘故,再提出相应的计策。
学生讨论回答:东部地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1.3地区发展差异精选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东、中、西差异①认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异;③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地区差异(时空发展状况)▲2.南方与北方①认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区差异、限制要素及发展方向▲3.西部大开发①理解并掌握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教课要点:1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区差异、限制要素及发展方向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难点:1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其原由剖析;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教具准备:1中国政区图2PPT课件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份)教课方法: 启迪式图表阅读、剖析、概括等方法。
教课过程:新课导入:我国地区辽阔,不单自然地理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所以,我国的领土整顿既有其不一样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一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商讨我国地区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地区发展差异开始新内容:(承接)依据我国自然资源的散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其他经济地带。
下边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认识相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分、经济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形成原由,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散布等知识。
第1 页板书:一东、中、西差异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依据1983年国家计委在拟订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
当时依据自然资源的散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办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散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互相间的横向联系,逐渐成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点的经济“网络”。
从此刻看,这类从沿海到内地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行回避的。
我们讲东部沿海与内地的社会经济差异,目的是对我国这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这类差异是由历史、自然和社会等要素造成的,以及将来三个地带发展的趋向。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材分析和导入设计)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材分析和导入设计)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本节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比较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本节课把全班分成假设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既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又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共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2、三大经济地带自然因素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三大经济地带的社会经济因素差异。
〔四〕教学建议《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进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创设比较熟悉的、来自生活的学习情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方式上,要优化问题情景,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
在案例设计中,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探究,引领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以致用,帮助他们学会具表达象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
本节内容教学形式设计为任务型教学,即由教师指定任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落实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课时:3课时授课日期: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及发展差异(应用)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理解)3、西部大开发范围及意义(理解)学习重点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学习过程【要点梳理】一、东、中、西发展差异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全国各地的、经济基础、和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东部:12个省级单位:中部:9个省级行政单位:西部:10个省级行政单位:三、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四、西部大开发1.范围:西部地带个省区,中部地带的,东部地带的。
2.开发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2)地理位置具有沿边口岸优势。
3.劣势:4.意义:(1)缩小之间的发展差距。
(2)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3)加强,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4)实施发展战略。
【问题探究】1、读图1-14(教材P15),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读图1-15、1-16,回答问题。
⑴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⑵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
3、读图1-18(教材P19),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特点。
【基础达标】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中、西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A.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B.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C.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D.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2.下列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A.地理区位B.气候条件C.产业结构D.开放政策3.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4.制约西部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5.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给予西部大量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读右图2,回答6、7题。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差异说课稿.doc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口是湘教版高屮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一区域发展差异。
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学0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而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三节,也是学生学习第二章的基础,知识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心我同基木地理同情的习惯,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这就使该节课具冇强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同东、中、曲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阁,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阁、析阁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我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其爱网、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人U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鬧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各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方法高中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宥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a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
考虑到他们再宥较强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发现问题一合作学习-> 交流主讲一引导点拨一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它强调合作和S 主学习,冇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读图分析法3、 任务马区动法:教师提供图表,设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 务。
4、 歌诀法三、教学手段1、 多媒体辅助教学2、 文本材料(教科书)3、 图像展示(视频)现在请欣赏一组幻灯片,他展现的是我W 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冇雄伟的雪 域高原,也有海南岛风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六、教学步骤:
[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它们的经济差异及其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经济地带是什么?划分依据是什么?差异突出表现在什么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分别找同学回答)。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在学三大自然区时学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差异,那么三个经济地带的各自特征是什么?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发展方向如何?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活动] 同学们看课本P13—15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内容,同时思考它们各自的所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区如何协调。
(留15分钟给学生)
(教师在黑板上作表格)
(15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填表作板书。
)
[板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
充分发挥区位国开放的门户,
水患、
[补充说明] 解决东部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跨区域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如三峡工程);西部发展落后,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中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援西部。
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如国家的财政措施、税收政策等。
希望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电视片或到有关网站查询。
[叙述]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内容。
[板书] 二、西部大开发
[叙述] 请同学们看图1.17看西部大开发的西部与我们所讲三个经济带的西部是否一样?从图中可见这里的西部是大西部。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区域差异加大,尤其是东西差异更为突出。
为了使区域间协调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它的意义是1、加强了地区间的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如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以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由东部转到中西部,在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宜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业)。
2、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对西部的政策支持;能吸引国内外资金)。
3、加强了西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修建运输通道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加快了西部科教的发展、人才开发,推进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等重要意义。
[板书] 1、范围:蒙、陕、渝、宁、黔、桂、川、滇、藏、新、陇、青等十二个省市区。
2、意义:1)加强了地区间的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
2)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3)加强了西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4)加快了西部科教的发展、人才开发,推进了科技创新,充分发挥
出地区的优势条件
5)其他意义
[作业布置]:
从传播媒体上搜集有关本地与东部、中部或与西部地区合作发展的实例,并加以简单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