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8页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人的呼吸科学教案(三年级)

人的呼吸科学教案(三年级)

人的呼吸科学教案(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呼吸的原理和作用。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呼吸的原理和作用。

2.正确的呼吸方法。

3.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了解呼吸的原理和作用。

难点:理解呼吸与健康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讲解呼吸的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人类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2.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呼吸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4.活动法:设计有趣的呼吸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呼吸经验,引出本课的主题——人的呼吸。

2.讲解原理:教师讲解呼吸的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人类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3.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呼吸经验和感受。

同时,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5.活动巩固:设计有趣的呼吸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将在本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对呼吸原理和正确的呼吸方法的掌握情况。

2.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呼吸实践活动,如深呼吸练习、呼吸操等,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呼吸技巧的运用能力。

小学科学18我们的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18我们的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18我们的呼吸(教案)我们的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的定义和呼吸的重要性;2. 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组成;3. 掌握人类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呼吸的方式;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画、实物模型等;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3. 实验器材:放大镜、酒精灯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呼吸的话题。

2. 概念解释(10分钟):向学生解释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呼吸对于生命的必需性。

3. 呼吸的过程(15分钟):通过图画和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呼吸的过程:吸氧、运送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4. 呼吸器官的组成(20分钟):让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五官与呼吸器官的联系。

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画,教师向学生讲解人类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5. 呼吸道的结构(15分钟):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人类呼吸道的结构图,让学生了解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相关呼吸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6. 呼吸的方式(10分钟):通过示范和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呼吸方式:鼻呼吸和口呼吸。

引导学生认识到鼻呼吸的好处,并提醒他们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应该采用口呼吸。

7. 实验(15分钟):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呼吸实验。

例如,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在吸气和吐气时的鼻腔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过程。

8. 总结(10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和让学生总结,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确保学生对于呼吸的相关知识有所掌握。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如通过运动、唱歌等方式感受呼吸的变化;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关于呼吸的有趣事实;3. 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的呼吸过程,让他们了解到植物也进行呼吸;4. 鼓励学生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程教学设计 《我们的呼吸》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程教学设计  《我们的呼吸》

《我们的呼吸》学习教案学习目标
1.知道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以及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4.珍爰生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点
1.能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2.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难点
设计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步骤,实验过程正确科学。

学习课时
本课用1课时。

课前准备
澄清的石灰水、集气瓶、玻璃导管、注射器、橡胶管。

视频资料
以及保护呼吸器官的相关资料。

吸烟有害健康的图片和视频。

学习过程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报告单,分组合作探究,注意做好记录。

生:分组
合作探究。

师:巡视。

师:下面我们汇报你的探究。

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

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

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小学科学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

3. 了解呼吸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与意识。

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人体呼吸器官,让学生猜测这些器官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讨论平时活动中的呼吸行为,如跑步时的呼吸怎样不同于静止时的呼吸。

二、概念讲解与探究(15分钟)1. 介绍呼吸的基本概念:呼吸是指通过呼吸器官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2. 简要解释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鼻腔:过滤、加温和加湿空气。

-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

- 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肺部。

- 肺部:负责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 膈肌:肺部的重要肌肉,控制呼吸运动。

三、呼吸方式的介绍与示范(20分钟)1. 介绍正确的呼吸方式:通过鼻腔吸入空气,腹部呼吸,舒展胸腔。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呼吸方式的示范和练习。

老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呼吸动作,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呼吸与健康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呼吸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

2. 介绍一些呼吸不良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如呼吸浅、偶尔出现气短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3. 讨论如何通过呼吸让自己更加放松、减少压力,并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五、小结与总结(10分钟)1. 概括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呼吸的概念、人体呼吸器官的构造与功能、正确的呼吸方式、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2. 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呼吸与健康关系的理解和对健康生活的想法。

六、课后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些常见的呼吸疾病,并写下自己对保持良好呼吸习惯的看法。

2. 鼓励学生每天进行一段时间的深呼吸练习,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

这是一堂关于小学生科学领域的呼吸与健康生活的教案。

小学科学人的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人的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人的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掌握呼吸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观察、描述和记录呼吸过程;积极参与呼吸相关的实践活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呼吸健康的意识,关心和珍惜自己的呼吸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描述。

2. 难点:掌握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培养学生对呼吸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实物:人体模型、带有活动性的肺模型。

2. 影片:关于呼吸过程的简短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呼吸的重要性(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想象一下没有呼吸会发生什么吗?请大家交流一下。

2. 分组讨论,学生对呼吸的重要性进行表达和解释。

3. 教师进行点拨,总结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例如:给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持身体的平衡。

Step 2: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通过展示人体模型,简要介绍呼吸器官的结构,包括鼻子、喉咙、气管、支气管、肺等。

2. 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呼吸器官,用图形或文字的形式介绍其结构和功能。

3.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互相提问、讨论。

Step 3:呼吸过程的描述(20分钟)1. 使用带有活动性的肺模型,模拟呼吸过程。

教师示范并让学生一同进行操作。

2. 结合视频资料,展示呼吸过程的动态图像,引导学生描述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学生分组,创作一幅插图来展示呼吸过程的关键步骤,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描述。

4. 学生互相展示插图,并互相评价对方的描述是否准确。

Step 4:呼吸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或慢走,让学生体会呼吸的变化。

2. 学生自我感知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并用表格记录下来。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记录的数据,并总结呼吸与活动强度之间的关系。

Step 5:呼吸健康教育(15分钟)1. 探讨呼吸系统的健康保护方法,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烟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1《呼吸》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1《呼吸》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1《呼吸》第十一课《呼吸》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2、能用实例说明呼吸的过程。

3、能说明呼吸的作用及空气中的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呼吸的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呼吸的过程和作用、理解氧气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不同课前准备:软尺、烧杯、澄清石灰水溶液、注射器、吸管、水槽、玻璃片、集气瓶、火柴、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游泳的时候,我们不能长时间在水下憋气,潜水者下水时要戴着氧气面罩,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尝试回答老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那呼吸有什么作用?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呼吸》二、探索与发现1、体验呼吸教师:同学们,我们体验一下呼吸。

把你的双手放在肋骨上,用力吸气,然后再用力呼气。

用手体会胸廓的变化,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有想法了,就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体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胸廓向外扩张,胸腔容积增大,吸进气体;胸廓收缩,胸腔内的容积变小,气体呼出体外。

老师:同学们,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2、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老师:同学们,谁能根据生活经验或者你已有的知识来说一说,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学生尝试说一说(可能说到: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教师:同学们,氧气有助燃的作用,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下面我们实验验证吧。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注射器、烧杯、吸管儿、澄清的石灰水。

教师:介绍实验步骤,向两个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用注射器向其中的一个烧杯中打气(这就是我们吸入的空气),用吸管向另一个烧杯中吹气。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学生:实验观察,思考现象不同的原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广口瓶、玻璃片、长木条、火柴(或打火机)教师介绍实验步骤:(出示课件)用广口瓶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向两个广口瓶中放入点燃的木条。

小学科学411《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411《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411《呼吸》(教案)呼吸是生命所必须的基本生理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呼吸的基本知识以及呼吸的重要性是培养他们科学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一步。

本教案将以小学科学411《呼吸》为主题,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呼吸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呼吸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的概念,并能准确描述呼吸的过程。

2. 了解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3.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呼吸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呼吸道模型、呼吸道标志牌、动画视频、呼吸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教师放映一段呼吸系统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探究:我们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是怎样进行的?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记录在笔记本上。

Step 2 探究呼吸过程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

2. 将呼吸道模型(代表人的呼吸道)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观察和探究每个呼吸器官的作用,并进行简要的展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

3.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呼吸道标志牌,学生通过把模型上相应的呼吸器官图标贴在标志牌上,将他们学到的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Step 3 实践与互动1. 教师介绍一个简单的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将呼吸实验装置放在桌上,学生们依次来进行实验。

2.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帮助他们理解原理。

学生可以发现,燃烧需要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3. 通过实验的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

提问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呼吸会发生什么?Step 4 知识概述1. 教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概述呼吸过程和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知识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学生们可以使用课堂笔记和课本上的资料来帮助他们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知识概述。

Step 5 拓展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理解能力,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问题或活动,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呼吸的相关知识。

呼吸科学教案设计

呼吸科学教案设计

讨论主题:呼吸科学相关问 题
讨论时间:10-15分钟
讨论目的:提高学生参与度, 加深对呼吸科学的理解
05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实验、 案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引入主题:通过提问、故事、 视频等方式引入呼吸科学的 主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呼 吸科学的相关问题,激发他
们的探索欲望
明确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有明
确的学习方向
讲授新课
引入新课:通过 提问、案例等方 式引入新课,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讲解新课:讲解 呼吸科学的基本 概念、原理、方 法等,引导学生 理解并掌握
互动讨论:引导 学生进行讨论, 加深对新课的理 解
总结归纳:总结 新课的主要内容 ,强调重点和难 点,引导学生进 行复习和巩固
期末考试评价
评价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和 教学目标制定
评价内容:理论知识、实验 技能、实践能力等
评价方式:笔试、口试、实 验操作等
评价结果:成绩、等级、评 语等
反馈方式:口头、书面、家 长沟通等
反馈内容:学习态度、学习 方法、学习效果等
学生反馈和建议
添加 标题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添加 标题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建议
THANK YOU
汇报人:XX
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预防
01
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05
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0 2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症状 0 4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0 6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呼吸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吃蔬菜水果,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课《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课《呼吸》教案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的概念,知道人体呼吸的重要性。

2.认识呼吸的过程,理解人体呼吸与植物呼吸的区别。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组织学生对呼吸过程有个整体的认识。

2.在比较人体呼吸和植物呼吸的过程中,理解它们存在的区别。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三、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理解人体呼吸和植物呼吸的关系。

2.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学生打开课本,老师询问学生:“上次我们学习了哪一课?”2.学生回答:“上次我们学习了《运动前后》。

”3.老师继续问:“你们知道人体运动之所以需要呼吸是为了什么?”4.学生回答:“因为运动会消耗人体的氧气。

呼吸可以让我们吸收新鲜的空气,将氧气带入肺部,送到全身,供给人体需要。

”5.老师再次询问:“那么氧气是从哪里来的呢?”6.学生作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组合成有机物,然后排出氧气,供给人体需要。

”7.老师指出:“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植物和人体的呼吸过程的区别。

”2. 认识呼吸过程1.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呼吸的过程,指导学生模拟呼吸过程,明确吸入和呼出的区别;2.引导学生会观察呼吸的过程,介绍人体呼吸的意义,并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信息对呼吸进行了解;3.通过在班级内进行讨论,让学生理解呼吸这一生命过程的重要性,认可呼吸与生命密不可分的关系。

3. 人体与植物的呼吸过程比较1.教师绘制人体和植物呼吸过程图,让学生分别对比;2.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来了解人体呼吸和植物呼吸的区别;3.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知识,总结人体呼吸和植物呼吸的区别,并解释其原因。

4. 发展良好的呼吸习惯和保护环境1.让学生明确呼吸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和排出的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2.教师为学生讲解环境污染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3.让学生自己讲述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做到良好的呼吸习惯,进行宣传和交流。

《呼吸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呼吸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呼吸》导学案一、导入呼吸,是生命的基本活动之一,也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重要生理活动。

通过呼吸,我们能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本节课将盘绕呼吸这一主题展开进修,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将了解到呼吸的过程、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与运动、健康的干系。

二、目标1. 了解呼吸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结构;3. 掌握呼吸与运动、健康的干系。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呼吸的定义是什么吗?2. 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3. 你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吗?4. 呼吸与运动、健康之间有什么联系?四、进修内容1. 呼吸的定义和作用2. 呼吸的过程3.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 呼吸与运动、健康的干系五、进修方法1. 观看教师讲解视频,了解呼吸的定义和作用;2. 阅读课实情关章节,掌握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的结构;3. 与同砚讨论呼吸与运动、健康的干系,分享个人见解。

六、思考题1. 你觉得呼吸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吗?为什么?2. 你认为如何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对健康有何重要性?3. 你平时有没有注意自己的呼吸方式?有什么改进的建议吗?七、拓展延伸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2. 实地探访医院或健康展览馆,了解呼吸系统的检查和保健知识;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呼吸与心理健康的干系。

八、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呼吸的定义、作用、过程、器官结构和与运动、健康的干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呼吸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成长。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修人体的其他生理活动,敬请等候!。

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呼吸》是“健康生活”中的一个内容,本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器官的保护。

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的作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了解,比如用肺呼吸,不少学生都知道,但是到底由那些呼吸器官组成人的呼吸系统,人的呼吸运动过程他们并不清楚,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尤其是膈的作用、各呼吸器官协调工作使人的呼吸运动能正常进行等内容知之甚少。

本节课在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看呼吸系统的图片、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对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的作用有较全面得了解。

通过体验呼吸时身体的变化、模拟实验等活动认识膈的作用,了解人体多个部分的协同工作,使我们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以往在这类内容教学的基本形式是:由学生观看图文资料认识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观看视频和模拟人体呼吸过程认识人的呼吸运动、讨论呼吸器官的保护组成。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的内驱力和需求没有较充分地调动,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乏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以下安排:1.教学开始安排了憋气活动,较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在再一次体验了呼吸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研究呼吸系统和呼吸运动的兴趣,并由此提出想研究的有关人的呼吸的一些问题。

2.在学生交流已有的对呼吸系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找出呼吸器官,认识呼吸系统,了解气体在呼吸系统的流动路径和不同呼吸器官的作用。

3.“人是怎样呼吸的”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人的呼吸运动,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是指导学生反复体验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变化(吸气时胸部、腹部胀大,呼气时胸部、腹部缩小)。

二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三是通过观看人体模型了解膈的位置,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膈在呼吸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讨论交流认识人的呼吸运动需要我们身体很多部分协同工作。

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2.能用实例说明呼吸过程。

3.能说明呼吸的作用及空气中的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人的呼吸过程和呼吸器官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方法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等与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人的呼吸过程和呼吸器官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分享彼此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呼吸的过程和作用、理解氧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能用实例说明呼吸的过程。

教学准备:软尺、烧杯、澄清石灰水溶液、注射器、吸管、集气瓶、玻璃片、木条、酒精灯、火柴、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游戏:全体同学起立共同参与游戏,当老师说“预备”时,请全体同学深吸一口气,用一只手捏住鼻子;当老师说“开始”是,请同学们闭上嘴巴,屏住呼吸,不要换气,坚持不住的同学可以坐下,看看谁坚持的最久。

2.引出课题:老师发现坐下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做了一件事情,谁能说是什么事情?(学生回答)3.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呼吸,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呼吸,寻找有关呼吸的秘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揭示课题“呼吸”。

二、实验探究,形成新知活动1:体验呼吸。

(1)掌握方法出示观测方法,让学生掌握测量胸围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观察记录学生分组相互观测,呼气和吸气时的胸围,并记录结果。

(3)形成知识①汇报:抽取小组学生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评价。

②讨论:呼吸与胸廓变化有什么关系?从这种关系推想呼吸的过程可能是怎样的?③小结:吸气时,气体吸入,使胸廓扩大;呼气时,气体呼出,使胸廓缩小。

(展示呼吸时胸廓变化动图)设计意图:通过测量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与胸廓变化之间的关系。

活动2: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1)猜想假设:小亮同学最近爬山发现,当他到达山顶时会感到呼吸困难。

呼吸教学设计

呼吸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呼吸教学内容:呼吸的概述及其肺通气的动力教学目标:1、掌握呼吸的概念、过程、生理意义。

2、掌握肺通气的动力。

教学重点;肺内压的变化过程和胸内压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胸内压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结合考纲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引出课题淋巴液的生成及意义二、师生互动,探究考点呼吸概述概念: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基本环节;肺通气一肺换气一气体运输一组织换气生理意义:维持内环境中02:和C02含量的相对稳定一、肺通气概念: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出肺泡的过程。

1.动力根本动力:呼吸运动(由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带动胸廓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一气体人肺;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初:肺内压〉大气压一气体人肺;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耦联因素: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为负压)胸内压二肺内压-肺内缩力—大气压-肺回缩力弋-肺回缩力C02生理意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为体循环输送氧气影响因素①呼吸膜面积与厚度;②通气/血流比值(V/Q) =4.21/5L=0.84,肺气换效率最高组织换气概念:毛细血管动脉血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过程:组织细胞户动脉血一静脉血C02生理意义:为组织细胞及时提供氧气,保证细胞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四、跟踪检测22、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选项是()。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呈反比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呈正比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换气D、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换气E、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的分压差高低有关4 .通气/血流比值越大那么肺换气越好,越小那么肺换气越坏。

()五、备考策略气体交换1.气体交换和运输的动力:气体分压差(决定气体交换方向和速率):分压高一分压低处扩散.体交换:一定要结合吸人02、呼出C02来推理,不要死记。

(1)肺换气:肺泡气与静脉血(右心回流)之间气体交换,02进入血液,C02进入肺泡,结果静脉血加氧后变成动脉血。

小学五年级科学《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科学《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科学《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2、能力目标: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策略: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

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讨论了解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呼吸系统挂图、课件、水槽、烧杯、澄清的石灰水、集气瓶、橡皮塞、玻璃管、火柴、气球、软尺、肺活量测试仪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师:我们每天都要呼吸。

不呼吸会怎么样?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吸一口气,憋住不呼,看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

(师生游戏)2、师:刚才是什么感觉?如果再憋下去会怎么样?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呼吸”。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重要*,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

二、开展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人为什么离不开呼吸”?“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学生进行猜测、讨论和交流)2、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师生共同修订实验方案实验1:每组桌上都有两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一根玻璃管,一个注*器,请每组同学通过玻璃管向一个瓶中吹气,另一个用注*器吸入的空气吹集气瓶内的石灰水,大家观察两瓶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2:请每组同学取一个集气瓶,往里面呼入气体,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用另一个集气瓶收集我们吸入的空气,其他同学将燃烧的火柴慢慢地伸入两个集气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4、实施探究一:①学生分组实验。

小学科学《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2.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2.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珍爱生命。

3.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

2.人体呼吸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水槽集气瓶盖玻片火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下面请同学们听清游戏规则:深吸一口气,摒住呼吸,看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

如果你坚持不住了,就请坐下,千万不要勉强。

请全体起立,准备好了吗?开始。

(过程中提醒学生坚持不住就坐下来。

)师:请同学们说说刚才摒住呼吸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生:难受。

生:发晕。

……师:是的,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

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呼吸对我们很重要。

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呼吸”。

(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设计意图:游戏导课,直奔探究主题,活动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活动1.生活小常识提示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生活小常识(课件出示)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柴熄灭。

【设计意图:生活小常识的提示,让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特性,为下面设计实验方案做好铺垫。

】2.探究人呼出的气体是什么?(1)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呼吸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关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同学们交流回答(2)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人呼出的气体是什么?(板书:人呼出的气体)(3)师:那同学们一起来猜测一下,我们呼出的到底是什么气体呢?生交流各自的猜想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到底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事实胜于雄辩,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问题更难。

呼吸与健康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呼吸与健康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呼吸与健康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呼吸与健康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

3. 了解呼吸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呼吸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呼吸模型或图片。

3. 视频或动画资源,用于展示呼吸过程。

4. 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幻灯片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

强调呼吸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性。

呼吸过程的展示:2. 展示呼吸模型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呼吸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解释鼻腔、气管、肺部和膈肌的作用。

3. 利用视频或动画资源,生动地展示呼吸过程。

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空气进入和离开人体的过程。

呼吸与健康的关系:4.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提问并讨论呼吸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作用。

5. 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保持良好呼吸习惯对健康的益处。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

呼吸与健康的实践:6.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如深呼吸和缓慢呼气。

解释这些练习对放松身心和增强肺部功能的好处。

7.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

鼓励他们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如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吸烟等。

总结活动:8. 通过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呼吸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呼吸健康。

9. 提供一个简短的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研究,了解其他与呼吸和健康相关的主题,如空气污染和呼吸系统疾病。

2. 组织呼吸健康宣传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或社区中传播呼吸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学生小组讨论活动的结果,评估他们对呼吸与健康关系的理解。

3. 通过小测验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呼吸》优秀教案

《呼吸》优秀教案

呼吸一、教学目标1、体验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变化2、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官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3、学习制作呼吸模型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2、认识呼吸器官,了解这些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三、教学准备软尺、烧杯、澄清石灰水、吸管、广口瓶、木条、火柴、教学过程,呼吸不息摄取营养,消化第一饮食合理,运动积极体爱护身体,我们就从呼吸开始吧,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有什么作用呢?你知道哪些器官参与呼吸吗?出示课题:呼吸(一)探究与发现1、体验呼吸一个学生用力吸气,再用力呼气,另一名学生用软尺测量其胸围并记录下来,观察胸围的变化现象:吸气时,胸围变大;呼气时,胸围变小原因:呼吸时,气体进出肺,使胸廓扩大和缩小。

那么,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2、探究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一:向两个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用针筒向其中一个烧杯中打气,用吸管向另一个烧杯中吹气,观察并记录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提示:要用干净卫生的吸管、瓶子和水,严禁将水吸入口中。

现象:用针筒打气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而用吸管吹气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向两个广口瓶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并记录木条的变化。

提示:收集呼出的气体时,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现象:点燃的木条插入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点燃的木条熄灭。

解释:氧气可以助燃,实验说明空气中含氧气较多,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

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人体通过呼吸,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同时排出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

思考:人是通过哪些器官来完成呼吸的呢?这些器官在呼吸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呢?3、认识呼吸器官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和肺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呼吸》是“健康生活”中的一个内容,本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器官的保护。

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的作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了解,比如用肺呼吸,不少学生都知道,但是到底由那些呼吸器官组成人的呼吸系统,人的呼吸运动过程他们并不清楚,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尤其是膈的作用、各呼吸器官协调工作使人的呼吸运动能正常进行等内容知之甚少。

本节课在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看呼吸系统的图片、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对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的作用有较全面得了解。

通过体验呼吸时身体的变化、模拟实验等活动认识膈的作用,了解人体多个部分的协同工作,使我们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以往在这类内容教学的基本形式是:由学生观看图文资料认识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观看视频和模拟人体呼吸过程认识人的呼吸运动、讨论呼吸器官的保护组成。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的内驱力和需求没有较充分地调动,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乏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以下安排:
1.教学开始安排了憋气活动,较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在再一次体验了呼吸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研究呼吸系统和呼吸运动的兴趣,并由此提出想研究的有关人的呼吸的一些问题。

2.在学生交流已有的对呼吸系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找出呼吸器官,认识呼吸系统,了解气体在呼吸系统的流动路径和不同呼吸器官的作用。

3.“人是怎样呼吸的”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人的呼吸运动,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是指导学生反复体验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变化(吸气时胸部、腹部胀大,呼气时胸部、腹部缩小)。

二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三是通过观看人体模型了解膈的位置,通过模拟实验了解膈在呼吸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讨论交流认识人的呼吸运动需要我们身体很多部分协同工作。

4.最后通过讨论交流,使他们了解保护呼吸器官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呼吸清洁的新鲜的空气。

二是避免呼吸器官受到伤害,少生病。

这样的教学安排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学生比较充分地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提升了对呼吸系统和呼吸运动的认识。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体各部分重要作用,感受到人体的奇妙,从而产生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呼吸器官不受伤害的意愿,也使小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示意图或者模型,让学生认识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

通过体验和模拟实验,使学生初步知道呼吸运动是在各器官协同作用下进行的。

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呼吸运动对人的生命活动作用和保护呼吸器官重要性,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人体模型、呼吸运动模拟装置、有关呼吸系统和呼吸运动的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1、认识呼吸系统及其作用
2、呼吸运动
3、保护呼吸器官
(圈出你认为跟呼吸有关的器官)
教学反思
《呼吸》是“健康生活”中的一个内容,本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器官的保护。

这些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了解,本节课就是在帮助学生梳理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升对对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的作用和保护呼吸器官重要性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期望达到的目标。

反思教学我的收获主要有:
重视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生成,顺应学生认知过程。

反复研究本节课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理解几个知识点呼吸器官、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呼吸运动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过程,使课前设计的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过程能基本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要十分关注生成性资源,应顺学生的探究需求和欲望。

课一开始的“憋气”活动后学生提出了“用什么呼吸?”、“为什么要呼吸?”、“怎么呼吸?”等问题,我就顺应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认识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时,采取让学生在人体内部器官图上圈出自己认为可能是的呼吸器官,再组织交流讨论,认识呼吸器官和呼吸系统的组成。

“人是怎样呼吸的”是教学的难点,在学生反复体验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变化后,仍不能取得一致看法,由于预先估计到学生认识人的呼吸运动可能遇到的障碍,我并不急着把“结论”告诉他们,而是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呼吸时胸廓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认识“膈”在呼吸时的作用,而后再一次体验呼吸时胸部、腹部的变化。

这个过程基本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认识人的呼吸运动,也使他们对身体的很多部分协同工作才是呼吸能正常进行。

2.深入体验,促进认知深化。

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放在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位置。

如感受呼吸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前后使用多次,每次感受的目的不一样,每次的感受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体验。

在一次次体验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逐步的深入。

这样基于亲身体验的认识活动,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在学生体验时,我也参与其中,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体验,使我能更好地感受学生的认知过程,把握教学的进程。

3.观看模型、模拟实验,认识膈和膈的作用。

设计了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去认识。

在认识中,由于“膈”在人体内部,学生很难直接观察到,而且他们对“膈”、“膈”的作用知之甚少。

我通过组织观看人体模型,了解“膈”和“膈”的生长部位。

制作了呼吸模拟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仔细观察、思考“膈”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再结合自身对呼吸时腹部的变化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膈对呼吸的重要作用。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环节需要改进,主要问题在有:
1.同样的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生获得的体验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虽然比较关注学生生成等问题,但是为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一部分学生的体验、感受或提出的问题关注还不够,甚至有所忽视。

不同学生的体验进程不同,整齐划一的教学进程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体验不深入,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领会,甚至影响他们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放慢教学节奏,尽可能给学生的体验活动更多的时间和空保证间,获得更充分的体验;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的问题,更好的应顺学生认知过程。

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该重点思考,努力改进。

2.教学中虽然注意到让学生体验感悟,身体的多个器官协同工作才保证呼吸的正常进行。

但是从人的身体整体去提升学生的认识,还没有很好地把握。

比如有学生提到心脏可能是呼吸器官,经讨论确认心脏不是呼吸器官,这当然没错,但是如果藉此,在后面学习到在肺部进行气体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后,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呼吸、循环两大系统间的联系,即吸收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心脏、血管送到全身;而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
还是通过心脏、血管送到肺部,最后排出体外。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体各个部分(器官、系统)的协调工作,是我们身体的健康保证,使学生惊叹人体的奇妙,从而更好地认识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不受伤害的重要。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