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神经质
借历史的“壳”调侃现实——评冯世强《误读与背离的往事》
史已不再是老学究 们“ 高身 价” 抬 的资 本 , 是 人人 可 以 而 颠覆 , 可以恶搞 , 当 然 这 一 切 都 要 好 看 , 史 越来 越 像 历 是一面任人涂鸦 的 墙——恶趣 味虽 然 c== === =:d 是 “ ” 但 基本 恶 的, 潘 是一 种 玩 笑 性 质 , 害 启 没有太多恶 意的行 只 雯 为 。它就像一个 调 皮捣 蛋 的孩 子 , 常 常 让人 哭 笑 不 得 , 继 而 又 能 引 人 深 思 。很多人认为 恶 趣味是后现 代意识 的产 物 , 实 恶趣 其 味古 已有 之 , 只需 用现代 的方 法来进 行 解 构 , 会 为 我 就 们 带 来 另 一 种 历 史, 冯世强的《 读 误 与 背离 的往 事》 就 是 这 样 的一 本 书 。 本 书由《 陈桥》 和《 花蕊夫人》 个 两 小说 构 成 , 事 分 故 别依托于发生在北宋初 年的陈桥兵变 和后 蜀国主宠妃 花蕊夫人的真实历史事 件为背景 。作者将历史 素材 和 现实生活巧妙地焊接起来 , 幽默中透着庄重 , 嘲讽 中彰 显着智慧 , 通过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汪洋恣肆 的手 笔 中潜藏着的幽默戏谑的智慧语言 和对 现实肆意调侃 的 生活态度 , 在故事 的细节上展开了大胆惊人的构想 , 荒 诞的细节中隐藏着不可命 名和整 合的丰 富性 , 并对 历 史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 的反思能 力所达 到的深 度 , 令 人惊叹 , 使得呈现在 大家面前 的“ 历史 事件 ” 了不 一 有
调 侃 琐 实
样的味道, 并与书名遥相呼应——既误读了历史, 也背
离 了往事 。 主人公虽然都是历史人 物 , 是冯 世强并 不是 为 但 了解读历史 , 也不遵循什么历史的客观性 , 历史 的人 物 和背景只是他借用来 表达 自己一 些想法韵 “ 而 已。 壳” 于是 , 我们 阅读这样 的文字 , 感受到 的不再是故 事的真 伪, 而是 心头血 脉的依归 。 “ 横向对 比” 该说 是《 应 陈桥》 的主要特点 。作者把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下篇 第一部分 聚焦五大核心素养突破高分瓶颈 2 素养二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 并运用可信的史料 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 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 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目标解读] 一、史料实证核心方法的基本内涵 1.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2.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 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 并帮助我 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 必要前提和基础。
[史料] 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现象 服从客观的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 家凭神的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 人文主义者提 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 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史论互证] 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 期的人文主义者提供开拓冒险精神。
[答案] C
[备考指要] 一、挖掘教材资源,重视史料实证 1.史料的可靠性——“论从史出” “史论互证” “论从史出” “史论互证”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 历史教学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 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 发现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事实。因此,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 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
如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 “史”二字的篆书。许 慎解释道, “历”者,过也,传也。 “史”者,记事者也,从又 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 “历史”的原意是指(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寓意深厚的历史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历史故事
寓意深厚的历史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历史故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历史故事的,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寓意深厚的历史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历史故事,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寓意深厚的历史典故【1】杞人忧天【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
【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境内;忧:忧虑。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而整日寝食不安。
比喻无中生有,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历史典故】从前,杞国有一个人,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他常常会想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万一哪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啊?到时岂不是要被活活压死吗?从此以后,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没有地方安身,他越想越觉得危险,越想越觉得可怕,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朋友们看他这样忧愁,整日精神委靡,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会那么容易就塌下来的,即使天真的塌下来了,也不是你一个人担心就能解决的啊!何况,天不过是由很厚的气体聚积而成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大气之中。
放心,天不会塌下来的。
”杞人听了朋友的话,又说:“如果天真的是大气组成,那么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是会掉下来吗?”朋友说:“太陽、月亮和星星,也都是由会发光的气体积聚而成的。
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朋友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仍然在为这个问题担忧。
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塌下来,一会儿又担心太陽、月亮和星星会掉下来。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天没有塌,日月星辰也好好地挂在天上,但他仍然在为此担忧。
后来,他因忧虑过度而去世了。
寓意深厚的历史典故【2】人面桃花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
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西方史学史——精选推荐
第一次课:古典史学导论一概念:史学史* 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即‚历史的历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史学史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与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前者指历史观,后者指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二西方历史学的发展阶段古典史学人本史观中世纪史学神学史观近代史学现代史学三: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梁启超李大钊胡适何炳松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四:参考书目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弗朗索瓦〃多斯:《碎片化的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启能:《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古典史学之一:古希腊史学爱奥尼亚地区最早产生了史学。
实际上,这一地区最早产生了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最繁盛的地区。
有科学和哲学就会有批判怀疑的精神,而理性批判精神的运用,最终使历史与神分离,导致历史学的产生。
一:希罗多德—史学之父(西塞罗语)1.生平简介:(Herodotus BC484—425)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哈利卡尔那索斯,名门望族之后。
后因政治原因出走,再也没有回去,但是他用了30年游历,终于写成《希波战争史》。
2.《希波战争史》:亦称《缪斯书》3.特点:第一,内容丰富。
记载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名胜古迹等;西方社会文化史的开始。
第二,取材广泛、史料充实。
充分利用了他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史料,如谱系、神话、史诗、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著作;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材料。
开创了历史叙述体。
大五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
疑问
回答
1、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或特质有多少? 2、它们是什么?如何解释它们? 3、这些特质是否是普适性的,是否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4、这些因素以什么方式构成个人的人格?
1、回答疑问1:普遍认同的是5因素的人格特质:只要对人进行描述的题目足够广泛,具有代表性,无论是 用他人评定法还是自我报告法,均可证实存在5个强健因素构成人格总体。
对于某些职位来说,太高的宜人性是没有必要的,尤其是需要强硬和客观判断的场合,例如科学家、评论家 和士兵。
宜人性可以分为六个子维度:
A1信任(TRUST)
u高分者认为他人是诚实的、是心怀善意的。低分者往往愤世嫉俗、有疑心,认为他人不诚实、是危险的。
u高分特点:相信别人是诚实、可信和有良好动机的。宽恕的、信任他人的、平和的。
尽责性可以分为六个子维度:
C1能力(COMPETENCE)
u表示对某人有能力的、明智的、深谋远虑的、高效的感觉。高分者感到对应付生活有很充分的准备。低分者 对自己的能力看法较低,他们承认自己常常准备补充,而且无能。
u高分特点:对自己的能力自信的。高效的、一丝不苟的自信的聪明的。
u低分特点: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困惑的、健忘的、愚蠢的。
u低分特点、铁石心肠的。
尽责性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它把可 信赖的、讲究的个体和懒散的、马虎的个体作比较。同时反映个体自我控制的程度以及推迟需求满足的能力。冲 动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环境要求我们能够快速决策。冲动的个体常被认为是快乐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 但是冲动的行为常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虽然会给个体带来暂时的满足,但却容易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比如攻 击他人,吸食毒品等等。冲动的个体一般不会获得很大的成就。谨慎的人容易避免麻烦,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人们一般认为谨慎的人更加聪明和可靠,但是谨慎的人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工作狂。极端谨慎的个 体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缺少生气。
大五人格模型
许多当代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性格)有五个基本维度: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这就是大五人格特质模型。
开放性是创造力和好奇;尽责性是体贴;外倾性是社交;宜人性是善良;神经质通常与悲伤或情绪不稳定有关。
了解这些人格特征的特点,以及该特征得分高低意味着什么,可以让你在不进行人格特征测试的情况下洞察自己的性格。
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且基于他们的人格在连续光谱上的位置,灵活的与之交流。
1、人格五因素模型的历史长期以来,人格特质理论一直试图精确地确定存在有多少人格特质。
早期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数字。
例如,戈登·奥尔波特的列表中包含了4000种人格格特征,雷蒙德·卡特尔有16人格因素,汉斯·埃森克提供了三因素理论。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卡特尔的理论过于复杂,而艾森克的理论范围过于有限。
因此,大五人格特质应运而生,并且被大多数人用来描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许多研究人员支持有五个核心人格特征的观点。
多年来,心理学界对这一理论的证据不断增加,始于 D.W.Fiske(1949)的研究,后来又被其他人所扩展,包括Norman(1967)、Smith(1967),Goldberg(1981)和McCrae & Costa(1987)。
2、大五人格特质需要注意的是,大五人格中的每一个人格特征都代表了两个极端之间的幅度范围。
例如,外倾性代表了极端外倾性和极端内向之间的连续体。
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都处于两者之间。
以下是这五个特征的通用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有大量文献支持这些主要人格特征,但研究人员并不总是对每个维度的确切标签达成一致。
)开放性Opennes开放性强调想象力和洞察力,这是所有五种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
开放性高的人往往有广泛的兴趣。
他们对世界和其他人充满好奇,渴望学习新事物,享受新体验。
开放性人格特征高的人也往往更爱冒险,更有创造力。
相反,这种性格特征较低的人往往更传统,可能难以进行抽象思考。
历史人物贝多芬简介及故事
历史人物贝多芬简介及故事贝多芬在30岁时耳朵便聋了,随着耳聋的加重,脾气越来越暴躁,内心世界与外表行为产生强烈的矛盾。
他从不让任何人接触他的房间,房内乱得一团糟,椅子上到处是纸张,墨水洒到了钢琴里,纸头下面是装着剩菜的盘子。
有时候,他脾气发作,很可能把一盘食物、肉汁和所有的东西,朝侍者的脸上摔过去。
贝多芬从来不肯换衣服,他的朋友们怎么劝说也无效,他们只好在夜间偷偷地溜进他的房间,把他穿破了的衣服取出来,把新衣服悄悄留下。
他常常发牢骚,说人家不贫识他,说他的钱不够用。
事实上,贝多芬已名扬天下,极受人尊敬,经济状况也比他伪装的要好得多。
在他死后,有人发现他桌子底下的一只抽屉里藏有一笔数目不少的钱。
耳聋使贝多芬变得多疑。
他无缘无故地谴责他的朋友、他的发行人和剧院经理欺骗他,但第二天又会觉得过意不去而向他们道歉。
他曾答应把一部重要作品卖给六位出版商,结果却卖给了第七位。
他还把自己的一首旧曲子,冒充为新作,卖给伦敦音乐协会。
贝多芬喜欢读柏拉图与莎士比亚的书,但却对数学一窍不通,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全。
他写信时往往正文很短而附注很长,附注往往比原信长四、五倍。
他每天有远途散步的习惯,每次要走五英里的路,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贝多芬生性孤做,蔑视权贵,对不尊重他的人狠狠回击。
在他故居的书桌玻璃板下现在还保存着两张字条:一张是他哥哥写来的:“我请你到我家吃饭。
土地的所有者卡尔上。
”另一张是贝多芬的回复:“我不屑去。
音乐的所有者贝多芬复。
”耳聋的痛苦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贝多芬在27岁时就患上了耳疾,30岁以后,他的耳病更加严重,由此他变得孤僻,痛苦之极,每天都在忧郁中度过。
贝多芬一度绝望地想到了死。
但是,对贝多芬来说用死去解脱耳聋的痛苦显得太软弱无能了,鼓励他能坚强活下去的,是他心灵中要创作出更美更好的音乐献给全人类的强烈愿望。
他发出了自己人生的最强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休想让我屈服!”虽然贝多芬勇敢面对了耳聋这一痛苦现实,但是他创作的“英雄”《第三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以及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却充分表达了他那最悲痛的心境。
塔西佗《历史》的命运观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1.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 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2.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 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李维(前59—公元17 年)古罗马学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
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
创立了通史体例,并重视历史垂训,且文笔优美。
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
尽管如此还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4.塔西佗(约55—120 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
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
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5.《法兰克人史》是六世纪法兰克国家历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格雷戈里是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
全书始自《圣经》所宣扬的“创世”,止于公元591 年,共10 卷,详近而略古,内容十分丰富,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早期历史记载甚少,此书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格雷戈里被誉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6.艾因哈德(770—840 年)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查理曼帝国"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第2讲 史法运用——五大史法论证探究问题课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 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相同:中美两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积极面对与治理城市环境问题;都采用科学 的技术治理方式。 不同:美国治理成效显著,中国治理成效有限;美国民众公共卫生意识强烈, 中国民众卫生意识淡薄;美国建立在自我创新与探索的基础上,中国更多借鉴西 方的治理方式。 原因: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的推动;较早独立,制度健全,治理能 力提高,人文思潮影响,环保意识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业 化水平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动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众观念落后。
『尝试应用』 1.[2022·上饶市二模]据史料统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在1700年
至1741年时,约有580万至600万,1760年为666.5万,1790年则达到了 821.6万。其中人口中的70%至90%都是在18世纪下半期增长的。由此 可知,上述变化( )
A.得益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力 C.导致了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D.促使英国开始走上对外殖民道路
史料 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服从客观的 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 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史论互证 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主义者提倡开拓冒险精神。
材料二 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 马帝国则长期残存。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 郡县的机构庞大,管理范围涉及诸多方面。但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 人员众多,管理层次却是相当分明的。而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 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 性质,所以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罗马行省主要负责税 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 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的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 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传说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传说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名人轶事,很多故事我们都是耳熟能详。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传说篇一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
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配享资格。
满朝文武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行,执行命令又感到极其荒唐。
幸亏,钦天监的星象专家出来说话了。
他说,荧行于惑,是天要发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么政策举措,让上天感到不安了呀?朱元璋愣住了,迟疑了。
第一,他终究是个农民,而且是小农经济社会下靠天吃饭的赤贫农民,因为靠天吃饭,从基因中就有这种对天的敬畏之心,别人是不敢对他发脾气的,但老天爷要发脾气,他还是不能不在乎的。
第二,他虽然贵为天子,唯辟作威,唯辟作福,谁也奈何他不得,可是,他再伟大,再英明,他的命是掌握在老天手里的,阎王要你五更死,绝不留你到天明。
所以,这位本质上的农民,让步了,撤销圣旨,总算让孟夫子在祭孔时,可以分得一盘冷猪头享用。
这位农民皇帝撤孟配享的闹剧,在清人全祖望的《鲒琦亭集》中有所记载。
战国时的孟轲,怎么会把明朝的朱元璋得罪了,当时没有人敢试探一个究竟的。
哪敢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到了洪武二十二年,距离撤享20年以后,满朝上下,早把此事忘得干干净净。
没料到,小人之记仇,真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地步,他对亚圣的憎恨情结,不知怎么搞的,又一次地神经质起来。
这回好,朱元璋下令,索性取缔《孟子》这本书,人们终于明白,孟夫子是因为什么招他的恨了。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传说篇二“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
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个比较。
关于理性主义历史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理性主义历史观的哲学思考【导读】谢尔盖·列奥尼多维奇·齐赫文斯基(1918年9月—)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曾任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是俄罗斯汉学界最著名的人物,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何新在1992年2月访问俄罗斯时,与齐赫文斯基进行了深入交谈。
集中反映了他对历史、历史哲学和“三种历史的编纂法”的基本看法,从而也对我们研究和理解何新自己的历史学论著多有启示。
历史活动的基础是个人。
个人行为的原动力是私欲和热情——每个人的自私自利之心、个人利益,为追逐利益的活动,构成人类的历史。
但是其碰撞和平衡,却导致形成“自然秩序”。
自然秩序就是必然性。
这种理性秩序,在历史中也是在无意识中组织起来的。
古代的中国人称这种主导万物的内在秩序、自然秩序为“道”,就是老聃所说的“道”,即内在的必然性秩序,就是近代西方人所说的“看不见的手”。
历史进程天然地具有一种被内化的理性必然秩序。
从根本上说,人类在历史中主观的自由意志作为历史发生的现象学存在,必然从属于作为历史进程实体的理性主义本质。
这就是何新所主张的理性主义决定论的历史哲学观。
他说,正因为历史进程中存在理性的逻辑,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否知道当时历史中必须做的事情,是否具有这种判断力,就是一个政治家伟大与昏庸的区别。
在广义上,国王皇帝不过都是历史的奴隶。
因为他们不得不做历史要他们做的事情——不做就会垮台;他们也不能做历史不要他们做的事情——做了也会垮台。
汉武帝晚年曾对卫青说:“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
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这说明汉武帝对“当时历史中必须做的事情”是有深刻领悟和使命担当的。
所以何新后来对汉武帝的生平事迹作了很系统的研究(参见本书《论汉武帝》)。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论秦始皇创建大一统中华帝国的历史功绩时感叹道:“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这就意味着,当权者哪怕“做对了”“历史要他们做的事情”,也并非都是出于道德目的。
历史转折 影响历史进程的八个科学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转折影响历史进程的八个科学家导语:虽然历史的发展需要整个人类的共同参与,可是往往有那么几个少数人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科学无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历史上这八个科学虽然历史的发展需要整个人类的共同参与,可是往往有那么几个少数人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科学无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历史上这八个科学家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1、艾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他一定是位疯狂的科学家,看看他的头发就知道。
作为20世纪最着名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将物理学发展到了顶峰,并对引力场和量子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还喜欢在无风的日子乘他的帆船漂洋过海,“这只是为了挑战。
”2、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理查德·费曼是曼哈顿计划天才小组的成员,共同研制原子弹,他于20世纪末成了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避开乏味的教授身份,他还是一位独辟蹊径的思考者,超乎寻常的教师,尽善尽美的演员,一个热爱生活和自然的人。
他甚至用业余时间译解玛雅象形文字和收集锁具。
3、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发明了交流发电和供电系统的天才发明家。
这位古怪的发明家还发明了无线电的基本装置:荧光灯、遥控制导装置、可调机械振动装置、短距离无线电输电装置等。
他不仅是一位发明家,而且还是一个具有特异功能并力图解释其功能现象的人。
1856年,他被强烈的雷暴击中,落下了神经质。
事实上,他以狂躁天才着称,睡眠很少,喜欢展现成绩,常常将自己的身体当导体,面向公众演示。
4、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作者:张湘沂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17期摘要: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把“人类意识形态和统治形式的终点”都归结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但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暴露出无法克服的蹩脚,即在出场形态起点上,“历史终结论”歪曲了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在历史发展动力上,“历史终结论”预设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动力装置;在现实境遇上,“历史终结论”的人类普世“福音”演奏成了人类的“符咒”。
关键词:历史终结论;历史动力;历史方向中图分类号:D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7-0106-03在二十世纪末,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这让美国政治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这宏篇叙事有余而逻辑不足的“惊世之作”仿佛一夜之间得到了“现实验证”。
福山由此宣告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是全人类政治制度的最佳选择,世界历史无论怎么发展都将只能在自由民主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并将逐步成为覆盖并拯救全人类的政治制度。
要想彻底认清福山“历史终结论”的荒谬及其流毒,有必要对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批判。
一、出场形态起点的歪曲在“历史终结论”的重大问题上,福山知道靠自己蚍蜉撼大树是自不量力的,于是他狡黠地努力把黑格尔和马克思拉到自己的阵营,极力说明他和两位伟大思想家是“同道中人”。
在《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之人》一书中,福山认为黑格尔和马克思都相信“历史的终结”,只是对终结的设想不同。
历史的终结,在黑格尔那里是自由国家,在马克思那里则是共产主义社会[1]2。
福山“历史终结论”的主要思想源于黑格尔,在黑格尔看来,历史等同于世界历史,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历史哲学无非是对历史思想的考察罢了。
因此,黑格尔认为,当历史实现了自由的国家状态,历史就进入了终结,“世界历史从东方走向西方,因为欧洲根本就是世界历史的终结,亚洲则是开端。
”[2]也就是说,黑格尔将东方和西方划分成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
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
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4.色诺芬的史学成就——希腊三大史家之一①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著述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历史上属羊的名人资料
历史上属羊的名人资料属羊人生性温顺、知足常乐,属外柔内刚型。
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高昂旺盛的生命力。
略带神经质,有悲观怯懦的倾向,不善处理逆境和打击。
1、北魏道武帝拓跋琏371——409年北魏建立者,鲜卑族拓跋部人。
前秦灭代,他被迫流亡于独孤、贺兰等部。
淝水之战后,集合旧部,恢复代王称号,后改称魏王。
2、南朝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年南朝宋皇帝,开国皇帝刘裕的第三子。
424——453年在位。
后因全面防御北魏进攻,耗费民力,国势渐衰,为子刘劭所杀,谥文帝3、北魏孝文帝元宏467——499年北魏皇帝,鲜卑族政治家。
471--499年在位。
即位时仅5岁。
4、南朝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年南朝梁皇帝。
549——551年在位。
梁武帝第三子,为太子时提倡淫艳的“宫体诗”,内容多反映糜烂的宫廷生活。
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杀。
5、南朝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年南朝陈的建立者。
字兴国,小字法生。
557——559年在位。
6、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唐朝皇帝。
李渊次子。
627——649年在位,年号贞观。
7、吴越国王钱元璀887——941年932——941年在位。
少年时作为人质住在宣州。
天福六年941年,杭州发生大火灾,宫室焚毁殆尽,他惊悸而死。
一生好儒学,有诗千首,其中三百首编为《锦楼集》。
1、曹操155——220年,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
2、庞统179——214年,东汉末刘备谋士。
初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
在围攻雒县时,中流矢而死,年仅35岁。
3、司马懿179——251年,三国时魏国大臣。
为人多智谋,善权变,是魏国重臣。
249年,控制了中央禁军,发动政变,迫使太尉曹爽自杀。
他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政,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王朝,他被追尊为晋宣帝。
4、诸葛瞻227——263年,三国时蜀国将领。
诸葛亮少子,少聪慧,工书画。
2024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群文阅读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 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 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 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 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 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 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 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 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 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 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选自《文史新鉴》,有删改)
阅读思考:历史车轮不停,时代脚步不止,那么今人有没有必要 回头看古人?将来之人有没有必要回头看今天的我们?请结合 选文思考历史有怎样的价值。
个爱国之士的朝圣之地。屈原文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 一笔巨大财富。当屈原的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 他竟在思想的墙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志射到 文学的屋子里,成就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
(选自《新时文 那些鲜活的面孔》,有删改)
大义生死 安巧林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 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 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 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就 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 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 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选择“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