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文件编码TQLY-ZD-2014-03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版次第1版实施日期2014.4.18 制(修)定日期2014.4.08受控状态:受控签发人:审核人:页码第 1 页共 5 页核稿人:起草人: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为保证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有关规定和财政部对该指引的解读,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制定本认定标准。

第一章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第一条按照内部控制缺陷成因或来源,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设计缺陷是公司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控制,或现存控制设计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

按已设计的控制措施执行,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设计缺陷:(1)不能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2)关键控制点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3)控制措施成本过高,远远大于预期效益。

运行缺陷是指设计有效(合理且适当)的内部控制由于运行不当(包括由不恰当的人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运行的时间或频率不当、没有得到一贯有效运行等)而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执行行缺陷:(1)未执行或未有效执行有关的控制措施;(2)未按授予的权限执行;(3)不能及时提供已遵守内部控制的有效证据。

第二条按照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内部控制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公司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当存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应当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作出内部控制无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公司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的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不会严重危及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但也应当引起董事会、管理层的充分关注。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一、引言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运营、财务报告以及风险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各种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威胁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因此,识别、认定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管理者和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重要技能。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1. 审计方法为了识别内部控制缺陷,企业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种通过评估和测试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确定其中是否存在缺陷的方法。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文件审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以识别内部控制缺陷。

2. 审计程序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审计人员应根据国际审计准则中的规定,采取一系列审计程序来识别内部控制缺陷。

这些审计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评估控制的有效性、设计并进行测试以验证控制的存在与有效性、评估控制缺陷的程度和影响等。

三、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1. 缺陷识别与评估在识别到内部控制缺陷后,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分类,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矩阵或其他评估体系进行,将控制缺陷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同时确定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2. 内部控制缺陷分类根据全球内部控制独立评估标准,内部控制缺陷可分为三个等级: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重大威胁的缺陷,重要缺陷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威胁的缺陷,一般缺陷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较小威胁的缺陷。

四、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1. 缺陷报告当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审计人员应及时向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描述缺陷的性质、影响、风险级别以及建议采取的措施等。

报告应详细说明缺陷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其对企业的风险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造成的影响。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业务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旨在保护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经济效率以及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组织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完善之处,可能导致未能达成控制目标,增加风险或引发错误或不当行为。

因此,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处理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的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需要以明确的控制目标为基础,即确定组织希望通过内部控制达成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资产保护、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合规性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控制目标,才能更准确地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第二,合理的控制标准。

对于不同的控制目标,应当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即明确该控制目标应当达到的标准或要求。

这些标准可以来自于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内部政策等,也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在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时,需要对照这些控制标准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不足或不完善之处。

第三,有效的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需要考察组织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即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方法来达成控制目标。

这些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度设计、流程规范、权限设置、信息系统支持等,需要确保这些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实施并发挥作用。

第四,实际的控制效果。

最终,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需要考察实际的控制效果,即这些控制措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控制标准。

这需要通过实际的测试、检查或审计等手段来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实际的缺陷或不足之处。

在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标准,以确保认定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缺陷,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总之,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以确保认定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只有通过认真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组织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一、引言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各项经营目标而设置的计划、组织、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因此,正确地识别、认定和及时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识别内部控制缺陷是内控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内部控制缺陷:1. 内控目标是否明确:企业应明确内控目标,明确制定的目标是防止和发现误差和不合规的行为,还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等。

2. 内部控制流程是否合理:企业应评估内部控制流程是否合理,是否与企业的具体业务模式相匹配,是否存在漏洞和冗余。

3. 内部控制资源是否充足:企业应评估内部控制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是否充足,是否满足内控要求。

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否衔接:企业应评估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是否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

5. 内部控制缺陷的现有情况:企业应通过内部审计、内控自评及工作经验等途径,识别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企业可以全面识别出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和程度,为认定和报告提供依据。

三、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是为了进一步分析、评估和处理内部控制缺陷,需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

以下是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一些重要步骤:1. 内控缺陷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匹配:根据企业设定的内部控制目标,评估具体的内控缺陷是否与内部控制目标相背离。

2. 内控缺陷的重要性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包括财务报表准确性、经营效率、资产安全等方面。

3. 内控缺陷的原因分析:分析内控缺陷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系统缺陷、制度不完善等。

只有深入分析产生原因,才能有效地解决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注册会计师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六章讲义13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注册会计师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六章讲义1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六章讲义13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四)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1.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按照内部控制本质上的不同设计缺陷:指企业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必需控制,或现存的控制并不合理及未能满足控制目标。

【例子】“未建立定期的现金盘点程序”即属于控制设计问题。

运行缺陷:指设计合理及有效的内部控制,但在运作上没有被正确的执行。

【例子】“物资采购申请金额已超其采购权限,却未向上级公司申请安排大宗物品采购”。

缺陷的认定: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或机构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按照内部控制严重程度分类重大缺陷(也称实质性漏洞):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整体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情形。

【例子】有关漏洞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或造成企业财务报表重大的错报、漏报。

重要缺陷: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严重程度依然重大,需引起管理层关注。

【例子】有关缺陷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部分区域流传,为公司声誉带来损害。

一般缺陷:除重要缺陷、重大缺陷外的其他缺陷。

【缺陷的认定】合理确定相关目标发生偏差的可容忍水平,从而对严重偏离的情形予以确定。

2.内部控制认定程序与整改【整改】·内控设计缺陷:企业需在已有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中补充相关规定或修改原有规定,按照企业既定的管理制度报批程序对做出的补充或修改进行审批。

·内控执行缺陷:企业需加强内控的执行力度,要求控制执行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整改方案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并审定。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参考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参考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参考标准序号项目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1 一、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2定性标准董事会(类似权力机构)及其专业委员、监事会、经理层职责权限、任职资格和议事规则缺乏明确规定,或未按照权限和职责履行未落实“三重一大”政策要求,缺乏民主决策程序领导班子成员在经营管理中职责权限不清、交叉任职或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中分工不当3 因决策程序不科学或失误,导致重大并购失败,或者新并购的单位不能持续经营未开展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设计未覆盖重要业务和关键风险领域,不能实现控制目标分(子)企业负责人未履行内部控制职责,长期(一年)未听取内部控制工作汇报4 企业投资、采购、销售、财务等重要业务缺乏控制或内部控制系统整体失效未建立信息搜集机制和信息管理制度,内部信息沟通存在严重障碍。

对外信息披露未经授权。

信息内容不真实,遭受外部监管机构处罚投资项目无计划或超计划,或未按规定招投标,或先施工后补签合同5高级管理人员或关键岗位人员流失50%以上未建立举报投诉和举报人保护制度,或举报信息渠道无效大型工程项目开工、工程变更、项目撤销未事先获得批准序号项目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6 违反国家法律或内部规定程序,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质量等问题,引起政府或监管机构调查或引发诉讼,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企业声誉严重受损全资、控股子企业未按照法律法规建立恰当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决策层、管理层职责不清,未建立内控制度,管理散乱工程建设违规或监造不力,造成质量不合格或经济损失7内部控制重大和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委派子企业或分(子)企业所属子企业的代表未按规定履行职责,造成企业利益受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未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或未按规定暂估转资并计提折旧8 违反国家法律或内部规定程序,出现环境污染或质量等问题,在国家级新闻媒体频繁报道,造成经济损失或企业声誉受损采购业务的计划、采购、验收、财务、合同管理等岗位职责不清,缺乏相互监督制衡,管理混乱9违规或违章操作造成重大或较大安全事故,或迟报、谎报、瞒报事故销售业务的信用政策未经信用领导小组审批,销售价格政策未经审批10 未按规定审批或未经授权签署合同11 未按规定开立或使用银行账户12定量标准(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000万元100万元至1000万元低于100万元13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序号项目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14定性标准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发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舞弊行为未经授权进行担保、投资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处置产权/股权造成经济损失会计机构负责人缺乏必要的任职资格和胜任能力15 企业因发现以前年度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已上报或披露的财务报告违规泄露财务报告、并购、投资等重大信息,导致企业股价严重波动或企业形象出现严重负面影响财会岗位职责不清晰,关键的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16企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监督无效企业财务人员或相关业务人员权责不清,岗位混乱,涉嫌经济、职务犯罪,被纪检监察部门双规,或移交司法机关固定资产和存货未按制度规定清查和盘点,差异处置未经恰当审批或未提出处理意见17 外部审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且内部控制运行未能发现该错报因执行政策偏差、核算错误等,受到处罚或企业形象出现严重负面影响未按制度规定与外部往来单位对账,对账差异1 个月以上未处理或未提出处理措施;内部往来及关联方交易出现差异,3 个月以上未处理或未提出处理措施18销毁、藏匿、随意更改发票、支票等重要原始凭证,造成经济损失未按规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或调节表差异1个月以上未处理序号项目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19现金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或违反规定设立“小金库”重要原始凭证如出、入库单、提、发货单、开出发票、支票等不连号或未经审批取消原始凭证20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开通网上银行的,由一人保管网银卡和密码21在境外货币资金管理中,未审批擅自在境外银行开户22会计凭证未按规定装订、保管和归档,或会计凭证丢失23 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应用系统管理员的设置未执行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24定量标准(潜在错报金额)超过1000万元100万元至1000万元低于100万元。

内控缺陷等级认定标准

内控缺陷等级认定标准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1、定量标准
2、定性标准内控缺陷
定量标准 表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主要包括:
(一)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二)公司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三)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四)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监察审计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六)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

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标准
内控缺陷等级认定标准
注解1:对所有缺陷进行初步分级后,内部控制评价项目组编制《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提出认定意见,并向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报告。

缺陷类型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
造成500万元(约合全年营业收入0.5%)以上的重大错报的事项
造成100万元-500万元(约合全年营业收入0.1%-0.5%)的严重
错报的事项
造成100万元(约合营业收入0.1%)以下的错报的事项。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1、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程序设计性缺陷和执行性缺陷因为缺陷产生的原因不同,认定程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1)设计性缺陷认定程序整体上,根据“目标认定-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识别-缺陷认定”的思路对设计性缺陷进行识别认定。

首先对企业整体层面和各个业务流程层面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等五大方面的目标进行分析,识别企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风险。

若果企业未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对相应风险进行控制或者所设置的控制措施不能起到实质的控制作用,则认定为设计性缺陷。

设计性缺陷识别完成后,需要留出整改的时间。

待整改完成后,需要对整改后新的控制点进行整改情况跟踪,并且对新的控制点执行设计有效性测试。

(2)执行性缺陷认定程序一般而言,按照“制定内部控制测试计划-执行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测试结果分析-缺陷认定”的思路对执行性缺陷进行认定。

企业通过已经识别并梳理的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制定每个期间的测试计划,对所需抽取的样本进行复核,汇总整理测试结果,分析所发现的例外事项,即执行的过程中与预先设置的控制点不一致的情况,最终确定执行性缺陷。

执行性缺陷的发现一般基于已经设置并且已经执行过一段期间的控制活动,但并不保证该控制活动不存在设计性缺陷。

虽然设计性缺陷和执行性缺陷的一般认定程序有差异,但是两部分工作没有绝对的界限。

在实务过程中,可能在设计性缺陷的认定过程中发现执行性缺陷,也可能在执行性缺陷认定程序中发现设计性缺陷。

所以,实际操作缺陷认定程序时,应当注意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估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识别内部控制缺陷。

2、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1)定量标准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标准一般以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通过比较内部缺陷所影响的财务数据的金额与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判定该缺陷是属于一般缺陷、重要缺陷还是重大缺陷(实质性漏洞)。

当然,也可以针对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容设定具体的指标。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是由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NASBA)共同发布的《审计准则》中定义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部控制缺陷类型及其认定标准:
1. 设计缺陷:这是指内部控制的逻辑或结构存在问题,可能导致错误决策或错误行为。

例如,一个缺乏监督或检查的流程可能被认为是一个设计缺陷。

2. 执行缺陷:这是指内部控制没有得到适当的执行,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或行为。

例如,一个没有得到正确执行的流程或被忽视的监控程序可能被认为是一个执行缺陷。

3. 沟通缺陷:这是指内部控制的信息传递存在问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或行为。

例如,一个信息传递不清或不一致的流程可能被认为是一个沟通缺陷。

4. 维护缺陷:这是指内部控制的维护和更新存在问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或行为。

例如,一个没有得到定期维护和更新的流程或被忽视的改进建议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维护缺陷。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定义,具体的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可能会因公司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应参考具体的法规和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内部缺陷的认定标准主要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来确定。

以下是具体的分类:
1.重大缺陷:重大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
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

这种缺陷可能表现为设备的故障、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等。

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这种缺陷,应立即报告管理层,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2.重要缺陷: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
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这种缺陷可能表现为企业的运营效率低下、财务报告不准确、法律法规遵守不严格等。

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这种缺陷,应报告管理层,并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

3.一般缺陷:不构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应认定为一般缺陷。

这种缺陷可能表现为日常运营中的小错误、流程中的不顺畅等。

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这种缺陷,应进行记录和报告,但不需要立即采取修复措施。

对于以上三种缺陷,认定标准还包括成因分析和重要程度评估。

成因可能是内部管理、流程设计、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原因;重要程度则根据缺陷可能对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程序及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程序及标准
高级管理层在全公司范围推动内部控制管理 程序
反舞弊或举报机制 会计政策和程序 针对非常规(非重复)或复杂的帐务处理的 控制 信息系统总体控制
33
高级管理层在全公司范围推动 内部控制管理程序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董事会、审计委员 会、高管、业务单位领导、业务具体负责人、内部审 计等职责
公司的制度、政策必须在全公司得到贯彻执行 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文档记录,并对内控体系的 实施及持续维护进行监督 实施定期评估,确保有关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在 全年持续有效地运行。对缺陷进行整改,并及时更新 相关文档记录
40
重大缺陷没有在合理期间得 到整改
内控有效运行的执行周期
内控频率 每季 每月 每周 每天
一天多次
在报告日前的建议执行时期 2个季度 2个月 5周 20天
执行25次需要的天数
41
三、缺陷认定标准
(一)定量标准划分区间 (二)实质性漏洞认定标准 (三)重要缺陷认定标准 (四)一般缺陷认定标准
42
重要缺陷认定标准
24
审计师发现的、未被识别的 当期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当公司完成财务报告编制并正式签发提交 外部审计后,外部审计师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 重大错报(暂定大于税前利润的3%),即使 后来公司也对上述重大错报进行了更正并重新 编制了财务报告,仍属于存在实质性漏洞。
25
内部审计职能无效
制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包括以 下内容:目标、工作范围、义务、独立性、 职责、权利及审计实务标准、与业务部门 沟通,通过审计委员会审议,报高管层批 准等。
针对财务报告造成重大影响的非常规(非重复) 或复杂交易,管理层与外部审计师进行充分讨论并 适当地披露
38
信息系统总体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一、引言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与完善程度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整改成为企业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与分类1.控制环境缺陷:指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结构不合理等。

2.风险评估过程缺陷:企业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风险识别不全、风险评估方法不合理等。

3.信息系统缺陷: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系统设计不合理、信息传递不畅等。

4.内部监督缺陷: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有效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三、定量标准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标准有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整改方向。

同时,定量标准还有利于企业将内部控制缺陷与业绩考核、人员奖惩等挂钩,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的制定方法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时,既要考虑定性问题,也要关注定量指标,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

2.确定指标体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确保评估的维度覆盖所有关键领域。

3.确定权重和评分标准: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权重,并设定评分标准,以便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进行量化评估。

五、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的应用1.评估流程:企业应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缺陷评估,确保及时发现并整改缺陷。

2.缺陷整改与跟踪: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过程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效果。

3.结果运用:企业应将内部控制缺陷评估结果作为业绩考核、人员奖惩等方面的依据,激发员工积极性。

六、案例分析(此处插入具体案例,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4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信息系统上线
前未对软件产品
功能、稳定性、易
用性等进行充分
评估;
2.信息系统开发、
系统管理、维护、
操作使用职责未
进行分离;
运 3.信息系统上线前
行未对业务流程进
行充分调研,佶息系统对业务关键控制点能起到控制作用。

1.未对信息系统中安全进行定期评估;2.未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及时备份;
3.未制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4.对系统数据流向管理不严,导致信息泄露;
5.信息系统硬件配置调整、软件#数修改随
1.未编制信息系统操作规范;
2.未对操作人员进行u 培训,导致倌息不能高效运转,系统错误操作频繁. 1.公司在建立信息系统时对软件产品的选择,对产品功能、稳定性、易用性等进行评估,满足公司需要;
2.对软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估,选择适合公司需要的软件供应商;
3.信息系统能达到对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进行良好控制;
4.对信息系统开发、系统管理、维护、操作使用的职责进行了分离;
5.己撰写信息系统操作规范,对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均进行培训;
6.信息系统数据己及时备份;
7.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行记录,并对异常进行分析评估,进行了有效控制;
8.制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9.对系统数据流向进行了管控,严防信息泄露;
10.对信息系统相关资产的接触,进行授权审批;
11.对信息系统硬件配置调整、软件参数修改严格管
18。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是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保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指引的要求,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造成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审慎分析和判断。

具体包括:
1. 定性认定:主要关注缺陷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

例如,违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决策程序导致重大失误;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始终无法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等。

2. 定量认定:主要关注缺陷造成的直接或间接财务损失。

例如,资产损失和营业收入潜在错报金额占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比重程度等。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规范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程序,对于认定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应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和其他相关部门报告,并制定整改计划,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缺陷的影响。

对于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重大事项,企业还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或公开披露。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内部控制缺陷认定1.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与分类内部控制缺陷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负向维度,如果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1)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不科学、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

运行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比较科学、适当,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意图执行,导致内部控制运行与设计相脱节,未能有效实施控制、实现控制目标。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按其表现形式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财务(会计)报表缺陷、会计基础工作缺陷和与财务报告密切关联的信息系统控制缺陷等。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虽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营运的效率和效果等控制目标的实现存在不利影响的其他控制缺陷。

分享一些本人的经验吧:在我看来,公考可以概括为两句话,行测是核心,申论是重点。

行测的考试时间是2小时,而题量一般是140道,这两年调整为135道,做过真题的同学应该都清楚,这样大的题量,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试题,除了超人,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尽量多的试题并确保拿分(这点很重要)。

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在复习阶段,我们同样必须有所取舍,对于某些部分,必须完全掌握,确保准确率和成功率,对于某些部分,要有选择的放弃,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考试时瞻前顾后,贪心和能力不匹配,成绩就不会好。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保证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认定标准。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视为有内部控制缺陷。

1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项目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营业收入潜在错报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0.6%营业收入总额的0∙3%≤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0.6%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0.3%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错报≥资产总额的0.6%资产总额的03%≤错报<资产总额的66%错报<资产总额的0.3%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1)出现以下情形的,认定为重大缺陷:a.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发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舞弊行为;b.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需要更正已公布报告;c,未设立内部监督机构,内部控制无效;d.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体系失效。

(2)出现以下情形的,认定为重要缺陷:未按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b「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要错报,未能识别该错报;C.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d.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

(3)一般缺陷:未构成重大缺陷、重要缺陷标准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2、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项目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营业收入潜在错报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0.6%营业收入总额的03%≤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0.6%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0.3%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错报≥资产总额的0.6%资产总额的0∙3%≤错报<资产总额的0.6%错报<资产总额的0.3%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1)出现以下情形的,认定为重大缺陷:缺陷发生的可能性高,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或效果、或严重加大效果的不确定性、或使之严重偏离预期目标。

(2)出现以下情形的,认定为重要缺陷:缺陷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会显著降低工作效率或效果、或显著加大效果的不确定性、或使之显著偏离预期目标。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一、引言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监督和管理业务过程,并提供可靠、准确的财务报告,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合理、高效地运营,并对经济和金融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打击的制度和措施的总称。

然而,由于复杂的业务流程、员工素质、管理体系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内部控制缺陷时有发生。

因此,企业需要及时识别、认定并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1.管理层意识调查管理层的意识是内部控制健全与否的关键。

通过向管理层发放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同时,进一步了解管理层对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和制度规范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2.风险评估开展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环节。

通过调查、审核等方式,找出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迹象和风险。

3.内部控制自评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组成自评小组,对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个领域进行自评。

通过制定自评标准、审查内部文件和记录,检查风险防范措施和运行效果等,识别内部控制缺陷。

4.独立审计和核查组织独立的审计和核查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和核查,对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内部监督和反馈等方面进行检查,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和潜在风险。

三、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否实现、控制措施是否适用、频度和严重性、是否构成重大威胁等。

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缺陷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不符合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缺陷通常是指未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即未有效保护资产、未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未防止和检查非法行为等。

2.控制措施不当内部控制缺陷可能由于设计不当、执行不力、控制措施不充分等引起。

例如,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缺少明确的权限分离和审批程序、信息系统的漏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流程
初步认定 审核 企业内部控制评 价工作组对评 价结果进行复 核;对评价工 作底稿进行严 格审核。 全面复核
内部控制评价工 作组根据现场测 试获取的证据, 对内部控制缺陷 进行初步认定。
编制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汇总表,提出 认定意见,向管理 层报告。
(三)内部控制的认定标准

(一)内部控制缺陷种类


设计缺陷,是指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控制,或现 存内部控制设计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 标而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建立的内部控制不能充分实 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可总结为初始规 划不完全,存在管理控制的盲点。 运行缺陷,是指现存设计完好的控制没有按设计意图运行, 或执行者没有获得必要授权或缺乏胜任能力以有效实施控 制而产生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内部控制不能按照建立阶段 的意图运行,或运行中错误很多,或实施内部控制的人员 不能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和目标等而产生的内部控制 缺陷。
缺陷影响程度
应对方 式 关注
认定 机构 内部控 制评价 部门 (经理 层)
负责 纠偏 的机 构
内部 控制 评价 部门
应对措施
轻微 一般缺 陷 较轻
关注 并测试
弥补 或修正
给予常规关注,或将目前状况调 整至可接受水平。
中等
重要缺陷
修正
经理层 (董事 会)
经理 层
经理层应采取行动或者督促有关 部门采取行动解决存在的问题, 阻止对控制目标产生较大负面影 响的事件的发生;属于设计环节 的缺陷,应在采取纠正措施的同 时,着手修订内控体系。 董事会给予关注,并督促有关部 门立即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纠错 行动;属于设计环节的缺陷,应 在采取纠正措施的同时,着手修 订内控体系。
缺陷
定义
认定标准 定量标准 定性标准 13. 14. 决策程序效率不高; 违反内部规章,但未形 成损失; 一般岗位业务人员流失 严重; 媒体出现负面新闻,但 影响不大; 一般业务制度或系统存 在缺陷; 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 存在其他缺陷
一般 缺陷
除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之 外的其他控 制缺陷。
财务报表的错报金额 落在如下区间: 9. 错报<利润总额的 3%; 10.错报<资产总额的 0.5%; 11.错报<经营收入总 额的0.5%; 12.错报<所有者权益 总额的0.5%。
缺陷
定义
认定标准 定量标准 定性标准
重要 缺陷
指一个或多个控 制缺陷的组 合,其严重 程度和经济 后果低于重 大缺陷,但 是仍有可能 导致企业偏 离控制目标。
财务报表的错报金额 8. 民主决策程序存在但不够 落在如下区间: 完善; 5. 利润总额的3%≤错 9. 决策程序导致出现一般失 报<利润总额的5%; 误; 6. 资产总额的0.5%≤ 10. 违反企业内部规章,形 错报<资产总额的3%; 成损失; 7. 经营收入总额的 11. 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流失 0.5%≤错报<经营收入 严重; 总额的1%; 12. 媒体出现负面新闻,波 8. 所有者权益总额的 及局部区域; 0.5%≤错报<所有者权 13. 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 益总额的1%。 在缺陷; 14. 内部控制重要或一般缺 陷未得到整改。
15.
16. 17. 18. 19.
(四)内部控制缺陷的应对措施

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控制缺陷分级授权最终认定的 制度以及纠偏责任落实机制。缺陷认定与负责采 取纠偏措施两者间要权责对应。不同严重程度的 缺陷由于风险、控制层次、纠偏难度(纠偏所涉 及的部门或动用的资源)存在着差别,需要由企 业的不同层级来认定和承担纠偏责任。对于认定 的属于运行环节的缺陷,应通过加强监督、提高 执行力度的方法解决;属于设计环节的缺陷,应 在采取纠正措施的同时,着手修订内控设计。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 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 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 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 他缺陷。
缺陷
定义
认定标准 定量标准 定性标准
重大 缺陷
指一个或多个控 财务报表的错报金额 1. 缺乏民主决策程序; 落在如下区间: 2. 决策程序导致重大失误; 制缺陷的组 合,可能导 1. 错报≥利润总额 3.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到 的5%; 处罚; 致企业严重 偏离控制目 2. 错报≥资产总额 4. 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 标 的3%; 术人员流失严重; 3. 错报≥经营收入 5. 媒体频现负面新闻,涉及 总额的1%; 面广; 4. 错报≥所有者权 6. 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 益总额的1%。 制度体系失效; 7. 内部控制重大或重要缺陷 未得到整改。
重大缺陷
修正
董事会
董事 会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过程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这种缺 点或不足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 证。内部控制评价正是要找出内控的缺陷,不断提高为内 控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正如COSO-IC(1992) 和COSO-RM(2004)对控制缺陷下的定义:“已经察觉 的、潜在的或实际的缺点,抑或通过强化措施能够带来目 标实现更大可能性的机会。”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对内部 控 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 年度内部 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 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 最终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