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

稻瘟病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一、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 病原特点稻瘟病的病原体是稻瘟病菌,属于真菌门、半知菌纲、稻瘟病菌科。

稻瘟病菌是一种寄生菌,主要侵染水稻植株的叶片和穗部,造成水稻叶片和穗部的病症。

2. 发病环境条件稻瘟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发生和传播。

气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湿度在80-90%时稻瘟病发病最为严重。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稻瘟病菌生长速度快,侵染力强,有利于病害迅速扩散和发展。

稻瘟病主要侵染水稻的叶片和穗部,叶片上出现大片褐色或黄褐色的病斑,穗部出现病粒。

严重感染时,病叶枯黄、枯干,稔实率和产量大大降低。

二、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抗病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首要措施。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一些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如云南珠翠、江阴浑白等,具有较强的抗稻瘟病能力,可通过选种这些抗病品种来预防稻瘟病。

2. 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对于预防稻瘟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其次要及时灭除水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减少病害的传播源。

另外要适当增加秧龄,使水稻在病害发生的高峰期避开。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主要通过引入一些天敌或者施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来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利用溶链霉素、木霉素等微生物来对抗稻瘟病菌的生长。

4. 农药防治农药防治是目前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稻瘟病防治农药有新草灵、福美双、琥甲锰锌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向喷洒方法来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规定来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

水稻稻瘟病怎么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及药剂方案

水稻稻瘟病怎么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及药剂方案

水稻稻瘟病怎么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及药剂方案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所以特意整理出稻瘟病的防治措施及药剂方案。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稻瘟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所以特意整理出稻瘟病的防治措施及药剂方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稻瘟病表现1、叶瘟慢性叶瘟:该类型的病斑呈梭形,有明显的“三部一线”,可以清晰的看到由内而外,中间为灰白色崩溃部,内圈为褐色,最外圈为黄色晕圈,病斑两端有向外延伸的坏死线。

2、穗颈瘟水稻抽穗后在穗颈节出现的稻瘟病,常常引起白穗,减产甚而绝收,是穗瘟里面对产量构成威胁最大的一类。

整个穗子因穗颈节坏死,导致水分、养料输送不上而出现白穗空壳或瘪粒,米粒苦味,商品性差。

稻瘟病发生规律1、发生条件稻瘟病发生,通常和其他病害一样要满足病害因子条件,即感病品种、有利于发病的气候条件、田间有足以侵染发病的病原菌,从而会随着年份、区域的不同而出现感病轻重差异。

(1)品种感病性:同一抗病品种在同区域长时间种植抗性消失或在异地种植都有可能感病;(2)管理不当:如偏施氮肥就会导致水稻叶柔软披垂,叶片薄,体内游离氮和酰胺态氮偏多,表皮硅质化程度低,造成水稻抗性下降而感病;(3)气候条件:高温闷热、高湿(连续降雨)非常有利病菌的侵染扩展蔓延;(4)侵染菌源:种子带菌、浸种消毒不严、带菌稻草回田、上年或上季发病较重、病稻草焚烧不彻底、周边有发病田或从发病田进灌溉水等都有可能创造足够的发病菌源条件。

2、穗瘟大发生时期水稻穗瘟在勾头灌浆期到黄熟期是穗瘟白穗的一个集中表现期,应格外留心观察。

叶瘟重的田则除此外,在抽穗---齐穗期也还有个集中发病期。

水稻稻穗有2/3以上黄熟时,自身抗性会得到加强,穗瘟的发生会放缓或稳定下来,可以不必太多担心了,在此之前,穗瘟都存在很大的变数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致病菌性病害,在水稻中非常常见。

其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
1. 病害发生时间早:稻瘟病一般在水稻拔节期或灌浆期发生,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的
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

2. 发病程度严重:稻瘟病病株叶片、茎秆都可能感染,其发病程度非常严重,一旦
发生大规模感染,可能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3. 症状明显:稻瘟病的症状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灰褐色斑点,斑点大小、形态、数量不一,病害发展到后期,叶片、叶鞘、茎秆上出现泛白的霉层。

1. 种植抗病品种:在种植水稻时优先选择抗病优良的水稻品种,如超优杂交稻等。

2. 机械防治:及时清理水稻田间的病叶和病株,防止菌株的传播。

3. 化学防治:可选用有效的化学药剂,如三氯氧磷、硫酸锌等,进行病害的预防与
控制。

4. 病害防治措施结合:与基于微生物的生物技术防治相结合,采取多种方法对水稻
稻瘟病进行综合防控,更好地推动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 种植技术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 种植技术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稻瘟病的防治方法-种植技术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

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

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

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

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染,病斑初期暗褐色,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

穗颈瘟严重影响产量,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发病迟或轻时,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增高。

二、发病症状1.苗瘟:秧苗3叶期前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

3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

2..叶瘟:叶瘟: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均可发生,初期表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

一般在分蘖盛期发生,严重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

病斑有四种类型: 急性型:病斑不规则,由针头大小至近似绿豆大小,大的病斑两头稍尖,水渍状,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慢性型:急性型的病斑在气候干燥等情况下可转化为慢性型。

病斑梭形,外围黄色的是中毒部,内部褐色的是坏死部,中心灰白色是崩坏部,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稻瘟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部在叶脉间。

气候干燥时,多在抗病力强的稻株中下部叶片上出现。

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1. 病害简介水稻稻瘟病(也称稻瘟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水稻病害,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

该病害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茎秆和穗部,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稻瘟病通常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发生蔓延,密植和缺肥也会加重病害的程度。

2. 预防措施2.1 良种选择选用具有抗病性的优良水稻品种是预防稻瘟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病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能够抵御稻瘟病菌的侵染并减轻病害损失。

因此,根据当地的病害流行情况,选择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2.2 种植布局合理的种植布局能够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种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害的传播方式,合理安排水稻田的间距和间隔。

适当的间距和间隔可以降低病菌传播的风险,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3 田间管理2.3.1 灌水管理稻瘟病菌生长繁殖需要湿润的环境,因此,合理的灌水管理是预防稻瘟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田间适度的湿度,避免积水,可以减少稻瘟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2.3.2 肥料管理适度的施肥可以增强水稻对病害的抵抗力。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调节土壤肥力平衡,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能力和抗病能力。

同时,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病害发生的机会。

2.3.3 杂草管理及时、有效地控制杂草也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杂草为稻瘟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容易成为病害的源头和传播媒介。

定期除草、清理田间杂草,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4 病害监测定期进行病害监测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病害流行季节和孕穗期间,及时巡视田间,观察病害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3. 防治方法3.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通过利用植物本身抗病特性或利用其他生物控制稻瘟病的病原菌,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利用植物提取物、生防菌、寄生菌等进行喷施或处理,可以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气象条件适宜是稻瘟病流行 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温度 、 湿 度、 降雨 、 雾露 、 光照等 对稻瘟病菌 的繁殖和稻株 的抗 病性都有
很大影响。当气温在 2 4 —2 8 ℃, 相对湿度在 9 0 %以上 , 稻株体表 有 6小时一 1 0小时水膜时 , 最易发病 。如分蘖期雨 日和雨次多 , 形成高湿 、 低温 、 寡照 的环境 , 可以降低 水稻抗病性 , 利 于叶瘟发 生; 在孕穗 、 抽穗 阶段 , 如遇低温 、 阴雨 或露水多 时 , 易造成 穗颈
( 一) 农 业 防 治 1 、 选用抗病 品种
茵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文阐述 了 水稻稻瘟病害的症状、 发病条件、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保养 维修 水稻稻瘟病是 由真菌引起 的水稻重要病害 , 只要条件适宜 ,
易流行成灾 。有效控制稻瘟病 的发生 , 对提高水稻产量 , 保障粮 食生 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稻瘟病发病条件 ( 一) 菌源 菌源是发病 的基础 , 稻瘟病 菌 以菌 丝体和分 生孢子附着在病稻草和病稻谷上越冬 ,由于春季或秋季整地耕

应注 重品种 的合理 布局 , 实行 多资源

品种分布 ,水 田主产区提倡每户种植两个 以上 亲缘 关系较远 的 品种 ,以改变抗病 品种长期单一化和 同源 品种 多年连片种植 的 局面 。另外 , 品种还需定期轮换 , 以延长品种的使用年 限, 不应盲 目从外地 引种 。同时 , 密切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的消长动态 , 控制新小种的增殖 , 及时淘汰感病 品种 。 2 、 减少菌量 收割时 , 病草 、 病谷 应与健草 、 健 谷分 开堆 放, 不可 四处散落 。收割后尽早进行处理 , 病草要在春播前 处理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重要病害,它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本文将重点阐述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综合防治策略,帮助农民朋友更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是由水稻稻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这种病菌以寄主水稻为基础生存,通过种子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方式,侵入水稻叶片、鞘片、穗轴、米粒等部位,引发病害。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病菌因素。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离不开病菌的存在和增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的数量会增加,导致病害的爆发。

2、气候因素。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影响很大。

例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容易促进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病害的发生率。

3、土壤因素。

水稻生长的土壤质量及其营养状况也会影响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例如,土壤缺乏氮、磷等元素将导致水稻生长受到限制,从而降低水稻的抗病能力。

4、种植管理因素。

水稻的种植方式、用地方式、肥料管理等因素也会影响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例如,连作、单作、化肥过量等都会增加病害的发生率。

1、合理的种植方式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宜的秧苗,避免连作、单作,同时进行科学的肥料管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保证土壤健康保证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采用轮作的方式,避免种植过密,同时合理运用肥料,以加强土壤的肥力和抵抗力。

3、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按照需要进行适当的农药喷雾、肥料追施、生物制剂应用等,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损失。

4、定期检测和病害防治定期检测和病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及时发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状况,对病害进行预防和防治。

有效的病害防治可以通过选择优质、高效的化学药剂、生物药剂、防治方案等方式实现。

综上所述,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一方面取决于病菌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等因素,另一方面也与作物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
意义。

然而,水稻生产中经常受到稻瘟病的侵害,给农民带来了很大
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保障水稻产量,实施综合的
防治措施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优质种子选育、田间管理和化学控
制等方面,介绍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优质种子选育
1.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通过繁育、筛选,选育出对稻瘟病抵抗力
较强的水稻品种,提高整体的抗病性。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可以通过浸泡在5%的盐酸中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可
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二、田间管理
1. 合理地培育土壤:在田间管理中,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性,为水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2. 清除聚集中的杂草:水稻生长期间,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
病害的传播途径。

3. 合理的灌溉控制:避免过度灌溉和积水,以减少稻瘟病菌的繁殖
和传播。

4. 种植制度轮作:通过轮作,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可与其他非稻瘟病作物进行轮作,如小麦、玉米等。

三、化学控制
1. 预防性喷药: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使用药剂进行喷洒,如代森锰锌等有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的药剂。

2. 解毒剂的使用:当田间水稻确诊感染稻瘟病时,可以使用解毒剂进行喷洒,如硫酸锌等,将有利于水稻恢复生长和健康。

综上所述,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优质种子选育、田间管理和化学控制三个方面。

通过科学地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合生产能力 , 下面把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原 因及全
程综 合 防 治技 术 介 绍如 下 :

2严把“ ” 、 管 关
①、 加强栽培管理 。 在 精 选 种 子 育 壮 秧 的基 础 上 , 培 要做 到 早 播 , 早
插 、 短 叶瘟 危 害期 , 轻 后 期 能 出现 的 低 温 多 雨 条 缩 减 件 的 影 响 , 成 大 面 积发 生病 害 。根 据 地 力实施 测 土 配 造 方 , 理 施 肥 , 治 偏 施 迟 施 过 量 N , 免 C N比 失 合 防 肥 避 / 调 , 质 化 下 降 , 病 力 减 弱 。要 在 细致 平整 土地 的基 佳 抗 础 上 , 行合 理 浅灌 , 止深 水 淹 灌 , 实 防 清理 进 水 渠 道提 高 水温 。
数。
1严把 “ ” 、 种 关 ① 、 用 抗病 丰产 良种 。 选
③ 、 苗 ( 治叶瘟 ) 保 挑 。
如 : 粳 8 1 ,3 1号 , 北 农 学 院 9 -2 , 市 明 龙 ,2 1 4 东 9 1佳 科 所 c~ l等 , 为这 些 品 种在 多 年 的生 产过 程 均 表 现 6 因 为优质耐冷 , 高产 、 抗病 、 抗倒伏 , 适合我省和温带插 秧 种 植 。尤 其 在 最 近 几 年 稻瘟 病 大 发 生 中 表 现抗 病性 。 所 以 选 用 抗 病 丰 产 良种 是 防 治 稻瘟 病 的 一 条经 济 有 效 的 途 径 。常 发 病 区 尤 其 要 注 意 更 换 感 病 品 种 如 空 育 1 15 9 15 , 免 布 局 上 品种 的 单 一 化 。这 是 防 治 3 、0 、9 等 避 水 稻 稻瘟 病 的 有 效措 施 之 ~ 。
由 于 大 面 积 种 植 空 育 11 莎 莎 尼 、0 等 优 质 米 品 3、 51 种 , 些 品种多属垂直抗病性 , 这 其抗 病 性 只能 保 持 一 定 时间, 目前 , 部 分 乡镇 所 种 植 的… 种 品 种 已达 7 年 , 大 ~8 甚 至 l 多年 , 大 超 过 品 种本 身 的抗 病 年 限 , 加 低 温 O 大 再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常常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稻瘟病是由稻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其防治技术对保障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水稻,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1. 病害识别与监测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首先需要有对病害的准确识别和及时监测。

农民应该学会辨别稻瘟病的症状,如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并呈现环状,后期叶片上会有黄色的孢子层等等。

农民还可以借助专业的勘测工具进行病害监测,及时掌握病情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防治工作做好准备。

2. 良种选择选择具有抗病性的良种是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关键一步。

在良种选育中,科学家们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法,研发出了一些高抗病品种,如超级杂交稻。

农民应当选择这些高抗病品种进行种植,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 田间管理良好的田间管理是水稻稻瘟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农民应该注意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适宜养分含量,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

此外,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过湿和积水情况的发生,减少病害的发生。

4. 化学防治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农民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推荐剂量进行使用,注意使用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化学防治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综合施策,提高防治效果。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和益菌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例如,引入捕食稻瘟菌的蜘蛛或昆虫等天敌,或者使用具有抑菌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形成天敌与病原菌之间的生物平衡,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防治。

通过病害识别与监测、良种选择、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的有效配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

一、发病原因1.稻瘟病是由真菌的梨孢菌引起的,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稻瘟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有病稻谷和稻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

稻草上的分生孢子主要由风传遍到禾苗上,侵染危害稻株。

在适宜的条件下,禾苗上病斑又产生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不断危害。

2.氮肥施用过多过迟,引起稻株疯长,叶质柔软披垂,易受病菌侵鲁在氮肥过量清况下,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砂质土壤易发病;肥田过度干旱后遇降雨或灌水,易诱发稻瘟流行施用无机肥较施用有机肥发病重长期深灌的稻田和冷浸田、漏水田易诱发稻瘟。

3.水深的田块和一直未排干过的田块稻瘟病发生重,洼地比岗地重。

连续降雨使稻田水层过深,农户不舍得放水,致使水稻一直在深水中生长。

长期大水淹灌,稻苗细弱、徒长,根系发育不好,造成贪青晚熟,易得病。

4.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达6-10小时的情况下,稻瘟病就易发生。

如果平均温度为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的饱和湿度,稻瘟病就易流行。

多雨、多雾、多露、少光照天气易发生稻瘟病。

二、发病症状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及稻株的各部分都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生产上应重点识别叶瘟。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危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元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就是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是由水稻纹枯病菌引起的一种寄生性病害,也是水稻上的主要危害性病害之一,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将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本文主要针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详细的探讨。

一、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湿度过高、温度过低及光照不足等温、湿度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水稻易受到稻瘟病菌的侵袭。

2、土壤因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肥力、酸碱度等因素也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过于富含氮、磷等肥料,会促进水稻生长,但也容易诱发稻瘟病菌的滋生,从而导致病害的爆发。

3、水稻品种因素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的耐受力也不同,不同品种的水稻种植在不同的地区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稻瘟病危害。

4、农业管理因素农业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也是影响水稻稻瘟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肥料施用、灌水、插秧、间种、整地等管理措施的不当,都会使水稻易受到稻瘟病侵袭。

二、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1、选育抗病品种选育、培育抗病水稻品种是控制稻瘟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水稻品种优势等,研制出相应的水稻抗病品种。

2、注意田间管理在水稻的田间管理中,要加强水肥管理和适时深翻等措施,以减少土壤中稻瘟病菌的滋生。

3、科学防治应该采用科学、综合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和天然植物提取物,同时结合机械清除等非化学手段,对水稻稻瘟病进行全面防治。

4、农民的日常管理农民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卫生习惯,控制田间蚜虫、花粉传播和贮藏等途径的病害传播,并及时进行病害防治。

总之,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过程,需要农民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1. 引言1.1 水稻稻瘟病的定义水稻稻瘟病,又称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白叶枯霉菌所引起的一种重要水稻病害。

病害主要为叶部病征,严重时可发生叶枯、倒伏等症状。

水稻稻瘟病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条件下更为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周期一般为稻田培育季节至水稻成熟季节,特别是在稻田生长季节内温湿度较高、气候多雨时更容易引发病害。

病原菌侵入水稻植株后,会在植株内部快速繁殖,导致植株叶部大面积坏死,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水稻稻瘟病往往是造成水稻减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及时有效地控制水稻稻瘟病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产实践中,加强对水稻稻瘟病的识别和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1.2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水稻稻瘟病是由水稻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表现为使水稻叶片出现灰白色病斑,逐渐扩展并蔓延至整株植株,导致植株叶片枯黄干枯,甚至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水稻叶片上的病斑会逐渐融合形成大面积的病斑,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水稻稻瘟病还会影响水稻的品质,降低粮食的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稻田中出现水稻稻瘟病还会引起土壤污染,病原菌随着残茬和秧秸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后茬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造成连作障碍。

水稻稻瘟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保障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稳定。

2. 正文2.1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水稻稻瘟病是由水稻稻穗、稻叶和茎部的真菌所引起的一种病害,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孢子传播:水稻稻瘟病主要通过孢子在气流和水流的带动下传播,孢子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于存活和扩散,造成病害的蔓延。

2. 喜暖湿:水稻稻瘟病病菌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湿环境是病害大面积发生的条件之一,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常常会出现大面积病情。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防止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基本方法。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抗病品种,如“杂交稻杂交优势1号”、“杂交稻杂交优势2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首选品种。

二、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田间管理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2.及时灌溉: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因此,在灌溉时,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

3.及时除草:水稻田间的杂草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同时也是病害的重要来源。

因此,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化学防治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杀菌剂,如三唑酮、氧化锰等。

这些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但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在生物防治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拮抗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治水稻稻瘟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水稻稻瘟病是由水稻稻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它具有广泛的发病范围和强烈的破坏力,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常见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发病期:水稻稻瘟病发病期多在水稻生长期的成熟期和收获期,其中以成熟期的发病频率和强度较高。

(二)发病条件:水稻稻瘟病往往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特别是在气温在25℃以上,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下繁殖和扩散。

此外,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土壤酸碱度异常等均会导致稻瘟病的发生。

(三)发病特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多以散发病势为主,极少数地区可出现大面积爆发。

发病初期,稻叶上出现黄色小点,逐渐扩展,由小点扩大为大片病斑,叶面也出现灰白色粉状菌丝。

严重的病株甚至会发生干腐的现象,导致稻穗不成熟或无法结实。

在严重的情况下,水稻产量甚至可减少30%以上。

二、综合防治措施(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水稻抗稻瘟病的高产品种,能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和病情程度。

此外,可以通过良种繁育,培育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二)适合施肥:适量施肥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但施肥也应该适度,避免过多的氮肥施用,使水稻长势过旺,更易罹患稻瘟病。

(三)土地整治:保持田间通风和排水的良好状态,保持土壤适度的湿度和pH值,以减少病原的生长和繁殖。

(四)农艺管理:合理间茬,制定合理的灌水和收割时间,促进植株早熟,减少病害发生的条件。

及时割除并销毁病株,避免病原的再次繁殖。

(五)化学治疗:如必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农药防治,应选择环保、无毒、低毒的药剂。

注意有效成分和药剂浓度,以免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六)物理防治:采用覆膜和喷雾等方法控制病原的传播。

适时开展热烟熏等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原的滞留和再生。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病原体稻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的病害。

该病害的症状表现
为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点,褪色后形成黄色环状斑,枯死后整叶干枯。

严重时,导
致稻子失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1. 气候因素:高温多湿是稻瘟菌繁殖的最适宜生长环境,夏季湿度过大,有利于病
菌繁殖;
2. 土壤因素:缺乏养分会使水稻达不到正常生长水平,减弱发抗病能力,也会影响
稻瘟菌的引起和发展;
3. 农业措施:长期大田连作、化肥连用、不及时深松土壤等,都会导致水稻植株生
长不佳,易生病。

防治策略:
1. 选种抗病品种:采用抗病品种,可降低水稻感染稻瘟病的几率;
2. 合理施肥管理:适量施肥,注意合理供水,增强水稻植株的免疫力;
3. 种植间作物:利用间作等措施,既可以避免长期单一作物耗损耕地养分,也可以
控制稻瘟病的流行;
4. 清除病源:发现病害及时清除,减少病菌扩散和影响;
5.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除了能够控制病情外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建议小
心使用;
6.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可以增加水稻植株免疫力,减少化学物质的使
用。

综上所述,防治水稻稻瘟病需要采用多种综合措施进行。

从根本上解决稻瘟病的发生,需要注意做好土壤肥力的管理,改善种植环境。

同时,定期喷药、加强病害监测和清理病源,对于控制病情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在处理病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保方面的问题,
尽量使用生物防治等绿色环保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对每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防治 措施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局限性。
防治效果评估方法与标准
评估方法
采用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等进行定量评估。
评估标准
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包括病情分级、产量损失计算等,以便对防治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未来防治策略制定依据
稻瘟病发生规律研究
深入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包括病 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发病 条件等,为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 据。
抗病品种选育
环境因素分析
分析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对 稻瘟病发生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 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从源头 上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02
稻瘟病发生规律
稻瘟病的发生条件
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因素对 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影
响。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存在差异 ,抗病性弱的品种容易感染稻瘟病 。
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等因 素对稻瘟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稻瘟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气流传播
稻瘟病菌通过气流传播, 从发病稻田传播到其他稻 田。
未来防治策略实施计划与步骤
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提高 他们对稻瘟病的认识和防治技 能。
实施化学防治
在关键时期进行化学防治,控 制稻瘟病的蔓延。
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
根据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环境 因素,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 包括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
推广抗病品种
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引导农民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

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相对应的提高,并且在不断进步。

在传统的种植方面采取的一些农业种植方法已经逐渐被淘汰,一些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应用到了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水稻的种植模式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变革,需要了解到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影响到水稻产量的一些病虫害问题并对其解决。

一、稻瘟病的具体发生原因1、稻瘟病的发生和水稻品种本身的抗病性较差存在关联性由于水稻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通常采取单一性种植的模式,使一些原本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逐渐丧失了抗病性。

稻瘟病本身的结构变化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产生变化,导致丧失抗变性之后的水稻极容易感染稻瘟病,严重影响到水稻的种植效果以及水稻的产量。

与此同时,一些带病的种子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也会为稻瘟病的出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稻瘟病的发生和具体的气候环境存在关联性一般来说,稻瘟病的发生会在25℃~29℃达到巅峰,同时也对气候的湿度要求比较高。

在水稻抽穗之后,如果遇上了阴雨天气,气温急剧下降,环境的湿度升高,同时又缺乏阳光照射,也很可能会导致出现稻瘟病。

这个时期,雨水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稻瘟病的实际情况以及水稻的产量。

3、稻瘟病的发生和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具体方式存在关联性在水稻的种植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种植密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如果水稻种植的密度太大,就会导致在水稻的发育环节透气性以及透光性较差,容易使水稻的生长不良,进而引发稻瘟病。

与此同时,如果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不合理地使用氮肥,也很容易导致水稻本身的抗病性降低,使水稻感染稻瘟病的概率增加。

另外,如果在施肥的过程中过度地使用氮肥,也可能会将肥料集中于水稻的某一个区域,使水稻局部吸收了过多的氮元素,进而影响到水稻细胞内部的碳氮比例,使水稻的抗病能力受到影响。

4、稻瘟病的发生和疾病的防治时间不合理存在关联性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一些农民可能会缺乏专业性的认知,无法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稻瘟病的实际病情发展,更加无法及时对稻瘟病进行相对应的防治。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农民和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和总结了一系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首要措施。

目前,已经培育出一些高抗病品种,如“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II优良组合”、“超级杂交水稻第三代组合”等。

这些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可以降低稻瘟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

首先,要保持田间通风良好,避免稻株叶片湿度过高。

其次,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病菌在水中传播。

此外,还要注意适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稻株生长过旺,易感染病菌。

3. 病害监测与预警: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稻瘟病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田间巡查、病害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等。

通过监测和预警,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的蔓延。

4. 种植病害间套作物:病害间套作物是一种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比如,在水稻田间种植豆类作物,如大豆、豌豆等,可以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这是因为豆类作物根系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抑制病菌生长的作用,可以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5. 施用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这些生物防治剂能够通过竞争和产生抗菌物质的方式,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稻瘟病的目的。

6.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在防治稻瘟病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药剂有三唑酮、噻菌酯等。

使用化学药剂要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7. 清除病源和病残:定期清除田间的病源和病残,可以减少稻瘟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和传播。

清除病源和病残的方法包括病株深埋、田间消毒等,可以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扩散。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稻瘟病是稻米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地防治稻瘟病,农民和种植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

一、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稻米时,应选择具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抗稻瘟病的稻米品种可供选择,例如“云稻5号”、“云稻6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抵御稻瘟病的侵袭,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清理田间杂草稻田中的杂草是稻瘟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和病源库。

因此,在种植前和种植期间要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

清理杂草不仅可以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合理施肥稻瘟病的发生与土壤养分状况密切相关。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稻米的抗病能力,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

四、适时灌溉稻瘟病的发生与水分状况密切相关。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进行适时灌溉。

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可以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五、合理轮作轮作是一种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通过种植其他作物,可以减少稻瘟病菌在土壤中的滋生和传播。

因此,农民在种植稻米时,应合理安排轮作,避免长期连作。

六、使用化学药剂在严重的病害发生时,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三唑酮、多菌灵等。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七、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通过引入具有抗病能力的生物防治剂,如拮抗菌、福尔马林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八、加强田间管理在种植期间,农民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害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同时,定期检查稻田的排水情况,及时疏通排水沟,保证稻田的良好排水。

九、培育健康苗种健康的苗种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

农民在种植前,要选择健康的苗种,并进行合理的苗床管理,保证苗种的健康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人 工防雹 . 根据 冰 雹 发 生 的气 候 特 点 ,提 早 准 备 布 防 ,
用炮 轰击 云层 ,把 云层振散 ,减 轻冰雹 的危害 。
[] 2 冯巍 , 赵化春 , 萍 . 韩 国内外玉米 生产 及科研 概 况调研 报告 文 集. 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 与 示范课题组 . 0 2 5 0
块 ,才能考 虑 毁种 。毁 种 的 品种 应 根据 可 利 用 的
植品种 ,也能减少雹灾 的损失。如先玉 35 3 、秦
龙 9以及九单 4 ,它们 的叶片厚 ,且叶片韧 性 8
强, 不易折断,对 冰雹抵抗 能力强 ,危害明显减 少。而其它品种对冰雹抵抗能力较弱 ,危害明显
增大 。 因此 ,选 择 叶 片厚 ,韧 性 强 的 品 种 ,可 抵
续控制稻 瘟病具 有很好 的效 果 。 【 下转 第 12页 ) 0
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如遇低温、高湿、寡照 ,
有利于穗颈瘟的大发生。适合稻瘟病发生的气温 是 2— 8 4 2℃,相对湿度在 9 %以上。孕穗 、抽穗 o
期 雨 水 的多 少 ,与穗 颈 瘟 发 生 的轻 重 有着 密 切 的
刘 晓梅 杨 慧2 孙 辉
(.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吉林 公主岭 1 1 ;2 1 3 0 .镇赉县优质小麦办公室 , 60 吉林 镇赉 170 ) 330
【 要】 病 水 三 病害 一 稻瘟 的 生 但 成拇 减 , 且降 稻 质 此, 解 稻 瘟 发 摘 稻瘟 是 稻 大 之 。 病 发 不 造 稻 产 而 低水 品 。因 了 水 稻 病的 生
维普资讯
第 2卷 6
2O O6年
第5 期
1 月 O
农 业 与 技 术
A c l r  ̄T dmoo y ut e e u lg
v ) 2 N 5 I.6 I Oc . 2 0 t o6 ・8 9
水 稻 稻 瘟病 发 生原 因及 防治 方 法
御或减轻冰雹造成 的危害对冰雹多发生地 区,选
择种植 抗雹 品种 。可减 轻 冰雹对 玉米产 量 的影响 。 23 田管 防雹 .
生育天数 ( 有效积温)选择,如选择生育期较短
的玉米 品种 、饲料 玉米 品种、鲜食甜玉米 品种 、 鲜食粘玉米品种 、荞麦 、绿豆以及叶菜类蔬菜品
种。
加强田间管理 ,如防洪排涝 ,多铲多趟 ,分 次追肥 ,喷施叶面肥,促进新叶生长 ,使植株生 长健壮 ,秸秆坚硬 ,增强抵抗冰雹危 害;也 能提
早雹 灾后快速恢 复植株 生长 ,保证 后期 正常 成熟 。
2 防治对策
社 ,00 20
参考文 献
[] 1李维岳 , , 才卓 赵化春. 吉林玉米 [ ]长春 : M. 吉林 科学技术 出版
2 防治措施
21 消灭越 冬菌 源 .
稻瘟病菌主要在稻草和种子 上越冬 ,妥善处
理越冬稻草 ,未用完的带病稻草要作燃烧 处理,
不能将带病的稻草 和稻壳直接还 田或用作催芽 , 以免将病菌带入稻 田。带菌 的种子要进行药剂浸 种 ,以确保病菌的清除。 22 种植高抗品种。多品种搭配种植 . 由于单一品种的连续大面积种植 ,造成稻瘟 病菌致病生理小种 的数量不断增加和积累 ,使抗 病品种经连年种植后抗性减弱或丧失。利用品种 的抗性基因防治稻瘟病是简单易行 的方法。通过 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是防止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定 向选择 ,克服优势小种形成 的有效途径 ,对持
农对水稻稻瘟病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很少有稻农 能主动采取措施对穗颈瘟进行 预防 ,叶瘟不及时
1 发生原 因
11 品种 的抗病 性减 弱 .
防治或虽经防治 ,而不作穗颈瘟的防治 性减弱或丧失 ,是造成稻瘟 病流 行的主要 内因。 由于品种连年单一种植 ,使得稻 瘟病的生理小种发生 了变化并大量积累,不少抗 病或较抗病品种在常发区逐渐失去抗病力。同时 带病的种子和稻草未及时处理 ,为稻瘟病的流行 提供 了必要条件 。 12 气候条件 .
关系。 13 栽 培管 理不 当 .
插秧密度大 ,到水 稻分蘖期行间通风透光性 差 ,加重了稻瘟病的发生。施用氮肥过多,或施 肥不均匀造成肥料集中在局部范 围之内,使吸收
维普资讯
农 业 与 技 术
21 年 1 月 ・ 2 06 0 1 ・ 3 0
行 的最基本 手段 。
文献标识码:B
过 多含 氮元素 肥料 的水稻 细 胞 内的 C N比 失去平 /
衡 ,硅化细胞含量少,造成水稻硅质化程度较低 , 抗病力下降 ,给水稻稻瘟病 的侵染提供 了有利条 件。
14 防治 不及时 .
稻农不 能及 时地 对 稻瘟 病 进 行 防治 。 由于稻
原 因厘 防 治 方 法是 保 证 水 稻 稳 产 的 基础 。
【 关键词】水 ; 瘟 ; 生 ; 治 策 稻 稻 病 发 原因 防 对
中图分类号 : 45 1 . 9 3 .13 1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 的水稻真菌性病 害, 是水稻生产上最具有毁灭性的世界三大病害之一。 稻瘟病分布范 围十分广泛 ,不但影响产量,而且 影响米质 ,每年给水稻生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 失, 严重发生时将导致绝 收。因此弄清稻瘟病的 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是适时预防稻瘟病发生和流
期危害的程度也不 同,所 以采 取的方法 电不 同。 如6 月、7月、8月和 9 。发 生轻度的冰雹危 月
22 品种防雹 .
冰雹对不 同的 品种 的 危 害 明显 不 同 ,选 择种
害,可应用展叶、剪叶摘心、及早追肥 、喷施叶
面肥以及加强 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如果雹灾造 成部分缺苗的地块 ,可趁墒情好及时补种,以减 少缺苗造成的损失 。补种 的品种应根据可利用的 生育天数 ( 有效积温)选择 ,如选择早熟玉米品 种 、饲料玉米品种或鲜食玉米 品种。一般受灾田 块不要轻易毁种,只有在受灾后死苗 比较多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