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学概论___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合集下载

临床肿瘤学概论ppt课件

临床肿瘤学概论ppt课件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Treatment
基础——肿瘤的发病机制
+ 癌基因:具有潜在的转化细胞能力的基。 + 原癌基因:癌基因的非激活形式。其编码的蛋白
质是人体正常所需。 + 抑癌基因:其产物能抑制细胞生长的基因。 + 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调节基因 + 病毒、激素、免疫
基础——肿瘤的发病机制
+ 端粒:染色体3‘末端的一段富含G的DNA的重复 序列。功能:保护染色体末端;防止染色体复制 时末端丢失。
治疗——姑息治疗
+ 姑息治疗 为延长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和提高
生活质量而采用的临床措施。包括对疼痛、 情绪(心理)、饮食、营养、睡眠的医疗 及护理。
(九)肿瘤热疗
通过加热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到有效治疗温度, 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受阻与死亡的一种治疗方式。 热疗通常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发挥协同效 应。由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血液循环的差异, 热疗使得肿瘤组织温度高于肿瘤邻近正常组织。 当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 一段时间时,这种局部积热,能杀死肿瘤细胞, 对正常组织细胞则无损伤,无副作用。热疗的 方法有微波热疗、射频热疗、超声聚焦热疗及 体外全身热疗。
内分泌治疗
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激素受体,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受激素的影响或需其参与,称 之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的机制是药物 与体内激素竞争性与技术受体相结合达到阻断或 减少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使其增殖受到抑制 或停止。内分泌治疗在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前列腺 癌、ER(+)乳腺癌等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地位。
结(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短直径必须减少至<10 mm。 + 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

临床肿瘤学学习课件:5.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临床肿瘤学学习课件:5.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抑制细胞凋亡 bcl-2, bcl-xl 突变型p53 survivin XAIP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21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1)Caspase家族
1993年优秀华人科学家袁钧英等发现: 线虫Ced-3基因和哺乳动物ICE 存在功能和序列相似性;
• 肿瘤细胞生成与丢失:共同决定肿瘤生长速度
1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四)细胞周期与肿瘤治疗
靶点为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中的相关蛋白
• 抑制CDKs 活性: 抑制肿瘤细胞过度生长: 如黄素蛋白类药物、CDK小分子抑制剂
• 抑制细胞周期检查点功能: 不能修复损伤DNA,使损伤细胞大量积累,加快
–S/G2 –G2/M:检查DNA复制完成后细胞能否启动有丝
分裂,分成两个染色单体
9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驱动机制
负责细胞生长和增 殖,促进细胞完成 细胞周期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监控机制
负责细胞损伤或接受生长阻滞信号时,使细 胞周期停滞,启动细胞修复机制,确保DNA 复制和分裂完成的准确性
有15个以上, 分为三大类:
• bcl-2 subfamily: bcl-2, bcl-xl, bcl-w, Mcl-1, A1 抑制细胞凋亡
• bax subfamily: bax, bak, bok 促进细胞凋亡
• BH3 subfamily: bik, blk, biml, bad, bid, EGL-1 促进细胞凋亡

肿瘤学概论教案之1绪论

肿瘤学概论教案之1绪论
对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做简单介绍(1分钟)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教学重点:肿瘤的定义
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化生、增生、分化、间变、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形成、浸润性癌的定义
教学难点: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形成、浸润性癌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主要外语词汇
(1)良性(Benign),(2)恶性(malignant),(3)交界性(borderline),(4)肿瘤(tumor, neoplasm),(5) 癌症(cancer),(6) 癌(carcinoma),(7) 肉瘤(sarcoma),(8) 化生(metaplasia),(9) 分化(differentiation),(10) 间变(anaplasia),(11) 非典型(atypia),(12) 异型增生(dysplasia),(13)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14) 上皮内瘤形成/瘤变(intraepithelialneoplasia),(15) 浸润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了解肿瘤学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强调肿瘤的良、恶性鉴别(5分钟)
在肿瘤的基本术语中着重介绍(34分钟)
主要的肿瘤类型如癌、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等
主要的肿瘤特征相关术语,如化生、分化、间变等
介绍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形成、浸润性癌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对肿瘤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做简单介绍(5分钟)
上海医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临床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概论
本次授课内容
绪论
教学日期
2008年2月28日
授课教师姓名
杨文涛
职称
副教授

肿瘤学:肿瘤流行病学-复旦精品课程

肿瘤学:肿瘤流行病学-复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过去
现在
收集过去
选择病例
暴露史 病例对照调查 对照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表1 全球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1/105)比较
地区
南非 西非 南美 北美 东亚 东南亚 西亚 东欧 北欧 西欧 澳大利亚/新西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全球***
年龄标化率(ASR) 0-64岁癌症患病风险(%)




217.5
153.7
9.4
8.7
81.2
94.1
4.8
intervention studies) ❖ 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ies)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描述性研究
通过回顾和登记报告来描述肿瘤在人群中 的时间、空间和人群间分布的研究,是肿 瘤研究的基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描述流研究常用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一年内某种肿瘤新发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fatality rate) 患某病死亡数 / 患该病的总人数
❖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 用来衡量某病的死亡率是否高于标准人群的指标 实际死亡数 / 期望死亡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描述性研究常用指标
❖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

肿瘤学概论优秀医学课件

肿瘤学概论优秀医学课件

02
肿瘤的早期发现与诊断
肿瘤的早期症状与体征
肿瘤的早期症状
早期肿瘤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能表现为局部不适或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消瘦等。随着病情 进展,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
肿瘤的体征
体征是指医生通过观察和检查患者身体发现的异常表现,如肿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淋巴结肿大 等。
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模式,纠正肿瘤细胞的基因缺陷,直接抑制肿瘤生长。
04
常见肿瘤的防治
肺癌的防治
肺癌的早期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环境等,应定期进行低剂量 CT扫描,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肺癌。
戒烟与呼吸健康
鼓励人们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有助于预 防肺癌的发生。
定期肠镜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史、慢性肠道疾病等 ,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 疗大肠癌。
肝癌的防治
病毒性肝炎的控制
乙肝和丙肝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感染者应进行及时 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的风险。
戒酒与健康Leabharlann 活长期饮酒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和肝癌的发生,建议戒酒并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X线检查
X线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检查骨骼和肺部等部位 的肿瘤。
CT扫描
CT扫描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 、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MRI检查
MRI检查利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清晰的图像,对于神经 系统和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01
03
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1 2
根治性手术

临床肿瘤学课程

临床肿瘤学课程

临床肿瘤学课程临床肿瘤学是指通过研究和实践,应用于癌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学科。

它是医学领域中多学科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帮助医生和医学生了解癌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更好的医学服务。

临床肿瘤学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本文将以该课程为主题,探讨其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临床肿瘤学课程内容临床肿瘤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癌症基础知识:学习癌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和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癌症的基础知识。

2.癌症预防和筛查:学习癌症的预防原则和策略,了解癌症筛查的方法和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早期发现和预防癌症的重要性。

3.癌症诊断:学习癌症的临床表现、常用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培养学生有效诊断癌症的能力。

4.癌症治疗:学习癌症的常规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和适应症,培养学生综合治疗癌症的能力。

5.癌症护理:学习癌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原则,了解肿瘤疼痛的处理方法和病人心理护理,提高学生对癌症患者的护理水平。

以上是临床肿瘤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医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二、临床肿瘤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临床肿瘤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对于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临床肿瘤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习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多媒体辅助学习:可以利用临床肿瘤学相关的多媒体教材和视频资料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参与临床实习和病例讨论:通过参与临床实习和病例讨论,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4.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5.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掌握临床肿瘤学课程的知识,提高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专业能力。

临床肿瘤学绪论讲解

临床肿瘤学绪论讲解

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异常的 Ph 染色体,EB病毒与鼻咽癌和Burkitt淋巴瘤的关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20世纪70年代,Bishop和Vermus从Rous肉瘤病毒 中成功分离出第一个病毒癌基因Sac。 20世纪80年代,成功克隆出第一个抑癌基因Rb, 并完成了测序;发现并克隆出抑癌基因P53。 20世纪90年代,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端粒和端粒 酶的研究,癌变机制研究深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肿瘤过度生长的特点: 失控制、 无限制、 不协调;
已形成的肿瘤细胞具有“遗传性”,产生肿 瘤性后代细胞;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肿瘤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可能寓于基因的变 化, 消除诱因因子,肿瘤仍继续生长;
肿瘤发展受内外环境中较多因素的影响,与机 体(宿主)的免疫有一定关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Cancer is a genetic disease.
Abnormalities in genes that control cellular proliferation lead to unrestrained growth th at characterizes the malignant cell.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肿瘤学发展的现状
现代肿瘤学从基因和分子水平阐明肿瘤发展
的规律,对肿瘤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肿瘤诊断,细胞 和组织病理学诊断仍然是肿瘤诊断基础。 肿瘤治疗的三大疗法——外科手术、放射治 疗、化学治疗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瘤学系
肿瘤的基本概念

复旦临床肿瘤学各论讲义07淋巴瘤

复旦临床肿瘤学各论讲义07淋巴瘤

第七章淋巴瘤一、流行病学恶性淋巴瘤包括一大组复杂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这些疾病在传统上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恶性淋巴瘤大约占美国全部恶性肿瘤的5%,居肿瘤发病率的第11-13位。

霍奇金氏淋巴瘤的高发区为北美、西欧,NHL的高发区为西欧(发病率>10/10万人)、美国(>15/10万人)及中东,中国和日本为低发区(5/10万人)。

近年来总的趋势是HL的发病率略有下降,NHL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

城市人群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具有一些区别,见表1,例如在欧美国家人群中HL的年龄-发病率曲线呈现非常特征性的双峰形态,而我国则为单峰形态。

此外,我国结外受侵的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的30%以上,高于欧美国家。

这种区别可以部分地从病因学上得到解释。

总体来看,我国淋巴瘤的恶性程度高于欧美国家。

我国与欧美国家淋巴瘤的特点比较我国欧美国家HL发病年龄单峰(40岁左右)双峰(20-24和75-84岁)HL所占10% 40%比例5% 40-45%滤泡性NHL比例T细胞30% 7-21%淋巴瘤比例结外淋30-50% 20%巴瘤淋巴瘤的致病因素至今也未完全阐明。

它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阶段的免疫活性细胞被转化,或机体调控机制被扰乱而发生的异常分化和增殖的疾病。

其发生发展涉及遗传、病毒、理化因素、免疫等诸多方面。

通过以HL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线索,结合分子生物学工具进行研究,人们对其复杂病因的认识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反,对NHL多种病理类型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的认识却很有限。

尽管如此,宿主免疫功能与感染性因素以及其它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似乎是所有恶性淋巴瘤的发病途径中的一个共同因素。

(一)霍奇金淋巴瘤近三十年来HL的发病率呈现稳定或轻度下降的趋势。

肿瘤学概论教学课件ppt

肿瘤学概论教学课件ppt
对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提供针对性的 预防建议。
环境因素控制
减少暴露在有害环境因素中,如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筛查与早期诊断
常规筛查
开展常规筛查项目,如乳腺、宫颈、结肠等癌症的筛查,以早期 发现肿瘤迹象。
早期诊断
提高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认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实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分类和分级
肿瘤的分类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机体影 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以浸润破坏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肿瘤的分级
恶性肿瘤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数目等分为Ⅰ、Ⅱ、Ⅲ、 Ⅳ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影响
肿瘤可以压迫、阻塞、浸润和破坏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丧失。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包括抗体药 物、细胞免疫治疗等方法。
细胞凋亡诱导疗法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如利用 化学药物或基因疗法。
肿瘤研究的前沿和挑战
肿瘤干细胞
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作用,以探索新的治疗 策略。
转移和复发
研究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06
肿瘤研究进展
新兴肿瘤研究领域
肿瘤基因组学
研究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变异,以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的机制。
肿瘤免疫学
研究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
肿瘤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肿瘤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肿瘤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靶向治疗
利用特定靶点,如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 设计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肿瘤学概论精品课件

肿瘤学概论精品课件

◆ 病程 良性病程长(出血、感染、恶变例外);恶性病程短
◆ 个人史和过去史
– 癌前期病变或相关疾患的病史
(乙/丙肝-肝癌、EB病毒感染-鼻咽癌、乳头状瘤病毒-子宫颈癌、 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粘膜白斑-乳头状瘤/ 癌、肠道腺瘤性息肉-大肠癌)
– 行为与环境
(吸烟、长期饮酒、饮食习惯、职业性接触或暴露史等)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透视与平片
* 造影检查 应用对比剂(钡餐、钡灌肠、碘剂) 器官造影 肾盂(静脉、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胆道、胰管(内镜下逆行) 血管造影 肝动脉、颈动脉、腹腔动脉 空气造影 脑室、纵隔、腹膜后、腹腔等肿瘤
* 特殊X线显影术(硒静电、钼靶X线)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苯三氮乙烷(DDT)、苯-肝癌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7
肿瘤的病因
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 电离辐射:X线防护不当-皮肤癌;吸入放射性污染粉尘-
骨肉瘤、甲状腺肿瘤
◆ 紫外线:皮肤癌,尤其是易感个体(着色性干皮病) ◆ 其他:烧伤深疤痕、皮肤慢性溃疡(皮肤鳞癌)、石棉纤维
(肺癌)、滑石粉(胃癌)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等 临床意义
对无症状人群筛查或发现可疑病例
对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病例-原发肿瘤的发现及探查
肿瘤临床分期-肿瘤转移
有助于肿瘤的鉴别诊断、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估计预
后及随访(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监测、疗效的观察)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25
肿瘤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 血、尿、粪便三大常规
◆ 肿瘤标记物检查
肿瘤学概论
最新 PPT 欢迎下载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学习参考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 考 书:现代肿瘤学 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 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 肿瘤的播散: 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 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 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 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 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 肿瘤病因学概述 2. 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 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 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 . . . . 学习参考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环境因素和遗传性因素 2. 掌握肿瘤与基因的关系 教学时数:1.5小时

第四章 肿瘤的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 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和基础概念 2. 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 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4. 肿瘤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演化:移民流行病学、代谢流行病学、营养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癌症的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 5. 肿瘤流行病学采用的统计方法:Meta分析、广义线性回归模型、APC模型 6. 研究肿瘤流行病学的意义:描述癌症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发展趋势、探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与癌的关系、探讨肿瘤发病率升高的原因、疾病谱和肿瘤谱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教学要求 1. 了解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了解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第五章 肿瘤的预防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I级预防:保护环境,减少和消除致癌因素、改变易患癌症的生活方式、化学预防剂 2. 肿瘤的II级预防:健康教育、癌症的早期信号、健康检查、癌症筛查、癌前期病变、早期合理治疗 3. 肿瘤的III级预防 教学要求 掌握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 教学时数:1小时

第六章 肿瘤病理学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一般形态特征:肿瘤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分类 3. 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 4. 肿瘤病理学诊断:肿瘤病理学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地位、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肿瘤病理诊断的特殊技术 教学要求 1. 肿瘤的一般形态学特征 2. 了解肿瘤的分类、分级和分期 3. 认识肿瘤病理诊断的重要性 4. 熟悉肿瘤病理诊断新技术 教学时数:4小时 . . . . . 学习参考 第七章 肿瘤诊断学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临床诊断:概述、高危人群、早期诊断的意义、病史、体格检查、综合诊断、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病人的功能状态、肿瘤病人的随访 2.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肿瘤X线影像学诊断、CT机成像的原理和发展、CT扫描技术和检查方法、MRI原理及技术发展 3. 肿瘤的超声诊断:常用超声诊断的种类、超声诊断检查范围、超声观察分析的主要病变、各脏器的超声检查、介入超声、高强度聚焦超声 4. 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显像仪器和放射性药物、常见肿瘤的显像 5. 肿瘤的内镜诊断:内镜的类型、内镜诊断的方法、内镜的发展、常用内镜 6. 肿瘤标志物和相关临床检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检测及肿瘤相关临床检验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正确诊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肿瘤诊断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分析过程,应用临床和现代诊断技术和方法对肿瘤作出良恶性和组织来源的鉴别, 肿瘤发展程度(临床分期),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2. 熟悉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意义,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内镜诊断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教学时数:3小时

第八章 肿瘤外科治疗 教学内容 1. 概述:历史、肿瘤外科的定义、肿瘤外科医师的责任与义务 2. 肿瘤外科的固有特点:与病理学密切结合、无瘤原则、综合治疗、循证医学 3. 肿瘤外科的种类:诊断性手术、原发肿瘤切除与根治性手术、淋巴结清扫与根治性手术、保全器官功能的肿瘤根治术、姑息性手术、综合治疗中的外科选择、其他外科治疗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外科实施的基本原则 2. 熟悉肿瘤外科的种类和意义 3. 了解一些肿瘤外科的其他方法:化学外科,冷冻外科,激光治疗。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九章 肿瘤的化学治疗 教学内容 1. 肿瘤化疗的发展 2. 细胞增殖动力学和肿瘤化疗药物 3. 抗肿瘤药物药代动力学 4.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5.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性 6. 抗癌药物的耐药性 7. 与细胞毒化疗有关的辅助药物:氨磷汀、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1、5-羟色胺3受体 8. 化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9. 联合化疗:联合化疗的原则、剂量强度、剂量调整 10. 临床应用中化疗策略的选择:治疗目的、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化疗方法 11. 肿瘤化疗的疗效及疗效判断标准:肿瘤化疗的疗效、疗效判断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标准 教学要求 . . . . . 学习参考 1. 了解肿瘤化疗的发展及目前的评价与地位 2. 熟悉肿瘤化疗的基本原理 3. 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 教学时数:4小时

第十章 肿瘤的放射治疗 教学内容 1. 历史的回顾 2. 放射物理学:放射线的种类、放疗常用的治疗方式和放疗设备、放疗辅助设备、放疗的剂量学概念、临床放疗中对放射线的选择 3. 放射生物学:细胞水平的生物效应、组织水平的放射效应、放射线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正常组织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和放射治愈性 4. 临床放疗学: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 5. 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 放疗和其他疗法的综合治疗:放疗和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 7. 进展:非常规分割放疗、立体适形和束流调强的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立体定向伽马刀治疗 教学要求 1. 了解放射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 2. 掌握放射敏感性的概念及常见正常组织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3. 掌握放射治疗为首选根治治疗的指征 4. 了解姑息性放射治疗、综合放疗 5. 熟悉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 了解提放射治疗的进展 教学时数:4小时

第十一章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虚实补泻治则、保“后天之本”与固“先天之本”、扶正与驱邪的关系、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2. 肿瘤中医药治疗方法:内治法、外治法、中西医综合治疗 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原则、方法及中医中药载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教学时数:1小时

第十二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免疫治疗:生物因子、单克隆抗体、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 2.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概念、策略和途径,目前常用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基因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免疫治疗的内容 2. 了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时数:1小时 . . . . . 学习参考 第十三章 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教学内容 1.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2. 综合治疗所涉及的领域和参与的人员 3. 不同治疗方法在肿瘤学中的地位 4.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分期治疗的原则、个体化疗的原则、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的原则、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5. 综合治疗的模式:传统模式、术前化疗和放疗、生物治疗与其他治疗相结合 6.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教学要求 1. 了解开展多学科、多手段、多方法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提高肿瘤治愈率、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最重要的方法 2. 懂得综合治疗的原则应该为多种治疗手段的取长补短,有机结合 3. 掌握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模式 教学时数:3小时

第十四章 肿瘤终末期医护 教学内容 1. 终末期病人的特点和医护的重要性:终末期病人的定义、终末期病人的医护内容、终末期病人的特点 2. 终末期病人的处理原则:建立专职处理终末期病人的机构,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3. 终末期病人的权利 4. 终末期病人的医护:树立临终关怀的意识,减轻终末期病人的痛苦 5. 终末期病人常见症状的处理:止痛,发热,厌食,支持治疗 6. 安乐死问题的讨论 教学要求 1. 掌握终末期的定义 2. 了解终末期患者的特点和医护的重要性 3. 掌握终末期患者处理的原则 教学时数:1小时

第十五章 循证医学和肿瘤学 教学内容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2. 最佳证据 3. 系统综述 4. 临床实践指南 5. 循证医学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使学生对循证医学及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时数:1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