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机理论看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学习动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估
学习动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估引言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和维持的积极意愿和努力。
了解和应用学习动机理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以及如何评估其效果。
学习动机理论概述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强调个体在活动中寻找自主性、胜任感和相关性。
3.任务价值理论:任务价值理论指出个体对任务的期望成功度和任务对个体目标的重要性会影响其动机水平。
4.成就目标导向理论:成就目标导向理论分为掌握目标导向和表现目标导向,在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习动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目标设定: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具体、可行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2.提供反馈:给予及时、准确和具体的反馈,可以增加学生对任务的投入和努力。
3.创造合作环境:创设鼓励合作与协作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认同感。
4.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投入度。
学习动机理论效果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编制针对学生动机水平、兴趣程度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问卷,并分析结果来评估理论运用效果。
2.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程度、自主探索能力等指标来评估动机理论运用效果。
3.成绩评估:通过比较课程结束后学生的成绩数据,分析其是否因为应用了学习动机理论而获得进步。
结论学习动机理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学习动机理论,包括目标设定、提供反馈、创造合作环境和激发兴趣等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同时,对于评估教学效果也需要结合问卷调查、观察法和成绩评估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通过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深入了解和灵活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1. 简介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方法,旨在通过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促进他们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本文将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评估。
2. 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形成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持续而个体化的反馈和指导。
其基本原理包括:- 反馈: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关他们表现和进步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优势和改进之处。
- 目标导向:明确设定学习目标,并与学生共同制定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具体策略。
- 自我调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承担主动角色,在了解自己的强项和不足后采取适当行动进行改变。
3.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 作业反馈:及时分析并给予学生对于课堂作业的反馈,指导他们改进错误和提升学习质量。
- 小组合作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并互相评价对方的工作,促进团队合作和相互学习。
- 学习日志:要求学生记录学习心得、自我评估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方向。
4. 形成性评价效果的评估为了衡量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 学生成绩提升:通过比较形成性评价实施前后学生的成绩变化来判断其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提高。
-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活动的积极程度以及主动参与情况,反映其对于教育过程的投入度。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于形成性评价方法的看法和体验,并根据其意见与建议做出针对性改进。
- 教师反馈:听取教师关于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和效果的意见,了解其观察和观察的统计。
5. 结论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提高。
通过及时反馈、目标导向和自我调整,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行动来改进。
评估其效果可以从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参与度、学生反馈和教师反馈等方式进行。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应用ARCS 动机理论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分析ARCS动机理论的核心概念,探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介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与优势;探讨ARCS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探讨学生在此模式下的学习动机和表现;设计一套符合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验证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通过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机来源,从而能够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对于探讨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效果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通过深入研究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不仅可以拓展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还能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望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ARCS动机理论概述ARCS动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考尔德创立的一种动机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个体在学习和行为中的动机因素。
ARCS代表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度(Satisfaction)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
论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践
论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践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格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理念是通过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课程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应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合作学习。
本文将从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实践过程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深层次思考,翻转课堂则通过颠倒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知识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加活跃和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翻转课堂也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资源等工具丰富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资源,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PPT、文档等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家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可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档、完成习题等方式,掌握知识内容。
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转化。
在实践过程中,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调整。
学生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自觉完成预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和思考。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配合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
翻转课堂也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扩大学习空间。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知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了跨地域学习的可能性。
翻转课堂的基础理论
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
学科应用
数学: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 以提前预习知识点,课堂上进 行深入讨论和练习
物理: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通 过实验视频等方式,更直观地 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英语: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 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增强语 言实际应用能力
化学: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过 程和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 果。
翻转课堂的优点包括:学生可以根据自 己的节奏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时间可以更有效地 利用。
翻转课堂的特点
教师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提 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课前 观看视频进行学习,课堂时 间用于讨论和实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的定义和特 点
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和理论基础
掌握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 中的应用和实践
掌握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 的影响和启示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设计教学视频:根据教学目标,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以便学生在课前观看和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支持学习者的自主 学习和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 和提升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生的主体 地位和主动参与
关注学生的情感、 需求和价值观
提倡启发式教学 和探究式学习
强调师生之间的 互动和合作
翻转课堂的基础理论
汇报人:
目录
01
02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翻转课堂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诞生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外自学微课代替教师的课内讲授,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合作、答疑。
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内化通过课堂上的协作、互助来实现[。
它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课内接受知识、课后内化知识”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单一的传递式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1.翻转课堂让教学充满探究和生成翻转课堂主要有三个阶段: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基础内容学习:课中学生通过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疑难解答等活动进行知识内化;课后学生通过练习、总结反思等活动完成迁移应用。
从学习活动来看,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充满了互动与探究,离开了探究活动翻转课堂就难以开展。
同时,翻转课堂让教学充满生成。
陶西平先生认为,翻转课堂是“生成课程”这一全新理念的充分体现,翻转课堂中,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围绕问题、任务进行讨论、交流,不断碰撞生成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与内容、环境不断作用实现意义生成的过程。
2.翻转课堂让教学洋溢互动与和谐翻转课堂能够大大地提升师生、生生的互动性,第一,翻转课堂要求教学进行多种形式的交互。
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学习了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答疑、协作等活动完成知识的深化理解,如果翻转课堂缺少了教学互动就难以有效地开展。
第二,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的积极性。
翻转教学通过深入交互,不断地碰撞出新观点,学习的成就感会充分激发学生高度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交互活动之中。
当教学充满互动时,教学氛围走向平等、民主,师生关系自然就会轻松、和谐。
,翻转课堂让教学走向互动、探究、和谐。
在对两个班的教学互动、思考探究、教学氛围的对比中,调查了学生参与讨论、主动提问、主动思考、课堂活跃程度、师生关系状况等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在教学互动、参与讨论、学生思考探究、活跃程度及师生关系等维度上,翻转课堂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主动提问、教学氛围维度上翻转课堂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促进效果评估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促进效果评估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推崇。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互动和实践,而将课前的知识学习交由学生完成。
翻转课堂的实施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将评估这种模式的促进效果。
一、学习动机的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将知识学习放在课前完成,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个体,这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上,学生面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找和整理所需的学习资源。
这促使他们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策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生逐渐意识到,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而影响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效果的提高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时间被用于互动交流和实践探究,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从而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获取基础知识,并进行初步理解。
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讨论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种由低层次认知活动到高层次认知活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更深入的知识结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
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进行学习,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需求。
而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的个别辅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成本与实施挑战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潜力,但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翻转课堂中形成性评价策略探究
由于翻转课堂 的知识输入 主要体 现在课前 自主学 习中 . 因 价。因而, 在翻转课堂 中, 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人机互动 、 师生互动 而在线 网络测评主要集 中于课前学习阶段。在翻转课堂中 , 微视 评价 方式 的综合 手段 , 以评促学 , 实现新 型课 堂下 的新 型评价
频 的制作可 以采用 多种现代 软件 , 如 C a m t a s i a 、 P o w e r p o i n t 、 会 声 机 制 。
会影 , 那么在制作微视频时可 以充分利用 网络的即时性特征 . 例
如 ,在 C a m t a s i a 中播放一个知识点后可 以及时插入 一个 小问题
参考文献 :
【 1 ] B l o o m, B . S . L e a r n i n g f o r ma s t e r y[ M] . L o s A n g e l e s : U n i v e r s i t y
四、 教师 评 价
程度的影响 , 整个学 习过程充分 体现 了学生的主体性 , 因而如何 都参与进来 ; 资料准备是否充分。 应该明确具体 ,详细的学 习 目标与评 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 教师评价 主要体 现在课堂活动整个过程 中,教师评 价在课
习 。本 文将从 自我评价 、 在线 网络测评 、 学生互评 、 教师评价四个 堂中更 多体现为反馈。通过提问 、 学生答题 、 学生个人展示 、 小组
方面就课前 自主学习 、课上讨论两个 维度进行翻转课堂 中形成 展示 、 学生任务训练等对学生 的知识 获得情况 以及学习情感 、 态
性评价策略探究 。
一
度情况 给予及时 、 透 明的评价。教 师评价主要集中于对学生课前 自主学习效果检验 、 课堂活动过程 中学生 参与程度 、 学生最终习
网络化环境下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顾 锡 涛
(邢 台学 院 河北 邢 台 0 5 4 0 0 0 1
摘 要: 本文论述形成性评 价在 大学英语教 学中的作 用。特别是在 当前信息化 时代 , 网络使得信 息传播 和交流速 度极 大提 高 测 评也需要做 出快速反应 。 现在 翻转课 堂在 大学英语教 学中得到推 崇, 翻转课 堂是 以学生 自主 学习为主要 特征 的教 学方法。 那么如何提 高学生的主动性?如何 能让课 堂翻得过来?笔者认为给 学生以快速合 理的反馈是翻 转课 堂能否得 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 形成性评 价; 翻 转课 堂 ; 快速反馈
一
、
的主 动 性 。这 就 不得 不 提 到 “ 形成性评价” 。 二、 什 么 是 形 成 性 评 价 形成性 评价 ( f o r m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 是相 对于传 统 的总结性 评价( s u mm a t i v e e v lu a a t i o n ) 而言的 。 所谓形成性评 价 , “ 对学 生 日
.
当今 世界 是一个信息化 的多元世界 。信息传播 与交 流发生 了, 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 最为 明显 的变化就是速度上的变 化, 无论 世界上哪个角落 发生 了什 么事情 , 只要你想获得 。 我们 都会 在最 短的时间内获得它 的消息 。甚至在你不想 获得的时候
的心理 。以上是 比较干瘪的概念 , 那么形成性评价如何 来评 呢?
息之 中。校园也未能“ 幸免 ” , 甚至成 了主战场 。课堂上教师开始 为智 能手机而感到头疼 。 教师再也无法成 为课 堂的中心 . 因为教 师所 能提供 的信 息已经落后 于学生 手中 的手 机所提供 的信息 。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如何有效的实施形成性评价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如何有效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作者:张辉耿晓华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06期【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教法的不断完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与运用。
翻转课堂的开展与推广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考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考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测评要求,因此,将形成性评价引入翻转课堂测评体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测评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作者简介】张辉,耿晓华,首都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教改项目“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课堂活动模式探究”。
一、引言由于翻转课堂引发的教学结构的改变,传统上以最终考试分数为指标的测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堂的测评要求。
翻转课堂不仅要求对学生的连贯学习状态进行监测(包括学习兴趣、学习难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还要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时时的测评,从而为教学进程、教案的调整提供时时、准确的参考数据。
形成性评价是唯一能符合翻转课堂测评要求的测评模式,因此,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英语翻转课堂中能否得到有效运用成为翻转课堂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笔者结合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对形成性评价的运用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二、翻转课堂的优点1.翻转课堂的知识教授(通过视频、音频)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灵活,可重复,可全方面交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
2.翻转课堂重新构建了教学结构。
从传统的教+学的过程变成学+教+学的过程。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而非知识的实施者。
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不再是传统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参与,不再是甩手掌柜。
教学中心由教师教授转变为学生的吸收内化。
3.消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教与学的同步,对教学效果实现了时时检测,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盲区。
翻转课堂中形成性评估的设计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112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的影响以及评价标准的设定和反馈的及时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策略,包括设计多元化的评估方式、提供及时和具有建设性的反馈,以及鼓励学生参与评估过程。
1 引言近年来,教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其中翻转课堂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翻转课堂是一种学习模式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将传统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翻转”,使课堂时间从教授新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和深化理解。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新的概念和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探讨疑问、进行合作学习和应用新知识。
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然而,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需要设计并实施有效的评估策略。
其中,形成性评估被认为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评估方式。
形成性评估是一种持续、定期的学生学习进度评估方式,通过提供即时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形成性评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
形成性评估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翻转课堂的环境中,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设时也将对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翻转课堂中形成性评估的设计在学生学习中的优势2.1 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效的教学不仅能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在这一点上,形成性评估发挥了关键作用。
形成性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
通过设计在线测试、短答题等形式的预习任务,教师可以获取学生的即时反馈,评估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比如,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能会发布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概念的问题,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初步理解。
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
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翻转课堂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讲授和作业布置进行了颠倒。
在传统模式下,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在家里完成作业。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里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而课堂上的时间则用来进行讨论、解答疑问、合作学习等活动。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学习效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习动机等方面来探讨翻转课堂对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
一、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支撑翻转课堂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上有着深厚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活动,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认知过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家里通过观看视频等形式自主学习知识,这符合认知心理学中对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的要求。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提出的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将观看的视频或读取的资料与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等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进行认知建构。
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支撑教育技术学强调科技对教学的改进和促进作用。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使用教学软件等方式进行知识学习,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翻转课堂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布置,这需借助教育技术软件和工具进行学习情况的诊断和监控。
通过教育技术工具,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支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育技术学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理论”。
根据该理论,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由多媒体方式(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呈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信息的记忆和理解。
形成性评价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跟踪和记录,不断调整教学和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有着更细致、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帮助。
在教育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形成性评价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系,提出了学习者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反馈。
从而形成了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1.2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理念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反馈,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学习-评价”的循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调整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3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形成性评价与传统评价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对学生具体情况有更细致的了解,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而传统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判,往往只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
2.1 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在教育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第一步是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预期发展水平的具体描述,评价标准是对学生达到目标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水平的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2.2 跟踪和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记录、学习日志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摘要】这篇研究基于ARCS动机理论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有效性。
在引言部分中,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然后在正文部分对ARCS动机理论和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概述,探讨了ARCS动机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论部分总结了ARCS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结合ARCS动机理论和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ARCS动机理论、研究、教学效果、问题分析、教学评价、作用、建议、展望、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不足或者多余的部分,请及时提醒我干掉。
感谢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学习成效不佳。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引入了翻转课堂模式,该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模式并非适合所有学生,一些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当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将结合ARCS动机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关注、需求、信心和满足四个方面的动机,提高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旨在通过对ARCS动机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讨,深入了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ARCS动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内涵,了解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2. 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3. 探讨ARCS动机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动机特点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4. 分析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5. 评估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
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放在了学生手里。
翻转课堂的理念是通过课前自学和课堂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教育评估学等多个角度,分析翻转课堂对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
1. 认知心理学角度认知心理学研究了人类的学习、记忆、认知等心理过程,对于理解翻转课堂对学习效能提升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通过自学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讨论,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习效能的提升。
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深层次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考试为导向,学生追求的是对知识点的表面记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而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知识点,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深层次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层次学习是学习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层次学习。
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制定学习计划,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能。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翻转课堂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深层次学习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
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
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升的理论支撑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将传统授课的方式反过来,先由学生
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再由老师与学生互动讨论,达到学习效能提升的目的。
下面将从认知
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三个方面,探讨“翻转课堂”有利于学习效能提
升的理论支撑。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与世界之间的交互过程,是一个获取新知识和调
整已有知识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授课过程往往是老师将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学
生主要以接受者的身份接收知识。
但是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与老师交流。
这种学习方式更符合认知学
习理论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益。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知识以及对知
识的重建。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在课堂上,老师也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
中更加灵活和主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种形式的,不同的人才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
的智能特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的,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
的考虑。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智能倾向进行自主学习,
并在互动讨论中发挥所长,从而更加全面地开发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刍议“翻转课堂”模式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2、教学针对性强
2、教学针对性强
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包括了解学生的学 习风格、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并根据这些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
五、总结
翻转课堂模式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包括提高自主学 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翻转课堂模式下建立形成性评价 体系和促进个性化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未来翻转课堂模式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研究如何更好
刍议“翻转课堂”模式下促进 学生综合能力养成的形成性评
价体系
目录
01 一、翻转课堂模式概 述
02 二、翻转课堂模式促 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
03 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 立
04
四、翻转课堂模式下 促进个性化学习
05 五、总结
06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翻转课堂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翻转课 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本次演示将从 翻转课堂模式的概念、优势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在翻转课堂 模式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及促进个性化学习进行深入分 析。
五、总结
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和发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翻转课堂的普及和 推广等。
参考内容
标题: "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 的教学
标题: "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
在教育领域,"翻转的"课堂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带 来全新的教学体验。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 力,还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ARCS动机理论是一种用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满足(Satisfaction)和信任(Confidence)。
翻转课堂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堂内容转移到课后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本文将基于ARCS动机理论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
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注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通过设计有吸引力和引人注意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和互动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关联是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学生需要知道他们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个人经验有关,并且能够看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和任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英语学习任务,如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电影的影评,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满足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才能够持续保持学习动力。
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学习任务,激励学生投入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及时的反馈也是激励学生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小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信任是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并且相信教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信心。
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翻转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实践
翻转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和应用。
翻转课堂以其互动性强、个性化要求高的特点,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翻转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实践。
一、理论依据1. 贝塞尔理论的启示:贝塞尔理论认为,学习效果由三个重要因素决定:课前准备,授课活动以及课后反馈。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授课活动,而忽视了课前准备和课后反馈。
而翻转课堂则能够将课前准备的时间从教室延伸至家庭,使学生在自己的节奏下进行学习,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为后续的课堂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塔皮亚对话理论的借鉴:塔皮亚对话理论认为,对话是知识建构的基础,知识是在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的。
而翻转课堂正是借鉴了这一理论,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从而形成丰富的知识对话。
二、实践案例1.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发布课前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和阅读材料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在课前进行预习,从而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
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进行笔记和问题的整理,为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做好准备。
2.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单纯讲解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和合作。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既可以巩固课前预习的知识,又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获得新的观点和思路。
3.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作业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基于ARCS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能力。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本文将基于ARCS(注意、相关性、满足需求、认可)动机理论探讨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ARCS动机理论是由凯勒(Keller)于198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满足需求(Satisfaction)和认可(Confidence)。
注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步。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吸引人的课前预习任务、引入独特的学习资料或使用多媒体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前发布一段有趣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吸引他们在课前主动进行预习。
相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讨和应用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相结合。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问题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相关性认识和兴趣。
满足需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之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与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密切相关。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如文本、视频、练习题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认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表扬和奖励优秀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积极参与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学院学报JOURNAL%OF%XINGTAI%UNIVERSITYVol.%31,%No.4%Dec.%2016第31卷第4期2016年12月翻转课堂来自美国山区的一所中学,本来是应急之策,但是却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教育界的瞩目。
大雪封路,学生无法正常到达学校,学校很着急,家长很着急。
于是有“先觉者”想出办法,让教师设计并录制教学视频,以网络为渠道,发送给学生。
学生在家中学习,通过网络接收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当道路通畅了,学生能走进课堂了,教师就设计些活动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同时补充未尽事宜。
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跟传统课堂相比,这里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教师的工作变了,当然所起的作用和所角色也变了。
教师不再是与学生面对面地侃侃而谈,而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由学生自行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也不再是传递知识,即所谓“传道授业”,而是承担起了“解惑”的职责(也同样会繁衍出很多手段)。
学生角色也变了,学生不能安安静静坐在下面“听”了,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体,对学生而言课堂是个交流和汇报演出的场所。
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受篇幅所限,只谈对学生要求的转变,以及如何促使学生完成这个转变。
学生角色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学习主动性上。
没有了教师面对面的监督,学生就要有足够的自控力,自控力何来?没有了教师的手把手讲解,学生就要主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动力何来?没有了安安静静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要“表演”,参与积极性何来?从学生端切入到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得不考虑学习动机问题。
那么,我们先来重温动机理论。
一、动机理论严格的说,动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范畴的理论。
在上世纪50年代末,由加拿大学者Gardner 和Lambert 引入到外语教学研究中,认为外语学习也是社会心理现象,主要关注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景对学习者行为的影响。
随着动机理论的发展,在这一框架下形成了以下四种理论:1.强化论一些S-R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是否具有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与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刺激之间的稳固联系。
也就是说,当学生学习行为发生之后是否收到积极的反馈决定其学习动机能否持续和上升。
如:取得好成绩、获得教师的赞扬、得到同学的认可和羡慕等。
反之,就会下降。
2.需求层论这一理论主张在解释动机时要着重强调“需求”的作用,认为包括学习行为在内的所有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行为者的不同需求,这些需求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需求”影响着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在学校,关爱和自尊是最不可缺失的“需求”,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上发挥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获得尊重感,特别是在集体中的受尊重感,也就是荣誉感。
3.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行为者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理论创始人班杜拉(Bandural )提出的,他指出:行为者的行为受行为的先行因素和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行为出现的概率是由于行为者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接下来的“强化”的期望。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以其突出的课堂效果和高度适应网络信息技术而备受关注。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课堂或者说是学习活动的导演。
学生也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再也不能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听课”了。
试从动机理论角度来分析形成性评价如何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促使学生转变角色。
关键词:动机;角色;测评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6)04-0138-03[收稿日期]2016-06-02[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H B 15JY 005;2015年度邢台学院数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双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课题编号:J G Z 15010[作者简介]顾锡涛(1975-),男,河北清河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主研方向:英语教学.从动机理论看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顾锡涛(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0)第4期当行为者确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件事情时,自我效能感也就应运而生了,他自然也会主动执行那个行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获得效能感,也就是能否获取足够自信心去完成某一行为是其学习效果的内在先决条件。
同时,这一先决条件有赖于外部环境,特别是行为之初的外部环境。
4.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是指克服困难、发挥自身才能、取得成功结果的愿望。
这一理论认为,追求成功的倾向(用Ts表示)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a.成功的动机(用Ms表示);b.成功的可能性(用Ps表示); c.成功的诱因(用Is表示)。
则会形成公式:Ts=Ms×Ps×Is。
因此,可以看出成就动机的水平与Ms、Ps、Is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高,追求成功的欲望就强烈。
而且,如果经历失败,高成就动机者在任务的坚持性上也会比低成就动机者表现得好。
研究还发现:幼儿期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成就动机主要由所受的教育决定。
可见,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对学生成就动机的获得很重要。
以上是对动机理论的分析,总结起来也就是积极的反馈、荣誉感、自信心、成就感可以带来正面的学习动机。
可见要想获取学习动机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合理的测评,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要小心又要务必完善。
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
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
简单地说,“形成性评价”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给出及时的反馈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效果,特别是了解自己的进步,同时可以得到学习成就感的评价体系。
这样的评价体系就迎合了翻转课堂的需求,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性。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1.利用网络技术,快捷测评,快捷反馈。
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使得网络化计算机考试,也被叫做“无纸化考试”,超越概念成为现实。
很多考试平台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种教学测评中,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快捷。
一般考试平台都配有开放性的试题库,教师组卷非常方便,有些平台几秒钟便会组成一套试题。
学生在计算机上答题,不需要印刷试卷,而且做题速度也比纸质考试快很多,考试结果可以即时反应出来。
b.准确。
省却了出题阅卷过程,人为的误看、误判可以杜绝。
另外,考试平台的考试分析往往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其分析结果更加可靠,也更准确,对教学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c.个性化。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随机选择不同的试题形式和难度。
个别平台还可以提供自适应考试(计算机根据学生个体做题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试题),那就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情况,减少学生的挫败感。
另外,还有移动手机终端平台等更为方便的方式也逐步得到推广。
网络技术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形成性评价的理念高度吻合。
同时,也符合动机理论中给学生及时做出积极反馈的要求。
短时间内做出测评反应,学生会更加关注,有机会改正提高,不至于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2.多种测评方式共存要建立一个立体化长期的测评体系,它应该至少包括:课堂表现、单元测试、期末测试、第二课堂等。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个测试形式所发挥的作用。
a.课堂表现记录学生课堂行为的积极程度,检测自学情况,反映应用能力的掌握,挖掘潜力。
课堂可以直接反映出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过程的效果,同时也是学生荣誉感或“强化”获取的直接场所。
在国外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曾深刻体会到美国教师对课堂表现的重视程度。
一般他们在学校提供给教师教学使用的电脑里都安装了一套测评记录系统,教师在授课之后都必须把本次课学生的表现情况、作业情况等登入到这个系统中,校长、家长都能在登入后看到记录。
而且,这个记录也说明了教师做了哪些工作。
学校鼓励教师多测评,多记录。
另外,教师在记录课堂表现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鼓励参与为主,多表扬,多看到学生好的方面,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
b.如上所述,单元测试也要采用快捷方式,让学生一学完就有积极的反馈,不能等知识忘却,技能生疏了再测评,最好做到当堂测,一个单元一测,反复测,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就感,也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温故而知新。
测评不是为了了解分数,而是为了督促学习,其内容可以是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甚至是会什么考什么。
c.期末考试要简单,占比要少,不易超过40%。
一方面淡化考试的权重,让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再是为了考试,学生也不会有“一考定乾坤”顾锡涛:从动机理论看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139邢台学院学报第31卷的感觉。
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步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即“真才实学”,学习的结果应该是增长的知识和能力,而并非纸面上的分数。
除了常规的这些测评之外,也要重视第二课堂,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比赛、活动,培养参与意识,获取正确评判自我的视角,有利于赢得自信和荣誉感。
笔者认为,包括第二课堂在内的各项测试都要在总成绩中占到一定权重。
让测评成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分解总成绩,防止“一棒子打倒”,避免毁灭性挫败感,这样会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
3.注重合作,加强共同进步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合作意识的培养,学生要分组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可以多设计些小集体活动,如:表演话剧、制作展示课件、查找资料等。
小组活动可集体记录分数,小组成员均可获取共同分数,每个成员的表现又都会影响到小集体的分数,从而发挥小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发挥主动性,也可以增强学生个体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和受重视感,激发动力理论中所分析的“需求”,提高成就动机。
另外,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从别人那里学到共同的东西的能力。
如:资源共享、学生互评等。
资源共享不仅是一种品质,而且还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个体在海量信息的时代都不可能独自占有信息,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找到足够的可用信息,每个个体都应成为信息检索的一个节点,这样才能织成一张大网。
学生互评是对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查漏补缺、互通有无,还可以锻炼多种能力,如:思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合作是社会要求,是时代要求,是学生寻求集体认同的要求,也是任何个体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总之,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要先于学生转变角色,加强理论学习,用教学理论增强自身对翻转课堂的信心,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快乐课堂、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