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海洋和陆地氺

合集下载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贝加尔湖沉积物及其断面结构图
一、陆地水体
案例
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
P65
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五大湖的总和,是长江年径流量的25倍
一、陆地水体
案例
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
P65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Baikal Lake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急剧萎缩?
一、陆地水体
1.水圈
水(物质)——水体(水的分布)——水圈(外部圈层)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一、陆地水体
2.水体的分类
(1)按存在状态
①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②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
一、陆地水体
3.陆地水体
(3)储量
陆地水体水量占全球水储量:3.47%
一、陆地水体
3.陆地水体
(3)储量
陆地水体水量占全球水储量:3.47%
冰川水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一、陆地水体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案例
P66
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相互补给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图4.4),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 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的雨季,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11月到翌年 3月,是东南亚的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在旱季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3张)湘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3张)湘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 而相互联系。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湖泊水
02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河流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思考: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到哪几种水体?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永久性冰 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季 节
夏季
全年 全年
补给结果及原 因
影响因素
温度较高的夏
季,冰雪融化,
形成夏汛,冬 季温度降低,
气温高低
冰雪封冻,河
流断流
对河流径流量 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 水的相对水 位
是河流稳定而 地下水与河
可靠的补给水 水的相对水


中国分布 (主要)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
普遍
普遍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示意(以我国为例)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补给季 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中国分布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主要) 示意(以我国为例)
雨水
雨季
河流最主要的补 给形式,并在雨 季形成汛期
降雨量
东部季风 区
季节性积 雪融水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 季积雪,春暖后 融化,但因积雪 量较少,仅形成 春汛
显的干湿季
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的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
影响因素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占全球水量

全球水量
1、陆地水
间 分
人类目前可利用的布
水资源
海洋水+陆地水+大 气水(淡水+咸水)
淡水
地下水
100% 2.53%
人类目前比较容易 利用的淡水资源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十万分之七
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方式
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 大部分河流的补给,来自流域的

•因
8月),降水量少 • 因而流量小,夏汛短。
•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 流域内雨季长,降
水量多 • 因而径流量大,夏
汛长。
P91活动2:若分布于下列气候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试判断其径流量的
,并说明原因。 大/小
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A.①—a ②—b ③—c ④—d B.①—d ②—b ③—a ④—c C.①—b ②—c ③—d ④—a D.①—d ②—c ③—b ④—a
(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____(填甲或乙)位置,分 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 (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____(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 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____(填高或低)。
• 河流稳定、均匀的补
给 来 源 , 15%-30%
• 西部地区山地较高,存在山地 冰川,夏季温度急剧升高,冰 川大量融化,形成汛期。
• 从多年平均来看,冰川融水对河流 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为什么?
• 在降水较少的年份,晴天较多,气 温较高,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 较多;
• 在多阴雨天的年份,热量相对较少, 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精选(海洋和陆地水)【圣才出品】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精选(海洋和陆地水)【圣才出品】

第4章海洋和陆地水一、名词解释1.冰斗和冰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研]答: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陡峭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洼地。

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而崩解为岩屑,并在重力与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逐渐变陡、雪斑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成为洼地即雪蚀洼地。

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拔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

按其位置可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两类。

冰窖,又称围谷,是冰斗进一步扩展或谷地源头数个冰斗汇合时形成的地貌。

冰窖是复式大冰斗。

冰窖地貌中的冰槛往往不明显或消失。

2.水位[西南大学2015研]答: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水位高低是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

流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影响流量、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水位变化,如流水侵蚀或堆积作用造成的河床下降或上升。

3.暖流和寒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研]答:暖流和寒流是洋流的一种,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两者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上层滞水[西北师范大学2006研]答:上层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其性质基本与潜水相同,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通过蒸发或向隔水底板的边缘下渗排泄,受水文因素影响强烈,水质极易受到污染。

它由雨水、融雪水等渗入时被局部隔水层阻滞而形成,消耗于蒸发及沿隔水层边缘下渗,常分布于砂层中的粘土夹层之上和石灰岩中溶洞底部有粘性土充填的部位。

5.流域[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答:流域是指某条河流或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联系【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核心素养:】1.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实践力)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认识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

(综合思维)3.能够分析特定区域河流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

(区域认知)【基础认知】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1.水圈是的,地球上的水体由大气水、海洋水、陆地水组成,其中,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2.陆地水因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陆地水包括、、沼泽水、等;地下水埋藏于,水量稳定,水质较好,不易被污染,是比较理想的供水水源,和下渗到地下的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

3.人类目前利用的主要淡水有、湖泊淡水、。

4.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及其关系。

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一、河流补给(1)雨水补给1.是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的季节变化。

2.雨水补给特点:性和性;以河流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量的变化与流域及其变化关系密切,补给季节是。

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区的河流(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是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2.特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具有性和日变化,大致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量变化与流域的、有关,补给季节是。

3.我国分布地区:我国地区(3)冰川融水补给1.冰川融水补给:是指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随着,部分冰川熔化为液态水,补给陆地其他水体,特别是河流。

2.特点:可调节河流径流的丰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河流水量主要因素是,汛期在季,季断流3.我国常见地区:高原和地区(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1.流域内的湖泊,尤其是大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 ”,使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变。

湖泊 和 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品课件)高二地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品课件)高二地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材料二 右图示意1957~ 2008年长江
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
(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的关系。
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关系。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 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解析
课堂检测
(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对长江 径流的影响。
课堂检测 右图为“我国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
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积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图中河流位于我国新疆,流量较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可判断出该 河流量受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明显,故补给形式为冰川积雪融水。
课堂检测
2.关于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调节气候
发电
淡水资源
航运
陆地水体对 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
塑造地形
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合作探究
河流补给是指河流水的 来源。读右图,思考并 回答: 1、图中展示的河流补 给类型可能包括哪几种 水体? 2、大气降水除了补给 河流之外,还能补给哪 几种水体? 3、其他水体还有补给 关系吗?尝试写出水体 之间的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由 气态、固态和液态 三 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
2. 水体空间分布
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8% 大气水:分布最广。 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 河流水 、湖泊水、 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 冰川水、生物水等

新人教版 必修1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说课

新人教版 必修1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说课

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深度大;支 流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 蓄水量大,蒸发少。
两者的纬度、水系、地质构造等存在差 异。
设计 意图
让学生了解“咸”
背后的自然环境。
让学生了解贝加尔湖形成的自然 环境。
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环境制约陆地 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
10
(二)板块2 了解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补给的河流水量减少。
设计意图 河流补给湖泊
洞里萨河案例
为何洞里萨河的流向会随季节发生 变化?
雨季,河流补给湖泊 旱季,湖泊补给河流
案例探究: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
长白山天池卫星影像图 天池和松花江存在怎样的补给关系?
天池补给湖泊 湖泊补给河流
通过演绎-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绘 制 示 意 图 来 解 释 河 流 水 与 湖 泊 水 的 相 互 补 给 关 系 , 培 养
板块3 解释陆地水体相互关

咸海为什么会 萎缩?
板块4 理解陆地水体与人类 咸海会消失吗?
活动关系
教材P65-67(P66案例) 及补充的图文材料
教材P65的第一段文字 及补充的图文材料
以河流水与其他陆地水体的关系为例,通过绘制示 意图解释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所学,理解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选必1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水的运动》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说课
一、说课标和教材
课标要求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 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 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 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 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解释厄尔尼、拉尼娜现象对全 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 陆地水与海洋 知识点纲要-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 陆地水与海洋 知识点纲要-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单元陆地水与海洋第一节陆地水体简单相互关系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陆地水: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

地表水: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地下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空隙中,成为地下水;还有少量地下水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

陆地水体间的相关关系:是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大部分河流的补给,来自流域的大气降水。

因降水形式、储水方式、水流路径的不同,通常把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等。

总结:河流补给类型补给时间主要影响因素补给特点分布雨水补给雨季时间决定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集中性不连续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世界上多数河流我国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积雪融化通常形成春汛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比较和缓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东北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冰川储量补给在夏季水量变化较稳定冰川分布地区我国西北青藏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河流与湖泊的相对位置水位高低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较为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与河流水相对位置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较为普遍补充说明:1.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水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受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影响。

2.黄河和松花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雨季短(集中7、8月),降水量少,因而它们的流量小,夏汛短;松花江还存在因冬春季节降雪,春季融雪补给河流而出现春汛。

3.积雪从太阳辐射、大气和地面得到热量慢慢融化,连续不断地补给河流;由于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积雪融化与融水补给也有日变化,大致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比雨水补给的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4.在陆地水体中,冰川以固态形式储存着大量的淡水。

海洋水与陆地水

海洋水与陆地水

专题三 陆地水与海洋水[知识梳理]一、陆地水1、陆地水体类型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淡水的主体,占2/3)、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2、河水(1)河流的补给来源:最主要是雨水补给。

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

地中海汛期为冬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的春汛。

冰川融水: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地下水: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

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2)河流径流的变化季节变化: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

3、地下水(1)类型(2)潜水的补给来源:①主要是大气降水。

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

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

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类 型 定 义补 给 主要特征潜 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 潜 水 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 按空间分布分类 按循环周期分类类陆地循环:型海洋循环: 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支态平衡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 等降水量线接近。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中学地理睬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2)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大类。

1)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它使陆地水得到补充,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内陆循环:陆地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水循环的意义。

1)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2)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3)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水平衡原理。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更量。

各区域的水平衡方程式:外流区域:P0 =E0 +R0 内流区域:P0 =E0 海洋:P0 =E0 -R0 全球:P0 =E0 (用P0 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E0 代表蒸发量,R0 代表径流量)3.海洋水。

(1)海水的盐度。

1)海水的盐度。

1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海水的盐度。

2)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0,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

3)影响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因素。

①气候。

南北回来线旁边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层盐度最高;赤道旁边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②洋流。

暖流的海水盐度较高,寒流的海水盐度较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2)海水的温度。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和变更规律:1)太阳辐射的影响,同一海区的水温随季节变更而变更;不同的海区水温随纬度的凹凸而有所不同。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8.各种补给的特点 ①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 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河流水量与降水量分布一样,由 东南向西北递减;河流多在夏秋季节发生洪水,也与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有关。
②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 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 量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为规律。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时间 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⑤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 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9.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①河流就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 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足以补 偿蒸发和渗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 而干旱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 ②除气候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 密度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决定着下渗状况, 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
5.厄尔尼诺现象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有来自南赤道洋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洋流和沿南美洲海岸北 上的秘鲁洋流。与秘鲁流边部连接一起的大量上涌海水为浮游植物提供了足够的营 养物质,使以此为食的秘鲁鱼产量占师姐领先地位。但有时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 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 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 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 月以上,成为厄尔尼诺现象。

专题三 陆地水和海洋水

专题三    陆地水和海洋水

专题三陆地水和海洋水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落实一:水循环】1、读课本水循环图,完成(1)写出环节名称?(2)人类主要影响哪个环节?(3)影响下渗的因素?(植被、地形坡度、降雨强度、降雨历时)(4)水循环直接给陆地提供的资源是什么?(5)水循环意义?(记住)①使水资源更新。

②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解其影响内涵)(1)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

(2)农林措施中,“旱改水”、植树造林等:增加入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3)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4)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练一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2)据报载,国家水利部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l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万人饮水困难。

此项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环节施加影响。

(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字母)。

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

(4)为提高集雨工程水质,应改变当地农民等传统习惯。

【基础知识落实二:陆地水的补给】1、水体的互补2、河流的补给类型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4~5题。

4.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地。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水源夏季是,冬季是。

10环本《环境地学》复习题

10环本《环境地学》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宇宙: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宇宙中各种各样的星体叫天体日界线:180°经线被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为日界线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黄赤交角: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23°27′。

恒星日: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统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d6h9min9.5s成为一个恒星年。

二、填空题:1、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两组,即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2、地球固体地表以内可以分为三层,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3、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经线。

5、全球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三、简答题:1、地球自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⑴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⑵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⑶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⑷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⑸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⑴太阳辐射几种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⑵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

⑶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⑷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⑸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海洋水与陆地水讲解

海洋水与陆地水讲解

海水温度影响因素分布规律海水运动波浪潮汐洋流类型成因形成原因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地表水潜水承压水互冰川水河流水湖沼水互海水盐度第3讲海洋水与陆地水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

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把书读薄·构建知识网络有的放矢·把握复习方向海水温度、盐度、洋流、河流补给形式以及水循环的意义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具体化的考查方式在试卷中十分明显。

常常以局部区域图为信息载体,把与上述内容有关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因此复习中应将海洋水和陆地水的基本知识,放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来掌握运用,特别是一些重点区域,如非洲大陆东西两岸、南美洲大陆东西两岸、地中海与大西洋表层、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北冰洋沿岸等应作为复习重点。

2011年这些区域仍将是重点考查地区。

在复习时应注意构建“心理地图”,掌握必要的空间定位方法。

串讲笔记·高考核心突破热点知识1 海洋水1.海水温度(1)热量收支: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收>支;中高纬,支>收。

(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①太阳辐射:水温低纬高于高纬;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晚。

②洋流: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③水温随深度而递减:热量集中表层;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常处于低温状态。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因为海水热容>岩石>空气,所以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2.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①降水量与蒸发量:从低纬到高纬,盐度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

一般不同纬度海区盐度比较,要分析蒸发量与降水量因素。

如赤道海区盐度低于副热带。

②河流径流量:近海海域,陆地淡水的注入,淡化海水,盐度较低。

一般近海海域陆地淡水有径流总量大小的差异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差异,从而导致盐度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4章第1节教学设计第4章水的运动第1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探究二: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四、学习效果第4章 水的运动第1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一、学习目标1.识记水圈的组成,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

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不同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

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分析其补给特点及影响。

二、必备知识(一)陆地水体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特点(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主要作用(1)影响自然环境⎩⎪⎨⎪⎧调节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2)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①提供淡水资源。

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4. 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所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应切实保护水资源。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是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主要特征之一。

(√)(2)陆地水体只有水量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

(√)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实质: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

2.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1)河流与湖泊(2)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3)河流与冰川、积雪补给水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 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河流会出 现春汛3. 注意(1)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和长江的荆江河段都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2)湖泊水与河流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湖泊的位置。

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而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水起调节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人造湖泊(水库)的防洪作用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陆地水与洋流第1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pptx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陆地水与洋流第1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pptx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以致用】
[考向1: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2023年河北石家庄期末)河流补给决定了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及季节
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水文站观测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据此完成第
1~2题。
1.春季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
A.雨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推测该水文站位于我国
较高的水体可以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当井水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时,河
水补给井水;反之,井水补给河水。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
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小归纳2:
有些河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
荆江段因是“地上河”而只存在河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
补给河水的情况。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西部地区外流河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
)
(
)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在水的三态中,大气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第2
(2)按存在空间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小归纳1:
湖泊水与河水、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1)湖泊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想一想: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
种说法是否科学?

陆地水(landwater)

陆地水(landwater)

上游(upstream)
指紧接河源的河段,常常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其特征:河谷窄, 呈“V”字形,河床多为基岩或砾石;比降和流速大;侵蚀(下切和 溯源侵蚀)强烈,纵断面呈阶梯状,多急流瀑布;流量小;水位变 幅大。如黄河在内蒙河口镇以上河段为上游。
中游(midstream)
指介于上游与下游的河段。
• 1、河流纵断面(纵剖面) • 河流的纵断面是与水流方向一 致的断面,是指沿河流轴线的 河底高程或水面高程的沿程变 化。故河流纵断面可分为河槽 (底)纵断面(指河底高程的沿程 变化)和水面纵断面(水面高程 的沿程变化)两种。
(四)河流的纵横断面
河源与河口的高程差称为河流的总落差;某 河段上下游两端的高程差称为该河段落差。 河段落差与该河段河长之比值即单位河长的 落差称为河流的比降,以小数或千分率表示, 即: 式中:H上,H下,分别为河段上下游河槽 (或水面)上两点的高程;H上-H下则为河 段的落差;L为河段的长度。
(2)河口段 从潮流界至口门(拦门沙顶部) ,具有双向水流,即河川径流的下泄和潮流的上 溯,水流变化复杂,河床不稳定;地貌上表现为 河道分汊、河面展宽,出现河口沙岛。口门附近 堆积地貌的统称拦门沙,它包括水下浅滩、河口 沙岛、口内沙坝以及航道上阻碍航行的水下堆积 地形。 (3)口外海滨段 从口门到水下三角洲前缘坡 折,这里以海水作用为主,除了潮流以外,还有 波浪和靠近河口的海流的影响;地貌上表现为水 下三角洲或浅滩。
①过水断面面积F:大都从已测得的过水断面图上量算出 来。如果断面图纵向、横向比例尺相同,可用求积仪或方 格法直接量算。如果比例不同,可把图划为若干梯形或三 角形,分别用梯形、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若河道断面无 冲淤变化,则河道断面比较稳定。每一水位对应有一个过 水断面面积。这样可依据水位及相应的过水断面面积绘制 水位-面积关系曲线F=f(H),式中F为过水断面面积,H为水 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量平衡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 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 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陆地蒸发,说明大陆 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各种形式的水在循环中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多年 冻土带和极地冰盖更新周期最长,约需1万年左右,海 水则需2500年,山岳冰川视规模需数十年到1600年不 等,深层地下水1400年,较大的内陆海1000年,湖泊 几年到几十年不等,沼泽1~5年,土壤水280天到1年, 河川水10~20天,大气水8~9天,生物水只需几小时。 (二)水量平衡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PC+PO=EC+EO 式中, PC为大陆降水量 ; PO为海洋降水量; EC为大陆 蒸发量;EO为海洋蒸发量。
•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全球水循环过程和数量
全球水分循环使水圈成为一个开放性动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社 会生产十分重要的淡水资源成为全球水分循环开放动态系统中的 一个“站”,它除了作为暂时停留的静储量之外,还包含水分循 环过程中的动储量。全球河流总贮水量1250km3,而全年河流总 径流量达38000km3,其交替率为0.032年。由此可见,水分循环 的强弱不仅与实际有效循环水量有关,而且与循环速度有关。如 何增加实际有效水量, 控制水分循环的 过程,对水资源 研究就是一个很 重要的课题。有 人估计,全球广 泛的修筑水库, 实际上就是增加 实际有效水量, 它还无意地削弱 了本世纪以来全 球平均海平面的 上升。 美国的水系图
21世纪伊犁牧民水力发电 20世纪三门峡大坝
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生存环境中最活跃部分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的开始 全国400多城市缺水 七大水系劣质水占三成 饮用江水中测出468种污物 走遍长江,没有一处的水可以 捧起来喝 北方一些地方有河皆干, 有水皆污 浅层地下水50%污染
自然形成的露珠
403.4 24696.21 33.8 269.5 1177.14 25873.35
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的纬度变化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一、海洋的起源 二、世界大洋及其区分 世界大洋分为四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 o 冰洋。从南美合恩角沿68 W线至南极洲,是太平洋与 大西洋的分界线。从马来半岛起通过苏门答腊、爪哇、 帝汶等岛、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角,沿塔斯马尼亚岛 的东南角至南极洲,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从非 o 洲好望角起沿20 E线至南极洲,是印度洋与大西洋的 分界。北冰洋则大致以北极圈为界。
中国的水科学
都江堰、灵渠工程
(公元前214年)
•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地球的水量估计
水圈和大洋主要参数的变化
地球上水的分布
据1970年国际水文学会的数据,地球上的水量总体积 约15×108km3,它们分聚为江河湖、海及冰川等多类水 体。如果把各类水体铺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深度,规定为 它们的当量深度,那么,估算的 海洋水体的当量深度为2700-2800m 冰和雪为50m,地下水为15m, 陆地上的河湖水为0.4-1.0m, 大气水的当量深度为0.03m。 水域是指水体的地理位置,自由水面的形状与面积。 所谓水圈,由地球表面各类水体各地水域共同组成, 抽象为覆盖地球表面的水层,实际上是不连续的、上下 高程相差很大的自在水体水域的总称。 水圈对地球环境有重要的贡献,水体或水域对地球环 境的影响则各有各的有效范围,它们造成了地球环境的 分异,而且建立了以水体或水域为中心的、向外逐渐减 弱其影响强度的、次级地球环境的变化系列。
2005年3月22日
中国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水量的不足
总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6% 人均2200立方米, 世界平均1/4, 美国的1/5, 世界上第121位
水质性的缺水(水污染) 水的分配不均的缺水(南多北少) 利用率较低的缺水(如漫灌) 观念落后(因地制宜等)
1976年10月洞庭湖
世 界 大 洋 的 面 积 和平 均 深度
三、海及其分类 1.定义: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 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海是洋的组成部分。 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各大洋共有海54个。 2.海的分类: (1)内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 个海峡与洋或邻海相通。它位于一个大陆内部或两个 大陆之间。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 (2)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 邻海相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响。如白 令海、黄海、东海。 (3)外海:虽位于大陆边缘, 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如 阿拉伯海等。
海 水 主 要 盐 分
• • • • • •

(二)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 之比,通 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知道了氯度,就可以按照克努森公式计算盐度: 盐度=0.03+1.805×氯度 计算海面盐度的公式: 盐度=34.6+0.0175 (E-P) P代表降水量,E代表蒸发量。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 四 章 海 洋 和 陆 地 水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海水的运动 海平面变化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河流 湖泊与沼泽 地下水 冰川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洋、河流、湖 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4)岛间海:大洋中由一系列岛屿所环绕形成的水域, 称为岛间海。如爪哇海。 四、海水的组成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 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其中水约 占96.5%,其它物质占3.5%。海水中还有少量有机和 无机悬浮固体物质。通常把每升海水中含100mg以上 的元素,叫常量元素,不足100mg的叫做微量元素。
海水的盐度
1、主要盐类: 2、盐度: 3、分布规律:
温度( 30 20
O
C)
盐度 温度
盐度( 0 /0 ) 3.6 3.5 3.4
10
0 -10 0 20 40 60 南纬60 40 20 图3.25 海水表层盐度温度的变化
3.3
3.2 北纬
南纬 60 40
20
0
20
年平均大洋淡水平衡方程: P+R-E=0 或 P+R=E 即大洋年降水量加入海径流量等于大洋年蒸发量。
全球年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的意义在于 某个贮水库或水体来说,必定存在来 于出水量和蓄水变量之和的关系。人们还可以采取措施调节 、出水量与蓄水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 于非灌溉土壤来说,短短一周内积累的降水就至关重要。地 贮水库对于1-10年内累积的降水或融雪是敏感的,而地下水 103年内积累的降水才有反应。因此,我们用水分循环与水 衡理论,对1-102年内粮食生产所需水分进行科学预测和合理 ,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球水分循环系统是开放系统,它有地球内部原生水的补给,以
及岩石圈板块运动所带来的地球表层水量的得失。地球内部原生水 通过火山喷发和温泉途径补给地球表层。如果按稳定累积速度计 算,在过350 Ma内,地球内部原生水补给总量可达231×109km3, 已是地球表层总水量的150多倍,但这些水的大部分又通过板块运 动回归到地球内部,参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层之间的水分循环,只 有大约0.6%保留在地表,即相当于地球表面的总水量.
水系流域 太平洋 外 流 区 印度洋 北冰洋 小 计 内流区 全国合计 降水量 面积 (占总面积%) mm ×108m3 56.72 6.51 0.53 63.76 36.24 100.00 918 739 357 896 164 629 49926 4530 144 54600 5720 60320 径流量 mm 391 518.6 215.9 ×108m3 21347.46 3238.90 109.85 mm 526 220.4 141.1 492.6 130.2 359.5 蒸发量 ×108m3 28578.54 129.11 34.15 29903.73 4542.86 34446.56 径流系数 (% ) 42.8 71.5 76.3 45.2 20.6 42.8
地球上的原始海洋早于地球上的 生命,并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繁 衍创造了条件。体现原始生命大繁 衍的中国云南澄海动物群化石就出 现在潮滩沉积岩系之中。直到 几亿年后的今天,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依然十分依赖于水。
研究水存在于地 球大气和地球表面、 以及地下的各种现 象的发生和发展规 律及其内在联系的 学科称水文学。 借助于实验和 分析方法,研究以 水为主的液体的平 衡和运动规律,并 探讨应用这些规律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学科称水力学。
盐度 是指海洋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水重量之比,平均为34.6‰, 变化范围33‰—≥40‰,主要与水域水分循环有关。对以蒸发为主 要水分输出的海洋水域,海洋水的盐度就较偏高,如江海。
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 (1)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降水、蒸发 和入海径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2)高纬区、雨量特别丰沛的赤道带和有巨大河 流入海的沿岸区,盐度一般低于33. • (3)蒸发量特别大的红海则高达40. • (4)南北纬40°之间,赤道带附近盐度最低, 两个副热带高压带盐度最高。 • (5)深层和底层海水一般为34.6-35,变幅很小。
下荆江的裁弯取直以及与洞庭湖出口的位置关系图

我国陆地面积的56.72%的地面径流最终汇入太平洋,总面积的 6.51%的地面径流最终汇入印度洋,另有总面积的0.53%的地面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