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精华版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百科

武汉大学百科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 “ 创造、创新、创业 ” 教育的新理念,培养 “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 ”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1280人,硕士研究生10731人,博士研究生6736人,其中包括港澳台侨学生566人(截止2008年武汉大学录取港澳台侨学生总人数连续五年居全国内地普通高校之首),有外国留学生 1491 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293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更加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明确了如何将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准大学的总目标,重新确立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迈向美好未来!
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 “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计算机大楼等拔地而起,成为学校迈入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2000年经合校组建后,,校园增加到四个校区分别为:文理学部(即原国立武汉大学校区)、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 武大雪景
编辑本段校名拾趣
武汉大学的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
右向左,“国立武汉大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使人想到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 一个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磅礴大气的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前无古人的。这也是武大学子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之一。 “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把“国立武汉大学”牌楼按由左至右顺序来读)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学大汉,武立国"从此名满天下。

武汉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绪论微生物(Microorganism):自然界中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bes):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致病的少数微生物。

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G+主要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构成,G-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bacterial L form):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细胞壁受损后仍能在高渗环境下存活的细菌。

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erobe):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的一类细菌。

磷壁酸(teichoic acid):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菌外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三部分,又称为内毒素。

中介体(Mesosome):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拟线粒体(Chondroid):中介体的形成,有效地扩大了细胞膜面积,相应的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称为拟线粒体。

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又称迂回体volutin、极体polar body):因嗜碱性较强,用美蓝染色着色深,可染成与细菌其他部位不同的颜色,故称异染颗粒。

武汉大学古代汉语考研名词解释2

武汉大学古代汉语考研名词解释2

、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点的⼏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场,据此测量地球表⾯⾃然形态和⼈⼯设施的⼏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的⼀个分⽀学科。

2.⼤地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重⼒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测定地⾯点的⼏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研究利⽤摄影或遥感的⼿段获取⽬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的学科。

4.⼯程测量学:研究⼯程建设和⾃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放样和变形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5.地图制图学(地图学):研究模拟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编绘、复制的技术⽅法及应⽤的学科。

6.空间信息可视化:运⽤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空间信息输⼊、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和结果,⽤符号、图形、图像,结合图表、⽂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并进⾏交互处理的理论、⽅法和技术。

电⼦地图是空间数据最主要的⼀种可视化形式,通常显⽰在屏幕上。

7.海洋测绘:对整个海洋空间,包括海⾯⽔体和海底进⾏全⽅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以获取包括⼤⽓(⽓温、风、⾬、云、雾等)、⽔⽂(海⽔温度、盐度、密度、潮汐、波浪、海流等)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地质、重⼒、磁⼒、海底扩张等各种信息和数据并绘制成各种使⽤⽤途的专题图件,为经济、军事和科学服务。

8.海洋测绘学:以海洋⽔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的理论和⽅法的学科。

9.地理信息系统:⼀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包括⼤⽓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信息系统。

10.测量平差: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由⼀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定未知量的最优估值及其精度的理论和⽅法。

11.地图投影:依据数学原理将地球椭球⾯上的经纬度线⽹描绘在平⾯上相应的经纬线⽹12.海道测量:以保证航⾏安全为⽬的对地球表⾯⽔域及毗邻陆地所进⾏的⽔深和岸线测量以及底质、障碍物的探测等⼯作。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Modification of DNA or RNA (DNA或RNA修饰):在最初合成聚核苷酸链之后核苷酸上所做的任何改变。

Modified bases (修饰碱基):除通常在DNA( T、C、G、A) 和RNA( U、C、G、A)四种碱基以外的碱基,通常是在核酸合成后发生改变。

Molecular chaperone (分子伴侣):协助一些蛋白质装配或者恰当折叠所需的蛋白质,但这种蛋白质并不是靶复合物的成分。

Monocistronic mRNA (单顺反子mRNA):编码一个蛋白质的mRNA。

Monolayer (单细胞层):指真核细胞在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形成一个细胞深度的一层。

Morphogen (形态发生因子):诱导特别细胞型以依赖其浓度形式发育的因子。

MPF(促成熟因子):是二聚体激酶,包括p34 催化亚基和周期蛋白调控亚基,其激活能引发有丝分裂进行。

MtDNA:线粒体DNA。

MTOC:见微管组织中心。

Multicopy plasmids (多拷贝质粒):以大于一个拷贝出现在细菌中的质粒。

Multiforked chromosome (多叉染色体):在细菌中,有一个以上复制叉,因为在第一个复制循环结束之前第二个就已开始。

Multimeric protein (多亚基蛋白质):由一个以上亚基组成的蛋白质。

Mutagens (诱变剂):通过诱导DNA 上的突变增加突变率的物质。

Mutation (突变):指基因组DNA 序列上的任何改变。

Mutation frequency (突变频率):在种群中某个突变被发现的频率。

Mutation rate (突变率):某个突变发生的速率,通常用每个基因每代出现的次数表示。

Myeloma (骨髓瘤细胞):起源淋于巴细胞的一个肿瘤细胞株,通常产生一种免疫球蛋白质。

NNegative complementation (负互补):当等位基因间互补允许多亚基蛋白质中突变亚基抑制野生型亚基的活性时发生。

湖北省教育学名词解释全集

湖北省教育学名词解释全集

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综合实践活动: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它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懿生或教育的本质。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几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6、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全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逢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7、实质教育论:学科课程论注重课程教材的逻辑组织,可以保证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较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但是,活动课程论也不能完全否定,课程的编订也必须注意獐的需要、兴趣与心理规律,重视课程教材的心理组织,考虑知识的综合性。

(手打整理) 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考研资料 图书营销学名词解释

(手打整理) 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考研资料 图书营销学名词解释

《图书营销学》名词解释注:括号加粗有下划线部分为出现在2002-2013年考研真题中的年份。

1 绪论图书营销(03、06):是指书业企业为适应和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从市场调研、图书产品开发、定价、促销到将图书产品从出版企业经发行中间商送到广大读者手中,再将中间商及广大读者的意见反馈到书业企业的一系列活动。

或者简单地讲,图书营销就是书业企业以图书市场为中心的整体性活动图书营销学:是研究书业企业图书营销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图书产品研究法:即以各种或各类图书产品的选题开发、定价、分销及促销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机构研究法:着重分析研究图书分销渠道系统中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图书营销机构,如出版社、图书发行代理商、图书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的市场营销问题。

功能研究法:指对图书营销活动中营销主体所必须完成的各种功能进行逐一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图书营销活动中,书业企业必须执行三种功能,即物流功能、商流功能及信息流功能。

个案研究法:对图书营销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静态与动态、定量与定性的分析,通过这些个案所反映出的问题,来揭示图书营销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2 图书营销环境图书营销环境:指书业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影响和制约书业企业行为的各种因素和力量的集合。

(基本点:图书营销环境是多种因素和力量的集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书业企业所面临的营销环境不完全相同,是一种强制性的不可控因素,同时又是不确定的,难以预料的)促变对策:面临着环境威胁时,企业可以选用的应变对策之一。

即企业采取各种手段去限制或扭转不利环境因素的发展。

减轻对策:同上。

即企业通过改变自己的经营战略战术,去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减轻环境威胁的程度。

转移对策:同上。

当书业企业感到环境的威胁特别强大时,主动放弃原来的市场或目标,投资其他行业,或者实行多角化经营,以求新的发展。

政治形势:指企业营销所处的国家政治的发展状况、政局的稳定状况等。

武汉大学《国际结算》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国际结算》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联行:是一家银行的分行、支行之间以及分支行间的关系。

2代理行:两家不同国籍的银行通过相互委托办理代理业务建立往来关系称为代理关系,建立代理关系的银行互为代理行;3账户行:代理行之间单方或双方相互在对方银行开立了账户的银行4价格术语:也称贸易术语,是规定价格的构成及买卖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风险以及确定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限的专门术语;5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简称环球电协,一个国际银行间的非盈利合作组织,实质上是世界各国银行间的高速电讯网络;6国际结算惯例: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和结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通用的习惯做法和普遍规则。

7票据:是出票人委托他人或承诺自己在特定时期向指定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证据,它是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特定证券8付对价: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这些代价可以是一定价值的货物、服务及货币9善意持票:受让人在支付对价后取得了表面完整、合格并且未过期的票据,而且他并未发现票据本身或票据转让人的权利有缺陷或有任何可疑之处,则为善意持票;10正当持票人:是指善意并付对价的票据受让人11票据权利:是指依票据而行使的,以取得票据金额为直接母的的权利。

票据权利是基于票据行为人的票据行为而发生的,是与票据义务而相对存在的12票据义务:是指票据债务人依票据上所载文义支付票据金额及其他金额的义务13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14承兑汇票:即需要承兑的汇票,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远期汇票15银行承兑汇票(B/A):是指由公司、企业或个人开立的以银行为付款人并经付款银行承兑的远期汇票。

16跟单汇票:是指附带有关单据的汇票,跟单汇票一般为商业汇票。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2.有效需求3.消费函数4.消费倾向5.边际消费倾向6.储蓄函数7.平均储蓄倾向8.边际储蓄倾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选择题1.在消费一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意味着消费者( D )。

A.收入减少了不得不减少储蓄B.投入增加导致储蓄增加C.储蓄的增加不是收入增加引起的D.储蓄减少不是收入增加引起的2.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C )。

A.4 B.2.5 C.5 D.1.63.如果投资支出突然下降,则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D )。

A.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的下降,下降的趋势将很快减缓B.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的下降C.GDP将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的下降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 )。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5.若实际的CDP高于均衡水平,则说明( A)。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B.计划投资的总额和计划消费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C.计划消费支出总额超过计划投资总额D.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6.在两部门模型的图形中,45度线与消费函数相交的产出水平表示( D )。

A.均衡的GDP水平B.净投资支出大于零时候的GDP水平C.消费和投资相等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正好为零7.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C )。

A.储蓄上升,但GDP下降B.储蓄保持不变,GDP下降C.储蓄和GDP都将下降D.储蓄下降,GDP不变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10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A)。

武汉大学 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按劳分配:是指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劳动收入的收人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指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劳动收入的收入分配制度。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个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个体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规范企业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达成相互制衡格局的有关制度安排。

它一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和监事会四个部分组成。

公司制:是指企业的资产管理或经营活动以公司为基本单位的企业法人组织制度和组织形式,公司制企业:是一个法人组织体。

它以法人的名义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有权举债、签订合同,能在法院起诉和应诉。

公司财产以股份的形式分属于股东。

股东有权按股分享公司盈利。

股东不能退股,但可以转让股权。

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股份制: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人差距大小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的基础上,使生产经营的责、权、利相结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劳动者的收益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

经济的稳定性:指经济增长及其他宏观经济运动的稳定程度。

经济核算:是指企业通过会计的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成本支出、生产经营成果进行计算、比较、分析、考核,目的是促进低投人、高产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先秦部分1绝地天通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来垄断意义之源,来取消自主。

2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

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3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孔子1忠恕之道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 2.“忠”要求积极为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3.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颜渊问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的要求做事,这就是仁。

一旦人人使自己遵循了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道了。

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来决定吗?”颜渊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孔子说:“于礼不合的不要看,于礼不合的不要听,于礼不合的不要说,于礼不合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聪慧,也一定要照您的话去做。

”3为仁由己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为基础,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

武汉大学精华版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精华版名词解释

以太——仁——心力说
“以太”是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曾被认为是传播光、电、磁的介质,均匀弥散于空间。谭嗣同认为“以太”是比元素更为基本的物质,将它作为了自己宇宙观的基石。不生不灭的以太能维系宇宙星系,形成自然万物,组成人体并具有感觉功能,能维系家国天下。并且,以太不仅仅具有物质性,而且他还能表现为精神性的仁。在这种精神物质混融不分的本体论中,谭嗣同还安排了一个具有绝对能动性的“心力”,认为“天地之大,可以由心成之,毁之,改造之,无不如意”。
道德的形上学
牟宗三提出的这一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主张,如康德将形而上学区分为自然的形而上学和实践的形而上学(同牟宗三所说的“道德底形上学”),自然的形上学是以把握自然为目的的学说,实践的形上学是探讨道德本质问题的学说。牟宗三所提出的“道德的形上学”,则是一种由内圣开出外王,以生命道德为始础扩展到万物存在的哲学本体论观点。牟宗三采用宋明理学的框架阐述自己的本体论思想,认为属于现象世界的心体与本体世界的性体是可以贯通的,只要道德主体通过自身修养就可以达到与道德本体契合无间。牟宗三不像康德那样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无法认识本体世界),而认为人不仅能认识现象世界,而且也可能通过自我转化,超凡入圣呈现本体世界。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张君劢在1923-1924年间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又称科玄论战。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发表《人生观》演讲,4月丁文江发表评论予以反驳,由此揭开论战序幕。梁启超、张东荪、林宰平等倾向于张君劢,被称为”玄学派”,胡适、王星拱等站在丁文江一边,为“科学派”,陈独秀则基于唯物史观加入战场,对前两方都提出了批评。论战的焦点在于科学是否万能及是否应该极力追求的问题,哲学是否有独立于科学而存在的必要。玄学派的观点是将科学与玄学划界,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派认为,科学之所以万能就在于它的方法,科学方法就是逻辑学,人生观也不能脱离逻辑律的规范。唯物史观派通过对玄学派和科学派两方面的批评,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武汉大学哲学考研哲学真题,哲学基础,哲学原典

武汉大学哲学考研哲学真题,哲学基础,哲学原典

2005年一,名词解释(5×6)1、价值2、英雄史观3、白马非马4、董仲舒的“性三品”5、四因说6、白板说二,简述题(10×6)1、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3、简述刘禹锡的天人观4、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5、简要说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学说的内容并作评价6、简要说明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内容并作评价三、论述题(20×3)1、试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该原理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2、简论王夫之“理势合一”“即民见天”的社会史观及其当代的启迪意义3、简要论述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006年一、简释题(10×6=60分)1. 唯物主义2.社会基本矛盾3.三表法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5.理念论6.知识就是力量二、简述题(15×2=30分)1.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三、论述题(20×3=60分)1. 试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并说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论析孙中山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

3. 简要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

一、简释题(10×6=60分)1.主观唯心主义2.上层建筑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大宇之内,质力相推”5.“火本原说”6.奥卡姆剃刀二、简述题(15×2=30分)1.简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2.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20×3=60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及其对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2.试述孟子“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基本思想,并在两者的比较中说明各自的特点与意义。

3.述评康德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武汉大学考研分子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考研分子名词解释

一、解释概念(20分,每个4分)1卫星DNA2复制体(复制体是指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复合物,其中至少含有DNA聚合酶及引发体(primosome,引发酶与其他分子的复合物),SSB,解旋体等,复制体位于每个复制叉处进行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聚合反应)3逆转座子(在基因组内存在着通过DNA转录为RNA后,再经逆转录成为cDNA并插入到基因组的新位点上的因子,被称为逆转座子)4反式激活因子5衰减子与衰减作用二、填空(30分,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1. 从病毒到高等生物的研究表明,遗传物质是。

2. 冈崎片段的发现证实了双链DNA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一条新生链的合成是的,称为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是的,称为链。

3. 大肠菌中有三种DNA聚合酶,其中的pol I的作用是 ,而pol III的作用是。

pol I和pol III都有的三种活性是。

4. 由于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要有一段RNA为引物,因此线状的DNA复制后必须存在着5’端缩短的问题。

已发现有一种端粒蛋白称为 ,它由构成,可以使单链DNA的5’延长。

5. 对DNA损伤有几种修复系统,其中只有修复系统可以造成DNA变异,与这一系统有关的一套基因平时受到一称为的抑制蛋白所抑制,它发挥抑制作用是结合在一段约20bp长的称为的DNA序列上,当DNA损伤时,另一种蛋白质称为把这种抑制蛋白水解后,修复系统的基因才会被激活。

6. 真核细胞中有三种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分别合成不同的RNA,RNA pol I负责合成 ,RNA pol II负责合成 ,RNA pol III负责合成。

7. 大分子互相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DNA或RNA之间的互相作用,蛋白质有四种重要的结构花式与大分子互相作用有关,这些结构花式是, , , 。

8. NO是气体小分子信号,它可由脱氨产生,它的作用方式是直接与酶作用使产生cGMP(环式GMP)。

武汉大学考研经济地理学

武汉大学考研经济地理学

09科目代码:879 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A卷)(满分值150分)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其他地方的一律无效。

一名字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工业用地选择2.城市环境容量3.地域分工4.城乡一体化5.集聚经济6.圈层结构7.综合平衡8.外部不经济性二问答题(共6小题,共82分)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集聚与分散特征?(15分)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乡统筹?(15分)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度”?(15分)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08经济地理学一、名词解释(8*4分=32分)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二、问答题(共82分)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

(14分)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三、论述题(2*18=36分)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07年经济地理1.名词解释(4分*8)2.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的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关系3.问答题4.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特色?(12分)5.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5分)6.在区位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15分)7.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分)8.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分)9.如何理解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12分)10.论述题(18分*2)11.试述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综合评价。

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湖北武汉大学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立象2、尽意3、文学性4、叶绍钧5、闻捷二、简答题1.“山沓水匝,树杂云合。

目既往还,心亦吐纳。

春日迟迟,秋风飒飒。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写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所包含的理论内涵。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

4.韩少功《爸爸爸》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1.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法国布封也有“风格即人”的观点,试比较这两种观点,分析它们的异同。

2.骆驼祥子的性格分析。

3.余秋雨散文的特色。

四、评论写作《犹大的面孔》达·芬奇几世纪前,一位大画家为西西里城里一大教堂画幅壁画,画的是耶稣的传记。

他费了好几年功夫,壁画差不多都已画好,就只剩下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儿时的基督和出卖耶稣的犹大。

有一天,他在老城区里散步,看见几个孩童在街上玩耍,其中有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的面貌触动了这位大画家的心,就像天使——也许很脏,却正是他所需要写生的面庞。

那小孩被画家带回了家,日复一日,耐着性子坐着给他画,终于画家把圣婴的脸画好了。

但是这位画家仍然找不到可以充当犹大的模特儿。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他深怕这一幅杰作会功亏一篑,所以继续不断地物色。

这幅杰作没有完成的情形,传遍遐迩。

许多人自以为面目邪恶,都毛遂自荐,替他充当犹大的模特儿,但都不是老画家心中的犹大:不务正业、利欲熏心、意志薄弱的人。

一天下午,老画家照常到酒店喝酒,正当自斟自酌的时候,一个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人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一跨进门槛就倒在地上。

“酒、酒、酒”,他乞讨叫嚷。

老画家把他搀了起来,一看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这幅嘴脸仿佛雕镂着人间所有的罪恶。

老画家兴奋至极,就把这个放浪的人扶了起来,并对他说:“你跟我来,我会给你酒喝,给你饭吃,给你衣穿。

基因组学考试-名词解释

基因组学考试-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李阳生老师基因组学考试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基因= 由不同的DNA片段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表达单元,有一个特定的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可以是RNA分子,亦可为多肽分子。

2.遗传图谱=以遗传距离表示基因组内基因座位相对位置的图谱。

3.遗传作图= 采用遗传学分析方法将基因或其他DNA顺序标定在染色体上构建连锁图。

4.DNA标记= 一段DNA顺序,具有2个或多个不同的可以区分的版本,即等位形式。

AFLP、STS、RALP、RFLP、SSR、SNP等。

5.重组热点= 染色体的某些位点之间比其他位点之间由更高的交换频率,被称为重组热点。

6.共分离= 在有性繁殖的后代,这种基因附近有一个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与连锁的基因有最大的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体中,这一现象被称为共分离。

7.物理图谱= 指表示DNA序列上DNA标记之间实际距离的图。

8.物理作图=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将DNA分子标记、基因或克隆标定在基因组实际位置。

9.重叠群= 相互重叠的DNA片段组成的物理图称为重叠群。

10.稀有切点限制酶=指该酶识别的碱基顺序在基因组中只有很少数量,可产生较大的DNA片段。

11.DNA指纹= 小卫星DNA具有高度的可变性,不同个体,彼此不同。

但“小卫星DNA”中有一段序列则在所有个体中都一样,称为“核心序列”。

如果把核心序列串联起来作为探针,与不同个体的DNA进行分子杂交,就会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杂交图谱,它们与人的指纹一样,具有转移性和特征性,因人而异,因此被称作“DNA指纹”(DNA fingerprint)。

12.染色体步移=从第一个重组克隆插入片段的一端分离出一个片段作为探针从文库中筛选第二个重组克隆,该克隆插入片段含有与探针重叠顺序和染色体的其他顺序。

从第二个重组克隆的插入片段再分离出末端小片段筛选第三个重组克隆,如此重复,得到一个相邻的片段,等于在染色体上移了一步,故称之为染色体步移(Chromosome Walking)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获取与已知序列相邻的未知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用不二
熊十力创立的“新唯识论”本体论体系的目的就在于强调自己“体用不二”的观点,即本体与现象是不可割裂的,反对西方哲学将本体看作是独立于现象的根源性实体,反对佛教将法性法相打成两片的作法。
翕辟成变
熊十力从“体用不二”的本体论推出了体用之间关系的“翕辟成变”的观点,翕辟是本体表现为现象时的一种固有功用。翕是本体凝聚成物的一种势用,辟则是凝聚之物复归于本体的一种势用,两者相反相成,浑然不分,但辟是更倾向本体的势用,所以辟为主动,主宰翕。翕生物,心则被称为是辟,所以心物之间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矛盾整体,而心为物的主宰。
科学与哲学划界
与熊十力一样,冯友兰也强调科学与哲学划界。科学的目的是对经验作事实的、积极的释义,哲学的目的则是对经验作逻辑的、形式的释义。科学是为了求得一种姿势,哲学是为了达到一种境界。他甚至说,对于实际毫无用处,只关注“纯真际”的学问才是“最哲学的哲学”。越靠近实际的学问,越近于科学。冯友兰所建立的“新理学”本体论就是基于这种区分,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将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宋明理学的主要范畴进行重新释义、定义和架构。
良知的自我坎陷
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及其文化比西方哲学更为先进,因为我们更早的了解到可以由内圣开出外王的思想,当西方哲学还在研究形而上学的“较低阶段”——自然的形上学和道德本质问
题的时候,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较高阶段的宋明理学。但“早熟”的中国文化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从知识论角度,缺少“知性”的发展也就没有逻辑数学与科学,缺少了对道德本质问题的探讨,也就发展不出近现代化的国家政治和法律。牟宗三为了使科学与民主在中国产生,他认为发展此前已经成熟的良知应该倒退一步,从道德至上走向道德中立,转而弥补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哲学内圣强而外王弱的缺陷。牟宗三认为良知作自觉的自我否定,从无所不包中让开一步,科学与民主就能分化出来。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是19世纪美国形成的一种经验论哲学,胡适完全继承了杜威的观点。实用主义包括实在论、真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实在论认为“经验就是生活”,实在由感觉、意象和旧有真理构成,并不客观。真理论的意思是,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完全视其有没有用处,此刻若有用就是理,不再游泳就不是真理,这种具有历史的态度的真理观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方法论是指把握实在、获取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把这套方法归纳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真言。这种客观实在的理论,容易得出主观片面的结论。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张君劢在1923-1924年间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又称科玄论战。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发表《人生观》演讲,4月丁文江发表评论予以反驳,由此揭开论战序幕。梁启超、张东荪、林宰平等倾向于张君劢,被称为”玄学派”,胡适、王星拱等站在丁文江一边,为“科学派”,陈独秀则基于唯物史观加入战场,对前两方都提出了批评。论战的焦点在于科学是否万能及是否应该极力追求的问题,哲学是否有独立于科学而存在的必要。玄学派的观点是将科学与玄学划界,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派认为,科学之所以万能就在于它的方法,科学方法就是逻辑学,人生观也不能脱离逻辑律的规范。唯物史观派通过对玄学派和科学派两方面的批评,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正底方法与负底方法
这是冯友兰用来构建自己“新理学“本体论体系所采用的方法。冯友兰受到维亚纳学派的启发,认为真正的形上学是纯形式的,包括三个特点:第一,重复叙述命题本身;第二,无关于实际;第三,命题所指的范围不具体而是很广泛。正底方法就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构筑出这样的一种“绝对空”的“真正底形上学”,负底方法则是指证悟体会的方法,如构筑如气、道体这样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终极观念。冯友兰的“心理学”正是用逻辑分析的办法达到了理论的清晰性,同时在终极层面,则以证悟体会的办法保留了其超越理性的神秘性。
道德的形上学
牟宗三提出的这一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主张,如康德将形而上学区分为自然的形而上学和实践的形而上学(同牟宗三所说的“道德底形上学”),自然的形上学是以把握自然为目的的学说,实践的形上学是探讨道德本质问题的学说。牟宗三所提出的“道德的形上学”,则是一种由内圣开出外王,以生命道德为始础扩展到万物存在的哲学本体论观点。牟宗三采用宋明理学的框架阐述自己的本体论思想,认为属于现象世界的心体与本体世界的性体是可以贯通的,只要道德主体通过自身修养就可以达到与道德本体契合无间。牟宗三不像康德那样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无法认识本体世界),而认为人不仅能认识现象世界,而且也可能通过自我转化,超凡入圣呈现本体世界。
人生境界论
这是冯友兰建立“新理学”本体论体系的目的。他认为通过学习哲学,比如了解理与气的观念后,可使人知天、事天、乐天以至于同天,达到他所谓的“天地境界”。他将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在自然境界中,人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和社会的习俗行事,对于所行之事并不清楚了解,原始人、儿童、愚人就处于这样的境界当中。功利境界中的人未能把自己与社会统一起来,只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而行事,以占有为目的,其行为结果可能有利于他人,但其动机一定是利己的。道德境界中的人已经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以尽职的态度行事,以贡献为目的。达到天地境界是哲学的目的,在这种境界中个体觉悟到人是宇宙的一分子,应对宇宙负责,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同天境界。
文化哲学
梁漱溟将生活视作“没尽的意欲”,将文化视作“人类生活的样法”。根据意欲的不同走向,他把人类文化分成三大路向,西洋文化的根本精神是意欲向前,其思维方式是理智的,征服了
自然,成就了科学与民主。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随遇而安,追求自我满足,采用自觉的思维方式,成救了完善的道德和人伦和谐。印度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感觉,旨在取消问题与解脱生活,成就了宗教精神。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他认为西方所走的物质之路已经到了尽头,必须改走中国这样的第二条道路,也即儒家文化。梁漱溟的这种文化哲学对当时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起到了一定的补偏救弊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