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建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基本知识。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学习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案《整理和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整理和复习》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很快地讲出答案。
2、使学生能仔细观察事物,培养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1、背诵10以内的加法表。
2、口算:9+8,9+6,8+9,6+9,9+4,5+9,9+5,9+2,2+9二、仔细观察,探究新发现1、揭题,明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仔细观察,竖着看、横着看有什么新发现?3、小组交流4、汇报并板书: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一样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和一个一个大起来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小起来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和一样5、还有其他的发现吗?6、这些题你是怎么计算的?(凑十法,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四、巩固练习游戏:出示一些算术卡片,找得数是12的卡片(看课堂实际可多来几次)课后录:学生的发现真的蛮多的,如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一列一列的小起来......有了这些发现,我顺势让学生试着背出来,主要是想让那些平时做作业比较慢的学生能更快一些,想不到却成为本课的难题,以至于后面的巩固练习做了没多久的时间。
我想背诵还是太难了,有点出课标,且浪费时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能够整理和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整理和复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课本
2.黑板、粉笔
3.教学案例
六、教学过程
A. 情境导入
1.教师向学生介绍整理和复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B. 教学展开
1.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学习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包括知识点的归类、笔记的整理等。
2.复习:学生独立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通过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C. 拓展训练
1.教师布置相关拓展题目,练习新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拓展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D.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的理解进行回顾。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布置的拓展训练题目。
2.复习本节课和前几节课的知识点,做好笔记整理工作。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整理和复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本节课《整理和复习》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
一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避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整理和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字、计算、图形等方面的理解。
2.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1.复习数字0-100的认识和数的顺序。
2.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3.复习有关长度、重量和时间的简单问题。
4.整理和复习各种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2.难点:时间和长度单位的转换。
四、教学方法
1.导入新知识: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
2.合作探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3.游戏巩固:利用游戏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4.家庭作业:布置与整理和复习相关的练习,加强家校联系。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数字:通过数字拼图游戏巩固0-100的认识。
2.加减法计算: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时间和长度单位转换: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时间和长度单位的转换练习。
4.图形分类: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图形并进行分类整理。
六、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堂小测:布置小测验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案例和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的总结部分。
教材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等。
接着,教材以举例的形式对重点知识进行了梳理,如口算45 + 23 可以先算40 + 20 = 60,再算5 + 3 = 8,最后60 + 8 = 68;口算78 36 可以先算78 30 = 48,再算48 6 = 42。
对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380 + 250 可以先算38 + 25 = 63,再在末尾添一个0,即380 + 250 = 630;470 290 可以先算47 29 = 18,再在末尾添一个0,即470 290 = 180。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本单元的各种练习题,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 教学难点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1. 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如100 以内的加减法等。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及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探索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还未完全养成。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概括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学生表示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理与复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解决包含加减法的复合问题,如“小明有5元钱,买了一个3元的铅笔后,还剩多少钱?”
-角的度量与应用: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学会使用量角器,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例如: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分析问题结构,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对10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运用不够熟练,对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表示。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小卡片,上面有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说出一个数字,使得这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的数。
例如,老师出示数字3,学生需要说出数字4,使得3+4=7。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能够比较大小。
例如,呈现数字23和35,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大小练习。
例如,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并比较结果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背景
1.1 教学对象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一年级下册学生,主要针对整理和复习这一数学内容的教学。
1.2 教学目的
通过本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
能力。
二、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2.1 整理知识点
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对整个学期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这包括基本数学运算、
几何图形的认识、简单的逻辑推理等。
2.2 复习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应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
证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时间复习。
2.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
题能力。
3.整理笔记:及时整理学习笔记,做好错题集,加强易错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活动设计
3.1 游戏复习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数学填字游戏、数学接龙等。
3.2 对话练习
通过小组对话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3 制作复习卡片
学生可以制作一些数学复习卡片,将重点知识点写在卡片上,随时翻阅复习。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4.1 评价标准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整理和复习能力。
4.2 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整理和复习这一环节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整理和复习》
202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表内乘法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对表内乘法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复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认真复习的学习态度。
2.通过复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复习效果。
教学资源•乘法口诀卡片。
•多媒体课件(包含乘法表、例题等)。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简单的乘法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和计算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由于本节课不涉及特定的生字识记,此环节可省略。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复习内容和要求。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乘法表和乘法口诀,让学生整体感知乘法知识的结构。
•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乘法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4.教学活动•自主复习:学生独立回顾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方法,完成相关练习题。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复习心得和疑难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复习成果,展示乘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复习的表内乘法知识,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表内乘法(一):整理和复习》一、复习引入乘法口诀回顾乘法计算方法二、知识梳理乘法表展示乘法规律归纳三、复习活动自主复习小组合作汇报展示四、总结拓展乘法知识总结应用拓展思考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复习活动,能否有效梳理和归纳乘法知识。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一」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13-9 13-8 13-7 13-6 13-5 13-414-9 14-8 14-7 14-6 14-515-9 15-8 15-7 15-616-9 16-8 16-717-9 17-818-9二、引导学生找规律:1、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2、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五、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整理和复习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13-9 13-8 13-7 13-6 13-5 13-414-9 14-8 14-7 14-6 14-515-9 15-8 15-7 15-616-9 16-8 16-717-9 17-818-9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四个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这四个部分展开,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在进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会出现思路不清晰、方法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复习,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⒈根据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⒉培养学生灵活、全面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周长或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1、什么是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圆面积公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计算下题。
求出它的周长与面积。
(1)学生动手计算。
(2)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概念不同,计算公式不同,单位不同。
3、判断。
两个图形相比较,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错。
周长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4米,周长是多少米?3.14×4=12.56(米)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2.56米,直径是多少米?12.56÷3.14=4(米)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4×22=12.56(平方米)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12.56÷(2×3.14)=2(米)3.14×22=12.56(平方米)5、一个环形铁片,外直径是6米,内直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⑴3.14×()2=28.26(平方米)3.14×()2=12.56(平方米)28.26-12.56=15.7(平方米)⑵-=5(平方米)3.14×5=15.7(平方米)6、先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3篇
4、小学一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教学设计一、分类整理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50+1621+642+347+30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a.25+821+636+759+242+3b.50+1639+4037+40第二种:a.21+642+3b.25+836+759+2c.50+1639+4047+30让孩子们在自己总结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进位加(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加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生1:5+8=1320+13=33生2:25+5=3030+3=3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仍然是练习重点。
因此,进一步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体现教学开放性。
c.练习: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分小组活动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和第79页教具、学具准备小鹿头饰、信卡、补充算式的减法表、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设计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开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1.猜一猜。
出示第78页第1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师:他们分别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几层?小女孩呢?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巩固练习,发散思维师: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告诉给大家,好不好?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同桌合作,用身体语言表演,复习旧知,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 自行探究,找出规律师:咱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好吗?生:好!请一生扮演邮递员小鹿(头戴头饰,肩背邮包)。
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利用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 学生拿到信卡,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整理知识点,并进行复习。
3.培养学生整理学习资料、善于总结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复习前几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准备期末考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整理和复习方法的引导。
2.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针对性复习。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复习资料、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3.教室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
让学生回想前几节课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复习。
2. 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
1.让学生根据教材、笔记等资料,把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整
理。
2.引导学生找出学习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强针对性复习。
3. 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反思和改进方案。
六、课堂练习
1.请学生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点,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复习效果。
2.老师实时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
1.汇总今天课堂练习相关题目,作为课后复习的重点。
2.鼓励学生多查阅相关资料,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
八、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和复习教案的设计,促使学生培养整理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整理和复习》教案,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单元,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知识的运用。
2.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复习和整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练习题:针对所学知识,准备相应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和整理本学期的所学知识,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三年级上册数学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2.能够复习巩固所学的各类数学知识。
3.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1.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整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加以弥补。
三、教学难点1.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2.引导学生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及相关教具。
2.复习笔记及作业本。
3.教学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知识整理:教师复习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要点,重点强调易混淆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回忆加深记忆。
2.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到中等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做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讲评与订正: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改进解题方法。
4.知识拓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适当拓展与课本有关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六、教学提示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思考不懂之处。
2.引导学生在课后复习要点,整理笔记,巩固知识。
3.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复习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算式的认识等。
2.整理和复习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3.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复习数的读写和数的排序。
•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加深对数的认识。
2. 整理和复习算式的认识•复习加法和减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算式的计算方法。
•进行加减法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认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类训练。
四、教学反思和展望本节课主要是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系统性的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方向的辨别等。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知识点的运用。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复习教案。
2.学生准备: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做好上课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如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题目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难度逐渐增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
2 ,还剩多少米? 3
(4) 9 米长的绳子用去
2 , 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3 (5)李老师拿来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 1 1 去 ,第二根用去 米,剩下的铁丝一样长。 3 3 4、练一练 1 小军家有 5 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 升的牛奶。一 4 6 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大约含钙 克,一瓶牛奶含 5 钙多少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和整理了第二单元“分数的乘 法” ,我们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第二单元知识的掌握。说 说你从这次的复习中有什么更大的收获?
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 律?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七第 4 题。 2、练习七第 4 题。 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 活动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 题和倒数的认识。 1 、整理解答分数乘法 量。
五、作业设计 做练习七第 2、3、4、5 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 说清是怎样思考的)
整理和复习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法
板书设计
分 数 乘 法
分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决问题
稍复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倒数的概念
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5
开远市灵泉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上)
4
。
开远市灵泉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上)
2 米,还剩多少米? 3 (2)9 米长的绳子用 2 去 ,用去多少米? 3 (3)9 米长的绳子用 2 去 ,还剩多少米? 3 (4) 9 米长的绳子用去 2 , 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3 ( 5 )李老师拿来两根 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 1 1 去 ,第二根用去 3 3 米,剩下的铁丝一样长。 4、练一练 小军家有 5 口人,早上 1 每人喝一瓶 升的牛奶。 一 4 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 6 大约含钙 克, 一瓶牛奶含 5 钙多少克?
) 。
2、这一单元里你整理的内容有哪些?你所交流的 那部份的内容有哪些?重难点是什么? 3、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一、复习分数乘法
开远市灵泉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上) 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在小组内进行自行 理。 整理。 2、汇报整理结果。 3、独立完成 26 页第 1 题。并说说式子的意义及计 算法则。 先由小组内对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进行自行整
3
开远市灵泉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上) 应用题的步骤有哪些? 2 、整理倒数的意义,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 特征? 1 的倒数是多少? 0 有没有倒数? 3 、梳理写一个数的倒 数的方法? 巩固练习: 1、 完成 P26 第 3 题。 2、完成练习七第 6、7 题。 【检测反馈】 1、直接写出得数。 2、P26 第 3 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 ,并说说 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 班讲评。 3、练习:练习七第 6 题。 四、复习倒数 1、 复习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分子、分母 的位置刚好颠倒位置)1 的倒数是多少?0 有没有倒 数? 3、复习写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原来分子和 分母的位置(注意强调如果是整数要先把它写成分母
活动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 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 算 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 1 、学生回忆乘加乘减 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 的运算顺序。 2 、复习乘法的运算定 律有哪些。 3、汇报整理结果。 巩固练习:1、P26 第 2 题, 说说这三题适合运用什么 括号里面的。 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1、P26 第 2 题,说说这三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
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单
教师教学策略
个性调整
【学习目标】 1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 进行相关计算。 2 、能分辨清楚先乘后 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 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 简便计算。 3 、能准确地找到单位 “1” ,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 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复习旧知: 1、 说说把下面哪个量看作 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 (4)鸭的只数是鸡的 (3)甲的 复习旧知: 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 1、 说说把下面哪个量看作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
4 5 4 7
。
(2)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
3 相当于乙。 5 5 。 9
2、判断下列各题中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3 ①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 。 5
4 。 1 5 ②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 11 ( 2)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4 。 2 7 ③一本书,小红看了 。 5 3 (3)甲的 相当于乙。 5 3 5 (4)鸭的只数是鸡的 。 ④一块布做上衣用去 5 。 9 2、判断下列各题中应把哪
) 。
2 、女生占学生总数的 ( ) 。
4 ,男生占学生总数的 9
3、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节约 量是八月份的( ) 。
2 ,九月份用水 5
3 4、已经修好一条公路的 ,还剩下 ( 5
5、绿化造林使噪音降低了 是原来噪音的 ( 整理本单元内容 1、各小组采用什么方式整理复习的?
) 。
1 , 现在人们听到的声音 8
开远市灵泉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上)
《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课本 26、27 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目标
2、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 简便计算。 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 ,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1 ×8= 12
0×
3 ×
5 = 6
4 5 × = 5 8
16×
2 = 13
3 5 × = 14 7
3 = 5
2、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 位“1”。 (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 2 地面积的 。 5 ( 2)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 1 书多 。 3 1 ( 3)飞机速度的 相当于 5 汽车速度。 3、明辨是非: (1)9 米长的绳子用去
1、学生独立计算 P26 第 1 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
及计算法则。 2、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 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 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 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练习:练习七第 1 题。
4 3 × = 9 4
3 ×
为 1 的分数,然后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 1 ×8= 12 4、练习:练习七第 7 题。
5 = 6
4 5 × = 5 8
2 0× = 13 3 16× = 5
【检测反馈】 : 1、直接写出得数。
7 ×1= 9 3 5 × = 14 7
4 3 × = 9 4
7 ×1= 9
2
⑤ 甲数比乙数少 3、只列式不计算
2 。 5
3 (1) 、32 的 是多少? 8
(2) 、120 页的
1 是多少? 6
(3) 、 甲数是 36, 乙数比甲数多
1 , 乙数是多少? 6
1 ,还 3
(4) 、小红有 120 元压岁钱,买文具花了 剩下多少钱? 4、填一填 1、一堆货物,运走了货物的
3 ,还剩下( 4
2、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5 1 (2)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 3 1 (3)飞机速度的 相当于汽车速度。 5 3、明辨是非: (1)9 米长的绳子用去 2 米,还剩多少米? 3 (2)9 米长的绳子用 2 去 ,用去多少米? 3 (3)9 米长的绳子用
教师教学反思
活动单、 教学策略 修改建议
6
1
开远市灵泉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上) 个量看作单位“1” ①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速 3 度的 。 5 1 ②水结成冰, 体积膨胀 。 11 2 ③一本书,小红看了 。 5 3 ④一块布做上衣用去 。 5 2 ⑤ 甲数比乙数少 。 5 3、只列式不计算 3 (1) 、32 的 是多少? 8 1 (2) 、 120 页的 是多少? 6 (3) 、 甲数是 36, 乙数比甲 1 数多 ,乙数是多少? 6 (4) 、 小红有 120 元压岁钱, 1 买文具花了 ,还剩下多少 3 钱? 4、填一填 ( 1) 、一堆货物,运走了 3 货物的 ,还剩下( ) 。 4 (2) 、女生占学生总数的 4 , 男生占学生总数的 () 。 9 (3) 、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 2 份节约 ,九月份用水量 5 是八月份的( ) 。 (4) 、已经修好一条公路的 3 ,还剩下 ( ) 。 5 (5) 、绿化造林使噪音降低 1 了 , 现在人们听到的声 8 音是原来噪音的 ( ) 。 【活动方案】 活动一:复习分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