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合集下载

《教育的力量》启示

《教育的力量》启示
他在《想、思考、研究》一文中写道:“遇到问题现在很多的人只会想一想.发表一点意见和个人看法.而不会思考。所以.那些意见和看法.往往经不起推敲.显得肤浅.甚至似是而非。”
作为教师的我.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做法仍是肤浅。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想”.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表意见.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品质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只是“想想”而已.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不能驾驭课堂.更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而造成课堂效果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才能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育的力量》启示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闲暇之余.拜读了肖川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像是与老朋友娓娓交谈.那么亲近、真切、理解.因为有了朋友的理解.工作中的辛苦与劳累感觉是那么值得.幸福感与成就感就会萦绕心头.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自然也成为我的一种愿望。
作为教师.教育探索并不一定要有研究课题.如果你真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更好地胜任你的工作.为了更好的成长.而不是因为外在功利的诱惑.那么.只要你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进行。它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用心去发现.只需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
教师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向学之心.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自我反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理论支撑的.高度自觉的对自己实践的回顾与审思——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自我反思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至于同伴互助.是一种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和真诚分享。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深刻地展示了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塑造人的思想、价值观和品格的过程。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智慧、拓展视野、提高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等。

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和动力源泉,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它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

同时,这也激励我更努力地去学习、去教育自己,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把教育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精选10篇)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精选10篇)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精选10篇)读《教育的力量》有感1《教育的力量》这本书在我的案头放了很长时间。

总是读读停停。

它不像文学小说那样引人入胜。

但读过这本书的每一段之后,慢慢的咀嚼和回味,却像一味营养丰富的鸡汤滋润心田,回味悠长!这本书里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他的言行不会随波逐流;他的内心生活不会单调乏味;他的工作不会只停留在教书匠的阶层。

如何使自己变得有思想呢?学习与思考是让我们变得有思想的主要途径。

许多名师都如饥似渴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

正是这些阅读,丰富了他们的思想,充实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时想想自己不算是一个爱学习的老师。

给自己找了许多的借口,要批改作业、要备课、要与家长交流。

就是没有时间读书。

虽然也是两眼一睁,忙到黑灯。

但浑浑噩噩,没有自主思想支配下的主动性。

读过更多的好书之后,愈加感到自己的不足。

有时会有意无意的把书里的某种方法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如: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业忘带了,上课搞个小动作;等等。

我会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或善意的提醒,或用一个期待的眼神,让我的学生明白:他不是老师的敌人,而是老师的朋友。

这样不用批评,更不用惩罚,就能把问题解决。

这种想法源于《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个建议。

这本书中也描述了宽容的力量。

有时。

我们会为某种小事火冒三丈,正想拍案而起。

但是,宽容两个字提醒我:我面对的只是个孩子。

有必要发一场火吗?这种想法在脑中一现,就犹如给心中输入了灭火剂。

接下来就能理智的处理问题了。

要想使自己变得有思想,还要不断的思考。

思考教育的方法怎样更加艺术化。

思考教学怎样才能高效。

如果把读书看做一个吸收的过程,思考就是咀嚼过滤后消化有营养的东西。

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不断的思考中,发现以往的不足,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育方法。

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把读的书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只有不断的思考,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读教育的力量

读教育的力量

读《教育的力量》一书有感看到<<教育的力量〉〉这个书名,本以为这是一本专门写给教育工作者的论著,细读内容才知这是一本为人父母者必读的书籍。

书中没有华丽的词汇,也没有深奥的道理,作者以朴实亲切的语言描述自己广博的见闻,用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事实阐述自己先进的教子观。

使每一个为人父为人母者读后都会受益,从而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去引导教育自己的子女,更是这些家庭中孩子的幸事。

真正是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

教育的力量到底来自何处?教育的力量来自对孩子细腻而理智的爱;教育的力量来自教育的智慧和艺术;教育的力量来自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的力量来自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和热情鼓励;教育的力量来自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书中第三章有一段话令我感受最深,书中写到:“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艺术。

因为智慧和艺术是教育的‘倍增器’。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动整个地球。

’教育也需要寻找一个支点。

这个支点是什么?就是教育的智慧、巧妙的艺术。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四两拨千斤’。

其实,教育的奥妙就在于‘四两拨千斤’。

”今天的教师光有对学生的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教育艺术走进学生心里。

暗示是其中一种教育艺术,教育离不开暗示,暗示是一种细腻而又含蓄,且尊重学生的教育艺术。

例如有些学生上课很容易分散精神,我会用眼神给他暗示——怎么又想到别处去了,请认真,现在正是上课呢。

他马上会意识自己走神了,会继续认真上课。

再如我班的一名李姓同学,他好动活泼,不太遵守纪律。

我就找他来谈心,首先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又善意地指出了他的缺点。

并说老师最喜欢由他来当纪律组长,他一听有些惊奇,后来他又很有信心地点点头。

从此他犯的错误越来越少,我就经常表扬他工作负责。

在学习上他也勤奋了,进步了很多,我颁给他一个进步奖。

并时常暗示他要把工作干好,把学习成绩赶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

作为班主任要把一些捣蛋、调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他们,让他们打消逆反心理。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3)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3)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3)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所表达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令我深思不已。

在书中,作者展示了教育的壮大力量,探究了育人之道,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及每个人的潜力。

通过阅读《教育的力量》,我得到了深刻的启发,深深认识到了教育是帮助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塑造了社会精神文明。

它将帮助人们领悟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并了解到保护环境、崇尚美德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同时,阅读《教育的力量》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而且是一种可以改变我们命运的力量。

作者认为,当每个人都获得到良好的教育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希望,而不是贫困和失望。

最后,读了《教育的力量》,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真正走向自我实现,走向美好的未来。

只有教育才能够为我们带来一种健康、快乐和真正的希望,让我们拥有净化思想、拥抱自由的勇气,让我们有勇气去追求最美好的人生。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第一篇: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色如玉。

黄金虽然贵重,但只要读好书,就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乐西——文化知识。

对我们教师来说,没有文化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就会面对新的挑战。

学校为了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更上一层楼,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本学期学校给每个教师买了一本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组织老师们共读这一本书的活动。

让我们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读好书,从中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我们教师业务水平,改变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读肖川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时。

我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

读肖川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让我觉得经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更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

他那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让我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认真读完肖川的《教育的力量》,心理受到很大的鼓舞,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要为祖国培养杰出的人才;心里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读完这本书后,我从中得到很多体会:体会一:《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深感受益,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读了这段话后,我有被提醒的感觉,知道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把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时却不由得把引领学生探索变成了给学生灌输新知;在有些事情的处理是不由得以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就对学生造成了心灵的伤害等等。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教育的力量>读后感》读完《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我心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书中所阐述的教育的种种可能性和影响力,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勾起了我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那些与教育息息相关的回忆。

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的我调皮捣蛋,对学习完全不上心。

每天放学后,书包一扔,就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漫山遍野地疯跑。

爬树摘果子、下河捉泥鳅,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小事,却如同黑夜里的一道闪电,照亮了我懵懂无知的世界。

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下午,阳光依旧炽热,蝉鸣依旧聒噪。

我们一群孩子在村里的老槐树下玩耍,不知是谁提议,说要比赛爬树。

那棵老槐树又高又粗,枝繁叶茂,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家都跃跃欲试,我更是当仁不让,凭借着自己灵活的身手,蹭蹭几下就爬到了一半。

就在我得意洋洋,准备继续向上爬的时候,脚下一滑,整个人瞬间失去了平衡。

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完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双有力的大手稳稳地接住了我。

我睁开紧闭的双眼,看到的是我们村小学的李老师。

李老师是刚分配到我们村不久的年轻教师,平时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大家都很喜欢他。

他把我轻轻放下,拍了拍我身上的灰尘,一脸严肃地说:“这么危险的事情,以后可不许再做了!”我低着头,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害怕他会告诉我的父母。

然而,李老师并没有这么做。

他拉着我在老槐树下坐了下来,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起了话。

“孩子,你知道吗?人生就像这棵树,要想长得高,看得远,就得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向上爬。

学习也是一样,不能只想着玩,要有目标,有努力。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对他的话产生了一丝好奇。

从那以后,李老师经常会在课后找我谈心,给我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他会跟我讲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让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他会给我出一些数学谜题,看着我绞尽脑汁地思考,然后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给我一点提示,让我恍然大悟;他还会带着我一起做一些小实验,让我亲眼看到科学的神奇。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体会

自从接触到《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所吸引。

这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著,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力量。

阅读此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点燃在《教育的力量》中,朱永新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点燃。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点燃他们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热情。

这种唤醒与点燃的力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回顾我的教育生涯,我深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内在潜能的挖掘。

今后,我将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二、教育的力量源于爱与尊重朱永新先生在书中强调,教育的力量源于爱与尊重。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充满责任和期望的爱。

同时,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我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与尊重的重要性。

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成绩一度下滑。

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责怪他,而是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我主动与他沟通,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渐渐地,他的成绩开始回升,人也变得更加自信。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与尊重。

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育的力量》中,朱永新先生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教育,这个我们日常生活里经常提到的词,在这部作品里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以前我觉得教育嘛,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考试,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儿。

但看完这部作品才发现,我错得离谱!影片里并没有那种特别高大上、让人看不懂的教育理论,反而是通过一个个很接地气的故事展现教育的力量。

就比如说,有个孩子他特别调皮捣蛋,在学校里老是惹事。

我当时就想,这孩子没救了,肯定是那种让老师头疼到不行的学生。

可是呢,他的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去引导他。

具体啥方式我就不细说了,省得有剧透的嫌疑。

总之就是这个情节,让我特别感动。

我就想啊,一个孩子的命运可能就因为一位老师的坚持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而改变,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教育都被简单化了。

家长们只看成绩,老师们有时候也被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来,大家好像都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啥。

这部作品就像是一记重锤,敲醒了我这个还在迷糊中的人。

我觉得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分数,更应该是为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良好的品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不过呢,这部作品也有一些地方让我觉得有点困惑。

比如说有些情节的发展有点快,我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呢,就到下一个阶段了。

也许这是导演故意为之的吧,想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中间缺失的部分。

我不太确定,你看了这部电影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影片里还有一些角色的刻画也很有意思。

他们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有血有肉的。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角色,他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成长。

从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坚定,这个转变真的是很自然。

我在想,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对教育者本身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呢?这个角色的结局其实有点开放,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呢?。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1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

带着一份闲适和忠诚,我再次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着——《教育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使我感受颇深,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究,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读了这段话后,我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

想想在平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有些做法,我深感做为人师的不称职。

为了让班级的纪律安静,以自己的意志强迫学生不要乱说话;为了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些问题曾经让学生无数次机械记忆;在有时的课堂上,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强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几岁的小学生,正是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可塑性极强的时候。

当学生乱说话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是不是不够吸引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不够;当学生同样的问题经常出现错误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不合适学生;当学生上课答复下列问题不积极,思维不敏捷的时候,老师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应该试着引领学生探究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开、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安康、快乐地成长。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通用2读了肖川《教育的力量》中的《老师的五项修炼》一文,我思想转变了,行动转变了。

它让我意识到这五方面的修炼对于老师来说确实也很重要,需要做一适度的处理。

老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文中提到,老师是学生的重要别人,《老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出了构筑老师魅力的“五项修炼”,就是老师要加强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

我觉得通过这几方面,也能直接表达一个人的气质。

名著《教育的力量》读后感范文

名著《教育的力量》读后感范文

名著《教育的力量》读后感范文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深有感悟,不仅让我重新思考了教育的意义,也让我看到
了教育的力量可以达到的高度。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讲述了教育的力量对人生的影响。

我被书中描述的那些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的故事深深感动,他们通过教育不断提升自我、改变命运,展现
出了无穷的潜力和可能性。

书中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无论在什么背景下,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和提升自我的权利。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或从事教
育事业的人,更应该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意义,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努力为每一个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作为一个学生,也要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读完《教育的力量》让我更加珍惜教育的每一次机会,深深感受到了教育
的重要性。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为教育事业贡献
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色如玉。

黄金虽然贵重,但只要读好书,就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乐西——文化知识。

对我们教师来说,没有文化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就会面对新的挑战。

学校为了我们教师的业务能力更上一层楼,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本学期学校给每个教师买了一本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组织老师们共读这一本书的活动。

让我们教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读好书,从中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我们教师业务水平,改变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读肖川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时。

我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著——《教育的力量》。

读肖川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让我觉得经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更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

他那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让我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认真读完肖川的《教育的力量》,心理受到很大的鼓舞,明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要为祖国培养杰出的人才;心里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读完这本书后,我从中得到很多体会:体会一:《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深感受益,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读了这段话后,我有被提醒的感觉,知道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把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时却不由得把引领学生探索变成了给学生灌输新知;在有些事情的处理是不由得以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就对学生造成了心灵的伤害等等。

这些不好的不符合教师的行为,通通改掉,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去教育学生。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

《教育的力量》读书心得读了《教育的力量》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阅读教学的起点时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说在他以前上课,往往都是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样做的立足点是在教师,而非学生。

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能不能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能不能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的,因为对一篇课文来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学。

我十分赞同该观点。

我一直认为,教学过程中,”学“才是主场,所以应该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方可教学相长。

许多老师喜欢说“教育技巧”,这当然不错的。

教育怎么能够不讲技巧呢?但是,所谓“技巧”并不是孤立的。

离开了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任何“技巧”都不过是教师的“小聪明”罢了。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一些教育者往往把这艺术仅仅理解成一种纯技巧的东西。

其实,教育艺术就是心灵的艺术,它对教育者的要求首先不是技艺,而是对每一位学生的由衷地热爱和尊重。

所以我说,比教育机智更重要的是应该是教育民主。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

之前我刚任教时,在进行作文讲解时,总是洋洋洒洒在黑板山列提纲,拼内容,一节课下来感觉写了满满一黑板的字。

总觉得教的十分认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学生们写起来也十分容易顺畅。

但几次下来,就出现了问题,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失去了学生的个性化,毫无特点可言。

后来我调整了授课模式,简化提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给他们按着脉络更多地去说、去讲、去交流。

很快,在后面地那些作文中,看到了一些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地词句、形象。

学生对课堂作文也有了更多更浓地兴趣。

现在分析这件事,似乎也可以说我有“教育机智”——我的确抓住了某些教育机会,巧妙地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但我得实话实说,这种“机智”决非我事前的设计、策划,我当时只是想的如何”让位于“学生,如何从学生地心灵启迪。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场镇学校: 杨平
今年是我县教育内涵发展年,我校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地教育教学自我提升学习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全体教师共读一本教育专著——肖川地《教育地力量》一书.拿到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地对封面细细打量:灰地黑字透着庄严与素雅,一株水墨荷花悠然盛开藏着一种韵味在其中.通过近两个月地认真细读、潜心思索,我心中地确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地社会赋予责任与使命.良好地教育究竟有多大地力量?肖川在他地著作中是这样描述地:“良好地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地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地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迷地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地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地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地人们带来自信.”而这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产生、需要努力、必须汇聚地强大力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品读《教育地力量》,我感觉是一种享受,是一场思想地洗礼,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地教育魅力.他那亲切地语言和博爱地热情无不启发着我地思维、拓宽了我地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抗拒地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我通过认真品读,感触很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阅读肖川地《教育地力量》,感悟最深地是《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这篇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大量地详实地资料,来反映现代社会一部分人爱心地缺失和对生命地践踏.文中所举地例子并不陌生,看看我们地周围,也时有这样地事发生.(读后摘录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一些农村学校和城市地薄弱学校,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地校园暴力,至于取绰号、嘲笑、捉弄、孤立、歧视等校园软暴力就更为普遍地存在.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福建南安一位刚上初中地女孩子就不幸死去了.经尸检发现,是长期地伤害导致她脑出血而死地.后来调查发现,伤害她地正是坐在她身后地男同学.她死前经常说她地头很痛.在长达四年多地时间里,她无数次地遭受到那位同学无故地朝向头部地打击,那是一种怎样惨烈地经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月日那天,桂林一中年女子站在香江饭店第层地窗台上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据当地媒体报道:围观者情绪高涨,像在看白戏,“有地人甚至说着风凉话,‘她肯定不会跳’,有人还拿着望远镜观察,更离谱地是一中年妇女居然手提着提着几只望远镜向围观者叫卖”.这个兜售望远镜地女人应该是中国最具商业头脑而最缺乏人文情怀地人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看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了前不久班里发生地一件事:周一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时,我刚要准备上课,忽然听见“哇哇”地呕吐声,只见班内一位小女孩吐了,顿时,课桌上、地上一片狼藉,难闻地气味一下子溢满了整个教室.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周围地孩子都已经远离了“污地”.其他孩子见状,也都纷纷掩住了口鼻作厌恶状,还更有甚者在一旁哈哈大笑.见此情景,我连忙说:谁去伙食团找些碳灰来?听到我地问话,竟没有一个孩子答应,于是,我就命令刚才大笑地孩子拿撮箕去伙食团找碳灰,等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回来了,可手中空空如也,一问才知,他又悄悄叫另外一个学生替他拿碳灰了,最后,两人不但没有找到碳灰,还把撮箕扔到学校伙食团了……没办法,于是,我只好另外一个学生拿撮箕去伙食团找碳灰,并把教室垃圾打扫干净,随后安顿好生病地学生,这时,已是:分,我哪里还有心思上课,转念一想,何不就此上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首先,我话锋一转,让孩子们对刚才地发生事情进行换位思考,假如刚才生病地是你,其他同学不但置之不理,还很厌恶,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纷纷发言,通过讨论同学们不但意识到了刚才自己做地不对,还说出了今后遇到类似事情地处理办法,还主动提出要给生病地同学道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这件事地第二天,班里正好有些家长到学校来为孩子交校服钱,我把这件事地严重性和家
长进行了交流和沟通:现在地孩子缺乏爱心,家长应有一定地责任,现在地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人对孩子地娇生惯养,也由于部分家长教育地偏颇,使很多孩子无意中养成了骄横、自私、偏激、惟我独尊地性格,不懂得在生活上关心、尊重他人.不是孩子没有爱心,而是家长忽视了给孩子创造爱心地机会.并要求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这方面地行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反思这件事情,虽然是繁杂班级事务中微乎其微地一件小事,但放远将来,它却是阻碍孩子们走向成功地一块绊脚石.试想,如果不及时铲除掉,将来地社会将会是充满敌意、冷漠,没有温暖、爱心地社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这件事虽然牺牲了一节语文课,花费了自己地休息时间,但我相信,处理这件事情地意义会远远超过上一节语文课地价值!我想,这将是让爱心永驻课堂地起跑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