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开采损害与保护》教学大纲
《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开采损害与保护英文名称:Mininginduced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Protection课程编号:021010130课程性质:必修学分/学时:1.5/24。
其中,讲授20学时(线下10学时,线上10 学时),实验4学时适用专业:采矿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通过对本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将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传递给学生,用大纲来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培养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大纲将坚持“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总要求,落实“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上“忙起来”,在学习效果上“实起来”。
一、课程简介课程定位:《开采损害与保护》是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矿区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开采损害预计理论与方法,开采损害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矿区开采损害的治理与环境保护等。
该课程是开采损害预计、损害控制、环境保护等知识体系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课程内容:煤矿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采动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和观测,建筑物下、水体下、线性构筑物下和承压水上(下称"三下一上")压煤开采,保护煤柱设计理论与方法,井筒与工业广场煤柱开采技术和措施,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和治理措施等。
学习成效: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而较为全面的矿山开采损害、绿色开采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学生得到分析与解决采动损害预计、控制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今后解决矿区总体规划、矿井设计和矿山生产实践等复杂工程问题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先修课程:煤矿地质学、矿山测量学、岩体力学与工程、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
二、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学习目标”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指导、协助、示范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从“记住、理解”的低阶学习迈向“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学习,以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第2-5章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第一节 大气烟尘污染
三、烟尘污染危害 烟尘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 1.烟尘笼罩削弱了日光和紫外线的照射,能见度降低,杀 菌作用减弱,易使传染病流行,儿童佝偻病发生,污染严重 时影响交通运输、航空安全等。烟尘中的“碳黑”悬浮在大气 中,大小和灰尘差不多,只有0.6µm左右,悬浮在大气中的 “碳黑”能大量聚集在一起,吸收太阳的热能,加热周围空 气,形成降雨,从而改变区域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0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0国家级精品课程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11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第三章 开采大气损害
第一节 大气烟尘污染 第二节 有害气体污染
12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第一节 大气烟尘污染
一、烟尘的来源 矿区大气烟尘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露天开采覆盖层剥 离移动,露天矿大爆破形成周期性的污染源;其次矿山建设 土方移动,矿山物料运输等产生的浮尘;再次矿山冶炼、火 力发电燃料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烟、粉尘及无机或有机化 合物、爆破炸药及矿井火灾、矿井通风排出的废气等。 二、烟尘的组成 烟尘污染主要包括煤烟尘、黑烟、粉尘、飞灰、烟、雾等 对大气的污染。矿区大气烟尘污染物主要是煤烟尘、黑烟、 粉尘(矽尘及金属粉尘)、飞灰的污染。
第1章 开采沉陷损害类型及特征教材
可使门窗洞口挤成菱形,纵墙或围墙产生褶曲或屋顶鼓起。
(五)剪切变形房屋损害 当房屋处于下沉盆地主断面上,但其方位与回采区段斜交,或者房屋处 于下沉盆地非主断面位置时,在地表剪切变形作用下,房屋的纵横基础间将 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房屋改变了原有的平面形状。 (六)扭曲变形对房屋的损害 由于两个横墙处的地表倾斜值不同,导致了地表沿房屋的纵轴中心线产
地 表 变 形 值 损坏 等级 建 筑 物 损 坏 程 度 水平变形 mm/m 曲率 K -3 10 /m 倾斜 i mm/m 结构 处理
第一章 开采沉陷损害类型及特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及井筒损害 第五节 开采沉陷导致的工程地质损害 开采沉陷土地损害 开采沉陷房屋损害 开采沉陷地面及地下构筑物损害 开采井筒煤柱不均匀沉陷导致的工业广场设施
第六节
近地表开采(挖)损害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第一篇 开采损害类型及特征
水冲刷、侵蚀后形成塌陷破坏坑(图1-2)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图1-1采动地表裂缝破坏
图1-2采动地表塌陷坑破坏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二)降低了地表标高,形成低洼积水坑或沼泽地。
(三)开采引起湿陷性黄土裂缝损害。
三、土地沉陷损害分级
《采动损害学》教学大纲共25页word资料
《采动损害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120390 课程类别:选修课课内学时:60 适用专业:采矿工程先修课程:工程测量、环境保护概论、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教材:《开采损害学》余学义等编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参教书:1.《采矿开采沉陷学》何国清的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SYD S。
PENG《SURFECE SUBSIDENCE ENGINEEING》,1991.083.《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一、课程的性质、教育目标及任务课程性质: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关于矿山开采损害及矿山开采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工程技术课程,属于考试课程。
课程教育目标和任务: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损害的预测、实验研究、损害程度评价、矿区环境保护等方面基本面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得到分析与解决在矿区总体规划、矿井设计、矿山生产实践中存在采动损害的预计。
控制和治理等问题能力的基本训练,增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概述了解我国和世界开采损害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本课历史和沿革及其在矿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等。
2、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内容包括:覆岩与地表移动规律,采动地表移动变化预计,采动覆岩内部移动变形预计,特殊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及其基本概念。
要求了解:采动覆岩与地表移动的一般规律;现代预计理论应用情况及发展;理解:理论开采引起地表位移变化的几何感念和空间形态、开采范围、形态对地表位移变形破坏的影响,理论预计参数的意义和影响他的因素。
能够推到几何积分理论、概率积分法的理论公式。
掌握:掌握覆岩移动破坏“三带”形态、特征,形态条件和计算方法;应用影响函数理论预计地表位移变化的方法;地表移动变化与地下开采在空间、时间方面的内在关系,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地质、采矿因素。
第1章_开采沉陷损害类型及特征
第1章_开采沉陷损害类型及特征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绪论
一、课程简介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二、沉陷土地损害形式 开采沉陷引起土地损害的形式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裂
缝、台阶下沉、塌陷坑及滑坡破 坏。这种地表非连续变形破坏对 土地的损害也最为严重。陕西开 采时间最长的铜川矿区,由于开 采形成的地裂缝比比皆是(图11),市区内因采动引起的新老滑 坡154处,崩塌和坠落体351处。
第三篇 矿山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 村庄、城镇建筑物的地上保护措施 第十五章 开采沉陷盆地土地治理 第十六章 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 第十七章 矿区水环境与水资源化 第十八章 矿山环境质量评价 第十九章 开采损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 矿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14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 Mining Damag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土地沉陷损害的分级标准,根据土地 沉陷的特点一般可将土地沉陷损害分为4个等级(见表)。
表1-1 土地沉陷损害分级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下沉量 下沉大于100mm,小于500mm 下沉大于500mm,小于1500mm 下沉大于1500mm,小于3000mm
开采损害学课程讲义
第8章建筑物下开采重点: 1.建筑物下减损开采方法类型与基本原理2.稳态地表沉陷盆地位置与建筑物受损关系3.协调开采中开采工作面推进方向与建筑物的关系4.全盆地分析开采损害的方法与原理5.建筑物受损评判标准与方法6.建筑物下开采研究方法与程序我国国有煤矿“三下”(建筑物、铁路、水体下)压煤总量超过133亿t,其中建筑物下压煤量达78.2亿t,占“三下”压煤总量的61%。
建筑物下压煤又以村镇下压煤所占数量为最大,其次就是工业场地及公用和民用建筑物下压煤。
因此解决建筑物下压煤的开采问题,对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物下开采技术和方法(1)开采方法a)充填开采方法;b)部分(条带)开采方法;c)协调开采方法(2)建筑物加固方法(3)岩层离层充填减沉方法2. 我国建筑物下开采现状(1)村庄下开采(2)城镇下开采(3)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8.1 采动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8.1.1 非采矿原因引起的地表移动对建筑物的影响1. 然因素引起的建筑物损坏(1)与湿度有关的地基土的物理性能变化由于蒸发、腐烂过程或植物吸收水分使得粘性土或有机物中的自然湿度降低,则粘性土的体积将减小,在表土自重或外部加载作用下空隙度将减小。
这种过程称作土的收缩或固结。
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将减少15~30%。
由于建筑物地基不同位置的干燥程度不同,使土体产生拱形鼓起,房屋基础弯曲引起房屋结构的变形破坏。
(2)地壳运动在有褶皱的岩层中,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在应力平衡过程中可能产生导致地表出现地震式震动的动力现象。
如果这种震力达到5级,建筑物室内墙表面可能产生裂缝。
在波兰上西里西亚的某地长期观测表明,地表下沉为150mm,水平变形达0.6mm/m,其原因不是地下开采影响而是地壳构造运动影响的结果。
(3)山体滑移在山区地表的建筑物往往会因表土层的蠕动滑移破坏,特别在雨季期间,在山体坡度较大的条件下,山坡表土层会发生蠕动滑移而损坏建筑物[32]。
环境保护 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边缘科学,也是一门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变化、发展以及为适应环境保护事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环境科学及其理论基础-----生态学的基础概念;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明确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明确污染源管理原则及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的理论及方法。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 环境概论1.2 环境问题1.3 环境科学1.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2.1 概述2.2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2.3 生态系统的功能2.4 生态平衡2.5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教学重点:生物圈及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3.1 概述3.2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3.3 中国21世纪议程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概念及五点内涵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4.1 概述4.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3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4.4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难点: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自然资源保护。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5.1 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5.2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5.3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教学难点:远期危害—三致中的致癌作用。
教学重点: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剂量与反应的关系(高危人群的概念);远期危害—三致中的致癌作用。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6.1 概述6.2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6.3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6.4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6.5 大气污染的防治教学难点:颗粒污染物——烟尘、粉尘及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设计及实施以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四、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方法
2、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境问题 及其解决方案;
四、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方法
3、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课程资料和相关阅读材料,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四、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方法
4、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设计及实施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 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尽管 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二、文献综述
1、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 2、现有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探讨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而缺乏对具体课程设 计的;
二、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必要性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内 容
三、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情况的,引入最新的环保案例和数据,使学生了解当 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三、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
2、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环境保护、生态 平衡相结合;
3、增加微生物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 意义,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 现方法
四、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方法: 1、利用案例教学,引入真实的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具体内容略
采矿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具体内容略)(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2)《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大纲(4)《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5)《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大纲(6)《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7)《机械设计与制图(1,2)》课程教学大纲(8)《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矿山机械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10)《矿山机械》课程教学大纲(11)《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12)《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13)《计算机技术基础(VB)》课程教学大纲(14)《矿业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5)《采矿工程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6)《矿物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17)《技术经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18)《岩石力学》课程教学大纲(19)《井巷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固体矿床开采学》课程教学大纲(21)《矿山通风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2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大纲(23)《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24)《矿井施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5)《洁净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6)《岩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7)《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8)《3S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9)《数字矿山》课程教学大纲(30)《可视化与虚拟现实》课程教学大纲(31)《矿业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采矿工程专业实习、设计和实验教学指导书(具体内容略)(1) 采矿实验室建设成果及建设规划(2)《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指导书(3)《安全与人机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4)《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实验。
开采损害课程设计
开采损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类型及其影响;2. 学生能够掌握评估开采活动对生态、水文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开采活动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开采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减少开采损害的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和分析有关开采损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2.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环境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喜欢探索和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开采活动类型及其环境影响- 课本章节: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内容:矿产资源的开采、水资源的利用、森林砍伐等对环境的影响。
2. 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 课本章节:第四章“环境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内容:生态损害评估、经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国内外开采损害案例解析。
3. 法律法规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本章节:第五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内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采活动中的应用。
4. 减少开采损害的措施及方案设计- 课本章节: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开采损害防治技术、生态修复方法;小组合作设计减少开采损害的具体方案。
开采损害课程设计
开采损害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开采损害的原因、类型和影响,掌握防治开采损害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石油开采工程中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了解开采损害的定义、原因和类型。
2.掌握开采损害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熟知防治开采损害的方法和技术。
4.能够分析开采损害的原因和类型。
5.能够运用防治开采损害的方法和技术解决问题。
6.能够进行开采损害的预防和治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石油开采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开采损害的原因、类型和影响,防治开采损害的方法和技术,开采损害案例分析,以及开采损害的预防和治理。
1.开采损害的原因、类型和影响:讲解开采损害的定义、原因和类型,分析开采损害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防治开采损害的方法和技术:介绍防治开采损害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如地质勘探、井筒设计、钻井液处理等。
3.开采损害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开采损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开采损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
4.开采损害的预防和治理:讲解开采损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如环保法规、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讲解开采损害的相关概念、原因、类型和影响。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开采损害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开采损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开采损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开采损害的防治措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开采损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是采矿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矿山资源开采的同时各种地质损害(灾害)的类型及特征,开采损害的防治措施以及矿山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等,使在专业基础知识中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得到深化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而较为全面的矿山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及将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一)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习和掌握地表沉陷与损害特征、岩层移动和地表变形的一般规律性、开采损害监测与评价方法、建筑物保护矿柱的留设方法、建筑物下开采、铁路下开采、水体下开采的问题,受水体威胁矿床的开采技术及特殊采矿方法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2.学习和了解矿山资源与环境、采矿沉陷土地复垦、矿山废水控制与处理、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矿山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和了解地质灾害基本理论和矿山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重点、难点1.矿井开采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护技术;2.岩层与地表移动的一般规律;3.开采损害的基本理论与防治手段;4.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的技术方法;5.概率积分法岩移计算理论;6.采矿塌陷地生态环境恢复技术。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与“采矿工程”、“弹性力学”“岩石力学”、“矿山地质”、“矿山测量”等专业课程有密切的关系,采矿工程专业或非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须在具备了上述课程的基本知识后才能学好本课程。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篇开采损害的类型及特征第一章开采损害类型及特征(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矿山开采对土地、房屋、地下构筑物、工业广场设施、井筒及工程地质灾害等,掌握其基本机理和分析方法。
2、课程内容(1)开采沉陷土地损害(2)开采沉陷房屋损害(3)地面及地下构筑物损害(4)开采井筒煤柱不均匀沉陷导致的工业广场设施及井筒损害(5)开采沉陷导致的工程地质损害(6)近地表开采(挖)损害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山开采沉陷的类型特征。
(2)领会:本课程相关的基本理论。
第二、三、四章开采水动力、大气、固体废弃物(尾矿)损害(1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矿井开采对水、大气的污染、损害,矿井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土地资源、大气、地下水资源等造成的损害影响,掌握矿山开采水动力、大气损害的概念、固体废弃物的危害,能够分析矿井水灾、大气污染的形成条件及机理。
2、课程内容(1)水下开采损害(2)水上开采损害(3)矿井水污染及水资源损害(4)大气烟尘污染(5)有害气体污染(6)固体废弃物损害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开采水动力灾害等基本概念。
(2)领会:开采造成的矿井直接损害、生态环境间接损害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第五章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矿井资源开发对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危害。
2、课程内容(1)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2)矿山开采沉陷的生态损害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山开采生态损害类型及特征。
(2)领会:矿山开采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第二篇开采损害防治第六章岩层移动变形机理(4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开采围岩移动破坏形式、开采岩层移动变形影响因素及岩层移动变形的研究方法,掌握水平-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开采时“上三带”空间形态。
2、课程内容(1)开采围岩移动破坏形式(2)岩层移动破坏分带特征(3)岩层移动变形研究方法(4)开采岩层移动变形影响因素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采动岩体内存在的移动破坏的主要类型;“上三带”、“下三带”形成及空间形态;(2)领会:岩层移动的探测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
第七章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5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表移动变形的破坏形式,掌握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能够用概率积分法对开采沉陷问题进行简单的预计计算。
2、课程内容(1)地表移动变形的概念(2)地表移动盆地及其特征(3)地表移动盆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4)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方法(5)山区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地表点移动和变形的指标: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扭曲和剪切变形(或称剪应变);主断面及移动变形规律;充分、非充分采动;移动盆地的边界确定;移动盆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
(2)领会:地表移动变形的形式;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计算;山区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
第八章开采损害的监测与评价(3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开采损害监测的方法,了解开采损害的立法,能进行开采损害评价。
2、课程内容(1)开采损害的监测(2)开采损害的立法(3)开采损害的评价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观测;开采损害对建筑物的损害等级、补偿比率。
(2)领会:建筑物下、铁路下、井筒煤柱开采时观测工作,开采损害的立法。
第九章保护煤(岩)柱或矿(岩)柱的留设(1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保护煤(岩)柱或矿(岩)柱的概念与类型;各类保护煤柱的留设方法。
2、课程内容(1)保护煤(岩)柱或矿(岩)柱的概念与类型(2)开采沉陷煤(岩)柱留设参数的确定(3)开采沉陷各类保护物矿(岩)的留设方法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保护保护煤(岩)柱或矿(岩)柱的类型及留设方法;留设参数的确定。
(2)领会:煤(岩)柱留设原则,各类不同目的留设保护煤柱的方法。
第十章建筑物下压煤开采(3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建筑物下压煤的主要开采技术和开采方法,条带开采参数的确定以及充填开采技术。
2、课程内容(1)国内外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概况(2)协调开采技术及方法、开采边界的确定,残留矿柱的合理尺寸(3)局部开采技术及方法,条带开采工艺参数设计(4)充填开采技术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建筑物下开采技术、开采边界的确定,条带开采技术采宽和留宽的计算,相邻工作面合理错距计算。
(2)领会: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特点,开采设计原则,各类煤柱及开采参数选取方法。
第十一章线性构筑物下开采(1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铁路、公路、管线等延伸长度大的线性构筑物下开采的特殊技术要求,了解井下开采对其造成的影响。
2、课程内容(1)铁路下开采(2)地下开采对公路的影响及防护措施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铁路下开采路基、上部建筑的移动变形特征;地表移动变形值对公路的影响。
(2)领会:线性构筑物下开采特点及防护的技术措施。
第十二章水体下开采(4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水体下开采的特点及开采的关键技术,初步掌握各类防水保护煤柱的留设高度,了解导水裂隙带的高度的计算方法。
2、课程内容(1)水体下开采的类型及特点(2)水体下开采的关键技术—防水矿(岩)柱的留设(3)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各类防水煤(岩)柱的类型、适用条件,防水安全煤(岩)柱的高度计算;不同开采条件覆岩破坏高度的计算。
(2)领会:水体下开采的特点,防水煤(岩)柱留设的原则。
第十三章水体(承压水)上开采(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水体上开采突水机制、“下三带”的概念、空间分布形态;有效保护层带厚度的计算、阻水能力的确定及安全性评价。
2、课程内容(1)水体上开采的类型及特点(2)“下三带”理论的概念(3)确定“下三带”数据的观测与计算方法(4)“下三带”理论的应用和发展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下三带”理论的概念;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开采安全性评价。
(2)领会:底板破坏深度的观测、计算;“下三带”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及还需要深入研究的,如保护层带扩展的机制等问题。
第三篇矿山环境保护第十四章村庄、城镇建筑物的地上保护措施(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开采过程中,地面上建(构)筑物的各种加固、保护措施。
2、课程内容(1)加固措施(2)抗变形房屋建筑措施(就地重建措施)(3)压煤开采的其它措施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区村庄、城镇建筑物的加固措施:变形缝、钢拉杆、钢筋混凝土圈梁、基础联系梁、钢筋混凝土锚固板、堵砌门窗洞等作用。
(2)领会:建筑物加固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开采沉陷土地治理(0.5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模式和技术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2、课程内容(1)土地复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2)开采沉陷盆地的土地复垦(3)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模式、技术要求;(2)领会:矿区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内容和方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第十六章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0.5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处理方式及其综合利用。
2、课程内容(1)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概述(2)坑口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3)煤矸石的综合利用(4)含有毒、有害成分尾矿处理技术(5)含有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和特性、主要处理方式;粉煤灰、煤矸石的综合利用(2)领会:有毒、有害成分尾矿的综合处理措施。
第十七章矿区水环境与水资源化(0.5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矿山废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措施、矿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课程内容(1)矿区废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2)矿区水资源化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山矿区废水控制的基本原则;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矿区水资源化的概念。
(2)领会:矿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矿区水资源化技术途径。
第十八章矿山环境质量评价(0.5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环境质量的概念,合计质量评价的类型,了解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矿山环境的规划、管理及综合治理的投资机制。
2、课程内容(1)矿山环境的概念(2)矿山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矿山环境影响评价(4)环境规划与管理(5)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投资机制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矿山质量评价方法、主要类型。
(2)领会: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矿山环境规划、矿山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运作方式。
第十九章开采损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0.5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三下一上”开采技术、沉陷治理技术,了解开采沉陷预测的新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开采损害中的作用、物探新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