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教学课例(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第十三年高中政治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的一票教案
课题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理解几种选举方式的特点,懂的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才能目的
逐步进步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进步自主学习、学习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
增强政治参与意识,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2.你认为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珍惜并运用好选举权,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欣赏组图,结合p.17人大代表选举历程回忆。
考虑: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及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活动三
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某班级班委会即将改选,同学们对于选举谁当班长有各自不同的想法。……
1.你比较认同哪几种看法?为什么?
板书课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活动一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考虑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评:
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根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进步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才能,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及其特点,选举权的重要性。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教案标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民主选举的概念和原则。
2. 掌握理性投票的意义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民主选举的原则和程序。
2. 理性投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并投出合理的选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民主选举案例和资料。
3. 投票模拟活动所需的选票和投票箱。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民主选举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民主选举的兴趣。
步骤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解释民主选举的原则和程序,包括公平、公正、公开、平等等。
2. 介绍理性投票的意义,即通过理性思考和权衡利弊来做出选择。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选举案例,例如学校班级干部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等,与学生一起分析候选人的优势和劣势,并讨论如何理性投票。
步骤四:投票模拟活动(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候选人,设计选举口号和竞选标语。
2. 为每个小组发放选票和投票箱,让学生进行投票。
3. 统计投票结果,并分析选民的投票理由和决策过程。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民主选举的原则和理性投票的方法,并评价自己在投票模拟活动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实际选举活动,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讨论不同选举制度的优缺点,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投票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理解程度的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个人总结,检查学生对民主选举和理性投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民主选举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过程。
2. 演示文稿:包括民主选举的原则和程序,理性投票的意义和方法。
高中政治 2.1 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政治教案
做法
教
学
反
思
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识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回答应该怎么做
高考链接
.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板
书
设
计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课
题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授
课
记
录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理解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符合国情。知道民主选举的意义、正确态度。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优缺点。Ppt示
3随堂练
Ppt示两道选择题请学生选择
4由选举方式语言过渡到选择方式的依据并做说明
5介绍我国的选举方式并提问原因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自主分析,增强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运用比较法,对选举方式加以区分理解。
检测可以加深印象,并巩固所学知识
贯彻启发性原则
学生自主归纳
强化学习效果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识记
学生理解识记
学生了解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1框《民主选举 投出理性的一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听证会
帮助决策机关发现 问题,并加以修正、 完善,听证于民的 目的就是要决策利 民
(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 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1.对决策者来说
A.有助于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 民力;
B.有助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2.对公民来说
设问:国家发改委广泛征求意见的行为体现了政治生活的 哪些相关知识?
(六)基层民主自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机构: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三、民主管理
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用:保 民证主人管民理群自众己依的法事参情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地位: 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复习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 组织,不是基层经济组织,也不是基层社会团体。
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 代表、②乡以上各级 政府的组成人员
比较
等额选举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 优点 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差额选举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 供了选择的余地。
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 局限 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 成相应的竞争,容易 性 选者已事先“内定”, 导致虚假宣传、金钱
A.有利于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B.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 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对修订 中央定价目录意见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2014年11 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我们对2001年发布的《国家计 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国家计委令第11号)进行了 全面梳理和修订,形成了《中央定价目录》(征求意见稿), 现予以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15年5月6日至2015年5月19日。 欢迎各界人士通过信函、传真或网络等方式提出意见。 信函请寄至: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价格司),邮编100824。传真请发至:(010) 68501738。网上提意见,请登陆: /yjzq/
高中一年级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课《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共21张PPT)
试一试(作业)
2017届高中部学生会主席选举
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 学生会主席的选举方案,并说明设计的原则和优缺 点。
直接 选举
优 点 局 限
民主 选举
经济政治发展状况
选择 依据
物 质 生 活 条 件 公民文化政治素养
间接 选举
等额 选举 差额 选举
选举 方式
符合 国情
国家性质 经济社会 状况
③旨在加大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扩大选民的选择范围
④是扩大候选人的社会影响以保证当选的必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考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 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 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
直接选 举和间 接选举 相结合
珍惜 选举 权利
选举 意义
正确 态度
审慎 投票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
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C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
D.①③④
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
社会经济制度 选举方 式 国家性质
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物质生活水平
选民文化水平
1、 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
请思 考···
直接选举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教学设计
思考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总结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介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定义和优缺点
根据事例思考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优缺点
对各种选举活动形成更加理性的认识
总结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优缺点
回顾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
加深对“两会”等政治现象的理解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通过电视网络等也会经常看到关于选举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教学重点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优点及局限性
教学难点
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
C.直接选举 D.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3.我国之所以将部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主要是因为等额选举( )
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自由选择 ②不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 影响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④ 使不少人对选举产生冷漠和抵触心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高中教案
编号:4教师:
课题
2.1民日期
2015.3.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2)了解影响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2、能力目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17: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法指导:(30分钟完成)1.课前,依据学案,通读课本,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2.课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分层达成目标。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2.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知方教育结合点: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学习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二、研读教材、自主解标(A级)问题一1.理解选举方式(1)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选举方式叫间接选举。
(3)如果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
如果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就叫___________。
(4)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___________的合理性,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___________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级)问题二2.理解选举方式的选择(1)我国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来确定。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___________。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___________,实行普遍的___________。
(3)我国公民直接参加选举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的选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________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第2课-第1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3.如何行使选举权 (1)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 民政治参与能力和 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 ,以 人民利益 为重;要 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 理性思考 的基础上审慎投 票。
你是否赞同“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观 点?为什么?
【提示】 这是一种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
接选举 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要好得多。(×) (2)我国所有的选举都是等额选举。(×) (3)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 (4)加强民主选举,可以杜绝权力滥用。(×)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民参加选举的 态度
和能力 。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 参与感 、责任感 的 重要尺度。
课标解读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 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 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3.运用生活实例说明制约选举方 式选择的因素。 4.明确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知 道行使选举权的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直接选举、间 接选举、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难点:我国采用直接 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 合的选举方式的原因 。
●新课导入建议 方式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那么如何参与国家政 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学生回答略) 按照不同的方式,当前我国的选举方式主要有直接选举 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这四种形式,那么这四种 形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走进今天的课堂: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案
A.我国的选举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B.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C.这些选民的文化水平不高D.这些选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3、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
武威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补充修改一、导ຫໍສະໝຸດ 新课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内容,思考回答问题,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民主选举方式的选择
1、民主选举的方式有哪些?其含义、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比较
方式
含义
优点
局限性
2、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为什么
2)公民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三、课堂练习
1、在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后选人的差额选择,有的实行“海选”(不制定候选人)。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武威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年月日第学期总第课时授课者
课题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一、选举方式面面观
概括四种选举方式,分成四组讨论比较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幕《选举在中国》
结合材料理解影响因素
展示民主选举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概况并尝试分析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
并概括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比较四种选举方式的利与弊,明确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
在模拟实践交流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理性投出神圣一票。
教学重、难点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珍惜公民的选举权利。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比较分析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1、四种选举方式及其优缺点
民主选举 2、影响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实例例证;
师生互动问答;
提升回归:为推动民主进步我们能做什么?
落实问题解决、
体验选举氛围、
了解选举常识、
价值提升。
第三幕《选举我参与》
101班长竞选选举,三位候选人依次发言;
师生互动:投票态度不同产生不同影响。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课件展示: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
公民应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课堂小结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提纲预习,模拟选举活动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备预习提纲,布置活动任务。
课前预习,了解重难点
新课导入
歌曲《国家》
播放歌曲并导入新课
引起学生对自己所处政治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案14(人教版必修2)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和理论依据】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其它教学法中的案例分析,尽管两者都是利用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探究案例需要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探究案例。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学生们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二课承接第一课的“是什么?”讲解“怎么做?”的问题。
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民主选举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第一目民主选举面面观此目为情景导入。
教材选择了三个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就选举方式及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进行了形象的表述,由此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目选举方式的选择此目为情景分析。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材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以及差额选举的一个环节──竞选,并对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没有采用直接下定义的方式,而是采取叙述的方式,对这几种选举方式进行概括。
在本框中,这部分知识起着铺垫的作用,不是本框的重点,学生只要明确这些知识即可。
其次,教材明确地指出,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这部分知识在本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教材简要回顾了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历程,指出我国为什么要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这部分内容为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
第三目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此目为情景回归。
旨在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价值取向。
主要分三个层次加以表述。
首先,教材指明了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
其次,教材告诉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参与选举。
高中思想政治_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上,学生会经常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由于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在能力上,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效果分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
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高校课堂的主渠道,必须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参与。
例如在学习选举方式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小组讨论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
我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媒体组合的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课堂教学中那种死板的缺乏生气的单向度的教学过程,解除学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氛围,创建多向度的立体交往形式,为学生的更优发展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主动质疑。
让学生在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中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一起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开始小组讨论。
通过生生间讨论、交流、互动与对话,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深入问题,提高创新思维与质疑能力,最终领会科学的实质,落实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说课课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sīxiǎng)政治 (必修2) 《政治(zhèngzhì)生活》第二课 第一框题
第一页,共14页。
教学(jiāo xué) 整体思路
本课是《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 参与”的第一框题,政治参与是多方面的,民主选举就是其 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虽然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 也经常会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由于 学生们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缺乏亲身经历和体会, 缺少实践经验,所以(suǒyǐ)我采用的是亲身体验法,就是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的情景,由学生充当 村民,通过不同的假设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 不同选举方式的利弊及不同,(课前我会要求学生预习并准 备好用来投票的小纸条)。在选举当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这也是 本课教学的出发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脚点。
第二页,共14页。
教学(jiāo xué) 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我国公民的民 主权利,引出我国的民主选举,并简 单点出本课的民主选举范围要相对广 一些。 设计意图(yìtú):联系前后知识,温故 知新同时引出新课。
第三页,共14页。
讲授 (设ji置ǎn(sghsèzhhòì)u情)
新境把课1班::级比喻成一个村,每个村民(学生)都有
No 方式的选择”成为本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对于这部分的处理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教材第18页的探究活动——在选举村委胡主任的过程中,讨论一下问题:。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您 批评指正
Image
第十四页,共14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案例教学。搭建师生共同分析 教材的平台,教师进行解说,学生自主研讨分析,提 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说 课 稿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说课稿黄梅五中李荷凤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按说课评价的标准对本框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在政治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学好这个框题可以为学好以后的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论知识,是以后政治学习,以及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长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懂得珍惜选举权,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5》
(过渡)此外, 选举方式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③选举方式的选择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材料:1953年到1995年,我国农村每一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数八倍于城市每一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也就是说,如果农村是8万人选出一民代表,则城市是1万人选出一名代表,1995年,统一修改为4:1。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建国初期选民的文化水平低(很多人不认字,不会写字),所以只能采用像类似“投豆”的方式,而今天随着选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民主意识增强,选民可以自己写选票投票,说明了选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的条件来确定。
(过渡)不论是用豆子选,还是用选票选,其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③练习测试:站在选民角度看,这五种行为主体通过哪种选举方式产生?表格讲解,在我国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范围。
3、从候选人的角度看
(过渡)为了使选票相对集中,选举时一般需要事先确定候选人。如果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①图示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介绍
②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优缺点的比较----- 从候选人角度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过渡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选举方式还会不断地更加完善。最近高中生小王同学也经历了一次选举,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材料:小王同学今年年满十八周岁,赶上新一届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他心想,选举无非是投下一票,我选的的人也不一定当选。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例《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白雪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摘要:民主选举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之一,本课主要介绍选举方式、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公民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很好的把握知识,懂得作为公民要增强责任感、主人翁意识。
主题词 : 民主选举、选举方式、选举权利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承接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进一步介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共分为三目,第一目“民主选举面面观”为情景导入,通过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目“选举方式的选择”为情景分析,介绍了几种选举方式及其优缺点、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这三个方面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目“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为情景回归,指明了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重在换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了一定的认识;关于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生活也有所了解;为深入学习本课“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打下了基础。
同时学生们通过现代媒体等方式,会看到一些选举活动,对于本框题《民主选举》的学习有了初步认识。
但由于高一学生没有直接参与选举活动的经历,对民主选举的方式、影响因素、怎样对待选举权利等方面认识不全面,还需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点及局限性;说明选举方式选择的制约因素;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教学难点]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点和局限性;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教学方法、工具]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讲授】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播放视频《选举》片段,引入新课。
探究活动一:[要求:分小组讨论2分钟, 归纳总结后代表发言。
]学生结合视频,阅读教材P16文字。
思考:(1)视频中体现了哪些选举方式?(2)结合视频谈谈他们的优缺点。
(3)除了上述的选举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时间(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及时点评:强调关键词。
Ppt 展示: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从选民角度分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含义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优点 选民有机会选择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选举成本较低,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局限 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下,不易操作成本高、效率低 选民不能直接参加选举,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备注:学生根据自学及老师的点评在教材上作好笔记。
练习:ppt 展示:图片⑴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 ⑵村民代表选举镇长⑶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 ⑷中国国家主席候选人请学生判断选举方式。
学生阅读P17材料:思考:比较两张照片,说说我国国情的变化。
影响选举方式的选择有哪些因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PPT 展示从候选人的角度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 优点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在候选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局限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发生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制约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设问:我国现阶段采取的选举方式及原因?学生个别回答。
3、我国现阶段采取的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相关链接】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居民委员会选举、村民委员会选举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2)原因: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探究活动二]:播放视频《选举》中“贿选”的情景。
结合视频,探究:(1).视频中人物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2).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3).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呢?学生小组探究,代表回答问题。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PT展示)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积极意义: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公民参与选举的正确态度:积极参加,不断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
3、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利: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审慎投票。
【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课堂训练】PPT展示: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2.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同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A.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B.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C.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D.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这因为()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C.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
4.在选举投票过程中,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A.领导人的决定B.是否代表人民利益C.亲戚朋友的支持力度D.是否具有较强经济能力【板书设计】民主选举面面观直接选举民间接选举主选举方式差额选举选举方式的选择等额选举选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举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参与选举的意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参与选举的态度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二、教学课堂实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请问你们有学生证吗?学生证是用来干什么的?生:有,作为一种凭证,出入校门、考试等。
师:那你们有选民证吗?生:没有。
师:请大家看看我国不同时期的选民证。
(教师ppt展示选民证)那什么时候需要选民证呢?生:参与选举、民主选举、选国家领导人、选村长……师:大家说的很好,选民证是选民参加民主选举活动的凭证。
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探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之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Ppt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重难点。
)【新课环节】:师:关于民主选举大家了解多少呢?请先欣赏一段视频《选举》片段,思考:视频中体现了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有何利弊?生:观看视频(3分钟)师:ppt展示:[探究活动一]:结合视频,阅读教材16页文字,探究: (1)视频中体现了哪些选举方式?(2)结合视频谈谈他们的优缺点。
(3)除上述,你还知道哪些选举方式?(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2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小组合作探究2分钟。
师:书写板书后到各小组指导。
生:直接选举(村民亲自参与投票)、差额选举(3个人竞选一个村主任职位)选择自己的当家人,竞争、选择余地…………师:除上述视频中体现的选举方式,你还知道哪些选举方式?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生:间接选举,比如国家领导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选举,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等额选举,限定了选民的选择师:点评总结、强调关键词。
Ppt 展示:从选民角度分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含义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优点 选民有机会选择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选举成本较低,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局限 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下,不易操作成本高、效率低 选民不能直接参加选举,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小练习】:师:ppt 展示: 请学生判断四幅图片属于哪种选举方式。
图片⑴村民选举村长 ⑵村民代表选举镇长 ⑶美国总统竞选 ⑷中国国家主席候选人生:(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师: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笼统的说哪种方式更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采取何种选举方式是不同的。
那么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看一下建国以来我国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
师:Ppt 展示:建国初期选举的照片和现在选举的照片:(1):建国初期,部分地区农民用豆子投票选出自己信赖的干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一般为等额选举。
(2):现在,全国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普遍实行差额选举。
生 :仔细查看图片师:ppt 【想一想】:(1)比较两组照片,说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
(2)结合教材17页第一段,谈谈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影响因素)生:我国经济在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素质提高, 参与政治的热情高。
影响因素: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师:ppt 展示: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制度那么,当前在我国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我国目前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从候选人的角度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 优点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在候选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局限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发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7页相关链接和最后一段,探讨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及原因。
生:自主学习师:请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采用直接选举更能反映民意;间接选举适合人多地广的国情。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体现出国家性质的不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选举方式也要符合人民的利益。
采用直接选举方式更能表达人民的真实意愿。
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多地广,发展不平衡。
采用间接选举更节约成本,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