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基于问题式学习_pbl_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探讨PBL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PBL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32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论坛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一直以来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在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采用了P BL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即以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给了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些启发和借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问题出发,去探讨问题的由来及解决的办法,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1营造“问题情结”如何营造“问题情结”,就必须了解大学生最关注什么?发掘大学生认知的兴趣点,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一定水平的理性思维和审美情趣,他们不满足照本宣科的大话、空话,不满意只在经典作家语录上打圈圈,不满意讲故事式的肤浅说教,不满意蜻蜓点水式的联系实际,而要求理与趣、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1]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举一反三,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感觉理论探讨的乐趣。

只有把握了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知识结构,才能有针对性地营造“问题情结”。

1.1以疑引思、发掘学生兴趣点,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提出大学生最迫切关注思考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一的学生十分关注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等问题;大二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较多,对于中国在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公平与效率、廉政与腐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下岗与就业等问题;大三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

PBL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林世龙(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初级中学,江苏南京211529)摘要: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设计具有思想性、真实性、适切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兴趣和情感,激活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PBL应与其他模式适度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在PBL的应用中,要发挥团队力量,打造简约课堂。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合作;道德与法治PBL教学模式是指把学习设置于比较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辅助者、引导者。

就思想品德课,即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来说,在许多公开课中都能看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大量应用,但检索文献,却极少发现PBL模式在本学科教学中应用成果的总结。

各门学科都可以运用PBL教学模式,但要结合各学科的特殊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调整和创新。

一、PBL教学模式应用的流程根据PBL的主要倡导者白罗斯提出的PBL模型[2],笔者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将PBL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简化为以下四个环节:P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问题导向学习”,问题是教学中的核心要素,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而,笔者认为,教师设计和提出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关键,这在下文将重点阐述。

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的极佳形式。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倾听,相互切磋,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唤醒生活和学习经验,激活思维,在互补和碰撞中产生思想火花,促进问题解决。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一般以课堂为主,但有时因特殊情况需要学生事先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咨询访问等,然后将所得运用于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PBL教学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PBL教学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PBL教学应用作者:何琼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2期摘; ; 要: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PBL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本文分析PBL混合式教学的运用,在思政课教学设计、分组研究、展示结果、总结评价四个阶段,始终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可解决当前思政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PBL; ; 教学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于1969 年首次被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其后广泛而成熟地运用于国外的医学领域并推广到其他领域。

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引进PBL 教学。

虽然起步晚,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以一线教师为主力的研究者开展大量教学实验研究,探索如何将PBL运用于我国教学实践,并验证PBL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政课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如下不尽如人意之处:第一,课堂教学资源缺乏。

虽然已把多媒体投入教学,增加了视频、图片等内容,但就教学实践看,难以做到与网络异步学习的学习资源互补;第二,教师的“权威性”角色改变不大。

教师为保证课程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在意识形态中的教育作用,一般以讲授为主,形式单一;第三,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仍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积极性受创,创新精神受到抑制,难以有效地锻炼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学讲授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差异易造成学生认知困惑。

在这个多元与包容的世界,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衡量。

在有出入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难以有效沟通;第五,学生在课外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面临无关信息的干扰。

为了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胆进行PBL教学应用研究有较大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BL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BL教学应用的政策支持。

PBL教学法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之一。目前已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并演化
出多种流派。
• 3. 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观念把知识视为不可更改的定 论,把教学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学 习者只需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只 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灌输式”教 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 PBL的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 (王先生,男,50岁,血压180/100mmHg。 • 请问王先生健康方面有没有问题。)
• 3. 编写教师指南
• 因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病例的理解不同,
为避免由此带来的对问题的讨论和对内容的 引导的不同,针对病例后的引导性问题和学 生可能提出的疑问,编写了教师指南,对每 个问题提供了参考答案,统一认识。
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学过程中应 “先问题,后内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 是主体,教师90%的时间退居幕后。
传统教学法
• 学科界限过于分明 • 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学时过多 • 学科越来越多,课程有限 • 基础与临床课之间脱节 • 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PBL教学法
• 教学目标: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
• PBL教学课结束前几分钟内,教师做总结归纳,并强调重点
和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 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 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
PBL----让学生“会学” Problem-based learning
围绕病例提出问题→建
立假设→收集资料→论
• 2. 加强自身的学习
• PBL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但
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 的临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对PBL的 概念和技能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才能有效 地向学生提供特定的临床问题,确定学习目 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的技巧。 善于总结自己和其他人的先进的学习方法, 在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法新探——PBL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法新探——PBL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朔迷离之势 , 这对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提出了 高要求 。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生 , 沐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环境 中, 既感受 到科 技的 日新月异 . 时时受到海量文化 也 信息的熏染 , 他们的世界观 、 人生观、 价值观在选择中受到诱
惑 、 前 进 中遭 遇 障 碍 , 于 此 , 中央 时刻 都 在 强 调 加 强 大 在 鉴 党 学 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一 要 求 首 当其 冲 就 落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这
思想政 治理论教 学过程 中却 出现 低效、 无效的现 象, 实践 中发现 P L教 学法有助 于结合社 会热点问题创设情景、 B 激 发 学生 自主学习兴趣 、 培养 学生认 识社会和分析社会 的能力和教 师形成研 究型教 学风格 . 而提 高了思想政 治理论 从
课 教 学效 果
关键 词 :B 教 学 法 : 想政 治理 论课 : 学 实 效 PL 思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87 (0 10 — 10 0 10 — 4 72 1 )3 0 8 — 3
论 教 育 实效 的研 究” 的研 究成 果 。

10・ 8
而 难 以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是 政 治 理 论 教 学 长 期 未 能 解
“ 是什么” 而是给学生思考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实践 , 中,我们 向学生介绍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 的方式方法后 , 给
决的问题之一 。 这种交叉突 出体现在大学学习内容 与中学学 习内重复 。譬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 《 《 、 中国近现代史
予学生 自由学习空 间 , 让学生 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 , 广泛 收集

问题式学习及其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式学习及其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二 、 学政 治 课 P 教 学 模式 的 建构 中 BL P L 学 是 教 师 依 据 教 学 目标 、 务 及 学 情 , 过 设 B 教 任 通 计 相 关 问 题 情 境 , 学 生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 论பைடு நூலகம்解 决 一 系 列 让 讨 问题 的 ; 了帮 助 学 生 解 决 问 题 , 师 要 明确 各 小 组 、 为 教 学 生 任 务 , 供 学生 相 关 研 究材 料 ; 生 以 自己查找 的资 料 提 学
问题 的 过 程 中 , 过 互 相 合 作 、 论 等 方 式 , 养 学 生 探 究 通 讨 培 思 考 、 决 问 题 及 人 际 交 流 合 作 等 实 际 应 用 能 力 将 P L 解 B
引入 中学政 治课 课 堂 中 , 学生 运用 理论 知 识 分析 时政 及 对
评 价 方 式
问 题 式 学 习 及 其 在 中 学 政 治 课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王 建
( 京 师 范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苏 南京 南 江 摘 要 : 为 一 种 新 兴 的 教 学 思 路 , 题 式 学 习 近 作 问 年 来 受 到 了广 泛 的 关 注 和 重 视 。 将 问 题 式 学 习 引入 中 学 政 治课 教 学 中, 提 高 中学 生参 与 教 学 的 热情 . 用 知识 对 运 分 析 时事政 治 的能 力 , 疑 大有 裨 益 。 文 通过 分 析 问题 无 本 式 学 习 的 内 涵 和 特 征 ,探 究 了在 中 学 政 治 课 教 学 中 实 施
2P .BL的 基 本 特 点 。
2 0 年 教 育 部颁 发 的 《 通 高 中 思 想政 治 课 程 标 准 05 普 ( 验 ) 明 确 指 出 高 中 思 想 政 治 课 的 基 本 理 念 是 :强 调 课 实 》 “

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堂塑塞堡 垦塑墼!
总第4 5 0期
论P B L 教 学 法 在 思 想 政 治理 论课 教学 中 的应 用
以“ 中国近 现 代 史 纲 要 ” 课程为例
口 杜 志章
摘 要 : P B L 教 学 法 是 国 际 上 广 泛 应 用 的 医 学 教 育 的教 学 方 法 , 是 以 学生 为 中心 、 以 问 题 为 导 向 的 互 动 式 和 探 究
其一 , P B I 教 学法 体现 的 “ 问题意 识 ” 是 思维 的动 力 , 是
创 新 的基 石 , 这种“ 问题 探 究 ” 式 的 教 学 符 合 人 的 认 知 规
律 。P B L 教 学 法 的一 个 重要 前 提 性环 节 就是 提 问 , 教 学 中
1 9 6 9 年 南美 国神 经病 理 教 授 B a r r o w s 在 加拿 大 的麦 克 马斯
论 为 中 心 授 为 主 巾t 心 究 为 主 以 致 用 探 究
教 学 方 法 以 教 师 讲 以 学 生 自 主 探 变 被 动 接 受 为 主 动 学 习方 式 个 人 阅 读 群 体 讨 论 与 合 开 放 思 维 和 团 队 意 和 思 考 作 识
教 学 目标 掌握 知 识 培 养 能 力 变 知 识 灌 输 为 能 力 培 养
式教 学法 。 由于 P B L教 学法 注重 培 养 学生 自主 解决 问题 的 能力 以及 团队合作 的精 神 , 因此 也被 应 用于 非 医学课 程 的教 学 , 部 分教 师 甚 至将 P B L 教 学法 应 用 于高校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的教 学 。然 而 , 关于P B L 教 学法是 否适 用 于 思 想政 治 理论课 教 学 以及在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 中如何 应 用 P B L教 学 法等 问题 , 目前 尚缺 少理 论 的研 究 。基 于 此, 本 文 尝试 以“ 中 国近现 代 史 纲要 ” 课 程 为例 作 初 步 实验 , 从理 论 上 对 P B L教 学 法在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 中的

PBL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PBL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说明: ①需要学生扮演什么角色, 使他们真正带着问题, 进入 角色和状态, ②期望学生产生什么产品和成果, 以便给他们提
供一个 明确的 目标和必须达 到的标准 ; ③大致 的 日程安 排 , 便
于学生安排学习的进程。
3小 组 研 讨 。 .

策、 搜集信息 、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等 。
1组 织 一 个 小 组 。 .
多年 来 ,我 们 一 直 在探 索 一 条 能 较 好 地 提 高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实效 性 的路 子 。不 断 尝 试 了各 种 各 样 的教 学 方 法 和 教 学 模式 , 比如 专 题 讲 座 、 堂讨 论 、 例 分 析 等 , 然取 得 了 一 些 课 案 虽 成 效 . 效 果 仍 然 不 是 非 常 理 想 。 们 很 高 兴 地 发 现 目前 国 际 但 我 流行 的 P L 种 新 的 教 学 模 式 特 别 适 合 于 高 校 的思 想 政 治 理 B这 论 课 教 学 。 学 校 教 务 部 门 的 大力 支持 下 ,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在 思 学 部 从 2 0 年 开 始 在 两 个 学 期 里 就 对 “ 想 品 德 与 法 律 基 08 思 础 ” “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 “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马 和 毛 主 义理 论 体 系 概论 ” 门 课 程 的 部 分 章 节 进 行 了P L 教 学 尝 三 B的 试 ,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取 在此 , 们 结 合 实 践 , P L 介 绍 , 我 对 B作 以 就 教 于 同行 。 PL B 适合 于高 校 的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P L 问 题 为 本 的 学 习 (rbe ae a ig , 一 种 B 即 Polm b sdl r n ) 是 en 新 的 教 学 模 式 , 目前 已成 为 国 际 上 较 流 行 的 一 种 教 学 方 法 。 P L 调 把 学 习 设 置 到 复 杂 的 、 意 义 的 问 题 情 境 中 , 过 让 B强 有 通 学 习 者合 作 解 决 现 实 生 活 中 一 些 结 构 不 明确 的 问题 ,来 学 习 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 形成 解 决 问 题 的 技 能 , 目的 是 其 培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兴 趣 与 能 力 。 括 学 会 与 人 合 作 、 包 自主 决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作者:高建飞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第20期摘要: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简写,它强调有效的学习应当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并且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PBL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要学习知识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学习的起点和依据展开。

关键词:PBL教学法;高中课程;思想政治课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50-1PBL教学法是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达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当深入研究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是PBL教学法的本质,设计教学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一个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出教学问题让高中生进行预习和思考,高中生可以自行思考或者由小组讨论方式结合课本内容展开预习,记下自己的思路和所遇到的问题。

老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当考虑到:1.问题应当从什么角度提出,选好设计问题的最佳时间。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考虑到问题的合理性以及诱导启发性等,设计问题时应当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

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时候去设计提问,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产生强烈认知冲突以及求知欲望的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一经提问,就可以立即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中,对问题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在讲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有关知识时,这个概念对高中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当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老师可以念出《入若邪溪》中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然后向学生问道:“同学们,在这两句诗中有没有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们开始积极的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回答到:“没有噪就没有体现不出静,它们两者是相互存在相互依存的。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2006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ul.,2006第35卷专辑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5Sup.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褚小红(西安市第三中学,陕西西安710048)摘 要:PBL教学法是为了贯彻新课改理念,达到新课改目标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注意研究问题教学法的操作步骤和实施环节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新课改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6)Sup.-0301-02收稿日期:2006-05-08作者简介:褚小红(1965—),女,陕西咸阳人,西安市第三中学教师。

1 PBL教学法即“problem based learn2 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最初是由美国南依利诺斯大学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安・科尔森(Ann K elson)博士提出的。

从PBL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看,它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应使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认真思考并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把教学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学习者只需理解和记忆书本上的知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教与学根本无法互动,其结果是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和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困难。

而PBL的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在教学中始终围绕“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这一中心展开。

教学过程是“先问题,后内容”。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

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PBL教学法的原理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其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具体案例分析。

接着阐述了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并讨论了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PBL教学法, 医学院校, 政治理论课, 适用性, 案例分析, 实施步骤, 效果评估, 价值, 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PBL教学法强调学生围绕真实案例或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学生们共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政治理论,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本研究旨在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其适用性和实施步骤,并评估教学效果。

通过对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和探讨,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效果,旨在通过对PBL教学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适用性,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PBL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将探讨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施步骤,深入评估其教学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揭示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展望。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T I E F !) 87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是不利的。

而PBL教学法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可以根据问题设置进行探究学习,这对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从问题设置入手开展思政教学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应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启发,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获取,实现自身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教学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意义,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掌握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了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整体状况,包括人民的生存情况、国家的经济情况、社会的发展情况等,并提出了思考问题:你能感受到当前中国的发展是人民想要追求的社会主义吗?如果想要追求人民心中的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做?其次,在学习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计划经济下的中国,并提出了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城乡过于集权的管理和平均分配方式,其产生的结果是否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此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标志性的重大事件?以此引导学生从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掌握相关的政治知识。

如在对内改革中,学生应掌握两个重要会议,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让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也推动中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通过采取设置思考问题的方式,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效率。

二、从合作学习入手开展思政教学在运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学生既可以采用自主思考的方式进行解决,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集思广益。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搜集资料:学生根据问题,搜集相关的书籍、网站、报刊等资料,整理 并分析信息。
4、制作报告: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本组的观点整理成PPT或报告,准备课 堂展示。
5、课堂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报告,并接受其他组的提问和质疑。
6、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思考探究
在运用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要适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 学习目标。同时,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2、学习小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避免出现“优等 生主导、后进生被动”的情况。教师可以在组间搭建平衡,使每个组员都能发挥 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4、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及时调整和优化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总之,PBL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 优化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谢谢观看
为了更好地发挥PBL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优势,建议教师在实践中 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共 鸣和兴趣。
2、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3、注重评价和反馈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
5、评价与反馈:对于学生的成果展示,教师需要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 相评价和交流,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
总结建议

基本pbl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本pbl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本pbl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而基本PBL导学案(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正是高中思政课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首先,基本PBL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让学生有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其次,基本PBL导学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综合素养。

通过基本PBL导学案,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
的过程,研究和掌握知识,研究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此外,基本PBL导学案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生活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基本PBL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
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

因此,在高中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力推行基本PBL导学案,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共8页word资料

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共8页word资料

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是围绕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知识而展开。

但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局限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此,为激发医学院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早在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 Marster大学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是与传统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PBL教学法强调营造以问题为引领、为核心的学习环境。

[2]“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在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为他们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化的、真实的世界情境,并为他们提供资源,给予引导和指导。

”[3]。

总体看来,实施PBL教学法的教师至少要遵循以下条件: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主体角色,强化学生实践思维能力的习得;而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的角色。

一、PBL教学法的基本内涵PBL教学活动的关键点在第一步:优化设计“问题”。

这是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直接反映,也是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功底的折射。

以“问题”为核心要素的PBL教学法的优势也在于设置的“问题”。

首先,问题必须围绕教学内容而设计,设置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层级知识结构,既要能够充分利用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又要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其次,问题设定的难度要适中,既能够激活学生的知识库,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最后,要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参考,让学生体会“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就感。

如果设置的问题是同学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者是社会关注的复杂问题,这都会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同学们依据给出的条件探究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对策与建议;问题没有明确的唯一的答案,这给予学生持续研究的动力。

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一、引言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有限。

借鉴PBL(问题驱动式学习)教学法,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实践与探索,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它通过提出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PBL教学法可以通过提出社会实践中的法律道德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1. 课程设计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或道德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材,如如何遵守交通法规、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防范校园欺凌等。

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如要求学生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等。

2. 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展开调研、收集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法。

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评价在PBL教学法中,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调研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行动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对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可以发现以下几点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PBL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PBL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体会

PBL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体会

PBL教学法在⾼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的体会相关推荐PBL教学法在⾼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的体会 [论⽂摘要]PBL教学法以其先进的理念,⼴泛运⽤于、学、学、等领域⾥的教学,成功架起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达到了迅速内化知识、增强学⽣实践能⼒的⽬的。

⽂章从PBL教学法的内涵、特点⼊⼿,介绍了PBL教学法在思想理论课中的实施运⽤,了教学中的体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论⽂关键词]⾼校PBL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 现代教育应当是以德为先,主张把培养政治思想素质⾼的⼈放在第⼀位。

政治思想素质是⼈的导向系统和动⼒系统,良好的思想观念和品质是合格⼤学⽣的标志,政治理论课作为政治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式,因此成为是⾼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提⾼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现代,改进教学⽅法,是⾼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的迫切要求。

PBL教学法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泛运⽤于法律、⼼、社会学、医学等领域⾥的教学,成功架起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达到了迅速内化知识,增强学⽣实践能⼒的⽬的,尝试将PBL教学法运⽤于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学⽣置于真实情境的问题之中,能有效提⾼学⽣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麦克马斯特⼤学⾸创,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以学⽣为中⼼、教师为引导的⼩组讨论及⾃学的⼀种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强调以学⽣主动学习为中⼼,采取“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组讨论论证问题、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注重能⼒培养,重点是培养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以及独⽴思考和思维的能⼒,以最⼤限度地调动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学有所得。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些原理、规律的认识,把握其内在的实质,帮助⼤学⽣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

PBL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PBL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PBL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模式适应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与活动型课程建设要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政治教师专业素质以及推进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都具有独特作用。

本文在分析PBL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PBL模式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从而助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走出传统教学困境,进一步激发思想政治教学的生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标签:PBL模式;应用价值;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不断尝试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思政理论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与一味单向灌输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相反,PBL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补,强调课堂的情境教学和互动教学。

就其特征和过程来说,既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方向,又与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匹配。

因此,PBL模式能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产生巨大教学价值与社会效益。

一、PBL模式的概念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又称问题驱动教学法,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1]。

这一模式最早诞生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建,因其可以将教学有效融合社会生活而实用性强的比较优势,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末也开始引入该模式,并从大学医学类课程扩展开来,积极探索其在各级各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与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强调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2]。

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预先设计问题,同时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在自学之后提出疑难。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重新修改预设,从而在课堂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与学情高度契合的真实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PBL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主动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

PBL教学法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辅助者,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和任务,为学生提供资源、指导模型和反馈,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创新。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问题为本: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学习。

2.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学习能力。

3. 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形式:鼓励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分享经验和建立合作关系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协同能力。

4. 注重反思和评估: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

1. 选取问题: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探究问题。

2. 设计任务: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相应任务,使学生全面探究问题,并提供充足的项目资源和指导模型。

3. 组织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5. 评价和反馈:在学习完成后,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协同能力,帮助学生替代传统的竞争型教育模式;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4. 能够促进学生跨学科的融合学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转化、创新和升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孔慧云 张 青(滨州市滨城区一中,山东滨州256600) 摘 要:近年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基于问题式学习;素质教育;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154(2002)0620099-02 一、“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界定“基于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来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问题的提出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的《走向新世纪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对北京市1万名高中生就“高中学生对各学科的评价和兴趣”做过调查,结果是:有1Π5的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是思想政治课。

本人在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对此也有颇深的感受,这不能不说政治课教学和广大政治课教师的悲哀。

学生不喜欢政治课固然有功利性因素,但更主要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太古板、教条、空泛,教师讲课程式化。

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正在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作为政治课教师有责任通过改革教学方式赋予政治课以鲜活的生命。

“基于问题式学习”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正是基于此做出的大胆尝试。

三、实践过程(一)针对实际提出问题设置问题应体现以下特征:(1)问题必须能引出学生所学(主要是当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2)要用少量信息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

确保所呈现的信息没有把问题的关键因素暴露出来,不使用所给条件与所需条件完全对应的问题。

这样才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才会吸引学生去寻找答案。

(3)问题必须和实际相联系,这个实际既包含社会实际,也包含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投入到问题当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他们去探索、学习。

基于以上特征,我在高一上学期教学中设置了两个问题:(1)通过撰写《村庄情况调查报告》,找出本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2)摸拟创办并经营一家公司。

这两个问题和高一上册经济常识的核心知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及农业、农村的现状与发紧密相联,又是当前的社会热点。

而学生的实际是:一部分来自城市,便于了解企业的有关问题,对此问题也较关心;一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问题感触颇深。

并且,将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大的可能性是与企业打交道或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

因而这两个问题能激起学生做答的欲望和激情。

(二)学生行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个人行动,即学生个人带着老师设计好的问题在实际中学习,并形成学习成果。

个人行动的意义是:鼓励奇思异想,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培养对信息的敏感性和自己分析、组织信息材料的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让每一个农村学生实地调查本村的有关情况,完成调查报告,并想法解决发现的突出问题;城市学生根据我的提示具体模拟创建、经营一家公司,并形成文字。

2.小组交流、合作,即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个人学习成果,并协商解决共同确定的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的意义是:共享学习成果,培养清晰、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协调矛盾。

为使小组交流正常,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按最佳组合组成小组。

小组最好自由组合,小组成员以5-8人为宜,小组成员推举组长1人,记录员1人。

(2)设计小组交流、合作程序。

程序如下:第一,小组长简介活动程序及要求。

第二,小组成员发言,介绍自己学习过程及成果,记录员记录,小组作出评价。

第三,小组成员协商确定共同问题,给出对策并形成书面材料,准备在班内交流。

3.班内交流,就是在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各小组派一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成员学习成果,全班99共享学习成果,这是学生行动的高潮。

班内交流的意义是:使学生有成就感,引起学生对前面学习环节的重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发言同学得到更好的锻炼机会,培养团队精神。

交流课上,同学们讲得起劲,听得有味,不时还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全然不像平时政治课的上“悄然无声”。

学生实在压抑得太久,他们太需要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宣泄了。

4.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分两步:第一步,由小组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

第二步,由全班对各个小组的活动作出评价。

评价的意义:(1)激励先进。

(2)使学生有成就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

(4)学会协调矛盾。

评价坚持的原则:(1)实事求是。

(2)重视过程和结果,不能片面强调结果。

(3)民主、公开。

(4)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通过评价,各组要把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的组员突出出来,尽可能地展现组员的优势。

如调查认真者是哪几个同学,发言积极者是哪几个同学,思想贡献较大者是哪几个同学,善于合作者是哪几个同学。

全班也要把每个小组的优缺点展现出来。

5.学生反思概括,在行动的结尾,学生需要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些什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学习策略,有哪些收获。

如果自我评价是否定的,那就要考虑以后如何改进等等。

为使学生反思落到实处,最好给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

(三)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在活动的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的开展状况、学生学习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己的组织、指导工作作出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的意义: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对学生起激励作用;给学生做自我评价的表率。

教师总结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1)以学生的评议为基础,切忌打破学生的评价结果,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2)注重过程和学习态度的总结和评价,以事实为根据,切忌主观臆测。

(3)以肯定学生的活动为主,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调查材料中已显露的问题而学生未分析的问题给予指点。

(4)特别指出学生学习成果的创新之处,指出今后努力方向。

(5)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

四、学习活动取得的成效1.开拓了学生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在采取这种学习方式之前,学生们只知道政治课教学就是由老师讲、学生听。

从未想过把政治课的学习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通过个人和小组共同解决现实问题学到有关政治学科的有关知识。

这种活动的开展,仿佛在学生封闭学习的小屋上打开了一扇窗,新鲜的知识、创造性的火花、热烈讨论的氛围通过这扇窗进入学生心田。

在活动中,通过显示自己的知识,展示自己的能力,唤醒了对政治课抱冷淡态度的学生,把他们从智力惰性中拯救了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2.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了学生对政治学科核心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问题时,是以大纲规定的学科核心知识为依据的。

学生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进一步感受、理解了学科知识,还补充了课本知识。

例如,“三农”问题,课本上只指出我国存在此问题,此问题的表现列举较少。

学生通过回村调查,真切地感到了什么是“三农”问题,同学们的视角不同,发现的问题也不同。

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基础设施薄弱,什么是市场意识差,什么是技术水平低。

课本上未涉及的村干部问题、环境问题、绿色食品问题找了出来,并给出对策。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上,既动用了书本知识,又从新的视角提出对策,令人耳目一新。

这表明,他们已经把握了问题的本质,这比在课堂上空泛地讲效果好多了。

正如学生在调查问卷中所说的,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与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既能对课本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习更方便、自然、有效。

3.使学生学会了多渠道获取信息,提高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是在封闭、单一的模式下进行,学生只知通过听课和看课本去学习政治学科的有关知识。

活动开展前,我给学生列举了一些获取信息的渠道,如课本、调查、访问、校图书馆、书店、互连网等。

学生学习中,有选择地利用了其中的几种,这使学生初步学会了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获取信息渠道最多的达5种,最少的也有2种,平均3种多。

特别是使学生懂得了:调查是一种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很好方式。

这也为学生将来坚持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4.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培养了团队精神。

学习过程要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就个人学习情况向小组汇报,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样就会增进同学间的了解。

在协商讨论问题时,小组要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在问卷调查中,有部分学生提到与别的同学沟通困难,同学之间不积极配合,与别人一起做时产生矛盾。

正是在协商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同学们既学会了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又加深了了解。

最后都能以小组利益为重,为形成小组的最佳学习成果献计献策,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提高了学生生动、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小组交流中,每个组员要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每组都要有代表介绍本组讨论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就要求学生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这使得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一定的锻炼。

调查问卷中,许多同学把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最大的收获。

好多同学都说:自己敢于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心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目》编:《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2)郭继东《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2期。

(3)仇忠海、霍益萍《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1年1月5日。

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